登陆注册
2174900000001

第1章 佛缘

佛法是佛陀亲证的究竟真理,

依法修行,

就能帮助我们开发生命本具的无量智慧。

学佛和不学佛有什么差别

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学佛和不学佛,本身就是差别。

或许有人会说,不学佛一样可以生存,一样可以通过劳动改善物质生活,通过娱乐改善精神生活。此外,我们还可以信仰其他宗教,为什么要选择学佛呢?关于佛法,有很多定义。有的说佛教是文化,有的说佛教是哲学,有的说佛教是宗教。其实,这些定义都不是很完整。如果用一句最简要的话来定义佛法,我认为,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

也有人会说,解决痛苦的方法很多:无聊了,看看电视是解决方法;痛苦了,喝喝酒也是解决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使痛苦得到暂时转移。看完电视如何呢?一样还是无聊。酒醒之后如何呢?依然还是烦恼,甚至可能更烦恼,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也有人会说,改善生活条件是解决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样的话,古代帝王就不应有烦恼,因为他们集世间财富和权力于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幸福是否就和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烦恼,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比普通人有更多的烦恼。由此可见,改善生活环境并不足以究竟解决人生痛苦。也有人会说,我们还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过对神的祈求,通过外在拯救拔除人生痛苦。但我们要知道,解铃还需系铃人。烦恼不是外来的,而是源于自身无始以来的贪嗔习气,源于往昔造作的无量恶业。只有铲除这些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心困惑,灭除苦果之因。没有烦恼的话,走到哪里都安然自在。学佛和不学佛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

从富二代说福报

社会对“富二代”的看法始终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的确拥有着太多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先天优越条件,这是先天的福报。但是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能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了呢?

佛教认为,众生虽然是平等的,但生命起点各不相同。生为富二代,表面来看,只是命运的格外垂青。事实上,这种福报是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是往昔善因招感的乐果。从这点来看,他们享有比别人更多的机遇也无可厚非,因为这一切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他们的福报所招感的。

但我们还要看到,这种福报只是今生的起点,并不是永久的保障。若不能善加利用,福报也会转化为违缘。就像身处半山,如果继续向上,固然比他人领先一步;如果不幸坠落,则会比旁人摔得更重,更惨。作为“富二代”,在拥有这些福报的同时,必须看清其中潜在的危机,这样才会有驾驭财富而不为之伤害的能力。否则的话,不是因出身富贵而不求上进,浑浑噩噩;就是为富不仁,作恶多端,最终毁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例子,现在可谓比比皆是。

怎样才能使福报延续下去?这就需要播种,需要耕耘,佛语称之为“培植福田”。福田有三,分别是恩田、悲田和敬田。所谓恩田,就是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人,都要怀着感恩之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这也是佛弟子在每天修行回向时所说的“上报四重恩”。所谓悲田,则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所谓敬田,就是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主要指佛、法、僧三宝,及一切值得恭敬的有德之人,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依怙。

事业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机遇和能力。其中,机遇主要和福报有关,包括往昔的积累,也包括今世的培植。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在这点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不再播种,再丰厚的田地也会渐渐荒芜。

尊重而惜缘——健康父子关系法则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从中国传统的伦理来看,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威从哪里来?其实是建立在强烈的贪著和占有之上。换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作为独立个体看待,从而与子女形成一种扭曲、失衡的关系,痛苦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儿女只是因为缘分走到一起,并没有必然的从属关系。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力来主宰另一方。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绝对服从,子女也不能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双方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虽然有亲情,有血缘,但也应该彼此尊重,而不是以这种亲情和血缘作为占有对方的砝码。

在尊重的同时,佛教也提倡惜缘。佛教认为,在父母和儿女之间,必然有着特别深厚的缘分。有道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不论来的是什么,终归是有它的缘由,有它千丝万缕的宿世纠葛,所以要安然接受。如果是顺缘,固然要心存感恩。如果是逆缘,同样要心存感恩,因为当下就是化解往昔恶业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才能转逆缘为顺缘,而不是让这种不良关系带入未来生命,生生世世地互相缠绕。

所以说,佛教在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时,是以彼此尊重为前提,以珍惜缘分为原则,以心存感恩为重点。

佛学热是一时潮流,还是会成为常态

最近两年,国学热和佛学热日渐兴起。纵观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皇朝乃至民间的流行往往出现在国富民安的时刻,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事实上,佛教并不仅仅盛行于国富民安的时期,在时局动荡的年代同样为人所尊。我们耳熟能详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兴、寺宇林立的真实写照。在四起的战争烟火中,在朝代的频繁更替中,人们格外缺乏安全感,特别需要内心的慰藉,需要寻求冥冥之中的护佑,从而使佛教信仰广泛流传,盛极一时。

而在国富民安的岁月,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则会转向更高的精神追求,促进文化艺术乃至宗教信仰的发展。同时,也因为社会安定,在佛教的理论研究和宗派体系建设等方面,都会有更多建树。如隋唐时期,高僧辈出,著述丰富,可谓汉传佛教发展的鼎盛阶段。

这种文化回归与佛学兴起和中国的“大国崛起”言论有何关系?

目前的文化回归和佛学兴起,代表了社会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也说明整个民族的自信心在逐步恢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人多以泱泱大国为傲,但在清末被列强打开国门之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盲目自信近乎崩溃。

在这样的态势下,很快走向一个视传统文化为腐朽的极端,似乎不破旧就无以立新,无以进步。经过百年来的曲折摸索和反思,人们逐渐在矫枉过正的冲动中冷静下来,以更为平和、客观的目光审视传统文化,重新发现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由此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至于“大国崛起”的言论,我并不是太了解。

这种佛学热是一时的潮流和时髦,还是会成为一个常态?

虽然目前的国学热和佛学热表现为一种潮流,同时也伴随着潮流出现时必然携带的肤浅和喧哗,但我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这种潮流会逐渐向深度发展,成为一种常态。

因为信仰代表着人类心灵的需求,代表着我们在世间安身立命的支撑,是不可或缺的。

即使在人们对宗教最为隔膜的过去几十年中,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信仰。当人们发誓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候,这难道不是一种信仰吗?

而改革开放以来,民众迅速转向利润最大化的功利追求,这种对财富的极度热衷和角逐,形成了规模空前的“拜钱教”,可以算是畸形的信仰。

当人们渐渐发现,钱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带来预期的幸福,带来身心的安顿的时候,自然会去寻找更为究竟的信仰。一种健康的信仰,不仅是我们个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企业家为什么热衷于学佛

近几年,您是否感觉企业界对佛学投注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比如类似这次深圳清华EMBA班举办的活动。在您与企业家的对话中,您能否告诉我们,这个群体对佛法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他们听闻佛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近年来,企业界对佛学确实投注了更多的关注,在各地开设的国学班或佛学班中,都有不少企业界的成功人士参与。

在我和他们的接触中,感觉到他们对佛法产生兴趣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必定会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否则,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唯有利益在维系一切,这是一种冷漠而脆弱的关系,既不利于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而良性的企业文化是有凝聚力的,当人们对这种理念产生认同而走到一起,就会组成一个和谐清净、积极向上的团体。佛法中有着取之不尽的宝藏,能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提升思想的高度和深度。

其次是个人充电的需要,这又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为了加强自身文化素养。佛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对佛法一无所知,就难以对传统文化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关于此,我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

二是为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代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做人的教育。而做人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业,无法辞职,无法转交。怎样才能完善人格,成为高尚而有益大众的人?在佛法修行中,佛陀为我们安立了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等种种法门,不仅教会我们怎样做一个健康的人,更教会我们怎样做一个解脱的人,怎样做一个圆满慈悲和智慧的人。换句话说,佛法就是将凡夫改造为圣贤的教育。

三是为了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在这个世间,我们首先面临生存问题,但这只是人与动物的共性。精神追求,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不共之处。当我们从生存转向对精神层面的关注后,就会面临那些永恒的问题: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古往今来,很多哲学家都是因为无法找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而走上绝路。因为哲学只是思辨的产物,停留在这个层面的哲学,永远只是在自我的迷宫中打转。而佛法是佛陀亲证的究竟真理,依法修行,就能帮助我们开发生命本具的无量智慧。答案,尽在其中。

也看小资学佛者

最近网上有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叫《莫做“小资”学佛者》,对仅仅把学佛作为生活的点缀,而不求真正皈依、彻底觉悟的现象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批判。法师您怎么看待这种批判呢?

每个人对人生的思考程度不同,对佛教的认识各异,学佛态度自然也不一样,这很正常。

佛教也有人天乘教法,指导我们如何过好现实生活,如正当追求财富,并以良好心态享受财富。但真正的学佛,必须导向出世解脱。这就要深刻意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然后发出离心,解除生命内在的迷惑烦恼,获得解脱自在的人生。这才是佛教致力的目标,但我们不能以此要求所有人,因为每个人的悟性不同,对佛法的认识和需求不同。

所以,我认为这不是批判而是引导的问题,需要善加引导。

在《阿含经》中,佛陀也是先说端正法,再说正法要。所谓端正法,就属于世间生活层面,正法要则是导向解脱。其中有一个引导的过程,我们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批判别人。各人因缘不同,学总比不学好,先种种善根,然后有因缘再引导他走向解脱。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学佛组织,您认为这些组织在将来佛教复兴的过程中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我觉得这样一些组织对于开展弘法是有利的。社会上有这么多民众,光靠几个出家人或几座寺院来弘法,肯定是不够的,况且真正有弘法意识的寺院也不是很多。所以我非常希望社会或高校能有更多的学佛团体,让更多的有缘人接触到佛法。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有人引导,并且传播正信佛法。如果缺乏引导,这些群体有时也会走偏。总的来说,多一些学佛团体是好的,能为社会大众创造接触佛法的因缘。

我记得您在2001年有篇《居士佛教探究》,其中提到对“居士佛教”的一些看法。七年过去,您的观点有什么变化吗?

当时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欧阳竟无的两个观点:一是觉得出家人能做的所有事,居士都可以做,包括接受皈依。二是他觉得出家人属于自了,弘法应该由居士来做。感觉这说法存在问题,所以我就根据他提出的观点逐一进行了批判。现在佛教界也有“二宝居士”的现象,只承认佛和法,不承认僧宝,觉得自己以佛为目标并依法修行即可。他们还引用印老的观点,认为从“理和同证”的层面来说,居士也可以成为僧伽。僧是“以和为义”,包括“事和”与“理和”。“事和”就是“六和”,“理和”就是证得空性。之所以会忽视僧伽,原因是片面强调“理和”而否定了“事和”。事实上,空性虽是佛法修证的核心内涵,但佛教在世间的流传是离不开制度保障的,它需要有伦理纲常、长幼次序,否则就很容易乱套。

当然,现在佛教界自身的问题也不少。作为僧人来说,社会对此有任何批判和攻诘,我也觉得蛮正常。我们确实需要加强自身建设,需要多多反思,而不是人家一攻击就不高兴。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一些误解,我们有责任,也必须要加以澄清。

现世乐和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

法师提到“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树立正确人生观念”一说都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并不多,因为世俗生活有一整套按部就班的程序,其中,现实利益又是人们在选择人生道路时的重要参照。我想,民众对佛教的淡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佛能够给现实人生带来利益。

佛法所提倡的现世乐,从世间的层面来说就是“种善因,得乐果”,通过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获得人生幸福。在佛教的五戒十善中,还涉及到自他双方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持戒修善建立自他和乐的人生。

需要明确的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现世乐和来世乐又是统一的。佛教所说的出世间的快乐,是依戒定慧修行获得,其内涵是开智慧、断烦恼、证真理,并最终成就解脱。与大多数人为追求一己私欲,由欲望满足而获得快乐的途径是不同的。

因为满足私欲之后所得的快乐,可能是建立在合理的行为规范上,也可能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其实质也往往局限于现实的当下,不能给未来人生带来什么利益,甚至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过患。

因此,现世乐应以来世乐为参照,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我们在现实的当下法喜充满,同时给人生带来无尽利益。

如果说人生佛教定位于现实人生,固然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但是否会和佛教的出世精神有所违背?或者说,在大力弘扬人生佛教的今天,传统的宗派佛教多少已显得有些过时?

人生佛教虽定位于现实人生,但和常人的理解还是有出入的。入世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太虚大师有首偈说得非常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这首偈中包含着三层内容,首先,人生佛教是以解决现实人生的一切问题为依归;其次,说明了做人与成佛的关系,我们应以佛陀为榜样,克服自身的众多缺点,达到人格的圆满和完善;第三,佛是由人修成的,因而,人生佛教涵盖了由人到佛的整个修行过程。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生佛教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佛教修行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只有具备这一点,我们才能超越五欲六尘的束缚。而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正见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整个佛法的修行都没有离开八正道,其中又以正见为首。

传统的宗派佛教,如唯识宗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建立的唯识正见,中观宗依“缘起性空”所建立的中观正见,对修道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说人生佛教和传统佛教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在于它针对佛教发展中存在的误区现象而特别提出了为现实人生服务的口号,同时,在形式上将采用更为契合的方式。除此以外,实在无法将人生佛教与传统佛教对立起来。

僧人为什么要做无产者

在《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一文中,法师曾经谈到“僧人是无产者”的问题。过去有句口号叫做“无产阶级最光荣”,但改革开放后,仅仅是几年的时间,人们就将生活目标转向了有产阶级。对于僧人来说,为什么要自觉选择这种“无产者”的生活方式?

出家是对私欲占有的勘破,是对世俗生活的放弃。所以,僧团虽然可以很富有,但僧人本身还是要奉行简单的生活原则,这包括物质生活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

因为丰厚的物质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容易使我们产生染著的心理。所以,佛陀对僧人能够拥有的财物有一定之规:如三衣一钵,日中一食。虽然时代不同了,僧人的物质生活早已超过了这一标准,但还是要以简朴为原则。

因为无产,也就不会有由此而来的牵挂和得失,避免了很多无谓的烦恼。

据说现在有些僧人还为自己购买保险,这是因为“无产”带来的担忧吗?过去的僧人“一钵千家饭”,简单到几乎一无所有,为什么反而没有生存的担忧?

这多少也是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种转型带来了竞争,带来了变化,也带来了压力。于是很多人纷纷购买保险作为养老保障,包括个别出家人,也担心将来生活没有保障,于是就有僧人买保险、买精舍的现象出现。

是否现在的僧团已不能给出家人提供生存保障了?或者说,出家人应以什么作为保障呢?过去丛林中有句话,叫做“生归丛林,死归塔”。生死归属都解决了,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从前的僧人虽然生活清苦,但他们真正关心的只是道业能否成就,因而不会有其他后顾之忧。我认为,既然选择出家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就应以修学佛法为重,而不必像社会上的人那样考虑生计问题。当然,有些担忧是可以理解的,现在部分寺院对老年僧人照料得不够细致,难免使一些年轻僧人对未来产生担心。

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从目前情况来看,佛教界这些年的发展相当迅速,寺院纷纷大兴土木,前去朝拜的信徒和观光客也明显增多,可谓香火鼎盛,但问题和负面新闻也在逐渐浮出水面。作为出家多年的法师,您对当今教界的现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从表面来看,佛教界的发展似乎是形势一片大好。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其中还有太多问题,可以说是一言难尽。这里,就我想到的谈几点意见。

(一)作为一个出家人,首先要明白,出家人的本分就是内修外弘。自身的佛学素养和道德水准提高了,才能给大众以正确引导,否则就会将他们引向迷信、盲信的误区。而作为寺院来说,除了给僧人提供修学办道的环境,也是民众净化身心、舒缓压力的净土。定位准确了,才知道寺院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来面向社会。

(二)应当加强佛教的制度建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建一套适合当代的佛教制度。比如重建出家的考核制度、沙弥的教育制度、新受戒比丘的修学制度等。此外,还应建立僧阶有序的制度,这种“级别”是根据僧人的戒腊、道德、学问及对寺院做出的贡献而制定,以此确立他在僧团中的地位和待遇。南传和藏传佛教也都有相应的制度,我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宗教政策落实以来,整个教界都意识到办学的重要性,先后办有几十所佛学院。虽然也为佛教界培养出一些人才,但大家也共同意识到,这并不是培养佛教人才的最佳方式。在继承佛教传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现代的佛教教育制度,是佛教界的当务之急。

(四)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许多寺院也在走向商业化。而商业化,实际就意味着佛教的世俗化。我对教界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非常担心,希望大家都能对此有所警觉。

(五)佛教的商业化和世俗化,使很多僧众的信仰和道念淡化,长此以往,他们又何以荷担如来家业?所以,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也是佛教界目前所要重视的问题。

(六)对僧团的财富予以合理使用。因为旅游业和经忏的盛行,使得一些寺院非常富有,如何使用这部分收入?在我看到的情况中,有一大部分是在修庙、造大佛,甚至浪费在各种无谓的应酬中,或存放在银行里舍不得使用,等着贬值。怎样将这笔财富用于佛教的弘法事业、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是佛教界领导者们应予特别关注的问题。

(七)佛教界应该认识到弘法的重要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出家人具有弘法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是佛教生存的土壤。所以,唯有在全社会弘扬佛法,佛教才有永久的生命力。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佛法在今天的弘扬已不能停留在传统方式上,而是要契理契机。也就是在继承佛教传统的前提下,在不违背佛法基本义理的基础上,用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弘扬佛法。同时,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大众提供智慧的解决之道。

(八)各地寺院虽然重建了不少,但多数都缺乏规划和设计,有的甚至比较俗气。寺院是民众的精神家园,建筑本身也应该能够体现佛法的内涵,也就是表法。所以在风格上要朴素、庄严、和谐。另外,在使用上要注意实用性,集修道、弘法、教学等多功能于一体。

弘法现代化的使命

法师曾经戏言,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所有的文化将只剩下一种,即现代化。且不论这一现象的利弊得失,就当今佛教界来说,现代化的进程也对佛法弘扬提出了新的课题,古老的佛教是否也应接受现代化的挑战?

佛法的弘扬当然是要走向现代化。佛教是契理契机的,契理就是契合佛法的基本原理,契机就是契合众生根机及时代要求。从佛教传播史上来看,历代高僧大德为了使佛法在不同地区和时代得到传播,总是以当时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弘扬佛法,这也正是佛法形成不同体系和宗派的重要原因所在。所以,现代化的问题不仅是我们今天才面临的,在以往各个时代,历代祖师都曾面临过类似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古代大德们完成了他们那个时代的使命。在今天,佛教现代化的使命就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佛弟子的身上。

现代化不仅是一个理念,还要通过许多具体的操作来进行。法师认为,应当如何使佛教的现代化落到实处?

在佛教步入现代化的进程中,除了立足于契理契机的根本宗旨,还应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但是,我们要继承什么样的传统呢?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许多误区,这些误区也是传统,但不是优良的传统。有些人对中国宗派佛教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以为唯有阿含经典才能真正契合佛法;有些人专弘净土一宗,断章取义地强调其中的部分内容,廉价出售净土法门,甚至只见净土而不见佛法。这种种知见,都是因为对传统的片面认识所造成。我们继承传统,是要继承佛教的优良传统,这就需要对传统有正确的认识,以此选择我们所应继承和继续发扬的部分。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佛教的健康发展。

佛教现代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文献整理。五四运动之后,随着白话文的兴起,传统的阅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尽管佛经在翻译之时选择了较为明白晓畅的语言风格,也可以说是当时的白话,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在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历代高僧的大量论典和注疏,没有一定的佛学基础就很难深入其中。这就需要以现代的学术规范来对佛教文献进行整理,如校勘、注释及白话翻译。这些工作将更有利于佛教典籍的推广普及。

而在弘法过程中,也要契合时代的思潮,如人生佛教的理念就和当代的人本思想非常契合。尽管古今中外的所有问题无非是由人们的贪、嗔、痴烦恼所构成,但在每个时代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应对社会现状予以关注,以佛法的智慧去解决现实人生存在的问题。至于在弘法的方式上,科技发展的确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及媒体的作用,在采用传统讲座和印赠经书弘扬佛法的同时,通过录音、录像、电台、网络等各种渠道来传播佛法,使更多的人从佛法中受益。

出家人不孝吗

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说法,民间流传更久的说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出家,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来定义这个“孝”。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被士大夫诟病的一大罪状,就是没有子嗣。从传宗接代的角度,这种观念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否可以作为尽孝的唯一标准呢?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是否成家或生子的权力,这不应该作为判断是否尽孝的标准。

我觉得,孝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生前的照料,二是对死后的超度。

关于第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出家人离开了世俗的家庭,但并不逃避对父母的赡养。对于这个问题,佛陀特别在戒律中做了细致的规定。比如父母生活困难或无法自理,出家人应供给衣食所需或亲自照料。当然,佛教提倡的关怀并不局限于生活,关键还是要引导他们学佛,使之身心安康,快乐无忧。

关于第二点,正是出家修道的意义之一。我们只有解脱生死之后,才真正具备报效父母的能力。否则,即使能令他们衣食无忧,或成就一番“光宗耀祖”的事业,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当他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无力挽留;当他们不幸堕落恶道时,我们无力救拔。所以,惟有令他们生得安养,死入善道,才是为人儿女应尽的孝道。正如明代莲池大师所说:“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恩重如山,不论给予什么物质馈赠都无以为报,当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时,才是孝道的圆满成就。

所以,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出家非但不与孝道相违,而且还是更深层的孝,更长远的孝。除了《盂兰盆经》外,佛弟子们熟悉的《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经》等,都有对报恩和孝亲思想的弘扬。佛陀本人也在成道后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并在生父净饭王往生后亲自为其抬棺送葬,为我们示现了尽孝的典范。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佛教要有出家这种修行方式?为什么不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因为,世间亲情是建立在贪著之上的,是有粘性的。这种粘性又会加深贪著,使人们对此产生依赖。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即使骨肉至亲,也终有离散的一天。贪著越深,依赖越深,由此带来的伤害就会越大。出家,就是从这种彼此束缚的关系中超越出来,将有粘性的贪恋净化为法缘,升华为大爱。

自制力是你的抗体

前几天我们禅学会也在讨论戒律。很多人对戒律谈虎色变:第一,好像戒律离我太遥远;第二,戒律不是我的事情;第三,我为什么会要持戒?持戒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我们都希望自己有健康的心态,有健全的人格,这样的心态和人格从哪里来呢?人格,其实就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结果。我们有各种心理,包括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不论什么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习惯,并要求我们顺从。问题是,如果我们只是凭感觉行事,从开始就不加调整的话,很多习惯就未必会健康。因为这些习惯大多是无明的产物,是贪嗔痴的延伸。就像孩子要玩游戏,如果大人不及时制止,他就会沉迷其中,使嗜好游戏成为生命中的重要需求。

戒律所做的,一方面是帮助你抉择,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另一方面,则是帮助你建立自制力。经过抉择,知道哪些行为会造成不良后果,就要阻止它的继续发展。这种自制力,佛教是通过受戒来完成的。通过受戒时的宣誓,在内心产生一种力量,一种抗体。再来面对不该做的事情时,抗体就会产生作用。

我们对戒律没有了解清楚前,总觉得它是一种约束。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了解这种约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总是顺着自己的习惯,不论是什么需求,一旦养成之后就要得到满足。比如有些人喜欢赌博、吸毒,这个健康吗?大家都知道不健康。但你叫他不要吸毒,不要赌博,他就不愿意,他就很难受。因为他已经没有能力应对这种不健康的需求。不仅佛教强调戒律,包括法律乃至戒毒所等,都在起到戒的作用。所以说,戒其实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关键是认识到它的意义,否则的话,很可能会不习惯。

一笔漏算的账

我发现,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个重要素质,一是形势导向,不断确定目标;二是以各种手段达到目标,那必然要伤害他人、巧取豪夺等。我自己有亲身体会,三个企业都偷税漏税,否则就活不下去。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今天的社会,尚未建立非常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做好企业确实不易。我经常感慨,现在很多人因为做事把心做坏了。面对恶性竞争,企业不这样做就面临生存问题,这样做又内心不安,确实处于两难境地。

前面说过,每个人的做事方式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过去,我们衡量一个行为成功与否,更多的是从客观结果来考核,考核投资获得多少回报,比赛取得什么成绩。比如开公司,几十年后,积累了相应的财富和管理经验。又如打篮球,人们重视的结果,不外乎比赛取得良好成绩或是技术得到全面提高。除此而外,还有项重要投资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心的参与。我们做每件事都有心的参与,相应的,每件事都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客观结果,一是心行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以什么心做事,最后会强化或成就某种心态。若以不良心态做事,就在强化负面心态,最后事情做成了,心却做坏了,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

很多人事业有成,却感受不到人生的快乐,这样的成就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学会算账。社会上精明的人虽然多,包括在座的,很多是社会精英。但从佛法的眼光来看,若不能看破轮回的虚幻假相,而是沉迷其中,把暂时当做永久,忽略生命的真正意义,不管你有多么精明,其实都是傻瓜。因为你所追求的只是虚幻的泡沫,其意义甚至不足几十年。当你离开世界时,这些成就都和你不相干,于了生脱死更是一无用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事业成就越大,死时可能更痛苦,因为实在是舍不得,实在是放不下。相反,流浪汉临终时可能还自在些。

所以,如果我们能从较高的角度审视人生价值,就能看清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就懂得怎么去做了,抉择时也就不会茫然,不会患得患失了。作为佛弟子,我们应该知道,以偷税漏税来获取更大的利润,并不属于正当行为。如果一个企业必须通过偷税漏税才能经营下去,那么,这个企业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

茶和禅的滋味

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茶禅一味”这句话的?

茶禅一味,从字面上来说,是茶和禅的结合。它包括两方面,一是从喝茶契入禅,如赵州的“吃茶去”,就是通过茶来契入禅。但赵州的“吃茶去”,重点在于禅,不在于茶。许多人都在说“茶禅一味”,其实,茶是茶,禅是什么却是不知道的,多半只是一些相似禅。所谓相似禅,就是人们想象中的禅,比如宁静、淡泊、空灵,这些类似于禅的内涵,但仅仅是相似而已。禅的实质是什么?其实并不知道。就像我们远远看到一点烟,就说:那是火!但火是什么,却又不知道。

另一方面,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是对有禅的人而言。若是具备禅的体认,喝茶时自然会有禅。其实,不止是喝茶,因为禅是无所不在的,不一定要通过喝茶这种形式才能体味禅。

当然,喝茶这种形式,的确能营造一个契入禅的氛围和手段。但若执著于茶的色、香、味,那和禅又是两码事了。

一种叫做“幸福”的不稳定感觉

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关于“幸福感”的调查,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有一半以上接近60%的人感到他们不幸福。想请您跟我们讲讲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把握幸福?

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是从外在条件来考量,如家庭、地位、金钱等。事实上,幸福只是一种内在的、不稳定的感觉。

当然,外在条件也是激发幸福感的助缘,但是否幸福的关键是在于心灵而非物质。若一味的只看外在条件,以为得到某些东西就能幸福,无疑是本末倒置。

我们不仅要对幸福的内涵有正确认识,还应以正当手段来追求幸福。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却在不断长养心灵的负面力量,以致把心都做坏了。须知,“心”才是幸福的根源所在。若是这一基础被破坏,即使拥有再丰富的物质,也很难感到幸福了。

我常常有一种感觉,当我感到幸福时,心里往往患得患失,怕这种幸福的感觉会很快过去,那么我们其实不应该追求幸福的感觉是吗?

也不是说不追求幸福。刚才讲到,幸福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感觉,若是我们既在乎它,又觉得抓不住它,自然会患得患失。如果我们非常清楚幸福是什么,又有信心获得它,就不会感到害怕了。所以,我们要培养把握幸福的能力。

我觉得幸福的感觉和层次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喝到一泡茶也会感觉到幸福,但这种幸福比较短暂,也比较表层。再比如说今年我是在一个寺庙里过的春节,三十晚上跟大家一起包饺子感觉很幸福。但是我们一同包饺子的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第二天吃过饺子,大家又都走散了。这种幸福就不可能重现了,这些人不可能再一次来到这里,再包同样的包饺子了。所以我觉得这种幸福是不可重复的,很短暂,也很遗憾。

那你觉得这帮人不要散掉,天天都在那里一直包饺子,你会觉得幸福吗?

(笑:也不幸福。)

这就对了。所以说,幸福是由一定的心理期待为前提的,当这种期待获得满足和平衡时,才会产生一种幸福感。但幸福也要“中道”。就像吃饭,饿的时候,吃得恰到好处也会觉得幸福,但一过量,马上又会不舒服。朋友团聚也是一样,许久不见,在一起不亦乐乎。但三天一过,可能就厌倦了,甚至想躲开图个清静。

任何感觉都是不稳定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心念无常”,所以我们不应执著,否则就会感到挫折。当然,幸福是缘起法,虽然无常,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我们不断创造幸福的因缘,培养善的、和谐的心理力量,同时,消除障碍幸福的各种因素,便能保有相对稳定的幸福。

何为功德

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修行,最终目标是成佛,这就必须对三宝,尤其是佛陀生起信心。

加深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又是引发信心的重要前提。对于佛弟子而言,佛为修学榜样,法为实践方法,僧(善知识)为修学向导。

佛陀,是学佛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佛陀功德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增进对佛法的信心。

从另一方面说,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成就佛陀的品质。了解这些品质,也就明了修行究竟要做些什么,明了修行的重点所在。

佛陀具备悲智两大品质。因而,修行所要做的,无非是修慈悲、修智慧。任缺其一,皆不得成佛。

佛陀有法、报、化三身,在修行过程中,除了修习般若以外,还要广修方便。否则,只能证得法身,不能证得报身、化身。如是因,如是果。认识果之后,我们就知道应该从哪里做起了。

学佛者经常提到“功德”一词,请问该怎么理解?

功德,大致有两个内涵,一是德行,一是所获利益。当我们用于佛陀时,通常是指佛陀具备哪些德行。当我们用于众生时,通常是指做某件事所能得到的利益。用于不同方面,内涵会有些区别。

君子之交淡如水

弘一法师圆寂时曾留下这样的话:“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在今天这样一个“关系就是生产力”的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就与信息、“关系网”息息相关,您又如何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训?

“君子之交淡如水”一说出于《庄子》,是流转至今并为人尊奉的古训。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平淡、纯洁并保有一定距离,才能安然相处,不给彼此带来负担。

否则,虽一时亲密无间,却容易因纠结而变质,所谓“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佛教以缘起看世界,认为社会本来就是各种关系的组合。不同的关系,会对个体生命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良好心态面对他人,正是发展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

佛教也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淡的关系。平淡就能发展出平常心,使人客观地看待问题,避免感情用事。

平淡也能发展出平等心,这是成就博爱、慈悲等高尚人格不可或缺的基础。平淡还能使我们内心平静,反之,若有强烈的得失、好恶之心,就易陷入爱恨情仇之中,使内心动荡不安。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训同样具有价值。重新认识其中蕴含的深意,有助于我们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

不患得患失最养生

您能从佛教修行的角度给我们一些养生的指导建议吗?

健康的生活,关键是知道如何抉择,知道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因为行为会成为习惯,进而演变为性格和心态,成为左右生命的核心力量。现代人的需求太多,这种过度在乎会使人不知不觉中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固然焦虑;得到后,又会因担心失去而恐惧。于是乎,心始终处于动荡和不安之中。

修行,就是要让我们的心超越这种患得患失的状态,回到当下,回到心的本来状态。所谓当下,就是没有自我设定,也没有起点和终点。现代人往往觉得压力很大,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自我设定的执著。有设定,就会有期待,很多常态就会被这种期待放大,变得不同寻常,让人紧张。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等待中的时间会比平时慢得多,也无聊得多。原因就在于,这段时间被我们附加了设定和期待,从而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如果没有这些附加因素,那么同样是在等待,内心却是安然的,波澜不起的。

什么是参话头

什么是参话头?

参话头,究竟参的是什么呢?参,就是寻找,比如参“一念未生前是什么”,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让我们顺着这个话头一路追寻下去。在参的时候,无须以意识穷根究底,寻找答案。凡是通过意识思维而得的,皆非参禅所要寻找的答案。它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扫荡我们心中现有的一切杂念。

我们的心,时时陷在各种念头中,从这里跳到那里,又从那里跳到这里。有的念头会暂时影响我们,有的念头则会长久左右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在经历一种心路历程,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次心灵之旅。

念头生起时,我们会进入相对的世界。只要有一个念头生起,就是一个相对世界的显现。因为每个念头必然伴随相应的影像,没有哪个念头是没有影像的。想到一件事情,会有想的影像;而那个被想的影像背后,还会伴随着某种感觉、某种情绪,使我们的心陷入相对世界中。

在这些念头未曾生起时,我们的心又是什么呢?参“一念未生前”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超越生命的相对状态,进入绝待、不二的状态。禅的真义就在于此。所有的禅宗公案,所做的都是这么一件事。当你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会明白公案中的那些祖师们为什么要对学人当头一棒,大喝一声。所有这些超乎寻常的方式,无非是帮助他们打破能所,进入生命的绝待状态。

那时我们还有没有知觉?

到那个时候,你的知觉比任何时候都灵敏。因为心进入相对状态时会很迟钝,就像我们特别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对周围的反应会变得迟缓。如果心不曾执著于某个影像,便空寂澄彻,对一切了了分明。

同类推荐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根本没烦恼

    根本没烦恼

    本书作者辜琮瑜透过唯识学,侦察出“烦恼”的真面目以后,有了这样的灵光乍现!如果能够明白各种烦恼的身世由来、性情特征,是不是可以化敌为友,转烦恼为菩提?本书希望能萃取佛教的千年智慧,就着唯识学的烦恼分类法,让这些烦恼贼一一现形。作者不但以“透视烦恼”短文,揭除了三十一种烦恼的面具,让我们认识它们的真面目;更以六十篇心灵随笔,分享她与这些烦恼互动的种种心情故事。不论是做为优美的散文品读,或是实用的炒药解烦,本书都能把烦恼融化为清凉甘露,那就根本没烦恼啦!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热门推荐
  •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普通读者心目中往往是晦涩难懂的,为了使大家能把心理学的常识和原理轻松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分9个部分,分别从情绪心理学、识人心理学、社交心理学、职场心理学、用人管人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婚恋心理学、快乐心理学,以及心理阑惑等方面,一一为你指点迷津,帮你出谋划策。
  • Beacon Lights of History-III

    Beacon Lights of History-I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王杀

    天王杀

    混沌生,风云动,鬼神出,山河怒;轮回转,人间显,阎罗哭,天王舞。力破苍穹,灵飞九宫,气运万里,屠魔斩神。一个老人的梦想,一段少年的仇恨,两个灵魂的延续,一具肉体的重生,战魔神,斗天王,终成万王之王。《天王杀》求推荐,求收藏,三仙拜谢了。
  • 穿越皇者

    穿越皇者

    陈风,一次意外穿越到了长生界,醒来后,发现自己成为了这里陈家族中废物后辈,受尽同辈欺凌,为了生存,来自地球的他又将如何面对家族中的明争暗斗?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 童年趣事

    童年趣事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清代文学家朱彝尊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
  • 白色狮子王

    白色狮子王

    《白色狮子王》由林华玉所著,《白色狮子王》收录了作者近期创作的寓言作品,其中多数为情节性强、富有哲思的动物寓言。作者通过寓言这一个老而又经久不衰的文学体裁,运用比喻和讽刺等写作手法阐述哲理和智慧,让读者采撷知识之果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寓言之篇幅短小、意境深远作用。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重生之修真弃子

    重生之修真弃子

    我罗战,在渡劫之时,被人偷袭,饮恨身死。最后重生与同名之人身上。然而,同名之人虽然是家族的一位成员,但确是家族弃子。虽然你是家族弃子,但是我罗战,既然穿越到你身上,必定让你名扬四海,无敌于天下!且看罗战如何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