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3800000019

第19章 戴着耳机的人(1)

这个原以废墟、平湖闻名的古老花园拓宽以后,她几乎一有空就招他一块来。

拓宽和整治湖底淤泥的工程,完全改变了湖的原貌。整个湖向下深挖了数十英尺,湖四周的堤岸也筑高了,成为可以行走船只、冲浪划水、骑水上摩托车、玩拖曳伞,兼具储水库功能的水上乐园。湖心原有的一座日月岛,因水位升高沉入了湖底。泊游艇的浮桥船坞,现在就设在那座残垣断壁、巨石倾颓的废墟旁。游艇只要拉长了缆绳,就可以把船甚至吊床,直接系在那些花岗山石的巨石尖角上,夜里听潮打废墟、数天狼猎户,沉浸于一种天上人间的惆怅,是新增添的旅游卖点。这废墟原是皇宫时代的一处西洋式喷泉别墅,百余年前的一场战争中,遭到盗贼般的敌军洗劫焚毁,残余的大理石材、玉片砖瓦,又被战败的宫廷贵族陆续拆迁卖钱,据说这几块巨岩根木就是假冒的,早已不具大大的文化价值。长期荒烟草冢的岁月中,唯一可观的景点,不过是秋天满树满地焦红的枫叶,和那些成群栖停、开着黑色的花般点缀了废墟的乌鸦。辟建成游艇码头之后,乌鸦少了,灰羽黄嘴的水鸟却多起来,围着游人争食面包屑,船坞旁边新规划的绿地,种满了整片整片红白两色的秋海棠,不只妆点了附近的枯寒,也使这儿成了缤纷时髦的水上活动中心。

湖在日光漫照下有海的闪烁。极远处是玻璃船游轮的航道,船桅上挂着纪念旗,船尾装了老旧的多桨式推进器,慢悠悠地转着哀柔的、船过水无痕的情调,游轮到了湖心日月岛沉没的位置,有一小时的潜水活动,或者到底层的玻璃舱,隔窗寻找日月岛的遗址,至少可以享受炫美的观鱼的乐趣。这儿的观光旅游,现在除了以水上乐园为号召外,也就以“淹没的时空”为主题招徕游人。沿着码头有好几家卖各式沙漏的纪念品小店,都说盛装的就是沉在湖底的日月岛的沙土,沙漏的木座上刻着两个花体的小字“永恒”。有些沙另外染了许多斑驳的色彩,说是模仿昔日石材建筑的色调,新的想象力注入消逝的时空,倒像永恒的重整了。他记得花园拓宽以后头一回来,两个人站在废墟上看冷湖与水鸟的悸动,岁月淡金色的浪壮阔地涌到眼前。那浪漫的消费性的历史感,使人产生庄严而又恍惚的、关于自然与文明的沉思。她爱上滑水以后,跟着来的次数渐渐多了,有时反而说不出来的厌烦,觉得一切一切充满了传播媒体式的夸张声势,陶醉的语言多过冷静的语言,那种流行的、最大言不惭的肯定又找来了,走到那里都难以摆脱。

搬来这个城之前,他和她住在一个雨季极长的海湾,从事的正是传播媒体中的新闻工作。他曾长期困扰于失去真诚、失去理想性格,受制于群众情绪的信息染缸,很早就想过,那一天两个人同时放弃。

但难以置信的是,竟然搬进这个城。

这个城曾经是他与她眼中,终必招致毁灭悲剧的罪城。

他后来在书里看见一句话,时间最伟大的力量就是使……悲剧性消减,娱乐性增高。

她在浮桥上站定,白连身泳装腰间系着橙与绿的大围巾,弯身去解小艇的缆绳,头发的顶梢晃漾着浅青莲色的阳光,浮桥晃动着像她推移着湖与浪,仿佛正在飘远。她歪着身子朝他跟废墟方向招呼,示意要他过去,一块儿把小艇推进外圈的水道。他背起装相机的软袋跑上浮桥,环着她的腰站定,身手把船尾转个方向。

“今天来晚了,滑浪风帆都租光了,就剩马达船,好不容易才抢到一条呢!”

“这种船是钓鱼用的,又轻又不稳,可别开快,太危险了。”

“怕就别来。”

“除非我开。”

她拾起绳织宽手袋和冰桶,蹲身踏上船,冲着正犹豫的他摆摆手,他因为对她飙船的速度恐惧,考虑许久仍缄默。自从她迷上速度极限之后,常常不顾一切的令人难以放心。两个人来以前就说定了,他可以自己留在湖岸。她站在船心促狭地笑,终于选择船头坐定,齐齐并拢两腿,把船尾操控引擎的位置留给了他,难得的迁就。

他扶着浮桥也跨上船,把相机搁在船角。

“人类自亚历山大文化期结束后,就到处充满了你们这种人!”

“什么人?”

“衰弱纤美的知识分子!”

他被她逗得动作挥洒起来,利落地抽拉引擎的起动绳,扑剥剥剥船平稳地滑溜出去,他紧紧抓着引擎把手调整方向,肩胛骨猫般弓起。她闲闲地半躺半坐,把遮阳帽拉低,交叠着膝盖,把橙与绿的大围巾兜腿打个花结,从宽手袋里拿出耳机塞进耳窝里,她几乎走到那儿都带着光盘随身听,现在的她,不是听音乐就是飙速度,是她说的,音乐是最好的时光旅行的列车,她每换一张不同的光盘,就像穿梭于又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超越过记忆,穿墙般走入冥想,在精神世界里解放,音乐使她自由。关于速度,她说:

“那就更自由,更摆脱时空了,迅速接近死亡,在一种遗忘兼战胜中,意义深长,却短暂地存在着,速度达到极限的时候,同时掌控了对生命的最温顺和最勇敢,非理性和最理性,太棒了。”

她尤其喜欢滑水,玩命般加速,感觉死亡乘着疾风狠狠地扳她的肩。她说:

“音乐和速度,是静态与动态的两种自由,我是不能没有音乐和速度的。”

引擎把手震得虎口微麻,他转个角度换手操控,船慢下来。她干脆把头俯在橘色的救生气垫上,举着足踝打拍子,棕黑的松发也像湖的一片柔浪。裸背上的日光,仿佛白粉粉的一层石膏,渐渐地固凝出微疼的红,他脱了衬衫替她盖上。重新把住引擎,远处有人玩拖曳冲浪,像只不停落水又被拉起的风筝,他叫她快看,想她一定会喜欢,引擎声音实在太大,她又挂着耳机,叫了几声都让风吹散了,根本听不见,他微恼地放弃。

其实人前人后兀自挂上耳机,那种拒绝干扰的架势,是她那些年坐编辑台养成的坏毛病,他早已经有相当程度的接纳。那时候,他这样远远望她的机会更多,总隔着好几张桌子,那个时候她对音乐却是另外一种说辞,也许连她自己都忘了呢!她说音乐使她全神贯注,使她在空气里,找到完美的语言,就像用槌子在精神世界里敲出火焰。有一阵子她负责全球报导的版面,他看她塞着耳机、盯着计算机,处理那些撼动寰宇、却又遥不可及的世界伟业——“日本人对政客失望掀起明星从政风潮”,“英首相孤注一掷辞党魁 民众疯狂叫好”,“北爱尔兰暴动 年轻人火焚公车 天主教区黑烟弥天”,“法地方选举结果民族阵线变天赢得重要城市”,“争取俄罗斯支持加入联合国进展顺利”,“中情局掌握伊巴飞弹零组件货源”,“大马大选结束秋后算帐总理与回教徒不共戴天”,“赤棉游击队战车逼进省 会民众被绑参战流离失所”,“泰国党是天使或是魔鬼”……她微偏着头轻打拍子,敲计算机的指尖,充满了琴键滑行的飞扬,他审视她,实在难免对她思路的清晰程度怀疑,不免揣想她耳窝里正漩涡般响着的,到底是忧怨缠绵世间有爱之类的肥皂情思,或者Kenny G充满媚俗流动感的“By the Time This Night Is Over”?或者她最喜欢的那碟贝朵荔在卡内基音乐厅,而又是那一件攸关世局的大事,正洗涤着她的身心,和谐地像沐浴着春天带香气的花雨。心情更加好的时候,她听印加一种神秘的,叫Rain Stick的独奏乐器。他从她的表情里看见,音乐与新闻消长起伏地撞击着、平行着或互相呼应着。他根本不信任她的敬业态度,但她竟一连数年在选择新闻和落标题上,以精准、凸显、有宏观性、具动情力和驱策力持续获奖,被誉为兼具才气与霸气的一枝健笔,强势执拗的证明了音乐的不碍事,甚至可能有一种凝聚气势的效果,反而烘托她创造出自己的新闻语言风格。他因为完全不服,更常常挑衅式地挑剔。

“你的版已经可以归入自由创作,小说者言了。”有一回他干脆酸着脸讽刺,“只不过教徒几栋房子着火,就形容成整个教区黑烟漫天,三辆战车零星行动,又说成大规模炮击省会,人家大选完进行清党,论功行赏,开除部分违纪党员党籍,根本是稀松平常的事,说成个磨刀霍霍、杀一儆百、不共戴天,煽风点火,太夸张了罢。”

“这种猛洒狗血的报导,即使不是你写的,你也有责任过滤。干脆改行当电影编剧罢!”

一阵义正言辞,最后还斩钉截铁下了结论,像她这样漫不经心哗众取宠,岂可能忠实于世局真相?根本是制造信息灾害,不报导恐怕好处还更多。她似笑非笑显然被冒犯,讥他酸葡萄,回敬一句,“只有一天的寿命,别太认真罢!并不是只有我这样做。”

他记得只有一回她在对新进人员的演讲中,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以一种包罗比较宽广的终极意义来看,真相其自身是了无结果的,而追寻也是徒劳无功的,真相永远不能具备充分证据,历史也是。”

他指她吊诡狡猾,纯粹炫学,一点都不实际,说了等于没说。她却自认比他冰雪透彻,他记得她忽然拿下耳机,平静地表白,“真正的使命感,其实只是设法使善意,也就是善知识,成为真相,所以,我的文字,不是我的真相,却是我的善意,不管你认不认同。”说完又戴上耳机,不理他了。

她那以善意为真相的坚强信念,最后竟至放弃再入新闻圈,完全因为这个城的那次事件,以及事件后的一切。事件发生时他早已经辞职,没有她那么风光过,也就没有她那么绝裂,他一直仅肯担任自认危害较轻的摄影记者,辞职只不过因为studio忙,分身乏术无暇兼顾罢了。

“想什么呀!你开的船像摇篮,都快睡着了。”

她忽然翻身坐起来,耳机摘下来收进袋里。薄薄的船身颠进来几波湖水,她一边笑一边解开大围巾擦身上的水,把头发整个包进围巾里,在额头上打个小结,鼻端脸颊和肩颈的部分,晒出许多熟虾色的红迹子,倒似神态特别的腼腆,她给他的感觉一直像吹动风帆的风,无风难行,风强了有翻覆之虞。而眼前的她,柔和得仿佛轻轻吹送着不死的爱念。

“待会儿到那边那个码头,你先下去逛逛嘛,你不是一直想从那个角度拍几张,岸上新开辟了一条文化街,你就在那儿等我。”

快艇和滑浪风帆都没租到,没法滑水,不由着她飙一会马达船,她是不会过瘾的。

这一处的码头连浮桥都省了,只是许多粗木桩子插在水里,木桩后头有条石板台阶,他把缆绳套在桩上,跳下船两脚踩在水里。等他站稳,她立即把引擎把手旋到底,船头当下跷跷板失重般翘起,她与船几乎是箭一般飞滑回湖心,船尾翻搅出滔滔滚滚的浪痕,像是要劈水分河。

同类推荐
  •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文学活动,有人提议将它改称为文学学,但这三个字中却有两个相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有人沿袭古代文论用语,称之为诗学,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诗学已不是文学理论的同义词,而是指专门研究诗歌的学问,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人们仍称它为文艺学。何况,文学和艺术原是相通的,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冶,即此之谓也,因此,研究文学现象的文艺学,同时也必然包含许多艺术学原理。
  • 大饭碗

    大饭碗

    《大饭碗》是农村发展进程的纪实,也是画卷。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审视社会生活,将所闻所见,素材取舍,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景观,刻画复杂曲折的情节,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感触,扑捉了时代的光环。不论从结构上,情节上,还是从人物上,语言上,具备了超越的旧窠的观念。
  •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本书是孙宗信的作品集,用乡土文化的土腥味和充满哲思风格的凝练古色,来铺陈和描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民思想观念的嬗变。
  • 十字坡

    十字坡

    诗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过程在各种专业的渗透中积累,并娴熟的升华,注定记录历史也成就历史。
热门推荐
  • 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社科精品书)

    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社科精品书)

    学生平时在学习当中要少考、多学、知识面要宽,学校要特别注意学生自由发展兴趣,甚至鼓励“偏才”。循规蹈矩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全才”不见得都会发展,有些书呆子,没有什么戏唱。
  • 无常——只若初见

    无常——只若初见

    她们,是从小被培育的毒女,身上流的血,是世上难解的毒。一场变故,使她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呵,我是不是很傻,一厢情愿,让你们看我的笑话。当初救我,难道就只是一个阴谋,所有的所有,都是假的吗?”你想要的,我会给你,哪怕要了我的命,我的命本就是你救的。那我们,两清了。“我怎会要你的命,为了你,我把天下都放下了。。。。。。。你难道还不明白?”一切若是如初见般美好,你说,那该多好。可,回不去了。。。。。。。
  • 网络庸兵

    网络庸兵

    一个淫荡的家伙,一款阴谋的游戏,这个淫荡的家伙会在这款游戏中有着怎样的奇遇?到底是游戏改变了他的人生?还是他的淫荡改变了游戏?选择了一个游戏中最无奈的职业,他又是如何做到了PK无敌?虚面对游戏中的重重阴谋,他能否为国家力挽狂澜?
  • An Episode Under the Terror

    An Episode Under the Terr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特工总裁慢慢爱

    特工总裁慢慢爱

    一天,妈妈闹了自己爸爸的葬礼后,申双夏发现许自己一生的男孩,竟然是自己的亲外甥,而且这个亲外甥还大自己八岁。申双夏郁闷的抬头望天,表示无法接受。从高贵的公主变成私生女,申双夏觉得幸福就像泡沫,经不起触碰。明明都爱得辛苦,却都不敢开口。一个是霸道,一个是无度的谦让与忍受。最终让他们陷入奇怪的爱情僵局。
  • 神控天地

    神控天地

    神要死了,他对自己创造的世界极度失望,神心有不甘,动用了生命中最后的力量作了最后一件事。于是地球人蓝天就莫名其妙来到神控大陆。蓝天这只蝴蝶,真的能扇起滔天的巨浪否?神也不信。
  • 白蛇传之蛇后传奇

    白蛇传之蛇后传奇

    本书是《小血鬼女巫》的前传加后传。余小玉是一名中国的普通的大学生。但一天早上一觉醒来,全校停电了。刚想到学院外面找点吃的,便遇上两条大蛇。她被吓晕了。两条蛇把余小玉在众目窥窥之下劫走了。从这天起,余小玉的生活彻底的陷入了另一个非正常人类组成的混乱的世界和正常人类组成的规律的世界的交替变换之中。现在她才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相比在某些方面为什么这么不一样。她要是一不小心能毒死人。她情绪失控时,身边总能发生些怪事。但亲人意外死亡的悲伤和各种非人生物,非正常人类和正常人类的刁难还是不时来袭。临危受命的余小玉应如何带领白氏家族走出困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有时

    有时

    说一个你不认识的名字,你有她的照片,却没有她的一切。葬礼上只有一个老头,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已经绝望!正义背后横挎两把邪恶大刀,有时,你无能为力的事,只不过是区区小事!
  • 假面公主只想当一个人的公主

    假面公主只想当一个人的公主

    学校的公主依旧那么受欢迎,海平早已对这位女神失去好感。身边的女生纤晨突然摘下她的假面,让海平困惑这个认识了半年的女生居然是假的?
  • 苏宁管理模式

    苏宁管理模式

    本书20年前,苏宁还只是南京宁海路上一个仅有10万元资产、十几名员工的小小专卖店,今天一跃成为家电连锁业的龙头老大,连锁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300多个城市,并进军海外市场。苏宁电器究竟是如何创造这个商业神话的?苏宁的迅速崛起,对中国企业的成长有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