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36100000030

第30章 风中亮出自己的旗

很久了,想象风中的旗像火一样轰轰烈烈的燃烧,我的心里便激起一种斗志。那种斗志让我为了自己的追求不惜痛苦和磨难,顽强地行于自己的那条征途。

那是高考落榜之后。落榜后的我着实痛苦彷徨了一阵子。在那些日子里,我真真切切地领教了在炼狱里铸造理想是一个多么坚强多么勇敢而又多么艰辛的事。那段时间我发现了那面旗,在风中,她呼呼啦啦,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喊出自己的声音。在那种声音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跋涉者倔强眼神里喷射着的生命的不屈光芒。那种光芒让我心颤,让我落泪,让我又一次挺起身躯,把被打倒的目光重新投入那苍苍茫茫无边无际的旷野。我知道,我还小,路还很长,我必须去面对。在夏日里画场雨在夏日里画场雨我便跟哥哥学起了手艺,空闲时,我写起了诗。那时,诗成了我生活中的一星光亮。我承认我的诗写的很糟,简直到了臭不可闻的地步,但做一个诗人的欲望自始至终陪伴着我。那点点的光亮燎在我的漫漫荒原。我把做一个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样的诗人做为我的目标,于是我马不停蹄、夜以继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埋头苦写。当我抬起头,拍打着累弯的腰时,我发觉我已葬身于我的废稿纸之中。那时我才明白,从古至今,才出了一个李白,一个杜甫,一个白居易。

那个时候,我知道了我是多么地单纯和无知,我的希望就似太阳下的一个光彩夺目的肥皂泡瞬间破灭。我拾到的只是自己的惆怅和满脸的皱纹。那时我明白了,我的目标是那么的可怜,那样的不堪一击。于是我就有了一种想倾诉的感觉,就是想把我的爱与恨、苦与忧、欢与笑毫无保留地告知给我亲爱善良的人们。我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想寻找一种平衡,寻找一种发泄的快感。无论这快感是美丽还是忧伤,她都是从我撕裂的心里流淌出的。也许她的红色不够,也许她有腥气,但我知道,她是鲜活的,她是我虔诚中献出的又一个自己。

我就这样写起了散文,这是我在痛苦之中又一次亮出的旗帜。旗帜迎风飘扬,飘出一种辛酸和苍桑。这时我发现,凡是读过我的东西的朋友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打量我。他们不明白闵凡利怎么了,小小年纪里竟蕴着这么多化不开的悲事和忧郁。他们就用真诚的双手抚着我,用善良和纯朴滋润着我正在滴血的伤口。我非常感谢,但我无法向他们表示敬意。因为在这个时候,我已习惯了流血,习惯了把自己撕碎,然后再组合自己。

于是我把自己献在祭坛上,看上帝用含笑的嘴一点儿一点儿品尝我的真诚。望着祭坛下跪着的男男女女,从他们那惊愕的目光里,我知道,做一面旗是多么壮烈的事啊!

于是我就写起了小说。那时的我就想在现实之外重新给人们塑造一种可能存在。在那种可能存在的空间里,天是那样的蓝,水是那样的清,草是那样的绿,人人都没有被污染,被异化,他们活在自己的欲望里。在那种童话般的氛围里,我的人物一个个鲜活而大胆,张狂而热烈。他们没有现代人的势利和俗气,脏污和浮躁。他们为情为爱去活,他们为活着而沸腾自己的生命,他们把生命活成一把火一首歌一首诗,就似三月的桃花那么的芬芳。

我知道我这样做太幼稚,我犯了一个写作人的大忌。因为人们需要适应自然和社会。可我想,人不论怎样活着,如若他没有一点精神家园,他是不快乐的,虽然人已习惯了欺骗,习惯了虚伪和无聊。但我想改变他们。我知道我是自不量力,我是拿着鸡蛋去碰那滚滚而至的火车,但我想,我只要不放下自己的笔,我就要去尝试,试着去改变。让他们活得更高尚,更美好,只有这样,我才无愧于自己那撕裂的胸膛。

我知道自己这样叙说是愚蠢的,愚蠢到了混蛋透顶的地步。但我想,愚公搬石之所以要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干下去,精卫衔石之所以要锲而不舍地填下去,因为他们坚信,终有一天,山会移走的,海会填平的。那时的人间,该是多么美丽的仙景啊!

又有风在刮,风刮得很猛。我的旗猎猎作响。这个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是风成就了我。我也知道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无论怎样地呐喊和抗争都无法改变风,因为风是伟大的。但有一样我可以毫无愧心地告诉深远的天空和厚重的大地:那就是我的真诚,和旗一样永远地活在风中。

同类推荐
  •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这个世间,无论是否亲人,有爱,便不会寂寞。谢谢命运赐我们不相尽同的忧喜哀乐,谢谢于千万年间千万人间千万种相遇之间的这一场遇见……书中融合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对当下都市女白领们的小资情调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知己般倾听她们的心声,闺密般大慰这批女人的情愁之苦。这些情感和执着,如静静的花溪潺潺,温润着我们在劳碌生活中日益冷漠的心,亦如花香洇染,如片云微度,走过成长的迷茫,有一种感动和感悟悄悄落在心间,分明清晰。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上课记2

    上课记2

    2012年末,王小妮辞去教职,离开讲台。这本书是她2011和2012两年的“教后感”结集,也是《上课记》唯一的续集。《上课记》倾向于记录和感受,在执教初期,王小妮对她的教师身份还有诸多新奇和困惑,这些情绪真实地呈现在她的文字中,是《上课记》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课记2》比前作更为成熟,她对教师身份和学生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更为冷静和内敛,惊讶渐少而悲悯之情愈多。
  • 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

    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

    本书由数篇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组成,内容生动感人,不要说我们太爱流泪,因为,每一个感动都是对生活的感恩,都足以让我们洒下一捧感动之泪。
  • 辛弃疾文集4

    辛弃疾文集4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热门推荐
  • 天下第一宠:我是你的阿呆

    天下第一宠:我是你的阿呆

    姬莲月,七国和平的缔造者,艳绝天下,智绝无双,奈何病体缠身,一场续命之行让他”重获新生“。青子衿,武学奇才,一场拜师之行让她穿越而来。无相谷,他们朝夕相对。她淡雅如菊、清冷似荷,可为何遇上他总忍不住”欺凌“一番?为何本应杀伐狠绝、冷情冷性的他变得懵懵懂懂,如初生小儿,还甘愿为她当牛做马?
  • 究竟大悲经

    究竟大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佞总裁的幼奴

    冷佞总裁的幼奴

    她知道,在他眼里,她不过是一个东西,一个暂时还没有被主人厌弃的玩具。逃跑的失败,换来的是他连夜狂肆的夺取,没有温柔,没有疼惜,只有无休止的粗暴发泄。半条命,几乎丧尽……她恨他,屈辱的忍让,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抛弃,还有宝宝的生命!
  • 释忆

    释忆

    我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读书,特长培养,礼仪修习……原本正常的生活却在10岁那年改写,父亲母亲出了车祸,根据父亲生前的安排,我被送到师父(教我武术)那里生活。单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件件奇怪的事开始在我身边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被人设计着,我想要找到真相。而就在这时,隐藏在背后的人开始出现,并告诉我了一个关于“我”的故事……
  • 王牌替身的君宠

    王牌替身的君宠

    曾经那么爱着的两个人,只是女人爱说违心话,怀孕后,她兴奋地想去和他和好,不再继续这个谎言。却不曾想,一个和自己神似的女人出现,带着一个神似他的小男孩。他冷言“你的替身期结束了。”她笑靥“给我五千万佣金就可以了。”转身她潇洒地离开,一切不过是个玩笑。不想在二年后。他只身一人闯狼窝,见她被拥在怀,冷眼“这个女人,不是谁都可以碰。”她的命运似乎从一阵风开始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替身的开始,体验自己的爱情。那些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 顶级销售员不会踩的话术地雷

    顶级销售员不会踩的话术地雷

    本书独家披露了TOP SALES绝对不会碰的话术地雷,告诉你,不同的客户就是不同的战场,你认为对的话,要说给对的人听才有用!只要懂得如何避开客户的地雷区,那么,拿到订单,赢得客户的心,都将是轻而易举的事。
  • 穿梭空间的魂

    穿梭空间的魂

    在这里,实力是活着的凭据。没有实力,你只不过是这里的奴隶。在这里,不管是游戏里,还是小说的生物都有可能会出现在这里。没有实力的人,只能成为这里的强者的食物;在这里,不管你做对或者错,没有实力,只能成为别人口中的是或否。实力是见证奇迹的真理,在这个满是暴动的世界,活着的凭据就是实力。
  • 相公,请下休书。

    相公,请下休书。

    自打知道自己要嫁给宋世安,苏唐便下定决心要在一个月之内换回张休书!原因很多,至关重要的一条便是,她看那盘冷面不顺眼很久很久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化身为王

    化身为王

    上古原本有三界,天,神,冥,后来为何又多了一界,而多出来的这一界惹出了不少的祸端,这就是魔界,三界能否承认魔界,变成四界?一切对于我来说似乎是一场梦,本来像我这么平凡的人,却突然间就肩负起了拯救三界安危的使命,然后又为歌颂一段魔界的爱情而心甘情愿自我牺牲,之后又成为冥界之王。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