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22900000016

第16章 稳定、乐观——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一、儿童稳定的情绪源于父母稳定的情绪

情绪是每个人身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常常受潜意识控制,儿童的情绪更是如此。我们常常会觉得小孩子乖巧起来像天使,发怒时候又蛮不讲理,就是因为他们过于情绪化。与其相比,事情的对错与道理属于理性范围,往往由意识控制。潜意识比意识难控制得多,所以我们又常常会觉得明明跟孩子讲道理了,孩子的情绪还是很难稳定下来。

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情绪很“稳定”,有些孩子则特别情绪化,变脸快,心情波动大。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除了先天气质类型不同,孩子的情绪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家庭环境造成的。

一般而言,稳定的情绪更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选择适当合理的方式积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责无旁贷。

在引导孩子的情绪时,我们首先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范本,孩子稳定的情绪源于父母稳定的情绪。

德国有一本非常出名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讲述了一只企鹅宝宝与它妈妈之间的故事:“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最后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又将我找了回去,把我修补好……”

被母亲的吼叫声吓得魂飞魄散的小企鹅,虽然最后被妈妈找到,但受过伤害的心灵早已无法弥补。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情绪化十分严重。心情好时,孩子“爬到头上”都行,任何要求甚至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都能满足;一旦心情不好,则瞬间翻脸,看什么都心烦,即使孩子什么也不做,他也会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挑骨头地把孩子责骂一番。

有些家长喜欢“大惊小怪”,比如看见孩子好奇地摸一把路边的虫子,就会大惊小怪地嚷嚷“哎呀这么脏,你怎么能去碰”;或是看见孩子犯一点点小错误,就瞬间翻脸,大声指责。

有些父母特别容易“焦虑”,却总是跟孩子说“别紧张”,结果常常适得其反。比如每年大型考试前,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父母送孩子进考场的时候一遍遍地叮嘱孩子“别紧张”,或是说“考不好也没关系”,反复多次地、皱着眉头地说这些话,结果孩子听了更紧张。因为孩子从父母焦灼的神态和语气中敏锐地发现,父母患得患失心很重,孩子身上压着沉重的担子。

以上这些情况,自然事出有因。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很大,导致很多父母自身压力极大,担负着大量负面情绪。他们把自己的笑容、耐心都“奉献”给了单位、领导、同事、客户,回到家则是一副身心疲惫、情绪低落的黑脸模样。家庭是他们负面情绪唯一的宣泄口,孩子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成为导火索,点燃他们内心的“炸弹”。

虽然我们能够理解这种行为,但理解不代表赞同,更不代表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对孩子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这个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如果父母的情绪不稳定,喜怒哀乐变化无常,孩子就会变得易怒易躁、心绪难宁,轻则影响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重则可能演变成边缘性人格,即看待事物易走极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危害之严重不言而喻。

大量的调查表明,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更具幸福感和安全感。很难想象,一个喜怒无常的父母能培养出有积极而稳定情绪的孩子。

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掌控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即使在外面受了刺激,也不要把情绪带回家中,可以在回家前找个合适的途径进行排解,排解不了也应尽可能把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当我们走进家门,就要把种种不良情绪“拒之门外”,而不是让家人尤其是孩子来承担“无妄之灾”。我们应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稳定情绪状态,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用平和冷静的态度感染自己的孩子,从而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并养成稳定的情绪状态。

父母情绪稳定,家庭会更加温暖,孩子也更有安全感。

冷静乐观的家庭氛围,能养成孩子稳定积极的人格,避免心理阴影,使其不走极端。

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不稳定情绪的牺牲品。

二、帮助孩子准确认知并表达情绪

在父母为孩子营造了稳定、平静的家庭氛围后,我们可以开始帮助孩子学着管理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孩子对情绪的认知不多,没有足够的能力用准确的词语把自己的情绪描述出来,因此有时候很难准确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父母不妨帮助孩子指认出那些有着细微差别的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沮丧、空虚、落寞、悲伤……通过提供类似的情绪词语,帮助孩子把内心莫名的不舒服情绪准确表达出来,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在第四章里,我提过一个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共情”,共情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

比如有这样一个场景:3岁的孩子气鼓鼓地对你说,刚刚在儿童公园玩的时候,有小朋友打他。你作为父母,首先会说什么?如果你的第一句话是“他为什么打你,你怎么做的?”那么,我建议不妨试着改成:“妈妈感觉到,你现在很生气,能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吗?”

前者是我们经常会有的第一反应,首先问事情原委;而后者是先帮助孩子认知情绪。通常来说,带着情绪解决问题,孩子会用赌气的方法说话,表现出不肯配合的样子;先用“共情”来帮助孩子理清情绪,有助于他快速平复心情。安抚完情绪再解决问题,孩子会更乐于配合。

所以,遇到类似问题,我们可以先用共情的方式询问孩子,比如“宝贝,你看起来有一点点沮丧,是因为什么呢?”“哦,原来是这样啊,爸爸妈妈也曾经遇见过类似的事情,原来你也遇到了。你现在心里感觉怎样?是一点点沮丧,还是十分沮丧?需要爸爸妈妈做什么吗?”等。

孩子常常只会笼统地用“不高兴”来形容自己的负面情绪,父母帮助孩子描述出他的感觉,并精确地说出情绪的强弱程度,其目的主要是帮他理清内心的真实感受,将相似场景、相似情绪进行分类,并表达出来。

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

比如,当孩子明白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的不高兴是愤怒,最喜欢的玩具丢失时的不高兴是难过,没有玩伴时候的不高兴是孤独,反复尝试做一件事却始终不成功时的不高兴是沮丧……他就更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有效处理情绪,并将种种情绪的不同处理方法内化在他的心中,下次遇到相似场景、相同情绪,就能很容易地用熟悉的方法来处理。

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孩子很生气,他会对父母帮助他情绪识别的行为很反感,完全不肯听。我们不妨先给他冷静的时间,等他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孩子在描述感受时,可能会比较慢,我们一定要有耐心陪伴。

带着情绪解决问题,常常事倍功半。遇事时,帮助孩子先理清情绪、平复心情,再着手解决问题。

对于情绪,能认知能表达,孩子才能沟通,也才能想办法解决。孩子越能精确地认知并表达出情绪,就越容易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

孩子在表达情绪时需要一些时间。父母请付出耐心与鼓励,不要随意打断。

三、正确对待负面情绪

无论是大人或是孩子,都会有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情绪会来也会走,尤其是负面情绪。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更容易接纳正面情绪,而不愿意坦然面对负面情绪。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在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父母们会有以下几类反应:

1.孩子一有负面情绪就紧张得不行,抱着孩子安慰说“只要你不哭,妈妈给你买玩具”、“都是桌子的错,都怪桌子撞你”……

2.特别厌烦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一哭就批评他“不够坚强,你还是不是男孩子”、“这么点小事儿就哭,真没用”、“再不闭嘴我揍你啊”……

3.开始长篇说教,比如“人生中很多很多的困难,你才遇到这么一点点就表现得天塌下来一般,以后你怎么渡过那些难关”、“这才多大一点事儿啊,如果你连这个都无法接受,今后就不能发展得更好”……

第一类父母特别宝贝孩子,对孩子紧张过度,孩子一有负面情绪,他们就急着帮孩子“修补”受伤的内心,常常表现得毫无原则,比如随意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或是把责任都推到别人(其他东西)头上。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往往脾气骄纵,得不到就哭闹,遇事喜欢推卸责任,没有担当。

第二类父母唯恐溺爱孩子,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总是以惩罚或恐吓的手段进行,他们觉得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坚强又独立。却不知,这样成长的孩子常常会因缺乏家庭温暖而变得外表冷漠、内心懦弱。他们害怕一切不好的事情,却没有能力处理;厌恶自己的负面情绪,又没有能力摆脱,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第三类父母更强调理性精神的重要性,在孩子被负面情绪困扰时,试图以理性的分析来帮助孩子摆脱不愉快,以为只要孩子知道“未来还有更严重的事儿”,现在的负面情绪就能自然缓解。事实上,这样做,一是容易让孩子沮丧、怀疑自己,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儿,我却如此反应过度,我难道真的特别没用吗”;二是会让孩子觉得未来没有希望,“我遇到的已经是很倒霉的事儿了,未来居然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且不止一件,未来真是太灰暗了”,于是情绪更加低落。

当孩子出现愤怒、悲伤、害怕等情绪时,最需要的是得到父母的认同和接纳。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任何情绪都是人的正常反应,不必有心理负担,不必因此怀疑自己,父母会陪他一起面对。在这其中,我们可以教会孩子一些宣泄负面情绪的方式,比如哭泣、大声叫喊出心中的不快、找人聊天、写日记、做运动、随意画画、出去走走……

其次,我们在日常中应该为孩子划定一条明确的界线,告诉他身处情绪中的时候,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比如处在负面情绪中的时候,哭泣可以,打人不可以;大叫宣泄可以,砸东西不可以,等等。要让孩子知道,虽然情绪没有对错,但是应对情绪的手段有对错之分。

最后,父母以及孩子都要知道,即使名为“负面”情绪,它们也是有正面的、积极的一面的。比如:

1.生气:它经常与我们不喜欢的情况相连在一起,为我们提供能量,使我们采取行动对这些障碍和困难做出反应。

2.悲伤:能促进深沉的思考,使人从失去中取得智慧,从而更珍惜目前拥有的。

3.后悔:提醒我们,要找出一个有更好效果的做法。

4.左右为难:说明内心价值观的排序尚未清晰明确,提醒我们明确内心价值观排序。

5.恐惧: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并能使意识性增强,提高对潜在问题的警觉性,使我们迅速做出反应,并在必要条件下选择逃避。

6.愤怒: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去改变一些不能接受的现实。

7.失望:促使我们对期望的东西重新评估,并对目标和手段进行调整。

8.忧虑:使人集中注意力,从而产生动力。

9.痛苦:指引人找出方向,摆脱危险,避免重蹈覆辙。

当我们与孩子一起面对负面情绪,其实就是自己跟负面情绪做个有效的连接,探索。一旦从这个负面情绪里走出来,知道情绪卡在哪里,以及如何解决,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特别大的成长与改变。

如果父母能认同和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包括负面情绪,并进而教会孩子处理每种负面情绪的问题来源,帮助孩子挖掘出负面情绪中的正面力量,孩子就更容易掌握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信念与价值观,也更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情绪没有对错,但处理情绪的方法手段有对错。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最渴望的是父母的认同与接纳。

消极情绪也有益处,它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提高情商、学习成长。

努力挖掘负面情绪中的正面力量,不仅是帮助孩子,也是帮助自己。

四、努力培养积极情绪

情绪虽然没有对错,但就儿童的成长来看,积极情绪显然更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所以,父母应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影响的,尤其是孩子,受父母情绪影响很大。如果父母常常用“再不听话大灰狼就吃掉你”等来恐吓孩子,孩子就容易陷入恐惧等情绪中。现在部分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总是不满足,总嫌弃孩子不够好,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就很难乐观积极。反之,如果父母知足常乐,孩子也常常会随遇而安;如果父母笑口常开,孩子也容易积极乐观。

当然,父母对孩子保持微笑,不代表就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如果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父母依然笑呵呵,那是在放纵孩子。

其次,我们也应细心了解孩子的需求,对于合理的且父母力所能及的需求,应该给予及时的满足。这样也可以使孩子情绪稳定,身心愉悦。有时孩子太小表达不清自己的需求,父母最好能细心体察、了解,并正确对待。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经常引导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或是激发他的兴趣爱好,使其体验成功的欢乐、陶醉的喜悦。比如,让孩子经常和小伙伴们玩,在家里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沉浸在兴趣爱好中,等等,都能使孩子的生活更充实,获得更多的满足,情绪更积极。

此外,帮助孩子培养积极情绪,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从平凡的小事中体味出快乐的细节。如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朝阳、夕阳、行道树、花朵,并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把它们想成各种好玩的东西。

就算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发现背后的愉快面。比如,雨天路滑,孩子走路总是摔跤,有时会生气地说“我讨厌下雨”,这时我们可以指引孩子观察雨水打在湖面上的小水泡、荷叶下跳跃的青蛙、更加洁净的空气,甚至可以鼓励孩子穿上雨鞋去积水的泥坑里踩一踩……

我们还可以跟孩子分享高兴的事情,把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一家人的快乐。也可以把快乐的瞬间拍照,以定格美好瞬间,时时回忆,延长快乐的感觉。

积极的情绪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

父母以自身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细心观察孩子的需求,使其形成积极的情绪,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帮助孩子发现身边的美好,引导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更易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同类推荐
  • 专家解答育儿百科

    专家解答育儿百科

    全书分为新生儿篇、婴儿篇、幼儿篇共3个部分,以问答方式,对初生到3岁的婴幼儿的身体状况、科学喂养、日常护理、体能训练、智能培养、常见病家庭防治、育儿游戏等家长最关心的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广大家长向专家学习育儿心得、防病经验的绝佳选择。
  • 80后父母育儿宝典

    80后父母育儿宝典

    这是一本育儿的新百科书,书中从十个方面,系统、全面、细致地为80后新手爸妈展示了要如何选用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法,贴心照顾、健康培养自己的宝宝,指导新手父母以正确的孕养观念及方式教养出独一无二的宝贝。80后的奶爸辣妈们需要边学习边实践,陪伴着初来乍到的小宝宝认识这个世界,并为他们建造一个温馨、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一书在手,父母必能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穷孩子”,其实就是“逼”出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成长的本领。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那时面对挫折仿徨无助。还不如让他小经受“磨难”、“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所谓“穷孩子”,是要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孩子制造“拮据”的环境,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验生活,从而磨炼孩子,提高其耐受力,进而促使其刻苦奋进,促使其独立自强。“穷孩子”是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的一种教育理念。
  • 初高中女生99%需要妈妈的关爱

    初高中女生99%需要妈妈的关爱

    本书为家教类图书,针对初高中女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成长阶段的特点,从教育、成长、学习等方面讲述妈妈应如何关爱孩子,从而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热门推荐
  • 仙风古道

    仙风古道

    四十年前一场车祸,凌峰等人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千灯古镇,四十年过去了,见到了许多修仙者,但是凌峰依旧无法从这里的祈福庙中获得仙骨,直至今日……
  •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与推销学融为一体,并综合消费学、人际学、口才学等知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读心术、说服术、倾听术、掌控术、暗示术、攻心术、博弈术等各种销售中的心理策略和战术,并结合诸多生动活泼的营销案例和小故事加以说明,旨在帮助每一位推销员掌握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巧妙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在推销中百战百胜。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争中强调心战为上,对于销售来说也莫不如此。先读顾客心,后学生意经。读懂了顾客的心理需求,天下就没有难做的生意。突破了顾客的心理防线,就能把任何东西卖给客户。"
  • 少年记趣(人猿泰山系列)

    少年记趣(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 绝世商女:蛇蝎美人骨

    绝世商女:蛇蝎美人骨

    一句“既然你心如蛇蝎,就去和毒蛇相伴吧”就彻底把她打入了绝望的枯井。无论身心都饱受煎熬,她的一生,都太过轻信于人。以至于最后葬身于蛇窝枯井,扫过周围丝丝缠绕的毒蛇,她缓缓伸出了双手,发誓:“今日你们喝了我的血,吃了我的肉,如有来世,我真希望可以跟你们一样,变得剧毒无比,无人敢欺。”黑暗之中她破魂重生回到四年前,面对这个她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她游刃有余的化解了一个个危机,笑看庶出的妹妹以及姨娘们演的一出出戏。那一双深邃的眼眸,迷乱了众人,那一身绝对的风华,只为她而更加耀眼。在万蛇护航之下,且看他与她如何在这风云变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抹柔情。
  • 带着仙府闯都市

    带着仙府闯都市

    什么是人品?人品就是落河不死,仙府随身,仙府有灵药,治病是好手,都市小人物,惊艳成长……
  • 我的美女保安处长

    我的美女保安处长

    主人公得到了什么机遇修到了仙,用了什么手段泡到了各种妹子。不写床上剧。
  • 平罗史话

    平罗史话

    本书是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中的一本。平罗是宁夏北部古老的县域,从汉唐时的边塞要地发展为今天的鱼米之乡。历经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地方文化,本书按照历史脉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平罗的历史与文化。
  • 青瑶纪事

    青瑶纪事

    她本是被剥离神格的远古上神之一,轮回几世再踏修仙之途。她天资聪颖过人,却依旧躲不过命运的安排。他是她命中注定的劫。重遇他后,她的漫漫修仙长路又将遭遇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司机

    无敌司机

    身份神秘的特种兵王来归都市。出于良心在火车之上伸出援手,没曾想被大小姐打了一巴掌。冰释前嫌之后大小姐给他安排成一个贴身保镖兼职小司机。且看最牛的特种兵王郑小天如何纵横都市,如何桃花运开。冷艳无比的校花,妩媚不已的美女老师,楚楚动人的贴身大小姐,二里二气的神秘少女,各种款式尽在书中。
  • 国学讲演录

    国学讲演录

    《国学演讲录》是南怀瑾高足魏承思先生在其国学经典导读班中讲学文稿所整理而成的国学讲演录,全书是由讲稿整理而成,开篇讨论国学的概念、定义、范围,接下来对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以儒释道墨法数家为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进而以朝代为线索,探讨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等流派,勾勒出了我国古代思想流变的树状脉络,接着以四书五经、诸子学说与二十四史等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内容详实、深入浅出,文笔浅白易懂,为我国国学经典作品展开了引人入胜的推介与条理清晰的剖析,是一部很好的国学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