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14900000011

第11章 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

在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有一所三间两进的黄母祠,它的第二进屋子当中,供着一尊手里拿着棉花、头上扎着布巾的农村妇女塑像。塑像额前皱纹累累,脸上一派慈祥沉毅,既显出被供俸者黄道婆苍老之年,又标示着她心地善良、性格坚强,使人瞻望起来十分亲切、敬意衷生。

大约在南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黄道婆生于上海鸟泥泾镇(今华泾镇)的一个穷苦人家。当时,正是宋元更替、兵荒马乱之际。蒙古军队锋芒直指临安,山河破碎的南宋王朝,君庸臣腐,出卖民族利益,朝野富人都是披金挂玉,依然吃得脑满肠肥,置民族存亡于不顾。可是,包括黄道婆一家在内的江南劳苦大众,不仅受汉族地主阶级的盘剥压榨,又遭到蒙古贵族铁蹄蹂躏威胁,还连年为天灾所袭击,使富庶的江南地区,竟成了“人家如破寺,十室九空”的败落景象。

然而,在兵匪共袭的烽烟血火里,承继着祖先勤劳勇敢光荣传统的劳动人民,依然是种瓜播谷、栽桑植棉,男的耕、女的织,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发展社会生产。黄道婆就是在这样的群众土壤里,发芽、生根、成长起来的。

黄道婆出生前后,她的家乡便从闽广地区传来了棉花种植。乌泥泾首先在一个名叫“八千亩”的地方,播下了棉种。到了黄道婆记事的时候,棉花种植已经普及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不少妇女学会了棉花纺织技术。黄道婆由于世道多难、家境贫寒,而且很小就失去了亲人,孤苦无依,不得不自幼就跟劳动紧密地连在一起。砍柴做饭、洗洗涮涮,拿针用线,补补连连,一切都是她自己奔波料理。她心灵手巧,好学好问,肯动脑筋,善于琢磨。大人干的活计,她看了便能举一反三,迅速通路入门。本地有人经常穿着棉布衣裤锄草犁田,邻居会纺线的妇女,早就告诉黄道婆,那种棉线布厚实柔软、经久耐用,干活的人穿用极为合适。黄道婆听着总是沉思不语,而后,便抓紧向纺棉的成年人学习。起初,她不会干,弹棉絮,弹得不透不净;卷棉条,卷得松紧不匀;纺棉纱,纺得粗一段、细一段。可是,她毫不气馁,坚持练习,争取学会操作。

然而,在那个年月,成年劳动者尚且不得温饱,何况黄道婆一个孤苦幼女。生活逼得她不得不到有田地的人家做了童养媳。黄道婆成年累月起五更、爬半夜,侍候全家人的吃喝穿戴,四季当中,耕耘割藏,她都是和牛马一起出归。虽然年纪很轻,可她的劳动经验相当丰富。丰富的经验,使她更加聪明。她每天被家务活累得筋疲力尽,仍是硬挤时间继续练习纺织技术。没多久,她便熟练地掌握了全部操作工序:剥棉籽,敏捷利索;弹棉絮,蓬松干净;卷棉条,松紧适用;纺棉纱,又细又快;织棉布,纹均边直。她的生活里,没享受过慈爱,没得到过温暖,辛酸的泪,把她活泼的童年过早地淹埋干净,只有这棉纺劳动,才给了她莫大的快慰。每当她看见棉田里那龙爪样的棉叶、雪团似的棉花,每当她坐在那“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的棉纺画卷里,便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乐趣。

棉花会纺了,布会织了,好学好想的黄道婆又发现了问题:棉花去籽这样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实在太慢;现在弹棉絮的小弓,才一尺半来长,还是线弦,须用手指来拨动,弓身小,没有劲,线弦容易断,手指拨弦费力气,以这样落后的技术纺纱织布,怎么能供上那些干活人穿衣服的需要呢?她心里经常想:能不能有什么新办法提高工效呢?

南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年)的一个清晨,黄浦江边一条商船准备起锚出海,忽然,舱底上来一个蓬头垢面的青年女子,跪到船主面前,苦求把她带到闽广海南。原来,这是十八岁的黄道婆。多年来,她跟棉纺织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手拴到了棉纱上,心织到了棉布里,总捉摸着怎样提高工效。有一天,她看到了从闽广运来的棉布,色泽美观,质地紧密,后来又看到海南岛的黎族、云南高原上的彝族所生产的匹幅长阔而洁白细密的“慢吉贝”、狭幅粗疏而色暗的“粗吉贝”等,不由得对那些地区心驰神往,暗想:若是能学到那里的纺织技术该多好啊!

本来早已有了这样南游学艺的志向,而恶劣的时势家情更催逼她加速动身。她的家乡乌泥泾,是南宋统治集团重点搜刮地区两浙西路属地。这几年,许多人贫苦至极,便抛家弃业,飘泊天涯,另寻活命地方。黄道婆的婆家没有破产,但她却无法继续存身,尽管她比密封勤快,比牛马还受累,还免不了挨打受骂、夺寝禁食。上这条船的前一天,黄道婆在家里,天刚放亮,就下地,太阳落山才回家,疲乏得进门躺在床上就和衣睡着了。凶狠的公婆不问情由,恶骂不止。黄道婆挣扎着爬起来分辩几句,马上被拖下床来毒打一顿,丈夫不但没有劝阻,反而加鞭助棍,打完后把她锁进了柴房,不让她吃饭,也不让她睡觉。胸怀壮志的黄道婆痛苦到了极点,再也不甘忍受这封建牢狱的折磨,决心挣脱封建礼教枷锁,离开黑暗的家庭。她知道,长江岸边,没有她的活路,便确定就此弃乡远航,访求先进纺织技术,实现夙愿。半夜,她挖穿了四室屋顶,逃出来,奔向黄浦江边,躲进商船舱底……

老船主听黄道婆倾吐了访艺志向,哭诉了痛苦遭遇,看着她一身破衣烂衫,满脸血痕泪水,不由得又敬重又同情,便点头答应了她的要求。于是,黄道婆登上船头,遥望乌泥泾,洒泪告别了亲爱的出生地,随船南渡。那时,交通工具简陋,航海技术低劣,黄道婆不避风险,忍着颠簸饥寒,闯过惊涛骇浪,先抵占城,随后到了崖州。她看到当地棉纺织业真的十分兴盛,便谢过船家在海南落了脚。

崖州的木棉和纺织技术强烈地吸引着黄道婆,朴实的黎族人民热诚地欢迎她、款待她。她同这里的兄弟姐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爱上了这里的座座高山、片片阔林。拿起了著名的黎幕、鞍搭、花被、缦布,看着那光彩明亮的黎单、五色鲜艳的黎饰,黄道婆爱不释手,赞美不止。为了早日掌握黎家技术,她刻苦学习黎族语言,耳听、心记、嘴里练,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虚心地拜他们为师。她研究黎族的纺棉工具,学习纺棉技术,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像着了迷、入了魔一样。每学好了一道工序,会用一种工具,她的心就仿佛开了花、吃了蜜。灿烂的友谊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技术之果。黎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热情照顾黄道婆,而且把自己的技术无保留地传授给她。聪明的黄道婆,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棉织事业上,又得到这样无私的帮助,很快就熟悉了黎家全部织棉工具,学成了他们的先进技术。尽管绞尽脑汁熬心血的劳动消耗,把黄道婆的一头青丝变成了白发,给她丰润的脸上刻下道道深而密的褶皱,但她还是深钻细研,锲而不舍,刻苦实践,三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棉纺织家。

岁月恰似织布快梭,转眼之间,到了十三世纪末叶。蒙古征服者早已囊括全国,南宋王朝覆灭了二十多年。为了缓和各民族矛盾,元朝统治者慢慢改变以前的屠杀掠夺政策,实行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经济开始好转。黄道婆这些年在元朝统治力量薄弱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没受刀兵涂炭,顺利地学习成功。现在,听说故乡安定下来,有了生机,不由又想起那里棉织业的落后情形,内心复活了改变江南技术面貌的志向,升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思乡感情。她向海南同胞说出了心事,情长谊深的黎族姐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理解她,只好怀着惜别的心情支持她。

公元1295年的一天,黄道婆忍痛告别了第二个故乡,搭船离开美丽的崖州,重返她阔别三十多年的长江之滨。经过了改朝换代的战乱,黄道婆的公婆和丈夫,早已先后死去,她一心无挂,只抱着造福于民的善良愿望,不顾晚年体力衰微与生活孤单,回到家乡马上投身于棉纺织业的传艺、改良和创新活动。乡亲们亲切地欢迎她重归故里,她更是不辞辛苦,东奔西走。热心地向乡亲们讲述黎族的优良制棉技术,妇女们成天围着她听得倾心入神。她便把自己海南所得,倾囊相授。同时,还把黎家先进经验与上海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积极发明创造。对棉纺织工具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造了新的擀、弹、纺、织等工具,刷新了上海棉纺业的旧面貌。

首先黄道婆改革了擀籽工序。她先打听家乡近些年是怎样去籽净棉的,妇女们苦恼地告诉她,还是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黄道婆说,从现在起,咱们改用新的擀籽法吧。便教大家一人持一根光滑的小铁棍儿,把籽棉放在硬而平的捶石上,用铁棍擀挤棉籽,试验以后,妇女们乐不可支地嚷着:“一下子可以擀出五、六、七八个籽儿呀,再也不用手指头挨个儿数了!”黄道婆见大伙高兴,也感到十分快活,但并不满足。她觉得,用手按着铁棍儿擀,还是比较费力的,便继续寻求新办法。忽然,她想到了黎族脚踏车的原理,心里豁然一亮,马上和伙伴商量试用这一原理制造轧棉机,白天黑夜都琢磨。最后,用四块木板装成木框,上面树立两根木柱,柱头镶在一根方木下面,柱中央装着带有曲柄的木铁二轴;铁轴比木轴直径小,两轴粗细不等,转动起来速度不同。黄道婆同两个姐妹,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缝隙喂籽棉,两个人摇曲柄,结果,棉絮棉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太好了,又省力,又出活儿!”妇女们围着这新搅车,像山雀一样,欢跃起来,庆祝创制成功!

与此同时,黄道婆把沿用多年的小弓,弓身由一尺半长改为四尺多长,弓弦由线弦改为绳弦,将手指拨弦变为棒椎击弦。这结实有力的大弓,弹起棉来,铮铮然节奏鲜明,仿佛响起一支好听的劳动乐曲,棉花弹得又松又蓬,又快又干净。接着,在纺纱工序上,黄道婆创造出三锭脚纺车,代替过去单锭手摇纺车。脚踏的劲头大,还腾出了双手握棉抽纱,同时能纺三根纱,速度快、产量多,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纺车,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技术革命。在织布工序上,黄道婆对织布机也有一定的改革。她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汲取黎族人民织“崖州被”的长处,与乡亲们共同学习研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棉织技术,织成的被、褥、带、帨(手巾)等,上面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花纹,鲜艳如画,“乌泥泾被”名驰全国。

黄道婆回乡几年之后,松江、太仓和苏杭等地,都传用她的新法,以致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盛称。制棉业逐渐兴旺起来,甚至乌泥泾附近一千多户靠棉织技术谋生的居民,生活水平都比过去显著提高了。

黄道婆的一生刻苦学习研究、辛勤劳动实践,有力地影响和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她的业绩在我国纺织史上灿然发光。人民热爱她、崇敬她,在她逝世的时候,大家怀着悲痛心情,纷纷捐资把她安葬。上海群众曾不断地为她兴立祠庙,其中规模宏大的黄母祠,每年四月黄道婆的诞辰,赶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多少年来,人们感念黄道婆的歌谣,一直传颂不止: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同类推荐
  • 打开天窗

    打开天窗

    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新概念作文,一个9岁孩子的七彩世界七彩梦,一方原汁原味的儿童世界。“写好作文?太难啦!”“如果能够拥有一根作文魔棒……”这本小书,将助你克服对作文的畏惧,圆你一个小小作家的梦想!
  •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第三版)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第三版)

    密切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阐述了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将生产运作管理丰富的内容从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和改进的视角组织起来,体系合理、结构完整。
  • 知识经济时代与数字图书馆

    知识经济时代与数字图书馆

    本书包括:数字时代与图书馆理论,数字图书馆发展进程,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内容、信息服务平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等等。
  • 手指速算法

    手指速算法

    “手指速算法”,国内首创,世界独一。学了它,人们将会发现, 我们具有的两只手,也是一个完美的计算器。一般用它可以进行六 位以内数的加、减、乘、除、平方、开平方六种运算。其运算速度,加 减可与电子计算机相媲美,乘除比珠算还要快,平方、开平方比笔 算快得多D手指速算,人人都能学,人人都能用。尤其大、中、小学生在考 试中,人们在经济往来及买卖交易等活动中,有关的计算用指算进 行,最为方便快捷,得心应手。学会了手指速算,将会终生受益,既能算数,又能巧手益智、健 脑强身,可谓一举多得。
  •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

    “填报志愿比考大学还难!”许多考生家长都有这样的感慨。《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重点针对新一届高考生,从“院校篇”“专业篇”“政策篇”及“技巧篇”四个方面着眼,全面揭示填报高考志愿的100个真相,避免考生及家长步入填报误区,最终帮助考生升入理想且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本书是基于2013年版本基础上的最新修订版,作者紧跟最新高考政策,全面补充完善高考志愿填报资料,新增工具表格索引,内容更新、资料更全、查阅更方便。
热门推荐
  • 千里阴缘之鬼夫太难缠

    千里阴缘之鬼夫太难缠

    夏柳发誓,她从来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她天生的倒霉体质就是不愿离去!她隔壁家小孩可怜,是因为爹不疼,娘不爱!可她是没爹疼,没娘爱!这倒也罢了,可谁又能告诉她,这夏柳名字是谁给她取的?夏柳下流!不就有些好男色吗?再说她可是典型的有贼心没贼胆之人!明明不是天生阴阳眼,却在十八岁生日之时,在撒尿期间看见美男!说实话,那男的可真叫一个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不过,怎么穿着一身的古装?而且为什么从那天之后,一到夜晚就能看见各种各样的鬼魂在大街上闲逛?悲催的她想着找找男票散散阴气,结果古装美男非要和她阴婚!拜托,我要阳气不要阴气!你在干啥,在动我就要叫啦,非礼啊!【救命篇】某女:“大爷救救我!长得帅的人都会好心有好报的!”某男瞥也不瞥,转身走人。某女抱住大腿:“小女子愿以身相许!”某男斜眼看了一下某女:“要胸没胸,要屁股没屁股,我不是垃圾收集站!”【拜师篇】某女:“帅哥,在下能文能武,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洗衣做饭样样都行,实乃徒弟的不二人选!”某男不吭一声,翻个身继续睡觉。某女:“帅哥,在下暖床叠被也很拿手,你可要试上一试?”某男脸色一黑:“你敢偷人?”PS;适合豆腐心读者观看的灵异小说。女主有点二,有点强,有点好男色。一对一身心健康,男强女强,欢迎各位上莫离的贼船。
  • 重生之超级学霸

    重生之超级学霸

    “本系统主要培养各种学霸,商霸,拳霸等等,有意者请速速报名,先到先得,只限100名!”······“这位同学,我是XXX台的记者,现在想问一下你使用了超级学霸系统后的效果怎么样!”“自从有了超级学霸系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成绩了···”杨凡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 蚂蚁的歌谣

    蚂蚁的歌谣

    本书是中短篇小说集。该稿件有爆发的张力、神奇的故事性、叙述的逻辑力量和结构策略的多重指向,足以让读者沉迷其中,却同时感觉到对自身智力的挑战和提升。有智慧的故事性,呈现出来的不是阅读的快感,而是解密的诱惑。
  • 我们学校有鬼2之:轮回

    我们学校有鬼2之:轮回

    皇海一中的鬼会堂案件后,谢颖跟随马大哈还有谢宇一同前往马大哈的家乡法国巴黎进修,却因开学而不得不回国。结果回了校才发现:事情远没有结束。新人物登场,揭开谢颖一个又一个谜团,谢颖接触真正的封灵界!封灵会背后另有阴谋?和鬼会堂一样古老的建筑出现在校园内,校园惊现木乃伊!古塔内的老人,一个跨越四千年的生命,是人类寿命所能的极限还是另有其由?古塔人,新任务,触发谢颖尘封的记忆……
  • 天梦奇缘之人妖恋

    天梦奇缘之人妖恋

    当一个俊俏少年发明家遇上美若天仙的妖界公主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尽请期待吧!
  • 呆萌小娘子:我不要到碗里去

    呆萌小娘子:我不要到碗里去

    曾经“x”中的“夜魔女”,如今变成小萌娃?!Ohno!!!拒绝小萌娃,不要卖萌神技!虽然有时卖萌很好用的咧~(吐舌)且看她如何在这片异世大陆中展露锋芒!
  • 芙蓉王

    芙蓉王

    穿越后的芙蓉王的最大愿望是——早朝迟到早退,俸禄照领。打仗畏首畏尾,俸禄照领。干活雇佣枪手,俸禄照领。总之,俸禄乃安身立命之本,谁夺揍谁!奈何,愿望总是高高挂起,事不关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是清晨第一曙光

    你是清晨第一曙光

    多年之后,你是否还会想起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条街道上,有这么一个人,大手握着你的小手,迎着晨光走到了路的尽头。至少,安栗还记得,当年那位大提琴先生吻过她的手背,灼热的严寒也驱不散。
  • 变世鸿途

    变世鸿途

    黑色宇宙,地球少年湛深元,借变世之阵,突破虚空境,于宇宙之巅鸿河,决战刹神。惊世之战,响彻天地,灭刹神,平变世。两年后,两个宇宙之间的隔绝处,鸿河,却出现了极大的裂痕,诡异光芒降临,恐怖强者入侵,宇宙即将覆灭……黑色宇宙,走投无路,唯有一法逆苍天;白色宇宙,变世之阵,救世之道亦变世。集齐21种神力,成功启动变世之阵,此乃拯救宇宙的唯一出路,但是阵法的启动却又仅仅是一切的开端……
  •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五册,本书聚焦课堂教学,聚焦创新,用浓笔为我们诠释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如何独辟蹊径打造优秀的课堂教学。其中的课堂创新、提升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指引教师完成教学创新和提升的智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