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11600000030

第30章 千秋英雄梦

记得刚上中学时,去一个同学家里玩,同学的父亲是文化馆的干事,一手毛笔字很是出名。在同学家看到了他父亲写的行书书法作品,内容是一些长短不齐的句子,于是就抄了下来: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那时年少,不懂诗词的诸多奇妙,只觉得挺有意思,记性又好,抄了一遍又看几遍,就背熟了,而且一二十年忘不掉。直到有一天读《东周列国志》时,才知道那首词大有来头。于是常常反思,常常便有新意积于胸间,少年意气及壮年的不平之感受便消弥于瞬间。

但毕竟还是一个有血气的人,如《史记》中言,血勇之人怒则面赤,脉勇之人怒则面青,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只有神勇之人,喜怒而不形于色。有时遇有不平事,便自觉胸膛鼓涌,气喘心跳,面色潮红,虽一副书生意气样,却想着做一次英雄,虽败犹荣,虽亡犹存。但只能是想想而已,英雄、烈士、义士及壮士并不是想做就能做成的,是需要环境和氛围的,如果谁都能当的话,那历史就会是另一回事了。

剩下来的只好是读读英雄甚至是壮士们的事迹,以修炼自己的心性,做不成英雄或义士,但有一些英雄或义士的心气总聊胜于无。

英雄与壮士

一段时间来,我被几个概念或名词搞得不知所措,这几个词应该是语文教材意义上的近义词,它们是:英雄、义士、豪杰、勇士、烈士、壮士等,我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加上经验曾经进行过一次过去在小学和中学作业中多次训练的工作——解词,但最后终于不能分清它们的本质区别,只好求助于手头的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最后得出的结果是:

英雄——①才能勇武过人的人。②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义士——旧时指能维护正义或侠义的人。

豪杰——才能出众的人。

勇士——有力气有胆量的人。

烈士——①为正义事业(特指为人民革命事业)而牺

牲的人。②古代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

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之所以冒侵犯版权的风险,并罗列这样一大段词语解释,就是为了分辨自己所一贯喜欢的几个历史上的人物究竟应该归于何种类型,是英雄还是义士,或者仅是壮士而已,同时有助于我将这篇文章做好。

但是我知道,我所钟爱的这些历史人物实在是很难归于某一个名词解释之下的,他们存在时的历史条件、社会风尚以及他们个人的经历、个性和追求,都令后人难于对他们进行有效地归类,所以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对他们的行为和身份进行了认定:刺客。在《史记》上有名有姓,以列传形式存在于千秋百代,并做活灵活现惊天地动鬼神的描述,本身就是借助于“春秋”手法对他们进行了评价和归类。于是《刺客列传》便成了后世英雄和侠士必读乃至模仿的范本,清末的反清义士中就有人受到启发,怀揣利剑要行刺慈禧太后;甚至于有评论家把《刺客列传》认定为中国武侠小说的源头。

五百壮士的故事

1988年春天,我正临大学毕业,论文早写完了,于是便有了闲心翻阅一些过期的杂志,翻到了一本美术期刊,看到徐悲鸿在1928~1930年创作的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壮士》的印刷品,内心一下被震撼了。那期杂志在徐悲鸿作品下有一小段文字评介,主要讲这幅油画的艺术成就与价值,当然免不了交代几句有关“五百壮士”的故事背景,就那几句故事介绍,与徐悲鸿的画面相对照,便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张力,我被“五百壮士”离奇而怪异的行为所折服,更为古人那种近似无知的义气和侠气所惊叹。我想田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横刀自刎,竟能使五百余壮士在听到他的死讯后,不约而同地齐刷刷地举刀自刎;这个场面实在是可怖的、悲壮的,又是惊心动魄的。于是就找有关资料来读,终于找到了清代人吴乘权著的《纲鉴易知录》,得到下面这样一段故事:

刘邦得到天下后,就召见原来的齐王田横。这时期,田横与他的五百多下属已经逃到了大海的一个岛屿上,居住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刘邦怕他们将来作乱滋事,就下诏赦免田横的罪过。派使臣召见田横说:“你来降汉,大者可以封你为王,小者可以封侯,如果不投降,就派兵消灭你们。”田横就与他的两名宾客乘驿站的车马前往都城洛阳,当到洛阳不远的一个驿站时,田横对他的两名宾客说:“当年我田横与他刘邦都是面南称王的人,现在汉王刘邦已是天子而我田横却成为亡国的俘虏,还要面北侍奉他,这个耻辱本来已经够大了,何况我又烹了郦商的兄长郦食其,如今却要同郦商同殿称臣去侍奉一个主人;即使郦商不报复我,难道我的心中就不惭愧吗?”田横说完就自杀了。田横的宾客捧着他的头,跟随刘邦的使臣,前往洛阳,献给刘邦。刘邦见了田横的头,也流下了眼泪,按封王的礼节安葬了他。跟随田横的两名宾客也自杀了。在海岛中的五百多人听到田横的死讯,也都全部自杀。

这段文字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有果无因,没有说清田横与刘邦的恩怨是非。后来对照司马迁《史记·田儋列传》,才逐渐明白了这中间的来龙去脉。

原来秦朝灭亡后,各路豪杰纷纷割据称王,田横的哥哥田荣也为一代雄杰,趁机扩张领地,兼并了三齐,又大败西楚项羽的军队,做了齐王。但不久,项羽又率兵攻打田荣,田荣兵败,被迫逃走,被百姓杀死。这时田横就出现了,他收罗他哥哥的残兵游勇,迅速间拥有了几万人的军队,与项羽对阵,此时,刘邦趁项羽攻齐之机,便占据了项羽的大片土地,项羽就匆忙放弃齐国回兵收复失地,于是田横便迅速肃清了三齐之地,立他哥哥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自己做国相,专国政,事无巨细一手处理。就这样安稳了三年,这期间,燕、赵之地都被刘邦平定,只有齐国还在田横、田广叔侄的手中,刘邦就派郦食其去游说田横田广,获得了成功,齐与汉联合,齐国撤了守备的军队,田横田广叔侄整日与郦食其饮酒叙欢。这时候,刘邦的大将韩信正举军东进欲攻齐,但听到齐王已归降汉王,就踌躇不前,韩信的谋士蒯彻对韩信说:“将军你受汉王的命令攻打齐国,而汉王又秘密遣使前往齐国劝降,是不是也有命令要将军你停止进军呢?如果没有接到命令而停止进兵,那就是违背君命,再说郦食其不过一名丑陋的游说之士,凭着坐牛车、摇动三寸不烂之舌,竟然降服齐国七十余座城池,而将军你动用数万军队,耗费无数,一年多时间才攻下赵国五十余座城池。当大将数年,反不如一个贱陋、无德无才书生的功劳吗!”韩信听后,果信其言,马上下令大军渡河,破齐并长驱直入。

就这样,罪恶的种子埋下了,并开始生根发芽。当一夜惊醒之后,田横田广叔侄才发觉汉军已逼近都城之下,便以为是郦食其玩了阴谋,狂怒之下烹煮了郦食其,之后叔侄被迫分头逃亡。逃亡路上,田广死了,田横带着五百余部属游走于各地,但随各地逐渐均归刘邦之手,便于刘邦称帝之时,田横只好率五百余部属进入大海,居住于岛上。于是就发生了前面那段故事。

“五百壮士”的背影

无论如何,五百壮士的刎颈之举都应当看作是一个悲剧。

也许在那一刹那间,时间凝固了,天地顿然变暗,甚至可套用武侠小说中常用的一句话,即草木含悲,日月失色来形容他们的壮举。但不管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还是用古人的尺度来衡量,五百壮士的行为都不足为训。所以不管是汉代的司马迁还是清代的吴乘权,对五百壮士都未做评价。仅仅是在《史记》中,以“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一句话一带而过,算是对“五百壮士”给了一个“士”的地位,而且是为了衬托田横的人生修为而设,即便是对“五百壮士”自刎之举,也仅用“闻田横死,亦皆自杀”八个字做了记述,实在是惜墨如金。

于是,那样一个惨烈的场面,那样一个离奇的故事,那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情节,应该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应该成为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却几乎被湮灭了,被遗忘了。我后来做过一个实验,问过一些知识层次较高的,甚至一些学文科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但很少有人能讲清楚这段历史沉案。

如果没有看到徐悲鸿的画,我可能也不会去关注这五百人的背影,即使我读《史记》读《二十四史》,也会在纷乱的历史场面漏掉那一小段甚至一笔带过的历史场景。

没有渲染,没有细节,没有姓名,没有地点,只提供一个五百人的数字,只讲了“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闻田横死,余皆自杀”,实在是太模糊了,只是给了一个轮廓,甚至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背影。

我一直想,历史实在是一个极其粗糙的大手,只提供了一个大要,更重要的一些内容需要你用思想去揣摩,用自我设问去填充。

古人有云:糊涂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数千年之后,我还搞不清这五百壮士,到底该算是糊涂赴死呢还是从容就义呢?连“五百壮士”这一名号也是徐悲鸿加注的,历史从一开始就忽略了他们,把他们作为一种陪衬来运用,所以他们注定留给后人的是一个遥远而模糊不清的背影。

运气欠佳的刺客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几位刺客中,豫让是运气最差的一个,但又是最执着的一个。他曾经侍奉过晋国的权臣范氏和中行氏,都没有得到重用,后来他又投靠晋国的另一位权臣智伯,获得重用,便视智伯为明主乃至于知己。后来智伯讨伐赵襄子,赵襄子联合他人,打败智伯并杀了他,瓜分了他的土地,灭了他的家族,又恨智伯过去的所作所为,就割下智伯的头颅,油漆后为便溲之器。当时已逃到石室山中的豫让,听到了这些事,愤恨而泣,并对自己说:“士为知己者死,我深受智伯大恩,如今智伯国破家亡,他的尸骨尚不得安宁,被人羞辱,我如果偷生于世,将以何种面目出现。”于是就扮成了一个差役,怀揣短剑,潜入赵襄子宫中,躲在厕所里,欲待赵襄子如厕,趁机刺杀他。赵襄子进了厕所,忽然心动似有感悟,便命令侍卫搜查,捉住了豫让。侍卫们要杀豫让,赵襄子止住了,说:“豫让为智伯复仇,他是一个忠义之土,杀之不祥,我以后注意避让他就行了。”就放豫让回家,临放之前,又问豫让:“我今天放了你,能不能尽释我与智伯之仇呢?”豫让说:“你释放我,是你对我的恩惠,但为智伯报仇,是我作为智伯家臣的道义。”于是赵襄子回到了老家晋阳,以避豫让之祸。

不久,豫让想再去晋阳向赵襄子寻仇,又恐赵襄子及左右认识他,便剃掉了胡须和眉毛,将漆涂于全身如长满膪疮一样,又吞食木炭使嗓子变哑。行乞于市,连他的妻子从身边经过都不能认识他。他的一位朋友知道他的复仇之志,见这个乞丐行动怪异,就叫住了他,为他哭泣说:“以你的才能,如忘掉复仇之心,而投靠赵襄子,必得其赏识重用,即使复仇之心不死,也可在他重用你之后,趁机行事,唾手可得,何必毁形灭性,将自己搞成这样呢?”豫让就回答说:“我如投靠了赵襄子之后再行刺杀他之事,那不是忠义之士所为呀,今天我漆身吞炭,为智伯报仇,就是为了使那些不忠不义之人,看到我的行为而深深惭愧!你什么都别说了,今天和你一别,永不求再见。”

就这样豫让一边行乞一边寻找复仇的时机,最终一次他躲藏在赵襄子每天必经的桥下,胸怀利刃,以待机会。不久,赵襄子果然驾车出现,但临近桥上,驾车之马悲鸣不前,赵襄子的随从说:“良骥不陷其主。今马不渡桥,定有奸人藏伏。”于是就捉住了豫让。尽管豫让已形容大变,赵襄子还是认出了他,不禁大为恼火,说:“前一次我已设法放了你,已算仁至义尽,今天你又来谋刺我,看来连上天也不会佑护你了。便命随从斩豫让。豫让闻此言便呼天而号,泣泪如血。赵襄子顿觉奇怪,问:“怎么,你怕死了?”豫让说:“我不是怕死,我是痛惜我死后,再没有能替智伯报仇的人了。”赵襄子说:“你先前侍奉范氏和中行氏,后范氏和中行氏为智伯所杀,你忍辱偷生,反而侍奉智伯,为何不为范氏和中行氏报仇呢?今天智伯为我所灭,你为什么急切地找我寻仇,请你说为什么?”豫让回答说:“君与臣以道义相合,君待臣如手足,则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马,则臣待君如路人。我侍奉范氏与中行氏,他们以普通人待我,我也亦普通人待他们,等我侍奉智伯,智伯于我解衣推食,以国士相待,我也当以国士报达他。”赵襄子说:“看来我怎么做也不能让你回心转意,那么我也不能再饶你一命了。”说着解下身上的佩剑,让豫让自裁。豫让说:“古人云‘忠臣不忧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义’,承蒙你几次宽宥我,我已知足,也无望苟活于世,但请你答应我最后一个请求,你把身上的衣服脱下让我刺几剑,就算我为智伯报了仇,这样我也就虽死而无憾了。”赵襄子钦佩他的报仇之志,就脱下锦袍交给豫让,豫让擎剑在手,怒目视袍,如同对赵襄子之状连连刺去,说:“我终于可以报智伯之恩于地下了。”说完伏剑而死。

赵襄子见豫让自刎,心中很是悲哀,便命手下侍从厚葬豫让,他捡起锦袍细察豫让所刺之处,发现鲜血点点,便明白此乃精诚所至,不由心中惊骇。

豫让刺杀赵襄子的那座桥,据说至今还在,后人改其名为豫让桥,以纪念这位百折不挠的义士。

英雄总是惺惺相惜

豫让刺杀赵襄子,实在是血腥中的一个温暖故事,虽然鲜血淋漓,但却充满了人道的温情。在豫让这一方面,他坚守着心灵的那块高地,拒绝功利的潮水朝涨夕落对这块高地的侵蚀,尽管他的举动是那么的不合时宜,尽管为了心灵中的那一块疼痛,他丢弃了美妻娇儿,甚至自残,直到把生命也输掉了,但他到底坚守住了心中的那一块地方,也就是说他用生命做笔墨,写出了对道义、忠贞和生命的理解。不管他的这种理解正确与否,也不管他以生命的代价完成那种自以为是的道德和高尚的追求到底有多大意义,但他的行为表现出了人性的温暖光辉。而在赵襄子这方面,他完全可以在第一次与豫让遭遇就消灭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刺客,但赵襄子不但放了豫让,为了避免与豫让遭遇,或者为了躲避豫让的再次谋刺,他搬到了另一个城市,这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避让,是英雄对英雄的惺惺相惜和钦佩。从另一种程度上讲,这一放一躲的行为,是赵襄子对豫让所坚守的道义和忠贞的一种认同和肯定。直至到无法再躲让之时,他还脱下自己的锦袍,让这个失败的英雄刺客砍杀自己的衣服。这种敌对双方之间的默契,实在是一个充满暖意的故事。如果这个故事不流传,那历史肯定是出了问题。

假如没有赵襄子对豫让的一放一躲,就不会有豫让也在历史上露一下头脸的机会;假如没有豫让一遍又一遍地追杀赵襄子,赵襄子在历史中的形象又是单薄而苍白的。就此看,英雄之间永远是一种相互成全的关系。

在这一节历史片断中,我久久踌躇不前,我的目光一遍又一遍掠过那只言片语,在惜墨如金的历史典籍中,找寻着豫让和赵襄子的背影。他们由模糊而逐渐清晰,由逆光而转顺光,他们的面容也几乎清晰可辨,我清楚地看见他们眼睛中的坚忍、善意和温暖,我觉得他们相互打量着对方,彼此欣赏,彼此赞许,彼此惺惺相惜。历史在这一刹那间定格了。

英雄背后的那些人

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宽阔无比硕大无朋的舞台上,永不停息地演唱着波澜壮阔的话剧,你方唱罢我登台,永没有停息过,也不可能停息。假如它突然停息,那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人类出事了,或者是世界末日了。在这个舞台上,人人都是看客人人又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但正因为这个舞台太广阔太硕大,所以聚光灯只能照射在寥若晨星的几个人身上,而密密麻麻熙熙攘攘的人群,只不过是这几个人的背景或陪衬。历史的画面上,绝不会留给你哪怕泰山一泥丸沧海之一粟的位置,偶尔露一下脸,那就是太大太大的造化了。几万年几十万年过去了,几百代几千代人消失了,厚厚的历史册页上就载了那么几个屈指可数的人物。这样,我就想到了英雄背后的那些人。我就想到了站在荆轲背后的田光。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荆轲的功过是非无论是史学家还是平常人都会一旦触及,便有所评论。但荆轲的身后还站着许多人,比如高渐离、盖聂、鲁句践、田光、秦舞阳、樊於期等等,他们仿佛是一道背景,衬托着荆轲的形象,使他高大丰满立体栩栩如生。这些背景人物中,盖聂、鲁句践、秦舞阳是起反衬作用的,田光、樊於期、高渐离则是起烘托作用的。所以每每读历史书籍,我就怀疑其真实性,恐其为小说家言,但后来当我更正确地认识到“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时,我就明白任何高明的作家都不能比生活高明,他的作品永远不会超过生活和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他的创作充其量是描写了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生活;这样我就更加相信历史,更加相信史籍的真实性。

实际上在荆轲的历史典故中,比荆轲更出色的应当是田光这个人。但历史的镜头给荆轲一个正面写真,却给了田光一个侧影。从纯粹艺术的角度看,或者从审美的角度看,侧影往往更具有艺术魅力。

燕太子丹谋划刺杀秦王已到夜不成寐的地步,燕国的太傅鞠武就推荐了田光。荆轲的故事就从此拉开了序幕,田光的艺术侧影也就在这时开始成像。

根据太子丹的指示,老臣鞠武亲自驾车从城外请来了田光。这时候,历史的大幕拉开了一角,太子丹扶田光下了马车,又搀扶着他的胳膊走进自己王宫,并跪下用衣袖为田光拂擦座位。其时田光已英雄暮年,壮心虽存,然体力不支,他艰难地躬行着爬上设在丹墀上的座位。看到他的样子,太子丹的随从们不由窃笑,但太子丹复仇的愿望实在太强了,如溺水人见着了稻草,任何机会都绝不放弃,他不容别人对田光的歧视,就赶走了左右随从,对田光恭敬有加,说:“今天燕国和秦国誓不两立,我听说先生你智勇双全,希望你能救燕国于须臾间的危亡之际。”田光回答说:“古人常说‘骐骥盛壮之时,一日千里,及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天太傅鞠武只知道我年轻时的行为,却不知我现在衰老后的情形啊。”太子丹失望之际又蓦然间萌起希望之光:“我猜测先生你英豪一生,在你的交游中,也可能有像先生你一样智勇双全的人物,希望这些人中有一个能代你帮我的人。”田光思忖许久,才摇头说:“太难太难了,不过请你想想你的门客中能够派上用场的有哪些人,我想测试一下他们。”太子丹就把门客中智勇兼备的夏扶、宋意、秦舞阳诸人召呼至前,与田光相见,田光细细观察,又提了一些问题,之后对太子丹说:“我仔细测试了你的这些人,他们中没有一个可担此大任。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怒形于面,就容易使人察看出来,怎么能成此大事呢?我知道有一个叫荆轲的人,他乃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于色,似乎可以胜任这一大事情。”于是田光便一五一十地将荆轲的情况向太子丹做了细致介绍,完成了他推出英雄的准备工作,这时候,历史的聚光灯就逐渐移向了荆轲这位尚在茅草屋中击筑饮酒的未来英雄。

在田光完成口头推荐工作,即将上车离去的时候,太子丹说了句令田老英雄丢失生命的话:“田老英雄啊,我刚才和你说的这些事,都是关系我的身家性命和燕国生死存亡的事,请老英雄千万不要透露于别人。”田光含笑而语:“你不用担心这件事。”这时候,历史留下了一段绝唱的伏笔。

根据太子丹的请求,田光在酒馆里找着了荆轲,邀请已半醉的荆轲到家中,对荆轲说:“小兄弟你曾经说天地之大而你却寻不到一个知己,我老田的确信以为真。现在我老田实在是老了,不能作为你的知己和你一起骏马奔驰扬名四海了。小兄弟你正身强力壮年轻有为,是不是该一试身手张扬胸中的大志呢?”荆轲叹息一声,说:“老英雄啊,不是我不愿意表现自己,而是没有人为我提供一飞冲天的舞台啊!”田光见激起了荆轲的雄心壮志,就进一步说:“燕太子丹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燕国没有不知道这一点的,今天他不嫌弃我老田年老力衰,仍以燕秦之间誓不两立的大事情向我请教,我与小兄弟你一向处得好,知道你的才华和志向,便在没有征得你同意的情况下,向他推荐了你,希望小兄弟你不要辜负我的一片赤诚,马上去见燕太子丹。”荆轲即刻回答说:“老英雄你已开了口,我怎么敢不从呢?”田光见这位小兄弟答应了,就抚剑长叹曰:“上岁数的人做事,不能使人信不过。今天太子把国家大事与机密全盘向我端出,是看得起我,但太子又嘱咐不要泄密,分明又是信不过我。帮人做事而又让人信不过,还算得什么英雄豪杰,我以死来表明我的心志,请你即刻去见太子,就说田某人把秘密带进棺材里去了。”说完,老英雄田光就拔剑自刎而死。

这是一段很奇特的故事,显得怪异而个别。正因为此,在历史的大剧中,它虽小而短暂,却是十分的扎眼和醒目。壮士轻生重诺,英雄以死报恩,都是情节太熟的故事,很容易落入俗套,但以身死为突破口将秘密带进坟墓,实在是人生的大手笔大绝唱,永不会有模仿者,真可谓“此乃老号,别无分店”。当然后人中也有效仿者,诸如咬断舌头或弄哑喉咙以防机密从口中而出,但毕竟为小技,绝不可能与这位田老前辈相提并论。

求死的心情

纵观英雄或义士的行为与结果,不难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英雄与义士皆有求死的心情。

也许这世界太拥挤了,也许活着本身太无意义,也许高傲的心灵实在难于融入平庸的世俗生活,总之英雄和义士们要么放浪形骸与酒为伴,要么仗剑而行如一魂不守舍的乞丐,在舍生之前,他们如一些幽魂,形迹可疑地在人群中飘来飘去,行踪不定。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心灵是单纯而孤傲的,他们的行为是与世俗不合的。就这样他们孤独地走在人群中,尽管市声喧哗,尽管人流熙熙攘攘,他们却一如走在清晨的街道上,满目的荒凉和冷清。没有对话、没有交流、没有可以托付心灵的知己,他们的确厌倦了,于是就只有一种心情,那就是求死的心情。

在壮举完成的刹那间,身死而名成,当是英雄或义土的最高境界,也是他们的最高追求;等而下之,次一级的境界,乃是功未成而身先死,但因其悲壮而青史留名,这虽然是一个悲剧的结果,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但仍浩气长存,令后人怀念不已;最末的档次是,空有一身武艺有一腔热血和大志,却没有找到施展的机遇,默默一生,终老江湖,“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生斑”,这是英雄的最大悲剧。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英雄或义士的内心总是寂寞的孤单的,即使成功了的英雄,只要他活着,那种与形随影般的孤独与寂寞,使他终会厌倦世俗生活的。这一方面,最好的事例当是清代的开国皇帝了。清朝的开国之君顺治,英雄年少之时,便金戈铁马,一扫中国大地,其声威何等垣赫,其权势何等无与伦比。要什么有什么,为何终了出家,乃是英雄心性使然,不能求死,便身居世外,一任世俗喧哗,把身死转化为心死,这也是成功了的英雄的另一种境界。他在出家自叹诗中有这么几句:

百年世事三更梦,

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疏九河汤放桀,

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

南北山头卧土泥。

这首诗说明了他出家的原因,也道出了他内心的寂寞。可见英雄视平坦为畏途,视顺境为逆境的一种性格。因为不合于众,因为胸有块垒不得释放,英雄的求死心情总如一个阴魂缭绕在他们的头顶。

追寻英雄与义士的蛛丝马迹,体会英雄的艰难境遇和悲壮心情,的确令人心绪难平,仿佛走在一条永远曲折又充满歧路的巷道中,心胸逼仄而压抑。终于走出这条巷道时,便有欢乐临近,浊心再起的欲念,几翻涌起,不由地找到苏东坡的一首诗来读: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同类推荐
  • 盘点四十年:孟大鸣散文随笔选

    盘点四十年:孟大鸣散文随笔选

    作者用自己良好的文字功底形象的描绘出那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历史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值得一读。《大厂》系列叙事体散文——《偷来的生活》发在2009年第二期《散文》杂志,《工作服》发在2009年第五期《文学界》。省内外还有一些刊物,对这个长篇系列叙事体散文也感兴趣,稿件正在终审中。《盘点四十年》这本散文随笔选,没选《大厂》系列散文只言片字,是考虑到《大厂》系列的系列性和连贯性。
  •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收录了多篇散文。其中有《关于姚茫父》《祝诗与答诗》等。
  • 一生必读的外国散文经典(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读的外国散文经典(精品文学书系)

    阅读经典,会得到一种很好的阅读享受。在阅读中开始品读他人的人生,同时也开始规划你的人生。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外国散文经典》所编选的文章在强调深刻性、哲理性的同时,更强调可读性和趣味性,因此读来如行云流水而无晦涩之感。会成为广大青少年关于阅读的美好的青春记忆,因为在阅读经典的同时,你对世界的阅读也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 走进中南海

    走进中南海

    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档资料、报刊材料和回忆录,吸收了党史、国史、民国史、革命史研究的一些成果。内容包括:从西柏坡到香山、离开最后一个农村司令部、西柏坡群贤毕至、毛泽东绘制新中国蓝图等。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热门推荐
  • 钻戒的秘密

    钻戒的秘密

    大富豪俞大坤举行酒会,山东省治安局长周而勇受邀出席,谁知俞太太的戒指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二楼不翼而飞。侦缉大队上上下下均感面目无光。王森主动调查此事,却被暗杀者一枪放倒,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而省侦缉大队则决定以昏迷中的王森作为人饵,引杀手集团现身灭口……
  • 大侠不怕死

    大侠不怕死

    现代loser穿越到古代隐世门派的平淡生活。
  • 山贼二当家

    山贼二当家

    故国非国,有家无家,天下之大,均是爷抢夺之地。明抢不成我就暗夺,暗夺也不行那没辙了,老子就胡来。什么?你问我是谁?我乃斧头帮二当家是也!
  • 妖涟异瞳惊世

    妖涟异瞳惊世

    绝色妖娆,红莲之封,九尾红狐,异色双瞳,双色秀发,血红妖物,杀身之祸,身世之谜,再度觉醒,异世着陆,身负重仕,除妖魔,斩黑暗,收美男,契伙伴。凭借万物之祖的旨意统领世界。“小莲花,你若不离,我定不弃。”一个承诺,换来一世情缘。“丫头,生生世世,不离不弃一双人。”一次援助,换来永生痴情。别人不理解,没关系,我们理解你。世人厌恶你,没关系,我们不厌恶。请看女主大人如何斗情敌、抗世人,如何踩着敌人的屁股,走着莲花步。本文一对一哦,很搞笑的文······想了解更多吗,等我这个不太称职的作者,更新之后亲们就知道了哦,
  • 天机主宰

    天机主宰

    一次惨剧,让楚南重生于十年之前。为避免惨剧再次发生,重生之后的他,杀伐果断,文武双全。在文与武两个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掌握天下,窥破天机,算无遗策,号天机大帝。今生除我之外,谁敢称帝?大帝不是谁人都能叫的,我叫你一声大帝,你敢答应吗?
  • 超神学院

    超神学院

    一切都变了,他的认知,他的世界观,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超神学院,觉醒的天才们,这是一场跨现代的战争,科技,文明,友情,爱情……兄弟们!!且陪我战破长空!
  • 幸福操纵术:女人应看透的72个伪忠告

    幸福操纵术:女人应看透的72个伪忠告

    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说到根本,在感情战场上,男人喜欢打游击战,女人喜欢打阵地战,女人恋爱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结婚,结婚的目的则是为了白头偕老,所以女人一定要学会操纵幸福的手段!本书告诉我们,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情世界,第一种危险是没有指南针导航,女人们就会兜兜转转一生,永远也抵达不了幸福田园;第二种危险是手里握着错误百出的指南针,如此一来,女人越是执着地前行,越是南辕北辙,最后摔得鼻青脸肿。阅读本书,你会心惊肉跳,会幡然醒悟,也会因此领悟到幸福的真谛。本书首次向中国女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伪忠告”猛烈“宣战”,彻底改变女人的命运,让女人在现实中少走弯路、找到幸福!
  • Hiero

    Hier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通天仙途

    通天仙途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群雄并起,九天之上,谁主沉浮。且看少年英才沐雷光、御万法,走出一条通天仙途!
  •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探寻国家与资本、政府与商人阶层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寻找出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作者的写作表明,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政府与工商阶层的对立、紧张关系,贯穿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期。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达两千多年的国企业史,归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本书中,以上问题有的已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