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1000000075

第75章 卫所军屯遍城乡、营屯兵寨成村庄

1983年,在南高营发现了一通明嘉靖年间刻的《陈氏宗族题名记碑》,上面刻有陈氏七世先祖戍驻真定卫的历史。其中“一世祖陈佑,扬州府高邮州(今江苏高邮县)昌平乡人。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投徐丞相(徐达)麾下归附,从军豪拨真定卫中所……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六月升总旗”。立碑人是陈佑的第八世孙、嘉靖朝“真定卫前所百户陈策”。

南高营陈氏家族的祖先,就属于归附到徐达麾下的卫所军屯将士。

明朝的兵制,以卫所军屯制为主。真定卫、神武右卫作为两大驻军,长期驻屯在真定府和保定府,对这一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许多村落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攻克元大都,结束了元王朝的统治。

朱元璋为加强各地边防军事力量,巩固灭元的胜利,下诏编定军役法,罢黜了各路统军元帅,废除野战军,全部改为地方驻屯军。“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规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五千六百人到六千人的为卫,卫下设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一千二百人,各千户所下面设百户所,一百二十人为百户所,总旗管五十人,小旗管十个兵,创立了全国统一的卫所兵制。

真定府,为北方重镇,扼燕晋咽喉,控南北通衢,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洪武三年(1370年)设真定卫。驻守六千官兵,是真定府和保定府两个府的驻军。最高军事长官是都指挥使,他的衙门叫做指挥使司,建在真定城内府衙东南。明代《真定县志》地图上表明,真定卫衙门在隆兴寺、天宁寺南侧。

真定卫的前千户所在指挥使司东侧,左右所在周边县里,中所驻守唐县的倒马关。

洪武六年(1373年),徐达率军北征北元残余势力,结束了大规模的战争,安置各路将士及其家眷。真定、保定二府西缘的“紫荆、龙泉、倒马、固关安置了护城、防操等军墩夫等役共九千余名”。娘子关也随固关置兵戍守,统属真定卫。这一下,真定卫驻军超过一万五千人。

这么多军队驻扎在石家庄、保定一带,人吃马喂,需要大量的给养。可当时,因长年战争,许多地区“田地荒芜,居民鲜少”,军需供应成为明朝一个重要难题。

军需不足,刘伯温提出什么建议?

九五之尊,朱元璋为何下田种地?

三关雄镇,真定有多少军屯兵役?

军师刘伯温给他出主意,大讲西汉和金朝军队屯种戍守的案例。

朱元璋借鉴了历史经验,洪武七年(1374年),诏定屯田法,规定全国各地卫所普遍设立军屯。边境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戍守,八分屯种。当时真定卫各所,百分之八十的军卒去种地。设军屯七十二处,坐落滹沱河沿岸的真定、藁城、获鹿、栾城等州县,和村社错落,军民杂居屯地。

如石家庄市北部的东营、西营、留营,市区的南翟营、北翟营,这些村子,原来就是真定卫的军屯。村里原住民的祖先,大都是明朝军屯的军卒及其家眷。

为了发展军屯经济,鼓励军屯将卒带家属,类似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兵团。除了户籍管理上,军屯军卒隶属真定卫之外,耕作生产方式,与农村没什么区别。那些战场的小旗、总旗、百户,不再领兵训练,成了军屯的生产长,每天组织军卒耕种粮棉、牧养军马。

朱棣当上皇帝后,迁都北京,河北成为畿辅之地。他为了培植北京周边的经济实力,频繁向河北调兵。到明宣宗时,北方少数民族南扰,边事紧张。

明宣宗又大规模向北部边境调兵,并向河北中部调兵屯田以补军需。宣德五年(1430年),把原来驻守西安的神武右卫调到真定。这个卫指挥使司,设在真定卫指挥使司的西侧。有军役六千多名,设置军屯三百余处,坐落在冀州、深州、晋州、赵县、南宫、清苑、保定、获鹿等州县,每处军屯有军卒二三十名,每屯耕种土地数十余顷。

隆庆《赵州志》记载:永乐、宣德等年,拨神武右卫左千户等所,军余屯种。杨扈、柏舍屯等村就是这些人创建的。鹿泉、晋州、藁城、正定等地都有一些隶属神武右卫的军屯,那些屯丁和小旗,都是宣德时从西安调拨而来的。

井陉威州东街村张氏家族的祖宗碑——《张氏家祠始祖碑》上记载:“直隶真定府武功右卫军余张木卜居井陉县古威州”。碑中的武功右卫,与武功左卫、武功中卫都是朱元璋的京卫亲军二十六卫之一,明成祖时,从南京迁到北京周边。这三卫都是匠做军卒,就是负责冶铸兵器、烧木炭供宫廷取暖之类的军匠户。张木所在威州的武功右卫军余,就是威州的匠做军户。

随军北征,南翟营谭氏先祖如何落籍石家庄?

留守降将,南高营陈姓始祖究竟来自于何方?

治理有方,朱元璋设何机构来掌管军屯兵将?

明朝真定卫、神武右卫、武功右卫,约两万多将卒驻在真定府、保定府一带。卫所军屯的兵源,主要有四种渠道。

第一种,从征,就是跟随各路将领打仗,胜利之后,废除野战军,留戍驻地。

真定府是明初徐达、常遇春北征的必经之地。早期卫所军兵大都从征留戍真定一带。

长安区南翟营村,谭姓家族是一个不小的家族。村里的《谭氏祖墓碑》上记载:谭氏“始祖谭政明初从洪武帝北征,留真定卫南翟营军屯,世代相袭,落籍此地”。石家庄这一带这样的军户很多。

第二种,归附,就是那些被打败的起义军或者元朝投降的将卒。明初,徐达北征,沿途元朝军队望风而降。许多降兵,就被收编,后来留居卫所或军屯。如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徐达兵出真定,西征太原,在井陉矿区凤山寨,井陉关守将李景春率军投降,他的将士归附明军,留戍真定,后归入卫所军屯,世代繁衍,成了石家庄人。

第三种,谪发,就是被发配的罪犯及其家属。明初,各路军队四面出击,朱元璋为补充兵源,从内地大量谪发罪犯充军到河北、辽东各卫所、军屯,或屯垦耕种,或冶铁造炮、伐木烧炭。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命兵部专设一个验对军籍的机构,负责建立档案,藏于内府。还规定“其军皆世籍”,如果“户有军籍,必仕至兵部尚书始得除”。

明朝的军籍,贵贱两极分化,高贵者是将校世袭,而军匠、灶户所服军役,世代继承,如果逃跑或死亡,从原籍抽丁补充。为了维持这种残酷的世军制度,景泰二年(1451年)还严格规定,凡是人丁数少、家有军匠等项徭役的,不许兄弟分家,为的是保证军户家庭父亡子袭,也可以在叔、伯亡(或逃)时由侄儿勾补、兄亡弟承。一旦出现逃兵,要按册到他的原籍“勾丁”。

真定卫、神武右卫各所和军屯都有一些谪发军户,他们世代受到压迫与剥削,承担着沉重的军役,后来都落籍真定府。但因谪发是很不光彩的历史,所以在家谱、碑碣中很少记载。

第四种,调拨,就是从外地奉旨调拨的军丁、将士。譬如,神武右卫的将士军卒都是从西安调拨来的,武功右卫都是从南京调拨来的。

那么,军屯耕作和军卒怎样管理呢?

征纳税赋,真定卫却为何要多交官粮?

世代沿袭,哪些卫所后来并入柳辛庄?

历代演变,何处城中村原为明朝营房?

明朝规定,“官田的亩税五升三合五,民田减二升”,“军屯田税一斗”。可见,军屯缴纳的税粮相当于民田的三倍。而真定府,由于水土肥美,军屯则每亩征粮一斗二升,相当于民田税赋的四倍、官田的两倍多。这说明军屯军户承担着最沉重的封建徭役。通过他们的屯种,满足卫所粮饷,还要向国家供粮。在万历初年,真定县户口1856户,24179人,其中军户369户,杂役匠户59户,校尉户3户,军户总数占全县总户数的20%。

获鹿有真定卫人丁2023丁,神武卫人丁166丁,总数占全县总人口的9%。

由真定卫和神武右卫屯种的耕地550多顷,占全县耕地总数(4673顷)的近12%。

这些卫所军屯的垦殖活动,对维持明朝军费开支、减轻封建国家的经济负担,发挥了巨大作用。

明代真定的卫所、军屯创建的许多关城、寨堡、营所、仓储、牧马坊等设施,后来都发展成为村镇,对石家庄一带村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戍屯将士、军丁携家眷世代驻于卫所军屯,绝大多数最后都落籍当地为民,成为明代一支特殊的移民队伍。

据地名普查的文物、碑碣、谱牒资料证明,石家庄原来的郊区一百一十三个自然村中,至少有十一个是真定卫下属营、百户所或军屯。其中杨家营、后营、康家营三个营所,后来分别并入振头、柏林庄和柳辛庄三个村。正定县的二百一十二个村落中,至少有十三个是真定卫、神武右卫下属营所或军屯;栾城二百零五个村落中,柳林屯、北屯、南屯、东马坊营、西马坊营等十一个村,原来是明代神武右卫的军屯和牧马坊营地。位于石家庄市新华路两侧、北大街以西的石家庄村,也是一处明代的军屯,这个村的于氏家族就是从贵州从征、留戍真定卫军屯的。

同治《栾城县志》记载:“明初置真定三卫,张辛庄、吴辛庄隶神武卫;西营、东营、窦妪、赵庄、赵台隶真定卫。”此外,井陉县西缘的旧关、新关、娘子关城,明朝都是真定卫的守御千户所驻地,都属于真定卫管辖,后来才划归山西平定县。这些关城中的居民几乎都是明代真定卫守御所将士的后裔。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下了一道指令,所有明朝卫所军屯的军籍改为民籍,废除明朝的军籍制度。这些卫所军屯将士、军卒及其家属,从此归入各州县,成为与当地百姓平等的民户,结束了他们家族三个半世纪的军籍。于是,在相关县志中,开始出现这些村子的名字,户口中也开始有了他们这些家族的人口。

这正是:

卫所军屯遍滹沱,星罗棋布成村落。

世代繁衍数百年,落籍真定子孙多。

同类推荐
  • 重塑国魂

    重塑国魂

    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七,关外吉林老龙口山外。莽莽雪域,间或露出黑色的山岩。不远处的一条小河业已干涸,河道上覆着波纹丝的白雪。一阵铜铃伴着马蹄声由远及近,偶尔传来几嗓子关外爷们特有的嚎叫……
  • 近代中国史事与人物:郑云山学术论文集

    近代中国史事与人物:郑云山学术论文集

    本书主要介绍了:郑云山才师是中国近代史领域里眼界开阔、功力深厚、学风严谨、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他对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滴血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等诸多专题都下过功夫,发表过一大批很我影响的论文。
  • 水浒之征服

    水浒之征服

    一部轻松搞笑,小火慢炖,越看越爽水浒穿越小说,只为刻画自己心中的英雄,献给喜爱水浒的朋友们。充鸡是新手,略微慢热,请各位看官多看几章,好戏在后头!
  • 血色旌旗

    血色旌旗

    穿越!穿越了?梦回晋朝,华夏史上最黑暗的五胡十六国时代,林宇彷徨了,认命?作一富家翁?随波逐流?还是,再梦一场,穿回去?不,有道是,时势造英雄。权当一场游戏一场梦,金戈铁马,纵横睥睨,咱也掀一场赤色风暴。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前世小人物,亦要来一场惊天动地,再造乾坤。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看林宇如何——醉揽玉人话风月,醒掌青锋定乾坤!
  • 海宋

    海宋

    【声明:本文非海岛种田流】北风猎猎,席卷南风无力。扬帆向北,逆风起航。旌麾所至,即为大宋!
热门推荐
  • 忍无双

    忍无双

    我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是,我要让这个世界属于我,我要用我的忍术掌控这个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神!!
  • 五行逆

    五行逆

    金丶木丶水丶火丶土这五行元素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谁掌握了元素的力量谁就会成为这个世界的王者。五行生又相克,因而五行大陆大部分的人天生只会亲和一种元素属性。而那些兼顾两种属性或多种属性亲和的人,在这个五行大陆是无法进行修行的,因为没有一种心法能够解决五行相生相克在修行过程中的反噬。如果强行吸纳五行元素入体修行,后果毋庸置疑,只会以死划上句号。曾传言在大乘之间流行,谁若能吸纳五种元素入体修行,谁必能突破大乘的桎梏,走向那未知的境界。无数大乘经不起走向至强的诱惑,纷纷强行吸纳元素炼体,结果纷纷爆体。从此以后单属性修行的观念根深蒂固。主人公李亿天生体质奇异,无法对任何一种元素产生亲和.....
  • 禽海石

    禽海石

    作者主旨言情,批评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青年男女造成爱情悲剧的罪过。小说作者把悲剧的原因归结到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以切肤之痛控诉其罪恶。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 世外逃缘

    世外逃缘

    东汉末年董卓乱宫后,一代方士奇人南宫异预知大乱将至,率弟子、引乡民遁入深山秘境,建立“桃园国度”;在南宫异的引领下,桃园国度的居民皆习炼丹服饵、吐纳修炼之术,不盼科技昌明、唯求羽化飞升,将众人引入人类发展的另一条异路分枝,外世之人谓之曰仙;东南师大大三学生袁方同学邂逅一神秘丽人,在胭脂岭携手同游时误入桃园国度(非灵魂穿越);梅花何在、芳踪难觅,袁方同学如何才能揭开伊人的神秘面纱?他在桃园异境中又有怎样一番令人匪夷所思、荡气回肠的经历?本故事介于唐传奇与明清志怪小说之间,揉合玄幻、仙侠,灵异、科幻,历史、言情等于一体,有旷世奇缘、有兄弟情深,有家国情怀、有男儿梦想,有英雄热血、有儿女情长......应该有的一样不少,最为紧缺的是推荐和收藏,盼望得到您的鼓励支持!
  • 弃少的逆袭

    弃少的逆袭

    被各国元首称作“教皇”的他,一代兵王的他,潜回都市,只为了那曾经的梦想。为了那个被称为“绝代妖姬”的女人,为了那个他第一眼看到便爱的无法自拔的女人。而曾是豪门之子的他,如今却是成为弃子,他又将如何逆袭豪门?
  • 时空乱斗大冒险

    时空乱斗大冒险

    我揉了揉眼睛,从睡梦中清醒来。我本想开窗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可一开窗,我惊呆了,我的房子被一朵朵装着画面的云包围啦!“啊!HELPME!”在我的惨叫声中,我被一朵离我最近的云吸了进去,我还顺手抓了一个背包。啊!这是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节奏啊!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那就进来看看吧!
  • 千古虐恋:彼岸花血色妖娆

    千古虐恋:彼岸花血色妖娆

    一句句感人肺腑的真挚情言,一段段若隐若现的传说神话。一首首千古流传的刻骨名诗,究竟是怎样一段奇缘流传千年不灭。“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没有人记得陪我穿越千年的轮回和沧桑,我注定孤独此生却怎能相忘,一世轮回一世伤。”“那恶毒的诅咒,何时才能泯灭。”“绝情长剑刺入我胸膛,没有心疼只有悲凉。”“奈何桥上的誓言,忘川河旁的吟唱,三生石旁的执念,弱水彼岸我又等了你千年。”
  • 凤凰泪:凤羽花开为君倾

    凤凰泪:凤羽花开为君倾

    朱砂丹眉,勾人心魂。回眸一笑,倾倒众生。凤羽花开,神女回归。当她凤目一睁,眸间尽是光华。腹黑是她的代名词,算计是她的座右铭。她算尽了一切,却终究算不出自己的命。前世的纠葛又如何?今生的她只为自己而活!他,是上古帝君,为了万年前的她,落入凡尘。将自己封印在地火之心,直到她的出现。红衣翩翩,勾魂狸目。似笑非笑,夺人性命。龙吟九霄,君临七界。“晓汐,若你累了,我便将肩膀借你”“千羽,别忘了你答应过我……天上地下,黄泉碧落,幽冥炼狱,无间轮回,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 梁山群英会

    梁山群英会

    这是作者创作的一部历史传奇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一段有关民间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不断地骚扰,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威胁之中。民间英雄好汉忧国忧民,聚集在梁山,自愿护国保民,为国克敌。经过几番恶斗,北宋暂时太平。
  • 鬼契骨师

    鬼契骨师

    爷爷去世后,没有留下遗产,只留给我一把奇怪的骨钥匙。他在遗书中告诉我:“若遇诡事,方可使用。”我一直不明白什么事情才能称作诡事,直到一次和朋友的出行,撞上了鬼指路,我终于明白了爷爷的意思。……而我,也踏上了一条神秘的道路。儿时契约,鬼妻嫁娶,神秘地宫……我在这条路上,探寻自己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