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1200000002

第2章 我在乡下教书

客车喘着气,翻过一片山岭,便是一个小站。小站旁边,卧着一所乡村中学和我最初的一些岁月。在琅琅书声中发动的客车,显得轻松多了。

校门旁边,是一个耳朵似的小屋。喝完看门老大爷端来的一碗热水,我想我的脸上很阳光了。我住的那间宿舍,原先是个仓库,课桌乱七八糟地横着,一律带着岁月磨损的痕迹。住进去的时候,我买了一盆花,零星的几片叶子,泛着淡绿的微光,我的心说不出的敞亮。那段时间,我迷上了养花,经常向学生讨要一些月季的枝条或者玛瑙似的种子。我亲眼目睹了一棵刺梅从返青、发芽到含苞、吐芳的全过程。

很多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第一场雪推开校门的时候,我正拿着铲子往炉膛里填炭。炉子是早早搪好的。和泥的时候,掺上沙子、麻刀,然后从炉条的上面一层一层往上抹,均匀地涂在炉膛上,搪好了,还寻几块小石子或者碎砖头,很随意地塞进泥里,像极了绘画时的点染。这样搪好的炉子,节煤,保温,耐用。炉条上再搁两三稍大的砖块或者石头,一炉的煤就有了底气,这情形,很像老师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责任田上。生炉的第一天自然是祭炉日,办公室人人都凑了份子,也就是现在流行的AA制。跑腿的活通常是我干,在稀稀疏疏布着几个小摊的小镇上,我开始和菜农讨价还价,在称好了大白菜临算账之前,硬要人家再搭上一块生姜不可。有一回用开水烫酒,竟把酒瓶烫破了,索性连水也喝了进去。校园的冬天真暖和,寒风使劲敲打着门环,我们埋进作业堆里,竟没有听见,等到房门大开,以为上级又派人来检查工作,一看,是风,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严厉。

几乎每天都是这样。腋下夹了书本,经过塔松氤氲着的庄重的气息,经过砖铺甬路和两边木槿天真的微笑,在教室门前,我准备着表情准备着可能精彩的开场白。我是语文教师,当然也教过政治、历史,还吹过一阵哨子,领着学生在操场上跑圈儿。乡下安排课程,不是根据特长或者专业,而是“需要”。“需要”这个词语,让我好长一段时间腰板好直,活像书架上那本西装革履的新英汉词典,神气得紧。我用普通话组织课堂,所有的树叶都竖成了耳朵;我用教鞭轻轻敲打某一个汉字,直到它闪现金属的光泽。在自习课上,我来回走动,像农人沿着田埂察看庄稼的长势,也许一场春雨过后,那两片子叶上面会长出多少嫩绿的风景。

黄昏的校园是静谧的。有风从我脸颊上拂过,就像是往事。在一只蝴蝶的提示下,我听到了操场北面一朵喇叭花内心的歌哭。那些个黄昏,我迷上了伤痕文学,读得最多的是何士光的《草青青》。那个女人来过一次便失去了地址,她哭湿的手绢早就干了,在晾衣架上正和我的领带调情。我记得我写过这样一首诗,诗的结尾是:“红手绢,红手绢,用了这么多年——还是新的。”

梦乡的入口

门朝南开着,是平房。这很正常。就像向日葵,无限可能地收集着阳光。北面是一些体育器械。跳箱敦实沉稳地横着,显得很自信。它后面还有一个篮球探出了大脑袋。

这是体育组的办公室。整个学校只有一名体育教师,西面是偌大的操场。办公室的东墙开了扇门,进去,是教师单身宿舍,我的宿舍在北面,中间隔了一道墙,自然也有门。每晚穿过三道门,才能放倒自己,我的宿舍显得错落又有点含蓄。屋子常年是深深的暗,像跌入遥远的时空。只要有阳光,我的被褥往往晾在外面,我喜欢看它们微风里陶醉的表情,沉静,闲适,像一个阳光下眯着眼睛看风景的人,我喜欢他的耽于梦想的气质。身子下的被褥蓬蓬松松的,柔弱无骨,我很容易地找到了梦乡的入口。

我教书的这所学校位于乡镇中心路的北面。路上的牛车汽车摩托车缓慢或者迅疾。路的南面是村庄。悠长悠长的牛哞炊烟覆盖着,村庄成了一个在静谧时光中缓慢走着的老人。在我看来,道路是一条河流,村庄学校是它的两岸。一棵树,在河之阴生长着,吐一些鲜鲜的叶子,结一些嫩嫩的鸟鸣。我开始把自己当做树一样活着了。

我很幸运,当我开始独立思索的时候,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夜里,我要连续拉动三根灯绳才能到达我的小屋。常常,只有一盏灯为我熬红了眼睛。乡间的夜晚是真正的夜晚,没有路灯,间或有此起彼伏的狗叫,整个校园就像熟睡的婴儿。我买的一本《崛起的诗群》,已经被我翻得边角都翘起了。我用阅读打发寂寥而漫长的夜晚。阅读给我带来了更深的孤独,因为无人可以倾诉。

我的小屋只住过一个客人,他笔名叫黑子,也爬格子。黑子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在一家啤酒厂干活。他骑着自行车,走了一百里路,一路打听着找到了我。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冬日的阳光一声不响的,还是那么从容散淡,我还是很熟练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着红勾勾,突然,一个黑瘦的男孩像一枚飘飞的叶子落在我的眼前。也许是烩火烧吃多了的缘故,那晚我们关了灯,让自己亮着。黑子枕着我软软的枕头,我枕着厚厚的诗歌期刊,我俩就像两行现代诗的句子,头挨着,脚伸向了可能的无限。

黑子走了,骑着他破旧的自行车,他带走了我的书《崛起的诗群》,他的身影像一枚落叶,越飘越远,我的目光无法确定他的去向。我再也没有见到我的书。依然记得那书是黑黑的封面,那是黑夜的封面,“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一个晴朗的周日,我走出学校,爬上了西面的山丘。我站在山顶,只看见了校园的一角红墙,我看不到我的小屋,它隐在了时间深处。

路上,缓慢或者匆忙,许多人许多车,在走,西去或者东向。

蛙声的道路

村里的年轻人都把离开家乡当做有出息。我没出息,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回到我原先的学校教书。这是我熟悉的校园,像我熟悉我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三年的时间,能把石头变成金子吗?系着红领带,操着普通话,像一只城市飞来的鸽子,我停在许多仰望的目光里。

我生活得很快活,活像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是青蛙。三年前,我是一只小小的蝌蚪,曳尾于这里,三年是一条河流,我丢掉了尾巴。我栽的月季还在,校园东北角那个树墩还在,它被书声打磨得光滑平整,那种形状叫圆满。池塘还在。

校园的天空是高远的。它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的宁静与舒缓,使我沉溺上了它的黄昏。校园空荡荡的,在我走过之后更加空旷。蛙声响了,像一张经纬细密的网,覆盖了炊烟的吆喝还有晚归的牛哞。蛙声还是湿漉漉的,柔软而有韧性。少年的语境还在。我不过是从讲台下面走到了讲台上。双手分开蛙鸣这茂盛的青草,我看到的是过去的沙砾和尘土。

乡村的土地,不是想象中的坦荡如砥。刚搬进新校的时候,我们的课桌是杌子,坐在小凳子上偶尔看看窗外,是一些些高低错落的土丘,像冬日一觉醒来门外的积雪。我们合上课本,开始一锨锨一筐筐一车车地运土,可怎么也填不平西面的土坑,索性把它的四围修砌平整,建成池塘。种上荷花,有了内容,名字就是荷花塘,放上几尾小鱼,水面便摇曳多姿了。在校园的黄昏坐着,谁都会耳聪目明的。有一个夜晚我失眠了。我闭着眼,把每一根头发都竖成了耳朵,正与蛙声的高潮部分相遇。蛙声是一群欢快轻灵的雀鸟,即使栖落在细细的电线上,也是一些跳跃的音符。群蛙齐鸣,音节繁复,它的节奏不好把握,就像学生们的自由朗读,你接收的只能是一片琅琅书声了。每一声蛙鸣,都是一块吸足了水分的棉花,绵软湿润,韧性十足,落在草尖上,该是沁凉的露珠吧。

在家乡的校园,我是唯一写诗的青年教师。我随便截取一段蛙声,就可以装进信封,寄到千里之外的都市发表。编辑来信说这是自然之声是纯粹之声。父亲说我是在学青蛙叫。诗成了我表达心灵的一种形式。诗让我保持着和外面世界的联系。常常在黄昏,我轻轻抚摩着信封左上方学校的地址,然后一眼就看到了池塘下面的青蛙,一蹦一跳的青蛙。打开报纸,一只大翅膀的鸟便降临了我的校园。

蛙声响了。我习惯性地推开办公室的门窗。我的动作是一种仪式。一群精灵悄无声息地在光洁的桌面上游动。不是风声也不是树影,它们是一群灵巧鲜活的小蝌蚪。我听到了来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

同类推荐
  • 诗赋文体源流新探

    诗赋文体源流新探

    《诗赋文体源流新探》运用文体学研究方法,探讨构成诗歌与辞赋的文体诸要素的来源、演变,以及赋与诗的相互关联等问题。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本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随园诗话(第二卷)

    随园诗话(第二卷)

    批本随园诗许,原藏清人某待郎家。近人冒广生据第十六卷跋语,知为满人福建总督伍拉纳之子所作;乃删润刊行。邓之诚复据伍拉纳子舒石舫所着适紊居士集及其行述,疑此批本作者卽舒之兄仲山;并加批语及引证若干条于书眉。此次,卽据王利器同志所藏邓、张二氏手批之本印行。
  • 东坡谈艺录

    东坡谈艺录

    《东坡谈艺录》由蔡国黄编著。苏轼(东坡)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他对各种文艺形式都有深透的理解和领悟,在他的诗文和尺牍中有许多关于文学艺术的精辟论述。《东坡谈艺录》择其要者摘录300余条,分为文论、诗词论、绘画论、书法论、音乐论、作家论、杂论等七类,并汇集诸多学者解读的心得,写成简要明白的注释,便于广大读者特别是文艺爱好者阅读鉴赏。苏东坡论艺见解之高,在于他敢于对前贤成就和流行观念的驳正。他从不人云亦云,而是依据事实与情理,检验其是否能够成立;倘有抵迕不合,必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见解。这对于我们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明净台

    明净台

    片段一:蒂连“你为什么这么宠着我啊?”卿成:因为把你宠怀了,就没人跟我抢你了”片段二:蒂连喜欢我这是一条不归路啊”卿成“我本来就没打算回头”片段三:暖阳“慢工出细活”净思“别叫我老大,叫我女王”《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但真相是......凤凰霸气很女王,神龙傲娇爱高冷、神龟呆萌也暖男、麒麟萝莉又有爱。注;本书非独立长篇小说,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起来的小长篇。
  • 水墨流年

    水墨流年

    她,林水墨—A大文学系“月仙”,淡雅漠然,却无意失了芳心。他,王俊凯—遥不可及的偶像,却因无意一瞥,就此沦陷。可是命运却开起来了玩笑,她和他从此背离,越走越远??多年后她的回归,另他冰冷的心再次解冻。“王俊凯,但愿我从未遇到你”林水墨决然的走入海中,一点一点被淹没,眼角的泪与大海融为一体,凄美的闭上眼睛,眼角的泪痣更加妖艳,就这样,绝望的,沉入海底??
  • 心有灵犀梦江山

    心有灵犀梦江山

    【女强、宠文、、爽文、美男超多】她本神族族女,却有灾星之体,极阴之质,带来灭门之祸毁谷之患,世人却皆趋之若鹜,为了得到她,不惜血溅三尺,踏碎一地尸骨!五行之男皆上品,眉眼如画之润下,孤冷怪异之曲直,热血单纯之炎上,妙手神医之从革,神秘鬼魅之稼穑……为让自己体质改变,平了那血雨腥风,求一个世间和平,她必须寻齐五男并与之结合。然,一生一世,只能有一双人,情与义之间,终难平衡。她爱的,只有他,怎去管世间刀光剑影、乱世纷争……
  • 爱的交易

    爱的交易

    什么黄金,金钱,名誉,虽然也能不朽,可是跟爱情比起来,完全就是垃圾,是一文不值的垃圾。出卖自己的身体,换来的能是真爱么……
  • 雪洁雅公主和凯源玺王子

    雪洁雅公主和凯源玺王子

    有三个英国公主,大公主若冰雪,二公主若冰洁,三公主若冰雅。原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城堡里,因一场争夺战而失去了原本的生活。那时‘雪’才九岁,而‘洁’和‘雅’才八岁,战争过后三公主被一个人带着了,后来知道了那个女人就是黑道的老大。三人为了复仇,训练了多年,‘雪’19岁时和18岁的两个妹妹回国后,遇见了樱花艺术学院的三王子,会怎么样呢?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 东皇洛麟

    东皇洛麟

    木兰府的二公子木兰悠然,因生就一双银瞳而备受父亲厌恶和污蔑;而他与生俱来的恐怖奇术,竟与失传千年的大陆禁术如出一辙;五大名宗群雄逐鹿,玄修武道谁主沉浮?九星轮回法身奇特,惊天际遇塑造传说!无极魔皇的功败垂成,让九翼魔龙琥珀重新掀起了飓风;高悬九万万空域的神奇方界,魔族与人类的终极宿命!终于,本该一统地底魔界的孤傲少年,一步步登上了东方大陆的皇座!是传说?不是传说!东皇洛麟存在的传说!(新书发布,各位读者大大蜂拥点击收藏推荐吧!)
  • 守序人

    守序人

    世代皆为盗墓世家,随着亲人离奇失踪,从此踏上了这条不归路。种种离奇事件都在守陵人故事中发生!赵天震喊道:就没有我盗不了的墓!守陵人?好吧!你能驻守多久。
  • 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

    一道圣旨,将连城和倾城两人连到一起,倾城生性刚烈,不满皇帝指婚,将婚宴搞得一塌糊涂,新婚之夜与新郎打个翻天覆地。她将连城的家弄得乌烟瘴气,还买回一个丫鬟给连城做小老婆。这对欢喜冤家,经历种种磨难,倾城最终明白,原来自己早已心系连城,一场命案让两人明白真情,只可惜连城竟然要被处斩!
  • 末世食品经销商

    末世食品经销商

    写小说5、6年了,太监了无数本,马甲换了无数个,累得要死要活,见到自己喜欢的人都不敢表白,就怕连累人家,导致直接打了二十多年光棍,全把时间浪费在小说上,结果到现在还一毛钱没赚到,我也不要求成大神,弄个几千块的工薪族工资也不行吗?实话说,写小说这种脑力工作真的很累很累,比体力活还要累得多,可即便如此,大家却还是乐此不疲的看盗版。此书见证,假如完本后还赚不到日常生活费,我就真的放弃了。假如有别的新人看到我的书,以它作为参考,凡是写不到比这书好十倍的人,都放弃吧,哪怕去打工也比干这强多了(简介在序章)
  • 花月冷魄

    花月冷魄

    缘起帝宇,杀手穿越成镇国府三小姐,月凰的堕落,让她沉醉,桃林的纯美,又使她渐醒;涅槃重生,接受了血魔盅的力量,让她变的嗜血,仇恨让她兴奋,使她对爱情麻木;月影沉浮,多少相思多少离愁苦;血歌泪祭,千年爱恨纠缠,终与谁执手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