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7800000041

第41章 第二编 法家智慧(23)

《史记》之所以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由于作者司马迁在其中寄予了深沉的身世之慨,对历史抒发了悲愤和郁闷的情绪。然而,尽管司马迁在其中大发牢骚,但还是能够实事求是。例如,他在把刘邦写成一个流氓皇帝、对其痛加贬责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他的长处。那么,刘邦究竟有什么长处呢?

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设宴席,召群臣共饮,以示庆贺。酒过数巡,刘邦不免又踌躇满志,显出了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他得意地向众人问道:“各位帮助朕夺得天下,今日君臣同聚,有什么话尽管直言,不必忌讳。朕有一问,不知你们能否回答,为什么我能夺得天下,而项羽却失去天下?”问题一出,群臣愕然。片刻之后,高起、王陵起身答道:“陛下平日待人,未免轻慢,不如项羽宽仁。但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每得一城,立即封赏,能与天下共利,人皆能效死命,所以夺取天下;项羽妒嫉贤能,多猜好疑,战胜了也不加封赏,得地后不肯与人,人心难齐,所以失去天下。”大家听了,觉得有理。刘邦听了,不以为然地哈哈一笑,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我看来,得失的原因,主要在于用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源源不断供粮饷,我又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人为当世人杰,我能量才重用,所以能够取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不能信用,所以为我所灭。”

大家听了,恍如梦醒,都离座下拜,对刘邦的这一番话心悦诚服。刘邦也十分高兴,令众臣归座畅饮,兴尽方散。

即使在今天看来,刘邦的话也确实有道理,他对自己成功、项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不能不说是十分精到的。在这以前,刘邦还同韩信发生过辩论,韩信认为刘邦只能将兵五千,自己却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但刘邦虽不善将兵,却善将将,所以才取得了天下。韩信对此十分清楚,但依然逃不出刘邦的手掌心。

且看刘邦是如何“将”韩信的。

项羽失败,其部将钟离昧、季布只得四处逃亡。刘邦称帝后,立即诏令全国通缉此三人,悬赏捉拿,举国搜捕。钟离昧走投无路,因与韩信同乡,一直友善,便往投韩信。韩信顾念旧情,就收留了他,将他藏在楚王府中。后来,此事不知被谁密报了刘邦。刘邦闻后大惊。

刘邦一直在提防韩信,恐其为乱,现韩信又收留钟离昧,是否有反心?于是,他颁下诏书,命韩信把钟离昧送入都城。韩信接到诏书,不忍将钟离昧献出,托言钟离昧并未在此,请使者回报了刘邦。刘邦接到回报,内心仍存疑惑,于是派人暗中探察。韩信初到他的封地时,常带着兵马出入,车马喧嚣,声势显赫。来人看到这些,密报了刘邦,说韩信兵马甚多,恐有反意。

刘邦立即召集众将领,商讨对付韩信的办法。众人都主张讨伐,向刘邦进言道:“韩信造反,请陛下发兵征讨。”刘邦听后,没有讲话。后来陈平来见,刘邦便向他请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陈平对韩信是否确有反意还在怀疑,但对刘邦所问,又不能不答,就说:“诸将态度如何?”刘邦说:“都劝我发兵征讨。”陈平说:“陛下怎知韩信要造反?”

刘邦说:“有人密书奏报。”陈平接着问道:“除上书人外,还有没有人知道韩信要反?”刘邦道:“尚无人知道。”陈平又问:“韩信可知道有人上书?”刘邦又说不知。陈平问:“陛下现有士卒,能否胜过韩信的楚兵?”刘邦摇首道:“不能。”陈平又说:“陛下用兵之将,有谁能比得上韩信?”刘邦连说没有。陈平又道:“今兵不如楚精,将又不如韩信,如发兵征讨,促成战事,恐怕韩信不反也要反了。”刘邦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说:“这该怎么办呢?”陈平沉思片刻,说:“臣有一计,请陛下考虑。古代天子巡狩,必定大会诸侯。我听说南方有云梦泽,是游览的胜地。陛下伪称出游云梦,遍召诸侯,会集陈地。陈与楚西境相接。楚王韩信闻陛下无事出游,一定前来拜见,乘他拜见之时,伏下甲兵将他拿下,这不是唾手可得吗?”刘邦同意了他的计策,当即遣使四出,说要出游云梦,召各诸侯会集陈地。

韩信得命,当然要怀疑,他曾被刘邦两次夺去兵权,深知刘邦性格多疑,为此格外小心。这次刘邦突然游览云梦,如果不去迎驾,就有失君臣之礼,如去迎驾,又恐出意外。属将见他迟疑不决,就进言道:“大王并无过失,不过就是收留了钟离昧,违犯了君命,不如斩了钟离味,献于陛下,陛下一定会十分高兴,如此一来,您还怕什么呢?”韩信觉得此言有理,便找到钟离昧,言语中露出了为难的意思。钟离昧说:“汉所以不敢攻楚,是恐我与你联合造反,同心抗汉。如果把我擒献给刘邦,那么,我今日死,明日你就必亡。”说完后,见韩信毫无反应,便起座骂韩道:“你不是个成大事的君子,我不该往投你处!”说完,拔剑自刎而死。韩信见钟离昧已死,便命人割下他的头,前往陈地面谒刘邦。刘邦派出使臣,不等回报,便从洛阳起身直达陈地。韩信在陈已等候数日,见刘邦到来,当即呈上钟离昧的首级。忽听刘邦厉声说道:“给我拿下韩信!”话音刚落,从车队中涌出许多武士,将韩信反绑起来。

韩信并不惊讶,感叹:“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道:“有人告你谋反,所以擒你。”说着,令人将韩信放置后车,也不再游什么云梦,传令诸侯,不必来会,当即返回洛阳去了。

刘邦返回洛阳,因思韩信功多过少,且说他谋反也缺少实据,便把他从狱中放出,由楚王降为淮阴侯。

楚、汉相争之时,韩信帮助项羽,则项羽可以统一天下;韩信帮助刘邦,则刘邦可以统一天下;如果韩信背叛刘邦,自树一帜,则可与项羽、刘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时的具体情况为韩信提供了多次可以自立的机会,也有很多人极力劝告韩信自立为王,但韩信思来想去,还是跟刘邦干了下去。所以,韩信对于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功劳应是第一位的,如果要论功行赏的话,别说只封他做了一个王侯,就是裂土并立,共同为王,也不算太过分。但封建社会的铁定律条是一山容不得二主,刘邦绝不可能和他并立为帝,最多只能封王,而韩信多少又觉得委屈,用当时的话来说,叫做“心怀怨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发展下去,必然导致反叛。因此刘邦为了防患于未然,就先下手为强,先削了他的爵位,解除了他的大部分权力,使之困居在都城。不久,刘邦的妻子吕雉又与萧何密谋,把韩信诳入朝堂,诬以谋反的罪名,伏兵将他当场杀死。

刘邦之夺取天下,不在其德,而在其“能”,如此看来,只要有“能”,便是流氓亦可当皇帝。其实,前文已提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国帝王不是流氓,就是豪强,盖因流氓无顾忌,豪强有势力也。说到这里,只好“读书人一声长叹”!

(参见《史记》等)

23.不灭的谗毁

这不是说谗毁有什么永恒的意义,而是说谗毁是永远难以消灭的,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人人都有妒忌之心,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人人都有不明智的时候,只是轻重不一罢了。基于这样的情况,只要能够看准时势,谗毁便是可以成功的。下面仅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汉文帝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称得上克勤克俭、兢兢业业,遇事能够慎重考虑。但他也经不起别人的巧言谗谀。

袁盎是个心胸十分狭隘的人,有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丞相申屠嘉,便下车拜见。申屠嘉大概没有在乎这些,只是在车上还礼而已。袁盎觉得受到轻视,很丢面子,就专程来到了申屠嘉的府中,将他教训一番,直到自己被尊为座上客才罢休。

这还倒罢了,关键是他每逢一事,总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报自己的私仇,表面上忠心耿耿,但实际上实在是无比阴险的。

他早先曾是吕后的宗族吕禄的舍人,在周勃除去了吕后及其党羽亲属以后,他仇恨周勃。然而,汉文帝对丞相周勃十分恭敬,他就寻找时机来谗毁周勃。

有一次,他对文帝说:“周勃不是社稷之臣,只是功臣而已。以陛下的贤德,对他那样恭敬,实在没有必要。”

汉文帝问他如何区分社稷之臣和功臣,袁盎说:“社稷之臣是与君主共存亡的。吕后时,吕姓人掌握了大权,刘氏宗族岌岌可危。而当时周勃是掌握军权的太尉,如果对刘氏忠心的话,当时他是有能力制止他们的,但他没有那样做。吕后死了后,大臣齐心合力,消灭了吕氏,作为太尉的周勃,其实不过是正赶上了这一成功事件而已,这并不是周勃一个人的功劳啊!陛下如今对周勃如此谦恭,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其实,在吕后专权的时候,想除掉诸吕十分困难,并不是周勃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周勃在消灭诸吕的过程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汉文帝听了袁盎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自此以后,汉文帝见周勃不再恭敬,而是板着面孔,显得十分庄重的样子,渐渐地有些轻视周勃了。不久,就免去他的相职,让他回到了封邑。

后来,周勃曾经以谋反的罪名被下狱,亏得太后说情,才没有被处死,放了出来。

一代栋梁之臣,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在汉文帝时期是绝无仅有的。

到了汉景帝时期,袁盎又借吴、楚七国之乱的机会来报复、谗毁晁错,说诸侯国叛乱是因为晁错主张削藩,只要能够“诛晁错,清君侧”,就能平定七国之乱。结果,晁错自己被腰斩,宗族被灭。当然,诸侯国的叛乱并没有因此而主动平息,还是靠周亚夫等将领的奋战才得以平定。

袁盎之善于谗毁,也真是令人心惊胆战了!

有意思的是,袁盎不仅善于谗毁别人,还十分善于反谗毁。下面的这个例子可以略见一斑。

宦官赵谈经常在皇帝面前说袁盎的坏话,袁盎很担忧。他的侄子袁种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你不如公开和赵谈干一场,当众侮辱他一番!这样,以后他再说你的坏话,皇帝就不会相信了。”袁盎决定照此实行。

一天,汉文帝出宫,赵谈也在车上陪同。袁盎看到这是个好时机,便上前跪在地下说:“我听说有资格和天子同乘一辆车的人,都是天下英雄豪杰。陛下怎么能和被刀锯阉割过的人一块儿乘车呢?”

文帝一听有理,就笑着让赵谈从车上下来。赵谈又羞又气,可又没有办法,只好哭着下去了。

从此以后,赵谈再也不敢说袁盎的坏话了。

善于攻击而又善于反攻击,真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参见《汉书》、《资治通鉴》等)

24.“潜龙勿用”——帝王的韬晦术

如果好好翻一翻历史,你也许就会吃惊地发现,历史上的许多帝王和有作为的人物都是非常善于韬光养晦的,他们十分懂得审时度势,十分讲究策略,甚至可以说,不懂得韬晦术的帝王和大臣很难在封建官场左右逢源,甚至是难保性命的。

其实,至圣先师孔子也十分懂得处世的策略,要不怎么能说出“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话呢?在这一点上,他似乎不如他的继承者孟子来得更强硬,因为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中国有一句著名的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即使是封建皇帝对于自己的臣下,也往往不得不如此。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

五代时期,蜀后主孟昶并不是一个值得称赞的皇帝,但他韬光养晦的做法却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他于934年即位,在危机四伏的混乱年代里做了三十多年的“偏霸之主”,也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孟昶在位期间,确实有奢华荒淫的一面,但他精明干练,有智有谋,有些善政还是颇值得称道的。

孟昶即位时才十六岁,将相大臣都是其父孟知祥的老部下,自恃资历深厚,并不把这个年幼的皇帝放在眼里。这批勋臣旧人骄恣不法,为所欲为,公然超逾国家制定的法度,建造豪华宅第,规模巨大,靡费钱财,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其中尤以李仁罕、李肇、张业、赵廷隐最为骄纵。孟昶刚即帝位,大将李仁罕便提出要主管六军。他不但派人到枢密院提出明确的要求,还到学士院让人照他的要求起草命令。这不仅是目无幼主,实际是犯上作乱。这一咄咄逼人的举动深深地刺激了孟昶,他知道这样下去自己的王位将会被人篡夺。他当然不愿意就此接受别人的随意摆布,但又怕声张出去会引起叛乱,无法控制局面。于是,他先隐忍不发,表面上接受了李仁罕的条件,任命其为中书令,判六军事。然后,等李仁罕进宫朝见时,孟昶命令武士将他捉住,当场杀死。

过去,昭武节度使兼侍中李肇到成都来朝见新君,假称脚上有病,拄着拐杖上朝,见了孟昶也不肯跪拜。李仁罕一死,他这才知道新君的厉害,吓得魂不附体,顿时丢掉拐杖跪了下去。孟昶因其过去对自己十分倨慢,就勒令他退休,徙居邛州(今四川省邛崃县)。

张业是李仁罕的外甥。李仁罕被杀时,他正执掌禁军,禁军的军队虽然不多,但直接掌管着宫廷的守卫,如果他造反,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孟昶怕他反叛,当时不敢动手处置他,遂千方百计加以笼络。甚至用他做宰相,又兼判度支(财政)。张业在家里私设监狱,关押欠债的人。他制定了一种“盗税法”,规定税官吞没赋税的,照吞没的数目十倍罚款。税官受了罚,无处筹钱,自然如数从百姓身上勒索。这种苛刻的税法使得百姓难以承受,怨声载道。孟昶闻知,废除了此法。到了后蜀广政十一年(948年),孟昶觉得自己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势力,认为时机已到,遂与禁军将领安思谦密谋,用诛灭李仁罕的老办法,把张业在都堂上捉住杀死。圣都指挥使兼中书令赵廷隐见事不妙,自请退休。至此,故将旧臣基本上被除尽了,孟昶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国政。

孟昶在朝堂上设了匦(小箱子,相当于今天的检举箱),鼓励臣下投书进谏。但他沉溺于骑马,又采纳方士的房中之术,多采良家女子以充后宫,这使其威望有所下降。枢密副使韩保贞直言进谏,孟昶大悟,当时便命令放还了许多宫女,还赏赐给韩保贞数斤黄金。有人上书论事,孟昶认为说得不对,左右近侍请求把上书的人喊来诘责。孟昶说:“我看到唐太宗刚即位时,狱吏孙伏伽上书言事,虽忤上意,却受到嘉许,为什么你们却劝我拒谏呢?”这说明他的头脑还是有些清醒的。

孟昶在亲政之初,颇知节俭,表示要吸取前蜀王衍因骄奢淫逸亡国的教训。孟昶曾亲笔撰写了《官箴》,颁行各郡县。其辞曰: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长,抚养惠绥。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他的这篇《官箴》对帝王还是有些影响的,宋太宗虽然灭了后蜀,但他并没有对别人的东西一概排斥,就曾取其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等八句,亲书颁赐州县,立于厅事之南,称《戒石铭》。

同类推荐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符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符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符号学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而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指出:“从广义上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人被称作能思考的存在者,确实如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就包含在思中。作为理性的动物,人必须是能思的——假如他真想思的话。可是,情况也许会是这样:他想思,却不能思。更有甚者,当他想思时,由于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人是在具有去思的可能性的意义上是能思的,但光有这种可能性还不能保证我们能思……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热门推荐
  • 锁君心:拉姆琪拉雅

    锁君心:拉姆琪拉雅

    这一段,乱世情缘……这世上,还存着和平吗?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为何总相互地猜忌、争夺,要分个高低强弱?……当和平犹如一朵高洁而坚强的白色太阳花,当这花时开时落,它旁观一场战争,见证一段乱世姻缘,它微笑地等待一缕新生的阳光,洒落大地……当公主爱上奴隶,当高贵的民族爱上劣等的民族,当爱情挑战制度……战争,会让一切变得更糟,还是带来一抹新的阳光?……
  • 我的电车在日本

    我的电车在日本

    提到日本,提及电车,你会想到什么?不要坏笑,你猜的不对。巧的是,庄秋有一辆电车,而且,车还在日本东京!神奇的是,这辆车可以在三次元和二次元之间,来回穿梭!……“庄秋君,早上好!”“欧尼酱!”来自虚拟二次元的萌妹纸,来自现实三次元的妖怪们,都是电车乘客。“喂!这是我庄秋的车,谁也不准乱来!……狐狸姬小姐请你保持端庄,不要吓坏我的乘客!……别闹,现在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还有一批被选中的孩子要送走……”
  • 长生之迹

    长生之迹

    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有一个神秘的村庄,上空总是弥漫着经年不散的雾气,窗外的景色似乎很美,蓝天白云,美丽的女孩仰望着天空,忧伤的望着外面,似乎有许许多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幽怨……
  • 六道天帝

    六道天帝

    修炼一途,超脱轮回,舞天道,嗜修罗,度人合,怜旁生,弊鬼神,游地狱,超六道,定乾坤,破苍穹。新书,求点收藏O(∩_∩)O【慢热型】慢慢来,呵呵!
  • 永生之主

    永生之主

    符文是一种玄妙的东西!一道符文便是一部功法,一件法宝,一种神通,一条道!而有一日,少年方余意外之下得到一本绘制多种符文的书籍…创功法,开宗立派。造法宝,绝世天下。展神通,屠神灭魔。悟天道,勘破永生!看少年方余如何纵横修仙界,踏破永生门?
  • 邪魅公主的复仇计划

    邪魅公主的复仇计划

    她们是在仇恨中生活的人。她们在一夜之间从天使堕落成恶魔。她们是为复仇而活,在复仇的中途中她们遇到了各自的真名天子,她们能否把握住爱情呢?详情请看书中
  • 趣味人生预测:透过现在看未来

    趣味人生预测:透过现在看未来

    人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就会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人生又怎么能有意义,生活又怎么能美好呢?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我们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不要一味地审视生活怎样对待自己,而应该静下心来,看一看自己是如何对待生活的。
  • 国安十八局的混血种

    国安十八局的混血种

    我叫苏瑾,是一个职业捉鬼师,曾经天真的以为凭借一手高超的捉鬼技巧,配合上我俊朗不凡的外表,从此可以平步青云,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都有点小激动。万万没想到哥这个捉鬼界有史以来最帅的大帅比却混的惨不忍睹。混到现在还是单身狗一只,别说女朋友就是只母狗看到我都绕着走;一身装比必备的西装袖子都磨破了口,口袋里半毛钱都没有,坐个公交都得心疼半天。难不成是我长得太帅了,所以影响了我装比装神棍?哎,如果是这样,我宁愿在帅的深渊里永世沉沦!
  •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

    3~6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上升期,陶红亮主编的《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根据男孩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特点精选了500个益智游戏。每个游戏都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数字的进位提升数学逻辑能力;风景图片培养自然观察能力;平衡练习训练身体协调性……《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中孩子通过玩游戏能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为小学阶段的学习铺好平坦的道路。
  • 末世之绝境逢生

    末世之绝境逢生

    宅男在这时代是普遍存在的,作为一名资深宅男,除了上学就是呆在家里看动漫,电影。而这天,发生的一切彻底的改变了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