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7800000021

第21章 第二编 法家智慧(3)

在这一点上,如果把曹操同诸葛亮相比,真是相映成趣。诸葛亮可谓文治武功均超出曹操许多,但有一样,曹操有人,而诸葛亮无人。诸葛亮事必躬亲,每战必到,如不亲自设谋定计,恐怕就有败北的危险。诸葛亮手下,充其量也就是“五虎大将”,而曹操的手下,能独当一面的将领谋士不下数十人,众寡悬殊,由此可见。诸葛亮之后有姜维,姜维还是魏国降将,姜维麾下就更无人才了,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真是说透了这一点。姜维虽能竭忠尽智,怎奈孤掌难鸣,处处缚手缚脚,其结局是众所周知的。

曹操用人就大不相同了,其后的司马懿,其才智应说不在曹操、诸葛亮之下,终于在其后代手里灭蜀吞吴,统一了中国。在能否得人用人这点上,诸葛亮比曹操相去远甚!

当然,这还不是关键,据说,曹操之“奸”,在于他奉行了错误的思想、路线和方针。刘备在比较自己与曹操的不同时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三国演义》就是按照这一模式来塑造了曹操和刘备的,读者也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世人皆谓曹操只求功利,以法术治人,有法家的阴险刻毒;刘备则爱民如子,不计得失,有儒家的慈母情怀。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在喜欢刘备的潜意识里,是不是隐藏着一种深深的依赖、懒惰和畏惧外在世界的心理呢?是不是希望刘备式的明君如父母一般地呵护我们,替我们包办一切呢?其实,当我们被人“做主”的时候,我们已经变成了奴隶。

所以,我们喜欢刘备,实在是因为我们想在他那里找到“安乐窝”,不喜欢曹操,其主要根源就在于害怕他惯于实行的“责任制”。我们可以在《三国演义》中找出千条万条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把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丁点儿的上述心理吗?

因此,曹操之奸,并非真奸,尤其不能和历史上的奸臣相提并论。你硬要说他奸,那也是“奸”之有道,“奸”之有术,“奸”之有方。说他是“英雄”也好,“奸雄”也罢,曹操给人的感觉只是“畏”和“服”,却很少让人憎恶,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参见《三国志》等)

6.小人物的大谋略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纵观风云际会的楚汉相争,其中形形色色的人才中真正有大智谋的并不是很多,然而,一个没有成功的小人物——蒯通,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刘邦进攻项羽。韩信率兵东进,平定赵、燕二国后,又移兵往东攻齐。大军行至平原渡口(今山东西北部),韩信接到探马来报,说汉王遣说客郦食其到齐,已说服了齐王田广归汉。韩信想,郦大夫既已说下齐国,我还有何求?应当回师,助汉王攻打楚王。主意已定,便下令扎营,准备择日回师。数日后,韩信升帐议事,说明原因,就要下令拔营而归。这时,谋士蒯通出来劝阻,说道:“不可!不可!”韩信问道:“齐王归顺,我改道而返,为什么不可呢?”蒯通说:“将军奉命伐齐,久经周折,才兵至齐国的国境。今汉王遣郦生使齐,凭一张嘴就说降了齐国,是否真实,尚有疑问。何况汉王并未颁下明令,制止将军,怎可凭一传语,就仓猝回军呢?再说,郦生乃一介儒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能降齐国七十余城;将军带甲数万,转战年余,才得赵国五十余城,试想为将数年,反不如一介儒生,岂不惭愧吗?今为将军计,不如乘齐军无备,长驱直入,扫平齐国。如此,大功才能归于将军。”韩信闻言,沉吟了片刻,觉得蒯通之言十分有理,但如发兵攻齐,又岂不害了郦食其?当即说道:“你说的虽然有理,但我如果这样做的话,齐国必定杀害郦生,此事使不得!”蒯通听后,笑道:“将军实在是很讲究恩德啊!我知道将军不肯负郦生,但听说郦生是自荐说齐的,他明知将军正在领兵伐齐,还要如此做,岂不先负了将军吗?”

韩信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勃然而起,即刻调动人马,渡过平原河,直逼历下(今山东济南市西)。齐兵无备,被杀得大败。韩信乘胜追击,斩齐将田解,擒华无伤,一路顺风,直至临淄(今山东临淄市)城下。

齐王田广、齐相田横,本已被郦食其说服,同意归顺汉王,忽闻汉兵杀到,不由大惊,急忙招来郦食其,当面叱道:“我听信你言,本以为可避免刀兵之祸,不想你心怀鬼胎,表面上劝我归汉撤兵,暗使韩信发兵前来,覆我邦家,实在是罪不可赦!”郦食其申辩道:“韩信发兵,是不知齐地实情,愿大王遣一使臣,同我去面见韩信,我定令他就地止兵,撤出齐境。”齐相田横在旁插言道:“到那时,你定会逃之夭夭,我们怎能再受你欺骗!”说着,不容郦食其再行辩解,下令将他投入油鼎,烹杀而死。

韩信听到郦生被杀消息,内心感到很不安,立即下令,日夜攻城。数日后,临淄城破。田广、田横只得弃城出逃,派出使者,向楚王项羽求救。

郦食其本知韩信领兵伐齐,却又向汉王刘邦自荐说齐,意在争功;蒯通之计,恐怕还不在于让韩信争功,其谋略也许更为深远。在当时的情况下,其一,韩信出其不意,极容易打胜仗;其二,韩信并未接到刘邦的命令,所以可以名正言顺地攻打齐国;其三,这样一来,就可造成既成事实,生米做成了熟饭,刘邦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其四,关键是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壮大了势力,为以后打好基础。因此,蒯通之智,实在不可小看。

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斩龙且,杀齐王田广,平定了齐国。此时,他已拥兵数十万,有举足轻重之势。当时的情形是,韩信背汉降楚则汉亡,助汉攻楚则楚灭,自立则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就引起了楚、汉的重视。

其时,楚汉相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韩信攻破了项羽所设立的齐国,那时候诸侯各霸一方,将领或是背项投刘,或是背刘投项,或是自立为王,真如演戏一般,反复无常。韩信听从了别人的劝告,就派使者去见刘邦,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假王。刘邦一听,怒火中烧,觉得韩信太混账,自己这里形势吃紧,韩不但不率兵解救,反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要挟,想做齐王。刘邦当时就想大骂韩信的使者,谋臣张良连忙使眼色制止了刘邦。张良私下里对刘邦说:“这时候可不能训斥韩信的使臣,更不能攻打韩信。现在韩信帮助您,则楚王就会灭亡;如果韩信背叛了您,去帮助楚王,那您可就危险了。韩信派人来,无非是想试探一下您的态度,您不如干脆封他为齐王,让他守住齐地,至于其他的事,等灭了楚国再说。”

刘邦听了张良的话,回头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何必当个假王!”于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刘邦派张良携带印信,到齐地去封韩信为齐王。刘邦的这一招果真有效,本来犹豫不定想造反自立的韩信,便不好意思反叛,稳定下来。

汉王刘邦册封韩信为齐王,韩信欣然接受;楚王项羽遣使臣武涉说信归楚,韩信辞谢令回。对当时天下形势,谋士蒯通看得十分透彻。他想说服韩信背汉自立,于是面谒韩信说道:“臣近来学习相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相君之背,则贵不可言。”韩信听他话中有话,就把他带入密室,这才问道:“你刚才所言,是何用意?”蒯通直言道:“当初发难,群雄四起,人才云集,主要是为了灭秦。秦灭之后,楚、汉相争,人民遭难。项王起兵彭城,转战南北,直逼荥阳,威震天下,今久困广武,连年难以进展。汉王率众数十万,据有巩洛,凭借山河,一日数战,却无尺寸之功,反连遭失败。臣观天下大势,非有贤者,不能息争。将军可乘机崛起,介于楚、汉之间,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楚、汉两主的性命,就操在将军手中。如能听臣计,不如两不相助,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静待时机。像将军之大才,据有强齐,并吞燕赵,拥甲兵数十万,得时西进,为民请命,天下何人不服,何国不从?将来宰割天下,分封诸侯,诸侯皆感德畏威,争相朝齐,岂不是霸王之业吗?臣闻天与不取,是违背了天命,反受其咎;时至不行,是不用其时,反受其祸。愿将军深思熟虑,勿失良机!”

韩信听后,良久才道:“汉王待我甚厚,怎能见利忘恩呢?”蒯通见韩信被忠、恩所绊,继续说:“越大夫文种,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尚且被杀,兔死狗烹,是不易之论。试想,将军的忠信,恐怕比不过越大夫文仲吧?且臣闻将勇震主,往往自危,功盖天下,往往不赏。今将军已蹈此辙,归楚楚不信,归汉汉必惧,那又到何处去安身?”韩信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但又下不了决心,他立即打断蒯通的话,说:“先生不要再说,待我深思后,再作决定。”

蒯通见韩信已经动心,便告辞退出。

蒯通走后,韩信想,我以前奉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计不从。自归汉后,汉王授我将军印,令我统兵数万,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现又封我为齐王,我若负德,必至不祥。且我擒魏豹、平赵、定燕、灭齐,战功颇多,汉王又怎能负我!于是,决定谢绝蒯通之言。

蒯通本来意谓韩信是个胸有大志的人,他静候数日,却杳无音信,就又找到韩信,说道:“愿将军速作决断,时机难久,失不再来。”此时,韩信已下了决心,不背汉王,当即答道:“先生勿要再言,我功劳甚多,又以忠信待汉王,汉王必不负我!”蒯通听后,知再说无益,转身退出。

蒯通辞别韩信后,恐久居祸来,假作疯癫,离开汉营,不知去向。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九月,代相陈豨反,自立为代王。汉高祖刘邦决定领兵亲征。临行,将都中政事,内委吕后,外委萧何。刘邦走后不久,有人上书吕后,说淮阴侯韩信暗通代相陈豨,欲乘夜间不备,兵围皇宫,破狱释囚,进袭太子。原来,韩信自被刘邦削王为侯后,心怀不满,渐生反意。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代王,因年幼无法就国,就托付给了国相陈豨,临别时,韩信挽着陈豨的手仰天长叹道:“我与君相好有年,今有一言相告,不知君愿闻否?”陈豨说:“愿将军直言。”韩信道:“君奉命前往代地。代地乃是精兵、强马聚集之处。您又是主上信臣,因地乘势,正是图谋大事之机。若有人报君反,主上未必肯信,如报之再三,主上必领兵亲征。到时,我从都中起事,以应君,取天下也就不难了。”陈豨知韩信乃天下奇才,当即应允道:“谨受尊教。”及陈起兵,刘邦亲征。韩信在都中称病不出,一面派人暗中与陈联系,一面与家臣密谋,准备夜袭宫室,擒太子、吕后,以应陈豨。

不料一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将其囚起,欲择日斩首。家臣之弟闻后,为救其兄,遂将韩信谋反之事上书报知了吕后。吕后闻听,十分惶恐,忙找来萧何,商量对策。萧何献计道:“可遣一心腹,扮作军吏,令他出城,再回长安,就诈称陛下已消灭陈豨,令他先来报捷。如此,群臣不知有诈,定入朝祝贺。韩信前来则罢,不来,我去将他诓来,然后乘机将他擒住。”吕后连称好计,二人当即分头行事。

果不出所料,消息传出后,众臣先后入贺,只那韩信,仍闭门不出。于是,萧何以探病为由,来到韩信住所,寒暄数语后萧何才道:“主上报捷使已到,众臣皆贺,唯君不往,恐为不妥,不如随我一齐前往,以释众疑。”萧何为朝中长者,又贵为丞相,韩信不好推辞,只得随着萧何入宫。

韩信刚一迈进宫门,忽听一声大喝:“将韩信拿下!”话音未落,两边甲士已将韩信捆绑起来。韩信大叫道:“我犯何罪,为何擒我?”吕后怒道:“你串通陈豨,阴谋为乱,现有你家臣的书信为证,看你如何狡辩?”韩信心知事已败露,也不再多言。吕后当即下令,将韩信押往宫侧钟室斩首。临刑,韩信仰天长叹:“我不用蒯通之言,反为女子所诈,这岂非天命?”

刘邦平叛回来以后,知道韩信已经被诛杀,也就承认了既成事实。他听说韩信临死之前提到了蒯通,便派专人调查,将其捉拿杀掉了。

蒯通的智谋也可谓“流泽深远”了。数百年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末年,发生了“侯景之乱”。当时,名士虞寄正在梁朝廷内做官,当京城被侯景攻陷后,虞寄便逃回家乡。后来,他的朋友张彪往临川,强请虞寄与之同行,不料中途发生变故,虞寄被劫持到晋安郡(治今福建福州)。其时,占据福建地区的是豪强陈宝应,陈宝应听说虞寄有才,便将他留在自己手下。陈霸先起兵,虞寄劝陈宝应响应,陈宝应从之,后来,朝廷要召虞寄为和戎将军、中书侍郎,陈宝应爱虞寄之才,便以道路险阻为由,留住他不放。

陈宝应是地方上的豪强,其家为闽中四姓之一,势力十分强大。他的父亲陈羽很有才干,为郡中雄豪。萧梁之时,晋安郡数次发生叛乱,陈羽先为叛乱的煸动与参与者,后又为官军向导,帮助镇压叛乱,因此掌握了一郡的兵权。梁末陈初,地方豪强势力崛起,朝廷对他们控制不住。陈羽自觉年事已高,便将郡守之位传给儿子陈宝应。

陈宝应大权在握,渐渐地生出了反叛之意。对此,虞寄已经有所察觉,他利用一切机会向陈宝应暗示叛逆必亡的道理,但都被陈宝应当做耳旁风。有一次,陈宝应让左右之人为他念《汉书》,他自己斜卧在床上闭目聆听。正好念到《蒯通传》中的蒯通劝韩信造反一节,只听人念道:“蒯通知天下权在信,欲说信令背汉,乃先微感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

陈宝应听到这里,猛地坐起来,连声称赞说:“蒯通真是智士。”

虞寄听了他的话,知道陈宝应的心思,便严肃地说:“蒯通在韩信身边,一番话使郦食其丧生,又一番话使韩信骄狂,使得二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算得上什么智谋之士!”陈宝应虽口上没说什么,心里却不高兴。虞寄察言观色,知道陈宝应反意已定,自己劝也无用,为避免祸及于己,便辞别陈宝应在东山寺中隐居。陈宝应多次派人前来请他,他都推说脚有病,不能走。陈宝应认为虞寄佯装,便派人在他的屋外放了一把火,告诉下人说,只要虞寄躲避,便说明他能走,立即将他带来。放火以后,眼看着燃着了虞寄的卧室,亲近之人都劝虞寄避一避,虞寄说:“生死由命,我能逃到何处?”仍坚卧不动。放火的人见虞寄没有动静,只得将火扑灭,返回去复命。陈宝应这才认为虞寄真的有脚病,没有什么用处,并不再强求他了。

后来,陈宝应果然举兵造反,被朝廷军队打败。那些与陈宝应有关系的人全都受到株连,只有虞寄免于祸难。

蒯通生逢乱世,正当群雄逐鹿之时,可谓得时矣,观蒯通之谋,可谓大矣,其智应在韩信之上,只是不得其人而已。不得其人,并不是蒯通的智计不及,实在是不逢其人。至于不逢其人,则非人力可为了。

(参见《史记》、《汉书》、《南史》等)

7.温柔乡是英雄冢

中国有一句古语,叫做“温柔乡是英雄冢”。的确,中国人是十分注重世俗的幸福的,因为他们一向没有超越的价值观念,一旦有了世俗的幸福,就往往容易意志消沉。而且,少壮做英雄梦,垂老归温柔乡,一直是中国人理想的人生方式,因此,中国人往往在世俗的幸福中消解了悲剧意识,也消残了壮志。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没有妻子和臣下的强制,也许他到老也不过是一介流落他乡的寓公而已。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宠妾骊姬为使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被立为太子,就诬陷太子申生企图用毒药毒死国君,并说公子重耳是申生的同谋。结果,申生在自己的封地曲沃自杀,重耳逃出晋国,在外国过着流亡生活。

同类推荐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博采谋略经典,毛泽东盛赞的处事宝典!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成为“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糅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助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热门推荐
  • 红尘葬

    红尘葬

    他是名动天下的天才修炼者,她是一个部落小国的公主,当宿命安排他(她)们相遇,一场关于爱情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他宠她,宠到极致:而她则在他的温柔呵护下,尽情地淘气!
  • 天黑请闭眼

    天黑请闭眼

    本书精选了100多个在民间以及网络世界广为流传,让人看得胆战心惊、手脚发软的恐怖故事。翻开其中任何一篇,都好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令人揪心的恐惧顿时会扑面而来——惊悚的气氛、奇异的画面……故事的场景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更为可怕的是,掩卷之后,只要一想起,当初感受到的那种心灵紧缩、脊背发凉的恐怖感还会再现。需要指出的是,其实世上本没有鬼,只是人心里有了鬼,才对周围的事物疑神疑鬼。本书故事全部纯属虚构,仅供休闲娱乐。请胆大的你以健康和科学的态度业阅读此书。
  • 一错成婚之首席不好惹

    一错成婚之首席不好惹

    四年前,年氏少爷钻石王老王年景同在美国时,在参加过一个化装舞意外发生了一夜q,但是他始终不知道那个女人是谁,更加不知道她长的什么样子,最可气的是,那女人居然用钱来侮辱他,在临走的时候桌面上居然放了一沓钱,难道那女人是把他当做牛郎了吗?年景同想撕碎那个女人的心都有了,但是心里同时也多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始终对那个女人念念不忘,更加念念不忘那个夜晚的感觉,四年后的化装舞会,年景同又看到了那个吸血鬼面具,她们,是同一个人吗?
  • 石初集

    石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善解郎衣

    善解郎衣

    看尽天下美男,心中自然无码。额……错了,是自然善解郎衣。为了那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白小婉豁出去了,不就是那个位置吗,看看也就习惯了。##########小白美男文,雷雷更欢乐,雷雷更健康
  • 冷枭毒宠:叛妻的致命诱惑

    冷枭毒宠:叛妻的致命诱惑

    她简直想去死,被人强啪居然还有快感!不过,身上的男人怎么似曾相识?“我说过,你欠我的,今生我一定让你百倍偿还!现在,你的噩梦开始了……”冰冷的声音响起,果然是故人归来。三年前,她把他送入地狱。三年后,他浴血回归。仇恨满心的只想将她也拉下地狱,抵死缠绵,蚀骨沉沦,至死方休!
  • 离线创世神

    离线创世神

    公元2075年,第一款虚拟现实网游《艾尔大陆》的开发者洪升在游戏测试过程中突然掉线,精神与身体断开了连接,被困于网络世界之中。掉线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洪升又该如何回到现实,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时空轮回:重生之妹妹我爱你

    时空轮回:重生之妹妹我爱你

    “你相信有轮回吗?”高温以为自己的人生会平淡如常人,妹妹的离世却解开了一段时空轮回的爱情,她化作鬼魂来“寻求”被遗忘的爱情,我好狠,我好怨,可我更爱你,爱得我无法呼吸。我会让你爱上我,让你跟着我一起痛,一起怨,一起爱到无法呼吸。“即使变成鬼。”高温为了摆脱妹妹鬼魂的纠缠,通过半仙好朋友时空穿越,到底什么是真相。他到底忘记了什么?爱情是刚刚开始却也是完全的结束,当哥哥爱上妹妹的时候,她已经魂飞魄散。
  • Tom Swift & his Big Tunnel

    Tom Swift & his Big Tunn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媚公主的霸道王子

    邪媚公主的霸道王子

    失忆萌校草的霸道追爱记,习蛮丫头该怎样和他演绎青春校园的唯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