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76100000044

第44章 友情、亲情、乡情

友情篇

念友

庭院日丽看鸟飞

愿鸟捎信海仙妹

相隔太久未来往

遥距再远心相随

退休离岗寻常事

临行身后有唤声

朵朵瑞雪齐飞舞

纷纷赞友送我情

昔日

雪天告别久悉处

杏林历近四十春

不言心血汗水付

为人解苦慰我心

医韵

盈盈步匆匆

任重从容行

为人除疾苦

奔忙昼夜同

身忙心如往

非亲却真情

怒火易生疾

怒者多生灾

有何解不开

世事多乐趣

只待你寻来

感时烦不睬

智在乐开怀

风雨一时过

日月时时来

偶遇

天近傍晚西天红

地有碧波草地青

独自庭院漫步走

巧遇故人迎面逢

雪日

今又雪花飘

曾经雪时别

聚散皆是缘

同是难忘却

忆友人

岁末电递冬梅语

言与原住成邻居

今已相隔千里远

独坐静思百感集

静思

独坐方感心境平

世事说奇皆寻常

昔日容颜镜中去

多年同事各一方

原如姐妹久不见

恐亦双鬓染白霜

忽见窗前菊蕾秀

夕阳天里满霞光

友谊树

叶绿子发芽

叶黄子长成

欲育友谊树

诚信灌常青

交友

诚心待人人诚待

真情交友友真交

无须当面论德智

不用众前言分晓

乘公交车有感

车门闭罢已始行

有人敲门车复停

几位青年忙让座

来者原是一老翁

忆友(一)

邀你园看黑白丑

采瓜摘豆绕后楼

几议石缝顽强草

伫足停看黄洋球

忆友(三)

久别梦常见

醒忆别难时

凝望窗外月

无眠巾泪湿

忆友(二)

相约几多院中步

树上繁叶舞娑婆

河旁赏花听鸟唱

敞心无讳话语多

忆友(四)

隔久未闻妹声语

除夕电话惊喜来

紧握话筒满腹话

倒是默然无半句

友谊天长地久

一两事相帮

二十载不忘

素日无来往

提及不寻常

再议曾历事

两眼泪双行

闻此多感慨

友谊似杜康

闻友声

遥闻友声如面语

更忆曾经相伴时

春夏秋冬又三载

未见其面再几声

想得公园观花展

绕池过桥上凉亭

漫漫长路岂言短

融融话语时太速

师生情

师生若父子

我师似长兄

四十又七载

从未断往来

师始教我课

次年成右派

身历风雨度

才华依风采

多次画获奖

亦难把头抬

二十年后改

平反回党怀

发奋补失时

体难自安排

病体归农家

几次登门拜

人瘦双目炯

壮心仍未改

临别嘱珍重

送我大门外

雨思

轻风细雨有鸟翔

我站楼台享清凉

遥问友人此何干

愿君与我同分享

偶遇

今日驱车行

途与熟人逢

仅是寻常客

异乡增友情

忆挚友

有缘相识却别离

飞雪茫茫断肠时

问君谁解铭心味

无言明月是最知

听歌

近墙树间一亭台

每日长者三位来

清唱女高旧时曲

令我鬓发似无白

会友(一)

长江东流无复水

夕阳西照有故人

劝君再饮杯中酒

短暂相聚即又分

歌友

以乐为桥交歌友

公园角处知音亭

初遇便觉投情趣

有缘恰似故人逢

会友(二)

会友心难平

各自居西东

常年多忙事

何时再相逢

秋雨

别乡二十一年整

离友三十四载余

人生旅途多苦短

思乡念友秋雨时

花儿

春夏秋冬周而复

岁月同度人不同

难求开花永不谢

只要绽时能尽情

雪日忆朋友

已如今日腊月天

回望正是三年前

朋友雪中来相送

无言万语在心间

此时再忆彼时景

久默不禁泪沾衫

岁月更添友谊意

路遥岂隔心相连

念友

淡淡友情贵长久

件件往事心上留

曾是交谈话无忌

别后心语无奈休

送友

雪时送挚友

此去何时回

依别总难离

互慰盼聚期

病友

串串气泡吊瓶进

点点滴液血管入

同来医疾对床住

初陌无语终消疏

颂精英

窗外静悄悄

壁钟言拂晓

人们尚入梦

科研事未了

身心忙不停

实验灯通晓

昼夜倾心血

为患康复早

手术者

圣洁肃静一殿堂

白衣天使几多忙

无影灯下刀剪闪

缉拿病魔苦乐尝

全神贯注台上患

哪知月西日东方

心血汗水齐挥洒

赢得生命重辉煌

春望

雨落枯草翠

风吹桃花开

只见飞鸟至

不见友人来

驱瘟魔(一)

医者一线昼夜忙

不见硝烟亦战场

同心协力齐奋战

定把恶魔消灭光

念友人

墨香尚存人却远

不知昔友今何方

阴晴风雨各自历

奈何今日风又凉

驱瘟魔(二)

瘟魔源何处

零散实太多

医者苦奉献

但其因尚陌

世人皆关注

专家负重托

全民齐奋起

驱魔正置博

游沙湖

远沙近湖侧无影

大驼小铃行有声

红衫绿伞映成趣

少朋老友邀相逢

亲情、乡情篇

为母亲祝九十华诞

踏暑归故里

路坦省时多

近午平安至

饭菜正上桌

老母不事忙

进出拧尖脚

行走不拄杖

指点喜心窝

东院看果树

西宅喂鸭鹅

令人开空调

递我喝可乐

弟捧生日糕

众催母亲坐

席间一杯酒

祝母福寿多

乡情

万里晴空一朵白

千里长路两旁绿

轮动车跑故里近

浓浓乡情涌上心

家乡初冬夜

乡夜繁星灿

侄陪到田间

遥闻机器响

近见麦畦涟

牵挂

儿女均已大学毕

我已秋霜染满头

咫尺天涯同是念

不知牵挂几时休

独坐窗前望雪飞

凛冽寒风源自北

偶见银蝶飘窗内

母盼游子早日归

野餐

儿肩行囊背

女儿身后催

近午出门院

晴空柔风随

“丛台”茂树下

美味无须炊

滔滔话语稠

不言食品味

轻装园中游

流连已忘归

日西进家门

融融不觉累

电话有感

昔日家书寄

今有电话通

故园弟尽孝

遥闻慈母声

登塔有感

走进不知塔高处

北风袭来身更寒

遥望故乡何处是

茫然夜空不见边

相遇尽是陌生客

狭梯人挤亦孤单

灯火阑珊不眠夜

只盼儿女绕膝前

家人聚

杯中辞旧迎新酒

桌上添加美味餐

间无客者寒暄话

情深若海重似山

乐在其中

晓见启明夜迟寝

日升月出忙不停

膝下儿女体魄壮

胜过家有万斗金

别乡情

故里归途雨淅淅

滴打车窗珠密密

凝望似觉别乡泪

路忆家乡默无语

解则乐

幼时多顾成须由

畦水最忌阻其流

儿女适疏是自信

切莫不解添烦忧

雨中情

日盛蝉鸣朗

媳抱孙园晾

不时风雷雨

顷刻淌满窗

街树风中摇

路人行匆忙

取伞带孙衣

忧孙体着凉

冒雨园向赶

泥水脚下淌

巧遇街室避

母子安无恙

急步奔其去

幼孙双臂张

媳述躲雨历

素昧诚相帮

雨衣迅遮掩

待安各去忙

欲谢无觅处

只留此应当

毛毛孙儿(一)

孙儿一岁又十月

日用百语多半白

撩帘悄然神秘躲

低声示秘又不默

能念唐诗一两句

学翁太极似打拍

唱完儿歌自鼓掌

连蹦带跳惹人乐

秋晚

黄昏秋风里

蝙蝠低空旋

东方月已明

家窗灯光闪

沉浸诗画里

若回故乡园

儿女唤母声

天涯在耳边

毛毛孙儿(二)

幼孙玩不休

不让祖辈回

就地垒积木

仿车隆隆推

喃喃直自语

玩具满地堆

答他爸叫彤

言其妈名辉

说罢自唱曲

笑声满屋飞

携孙看茶园

满园香雾绕

桌上瓶花俏

幼孙探头望

言杯是核桃

拉我近前看

令我不禁笑

看震孙

昨晚看儿孙

幼孙分外亲

童画指我看

弹琴给我听

拜拜说不走

非要待天明

童心实可贵

吻额双泪盈

初夏夜雨时

静夜望街街灯明

隐见路雨雨星零

沉凝良久想儿女

任在何方亦心中

思乡

童年留故乡

枣林常梦中

时看辘辘转

再见种瓜情

夕阳飘炊烟

晨响牧羊铃

不解思乡味

缘闻家鸡鸣

儿女高考毕

浇水施肥禾灵青

勤耕为秋金色浓

不知多少满粒子

家家都望好收成

拜年

红灯点亮满屋新

鞭炮喜催贺春人

儿女鞠躬敬父母

幼孙忙效拜双亲

贺女儿博毕

前日女儿来电话

正书论文忙辩答

优异成绩学业毕

不枉十年读清华

侄儿考取军校

侄儿高考军校取

获愁同弟喜享其

挂却电话举杯贺

更赞此前勤学时

玉液醇香人不醉

才是征途起步时

忽欲故里嘱相送

却忘问侄入学日

西斜弯月挂蓝天

总盼缺月早日圆

遥问兄弟可安好

隔水相望夜难眠

彤儿赴外工作

彤儿公派异国行

几日奔波备启程

此去遥遥儿远离

母望切切心中铭

行前互道多珍重

身为使者时难逢

送儿角梳随身带

仪整体健身安平

享天伦

席地阳光下

教孙读童谣

幼只复语音

其意惟片晓

须臾稳坐读

起身手鼓敲

待问可复述

掩面对我笑

爱女送我行

缓步相随离清华

女儿送我在风中

驰车行驶又回望

心中更味母女情

写于震震孙儿两周岁时

前年今日晓

焦切室外候

感时悠太久

终盼天使出

一声母子安

喜我双泪流

不寝无倦意

守孙至午后

时过七百日

孙儿满地走

生日祝快乐

安康奶惟求

红儿广交会

此地传病情

奈何公务去

商品携其程

闻得疫情重

急盼事成归

祈求苍天佑

保儿平安回

与儿孙划船

风吹碧水荡清波

儿孙游园欢乐多

湖边假岭真山似

满船故事皆是歌

携孙游公园

池边赏睡莲

赤脚踏石子

见孙同鸟玩

心情

爱孙发烧吾心慌

食寝事事皆一旁

昨医今愈多欢畅

饮杯凉水胜琼浆

秋傍晚游园

公园门前赏花海

雨过倍感凉爽来

听得草中蟋蟀唱

嗅着芬芳源菊开

祖孙牵手信步走

惬意甚浓登亭台

隐约可见闻乐舞

教孙轻歌抒情怀

月夜抱孙

秋爽晴夜星稀天

抱孙赏月在窗前

孙儿怀中喃喃语

东月移南不觉眠

遥思

五月蓝天映玻窗

一梦驱车回故乡

醒来仍在他乡住

想念故人悟感伤

中秋节

今夜月圆团圆月

月月圆月今不同

亦说天涯此时共

儿女遥闻共贺声

静夜

细雨过后清风临

街灯明月齐照人

宿鸟无声树影动

独自楼台忆家村

默听

晴晚明月挂蓝天

独坐窗前享清闲

问天可有还童处

再听儿女稚声甜

雨夜

阵阵凉风秋夜雨

久不成眠重披衣

取笔对纸倾情愫

无声心语惟自知

迢迢千里常惦念

悠悠万语安康祈

合家团聚似圆月

笔下圆月在心里

雪后儿出差

红儿出差徐州行

嘱他驱车防路冰

知其乘坐火车至

惴惴悬心始复平

旧地游

瑟瑟北风旧地回

路路行客无相识

夫君突在出口现

心中滋味惟自知

回家看母亲

遥闻爆竹新年到

近看视屏唱春来

明朝故里看老母

带去女儿一片心

女婿博士毕业

女婿清华读博毕

我为祝贺来京城

一双新履行新路

千里始于足下行

红儿出国时

越洋电话闻儿声

久坐无语望长空

不只游子母牵挂

身边爱孙在病中

儿女高考后

日夜食睡少

心中焦虑多

考罢待选录

只等果揭晓

春夜

静院明灯照春夜

玻窗映光似月明

静卧不寐书为伴

掩书顿感夜朦胧

六旬言老不算老

两眼尚明耳亦聪

静谧之夜遥相忆

若闻儿女唤母声

送女儿

驱车送女回京城

谈笑不言别离情

伫立站台望其影

才觉双眼泪水盈

祝女儿生日快乐

太阳云朵闪

待露笑脸庞

枝头鸟儿唱

窗外琴声扬

就像女儿语

时逢学业忙

电话送祝福

祝女乐安康”五一“节后又见孙儿

君车送我来

见孙甚开怀

几日长本领

一歌迈阶台

母子情深

母子情深深无限

敞扉交谈谈不完

今昔内外平平事

衣食住行侃侃谈

何以金钱论穷富

乐融盛过黄金山

可有陌人不言懂

能解亲情别洞天

联想

草丛花前彩蝶飞

池水桥下红鱼追

今生有缘能相遇

贫富苦乐永伴随

游清华园

爱女在此学

周日起徜徉

拱桥垂柳袅

桥下溪水长

风掠银杏树

扇叶飞华章

一多碑翠拥

自清荷花塘

东方冉旭日

满园尽霞光

赏景不知时

唯见学子忙

同类推荐
  • 檀歌诗集

    檀歌诗集

    《檀歌诗集》收入作者自1963年至近一两年的诗作共200余首,包容新旧两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亲情爱情友情,都在笔下汇聚,热情开朗,韵味清。
  • 炊烟

    炊烟

    《炊烟》它是一家老小围坐在餐桌旁的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都漾着光彩,饭菜可能不够精美,却是这个家庭独有的风味。
  •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我们有太多的挣扎和压抑想去远方奔走发泄,也有那么多不忍挥去的从前想躲起来珍藏。可是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和勇气那么洒脱,说离开就离开。希望我们的心智能如年龄一样成熟,承担得起每一次决定后的代价。如果,旅行是为了释放,为了找到一种淡定自在的感觉,去哪里,还重要吗?一个人,不用太长时间,不必走太远,甚至不用行李,就是随着心情去走,去认识那些每天都能看见却从未走近的地方,就像到了一个全世界都找不到你的小天地。让所有包袱,统统被安静的自己消化。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本书遴选了几千年来我国诗词作品中的上佳之作。这些诗词流传久远、脍炙人口,具有极好的欣赏和实用价值。本书所选诗词名句均注明朝代、作者、出处,并收录原文,以便读者对照、窥其全貌。每句诗词加以准确的注释和译文,使之适宜阅读,便于查考、运用,并且在赏析部分对每一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文学价值、艺术成就进行了阐释,力求让读者对这些诗词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相信广大读者在学习、欣赏、运用中华古典诗词名句时,本书必定大有帮助,值得典藏。
  •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 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 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热门推荐
  • 成人礼

    成人礼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 神尊天下

    神尊天下

    一个平凡的少年,一个异世的废物,当两者结合能产生怎样的逆袭呢?废材?哼!我乃绝世天才,注定成为绝世强者,站在世界的巅峰,让天下唯我独尊!
  • 梦呓:离殇曲的奏鸣

    梦呓:离殇曲的奏鸣

    喜欢在月圆之下仰望天空星星。看见织女和牛郎在银河中相遇。这。似乎是个预兆。将会有一对甜蜜的恋人出现。但是。将会历经磨难。他们会走到一起么?
  • 三国之大汉飞将

    三国之大汉飞将

    魂回东汉三国时期,附身幼年吕布,从此再不有勇无谋。出身大汉边军世家,充分利用三代边军之优势,立足大汉边塞,北伐鲜卑外族,西进打通丝绸之路,还有精彩的与罗马帝国大战场景。一统大汉北方后发展海军,唤起汉族海防意识,海陆并进南下一统中原。从此再无五胡乱华,大汉民族雄立地球之巅。本书Q群:246097790,欢迎加群交流。
  • 戒律笔记本

    戒律笔记本

    本是一介废材兼死胖子的陈伯,作为一个屌丝大学生,他的人生本该是灰暗无助的。可是在阴差阳错之下,他得到了一本《戒律笔记本》,他的人生重新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他走向他的翻译男神之路。
  • 永生之魇

    永生之魇

    逃脱不了的魇梦究竟是什麽呢?是神出鬼没的杀人魔、不明的生物突变,还是其实是人人梦寐以求的长生不死?
  • 七夕

    七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食品巧作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食品巧作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是“现代生活技巧丛书”之一,汇集的是日常生活中有关食品及食品制作技巧,方便实用,即看即会,是居家生活理想的常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