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39200000011

第11章 论汉代女娲传说中的互补性思维底蕴

20世纪的物理学,有一个重要分支,就是量子力学。创建这种学说的科学家之中,有一位丹麦的着名物理学家,叫尼尔斯·玻尔,他的关于量子力学的理论,其中有个非常独特的原理,称为“互补原理”,用来解释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因为在实验中,粒子是运动的,如果精确地测出它的速度,就测不出它的位置:如果精确地表明粒子在特定时间内所处的位置,则运动就被破坏,根本无法测量。同一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实验中测出,成为困扰物理学家的有名的“不确定关系”。玻尔提出的互补原理,对“不确定关系”给出了完整的理论认识形式,认为不确定的原因在于波粒二象性,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后来,玻尔还把互补原理从物理学推广到生物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以及神学等领域。

20年前,在西北大学读研究生时,听物理系的同学说过,玻尔曾经在一次会议上,把中国的太极图制作成徽章,发给与会代表,说中国古代的这个图式是互补原理的直观形式,可以很好地展示关于互补性的思想。这个事印象很深,以至于多年以后,还记得清楚。但这次因为仓促撰文,没有找到记载此事的资料作为佐证,权且先作交流,俟日后查证。

因为有这个印象,思考流行于汉代的女娲传说时,受到启发,女娲炼石补天的事,其抽象的思维形式不就是互补吗?当然,这样简单化的说法近乎荒唐。但如果联系汉代占统治地位的观念背景,联系汉代人热知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汉代人认同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的宇宙观,以及汉代画像砖石中的女娲形象,仔细推考,则此说法似可成立。

在汉代流行的关于女娲的传说,共有三个主题,一个是炼石补天,一个是抟土造人,均见于文献记载:还有一个与伏羲二人手持规矩的图形,见于汉代画像石或画像砖。

关于炼石补天的传说,是我们熟知的《淮南子·览冥训》中的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焱百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烁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王充《论衡·谈天篇》中记载这个故事虽有些不同的细节,主题是一致的。

关于抟土造人的传说,见于《太平御览》卷七八所载《风俗通义》的佚文,“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人也”。这个创世的传说,后来出现在鲁迅的《故事新编》中。

与伏羲二人手持矩矩的图形,虽然没有这样的故事在文献记载,但也是广为人知。最着名的当然是山东嘉祥武氏祠堂中的武梁祠堂画像石,武梁祠西壁的伏羲女娲图,是伏羲手持矩尺,而不见与矩相配合的规武梁祠画像石伏羲女娲图,引自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亦有此图,墓门东侧的支柱上刻一幅伏羲女娲像,然而此像是两蛇身、三人首,却是有规有矩,但不能确定规矩为何人所持曾昭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四川汉代画像砖艺术》中所载崇庆县出土的一方画像砖,“图中画着两个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伏羲头上如莲,左手持规,右手执一圆轮,轮中有金乌,显然为日的象征。女娲头上双髻云鬟,戴耳瑶。右手持矩,左手执一圆轮,轮中有蟾蜍、桂树,显然为月的象征。二者尾部娲曲未交,风带飘举,优美异常”。此图伏羲、女娲与日月、规矩的搭配,是汉代观念准确的反映。

规矩是画方和圆的工具,在先秦时期已是常识,如《墨子·天志中》:“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圜与不圜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圜;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圜。是以圜与不圜,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圜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从那时到现在,这种知识一直没有变化。因此也可以说,用规和矩的图形来代表方和网的概念,在汉代即是顺理成章的。

方和圆在汉代又是能够与天地联系起来的观念。葛兆光在他《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曾指出,“在战同时代,占绝刘统治地位的大约是类似盖天说的一种宇宙观。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天穹是圆的,像一个覆盖着的斗笠,……战国时代人们对地的一个普遍观念,即中央与四方或八方的回字形结构,正方形的大地,由一个中央与向外推衍的四或八个方向成构成”。那时人还把圆、方理解为天、地之逆。《吕氏春秋·圜道》:“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圆和方成为天地的本质属性。

在汉代人们依然持这样的观点,而且在阴阳无行学说的理沦框架内,与阴阳相配合,行其恰当的位置。《淮南子·天文洲》:“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吐气者施,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毛羽者,飞行之类也,故属于阳:介阴之宗也,是以月虚而鱼脑流,月死而赢泷。”天地、方圆、幽明、日朋、水火、内外等等都统摄在阴阳的纲领下,成为世界秩序的一种表述。伏羲、女娲与日月、规矩搭配的图象,同这种观念是一致的。

《淮南子》具有道家倾向,在汉代不是占据主流地位的思想派别。我们再看一看正宗儒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的说法,对上述观念在汉代的普遍性影响可以多一些了解。董仲舒的宇宙观也持“盖天说”,认为是天圆地方。他在一个比喻中说:“足故人之身,首坌员,象天容也;……足步而方,地形之象也。”关于阴阳与男女,他特别强调:“天地之阴阳当男女,人之男女当阴阳:阴阳亦可以谓男女,男女亦可以谓阴阳。”。他讲阴阳的对立,“阴与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入,或左或右。”这是专指一个方面,强调相反的性质;而又讲合和的另一个方面,说:“凡物必有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合和之意,与互补的思想不能说完全一致,也是很相近的。回头再来看有关女娲的传说和图象,伏羲持规,是象征天,而女娲持矩,则是象征地。如果联系人首蛇身的形象来考虑,可能也表示创世的意思,用这样的形象是要表达人类初始的样子,象征天地的规矩是否含有开天辟地的意思,也未可知。女娲本是女性,在画像石资料中又与地紧密联系,然而在汉代流行的关于她的补天的传说,很明显足以阴补阳,以地补天:何况炼五色石,也是用地的材料来弥补天的缺陷。这与董仲舒“阴兼于阳”、“妻兼于夫”的说法相互印证,似乎在汉代的女娲传说中,确有互补性的思维底蕴在内,只是表现为传说故事的形象思维形式,故尔隐而不彰。

同类推荐
  •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

    《走近兰州》一书挖掘整理了从上古到当代的兰州历史文化,较全面地展示了兰州历史文化的沿革与传承。该书从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文化现象中梳理出了兰州概述、峥嵘历史、文化渊源、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生态园林、民俗风情、地方名品、科教文化、人物春秋等10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兰州历史文化的繁衍,引经据典、有史有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对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来说,可以极大地增进凝聚力;对外地的游客来说,则会极大地促进“认同感”。本书涵盖了兰州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让“兰州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等赞誉都有了系统的文字根据。
  •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是什么样的呢?浙江省武义县县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闯入了笔者的眼帘,刻入了笔者的脑中。笔者在为武义的惊人变化感到震撼之时,认定这就是笔者心中的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经验提升为武义模式,其结构大而分之可分为人与自然的关联在协调中平衡,人与人的关联在沟通中和谐两大基本元素。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热门推荐
  • 丫的你是我的银

    丫的你是我的银

    小时候,师父,我想喝奶奶,小女娃看着眼前男子赤裸的胸膛直流口水。正在洗澡的男子抚额轻叹;不可以。长大后师父,我可以和你一起洗澡吗?风华绝代的男子一脸黑线:不可以。某徒弟狡猾一笑,一脸天真道:那我打个折,看你脱衣服好了!某师父......
  • 古诗300首

    古诗300首

    本书精选了古诗中的著名作品300首,按照作品内容绘制精美典雅的插图,加以精当的释义,从而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的内涵,并通过诵读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
  • 最后一段感情留给我

    最后一段感情留给我

    运用倒叙的方法写一下自己的感情生活,贴近生活实际,发自肺腑的。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慈禧全传全3册

    慈禧全传全3册

    叶赫那拉氏族在朝鲜边境一带驻扎繁衍,乃至繁荣。这一带位于长白山区,是满族真正的起源地。在不断侵袭相邻富饶土地的过程中,杨吉砮和他的族人逐渐掌握了精良战术,侵略欲望与贪念也与日俱增。现在看来,这片富饶的土地沦落到其他部族手中甚是可惜。
  • 倾城佳人

    倾城佳人

    小时候,她调皮可爱,得到周围人喜欢的可人儿。长大了,更是大家眼中的绝世之姿。桃花朵朵开,身后总跟着那么多绝世好男儿,她该怎么选择?谁又是那个最后站在她身边的人呢?
  • 爱,好难好难

    爱,好难好难

    她?到底是叶欣儿还是安可?一场噩梦的惊醒改变着她人生所有的美好,三个男人的爱恨纠葛苦情了一世,她由衷的暗叹:“爱,好难好难!”爱她的人她爱的人,彼此相爱的人终究不能在一起,苦情一生的结局终究换来一世的遗憾!
  • 嗜血妖妃

    嗜血妖妃

    她是一个实验品,只因为教授实验失败,便将她抛弃,不过运气很好,她遇到了一个很爱她的男人。本以为生活可以简单的幸福下去,但不曾想她病了,一种嗜血的怪病,短暂的幸福便从此消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错过的爱我们重来好不好》

    《错过的爱我们重来好不好》

    在平淡的校园,一位阔少的突然到来,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寞
  • 上古世纪:凯尔的精灵之旅

    上古世纪:凯尔的精灵之旅

    进入游戏的瞬间张扬猝死,醒来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俩千年前的游戏世界——那个被称做光芒与玫瑰的时代!那里神与英雄辈出!一个爱恨交织,一个毁灭与拯救的故事即将成型!而他穿越为了精灵族的一位长老,自科尔维森林起始,圣歌贤者,又该经历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随着时间的推进,一幕幕被历史所隐藏着的真相,渐渐的浮现在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