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3700000001

第1章 青羊消息(1)

在高海拔的山顶俯瞰兀鹫盘旋,是少有的经历。这种大鸟只要愿意,能毫不费力地飞到7000米以上的高空。那天,它就在我的脚下,人们通常都是仰头看飞鸟,一旦有一天从上向下看,感受会大不一样,目光便被这孤云似的大鸟抓去,粗犷壮伟的北方群山只有这种巨鸟才能与之相配,别的鸟都太纤小秀气了。此鸟秋羽黑而春羽褐,冬季全身呈皂青色。此时它完全换了一副模样,整个后背和双翼被清晨橙色的霞光映得明晃晃,变成黄铜色,肩背上每一条黑色的纵纹都历历在目。原本铅蓝色的裸颈发出耀眼的光亮,仿佛戴上了一副银环。那对风帆般的巨翅纹丝不动,在空中水平展开,翅翼外侧的每一片初级飞羽都充分铺开,像一柄柄透亮的宽刃弯刀,猎猎摆动……

我用望远镜观察,这只黄兀鹫是雌鸟,是鹰族中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约10公斤,身长在1.2米左右,觅食范围在方圆200千米,跟东北虎差不多,而我们保护区南北长76千米,东西宽36千米,这意味着它随时都可能在禁猎区外遭到猎杀。省林科所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做过一次调查,长白山的兀鹫当时仅剩5只(包括猎获的1只)。

我把这个意外发现看成一个吉兆,当时我正在寻找青羊的途中,攀登蘑菇顶子山脉的第五座险峰。我的目光随着它盘旋的大弧圈转来转去(后来脖子酸痛了好几天),直到金炮把我从着魔的状态中唤醒。

与兀鹫同样罕见的青羊终年生活在雪线以上的高山裸岩带,常年与兀鹫和高山鼠兔为伴,连兀鹫都看见了,还愁找不到青羊吗?

时隔五年才写这个故事,是因为这故事的亲历者刚去世不久,仅用这篇文章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

这个人就是动物行为学家、人称“鸟博士”的赵正阶先生。他是我父亲的战友,1995年两人结伴去向海湿地看鹤,旅途中他讲述了这段经历,父亲回来又讲给我。在水泥森林巨大阴影中倾听来自原始森林的故事,真是一种享受。同时,它还唤醒了一段我少年时的记忆:那是个细雪蒙蒙的冬日,我从通化郊外一座叫窟窿杨树的大山里捡干柴回来,遇到军车停在路旁,一些兵围在篝火旁取暖。车厢里丢着十几只死狍子,有几只身上的弹孔正往外渗血。在橙黄色毛皮的狍子堆中,有一头青灰色的动物尸体格外醒目,它长着两只黑犄角,很像山羊。给兵当向导的老猎手告诉我,那是青羊。

这事已过去三十多年,我反复搜检还能记起的每一个细节,唯一能想起的是,当时那青羊的喉咙被人用刀切开了。伤口很深,周围凝结着一团血沫。那血一定已经凉透,雪花在伤口上结成一层红白相间的冰屑。我很奇怪:用枪打就是了,割开它的喉咙干什么?是见它没死又补一刀吗?这是猎人们常用的人道手段。那些兵是当地的驻军,打猎是为了改善一下单调的伙食。

听了这个故事我才知道,我当年是大错特错了!

听到蘑菇顶子有青羊的消息我十分兴奋。来长白山保护局10年,什么动物都见过,唯独没见过青羊。简单收拾一下外业工具,叫上老向导金炮,我俩搭上运物资的汽车,直奔蘑菇顶子。金炮是保护局请的向导,12岁开始狩猎生涯,在山里转悠五十多年,枪法好,只要进了山,就像到自己家里一样。

大雪封山是原始森林保护自己的一个招数,它不愿让人类进入它的腹地,便使出山洪、滑坡、寒流、大雾、陡峭的地势以及乌云般的蚊虫等种种招法来阻挡人类的脚步。它知道自己的宝藏有多宝贵,所以竭尽全力地保护它。这宝藏便是野生动物,正是它们使森林生机盎然,充满魅力。但它们也是森林生物圈最脆弱的一环,仅仅不到200年的捕猎,长白山的野生动物已到了灭绝的边缘。从冰河期以来在东北地区随处可见的东北虎、秃鹫和青羊等当地动物物种正变成“明天的古生物”。

我这60年的生涯中,有40年在长白山区转悠,只见过一次东北虎。我本来是鸟类专家,却对哺乳类、两栖爬行类、脊椎类动物以及植物、昆虫都感兴趣,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我一直主张考察每一种动物都要把它放在相对大的生态系统中去衡量,尤其要预测它的未来会遭遇什么样的灾害,及早给出预防对策。

我俩艰难跋涉三天,总算来到蘑菇顶子山下。金炮在沟口找到了他从前搭的狩猎窝棚,用干苔藓堵了堵漏风的墙缝、烟道,又草草打扫一下,就算安了家。晚上,金炮用刚打的野鸡炖土豆干,又烫了壶小烧,窝棚里顿时有了过日子的气氛。他满上第一杯酒,没喝,却端着酒盅出了门。我知道,他是拜山神老把头去了。老猎户都这样,开猎的头一天拜拜老把头庙,念叨几句,图个吉利。这是他祖上留下的规矩,一辈传一辈。

第二天一早,我们兴冲冲地上了山。说是山脉,实际是坐落在苔原台地上的六座山峰,每座都高约千米,十分险峻。苔原上是冰雪的世界,坚实的雪被厚一米多,形成一望无际的冻原。山峰上的雪却留不住,被烈风刮入凹处,一条条挂在大山深深的褶皱中,看上去就像白玉石镶嵌在玄武岩层中,春夏不融。我带了一架10×40的观鸟用望远镜。仔细搜索着那几座峰峦。一切是那么安静,似乎一切生命的活动都停止了,只有山风在金炮的枪管吹出悠长的哨声。这当然是假象,雪被下,除了众多生命在蛰伏休眠,还有许多生命仍在活动,留下一行行银砌兽径。时而,你会在雪原上见到一行玲珑剔透的足迹,五个圆脚趾并拢着,像一朵朵小梅花,那是狐狸留下的,它在追踪一条珍珠琏般的纤小印迹,那是它冬天的主食——棕背;时而,你还会看到椭圆形的阔大脚印,那是一只四处游荡的孤熊在觅食,它大约在冬眠中被掏仓的猎人惊了,不会再藏起来冬眠;时而,还会发现一行行细窄的竹叶状的三趾足印,在矮灌木和干草丛边绕来绕去,那是花尾榛鸡或山鹑留下的秀丽足迹,它们在啄食残留的草籽和干浆果……

然而,这些高山动物都比不上青羊来得神秘。在生存极为艰难的高山冻原山脉,只有大约十三种哺乳类动物能适应这酷烈的环境,其中多数是啮齿类,如高山鼠兔、旅鼠、地松鼠等。青羊无疑是其中最大的有蹄类动物。可是,我对能否看到青羊,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十几年来,保护局展览馆一直缺少青羊的标本,这个空白成了大家的一块心病,也都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这次考察上。

金炮听说要打一只青羊做标本,乐坏了,在攀爬第一座山崖的途中告诉我,青羊血是治跌打损伤的良药,青羊角更有滋补壮阳的功效,会有人花大价钱收购的。

听到这儿,我恍然大悟,少年时看到的那只被割断喉咙的青羊,实际上是被割断了颈动脉取血。

在第一座崖顶,头一眼瞥见一座座高大的青羊粪堆,让我目瞪口呆。这些粪堆保存得相当完好,像一个个大草垛,最高的有两米多。青羊的居所大都选在断崖下或山凹的窝风向阳处。这里空气干冷缺氧,气候与北极苔原的气候相近。酷寒和高海拔使食粪昆虫和细菌难以滋生。当初难以计数的小粪球虽然被压成了粪饼,但其中细碎的草茎和苔藓的纹理还看得很清楚,略加翻动,还能找到一绺绺皮毛和一些纤细的骨骼。粗看上去,最早的堆积至少在1000年上下。如果我的推断准确,就可以这样计算:青羊的寿命约为15年至20年,这个青羊家族已经在这里生存百代了(它们很少能活到20年),这里曾是一个多么热闹的青羊乐园啊。

有报道说,我国科考队在南极冰原下发现了有3000年历史的企鹅粪堆积层,正在据此研究南极数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大气及海洋的污染程度、企鹅种群的兴衰。

听说,南极洲还有积存万年的企鹅粪沉积层,它们在厚厚的冰盖下永远地保存着,和长白山火山灰下面埋藏的成片的硅化木森林一样,等待着人类去发掘和研究。我相信,尽管已过去30年,那些青羊粪堆仍不会消失,可惜我现在去不了啦,有两大本的《中国鸟类志》要完成,我担心我的身体挺不到这套书收尾……

父亲说:那套书是赵先生毕生研究的结晶,为此,倾注了他60年生命的最后10年。

我是个《白鲸》迷,极欣赏麦尔维尔那壮阔雄浑的风格,连他的啰里啰唆也喜欢。他说过:“蓝须鲸会躲避猎手和哲学家。”它躲避猎手是为了保命,躲避哲学家是不愿听他们饶舌,因为经历了亿万年进化史,聪明地选择了从陆地返回大海,逃脱了灭绝命运的大鲸自己就是生存智慧的大师。

看来,青羊也在躲避我们。

哺乳动物在1.5亿年前与恐龙同时诞生,它们躲过了一次次自然灾难,最后成功地取代了恐龙成为地球的主人。羊的祖先——原羊出现于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纪,大约在第四纪冰河期(有学者说比这更早),这株进化树孤单、弱小的一支流落到我国东北。起初,它们原本在水肥草美的大草原上生活繁衍。羚羊、塔尔羊、岩羊、羱羊、瞪羚、扭角羚、盘羊、大角羊、乌利尔羊、苏门羚等堂兄弟们的命运是一样的,在自然灾害尤其是众多天敌的进逼下步步后退,一直退到空气稀薄、天寒地冻、海拔2000米以上的冻原或高山上(登山家曾在喜马拉雅山4572米的高度发现了青羊)。它们的毛演变成蜡质管状,中空的毛管充满空气,这样的冬毛与雷鸟的冬羽一样,具有御寒奇效;同时蹄子变宽,脚踵富有弹力,坚硬的双趾似铁钳,能牢牢夹住突出的石块,特别适于登山;它们以蛋白质含量极低的苔藓类植物为食,为消化这干涩的食物,和冻原驯鹿一样,它们的胃能分泌一种特殊的酶。生存能力最顽强的动物是从不挑拣食物的,由此可以看出,青羊在食物、环境、气候诸方面,几乎达到了哺乳动物生存的极限。

人类在对野生生命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大屠杀之后,如今仍在步步进逼。过去长白山曾流传过一首民谣:

棒打獐子瓢舀鱼,

野鸡飞进饭锅里。

那是昔日我们整个东北林区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能从中看出人们对待野生动物的基本心态:吃、穿、用。

正是这种心态,使这里只剩下永恒的寒冷与死一般的寂静。

这座山上不会有青羊,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动物的踪迹,也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这里有的只是寂静,在凛冽寒风呼啸中的寂静。这寂静很可怕,南坡冰冷的裸岩、北坡终年不化的冰雪,山顶近7级的大风,寒彻骨髓。举目四野茫茫,乱云纵横,山岩狰狞,万物肃杀。这一切在无形中汇成一种巨大的压力,让人无法立足。面对这种环境,连在深山老林里多次经历生死关头的老金炮也挺不住,连连催我赶快下山。

在那难忘的七天里,我们连续登上了五座山崖,见到的都是一座座同样的青羊粪堆,感受到的都是同样的可怕寂静……我害怕了,这是发自内心的恐惧:上世纪70年代,我们的国家正遭受空前的浩劫,社会动荡,人性扭曲,全民族的文化都处于我当时在山上感受到的同样可怕的寂静中。

在这样的重压下我能干什么?!找到青羊并把它记录下来,也许是一个知识分子良心上的唯一慰藉,也是我当时唯一能做的事。

动物学家存在的真正意义,是发现和研究人类从未认知的新物种并将研究成果告诉人类社会,让人们了解和爱惜这个新发现的野生伙伴。但是即使我找到青羊,当时也根本无法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还有那一座座青羊粪,让我至今难以释怀,我一直想请生化专家分析一下。外国专家已在珠穆朗玛峰海拔6000米的高度上发现了人类工业污染证据,那里冰水中的pH值达5.85,已接近酸雨,还有镉、汞、砷等重金属化学污染物及大量的工业粉尘。长白山会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对动植物来说,工业化学污染是最凶恶的无形杀手。

讲到这里,父亲发出重重的叹息。他一直认为,对土地、对自然深怀忧患的人一生都是痛苦的,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世代相传的特征。父亲是诗人,他常说赵先生具有诗人的潜质,在许多方面,两人可谓是心曲相通。在向海湿地那几天,两人对那里发生的事情痛心疾首:一些政府部门随意修建度假村,通宵达旦地喝酒、打麻将、跳舞、在草地上呕吐;当地还组织旅游活动,游船播放着流行音乐在水面穿梭往来……

乍看到那一行行晶莹剔透的雪蘑菇时,我和金炮本已破灭的希望重又燃起。雪蘑菇(也有叫冰蘑菇的)的形成很有意思,草食动物在雪地上踩下了坚实足迹后,经日晒风吹,足迹四周相对松软的雪层融化或被风刮走,被足迹踏实的雪砣却留下来,形成了高约几厘米或十几厘米的雪蘑菇。

这种足迹很陈旧,让人难以分辨是什么动物留下的,也无法追踪。

金炮这个码踪老手,连连抓挠半秃的头,在雪蘑菇旁边绕圈子,又蹲下去用手指测量,最后得出结论说,只能是两种动物:狍子和青羊。他排除了马鹿、獐子(原麝)和野鹿的可能,因为马鹿太重,獐子太轻,野鹿的蹄瓣偏大。很明显,一群中等体型的草食动物曾在这片林地旁觅食,它们啃光了一些小树的嫩皮、细枝和越冬的芽苞。看样子,它们在这儿停过一会儿,又向树林深处转移了。

我抬头望着最后一座未攀登的山崖,它的基部白雪皑皑,上半部分是一个锥形的岩砾堆,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不固定岩石,仿佛随时会崩塌下来。山顶部分是一座高大的玄武岩壁,陡峭光滑像一面插在岩石堆上的大镜子。我很怀疑,青羊能从那么险峻的崖顶下到河谷来觅食吗?

我被这个疑问折腾得半宿未睡,可金炮却睡得很沉。这几天,他跟我说了他的打算,这趟回去他想收山,回到二道白河镇的女儿家养老。在深山老林里钻了五十多年,钻够了。山里的动物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打,眼神、脚力都跟不上,干不下去啦。我觉得,做了这个决定之后,他平静了许多,也真的显出几分老态。再过两天就要回家了,不管能不能找到青羊,他都会回去,抱抱外孙子,享享清福。这时候,他的心境最安稳。

同类推荐
  • 非牛非马集

    非牛非马集

    所收入诗词为作者退休后所写诗词作品中精选二百首而成。按文体分为六辑,有诗词、对韵,有唱和、歌谣,有杂体、古诗。大多是作者退休后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内容上贴近现实,长于针砭时弊;手法上偏于讽喻,富有幽默感。
  •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阅读,是通往人类文明的旅程,100位先行者的心得与感悟,洒播了一路的智慧之光,像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沿着满径的书香走来,我们一定会收获人生最丰硕的果实……本书精心擷取了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伟人的读书心得,按编年的方式编排,分为上、中、下三卷,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让人读之有轻松之感。
  • 小说编余

    小说编余

    我生于1936年12月,生肖属鼠,今年算是我“本命年”。鼠跟了我近60年,我却一直不理解鼠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本人不算漂亮,但也非“獐头鼠目”之辈,气量虽不算大,也非“鼠肚鸡肠”的人,我的外形和性格有哪点像鼠呢?鼠怎样在冥冥中决定我的命运呢?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 心归何处

    心归何处

    又是个晴朗的早晨。心儿站在院子里给她的太阳花浇水,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年在种这种漂亮的花儿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宁静的、几乎人人家都种有太阳花的小镇上,只有经她种的太阳花能开到这么大朵又灿烂,她的花好象有种魔力,任何一个人只要在这些花儿前驻足片刻,仿佛就能看到它们展开的笑容。
热门推荐
  • 红尘一仙

    红尘一仙

    高中生木子潼不慎坠崖后,唤醒异能,拜师修仙。从此斡旋都市,挽救世道,驱除邪魔,玩转权术,证无上道,天下莫敌。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 狂刀风云录

    狂刀风云录

    武者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生死置之度外,为的是何?守护尔!虽千万人,吾往矣!只因吾之身后——是你!流云大帝项云携前世记忆重生,势要捍卫自己的家园,守护自己的爱人,开始了走向巅峰的征程。
  • 我的亲亲古代夫君

    我的亲亲古代夫君

    她在现代莫名其妙地摔下楼梯撞到脑袋,不会就这么悲惨地魂飞古代吧?就算当作是免费观光古代文明好了,怎么还让她寄居在一个有丈夫,有儿子,且不被重视的女人身上?最可气的是她的丈夫居然明目张胆地搞外遇,哇!!当她是透明的啊??那个女人敢趾高气昂地斜眼瞧她??而她的小叔居然对她表示爱意!!啊哼!!真是老虎不发威当她是病猫啊!!好!!从现在开始她要重震声威,恢复她应有的女主人身份,把所有的蜜蜂蝴蝶通通赶走!
  • 仗剑任我行

    仗剑任我行

    萧离,一个嗜剑如命的天才,在追求剑道的巅峰,来到万界山,成功穿越到蛮荒大陆,投生到萧家村,一个对他来说全新的世界,而他的剑道之行,重新开始,看他如何登上通天之途。
  • 穿越时空我的世界

    穿越时空我的世界

    本人新手,不喜欢看就别看
  • 邪兵道

    邪兵道

    一柄绝世的邪刀,怒火越大,威力便越大。一个青衫的少年,不屑正道,亦不入魔道。生存于兵道繁衍到极致的神兵大陆上,如何从一个人人唾弃的废物成长为万众敬仰的极道兵者?又如何在被人尊称为“神界”的强大势力下保护自己的亲人?面临至爱悲苦,是应该痛苦选择诀别还是愤怒拔刀斩天?在涯边绝望之际,他是孤军奋战还是友自远方来,甘洒热血铸就千古佳话?正道不一定对,邪道不一定输!“吾自负刀而行世间,不求正果,只求痛快!”感谢好友玄卿为本书建群,有兴趣的朋友请加Q群:137297801
  • 降临三国

    降临三国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英雄梦,而对我们国人来说,瑰丽的三国,就是永远的不老话题。昔日三国烽烟,群雄并起,诸侯涿鹿中原,铁血豪情,让人恨不得身处其中,享受金戈铁马的魅力。而本书,就讲述的是一个从21世纪穿越到500年后的游戏宅,为了生存而奋斗在三国题材—虚拟游戏《不朽之歌》中的故事。且让我们拭目以待,看主角苏鼎如果在未来世界翻云覆雨....(新书成长期,急需要诸位朋友的支持与爱护,打滚儿求推荐、收藏,您随手为之,将会给予我极大的鼓舞)
  • 雪步红尘

    雪步红尘

    “雪凝,你...”他惊愕的看着她。她从他的手里挣脱了出来“哼、我不会再待在这个地方,我不是什么雪妃,这皇宫它就是个笼子!”雪凝对视着他,眼里透露着坚决。”我不会再进这个笼子了,我要离开!”因为这里让她失去了她的心,让她的心好痛,曾经受过的伤,她不想再重蹈覆辙了。转过身,深深的一口气,忍着亦要往下掉的眼泪。“若—有谁再叫本宫主为雪妃,我定当不饶!”提脚走去。皇上看着她的背影“是呵。这是个笼子,朕怎么忘了,你要的是他,跟朕在一起真是让你受苦了,那就走啊。滚”最终,你还是叫我伤心了,你就是要你所谓的煜哥哥。迈着沉重的脚步,从此此处残留的只有他与她的伤。“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呵哈哈
  • 总裁夫人很低调

    总裁夫人很低调

    我明明是他的合法妻子,却享受着私密情人的待遇?我费尽心机成为光芒万丈的陆家大少奶奶,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我问道:从头到尾,我是不是就是你手中复仇的一颗棋子?他笑说:当然不是,至始至终,你都是我复仇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