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00000011

第11章 政府改革视野中的中国公务员法立法(3)

(第二节完善公务员制度,推进政府改革

弱化部门利益,建设公共行政,需要针对部门利益形成的根源,进行多方面的制度设计。如,提高部门“三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力争做到“职权法定”,杜绝“职权自定”;加强对行政立法行为的监督,遏制“部门职权利益化”趋向的发展;加快公共财政制度建设,隔阻“部门职权利益化”实现的渠道;决策与执行合理分开,中断部门利益实现的链条等。同时,弱化部门行政,建设公共行政,对中国公务员立法提出了要求。中国公务员立法也应该在弱化部门利益方面有所作为。

公务员在国家管理中的角色,决定了公务员必须具有“公共精神”。公务员是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必须忠于宪法和法律,忠于国家,忠于职守,这是其法定的义务。公务员是法律的仆人,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政纪处分,这是其法定的权利。只有依法履行职责,才受法律保护。公务员是属于管理多数人的少数人,必须予以监督。对中国公务员来说,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公务员能否正确行使权力,执政为民,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望,公务员能否正确地秉公执法、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正;公务员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工作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水平。

将塑造公务员的“公共精神”,作为制定《公务员法》的价值定位,将塑造公务员的“公共精神”,贯穿于公务员各管理环节的制度设计之中。将提高公务员的专业化水平,作为制定《公务员法》的目标定位,将能力建设和开发公务员的人才资源,贯穿于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始终。上述两点框定了中国公务员法立法目的: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

一、创新分类制度

党、政、企、事、群五大系统3600万干部队伍中,分离出530万公务员队伍,这是探索科学的干部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的重要开端。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与业务类的设想始终没有实现。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虽然提出“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但依然没有按职位的特点对公务员进行分类,只是根据是否承担领导职务,将公务员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对所有公务员仍然采取大一统的单一管理模式,难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与科学管理水平。如何迈出分类管理的实质性步伐,是提高公务员专业化水平的基本前提。

没有分类,公务员能力建设失去了针对性。比较粗放的通用型能力标准框架,还可以做到,如有的观点认为,公务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具备的宏观决策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行政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从需求调查的角度对不同层次的职位(战略层职位、管理层职位、操作层职位)的能力框架做出界定,如有的观点认为,以6种需求(时代需求、社会需求、政府系统的总体需求、组织需求、职位需求、个体需求)为能力依据,以相关调查为基础,将司局级职位的能力标准框架概括为“三类18种能力”。在此基础上,有观点认为司局级公务员能力标准框架概括为7种(政治鉴别能力、行政决策能力、市场经济驾御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用人激励能力、创新能力)。实际上这还属于某一层次职位通用型能力标准框架,还是难以科学界定不同类别公务员的能力标准框架。

上述能力标准,还是解决不了人事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如,根据中央编制部门典型调查与初步估算,全国行政执法人员约为200万。河南全省建设、交通、卫生、环保、土地、技术监督6个系统核定编制为51277人,实有76636人,超编25359人,超编比例约为49%。山西太原市执法队伍中50%以上为工人和招聘人员,有大专学历的不到20%。许多执法人员未经严格考核与培训就上岗,执法时方法简单,态度蛮横,“罚随口出”,乱罚、滥罚及该罚不罚的现象突出,执法扰民的问题严重。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就公务员做出分类。没有确立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标准,“什么人都能执法”的观念还有相当的市场。决策与执行合理分开,是清理整顿执法队伍一条重要思路。专门从事行政执法的公务员与其他公务员的边界将会日趋清晰起来。针对一线行政执法的公务员职位特征与工作特点,制定符合其类别特征的能力框架就迫在眉睫。

二、完善更新机制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更新机制由录用、职务任免、培训、交流、辞职辞退、退休管理环节构成。工作全面展开,“凡进必考”的观念已深人人心。考录、培训、辞职、交流、轮岗、退休工作全面展开,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进口”依然不严,出口依然不畅。严格考录,规范调入,是提高塑造公务员“公共精神”以及提高公务员专业化水平的基础性工作。

“凡进必考”是各国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之一,也是从源头上把住公务员素质能力关的关键环节。录用,是公务员管理的第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是否真正确立。录用制度的实施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塑造公务员“公共意识”的土壤质量,直接决定了公务员专业化建设的程度。调查中普遍反映,通过招考进入机关的公务员普遍受欢迎,这些公务员的学历更高,素质能力更有保证。1993年以来仍然有38%的新进公务员没有通过录用考试。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还不适应政府改革的要求,与没有严格考试录用有直接的关系。2001年底,我国541万公务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62.1%,比1993年的32%提高了30个百分点。这是执行录用考试制度的进步。但本科以上学历的公务员所占比例还不是很高。如2001年底,广州市13677名公务员中,研究生为467人,占3.41%,大学本科2848人,占20.82%,大学专科6073人,占44.40%;其余为中专以下学历。武汉市现有公务员34984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有997人,占2.84%;大学本科学历的7835人,占22.39%;大专学历的17168人,占49.07%;其余为中专以下学历。基层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更是令人担忧。录用考试不严格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公务员进口渠道过于庞杂,录用体制不顺,执行不力。

根据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有关规定,进入公务员有考录、调任、转任、安置等多个渠道。由于流人渠道多,难免出现漏洞。以湖南宁乡县为例,2002年该县有公务员和参照执行的公务员人员2373人,其中1997年以来新增公务员1021人,而通过考录进入的仅84人。其他则是通过调任、转任和其他形式进入机关的。

考录体制不健全,考录成本大,对考试录用工作造成影响。

根据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由省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组织。”

在实际运行中,市以下机关录用公务员首先向市一级政府人事部门报计划,再由市一级政府人事部门向省级政府人事部门上报,待省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同意后,才能正式实施和进行。

县级行政部门需要补充公务员少则需要四五个月,多则需要七八个月,甚至一年。

同类推荐
  • 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

    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与其相关条例、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 诉讼法的理念与运作

    诉讼法的理念与运作

    法学是追求正义的学科,而程序是保障公正的前提。本书从法讼理念的角度,以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诉讼法实践,对诉讼法的理念与运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反映了诉讼法学术界讨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司法改革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是一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专著。
  • 美国证券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

    美国证券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

    《美国证券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一书是盛世平副教授在其2000年业已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写作而成的。在前几年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开设证券法专题讲座时,我曾提及:如果有谁能够将诸如标准普尔等证券评级公司或商品检验公司的法律判例加以总结和研究,这样的论文恐怕是能拿到国外杂志上加以发表的。因为就本人所知,国外尚未见到过类似的系统研究成果。
  • 求学问策: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求学问策: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全书围绕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分招生政策、收费政策、救助制度、质量保障、安全教育、就业制度、民办教育与出国留学七个部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有重点地加以介绍,以便大家对有关教育政策法规有更好的了解。
  • 公民维权法律好帮手

    公民维权法律好帮手

    本书从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公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难解难纷”,包括:消费者维权问答、房产及物业纠纷问答、家庭 /婚姻纠纷问答、人身伤害维权问答、医疗纠纷问答、最新道路交通法与交通纠纷处理、劳动人事权益与社会保障纠纷处理、保险投保理赔纠纷问答及法律依据、借贷纠纷问答及法律依据、精神赔偿、合同纠纷处理、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官司的常识问题、公民常用法律文书。本书根据公民日常生活需要所编写,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案例说法,用问答的形式解答,通俗易懂,现用现查,适合于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实是公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延年益寿七大黄金法则

    延年益寿七大黄金法则

    本书从延缓衰老入手,介绍了养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养生益寿须知、饮食养生、生活方式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心态(精神)养生、借鉴长寿老人养生等八大黄金养生方法。
  • 北远之颠沛流离

    北远之颠沛流离

    北远是一部小说系列,它讲述的是在异大陆上发生的故事,每个故事的时间,年代都不一样,总的来说是分为,蛮荒时代,诸神时代,大修武时代,战国时代,大航海时代,神迹时代等。我想以小故事的方式,向大家完美的展现出北远异大陆的事情。颠沛流离是发生在北远大陆战国时代中期的故事,里面可能不会涉及到太多的修炼等等,但会出现一些奇特的物种以及兽类,还有天文现象,以及地理奇观。颠沛流离的基调是以战争时代人要活着和活下去为依据,人性的描写可能占的也不会太多,主要是描述各大战场和计谋。北远系列的故事估计在20W到30W之间,但故事会很多,我想将这部系列小说写成类似于我们的世界史或则中国史那样的著作。
  • 不死灵神

    不死灵神

    这个世界,有着强大的战技,顶级的战兽,还有着强大的五行修炼者。传说中的洪荒战兽,逆天的战荒境强者,当强大的魔灵师到来时,身怀至宝的主角该如何自处?当黑暗之主的锋芒遮蔽了苍穹时,水火本源力临身的主角,如何一步步打破禁忌,率领着众多强者杀伐天下?弹指间,翻天覆海,转瞬间,灰飞烟灭!光怪陆离的异世界,灵识不灭,灵神不死,且观一个凡人如何走上恒古的巅峰,抱得美人入怀,成就那不死之灵神,君临天下!
  •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毒妃废柴八小姐

    绝世毒妃废柴八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黄金杀手,因助理背叛而穿越。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出现了。“乖,吃点饭,不吃饭那还有力气生气”。“爷,王妃说你三心二意所以带着帅哥额…男小三跑了”。“她敢,给本王捉回来”。“爷,王妃说你不宠他,去找男倌了”“去,把那青楼给本王轰了”。“爷,王妃说你不讲理现在正拿着锅铲往这边赶呢,您块躲躲吧”
  • 倾城红颜:冰山王妃很变态

    倾城红颜:冰山王妃很变态

    她,是21实际叱咤风云的琉璃公主——魅,杀人如麻,冰冷无情的她,原以为得到了爱情,却在自己的婚礼上被自己的爱人捅了一刀,她心不甘,老天眷顾她,给她了重生的机会,成为了一个丹田破碎,无法修炼灵力,胆小懦弱的叶家废材三小姐。当她睁开双眼,冰冷,犀利,嗜血,的眼神令人心惊胆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加倍还之!宁我负天下,也不可天下负我!
  • 铜铃诡谈

    铜铃诡谈

    自古有“招魂铃”一说,偶然得一铜铃,开启了一场见鬼之旅!每每铃声响起,接二连三的死者现身,恶鬼索命。血色扳指,噬魂砚台,活死人,陪葬物的诅咒之谜,一连串诡异的事情相继发生,这一切指向古棺洞的神秘女尸。以为学技能防身保命,却步入一个“换命”的阴谋!铜铃声响,是招魂,还是索命?在阴鬼路上挣扎求生,究竟谁能存活着回到人间……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尤其是中国人,遇事讲究讨吉利,比如过年时,摔碎了酒杯要说“岁岁平安”;家家户户也要张贴门神、财神、春联及年画,以保佑全家吉祥平安或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这就是求吉的一种表现。求吉心理的存在,使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动土、出行赴任等重要活动中,去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来进行。这种择吉风俗前后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过去尤其盛行。
  • 人类再造计划

    人类再造计划

    人类再造计划开启,人类将迎来进化还是将迎来灭亡?人类的远古血脉是否还能再次觉醒?段旭,一个标准的宅男,是否能带领自己的团队闯过18层的挑战呢?每层都将是一个让人崩溃的空间,人类的本性将显露无疑,是善良?是丑恶?
  • 末世猫妖

    末世猫妖

    在这个崩序的世界,让我们以一只猫的视野来看一场不一样的末世......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看着这个这场世界的博弈。以一个游历者的角度,看着这末世的冷暖与人性。有时他会热血、、冷漠、残忍,视人命如草芥,有时却又如同一只可爱、搞怪的邻家小猫....一只好奇,冷漠,随性,却并不寂寞的猫。“此处九尾猫妖出没,请注意安全!”(本书不会变人)并非千篇一律的科幻末世,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会一直坚持我的特色,就这样写下去。读者交流群:110665872。(我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更新信息)开始整改中——凡是用阿拉伯数字标示的章节都是改过后的。PS:非脑残、非种I马、无王八之气、无变态金手指,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