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3500000011

第11章

你的难过是个独居的哑巴,你最不懂得的就是把难过交出去,分一片给别人,这是我最担心你的事情之一。

生活里鲜明的片段真少,要补白的部分真多,生活需要无数虚构才能粘得起来,我们都是活在边活边虚构的自传里,有时意觉点,有时不那么意觉。

分离不常常是,但有时是极端的保存。

有些事以为可以必须说明,比如无疾而终,比如不哭就是美的这个说法,比如行李箱少了一个轮子,比如发现一位朋友瞬间老了一圈。

想到米罗的画。这不该死的老头儿。

比如眼下的水果,它是甜腻、鲜艳组成的,比如一封信和一个孩子,比如你所处的秘密基地。

没想到这一天很快就来了。

在别人家的餐桌上喝粥吃菜,收拾回厨房,纸巾擦净,将电脑搬来,开始写作。一想来,近日人们都已辗过泥水准备过新年。

你除了使用麻醉药和手术刀,还使用了什么?

你想自己已经明白。你回到领土。爱一个人。

看到你的短信时正端好饭菜,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愿意想到你的身体去,你白天的长信,和我说的往事,你还故意跟我说的不是身体的事情。

其实你没和我说过你的身体的事情,我知道你身体虚弱,我知道你不愿意细说的事情就是不愿意说,我知道多点和少点,不确定哪个令我更为忧心。

但是我的忧心于你无助,于你无助,我只能贫弱地写信给你,这两个月来心情很坏,都是低温着的,我不觉得能用远和近来形容和你的距离,我的感觉是你在变稀薄,很可怕。

我害怕没有你,什么是没有了你呢?你病痛的时候我有没有你?你哭泣的时候我有没有你?

你现在在昏睡着吗?我不知道,你现在在喘气着吗?我也不知道,不时会想,只要你安好、健康、安定,我即使……然后不愿意继续想下去。

但我的确愿望你安好、健康、安定。

读了一会儿Iris Murdoch的东西, 20世纪中有好几位英语界的女作家很迷人,你之前提到的普拉斯也在其中,手边有Ted Hughes,就是她丈夫在她去世后编的诗歌总集,也有才印没几年的她的笔记全编。

很多人提起刚去世的哈维尔,也喜欢他,他知道词语的力量。

喜欢普拉斯,她丈夫是比她有名气多的桂冠诗人,近年人们才对普拉斯多了注意,也对她丈夫多了不满,我读她的诗时念念不忘普拉斯丈夫对她的情感的迫害,再也无法客观地读,这也好,阅读本不是为了什么客观。

你一定对我对你不常写信的投诉很不以为意,因为你的一封信就比我的十封信要长。

我知道你在删除,你在否定,你想成为不是你的你,你想开展一段陌生的人生,你想爱一个人;我知道你有天会把头发剪掉,会把名字剪掉。这些,没有改变我。

爱只是一种感觉,它不是什么东西,它可有可无,但必须保持感觉,不管是什么感觉。一个作家说如果你想写威尼斯就不要去威尼斯,对,我非常认同这些观点,这是必须的。但爱不一样,爱不是随便的,爱不是信不信就可以说得了的。爱可能在前面,可能在你头上,可能它已经死掉……但你必须要学会独处,学会独处的人都是天才。

抄起毛姆的小说继续看,之前看了一半放下了,今天觉得应该把半途而废的书都好好安置,看的看,不堪的不再看,然后发现小说还是能够看下去,故事里的主人公越成长越冷漠,毛姆说故事的笔触我不喜欢,但他总算是懂得说故事的人。

在途上,看风景一抹一抹掠过,往来过多次的路途,总混合陌生和熟悉,以为知道下一道路口的景物,却发现现实修正了记忆,或者记忆编写了现实。

我本不是喜欢数着时间的人,但是自从遇上你,开始了一年一月地翻着过去和将来,你出现在我眼前时,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生活有很多遭遇,不是每个都能叙述,有些只是虚晃一下。

看顾长卫的《孔雀》,他说的故事真美,你和他一起看,他定睛看了两个小时,忽然说这片子是一段生命的故事,很真实,你吓了一跳。虽然你知道所有的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位老人,像所有的成人心里都住着一位孩子那样。

你喜欢计划,一件事情未完便筹划下一件,然而总没按设想的去做,好像你做菜喜欢挑选食材,洗涤切割,随意调味,不在乎好吃不好吃,你喜欢在事情的因果的接壤处发呆,你喜欢预视,不管那是如何的不靠谱。

你曾用了很多灰黑的字词,你的字也是你一幅幅的黑姑娘,但是你并不是在申述,也不是在排毒,你只是在直抒,你是永远的现在,当下。

普拉斯的日记读得很慢,你还在十八岁的她那里,她对身体的成长,性,和男孩子的关系充满想象,她的词语丰富,自然流露的丰富,那时她还没开始写诗。

包豪斯的教学法里,第一年的大师入门课,一半是工艺手作的训练,一半是形式哲学的理念课,学生们学习相对的概念,轻和重,坚与柔,颜色冷暖,几何的对照,学生的功课是自由选择他们在行的质料,用具体表现抽象和对立,很有启发性,你在学生的作品中,看到很多20世纪的画作和建筑物的原型。

坏掉的灯泡是没有发光后不坏掉的东西。坏掉了,便换个样子,再发亮,放弃和希望,是合二为一的东西,自杀的念头,来于生活的执念,对生命放弃的人,不会自杀,只会生如槁木。

毛姆小说中的男孩, 为了不停折腾他的女人,去伤害大度地爱他的女人,人的不可理喻,太可理解了,不是吗?

转回去读普拉斯的诗。喜欢她的诗多于她的故事,我发现要努力从她的故事挣脱才能读她的文字,和她诗歌里的想象力和日记本子里的直率不同,普拉斯小说里的文字是缺乏魔力的,像一个迂回的情节的撮写。Harold Bloom是英国有名的文评家,他对普拉斯的小说,对她忽然备受爱戴很不以为意,Bloom造诣非凡,也是很有趣,主见很深,很偏执的学者,看他的评论,不管同意还是拒绝,都看得很乐,但普拉斯不是一流的作家,又有什么大不了呢,谁要守着一流的作家,比方她说:我醒来/听/远海在耳朵里移动/……/你嘴巴猫儿般的干净/方框窗户,洗白吃掉枯燥的星星。

走近陌生,陌生真是奇怪的东西,追求陌生是一种欲望,看着分裂出来自我的恐怖的熟悉感,更是一种难禁的陌生。

先前读完普拉斯的小说也有一个她分裂自己而写的镜像一般的她,她的故事里,这个异己的她后来自杀了,她自己在故事里慷慨地活下去。当然,普拉斯没能活出她的故事。她走进了镜子。

每天有很多琐事,洗熨、煮吃、冲泡、整理、排序、拭抹、对着镜子看,某天忽然想,老去是需要决心的,可以变老了,便放开手,一直衰败下去。

我怀疑我曾经读过《绝望》,但完全想不起故事是怎样进行下去的,只是每翻一页都是似曾相识,一页页似曾相识,法国人说这是deja-vu。 deja-vu也解作相聚,先离,后合,也有人说这是前生的残余,它的现象是在陌生的东西里浮现熟悉,它的底蕴是在称手的事情中涌出陌生。

在看的《绝望》译得不好,但我知道纳博科夫冷静自嘲的笔触,翻译里的,却到处是温度的诙谐,温度不对,感觉便失调了。在另一部在看的小说里,小说里的女人对男人说“You are a pool of clear water where the light plays”,温度刚好。

帕韦泽是20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诗人,作家,1950年8月,他托姐姐为他打包了行装,他跑到都灵的罗马旅馆下榻,打电话给四个女人,没有一个说有空和他会面,他在随身带来的他一本小说扉页上写:我请求原谅,也原谅一切,好吗?流言蜚语,简短就好。

茨威格写作不知节制,他写很多,他说他写好的从不回头修改,他以丢掉为乐,他吹嘘他写一千页文稿,要放弃八百页,余下的二百页就是精华,可他没有认真精练的作品,他总是散漫沉浮,一千页有一千页的沉浮,二百页便有二百页的,他的德奥语区的同行看不起他,他移居英国时,同行都松一口气,说,轮到英国人来受罚了。

Goldmund从修道院逃走出来,在他明智的年轻导师的预言中逃走出来,晚上赤身游过浅河,到森林的边陲,像夜鸟般呼叫,呼叫女人,那个傍晚,从他怀中醒来的陌生女人,她寻他的嘴唇,引导他做爱;Goldmund从修道院逃走出来,走进无词的世界,词语没有分量的世界,这世界的月在眼睛之中升起,这世界的相聚,在日出后烟消云散。

普拉斯不多说她的父亲,她真不该不多说,早死的父亲早死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早谈及他,书写他,扭曲他,虚构他,在他坟堆前讲不属于他的故事。

同类推荐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同光体派的宋诗学

    同光体派的宋诗学

    本文主要以同光体派的诗论为研究对象,对同光体派的宋诗学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梳理,力图理清其宋诗学面貌,揭示同光体派宋诗学的特点和成就。
  •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我独爱生活应有的样子

    这本书是周作人的散文集,在他的早期同人如胡适、陈独秀、鲁迅等纷纷选择了各自的政治立场时,唯独周作人选择了生活本身,试图耕耘“自己的园地”。周氏散文一般为闲话式的,“大至宇宙,微如苍蝇”,无所不谈。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平和、淡泊、娓娓说来、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他认为,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应然的,他相信近切实在的生活本身,更相信个人生活的完成。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渴望微妙地美地生活,这些都表现在了他的散文里。
  • 山妹

    山妹

    《山妹》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发表于省内外报刊上,表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的数十篇散文作品,这些来自生活底层的、原汁原味的、带着鲜活血丝的作品,犹如一股从山涧流出的潺潺清泉。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热门推荐
  • 龙下江海

    龙下江海

    一个大学老师,演绎着不一样的人生,霸道的称霸江海,你是否已经准备,他已经启航,无数的美女前来,一睹尊容。
  • 歌尽桃花:倾城世子妃

    歌尽桃花:倾城世子妃

    前一世是她瞎了眼蒙了心,认贼做父,最终落得身死魂消重活一世,她苏天歌步步为营,定要让仇人家破人亡前一世,临终之时,他护着她,说男人岂能让女人来保护重活一世,她心里唯一的温情和善良都与他有关,她要护着他兜兜转转,原来缘分早已注定他说:本大人早已逃不出你织的网她说:那就别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何以解悠

    何以解悠

    一个是身份尊贵的总裁大boss,一个是不起眼的小秘书,就是这么两个毫无交集的人偏偏却又剪不断理还乱。到底是大boss拐了小秘书,还是小秘书吃定了大boss呢?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只要你此开心就好了!在季晓悠的眼里,男人为何物?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罢了,所以这二十几年来她从不对任何一个男人有好感,更别提谈恋爱了!当然这是在没遇到何俊熙之前。就是这样一个接近孤僻的性格才做到了总裁首席秘书的座位上!因为什么?据说是这位传说中的总裁大人不近女色,只有对他没有任何想法的女性才符合要求,所以我们的季秘书就这么被选上了!从此开始了她噩梦般的秘书生涯!在何俊熙的眼里,女人都是可怕的生物,所以他对女人望而却步,一度被外界冠以“同志”的称号,可是他本人却毫不在意。只要能不被女人纠缠,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当然,这是没有遇见季晓悠的时候。面试了n个秘书,没有一个是他满意的,唯有季晓悠,这个没有任何表情,对谁都淡淡的女人入了他的眼。只一眼,就让他认定这一辈子要是娶老婆非她不可。于是开始了追妻生涯!他们只见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慢慢观看吧!
  • 展现你的气质

    展现你的气质

    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都在显示着我们的气质。所以要展示我们的气质就要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具体行为上下功夫,改掉坏习惯、坏作风以及消极的心态,将我们自信、乐观、豁达、敬业、幽默、干练、诚信等等好的品格融于工作、生活、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具体行为之中,展示给公众、朋友、家庭、单位……。如此,我们就成了一个具有美好气质的人!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各种行为,通过各种让人们称道的行为,将美好的气质展示在各种人群前、各种场合中。
  • 我爱你,我有罪

    我爱你,我有罪

    唐小染说:我的执念太深,如果我活着,却不能够拥抱你,我会疯的。每个人都有执念,唐小染的执念就是沈慕衍。唐小染太执着,执着就变成了执念。而执念,伤人又伤己。沈慕衍说:那个女人死了好,我们去喝一杯庆祝。醉酒的他,却问好友: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是,你错过了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只因为你是沈慕衍而爱你的傻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暴风时代

    超暴风时代

    当W博士的实验基地,埋葬在了科尔斯山脉的地底,那融合了地球百万生物基因样本的全新生命体,将独自肩负使命,迈向世界大舞台。湛蓝的暴风刮过苍穹,最强的人造人战士,拯救地球!!!【新书上传,挥泪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无敌流,单女主,一个正能量人造人的传说崛起,合口味的入!】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十二生肖与运程(古代文化集粹)

    十二生肖与运程(古代文化集粹)

    “生肖”是指一个人所生那一年的属相,共有十二个,通称为十二属相,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它不仅是一种形象生动的纪年、纪月方法,而且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民间文化,它与周易、五行、阴阳八卦、天干地支等学问融为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人的心中。被赋予了种种神奇的色彩。本书从每个人的事业、财运、情感、婚姻、健康等方面为读者详尽阐释一生的运程。使读者能够客观、正确地对待人生。
  • 天位战尊

    天位战尊

    三万年之前,七道破灭,未央世界沦陷,成为被异族圈养的大陆。一大能者牺牲自我,驱逐异族,耗费无数心血封闭两个世界的通道。三万年之后,七道传人再现,封印松动,未央世界再次暗流涌动。易寒本为异世界顶尖杀手,却携带逆天宝典穿越而来,机缘巧合下成为七道传承者之一,逆天宝典在身,无视修炼所需庞大资源;冠绝道瞳加持,勘破一切玄妙武技;逆天战技于我,粉碎前方所有敌人。于是,他注定踩着天才的尸身前进,从此笑傲苍穹,谁与争“疯”。新书求推荐,点评等各种求。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