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2400000008

第8章 对症下药:孩子不听话的一般对策(2)

在我国很多家庭中,有缺点的孩子被呵斥与责骂是家常便饭,因为父母们认为,这完全是为了孩子好。岂不知,几乎百分之百的孩子会认为,大人们这些无休止的唠叨与责骂,简直就是黑暗统治,特别是对一些有缺点的孩子,更是一场灾难。父母们也许不知道,没完没了的唠叨与责骂,会彻底击垮孩子的自信,会促使孩子更加沉沦。

许多孩子丧失上进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求上进,恰恰是因为他们在取得一些进步并表现出自己有上进心的时候,被父母、老师所忽视。而当他们不经意地表现出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却会遭到父母们不顾场合、不讲分寸、不讲方式、无休止的呵斥打骂,或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唠叨,没完没了。

其实,与其揪住孩子的缺点和毛病不放,父母们不如多下些功夫,多发现他们的优点与长处,加以赞扬与肯定,用肯定优点的方法去纠正缺点,逐步将他们引导到积极上进的道路上来。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父母,应该抓住这些闪光点,通过鼓励使它成为孩子进步的启动点,用这小小的星星之火,点亮孩子智慧的火炬。每个孩子都能迸发出点亮智慧火炬的火花,认真对待每一颗心灵迸发出的火花,发现它,抓住它,强化它,也就是说努力去发现、鼓励、扩大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把每一个优点都当作潜在的启动点。

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也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一旦触发了这个启动点,孩子就会自动自发地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树立起远大的志向,从而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5.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父母和孩子做朋友,基础是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有缺点的孩子在成长进步中,更需要父母做自己最值得信赖和帮助的大朋友。现代家教中,父母们只有先学会做孩子的朋友,才能当好称职的父母。

曾有一位学生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谈道:

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作为一名父母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真是一点也不假。

我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帮他分析事物、明辨是非,鼓励他对家庭的任何事情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将与他的谈话录下来。我们把孩子的启蒙画保留下来,把他的学习成绩、身高等按逐年变化绘制成曲线图,从小就教他唱歌、游泳、吹口琴、钓鱼,带他到博物馆参观、看展览、看节目,有空还带他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在各种活动中,我们不以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就说一不二,或摆出什么都对、什么都懂的样子,而是做能给予他知识和欢乐的最知心、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我们经常组织家庭会议,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家庭气氛民主和谐,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

孩子有事跟我们讲,从不在心里放着,出门说“再见”,进门问好,做饭当帮手,饭后洗碗擦桌扫地。平时买菜,洗菜,给父母盛饭,端汤,拿报纸,捶背。有时父母批评过了头,也不当时顶嘴,过后再解释。我常对孩子讲:“我们是父子,也是朋友,我们有义务培养教育你们,也应该得到你们的帮助,你们长大了,会发现我们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发现我们很多地方不如你们,这是正常的。因此,要像朋友一样互相谅解,互相帮助。”

在家里,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是平等的,孩子提出的看法,我们都认真思量,有道理的就接受。我们的想法也都和孩子讲,共同商讨。这样,就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家里有地位,受重视,所以也就对家庭更加关心。

我认为,只有和孩子成为好朋友,才能当好称职的父母。

这位父母的体会深刻、经验丰富,其做法令人敬佩。

在这样和谐的家庭中生活,孩子们会感到幸福快乐,有利于缺点的改正,更有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由于孩子与父母像朋友似的交心,也便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变化。

6.恰当地赏识孩子:让孩子感到被重视

孩子是需要赏识的,但赏识要有节制,要有原则,要有具体目标,否则“赏识”就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毒品,单纯的赏识将造成教育的灾难。

赏识不可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绝不等于“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换句话说,“赏识”其实改变的并非孩子的现实,而只是改变了孩子的心理感觉。如果对赏识缺乏必要的控制,无限度地“赏识”孩子一切方面,孩子的心理感觉与孩子的现实,便可能出现很大的差距。这时,孩子便可能满足于“赏识”提供给他的幻想,而不愿去面对现实。

这还不单单是我们常说的“被表扬冲昏了头脑”,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过于强调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潜能,孩子的一种本能反应便是,让潜能永远成为潜能,他不愿意尝试着使之成为现实。为什么?因为恐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更聪明,当自己真的在别人心目中显得“更聪明”之后,我们又盼望保持住这种良好的感觉,我们会惧怕做事,因为它可能打破这个美丽的肥皂泡。在一部最近火热的韩国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细节,男主角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绝对不要夸奖你的孩子聪明,要是那样,他们就永远不会学习。

赏识是一种激励孩子的重要手段,它之所以有效,一个重要的心理前提是,每个孩子都希望讨大人喜欢,每个孩子都信任大人的权威;而这又埋下了一种危机,如果一味用赏识满足孩子,孩子们也一味期待大人的赏识,最后可能导致一种“赏识依赖症”。赏识孩子是为了激励孩子努力,可如果掌握不当则会转变成孩子努力,只是为了获得大人的赏识;他们奔跑不是为了前面的目标,而是为了身后拉拉队的喝彩。父母当然乐于充当孩子的拉拉队,但问题在于,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身后的拉拉队已消失不在,这个时候,他们还有信心和动力跑下去吗?

许多孩子已经养成了因为表现良好就期待奖赏和刺激的习惯,他们念念不忘表扬,因为做好了一件事情而想得到金色的五角星,期盼父母的夸奖或者金钱奖励。在整个童年以及少年时代,他们或许会是父母老师心目中的宠儿,但一旦长大后,成人的赏识失去作用,他们便或多或少地感觉失落,他们没有学会从自己的行为本身获得满足和动力,他们没有学会自己为自己加油。

缺乏赏识、肯定、赞美的激励机制,孩子的成长很多时候显得动力不足。但是,在大力提倡父母的赏识教育之时,我们也需要指出赏识教育的局限所在。在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中,赏识作为一种手段是必要的,运用得当,它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赏识毕竟只是众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种。对一般孩子来说,赏识不可滥用。我们需要认识赏识的作用,但也不能把赏识作为万用的法宝。

7.适度地惩罚:过犹不及皆不可

奖惩具有两种目的,一是为了禁止某种行为,二是为了诱导出所期望的行为。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第一个反应便是,应惩罚禁止这种不良行为的再发生,却很少深思如何引导孩子实践良好行为。若是父母的惩罚只能达到第一种目的时,常会使孩子形成下列各种反应:

碰到惩罚就反抗——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较容易引起这种反应,有些孩子甚至会辅以反抗的情绪,将怒气发泄在其他人身上。

碰到惩罚就逃避——通常弱小、畏缩的孩子常会有这种反应,并且通过哭泣、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发泄。

碰到惩罚就说谎——这种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没有悔意。但为了避免受罚,常以说谎来掩饰错误行为。

碰到惩罚就自我防卫——自我防卫就是在自己心中筑起一道无形的墙,用来保护自己。

孩子会有这种反应,主要是为了防范惩罚所带来的压力。

以上这些反应,都是因为惩罚方法不当而引起的。父母在发现孩子有这些反应时,应反省自身的不足之处。

小东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几乎每天都要闯点祸,诸如打碎花瓶,和别的孩子打架。每次闯祸回家都免不了挨父母的揍或训斥。刚开始时,父母发现打骂还有点效果,时间长了,小东仍旧屡教不改,好像已经习惯了父母的打骂,有时明知父母会揍他,他也毫不在乎。父母面对小东,不知该怎么办了。

有位父母碰到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他16岁的儿子骂人了,当时他一气之下说:“如果你不承认错误,就将你的腿打断!”这位父亲手里拿着铁棍面对儿子,儿子就是不承认错误,双方僵持了一个小时左右,这位父亲实际上不可能将他儿子的腿打断,但已经说出的话就要维护老子的尊严。正在双方僵持之时,幸好邻居来了,否则这位父亲还真的下不了台!

以上两例都是教育失败的例子,失败的原因在于父母不能正确运用惩罚这种教育手段。

小东父母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总是使用惩罚方式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无论小东犯多大错误,犯什么性质的错误,他的父母无一例外地采用打骂的惩罚方式,会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适应”现象,可以忍受这种精神或肉体上的痛苦,有时甚至会让孩子觉得:“大不了回去挨父母的骂,从而有意冒险犯错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了伤疤忘了痛”、“耳朵说疲了”的现象。

父母应切记:惩罚只有偶尔使用才是最有效的。

第二位父亲失败的原因于在他所说的惩罚是根本做不到的。孩子知道你根本不可能这么做,当然也就有恃无恐。有的调皮的孩子甚至故意做错事,看父母怎么下台。这样一来,孩子掌握父母的弱点,不仅不会听从父母的管教,反而会对父母产生轻蔑之心,使父母威信大减。

生活中有些父母总爱说:“打死你”或“你要再犯错误,看我怎么收拾你。”其结果只能和那位尴尬的父亲一样。

父母要注意,千万不要说出你做不到的惩罚,惩罚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惩罚同时配合表扬奖励单靠惩罚确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惩罚还会伤害孩子的人格尊严,是一种负性强化。因此,当孩子出现某一行为时,首先应肯定、表扬他做得对的地方,然后再惩罚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或某一不良行为稍有改进即表扬。

②惩罚行为不能伤害孩子的人格惩罚应针对孩子的某一行为,而不应伤害他的整个人格。如果只是骂人了,你可以就骂人这一行为让他赔礼道歉写检讨,而没有必要大骂“你这孩子太坏了”。

③不要当众惩罚不当众惩罚孩子,可以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④惩罚要就事论事惩罚孩子刚刚犯的错误行为时,不要将过去的陈谷子烂芝麻之事搬出来说个没完没了,更不能就此将孩子的未来说得一钱不值,给孩子的未来下结论,以免孩子就此开始破罐子破摔!

⑤惩罚时应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受惩罚孩子毕竟是孩子,受到莫名其妙的惩罚会同样失去惩罚的效果。孩子私自外出玩了很长时间,这时不告诉他为什么受惩罚,他可能会误以为不应该与那几个小孩一起玩,不知道错误的实质是“外出没有与父母打招呼”。

⑥惩罚后不要嫌弃孩子惩罚和嫌弃不是一回事!生活中却有很多父母在情绪状态下,大骂孩子,声称:“不该生你”、“早死早好”、“有你没你无所谓”、“早知今天这个样子,不如当初弄死你”等气话。这些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父母要切记:惩罚后别忘了爱小孩。

8.逐步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父母总把孩子当成“笼中鸟”,以致孩子长大了想飞也飞不高。只有从小锻炼孩子的自主、自立能力,孩子长大了才能自立自强,搏击长空,翱翔天地间。

孩子随着自己的年龄、能力、活动范围等的扩大,会开始逐渐意识到要管好自己,但他们可能由于经历尚少、经验也不是很丰富,所以感到困难,不知从何下手。这样就需要父母来指导孩子,教育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孩子的自我管理,就是孩子们自己管理自己。其目的在于激发孩子在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使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的自我管理,有一个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也不断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管理水平便随之提高。中学和高中学生,尤应重视自我管理。

孩子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父母应指导他们不断与他人比较,也和自己的过去比较,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克服困难,战胜不足,最后达到自己考察自己,自己解剖自己,自己调节自己,自己战胜自己。如果管理达到了这种境界,即不用别人的管束,自己就能调节自己的言行,达到自觉的程度,这便进入了自我管理较成熟、较完美的境界。

同类推荐
  •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子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父母及孩子两方面。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 坏习惯 坏成绩

    坏习惯 坏成绩

    为了不让坏习惯成为大问题,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为了让孩子对所失有挽回的余地,更为了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本书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因势利导,为你导航。
  •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位教育家曾说:“性格所具有的一切特质是人的成功与幸福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帮助孩子发现自我价值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往往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任何父母只要用心就能找到一些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自信、阳光、活泼、乐观、坚强……
热门推荐
  •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穿之福晋吉祥

    清穿之福晋吉祥

    (新文《妃常穿越:公公有喜了》已发,求收藏)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清朝,本想混吃等死安然度日,可是新婚当日被下毒,被诬陷,非逼着自己开撕,那就不做缩头乌龟!面对挑衅,她冷笑,目光要长远,母仪天下才是我的追求!作为穿越女,知未来晓过去,趋利避害,杀人何须亲自动手!海澜:“爷,要不勉为其难的给你算算,你后宫佳人几何?”胤禛:“爷只要你!”
  •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以中国近现代具有独特性情的20位著名实业家为记叙对象,每人一个章节,分别从传略,文华,为人,雅兴,风度,恩怨,情事,妙语,佳作,评誉等10个方面,以小传,故事,言论,评价等方式介绍,从而让读者了解这些实业家的传奇人生。
  • 让孩子感动一生的故事全集(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孩子感动一生的故事全集(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夏雨的约定

    夏雨的约定

    站在冰箱上的人类真的存在,不仅高冷而且还一点都不平易近人,但和他相处以后才发现原来他就是一个腹黑暖男喜欢一切萌物。腹黑,霸道,暖男这是大家公认的,可是当他生起气来完全变成了一个不讲理的霸道总裁。“以后不准你和其他男生说话”“如果他们要和我说话呢”“在他们面前你可以装哑巴”这根本是在为难方雨,可是如果她不听指不定这个霸道的醋坛子会怎么样。谁说两条平衡线就一定不会相交他就要打破这个说法。风筝断线象征的不是自由而是坠落,他和她会紧握手中的线不让彼此从自己手中坠落!本小说是青春校园的现言小说,并非是灵异悬疑!
  • 易烊千玺:梨涡少年我爱你

    易烊千玺:梨涡少年我爱你

    三年前,邵悠源和易烊千玺一起渡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三个月,最后她选择了离开。在她离开的三年里,易烊千玺用另一个身份,陪着她渡过了三年。三年后,在演唱会上的又一次见面,到底是好,还是坏?希望大家支持我的新作,这本书我在汤圆创作也有发布,叫《易烊千玺:再见只是陌生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 我的好友是反派

    我的好友是反派

    有一天杜子腾下了一个名字叫“反派联盟”的手机APP后,他发现自己的人生变了。“什么?你说美帝的武器升级了?没关系,我这有铁霸王赞助的智能武器!想要的话价钱好商量哦,一次性大量买入的话,还可以打八折呢!”“什么?岛国又开发出人兽战士了?呵呵,在我面前弱爆了。看见地上那个玻璃管吗?那是和绿魔交易得来的体能强化液,我平时都是拿它当饮料喝的,就是味道淡了一点!”“什么,前面两个你们都看不上眼是吧?没关系,我这还有电光人的能量,沙人的基因,蜥蜴人的再生剂......”
  • 罗恩的故事

    罗恩的故事

    罗恩,无害富二代宅男,因父亲生意失败,参加了一项人体冷藏实验。当他从冷藏中醒来,赫然发现世界已经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世界,精灵、矮人、魔兽、龙族这些书上的生物一一出现,面对着天骑士、传奇法师、圣徒,武力值为零的他,又如何对抗呢?无数的谜团,等待他去一一解开。
  • 恐怖乡村探险灵异录

    恐怖乡村探险灵异录

    2012年3月8日,在北京郊外有一个二十米远的无人知晓的荒村里,时常会发出一阵阵女人和小孩的哭声,吓得这个荒村旁边的一些村庄的人们心惊胆战,之后北京电影学院里的一些大学生袁笑笑和陈帅虎他们组成了一支荒村探险队准备来到这座荒村住上一晚后观察一些令他们感兴趣的灵异事件后袁笑笑等人神秘死亡,而台湾台北市里有一些新的男孩女孩继续了他们的恐怖荒村的探险行动,他们这些新探险队伍成员就是:袁晓梅、陈少凯、莫香梅等人。这新的一支恐怖荒村探险队将在袁笑笑他们之后继续解开世界各地的恐怖荒村和一些恐怖的废弃城堡灵异事件的真相与秘密。而陈少凯他将一个人到世界各地去揭秘那些恐怖而非常神秘莫测的灵异事件。
  • 高冷男神的蜜宠

    高冷男神的蜜宠

    一次荒唐的买醉,竟与陌生男人阴差阳错发生了关系!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竟发现那人居然是自己高冷孤傲的顶头上司。“做我一个月的女朋友。”一场交易就此开始……然而婚礼前夕,她却怀着身孕不知所踪,原因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