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100000001

第1章 我可能不会结婚(1)

♀ Escape Marriage♂

逃婚时代

--婚姻正在衰落,风光难续

【标签】 亚洲 女性 婚姻 逃避

穿着薄而透明的短上衣,戴着大大的太阳镜,以心理医生为职业,台湾人侯依邹(音译)看上去似乎不乏追求者。但是35岁的她早过了约定俗成的台湾社会结婚年龄上限。“这是个全球村,”她耸耸肩。“如果我找不到接受我年龄的台湾男人,我可以找其他地方的男人。”或许这可能。但由于侯女士仍然想要孩子,她也在想是否要使用精子库,或者向男性朋友求助捐献精子。她的想法代表了亚洲人家庭生活的全新观念。

西方的保守者喜欢说传统的家庭是社会的基石,这一观点在亚洲更为普遍。家庭是儒家道德的中心,儒家认为基本的道德准则“修身”只有在家庭范围内才可以进行。在1994年的一次采访中,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经过几千年的王朝更迭,家庭成为唯一留存下来的传承中华文化的组织。他认为,中华文化蕴含的一系列美德--“学习,学问,勤奋,节俭,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支撑了亚洲的经济成功。他担忧如果发生家庭解体,那将构成新加坡的成功的主要威胁。

马来西亚现任总理马哈蒂尔·默罕默德(Mahathir Muhammad)则更进一步。在1995的与日本政治家石原慎太郎合着的一本书中,马哈蒂尔比较了亚洲的对婚姻的敬重和西方的“打破现成组织,漠视婚姻、家庭价值观、老人以及重要传统习俗”。他说,“西方社会被单亲家庭、同性恋、非法同居等等现象整得千疮百孔。”现在他或许还可以这样总结,最近伦敦街头的暴力表明西方传统家庭美德的缺失,显示了亚洲持续的优越性。

实际上亚洲存在若干个有差别的家庭系统。简单来说包括:南亚传统上实行包办婚姻和早婚,婚姻由男人主导,大家庭具有重要地位。东亚的家庭系统也是男人主导的,但更注重小家庭;如今东亚已经抛弃了包办婚姻。在东南亚,女性从某种程度讲具有更多自主权。但是这三个系统都避免了诸多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西方家庭生活的社会变化。

南亚和中国仍然保持着几乎全民结婚,98%的男人和女人都会结婚。相比之下,在许多西方国家,30多岁的人有四分之一选择同居或从未结婚,新婚一半以离异终结。在亚洲,婚姻仍然是抚养孩子的普遍前提:2007年日本只有约2%的新生儿为非婚生。欧洲情况迥异:2008年瑞典55%的新生儿由未婚女性所生,冰岛这一比重为66%。

大多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很少有或没有同居现象。日本是例外,70后的女性中约有20%表示曾与性伴侣同居。对于日本来说这是个很大的变化。在1987-2002年的调查中只有1-7%的单身女性表示和异性同居过。但这同美国比起来可谓小巫见大巫,据2002年的一份盖洛普调查显示,18-49岁的已婚美国人中超过一半有过婚前同居。在很多西方社会,同居的增加抵消了晚婚率或离婚率的增长。这一现象还没有在亚洲发生。

亚洲传统观念还以其他方式存在。和西方人相比,亚洲人更愿意同意“女人的幸福在于婚姻”,更有可能认为女人婚后或有孩子之后应该放弃工作,更有可能反对婚前性行为。位于华盛顿的社会研究团队“皮尤全球研究”的调查报告指出,南亚和东南亚的穆斯林比其他地区的穆斯林更愿意认为家庭应为女性择偶。

然而,正如侯女士的现象所反映的,亚洲正在发生变化。尽管性观念和婚姻观念和西方不同,金钱和现代化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同样残酷。只是在亚洲压力通过不一样的方式显现出来。西方的表现是离婚和非婚生子。在亚洲表现为晚婚、不婚以及(一定程度上)离婚增多。西方的变化也许更加激烈。但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正经历着女性角色和传统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人们结婚越来越晚,往往比过去晚得多。在最富裕的地区--日本,台湾,韩国和香港--如今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是29-30岁,男性为31-33岁。这已经超过了很多亚洲社会传统上要求的女性结婚年龄,还超过了西方。美国的平均结婚年龄是女性26岁、男性28岁。如果你把西方常见、亚洲较少的婚前同居计算在内,东西方的差距更加明显。一些亚洲国家三十年里平均结婚年龄增加了五年,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第二个变化就是,一部分人群中,晚婚还不算,有的甚至不打算结婚。2010年进入30岁的日本女性三分之一是单身。或许其中一半或者更多将永不结婚。2010年30-34岁的台湾女性中有37%是单身,35-39岁中有21%是单身。这同样高于英国和美国,35-39岁的单身英美女性比例只有13-15%.如果女性未婚进入40岁,她们几乎一定不会结婚或生小孩了。

亚洲人逃避婚姻是新近才发生的,颇引人注目。仅仅30年前,大多数亚洲国家单身女性比例只有2%.在日本、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区30多岁的未婚女性比例上升了20个百分点甚至更多--被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盖文·琼斯(Gavin Jones)称为“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泰国,未婚进入40岁的女性比重从1980年的7%上升到2000年的12%.一些城市的未婚比例更大: 20%的40到44岁的曼谷女性未婚; 27%的30到34岁的香港女性单身。韩国的年轻人则抱怨女性“罢婚”。.

关于亚洲人的经验中,引人注目的不是西方同样存在的女性三十未嫁,而是她们虽然未婚,却很少同居。瑞典30岁后期(35-39岁)的单身女性比例为41%,高于亚洲。但那是因为作为社会准在的婚姻正在逐渐消失。瑞典女性仍然组建家庭哺育小孩,不过这是在单身状态下。亚洲不是这样。亚洲女性避免非婚生子和婚前同居,似乎过着比她们的西方姐妹更加独立的单身生活(不可否认的是,她们的同居和婚前性行为的状况也许被低估)。结论就是东亚不断扩大的未婚女性大军与其说反映了婚姻遭到解体,不如说她们在逃避婚姻。

高学历剩女来袭

【标签】 自主权 教育 就业 攀高枝 选择

大多数传统社会里婚姻的主要功能就是传宗接代,很少和浪漫爱情沾边。养育后代发生变化和婚姻发生变化相伴相生就不足为奇了。在东亚,女性的一生平均生育率从60年代的5.3,降到了如今的1.6,跌幅巨大。但是仍然存在的过时观念要求夫妻婚后立即要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女性选择通过延迟生育减轻育儿负担--也意味着延迟了婚姻。

婚姻模式的改变也是女性受教育和收入状况得到提高而女性社会地位没有相应跟上步伐的结果。很多婚姻系统的显着特点是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几乎没有自主权。南亚的新娘几乎一到青春期就要被带入新郎家里。她们被绑在丈夫家里。有时妇女可能不能继承财产或者参加葬礼(这在中国尤为重要)。南亚的有些地方,在没有得到丈夫的许可下,妻子甚至不能带孩子去医院。

两股力量给予女性以更多的自主权:教育和工作。东亚的女性受教育状况在过去的30年里大幅改善,几乎拉平了和男性的受教育差距。女孩入学年数和男孩相当,15岁到24岁的男女两性文盲率相同(南亚不是如此)。如今韩国所有研究生学位的一半由女性获得。

教育改变了女性对未来的期望。在18岁就离开学校的泰国女性中,到40多岁时依然单身的比例是八分之一;但在大学毕业生中是五分之一。2003年在北京做的一份调查发现月收入5000-15000元的女性中有一半未婚。这一半人表示她们没有必要结婚,因为她们在金钱上可以独立。韩国人把这类女性称为“金姐”(golden misses)。“为什么我必须安定下来,过着准备豆腐汤的生活,就像我妈那样?”有人这样问道。

单身率随着教育的普及逐渐攀升。中学以下教育程度的女性最可能结婚,中学教育程度的女性其次,大学教育程度的女性可能性最低。这一模式和欧美截然相反,在欧美,与仅为初中学历的女性相比,大学学历的女性结婚更普遍。

教育的普及减少了女性结婚意愿有两个原因。第一,单身在较高教育程度的女性中总是更为流行。既然高等教育程度的女性增多,婚姻自然也减少。城市的结婚率也更低。随着教育可能得到持续改善,城市化继续推进,更多的女性将加入到结婚意愿最低的高学历者或市民的行列。

第二,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潜在择偶对象就越少。在大多数亚洲国家,女性一直被允许甚至被鼓励攀高枝,即嫁给收入、教育水平更高的男性。攀高枝在过去女性不能接受教育、女性识字率低的时候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今很多女性在学校表现和男性一样好甚至更好,那些处于顶端的女性--像“金姐”--发现婚姻市场不再那么受欢迎了。不是可供交往的教育程度更高的男性减少了,就是收入更低的男性对她们的赚钱能力(以及高智商)感到不安。就像新加坡的李光耀说的那样:“亚洲男人传统上更愿意拥有一位教育程度比自己低的妻子。”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新加坡女性未婚率高得离谱:30岁到34岁的大学程度的女性中三分之一是单身。

更好的教育也使得改变婚姻的另一重要趋势--女性就业--成为可能。亚洲的经济奇迹和一大批女性成为正式劳动力息息相关,并互为因果。在东亚,三分之二的女性拥有工作,这一比例非同小可。在东南亚这一比例为59%。韩国的20多岁女性的就业率(59.2%)最近超过了同龄男性(58.5%)。女性就业的热潮伴随着日韩企业的终生雇佣制逐步解体,曾经的终生雇佣制,确保了单个男性劳动力的收入就可以支撑起整个中产家庭,如今还需要加上妻子的收入。

正常情况下,拥有工作增加了女性的自主权。女性有了更多的选择,包括不嫁人。但是这和西方社会明显不同,西方女性未必会选择工作而不选婚姻,相反地,她们会努力平衡工作要求和家庭需要之间的矛盾。

亚洲不一样的地方似乎在于女性要承担的婚姻负担比例过于沉重--降低了家庭生活相对于工作的吸引力。当然这只是亚洲女性自己这样认为。对婚姻态度的调查中意见分散并多有保留。但不管是真是假,一份2011年关于日本三个最大城市的调查显示,只有三分之二的妻子表示对婚姻感到满意,比例远低于她们的丈夫;美国夫妻的婚姻满意度在调查中往往要更高,夫妻双方意见也更为一致。这也许是因为美国离婚更加容易,陷入无爱婚姻的人更少。或者与日本人刻画的所谓“工资男”丈夫形象有关,日本丈夫白天长时间工作,夜晚和周末都忙于社交,而备受冷落、满腹怨气的妻子不得不在家带孩子。

不管是何原因,这个问题不局限于日本。台湾一位有名博主--Illyqueen最近在博客中咆哮:“年过30的‘妈妈的男孩',没有困难,没有家务活……失去了兑现承诺的能力(如婚姻承诺)。”如果亚洲女性确实对婚姻的态度负面悲观,那么她们更愿意选择工作而非丈夫,或者为追求事业而推迟婚姻。

同类推荐
  • 女人幸福一生的秘密:与男人相处的99法则

    女人幸福一生的秘密:与男人相处的99法则

    本书将教会你如何在男女互动的游戏中把握主动权。其实,细细品来,这其中的奥秘本没有想象的那般高深:恋人间偶尔的一次失踪,将带回浓浓的爱;铺开一方信笺,写满爱的心事,幸福就是如此;收好曾经的感情秘密,现在和未来,才是两个人应该共同分享的;上司的秘密永远不关你的事,不该知道的就不要知道;酒可以给你万种风情,但只有微醉的状态刚刚好……一切都可以成为捕捉幸福的着力点,有些是特定场合里需要注意的,有些是增加些智慧就可以轻松应付的,有些是需要换位思考后水落石出的,称心如意,就是这般简单。
  • 中老年“性福”快车

    中老年“性福”快车

    “性”“命”相连,老年人适度、和谐的性生活不仅可提高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还可延缓衰老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本书作者从关爱老年人性生活和健康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老年人性生活与长寿的关系,系统地介绍了老年性生理、性行为、性功能障碍以及常见疾病与性生活等问题,并提供相应策略和措施。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其他因素在老年人性问题上存在曲解和偏见,所以在介绍相关知识同时,还着重从思想认识入手,以提高人们意识修养境界。适于老年人朋友及其家人阅读,临床相关医务人员也可借鉴参考。
  •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单身女孩在背叛、劈腿横行的年代,你该如何寻找真爱?孤单,是你自找的;美好姻缘,也是你自找的。单身再快乐,永远无法取代相爱的幸福……你可以不要男人,自信地走完人生;你可以不要家累,享受时尚和品味;你可以不受拘束,高喊自由万岁。然而,你永远无法用单身的快乐,来取代两人相爱时的幸福和甜美。你不是注定孤独,只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个女人都有终结孤单的权利,却不见得都懂得如何拥抱幸福。看清爱情的现实面,别跟幸福呕气,做一个快乐的好命女。
  • 女人要做一棵开花的树:陶思璇谈爱情与婚姻

    女人要做一棵开花的树:陶思璇谈爱情与婚姻

    美好的女人是一棵开花的树,既有花的娇艳,也有树的根深稳固。听最富灵性的女性导师陶思璇分享一辈子活得漂亮。
  • 爱情的酒窝里住着小脾气

    爱情的酒窝里住着小脾气

    《爱情的酒窝里住着小脾气》譬如一座桥,桥上坐一对男女,说着生活里那些生猛事,谈着掩门犹觉娇羞的性感话题,说着谈着,男的愉悦,女的欢喜。他们恍若梦醒,原来不是不爱,也并非爱得不够,只是他们都忘了,搭座桥,去对方心底瞧一瞧。生活需要经营.感情需要炖煮,男欢女爱其实是一项技术活。《爱情的酒窝里住着小脾气》提供最犀利的见解.最睿智的抚慰,更提供火辣清醒的灵魂,这个辣你可得扛住!
热门推荐
  • 未来线人

    未来线人

    来自未来,一人分饰多角儿,就是这么任性。文弱无辜小白脸?霸道毒舌小鲜肉?忧郁沧桑帅大叔?通通不重要。破点小案子,谈点小恋爱,一言不合就带妹子穿越时空。一桩桩案件背后到底埋藏着怎样的真相?而最后的最后究竟又是怎样的阴谋?未来未来;过去已逝;现在还在;美好与罪恶同在。
  • 校园怪谈之麻雀教室

    校园怪谈之麻雀教室

    深刻的现实意义,呼吁人们重新审视和关注青少年正在逐步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善恶观。再加上擅长细腻的笔触描绘少女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不由得怀念起自己的青春年少时,满怀秘密的心情以及幻想被击碎时的痛苦和伤心。然而,即使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黎明也仍旧会到来。勇敢和正义的心灵仿佛是刺破黑暗的那束阳光,指引着迷失的灵魂找到正确的方向。让人大感意外的结局值得反复咀嚼回忆,刻骨铭心的爱是拯救的唯一方式。
  • 炫舞的邂逅

    炫舞的邂逅

    “喂、你放开我,别碰我”我低吼到“我错了,原谅我好吗,希,你听我解释”“哼,真可笑,7月2号晚上10点某某宾馆某某人和某某人,呵。你让我拿什么原谅你”我已经安奈不住我的情绪对韩宇嚷道“你听我解释不是你想想的那样的。我...”
  • 星战之翼

    星战之翼

    陈却是一个怀揣着梦想的**丝青年。很久以前,当他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的时候,站在平民区的一处破旧房顶上,望着远处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他发誓自己总有一天要走出这里。在金钱被推至顶峰的国家,自己是毫无梦想可言的。怎样才能离开呢?他的父亲告诉他,他需要一艘飞船。但普通的飞船又怎么会满足一个diao丝的胃口,所以他的梦想渐渐变成天际那横跨星空的战舰,而自己就会成为一名舰长。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一艘战舰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yy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成为一名征服者。因为那样,城市里的唯物主义者才能被他所征服。没有异能,没有伪科幻,没有nb机甲,这是一本很纯很纯的纯科幻。
  • 天才鬼手留地球

    天才鬼手留地球

    天才智脑无敌鬼手这么牛叉的东东智力超群的外星科学泰斗为什么把它留在地球而且还是留在一个苦逼的高六生身上难道高智商的人这次也是吃错了药犯了傻
  • 霸者雄途

    霸者雄途

    大周失鼎,诸侯并起!诸子百家,群雄争霸!豪门世家之中,身为庶子与婢女之子的他,备受冷落,但他却是强悍的武者,天生的兵家。在得上古“兵主”传承之后,霸气冲天。参军入伍,累军功而直达将帅,兵锋所指,所向无敌,世间名将,皆败其手,争霸之途,由此而始!皇图霸业,人皇之位,是天择?是民选?还是唯各凭本事一争!玄幻战争类小说,讲述一个东方修者世界的诸侯争霸传奇!喜欢的朋友,收藏一下,推荐一下!票票留下!
  • 小狸的爱情

    小狸的爱情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片森林里,有一只狐狸,它的名字叫小狸,它爱上了一个打猎的年轻人。从此~........
  • 谁的莲灯,渡我今生

    谁的莲灯,渡我今生

    他于高堂满座睨视天下,而她是他浅尝不够的温柔……男主是个万能开挂多面手,女主是个小别扭,且看万能男主收服小别扭吧!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末世之古武逆战

    末世之古武逆战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末日时代,生化战争打响,整个地球都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无数生灵化作僵尸,无情,无智慧,不断袭杀人类,仅存的人类在生死边缘挣扎。莫云辰和张大虎等人无意间发现了权贵掌控治愈感染病毒血清的阴谋,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没有枪炮和军队,只能依靠古武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