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3000000011

第11章 以爱的要求,约束孩子(1)

许多年来,关于管教孩子的原则和方法一直备受争议。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纷纷告诫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养育孩子。遗憾的是,这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常常相互矛盾,从而使父母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陷入更大的困惑。

如何管教孩子

有些人都认为,在网络信息社会,许多父母所知所想还不如现在的孩子。面对孩子,家长失去了权威,也就很难再谈管教孩子。在曾经轰动一时的“北京大兴灭门案”中,那位亲手杀死自己6位亲人的李磊交代,作案起因是父母从小对他管教过于严厉,非打即骂,他年少离家出走时就有杀人的想法。这样一来,许多家长更是感叹:孩子还能管教吗?

许多年来,关于管教孩子的原则和方法一直备受争议。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纷纷告诫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养育孩子。遗憾的是,这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常常相互矛盾,从而使父母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陷入更大的困惑。

严酷管教与纵容溺爱

目前,我国的许多家庭仍然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子原则。而这种严酷管教是父母关爱的扭曲表现,时常是父母情绪失控下的痛骂和暴打,带给孩子恐惧、屈辱或者愤怒的心理感受,最终引发孩子的仇恨和暴力。

而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需要管教,任其天性发展,他们终将了解父母苦心而自发拥有良好的品格。实践证明,在纵容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不守规则、不善与人交往、品行不健全、不会感恩。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溺爱与犯罪的关联性最高。

严酷管教和纵容溺爱有时会交替发生在同一个家庭和同一个孩子身上。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往往会由于期望的心理而加强对孩子的管束,或者由于失望而放手不管。不管哪种情况,其结果只能是双重悲剧。

管教孩子的五个原则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只要打开电脑,你将获得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的信息。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诱惑。孩子们的分辨能力并不高,如果父母放弃了管教孩子,也就等于放弃了自己作为家长所拥有的权利和责任,

这里有教育专家倡导了多年的“管教之五原则”,希望能为父母们提供帮助。第一,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第二,最好的沟通机会通常在管教之后;第三,避免喋喋不休的唠叨;第四,不要让孩子陷入物质享受;第五,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

在这五项原则之中,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这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但是,尊重必须是双方的,父母应当小心保护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贬低他们,嘲笑他们,或是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

为什么孩子不服管教

总会有一些孩子性格倔强,不服从家长的管教。当家长希望孩子游戏之后可以整理好自己的玩具时,孩子总是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当家长带孩子出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必须得到,无论父母怎么劝说都不听。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总是这么不服管教?

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的心理发育过程中有两个“叛逆期”。

第一个“叛逆期”是从3—5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较快,已相当于成人大脑的50%—80%,这时,孩子的语言也迅速发展,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判断出事情的“是”与“不是”,其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他们力图摆脱成人的帮助,自己去独立地做事情。可是由于能力的不足,加上思维的刻板与片面,在很多问题上不服从管教。

第二个“叛逆期”是从12—17岁(女孩子10—1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因而,出现了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事事都想摆脱父母,处处都要自己做主;由于思维比较幼稚,再加之经济上的不独立,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事与愿违,他们常表现为固执、傲慢,使性格倔强起来。

此外,不当的家庭教育也造成孩子不服从家长的管教。不少孩子在家庭成员中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日常生活中包括吃什么饭,穿什么衣,去哪儿玩,要买什么东西,什么时候上学都由孩子自己说了算。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想要进行管教的确比较困难。孩子不服从管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父母在教训孩子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他的实际能力,孩子根本无法做到并且无所适从。

爱与管教的双向平衡

纵容的溺爱和严酷的管教都无法带来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爱与管教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我们在关爱的孩子的同时,仍旧可以施行管教,并使二者统一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表:三种家长管教孩子的方式

管教方式 控制程度 生活表现

严酷管教 过度控制 有规矩但没有自由

没有选择

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

娇纵管教 没有限制 有自由但没有规矩

无限制的选择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爱的管教 适度控制 有规矩也有自由

有限制的选择

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

以上三种管教方式的教育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严酷的管教告诉孩子:“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娇纵的管教告诉孩子:“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而爱的管教告诉孩子:“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须独自做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3岁的晓晓要吃早饭了,妈妈准备的三明治里有青椒,这是晓晓最不爱吃的蔬菜。

严酷管教:

妈妈认为,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什么食物最好,孩子没有选择早餐的余地。而且,青椒的营养十分丰富,尽管它并不好吃。

妈妈通过不停地说教试图使晓晓将青椒吃下去。比如:

“还记得妈妈告诉过你,青椒拥有多少维生素吗?”可以想象,3岁的孩子对于维生素会有着怎样的理解。

或者:

妈妈将青椒切碎,为三明治加上沙拉酱。晓晓感觉到了切碎的青椒,吃了一口便拒绝再吃。

再或者:

“想想那些没有饭吃的孩子吧,跟他们相比你的生活实在太美好了。”晓晓表示,他可以把自己不爱吃的青椒送给没有饭吃的孩子,

也许:

妈妈彻底被激怒,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因为晓晓的不服从而教训他一顿。妈妈打了晓晓一巴掌,并告诉他只能去饿肚子了。

娇纵管教:

当晓晓走进厨房时,妈妈问道:“宝贝,今天的早饭你想吃点儿什么?”

由于晓晓已经被这样训练了三年,他已经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宝贝”了,并且开始用从训练中得来的老套路操纵他的妈妈。他拒绝吃青椒,并且要求在三明治中加上大量火腿肉。妈妈做完之后,晓晓却不想吃火腿肉了,他想吃煎鸡蛋。家里还剩下三个鸡蛋,妈妈于是开始煎鸡蛋。这时,晓晓正看电视,广告里播放奥利奥的广告。他于是说道:“妈妈,我要吃奥利奥。”尝了一口饼干之后,他又改变主意要奶油面包。家里没有奶油面包,妈妈赶紧去商店买回来。晓晓无需让妈妈负疚,就有本事让妈妈一天24小时团团转。

爱的管教:

晓晓先自己穿好衣服,收拾好床,然后来到厨房,询问妈妈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忙,比如摆碗筷、拿一些小东西、搅拌鸡蛋等(对!3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搅拌鸡蛋了)。

晓晓表示不喜欢吃青椒三明治,妈妈给了晓晓一个有限制的选择:“你可以选择青椒三明治和青椒炒蛋。”

晓晓都拒绝了。妈妈说道:“好吧。我们没办法为你再做一份早餐。那你出去玩吧,吃午饭时再见。”妈妈既没有试图说服孩子,或者给他讲那些挨饿的孩子,也没有想把青椒做得更好吃些,更没有打孩子。她只是让孩子体验他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两个小时之后,晓晓回到家,他回来告诉妈妈他饿坏了。妈妈以尊重孩子的口吻说道:“我想你肯定饿坏了。”不用怀疑,晓晓把带有青椒的三明治吃光了。

严酷管教的问题在于,即使不良行为在遭到惩罚之后而停止,在不久之后也会再次出现,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而第一次使用爱的管教时,孩子的不良行为或许反而会加剧。但是,你会注意到,在孩子再次出现不良行为之前,会有一段平缓期。当一个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操纵策略不起作用之后,他可能会再次试探——只是为了确认一下是否真的不管用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使用正面管教方法,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强度将会逐渐减弱,不良行为再次出现之前的平缓期也将会越来越长。

其实,爱的管教并没有那么难做到,只需要你像尊重他人一样尊重孩子。比如,要感受孩子的感受。孩子并非天生就知道对错,是非观念必须通过父母的教导才能懂得,管教就是要帮孩子建立行为的尺度和准则。父母要孩子遵守规矩,但是规矩是成人规定的,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不可以。

适当的管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关爱的滋润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爱与管教是并行不悖的。相信我们的孩子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在管教中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要不要处罚孩子

在孩子犯错之后要不要对孩子进行处罚,这是一个困扰许多家长的问题。处罚孩子,有可能为孩子身心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处罚孩子,对孩子没有警示作用,孩子可能再次犯错。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可见,一些儿童教育专家认为,惩罚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

眼下,随着家长们所掌握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我们经常听说少数家长对孩子罚站、罚跪、罚饿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事情,更是让很多家长下定决心不敢处罚孩子。

其实,处罚的方式有很多种,打骂是其中一种,而且是处罚的极端性行为。错用、滥用惩罚以致不负责任地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施暴,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就会使惩罚失效,导致最终“管不住孩子”;而适当、适时的科学的惩罚却能对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

其实,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父母只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者行为向孩子表示出自己的不满,孩子都会感觉是对他的错误的一种处罚,从而自觉地改正错误。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教育心理学中的效果律认为,想要使孩子继续或终止某种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来做到这一点。促使孩子改正错误,奖励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通过奖励的办法让孩子满足的。如孩子故意损坏东西、坚持“顶风作案”、乱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等,这种情况下奖励就不起作用,惩罚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当然,处罚并不是最好或者唯一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的方式,而且还牵扯到使用方式的问题。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使孩子的坏习惯变本加厉。如有些儿童在感情冲动时会用坚持错误行为来报复惩罚。而惩罚的反复执行要么使孩子产生恐惧父母的神经官能症,要么使孩子破罐破摔,对惩罚“逆来顺受”无所谓。这些都是家长所不期望得到的教育效果。因此,处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

1922年的美国国庆日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小男孩,搞到了被禁用的烟花爆竹产品,威力巨大的爆竹——“鱼雷”。一天下午,小男孩来到一座桥边,把爆竹放在桥洞的墙上,然后点燃了它,一声巨响后,把警察也给引来了。警察把他带到了警局,因为违反了禁令,需要罚款14.5美元。而这个钱在当时来说,也算是一笔大数目的罚款了。小男孩没有办法,只好回家找爸爸。爸爸问:“鱼雷”是你放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好,这个罚款我先替你交上了,但是这个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之后要还给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4.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同类推荐
  • 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面对可爱的女孩,父母大都会对她娇惯不已。其实,这不是爱女孩,恰恰是害了女孩。我们应该让女孩拥有良好的内涵气质、人品素养、好的性格,让她拥有独立的资本,等等。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把握培养女孩的重要原则——不娇不惯。本书从不娇不惯是一种教育智慧、发现女孩的成长秘密、从心灵上呵护女孩、培养女孩的好品格、对女孩进行挫折训练、教女孩学会立身、表扬批评讲艺术、培养女孩的财商、培养女孩的好性格、培养女孩的好习惯等11方面,全面总结了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更有若干实用的方法来解读这100个细节。
  •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本书作者不仅是一位高三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备考家长。本书记录了作者本人在高三教学和自己作为备考家长的经历。她所陪考的孩子,在她的陪考下,在高三一年中综合成绩一路上升,并如愿考取一所“211”重点大学。
  • 就这几招让孩子胜出

    就这几招让孩子胜出

    您是初为人父母的80后年轻家长,还是家有青春期叛逆儿童的苦恼父母? 成功的教育是一种唤醒艺术,也是一种帮助孩子脱颖而出的力量。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竞争会有一些不合适,我们的一些家长也在刻意消除日益激烈的竞争对孩子的影响,但我们也终要明白,孩子总有一天要面对激烈的竞争。
  •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壮壮的玩具有好几大整理箱,书柜里也有各种幼儿图书,还有那些体积太大放不到箱子和柜子里的电瓶车、小摇椅、羊角球等玩具,加在一起占了他自己房间的一半。壮壮每天都与他心爱的玩具在一起,时而翻箱倒柜找出一些玩具,然后拿到客厅里,把电视机打开播到动画片频道,同时左手拿着回力车,右手握着奥特曼,身边地上还堆着一大堆磁力球节或积塑块等拼接类玩具,甚至几百块多米诺牌,还有微型小桌球等,每天都玩得兴致勃勃,兴奋时自己还大声喊叫,到处奔跑甚至到厨房卫生间故意搞破坏。妈妈经常因为收拾玩具和壮壮发生冲突,原因是壮壮只负责摆摊不负责收,妈妈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

    本书从很多方面向读者阐述了新生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读者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会经历哪些关键的阶段,让父母充分地去呵护孩子、爱孩子并照顾得当。
热门推荐
  • 你不要哭泣

    你不要哭泣

    当我还天真你也无邪时,说好一辈子做彼此的天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的人生,会因此而变得不同,人生若只初见,留得住的没有什么,只有那些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我和你微笑着坚强,看着那时光!没有什么困难,就算忘记了,我想你也能想起来,因为是那时光!
  • 每天懂点幸福心理学

    每天懂点幸福心理学

    是什么让我们幸福?钱、汽车、房子?还是某些虚无缥缈、不可控制的事情?幸福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吗?要维持永恒的幸福是不可能的,我们可能很难改变自己性格、身份,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相对地改变我们的“幸福观点”。 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心理学知识,从影响幸福感的各个因素,如性格、心态、爱情、金钱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上的阐述,详细介绍了许多提高幸福感的实用策略,并在每一篇文章的最后介绍了一个经典的幸福心理学定律。相信在阅读本书后,读者会获得更多的幸福快乐。
  • 旧婚复燃,前妻太难追

    旧婚复燃,前妻太难追

    卫凉夕觉得他和顾北初是天生一对,在顾北初看来,他和卫凉夕也是天生一对,不过是天生一对冤家。在嫁给顾北初这件事情上卫凉夕极其认真的制定了三点计划,一是坚持,二是不要脸,三是坚持不要脸,只要做到这三点那顾北初压根没有拒绝的理由。卫凉夕被不少人问怎么为了追顾北初连面子都不要,卫凉夕沉思后得出了答案,面子是什么,这世上最好的当然是顾北初,尽管有时他的确有些不是东西。结婚前:“顾北初,娶我吧!”“这次又是什么理由?”“你这么烦我难道不该把我娶回去好好虐一番吗?”“该吃药了吧?”“……”离婚后:“卫凉夕,复婚吧!”“这次又是什么理由?”“你这么恨我难道不想把我弄回去好好虐一番吗?”“药吃多了吧?”“……”
  • 护花狂医在都市

    护花狂医在都市

    林子豪醒来时,发现自己不但修为丧尽,新肉身更是惨遭神秘暗杀,是什么人要杀自己?面对危机,他不得不重新修炼强大自身。既然重生了,那他就选择一种全新的修炼方式,入世修行,红尘炼心;没事施展点惊世骇俗的医术赚点小钱,结果一不小心成为神医,自此生活充满乐趣……
  • 桃花派除妖事件簿

    桃花派除妖事件簿

    小说家滕狩云与同/居人夏侯净偶遇妖怪们的故事。桃花派大师兄夏侯净。那个俊美得像杂志封面上走出来的少年,却有着一个奇怪的身份。神秘的桃花派大师兄魔都除妖手札,与滕狩云多姿多彩的恋爱生活,谱写一段浪漫传奇……这部小说集合快穿、幻想、爆笑为一体。
  • 五代小书生

    五代小书生

    穿越到五代十国,家有良田千倾,又有小鬟相伴。本来也算个优哉游哉的富家阔少。奈何莫名掉进巨坑,徒然人财两空,眼看就要到手的荣华富贵,全都灰飞烟灭,不翼而飞。和郭威拜把子,和冯道论权谋,和赵延寿当情敌,给耶律德光当师爷,与花蕊夫人玩暧昧,和花间词派比文采。五代十国,茫茫乱世,求生实属不易,旷世极品小才子苏小丁奇葩的谋生之路,就此上演。~~~~~~~~~~~~~~~~~~~~~~~~~~~~~看厌了唐宋明清,小弟带你感受下五代十国的历史风情。每日两更,弱弱的求收藏~~
  • 仙妖易途之濯清

    仙妖易途之濯清

    我是一朵莲,一千年前不知被哪个神仙丢在这个无声谷的一汪湖里,自由散漫的長至今朝。冥冥中的天注定,或许是宿命,她遇上了他,云落,起起落落间,曲折坎坷,仙家无情上天有意,波折有几断人魂,且看濯清云落悲伤几何。
  • 邪王擒妃

    邪王擒妃

    莫名穿越,莫名成为皇家间谍,莫名被书呆子缠上,莫名动心,一系列莫名揭晓,真相却让她大吃一惊!原来,书呆子就是她的终极目标,乖乖个隆滴咚,计划外泄,小命要紧,三十六计逃为上,却被他一把抓住,笑的邪肆,“爱妃,哪里逃!”
  • 坏少爷乖乖让我爱

    坏少爷乖乖让我爱

    “小野猫,够惹火!”唇上的辗压,手上的炙热,他,宛如一头红了眼的野兽,对她疯狂,粗暴却又温柔撕扯着……丫的,为毛一见到他,不是被塞进车里,就是被按倒在床上!拜托,她是个有“品位”的女佣,咋会饥不择食,让这货做了她的暖被男捏?唉,第N次逃跑,第N1次被他逮回房“受刑”,啊!少爷有完没完,轻点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统治游戏

    统治游戏

    一位普通高中生李月月在一次放学回家的途中遇上一位魔法师,于是兴奋的加入了期待已久的魔法世界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