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25600000211

第211章 春耕

时间来到崇祯三年五月份,此时李继业,杨德胜,张铁牛,刘仁杰,马文山等几位将主都已修完蜜月假期,回到军营之中操持训练。

而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小冰河时期,北国大地也开始冰融雪化,嫩芽吐新绿,候鸟贺新春。

春耕的时候到了。

在大明朝,讲究一个重农抑商,所以皇帝每到春耕的时候,为了显示对农业的重视,都要到农田里去秀两把耕田的手艺,当然皇帝到田里去干活儿肯定只是意思意思做做样子而已,可不会真的种田。

这个太祖皇帝定下的传统,其实也就是开朝的几个皇帝,比如成祖,仁宗,宣宗,最多再加上一个孝宗喜欢干,后面的皇帝基本上不怎么干这个事儿。到了万历朝,张居正在的时候,万历老爷子老老实实的,春耕的时候当然要去意思意思。

等到张居正驾鹤而去,争国本那会儿,万历老爷子除了内阁几个大佬,其他朝臣一概不见,20多年不上朝,春耕大典什么的就更不用说,没干过。

到了天启朝,皇帝忙着做木匠,没空去。到了今上崇祯皇爷的时候,皇帝每日忙的要死,哪有时间搞这个,这个传统就这么被人遗忘了。

但是刘仁玉没有忘记,本来在他的本意里,他并不认同重农抑商这个观点,但是重视农业,重视治下百姓的吃饭问题还是有必要的。

所以,在5月上旬的某一天里,暖阳高照,春风和眴。刘仁玉赶着一头耕牛在一片儿农田里用铁犁耕地,以此来表示自己对春耕的重视。

其实说起来,对于种田这个事儿,刘仁玉可是一点儿也不陌生,他在后世的时候家里承包的有有十几亩田地,他当然是耕过田的,不过他在后世耕田的时候用的不是牛拉的铁犁,而是方便快捷,指哪打哪的手扶拖拉机。

现在他来到了大明朝,手扶拖拉机什么的就别想了,他只能老老实实地一边儿喊着号子,一边儿催着耕牛快快耕田。

然后他犁田,犁着犁着,不知为何忽然有些找到从前在后世那种旧时光的感觉,所以他拿着铁犁,干脆就不撒手了。

当刘仁玉在田里忙活的时候,马天君,李继业,等靖边堡的文武官员们带着手里有田地的百姓们,就这么站在田埂上呆呆地看着靖边堡的最高统治者悠然自得地拉着犁,在田里犁过来犁过去,浑然忘了他其实只是来做做样子而已。

“将军,将军,今日您来这里只是主持春耕大典,以示您重视农事,您看是不是让百姓们现在就下田干活儿?”

马天君见自家主公似乎陶醉于种田的乐趣之中,便赶紧小声提醒几句。

“哟,倒也是啊。嘿嘿,我以前在泰西的时候就耕过田,如今重操旧业,不免有些怀念,哈哈哈哈。”刘仁玉听了马天君的提醒,嘿嘿笑了几声道。

“原来是这样,倒是学生打断将军追忆往事了。”马天君不好意思道。

“无妨,无妨,都是我没分清楚轻重。对了,天君,我还需要做什么事吗?”

“今日是春耕开始的日子,请将军您对百姓们说上几句话。”马天君提醒道。

“嗯,应当的,应当的。”刘仁玉先是答应了一声,然后他清了清喉咙,对着田地两旁黑压压的百姓们大声道:“父老乡亲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今日是春耕开始的日子,希望你们好生劳作,先把田耕好,过几天我就会派人把麦苗送过来。你们就可以开始种小麦,希望你们能有个好收成,今年能过上好日子。”

“是,将军,咱们知道了。”百姓们轰然应诺道。

“你们去吧。”刘仁玉大手一挥道。

“冲啊,耕自己的田去了。”

百姓们齐声吼了这么一嗓子,然后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都兴冲冲地朝着自家田地冲过去耕田去也。

一般来说,耕田还是要用耕牛来耕为好,但是因为现在靖边堡比较困难,耕牛不够,需要5家合用一头耕牛,那些没有耕牛来耕地的百姓们又都等不及了,于是他们干脆不要耕牛,自己亲自上阵,抡起锄头就在田地里一阵猛刨,恨不能把地球挖一个洞。

“百姓们的热情很高!。”刘仁玉望着热情如火的百姓们,对着身边儿的马天君感慨道。

“那是自然,从前他们要么就没有田地,要么就是佃户,如今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地,而且田地里的收成大半是自己的,他们当然会热情高涨。”马天君笑着回复道。

“天君说的有道理。你看百姓们如此卖力,几日可以耕完所有田地?”

“您当初给每户分了10亩田,若是有牛来助力,每日至多也只能耕出两亩田来,考虑到5家合用一头耕牛,则全靠人力的话,只怕需要更多的时间,学生认为只怕要10日方可耕完。”马天君在心中默默算了一阵,回复刘仁玉道。

“十日就十日,左右麦苗还在温室里面儿养着,也不怕耽搁时间,百姓们精耕细作总是好的。田地就跟人一样,你把它伺候好了,它的回报超乎你的想象。”

“将军说的新奇,不过却很是有道理,学生佩服。”

“嗯,我也就是随便说说。对了,天君,农事终究还是属于你们民政方面儿的事情,我今日来主持一个春耕大典,以后就不会专门来管农业上的事情。以后,施肥,水利灌溉都要你来管了。”

“将军,这都是学生的分内之事,学生自当会好生管理。”

“嗯,百姓们把麦苗种到田里以后,暂时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要忙,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启动植树造林计划。你要记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靖边堡,延绥都会是我们的家,咱们一定要把这里改造成北国江南,让这里再一次绿树成荫,适合人居住。”

“是,将军,学生记下了。”

“嗯,好了,继业,德胜,铁牛,文山,仁杰,左挂,此间已经没有我们什么事了,咱们这就回去,从前咱们招收的新兵已经经过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过几日就来个全军演武,我倒要看看各个兵种都训练的如何了。走,先就就都跟我回兵营去训练。”

刘仁玉把话说完,便带着手下几个武官径自回返靖边堡军营去也。

话说百姓们为了早点儿把田耕完,以便早点儿开始种植麦苗,白日里紧锣密鼓地耕田,这自不待言。有些百姓为了加快进度,甚至不惜冒着风险,到了晚上也不回到城里去,都借着月光的帮忙,挥舞着锄头继续挖田。

刚开始的时候,这种挑灯夜战的事情,也就几家几户在干,后来因为中国的百姓都有从众的思想,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进来,到最后,马天君都不得不亲自到场监督,吃住都在田地附近。

如此,百姓们加班加点,原本预计需要10日才能耕完的天,居然只用了6日便耕的差不多了。

马天君见百姓们都把地耕完了,便派人从镇北堡调运麦苗来。

百姓们起初对刘仁玉所说的温室培育麦苗这种技术还将信将疑,等到他们看到实实在在,正好符合生长季节的麦苗时,他们才相信刘仁玉所言不虚,原来真的有这样的技术,可以让麦苗在寒冷的时候就开始生长,到了天暖的时候再把麦苗搬到田地来来种植。

等到百姓们发完了感慨,接下来他们自然是把麦苗从货运马车上拿下来,小心翼翼地转移到自家的田地里去种好。

麦苗种到地里去了以后,接着就要浇水施肥。

百姓们到了要浇水施肥的时候,才体会到兴修水利和兴建大型公厕的好处。

百姓们的田地无论在何处,都能取到水来用,比如靠近芦河的田地就近取水即可,离河很远的还有水井,离河很远有没有水井可用的田地附近,还有兴建的池塘可以取水。

如此,百姓们都不用再为没有水而发愁,就算是今年再度大旱,有了这等水利设施,也是不用怕的。而在需要肥料的时候,大型公厕里的粪肥正好发挥作用。

待得百姓们种完麦苗,浇完水,施完肥,站在田边地头看着自家田地里绿油油的麦苗,每个人都是乐呵呵地。

在他们眼中,这绿油油的麦苗对应的是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同类推荐
  • 北宋清泉奇案

    北宋清泉奇案

    一个横空出世的大盗,行窃数十起从未失手一个年轻俊朗的算命先生,屡助官府破得奇案一个江南富家公子哥,只想行走江湖快意恩仇北宋元丰年间,青衣奇盗祸乱中原。为瓮中捉鳖,朝廷下令庸城城禁七日,只为拘捕大盗。人心惶惶的七日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第三部猜画正在修改,期间可去如下地点群聊:贴吧:北宋清泉奇案书迷群:203531848寻人可至新浪微博:七名小少爷
  • 大清王朝1

    大清王朝1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努尔哈赤编年体传记

    努尔哈赤编年体传记

    《努尔哈赤编年体传记(上下卷)》全方位立体描述了努尔哈赤的一生,从他的成长过程写起,直至统一女真各部、创建八旗制度,促进满族形成、建立后金政权、制定抚蒙政策等,并告诉您努尔哈赤如何成长为一个杰出人物所必备的素质:一位政治家应有的智慧和韬略;一位军事家应有的勇敢和计谋;一位民族英雄应有的襟怀和远略……。
  • 明卒

    明卒

    1640,捍我大明!大明不会亡,大明会变强!残垣断壁的大明,如何面对倭寇的再三纠缠?如何面对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如何面对皇太极的满清八旗?如何面对全新的世界形势?如何面对荷兰、莫卧儿、俄罗斯、奥斯曼、法兰西、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葡萄牙、西班牙诸多强权?如何面对全世界反明联盟?答案,就在本书中主人公张举会一一告诉你
  • 大痞臣

    大痞臣

    据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每一天,就有将近一百个传说故事消失,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忙,所以没有多余的时间,跟小孩子讲故事;也有人说,是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相信传说,更加不相信传说中的英雄。
热门推荐
  • 画纸红梅

    画纸红梅

    想她当初笑靥如花,看万景萧瑟之后,看他幽蓝眸光“呵,原是我自作多情了,可笑,当真可笑,也罢了。你若恋那浮华,待我夺了这天下,换卿一笑,你若厌了这六界,待我毁了与你看,怎样”“哼,怎么,你要嫁与他人,告诉你,想都别想,告诉那天帝,请他磨剑拉弓,你出嫁之日,便是我魔族血洗天族之时。”她两眼已模糊,独留他阴戾的背影。。“哼,你以为我送那大红嫁衣做什么,说过了,想都别想,哈哈--。”呵,,这报复。。。。真重
  • 古龙文集:九月鹰飞(上)

    古龙文集:九月鹰飞(上)

    江湖传言,曾经富可敌国的金钱帮,在帮主上官金虹去世之后,其财富和武功心法都收藏到了一个很秘密的地方。江湖上还说,世上知道藏宝地方的人只有上官金虹的女儿——上官小仙,一个和林仙儿一样的绝代美人,可惜的是,上官小仙的智商只有七岁女娃的水平。江湖上的各路豪杰闻听此事,没有不蠢蠢欲动的,然而,上官小仙现在却在小李飞刀唯一传人叶开的保护下……
  • 麻疹阐注

    麻疹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霸爱,老公请节制

    总裁霸爱,老公请节制

    “求求你,放过我……”“你的身体比嘴巴要诚实得多!”一场惊心设计,他夺走了她的第一次……叶薇表示就当被狗咬了一口算了,可眼前的这个总裁太讨厌了,每天晚上都来压榨她!一次结束还要来第二次!“老公大人,能不能节制一点!”某腹黑BOSS点了点头,“好,一次一个姿势,重新来!”
  • 爱妃,有礼了

    爱妃,有礼了

    初次见面,便上演浴池十八禁,她投怀送抱,献上火辣热吻,他欲拒还迎。被人算计,她从他的嫂子,变成了他的妻子。传说这个太子懦弱无能,一身是病,还是个克妻命,已经克死了三任太子妃。他懦弱?没关系,她强悍!他无能?没关系,她高能!他有病?没关系,她有药!他克妻?没关系,她命硬!等等…东宫佳丽几十人,为何都是完璧身?难不成这个太子殿下是个“太监殿下”?“爱妃,你说谁是太监殿下?”某太子不服,欲将乱传谣言者就地“正法”。“我没说过,殿下饶命!”某女赶紧讨饶。“晚了,本太子要证明自己的清白,让你看看,到底我是不是太监殿下”太子翻身将某女压倒,开始上下其手。某女终于明白,什么太监殿下,分明是个“流氓殿下”。
  • 商用诸葛亮智慧

    商用诸葛亮智慧

    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天下大事,诸葛亮以《隆中对》折服刘备,从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开始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的辅佐,使刘备的境况 大为改观。刘备从最初的兵不过千,将只有关张到后来创建蜀国,与孙权、曹操共成鼎足之势,这一切诸葛亮功不可没。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根本 原因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知识储藏相当丰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最主要的是知识的竞争。知识丰富的人可以获得成功, 知识贫乏的人必然会一败涂地。博览群书对于经商也是必要的。
  • 四书经纬

    四书经纬

    一个布衣之身,在艰难的人生旅途跋涉中,谁为河广,一苇航之,谁为宋远,跂而望焉,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历二十余年研究整理编纂《四书经纬》一书。批判地继承前人遗产,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历代解释
  • 致力行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致力行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 九界天诛

    九界天诛

    问:“大师为何这么看着在下?”答:“你天生无命,本不该存在,可是你却活着。”问:“何谓天生无命?无命又怎能或者?”答:“此命非彼命,天命不可为啊!”问:“那在下该如何做?”答:“听天由命,或者逆天改命!”一个本不该出现的人出现了,天下注定要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