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1800000040

第40章 古韵泉林

山东省泗水县素有泉乡的别称,这里既是著名的儒家文化所在地,又是我的血缘之地,祖籍故乡。该县泉林之畔,有多处知名的泉水,是古老泗河的源头,是集观泉赏景、亲水品鱼、休闲度假为一体,为生态园林型国家级AAA级旅游风景区。这里名泉荟萃,泉水众多,有“子在川上处”,历代文人墨客朝拜的诗文墨迹,还有清代皇家御苑等遗址景点,以独特、自然的人文景观,名闻遐迩,著称于世。

时令已至深秋,我约朋友前去采风,据说这个时节不宜出行,问其原因,是叶落花枯,景色凋零,就连那拥誉无数的景点,都无法面对萧瑟的秋景,何况这静若处子,不羡闹市的林泉,除非这些景点,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这话诚然。按照一贯的认识,秋天应该是枯瘦的,无论是日月中的广寒,还是大地上的事物。还有——那泉。

是的,它真的是有点瘦了,如果许多年前,我没有到过这泉,没有亲眼见过它如涌珍珠,没有掬过那冬暖夏凉、飞珠碎玉般的泉水,我就不会一意孤行,赶到季节的最后一站,去泉林观泉,看那涌之无尽、汩汩不竭的泉,一帘帘腾如碎雪,蔚为湖泊,形成的奇观。否则,我也不会自豪地对他乡游客说,这是我的故乡水,家乡的泉。

可就在这个季节,我还是去了,在蓝天白云、秋日暖阳的陪伴下,去看那泉,那片映照心底的水泊。看环岸的杨柳,依依拂动,翠竹亭亭,干练凝重。不是江南的“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而是北方“金风簌簌惊黄叶”的时候,溯泉而上,访古寻幽,凭吊贤喆,踏进这个曾经的皇家圣地,历代文人墨客目光里的诗意胜境。

穿过那块御笔书写的文武官员下马石,飞檐斗拱五彩绘制的牌坊,眼前的泉,便若“红石”、若“涌珠”、若“甘露”、若“双睛”、若“淘米”,挤挤挨挨,扑面而来。站在历史深处的古御桥上,我一边寻找历史遗迹,一边听身边的游客说,今年的雨水稀薄,泉也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而不太旺,几片泉水汇成的湖泊,也比往年同期浅了许多。但那集聚而来的各路水渠,仍然滔滔不绝,丝毫没有给人枯瘦憔悴的感觉。

去泉林,是为去观泉,像形的泉,“雪花泉”“繁星泉”“金聚泉”“莲花泉”“石豆泉”,依次而现,移步皆泉。那静止的泉,纹丝不动的一潭,就像一块透明的琉璃,波澜不惊,清澈如碧,漱玉一般,泛出的大大小小的气泡,如万斛蕊珠,涣然如莲。这平静的潭中,旧的水源刚刚流出,新的水源就赫然融入,一股新鲜的活力,已不动声色地悄然倾注,而那如镜的水面,却不现一丝的纹路。哪怕轻轻,浅浅的一点。这就是泉林的泉,看去静止,却细流涓涓,仿佛只有这样,它才不涸不竭,潆洄终年。

而那浅浅的纹路,是否就能划开一点儿声音:“哗——哗哗——”,让我们听见。不!泉林的泉,要么泉眼无声,要么水势滔滔,玉屑飞溅,因而,它们又被称作“鸣玉泉”“响水泉”“石缝泉”“趵突泉”。明代太守张文渊有诗为证:“万壑吉间见此泉,分明文豹突平田。热雄百涧宜皆殿,声振千林让独先。”工部官员王宠也在《观泉亭记》中描绘:“其泉之巧,有若人博而涌激者,谓之曰‘趵突泉’……”

去泉林,为的是听泉,而不仅仅是观泉。于林中,我乐于听风,于山中,我乐于听雨,而于泉林之薮,我乐于听泉,听,自然是在眼里,在心上,在与古人今人共日月的诗情画意中。

泉林的泉,不像高山流泉那样,有着不可阻挡的气势,泉流之声,声震百涧。泉林的泉,像个娇羞的少女,在静的水波里荡漾,在寂的绿荫里沉醉,她似梦、似幻;它清醒脱俗,婀娜多姿。据《泗水县志》载,泉林“大泉五十有四,小泉不可胜数”,见于典籍记载的就达一百多处,被誉为“山东诸泉之冠”。专注于当地文史研究的作家郎兴启先生说它“泉源密布,珠联星列,五步成溪,百步成河,泉溪相连,互相灌输,挤挤挨挨,难以计数,其密集程度绝无仅有。”

我去听,聆听一位儒家老人在陪尾山下泉水旁边留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于是那些泉,便与儒家文化有了一定的渊源,成为点缀在孔孟之乡的一颗璀璨明珠。沿着历史的传说我去听,郦道元来了,李白、杜甫来了,苏东坡来了,于慎行来了,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来了,几记清越的锣鸣,我听见,从岁月深处深深巷道里隐约传来的那声威严的喝令……

泉林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文化底蕴也相当丰厚,无论是“品推黑虎胜,合作玉虹流”的黑虎泉(明代治河都御史章拯诗句),还是“冷冷清泉苦斗奇,蕊珠万颗弄涟漪”的趵突泉(明代县令张祚的诗句),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足迹。就连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其《长相思》中也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的名句。他们写下的诗词歌赋、美文妙句不胜枚举。每一处景色,都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身迹。最值得一提的是,清时康乾二帝就先后数次驻跸泉林,并且在这里修建御苑,更加使这里声名俱显。

此次去,我找不到记忆里那个石舫了,寻了半天,竟把它与黑虎泉旁莲花桥面相混淆。就在我放弃寻找时,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给了我一个提示,说公园深处还有一个古石舫,让我豁然开朗。在他的引导下,终于找到位于东北方向的石舫。这艘整个行宫遗址中最有标志性的古迹,长二十米,宽约数米,用整块巨石打造,舫舷与木质层楼衔接的契口依稀可见,舫舷与舫侧的浮雕行云流水,线条飘逸,足见设计与雕刻的精致。

泉林的石舫建于1757年,是为乾隆游览泉林湖光山色而建的,供乾隆皇帝赏景品茶所用。泉林的水甘甜爽口,煮茶则色清味正,酿酒酒冽生香。史书载,乾隆二十二年正月十一日,以免江苏、安徽、浙江累年积欠钱粮,赈江苏清河等十九州县水灾,乾隆帝奉皇太后启銮出京师,开始第二次南巡。于是便有了这艘古石舫。在我国,古代君与民的关系常用舟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舫”的形象与舟相类似,筑于水滨,便成了皇家园林中富情趣的建筑物。比较著名的有北京颐和园石舫、苏州狮子林石舫、南京总统府石舫、北大燕园石舫。

泉林之泉众多,形成浩渺水泊,有水就有舟。舟是以石头做的,深置于园林的水中,不用缆绳去系,也不用担心像木船一样顺水漂走,所以这些石舫,往往都有一个“不系舟”的题字。古诗中说,“野渡无人舟自横”,就是中国文化下出现的绝妙之句。中国文化讲究含蓄,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是为了证明水是活的,可以行舟来游,还能证明“舟自横”,很有一番“野渡无人”的境界。

泉林之林,是泉水的重要依托,泉林之美,最巧妙的,莫过于泉、林两字的结合。水泽丰沛,林木茂盛,于是泉林,不仅是泉水如林,多如牛毛,而且绿树繁茂,环境优美。明代于若瀛曾描写当时的景色:“陪尾之南,修木千章,苍翠落水,上下一色。”那么当时清行宫御苑,必然也是景致错落,清幽如画。康熙皇帝专门为此而著《泉林记》,一句“密柯重林带野烟”,构画出一幅迷人的人间仙境;乾隆皇帝也有“林色泉声欣始遇”的诗句留存于世,他们都把林木作为泉林的重要景物,且赏且歌,陶醉于林光泉韵之中。

康熙在位时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不知是否与此有关。他还亲自参加农耕,询问百姓农事,感慨颇多。有报道说,广西梧州市倒水镇农民,在维修村中石枧河拦河坝水利设施时,在河谷的石壁上,发现几处乾隆年间修建的水利设施石刻碑文,这段水利设施在使用了整整二百五十多年后,仍然发挥着一定的灌溉作用。这也与乾隆帝重视水利,应用于农耕、生态不无关系。

正因为此,这位关注水利,乐于农耕,才情飞扬,被誉为盛世之帝的乾隆皇帝,才能曾兴会淋漓地写下“川气滃然连古树,暮舂邈尔隐遥岑”“拂埭竹簧常入座,摇窗松盖亦籠岑”“嫩绿初看拂籁轻,春烟一片忽来横”“芳勒杏花春未放,素皴杞树雪初晴”的诗句,那种春光融融、如诗如画的万千姿态,呼之欲出,为美丽的泉林增添了一份尊贵的帝王之气。

沿着这些古籍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明代太守张文渊的“万壑中间见此泉,分明文豹突平田。势雄百涧宜皆殿,声振千林让独先”,文学家于慎行的“林麓黝儵,大木千章,非楸非梧,轮囷离奇,臃肿浮著,如芝如菌,如鸟雀巢,效奇呈巧……”。古时的文人崇拜自然,敬畏自然,对大自然充满感激之情,所以才有了这发自内心的由衷赞叹。这让我想起了《吕氏春秋》的一段话:“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远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意识,而当前,我们许多人中对环保还感到陌生,不仅陌生,甚至去忽视它破坏它,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俗话说,出人杰之地,必有灵秀之处。古老的泗河孕育了东夷文化和儒家文化,成就了泗河文明,这缘自泉林是个“圣源”。乾隆皇帝曾经九下江南,每至泉林,都谒圣揽胜,联想到圣人登临陪尾山而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生慨叹,目睹诸泉跃珠喷玉、永无衰竭之状,遂写下“泉林岂是泛林泉,圣迹昭如云汉悬”,意为泉林绝非一般林泉相比,而是“圣源”,“圣泉”,称颂“林是儒林泉圣泉”,并将其泉林行宫的居所命名为“近圣居”。

至今天,虽然历经风雨圣迹不再,但步入泉林,仍让领略泉林美景的我们,感受到那些穿越千年的人文古韵,使面前这些流经岁月的泉,生态的泉,生命的泉,焕发出无限的绿色生机。

同类推荐
  •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本书节选不同领域大师的演讲原文,倾听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顶尖智慧。史蒂芬·霍金、布莱尔、丘吉尔等科学巨匠、政界要人、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演讲者的精彩原文,展现智慧的光芒和魅力。
  • 晚风集(卷一)

    晚风集(卷一)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是一本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大量经典文章首次独家入选:编者爬梳书海,披沙拣金,精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这些被遗忘的经典作品,皆为首次独家入选。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一夜之后

    一夜之后

    这是诗人赵晓梦的一部个人诗集,收录了他近两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一百余首。全书分为六个章节:《行走大地》《季节词典》《秋天之门》《偶然乡愁》《一夜过后》《南方北方》。这些诗作是作者作为一家大型传媒高管繁忙工作之余的产物,是作者对当下生活的叙写和体悟,关于生命、生存状态、时令季节、故土、乡亲,几乎所有的生活元素都成为这部诗集的内核,而这些,并非游离于诗人之外的隔靴搔痒,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我抵达。作者以独特的意象、丰富的想象和精巧的构思,叙写自己心中的无限诗情,在平淡的生活中理解生死,理解生命,理解活着的意义,让文字充满了对诗意不懈的追求。
热门推荐
  • 清末枭雄07

    清末枭雄07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华。中华大地持续半个世纪的乱战由此而始,神州满目苍夷。这一年,穆正阳带着二十一世纪最尖端的军事科技,怀揣着希望和梦想而来,誓要为这个苦难的国家和民族带来光明,打下一个无敌的中华帝国,让华夏民族的荣耀传遍四方。
  • 教苑拾遗录

    教苑拾遗录

    本书按文体分为两类:第一辑论文,包括“谈《龟虽寿》《短歌行》的生命意识”、“谈《长恨歌》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冲突”等;第二辑小说及其他,包括“算帐”、“张嫂买鱼”、“组织部长的笔记本”等。
  • 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性格,也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受到我们心理的支配。大到为人处世,小到衣食住行,都是我们心理作用的结果。但是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 ,不同的人经受就有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心理造成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才有了人与人之间迥异的生活状态。在我们的周围:有积极向上的人,也有颓废堕落的人;有人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也有人生活在阴暗和痛苦中;有人的人生一帆风顺,有人的人生却一路坎坷……同处一个社会,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其中也许有很外在的原因,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根本上来说正是这不同的心理, 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 小狼爱上米

    小狼爱上米

    开始是一个让EXO12个人讨厌的少女,当后来让他们捧在手心里。要想知道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就请关注。
  • 至尊掌控

    至尊掌控

    恒宇之巅,至尊掌控!鸿蒙道气,藐视苍穹!风流公子韦昊,巧得吞噬苍穹之力,从此左拥绝世美人,右握天下霸权!掌乾坤,控众生,一波三折,历经生死磨难,最终踏上修炼巅峰!
  • 红顶女商

    红顶女商

    当商业奇才穿越成宅门庶女,遇见闷骚坠夫门主,萌萌哒正太皇子,老少通吃的帅哥掌柜,风流倜傥的江湖剑客……将上演一段怎样的离奇故事?
  • 真是笑死人

    真是笑死人

    城市的公园里,经常聚着一堆人,他们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不同、天南地北哪都有。这些人又经常讲一些好玩好笑的故事,因而我便经常去听。我想,这些故事也许会发生在你的身边,但你却从没听到过。我相信,如果你耐心地看完第一个故事,你肯定还会想看第二个故事。因为这些故事个个精彩,个个爆笑,能让你把把一天的劳累和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
  • 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

    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晓以黄岐

    晓以黄岐

    女身男心医药世家不论之爱这放古代是要浸猪笼的!
  • 穿越之哀家是老佛爷

    穿越之哀家是老佛爷

    一招穿越成为皇帝额娘,宫里人人接称太后老佛爷!正为自己穿越的身份感到无比自豪的时候,青梅竹马突然出现,说破自己惊天身世秘密。正当悠闲的当着皇帝最敬重太后老佛爷的时候,国家沦陷!皇上说:“皇额娘,儿子发誓今日楚运失守,来日定夺回大好江山,夺回之日便是接皇额娘回宫颐养天年之日。”青梅竹马说:“芙儿,别回宫里了,我带你远走高飞!”贴身侍卫说:“太后在哪,臣就在哪!臣一生护太后一世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