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1400000040

第40章 心愿——以此文悼念我的父亲

一、电报

接到母亲的电报后,我对电报内容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电报上只有五个字:“父病重速归!”

半年前夏天时,我回家休假一个月,帮家里收割好水稻、播了种才归队。归队前说好明年夏天我还回来夏收。部队一年只有一次探亲假,家里知道这个规定,仅隔半年又让我回家,我猜,要么父亲真病了,要么另有原因。归队前父亲的身子骨还是那么硬朗,他还和我一块儿下地收割水稻,还坚持要挑一百多斤的稻谷,怎么会说病就病了呢?我猜想定是另有原因。

我清楚自己被家人牵挂的原因,已经是大龄剩男了,谁家父母不操心,难说这次把我诳回家不是为这事。夏天农忙那么忙,父母还想见缝插针地张罗这事。农村平时没几个人在家,过年时就热闹了,男男女女都回家过年,赶上以前的庙会,很多年轻人都在这相逢时节成就了好事。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向部队请假回家。

一到家,我就接受了父亲病倒的现实。我前脚一迈进家门,看到父亲那瘦如柴杆的手正掀开蚊帐朝家门张望,见我向他走来,一滴浊泪就顺着床沿边滑落,砸在地板上,砸在儿子的心坎上。怎么会是这样呢?半年前父亲还那么硬朗,他还挑得动一百多斤担子,归队前,他送我到村口时说“别挂念,家中有我呢!”如今一下变成一个垂危的病人,在等他的儿子归来。

见父亲病成这样,我立马要送父亲去医院,却遭到母亲的反对。母亲说过几天就过年了,再怎么说也要全家围个炉,过了正月初四才好出门。乡下人规矩多,过年,就图一家人能团聚,一起吃团圆饭,一年到头,乡下人就奔这个彩头。

我不好过分反对,这时大哥和小弟还在广州因讨不到工钱而回不了家,如果他们此时都没回来,我和父亲又滞留在医院里,扔下一个年迈的老母亲在家,这年怎么过呢?在农村,过年时只有那没了人的空家,门前没人贴对联,初一清晨没人起来开门放鞭炮,没人拜天、拜地、拜灶神,否则,这种不吉利的事是谁都不干的。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哥一家子总算赶回来了,他们留下三弟继续和老板纠缠还没结清的血汗钱。尽管三弟不能回来,但我看得出,今天是我回来后父亲最开心的一天,他破天荒地,平生第一次答应让我帮他先擦洗身子,再剃胡子,然后颤巍巍站起来,在早已摆好的供桌前,父亲先拜了天公,再拜祖宗,拜他往年拜过的一切神仙。这种祭拜要是在往年,我会觉得父亲是按习俗在走过场,但这次,我发现他穿上只有节日里才舍得穿的那套黑色中山装,上下一排纽扣整整齐齐,连同风紧扣都扣得紧紧的。他站在供桌前,双手缓缓地团动神仙的银元,我看他的手在冷风中有点哆嗦,想上前帮他一把,他却示意我走开。他的目光是那样深邃,神情是那样肃穆,一脸凝重,分明是在心间进行一场心灵的仪式,进行他一生中最庄严的仪式,他以六十余载雨雪风霜,凝聚成此刻心灵的虔诚,长时间地默默地向时空作一场生命的对话。

该到一家人围炉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嫂早早就把一炉炭火燃得正旺的红泥炉放到八仙桌下,母亲在桌上端端正正地摆了八副碗筷。父亲提醒我,多出来的那副碗筷,算是在广州三弟的份。在往年,这一份是算我的,我听了之后,赶紧朝那空位的碗里斟满酒。按老家规矩,年夜饭开席时,晚辈和长辈之间要互相道贺一声就算开始了,在父亲那场庄严肃穆的心灵仪式后开酒席,一家人不免觉得心情沉重。父亲用可乐代替米酒,他想站起来却又跌回竹椅上,他用杯子先向母亲敬了一下,说:“丽,这辈子辛苦你了,不过日子总会好起来的,你要是看着桌上的鱼呀、肉呀,觉得还吃得动就多吃点。”母亲堆着笑,她和父亲碰了一下杯就匆匆到厨房里盛菜,我转身看到母亲揉了一下眼睛。父亲指着她的身影对我们兄弟说:“她跟你爸苦了一辈子,你们以后要好好孝敬她,要记住她的胃不好,少让她吃剩菜饭,她的视力不好、记性也不好……”正说着,母亲已回到席间,父亲就从交代又变成祝福,他祝福大哥大嫂一家子永远福乐安康,祝福我们兄弟们要永远亲如手足。最后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成家立业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大的事情,有家才有业,我已无力帮你,你自己多努力吧,不要觉得吃了皇粮就高人一等,以后还要多帮扶你的弟弟……”大嫂早已觉察到父亲跟往年吃年夜饭时的情形不一样,就不断地唆使她的两个孩子跟爷爷碰杯,调节气氛,一家人却都被父亲这似祝福又似交代的话压得直不起腰来。

二、心愿

这个年过得有点沉重,父亲的身子成了全家共同的隐讳。一家人忍到年初四,我就带父亲到县医院检查。父亲做了彩超后,大夫给刚年过花甲的父亲判了日期,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这个消息如一击重锤,狠狠地向我砸过来。来不及痛,我必须以最平常的表情告诉父亲都是坐骨神经和肺部轻微感染所致,需要先回家调养几天。

我轻描淡写地告诉父亲后,当天就带他回乡下。我另有打算,但此时不能告诉父亲,我必须把他先带回来,先和家人商量才能决定。一家人都无法接受县医院的检查结果,一家人都不甘心。大哥一家人需要到广东处理生意上的事,父亲的病也就委托我全权照看。一家人都筹不出钱给父亲看病,我卖了家中三头猪,又卖了一头耕牛,总算凑齐了4000元。正月初九,我又费尽口舌把父亲从150公里外的乡下,哄到漳州的一七五医院。

县医院大夫只告诉我,父亲是肺部占位性病变,但他没说父亲到底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没明确我就觉得有希望。我希望这4000元能查出一个更准确的结果,如果有希望,我和大哥各变卖一处乡下的新房子,不足部分可以贷款,这是大哥临去广东前和我商量好的事。父亲养育我们没讲代价,我们挽救他的命时也不能讲代价。

再去复查,父亲起初不同意,但说去漳州,他竟同意了。

1978年秋天,父亲被调到离家上百公里外的上峰修水库。父亲一走三个月都杳无音信,转眼三九寒冬,有同村人回来,母亲就托他给父亲捎冬衣,还有一捆咸菜。接到冬衣和咸菜,父亲赶紧到小河边洗咸菜,洗着洗着,他竟从一捆咸菜里洗出一张皱巴巴的、浸透卤水的伍圆钞票。这是一张米黄色的,上面印有产业工人手持钢钎生产画面的伍圆钞票。这张钞票被捻成一截小棍子模样,夹在咸菜芯里,又用菜叶密密包裹,只要不打开这捆咸菜,没有人知道其中的秘密。

父亲知道这张钞票的来历,这是他临走前交给母亲的那张伍圆钞票,这是他留给家里的油盐钱。当时,这是家里仅有的全部现金,够买上六七斤猪肉,可管家中半年油水。母亲竟原封不动地把它塞在咸菜里寄给父亲,她担心父亲整天重体力劳动吃不消,宁肯全家吃斋半年,也要省下这伍圆钱给父亲改善伙食,哪怕往饭盒里添几滴油水也是好的。

父亲不舍得把伍圆钱吃进肚子里,一直藏在身上不舍得花,却在一个闲暇的日子,揣上这伍圆钱,约上几个工友,到20多公里外的漳州城逛了一趟。谁承想,这趟漳州行,竟成了父亲一生的回忆。父亲从不跟我们说漳州城当年景象,却经常说起一对石狮子,那是牢牢镶嵌在他记忆深处的一对石狮子。他说那对石狮子真好看,大青石雕成的,威武生动。父亲没见过真的狮子,他认为真的狮子就该那个样子。最令他感到神奇的是含在石狮嘴里的石珠子,能自由滚动,又牢牢地含在嘴里。父亲说他几次伸手去掏,就是掏不出来。一晃20多年过去了,自己竟会拖着病怏怏的身子骨,被儿子带到漳州来故地重游。

当天,办妥父亲入院手续后,我看他精神头还好,就带他到街上走走。我想让父亲看看20多年后的漳州是如何一派繁华景象,见一次我们乡下人说的大世面。我们穿梭在车水马龙的商业大街上,去琳琅满目的大商场,从胜利路到延安路,再到新华西,九龙公园、中山公园……一路上,父亲像个怕走丢的孩子,像我小时候偎着他赶集一样,一路上紧紧地偎在我的身旁。一辆辆疾驰而过的汽车,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高楼,还有光怪陆离的霓虹灯,父亲看得眼花缭乱。他眼里闪出一种陌生与困惑,步子越来越慢,只是不愿停下来。我发现他一直在寻找着一种东西,一直不知疲倦地寻找下去。我不知道他在寻找什么,内心被父亲这惊奇而又困惑的眼神给抽伤了。想想自己在杭州待了近十年,却从未把他和母亲接到杭州玩一趟,当时就建议父亲说:“我们干脆坐飞机去杭州,感受一下坐飞机的感觉,你还可以看看儿子的军营。”父亲经常在田间仰望天上的飞机,带他坐飞机,我想父亲平时做梦都不敢想,谁知父亲却摇摇头拒绝了。我想起父亲年轻时演过戏,他演过《白蛇传》的许仙,又对父亲说:“杭州有白娘子和许仙相会的西湖,正好可以去看看西湖,看是否和戏里演的一样。”父亲又摇摇头,再次拒绝我。我还想建议父亲到杭州治疗,也方便我照顾他,父亲拦住我的话头说:“我只想看看当年那对石狮子,不知它现在蹲在哪里?”走了一个晚上,父亲却只想找到当年那对石狮子,忙安慰父亲说:“那对石狮子一定还在,咱现在就去找它。”

父亲已忘记当年石狮子的具体位置,到底是在哪条街或哪个巷见了这对石狮子,父亲已说不清了,20多年前的事,早已物是人非,这满大街不会说话的石狮子,哪一对是被父亲亲手抚摸过呢?

于是,我雇上一辆人力三轮车,满大街寻找当年父亲抚摸过的石狮子。从元光南路到元光北路,再从胜利西走到胜利东,一条街一条巷去找,每看到和当年模样差不多的石狮子,父亲总要走上前去看个究竟,双手抚摸一番,然后再去掏动狮嘴里的那颗石珠子,最后是一次比一次失落地走开。看到父亲失落的神情,我心里一阵阵难过,就建议师傅带我们去老街区寻找,20多年前的景物如果还在的话,那它在老街区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师傅却说20多年后的漳州变化这么大,到哪里能寻到当年那对石狮子?在我百般的讨好中,这位好心的师傅又带我们去了香港路、台湾路等老街区寻找石狮子。一对又一对的石狮子再次朝我们走来,父亲就一次又一次地走上前去抚摸一番,最后一次比一次失落地离开。当晚,我们几乎走遍了这个城市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怎么也找不到当年那对被父亲亲手抚摸过的石狮子。

三、远去的背影

入院第二天,父亲就再也不能出来转了,我和父亲陷入了包围圈一样,陷入了没完没了的检查,陷入了药物的包围,我们被包围在病房里,哪儿也去不成。一天到晚挂着点滴,父亲变得沉默,他只盯着天花板,盯着点滴瓶。头几天,还偶尔和我说说话,有时还会叫我出去买稀饭吃,他被折腾得一点胃口都没有。后来,他连稀饭都不想吃了。刚住院时父亲对我说,人就应该站着像棵树,不怕风,不怕雨;走起来像头牛,四平八稳,耕几亩地不气喘;一躺下来,真跟废物一样,越躺人越困,点滴越挂人越累。

父亲陷在医院已经七天,他什么时候出院大夫没明说,而我必须离开。前一天,我已通知姐夫来接我的班了,我必须离开,一天也不能再耽搁了。我和父亲面临一场人生的生死离别。

我要乘火车归队的那天清晨,姐夫搀扶着父亲,迎着寒风走到漳州一七五医院门口和我作别。我反对父亲送我,但他坚决要送。此时的父亲连站都站不稳,一个星期的化疗,让他彻底萎靡下去,他身上的正常细胞以十倍甚至百倍陪葬在癌细胞身上。只是父亲不知道,他只知道这叫治疗,他不知道自己确切的病因。

初春的早晨凉意阵阵,寒风中,父亲如一盏风中摇曳的油灯,随时都可能被风吹灭,我心中翻涌着酸楚的波涛,多少次都想扔下行装,上前紧紧拥住他,捂住那盏摇曳的枯灯,我心底多么清楚,这是最后一次的诀别了。

可是我不能留下来多陪他一刻,列车不会等我,我必须硬着心肠离去,因我兜里揣着“火速归队”的电报。我一手拎包,一手紧紧捂着隐隐作痛的胸口,硬着心肠正欲离去时,只见父亲正微倾着身子,似乎想挥手告别,嘴角还嚅动着想嘱咐点什么,我又迎上前去,他声音很低:“你安心归队,不用管我,以后要照顾好你的母亲,带好你的弟弟……”话未说完,他已老泪纵横,我更不忍细听下去,还没转身离去,泪水便打湿了我的衣襟。

我想起十年前那次他送我入伍时的情景,他似乎也说过类似的话。那时他的身子骨还非常硬朗,全家重担都挑在他一人肩上。那天,他拎着我的行装默默地跟在我身后,直到村头的大桥边临上车时,沉默的父亲说话了:“到部队要听话,好好干,别惦记着家里,家里有我呢!”说着就拥簇着我上车,看他眼圈一红,似有一根鱼刺梗在我喉咙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我是背着一家人去应征体检的,回想两个多月前家里的一系列变故,大姐刚出嫁,大哥刚分家,父亲刚把我们娘儿四人迁回祖籍地那个陌生的地方,母亲还在一次山上拾柴时不小心又摔断了腿。那时家中里里外外多么需要留下我这个帮手,而我却应征入伍了。还是父亲先接到的入伍通知书,那晚我看他在母亲的病床前抽了一整晚的烟,看我在窗前晃了一下,就把我叫进去,说:“男儿志在四方,你走吧!”说着朝我递来那张入伍通知书。在车子启动瞬间,只见两颗豆大热泪在父亲的腮帮子上滑落,一下砸在我的心上,瞬间,我的双眼也变得模糊,我用力朝他挥手,只见他前倾着身子,望着渐渐远去的车子,在努力地挥手,稀疏的额发在风中零散,像风中的芦苇。在一弯又一弯的山路上,我看父亲还朝着远方挥手,直到他身影一点点变小,没入那片松林的斜晖里。

如今的这次分别,他需要在女婿的搀扶下,才能迈着踉跄的步子送别即将归队的儿子。归队前一天晚上,在医院的病床前,我和父亲有过长谈,他说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我和三弟、四弟三个未成家的孩子,这成了他一桩未了的心愿。

父亲最后说:“你们不说出来,我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病情,反正我再也不愿花你们一分钱了,唯一遗憾的是我不能把你们兄弟仨拉扯成家。”话未说完,他便转过身去。父亲说完那句似分别又似最后嘱托的话,在晨光中迈着趔趄的步子,在女婿的搀扶下离去,再也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在我的泪光中只留下渐远渐模糊的背影。

我归队四个多月后,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说父亲临走前还念叨着我和弟弟的名字。

2014-08-25于平和小溪

同类推荐
  • 仙根的传说

    仙根的传说

    本书系永德仙根的民间故事集,其内容从四个方面:“仙根的由来”、“仙根托梦于人”、“向仙根借兵因迎战”以及和“仙根”有关的其他传说来收集民间故事。
  • 古镇遗梦

    古镇遗梦

    本文对古镇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散落的明珠、河上的街市、拱桥的魅力、越人便于舟等内容,一本在碧水边掀开的古朴的书,它的文字并不深奥,阐述的却是耐人寻味的哲理,难怪每一个前往古镇的人们,都会因为拣拾到失落的梦而流连忘返。
  •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生活滋味

    生活滋味

    本书收录了作者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包括:“悠长的北京滋味”、“北京文友”、“美食香茗谈风味”、“旅游之乐”等。
  •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

    本书对中华学术做了系统的研究,对魏晋玄学做了宏观的考察与周全的论述,从文学研究中总结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为推动中国的学术文化作出努力。
热门推荐
  • 我歌我狂

    我歌我狂

    KTV里一首让无数广场舞大妈为之倾倒热舞的农业重金属歌曲——最炫民族风唱出了李新拉轰的节奏,让他获得了“实力派偶像”与“最炫民族风”的称号,更为流弊的是他把班花在众目睽睽之下给抱了。用李新的话来说,我是KTV里的麦霸,我是麦霸中的战斗机!——麦克风在手天下我有。“那谁,你拿着麦克风不唱歌,你搞毛啊!”
  • 长生秘录

    长生秘录

    我这一生,都在寻找长生的路。何谓长生,长生乃不死,长生是永存!但大道无情,世间众人,究竟该如何才能踏上长生之路呢?
  • 武道狂徒

    武道狂徒

    陈君身为远古混沌神族后裔,后遭到荒虎族攻击,丹田共有九道强横封印,受尽屈辱后他打破封印,踏上了一条成为武道强者的通天大路。
  • 恋世无双

    恋世无双

    他是一名杀手,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这个只会杀人的机器真的没有感情吗?是谁改变了他,是谁融化了他的心?
  • 九元狂尊

    九元狂尊

    神秘的身世,超强的天赋,滔天的仇恨,不屈的命运,如何一层层去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谜团?如何一点点从一个废柴修炼到巅峰?如何一步步走上自己的复仇道路?又是如何从一颗棋子变成掌棋人?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对商务谈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系统地介绍了商务谈判的概念和类型、商务谈判成功的原则、商务谈判的礼仪、商务谈判的组成、商务谈判的程序、影响商务谈判的潜在因素、商务谈判的技巧、商务谈判的实用战术、巧用商务谈判规避风险。本书能有效地帮助搏击商海的勇士们和智者们抓住商务谈判的关键环节,成为商务谈判中的常胜将军。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恃君览

    恃君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