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5300000010

第10章 八、“我不要伊,别人要伊么?”

母亲提起自己的婚姻大事,沈雁冰并没有感到意外,但还是觉得突兀,毕竟他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这件人生大事。

陈爱珠说的这桩亲事,就是十几年前沈恩培与孔繁林在镇上南货店里订下的那桩娃娃亲。她在前些年就把订亲的经过告诉儿子了。不过此前,沈雁冰一直在学校里读书,没有多想过这件事,总觉得那似乎还是相距很远的事情,所以母亲提起此事,沈雁冰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的好。

陈爱珠以为儿子已经把这件事淡忘了,就又把订亲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然后用商量的口气说道:

“从前我料想你出了学校后,不过是当个小学教员,至多是个中学教员,一个小镇上不识字的老婆也还能相配。现在你进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不到半年,就做了那么多事,受到重视,今后大概会一帆风顺,还要做更多的事,更大的事。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样一来,一个不识字的老婆与你就显得不相称了。这次要你回家,就是想问你,你如果一定不要,我不会强迫你接受这门亲事,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孔家同意不同意退亲是说不准的,也许就要打官司,那我就为难了。”

听了母亲这番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沈雁冰格外感动。虽然他脑子里还是乱纷纷的,没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但是他已经掂量出母亲这番用商量口吻说出的话里包含的沉重。他是个孝顺的儿子,这是从小的家教熏陶出来的。父亲英年早逝后,他作为长子,更是时时心存着要为母亲分忧解难的责任感。母亲历来做事干脆、果断,从不拖泥带水;需要决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总是拿得起,放得下,没有什么犹犹豫豫、左顾右盼。在这件父亲生前就定下的亲事上,母亲原本也可以不必这样同他商量,拿个大主意,与他商定个办喜事的时间就行了。可母亲郑重其事地征求他的同意,说明母亲不想自己勉强接受这桩亲事,她希望儿子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甚至都做了退亲,乃至打官司的心理准备,尽管那样很困难。母亲为这个家、为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自己现在能在外面独立谋生了,即便不能为母亲和家庭分担多少责任,至少不应该再让母亲为自己的亲事,去承受可能会出现的巨大压力和棘手困难的局面。

想到这里,沈雁冰有些纷乱的头脑里已经理出一个渐渐清晰的思路。自己在北京读书的三年和进入商务编译所这半年,精力和心思全都贯注在读书和事业上,男女之事不是没有想过,但从未作为生活中的大事来想。老婆不识字是个问题,但也未必是个大问题。事业是要自己去做的,不是靠老婆做的。老婆也不是个装饰物,天天带了给人看的,能操持好一个家,就尽了好妻子的责任。再说,孔家女儿嫁过来之后,母亲还可以教她读书识字,她总不至于是个一窍不通的女子吧!要真是那样的话,只能算是命该如此,作为沈家的长房长孙,尽孝而已……整理完自己的思路,沈雁冰对母亲说:“儿子现在刚刚开始自己的事业,婚姻家庭的事没有想得太多,更没有想自己去交女朋友,还是全凭母亲做主吧。母亲刚才一番话的苦心,我心里都明白。孔家女儿不识字倒也无所谓,反正嫁过来后,孔家再管不到她了,母亲可以亲自教她读书识字,让她进学校读书也可以。”

陈爱珠听儿子说罢,一颗尚悬在半空的心完全放下来:“那就定下来,明年春节办你们的喜事,我过两天回复孔家。”

母亲放心了,沈雁冰不免也有了一释重负的感觉。但是这天夜里,他躺在床上还是想了许多。毕竟这些年出门在外,眼界开阔得多,所闻,所见,所接触的新事物、新思潮,很多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时时在拨动着自己那颗充满朝气,意欲大有一番人生作为的心。但是扪心自问,他不能不承认在道德伦理观念上,特别是涉及婚姻、家庭问题时,他的思想还是比较传统的,甚至是有些守旧的。

当然,在沈雁冰需要对自己这件关系一生的婚姻大事做出决断时,代表历史进步和时代趋势的新文化运动,还只处在刚刚兴起的阶段,它对传统思想观念发起的挑战和冲击也远未形成蔚为大观之势。

沈雁冰从小到大在家庭内所受到的熏陶和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所接受的基本教育,还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神,所以,骤然面对婚姻大事,使他几乎可以心无旁鹜就予以认可的精神支持,肯定还是来自潜意识中那些儒家文化思想,诸如仁爱的观念、忠孝的意识、自律甚严的伦理感、肩负天下的道德追求,等等。这使沈雁冰是一个十分理性的人,他所有的判断和决定都是基于理性的认可,而不会任由情感的左右。在这一点上,他也很像他的母亲,少年老成。在这一夜里,他想得最多的,竟是这样两个问题:

如果解除了父母的婚约,男人可以另想办法,但是女子又该如何呢?

我不要伊,别人要伊么?

这种略显无奈的想法,简直可以称之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具有强烈道德责任感的男子大丈夫气概了。

沈雁冰对于早就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确定的这桩亲事,并没有感到过于沉重就近乎坦然地接受了,这在1917年初的时候,其实是很平常,也很正常的。只是在后人看来,一个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运动的大力倡导者、积极参与者,在婚姻问题上居然如此保守,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仍未改初衷,实在有些费解。这应该是后话。

躺在床上想了很多的沈雁冰,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意识到。

不,也许意识到了,但没有上浮到理性判断的层面,即家庭生活的感性体验,也许早就决定了这件“娃娃亲”不会由他那里生出什么波澜。

沈永锡与陈爱珠的婚姻完全是遵从父母之命,明媒正娶的旧式传统婚姻,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在婚后建立了一个美满的小家庭,虽然这个家由于沈永锡过早病逝而变得残缺不全。同时维系这个家庭的,不只是由婚姻形式所赋予的道德、伦理的戒条、观念,而是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的感情纽带和志同道合的思想基础。这一点,是婚后两个人共同努力寻求到的。这一切是沈雁冰从小就耳濡目染,而且习以为常的。父亲母亲之间和谐有致的婚恋关系,自然会将子女笼罩在一种常态的血缘亲情关系中,于是很难设想,子女会对父母结合所经由的方式产生什么反叛的心理。

实际上,父母的相亲相爱和家庭生活的和谐,不断地在向沈雁冰幼小的心灵上传递着一个信息:即夫妻之间感情上的相爱,是可以通过婚后的主观努力逐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很好的。不论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个信息会储存在他心灵的深处。如果面对的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传统婚姻形式,予以评判,那么已经多少接触到新思潮的沈雁冰,肯定会在理性的思索中融进批判的目光。但是,他直接面对的只是自己个人的婚恋问题,那么这个深藏脑海的纯属个人经验的信息,必定会有力地发散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左右着他的选择。

沈雁冰如果接受这个婚约,他婚后的生活,似乎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复制他的父亲母亲经历过的婚恋生活,虽不浪漫,但是实实在在,不乏家庭的温馨。当然这也是后话。

还有一个因素影响到沈雁冰对于婚事的决断,就是他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幼年丧父,对于任何一个家庭的妻儿都是悲痛万分的事,而悲痛的背后,是母子之间血缘亲情关系无形之中的变化:母亲既要当母亲,又得承担父亲的责任;儿子只剩下母亲一人可以作为心理上、生活上的依靠。虽然背靠一个大家庭,但以陈爱珠的好强和能力,她实际上是靠自己的力量支撑这个家,而且把两个儿子抚育成人。可以说这是一位强势母亲。在这样一位母亲庇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对母亲的依赖和依恋就会多一些。

这并不意味着已届弱冠之年的沈雁冰,还不能离开母亲羽翼的护佑去展翅飞翔,相反,这种已经渗透进性格中的依恋,在这个应该渐渐远离依恋母亲年龄的时期,以更加明显的形态表现出来。不过,它们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

在面向外部世界的时候,沈雁冰表现出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应付自如的处世能力。这从他所选择的学业,从他进入编译所以后的种种作为,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像他的母亲。这种相像,正是以精神上依恋为背景出现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面对家庭生活这个小世界的时候,全神贯注于事业的沈雁冰,似乎还没有做好如何成家的心理准备。古人讲成家立业,齐家治国,把家作为人生起始的基点,沈雁冰当然知道这一点。他之所以没有心理准备,是相信母亲会为自己做好准备,是想依赖母亲为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当他们母子决定下这桩亲事的时候,他把教未来妻子读书识字,使其成为一个与自己相称的妻子的希望,又寄托在母亲的身上了。这似乎不大像那个进门才几天,就对商务印书馆大部头的《辞源》一通议论,血气方刚的沈雁冰呢!

天下事就是这么奇妙地组合起来。说是刚柔相济也好,说是正反互倚也罢,沈雁冰就在那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春节,平平静静地接受了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婚姻,一个也许会延续一生的婚姻。

同类推荐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

    讲述一个旁观者、沉默者、布局者、奋斗者身处乱世,步步惊心,却笑到最后的传奇故事。杜鹃鸟不叫,就等它叫——看司马懿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谋略与智慧。从中寻找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终极密码。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更是不上台面,而他却能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魏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 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特里莎修女传

    特里莎修女传

    本书记述了特雷莎修女的生平,共四章,包括萌发爱的种子、立志救助穷人、撒向人间的爱和灵魂走向天国。
热门推荐
  • 流动的生命:瑜珈

    流动的生命:瑜珈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瑜伽体位法、呼吸法、契合法、收束法、制感、专注和冥想,结合作者多年练习和教学实践,是方便读者练习瑜伽的实用教材。
  • 圣者召唤之至尊天道

    圣者召唤之至尊天道

    天道之命,对世应劫。系统、异界、修仙,科技,四类集合一起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 位面至尊领主

    位面至尊领主

    西蒙尼,为了找寻身世之谜,踏上强者之路,开启位面带着伙伴征战四方!人类的构装,兽人的图腾,矮人的装备,精灵的附魔,集各类种族优势为一身,成了一个无敌的位面领主。
  • 妃鬟传:锦玉天歌

    妃鬟传:锦玉天歌

    郡主下嫁总管,绣儿远嫁突厥南院王,而锦儿无名无份跟着宁玉回王府。可惜这王府只是一个空壳,无实权,只能靠这宁小王爷从商挣钱,养一群人不说,还要交皇帝所谓的‘忠义保证金’。“我自执剑疯狂,管他乐声悠扬”挣钱由我来,风锦这身具两世两魂之人,硬是想出各种绝招。可惜天不遂人意……皇帝赐婚;密令;暗杀;谋反……黑幕重重……再入江湖露真容,赌术;卦术;谋术;美食;手段……阴谋诡计,金戈铁马,爱恨情仇……她们的重重身份,他们的未来……
  •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说得漂亮。无论什么时候,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出口不凡的表达,一定可以让她活得足够漂亮,一个女人只要口才佳,相信没有谁可以阻碍她幸福的脚步。
  • 妈咪,宝宝帮你找爹地

    妈咪,宝宝帮你找爹地

    宝宝版本“妈咪,我爹地是谁啊?”“我怎么知道。”“不知道?那怎么会有我呢?”“宝贝,是这样的,妈咪当时第一次到酒店解愁,进错了房间,结果就有了你。”“你是说你进错了房间,然后把我爹地给XXOO了?妈,你怎么这么好色啊?幸好我不像你。”冷思宁听着宝宝的话,差点崩溃,这家伙是怎么知道XXOO的,还有,她什么时候好色啦。“小浩,你不想活了,敢这么说你妈咪,再说妈咪是好色又怎么样啦,若不是因为妈咪的一夜风流,哪来的你?信不信我罚你三天不吃饭。”小宝贝,顿时扑到妈咪的怀中,一阵撒娇。“妈咪,你怎么舍得你的宝贝挨饿呢,还有,如果我不做饭的话,你就吃泡面去吧,哼。”小宝贝装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冷思宁顿时像个泄了气的皮球,顿时态度360度大转变。“宝贝,别啊,我知道你最疼妈咪啦,恩,宝贝乖,让妈妈亲一口啊。”在宝贝的强烈抗议中某人的嘴唇已经压了下去。————少爷版本冷思宁一觉醒来,浑身酸痛,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男人的脸,第一反应,好帅啊,第二反应,真的好帅啊,第三反应,还是帅,不对,他是谁,怎么会这里,而且他的眼睛在盯着哪里啊,怎么回事,她怎么什么都没穿啊。“啊,你是谁啊?怎么会出现在我的房间?”“我想你搞错了吧,这是我的房间,这问题应该是我问你才对。”“这是你的床,你的房间?那你昨晚对我做了什么?”“应该是你对我做了什么吧,难倒你不记得了?”沈枫廉不知耻的说道。“天哪,我对你?难倒我昨天晚上XXOO了你,可我怎么没有一点印象啊,啊,我的头好痛啊。”————女主独白天啊,我怎么会那么倒霉啊,白天被甩,晚上买醉,花了将近半个月的工资开了间房,还会走错,还把一个无辜的人给XXOO了,不过上天却给了我最好的一颗种子,虽然说这种子是偷来的。PS:针对这篇小说中出现的两个孩子订婚的情节,向读者道歉,按照他和她之间的关系,如果结婚的话,那就乱.轮了,这个漏洞确实大了点,感谢细心的读者提出来这个问题,那个情节以后会修改的。
  • 创吧:逗比笑传

    创吧:逗比笑传

    关于创吧的风云人物,我们要一起写一本书!!!
  • 草原特种兵

    草原特种兵

    蛮荒,森林,戈壁,草原和蓝天,寒风,饥荒。严酷的生存环境,争夺食物的生死斗争。山神,毡房,羊群,黑暗和狼嗥,尊严,勇气。宏伟的草原帝国,幽深雄壮的民族史诗。在华夏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存在井然有序的耕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巍然高大的城邑宫殿,规划完备的道路桥梁。我们还有另一种记忆,那是骏马弯弓的自由驰骋,恩仇必报的快意人生,统治人类心灵的不是人间的帝王,而是长生天的喜怒奖惩。我们的血液里,同时流淌着游牧与农耕,圣贤与天神,融合与仇恨。这里讲述的,就是:草原帝国的史诗,铁血男儿的历程。
  • 灵异猫小短篇

    灵异猫小短篇

    本书是一些作者原创的短篇鬼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一篇就是一个故事,每个人物都是独立存在,无任何联系。
  • 红樱桃

    红樱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省农大毕业生陶红英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奇山市凤山区,主动要求到条件最艰苦的葛庄镇肖家楼驻点。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发动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审时度势发展大樱桃。面对诬陷和中伤,陶红英不为所动,紧密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大樱桃遍及全区,成为凤山区农村的支柱产业。凤山区和葛庄镇也分别被国家授予中国大樱桃之乡和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的荣誉称号。在组织的培养和广大群众的拥戴下,陶红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并好事多磨收获了真挚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