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4200000010

第10章 九、“向一切因袭的心营攻击”

黎元洪下台之后,万德尊就回到天津,从此一蹶不振,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了。他开始过着寓公生活,成日和妻子抽大烟,同朋友一起赋诗写字,精神抑郁潦倒,心灰意冷,再无心仕途了。那时,他还不到40岁,却总是说:“我老了!”一种老之已至的悲凉感占据了他的心。

万德尊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了,动不动就发火,常常是无名之火。也许他不甘心就这样退出舞台吧!也许他觉得他为那种捉摸不定的政局所戏弄了,也可能他觉得光宗耀祖的梦想还未实现,就被挤出了发迹的轨道。人在失意之后,便不免要发泄心中的苦闷和烦恼。他什么都看不顺眼,说打人便打人,说摔什么就摔起来,这使家宝对父亲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他怕他,他怕见到他,他怕同他在一起。

家宝苦闷的酵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滋长着。他对父亲不满,他对家庭不满。这种不满只是在他心中凝聚着,回荡着。他不是那种一遇不满便怒形于色,把它发泄出来,化为种种反抗的行动的人,他总是苦苦地思索着。父亲是喜欢他的,同家修形成对照。但是,父亲却越来越不理解家宝了,为什么小小的年纪会有那么多苦闷,这些苦闷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家宝的苦闷也不是全部来自家庭,他读了那么多书,特别是文学作品,他接触到家里以及周围的熟悉的人事,他又是那么敏感的一个人,于是便常常陷入一种追索的苦闷之中。家宝已经是高中生了。由混沌的少年进入富于自主意识的青年时代,在他的意识里逐渐增长着的是对社会的不平感,是对种种人事灼热胸膛的正义感,是对人生意义的朦胧追求,是对现实中贫富对立的强烈感受。他曾经这样说:

那时已经读高中了,觉得顿时长大了,似乎对人生的意义有所追索,对社会也有更多关注了。我曾经在大街上游行高喊取消二十一条,还高呼过“还我山东”的口号,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愤恨的。打倒列强是很清楚的,那时就会唱打倒列强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畅。那时,我们就唱着这样的歌曲,参加一些政治活动。南开中学是有这样的好传统的,周恩来同志在南开读书时就开始了这个传统,一代一代传下来。

家宝的高中时代,正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从胜利而失败。当时的天津处在军阀统治之下,但是,全国反帝反封建的重大斗争都在南开中学引起过强烈的反响。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师生组织了“南开中学五卅后援会”,并演出戏剧

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家宝热情地参加了这些宣传活动。1926年,北京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段祺瑞反动政府公然枪杀爱国学生,激起了南开中学师生的愤慨。《南中周刊》发表文章,声讨段祺瑞的血腥罪行,并对当时的教育总长“不惟丝毫无动于衷,而反为政府通电,话之为暴徒”的行为痛加谴责。事隔两年,在家宝担任编辑的《南开双周》1928年第1期上,还在卷首用大字排出鲁迅《淡淡的血痕》中的语录作为纪念。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山东济南制造了枪杀我同胞和外交人员的流血事件,校刊上立即发表《济南事件发生以后》、《济南事件的意义以及我们的自觉》等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南开中学也有共产党人,并发生过一起震动全校的事件。和家宝同年级的一位同学管亚强,在学校开大会时,指责校长张伯苓,质问他为什么不允许学生罢课。

管亚强是CY,他这样敢于当面指责校长,在校内反响很大。有的学生对管亚强很不满意,有的学生持中立态度,而学校当局则采取严厉的态度。家宝很同情他,觉得管亚强没有什么不对。家宝的同学陆以循回忆说:

我在中学时同家宝住在一间宿舍里,他比我高一年级。当时,他在高中一年级,同屋四个人,有位同学叫管亚强,他还是个有名的政界人物的子弟,很激进。学校开会时,他敢和张伯苓顶撞,质问张伯苓,后遭到学校打击,并通过他的家庭对他施加压力。家宝很同情他。我当时是站在张伯苓方面,我觉得校长对,学生怎么能顶校长呢?但是,家宝却不是那样,他的思想比较前进些,他觉得管亚强是有道理的。虽然,家宝没有公开站出来为管亚强讲话,但同我的想法不一样。特别是管亚强有一段因受压力而沉默起来,家宝就更同情他。

家宝和管亚强住在同一间宿舍里,但平时很少谈政治问题,他不知道管亚强是CY。他看管亚强每天很忙,闹罢课,经常外出活动。

偶尔交谈起来,管亚强也说:“家宝,你老是死啃书本有什么用?”

但管亚强敢于站出来同校长顶撞,那种积极的反抗精神,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当全国解放后,他们再度重逢时,管亚强已改名张致祥,是我党一个高级干部,他才知道那时管亚强在南开中学时已经在从事地下工作了。1927年,家宝担任了《南中周刊》“杂俎”栏的编辑,他不但自己编辑杂文、短评,而且亲自撰写杂感。在第20期、25期、30期上,他以万家宝和小石的名字发表了几篇文章:《杂感》、《偶像孔子》、《听着,中国人!》,或批判迷信偶像,或评说是非,或针砭时弊,写得也颇犀利。其中最能体现他高中时代的社会思想的,是1927年4月在《南中周刊》第20期上,以万家宝的名字发表的题为《杂感》的三则杂文。这时,他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这篇《杂感》确如郁达夫曾希望于他们的,对恶势力的攻击持着“正大的态度”,它的“骂人”也是“光明磊落,不失分寸”的。在三则杂文前面,有一段序言,颇能看出曹禺当时的某些思想态度。他是这样写的:

将那闪电似的,奔流似的,憧憬的情趣,以及由各种现象而产生的心境,它只有天才能为之解释。同时一般庸流复可感触得到的,蓦地把它提到字块里,无目的地把它写出,无意义地映在痴人的脑海里,这或是“杂感”的真义吧?

“这个人癫头癫脑,一肚子鬼话。”我们常对人这样批评。

由这句话,总可逆料此人不会说“人话”的,甚至所谓“人话”反根本不晓,因为人非鬼,为人而云鬼语,则怪异可知。实在癫气十足的癫子,鬼话不能讲,人话反而不少。果尽量感受其味格,他的话里头当发现孕含着不灭的创造性;他的思想常变化流动,永进不息,显现他在彻底地思索面前的事物,不为一切庸俗的利望所扰而变动他的观念。他的生活欲求极端兴旺,他的感想无在不可施展,他所见是正确社会的面影,因是他的“鬼话”便长泻不息。由这出发点讲出的“鬼话”便是杂感的完成。

从这一段今天看来依然充满热忱的议论来看,他对“杂感”的解释还是有他的独到见地的。的确,在那个社会中,能讲“鬼话”倒是能道出“正确的社会面影”。特别是作为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所追求的是在事物面前的“彻底地思索”,是“发现”事物中“孕含着不灭的创造性”,是“不为一切庸俗的利望所扰而变动他的观念”的独立不倚的精神。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紧接着,他在这个短序中又写道:

转到自己,假若生命力犹存在躯壳里,动脉还不止地跳跃着的时候,种种社会的漏洞,我们将不平平庸庸地让它过去。我们将避去凝固和停滞,放弃妥协和降伏,且在疲弊困惫中要为社会夺得自由和解放吧。怀着这样同一的思路:先觉的改造者委身于社会的战场。断然地与俗众积极地挑战;文学的天才绚烂地造出他们的武具,以诗、剧、说部向一切因袭的心营攻击。他们组成突进不止的冲突与反抗,形成日后一切的辉煌。然而种种最初的动机,不过是那服从于权威,束缚于因袭畸形社会的压制下而生的苦闷懊恼中,显意识地或潜意识地,影响了自己的心地所发生杂乱无章的感想。那种纷复的情趣同境地是我们生活的阴荫,它复为一切动机的原动力,形成大的小的一些事业。

这段话,可把它当做曹禺最初的战斗的创做宣言来看。在他热情而蓬勃的年轻生命里,跃动着对“社会的漏洞”进行不懈攻击的理想,摒弃平庸,决不妥协,“为社会夺取自由和解放”。他把文学作为“向一切因袭的心营攻击”的“武具”。他多么羡慕那些文学天才和先觉的改造者!他又多么希望因此而在文学上“形成日后的一切辉煌”!这大概是他的审美理想吧!由这些话,我们也不会再感到他23岁能写出《雷雨》是偶然的了。

他接着又对古老的文明开炮了:

不过在我们这“礼义之邦”,这种文字却常与狗吠一般地无价值。因为它藏着破坏、爆发、攻击,同一切跳出所谓“圈子外”的危险性。我华夏民族酷嗜和平,淡泊潇洒;一日和尚一日钟。过足烟瘾,横在热炕上晕谈一阵。哼,我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有明训”。有长远历史的国度的百姓,岂能随随便便干这些没头没尾的把戏!

记得某校刊登什么劳什子的杂感,一句不重要的话冒犯校中的某当局,于是即时一道命令,斥以“侮辱师长”,训令那位编辑先生“下野”、“回里”(这是两件事:一面革职,一面挂牌)。同时一位职员建议停止校刊,当时即将编辑部解散。有人说教育家(?)对于激烈的分子只有这种办法。这个?也许吧!

不过在这刊物(按:即指《南开周刊》),请放心。同学们尽可发挥个人的意见,不顾忌地陈说自己对于环境的不满(当然,向猥亵的社会攻击更是我们青年的精神)。只要自己能踢开利害的计算,不伪不饰地吐露内心的不快,冷静的态度可,幽默(humor)的亦可,我料南开当局绝对予以赞助的。因为假使所感诚为我们这个圈内的错误,一手掩不住天下的人,这无须隐瞒。教育不是妓女,不应修饰外面为游客看的;假若原来的思索在未写以前已是错误,那么,诚恳的教育家应以怜悯的态度谅解这种学生,并且希望他在刊物上发表,对症下药,顺便给我们以公开的商榷、讨论和指点。

这样一篇富于思想而又具有战斗精神的文字,出自一个高中二年级学生,已透露出他的才华、他的见地、他对社会的态度、他对文学崇高使命的追求。

《杂感》于序文后列出三个小题目,一是《Gentlemen的态度》;二是《文凭同教育救国》;三是《Supply and

dnmand》(《供给和需要》)。在《Gentlemen的态度》一文中,他嘲讽了一位教授屈从于“洋权威”的恶劣态度。这位教授在讲台上“大讲其理”,说什么“……好了,外国人有金钱有强势,犹以Gentlemen的态度对待我们,我们反不自量力,不以Gentlemen的态度向他们,这不是自找苦吃么?”作者援引这个事例后指出,这种以“他们的‘主人’如何,他们亦如何”的说法,貌似有理,但却是“他们屈服于洋权威”的荒谬逻辑。

在《文凭同教育救国》中,他讽刺了一面学生在考试时作弊,一面校长在每次开学和毕业典礼时讲着“教育救国”的现象,他以为这不过是领得一个自欺欺人的“‘教育救国’的执照”罢了。

《Supply and

demand》一文也是讽刺得颇为辛辣的。此文先提出“需要多供给,少则市价涨”的一般道理,然后引出一个学生发问说:“上次北京猪仔奇贵,是不是供给少于需要的原故。”答曰:

是这个道理。然后笔锋一转,指向一种社会现象,即“做太太确是一件难事”,有些人选“太太”,必定是“英语精通,满身洋气”,“要洋气非游外国不可”,这样,大学毕业的女学生都得落选。要入选,那就得“读洋书,做女留学生”。文章最后说:“上面是能阐明Supply(供给)and

demand(需要)的原理,当然这比买卖猪仔有趣多了。”这则杂感不能说十分深刻,但却具有一种令人发笑的喜剧性,其中对曹锟搞的“猪仔议会”暗含讥讽。

从这篇《杂感》已经可以看出,家宝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他那血性方刚的热烈性情已表现出来,而他的父亲是不可能理解他这个儿子的。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 海明威(世界十大文豪)

    海明威(世界十大文豪)

    1899年7月21日,诞生于美国芝加哥的郊区小镇“橡树园”的海明威,孩童时代就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及与众不同的性格。六岁时,进入霍姆斯文法学校开始了他的学生时代。在学校里,以他的多才多艺以及争强好胜成为学校的“名人”。毕业后,在堪萨斯城任《堪萨斯星报》记者。在这里,年轻的记者看到了真正的社会。1918年4月,应召入伍,使他有了一段永远也抹不去的战争伤痕。从此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初升的太阳》、《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伴随着他独特而传奇的经历应运而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战士,他开创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历史。
  • 此生注定爱就是痛:萧红别传

    此生注定爱就是痛:萧红别传

    本书讲述了一个天才女作家对苦难生命深深的悲悯,一个命薄如花的女性对爱与温暖的深深渴望。她既率真倔强、无畏坚强,又多愁善感、纤柔脆弱,她不能忍受没有爱的日子,从一个爱人到另一个爱人,她品尝过爱的欢欣和温暖,但更多的却是无边的挣扎与苦痛。她遇到过很多男人的爱,可却没有一个真正心疼怜惜懂她的爱人。呼兰河流淌着她的童年,浅水湾聆听过她的叹息。从异乡到异乡,她一生经历风寒,用生命书写传奇。短暂的一生如彗星划过夜空,明亮热烈而又孤独凄凉……
  • 胡雪岩传

    胡雪岩传

    铁血宰相拥有何种跌宕起伏的刺激人生!满洲贵族大少为何突然华丽堕落!一介病弱书生缘何横刀立马、杀人如麻!草根枭雄如何主宰朝野、扬威大漠!翰林学士怎样周旋列强、忍辱偷生!一代红顶商圣怎样从帝国银库大掌柜走到凄凉辞世无人问津!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杜修贤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专职摄影记者。本书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政坛内外的伟岸形象,并提供了很多红墙内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诸神竞技场

    网游之诸神竞技场

    在诸神眼中他叛逆不拘一格,在恶魔眼中他才是万恶之源。是对是错,是正义是恶魔。靠说的没有用!先打赢了再说!
  • 血龙祭

    血龙祭

    巍巍九州,莽莽荒原,列国争强,群雄纷乱。铁命真龙,降临凡间,以血为引,以身祭天。剑破苍穹,法悟真言,人鬼同途,身魂共炼,魔之血性,妖之灵焰,修齐六道,始得成仙!一个关于血龙祭天的上古传说,一段孤独少年悟道修仙的热血传奇,一部呕心沥血,倾情奉献的诚意之作!
  • 法相狂潮

    法相狂潮

    神纹技术的突飞猛进将法相天地这门从大乘期才能涉足的巅峰神通瞬间普及开来,修行标准直降至元婴期。在这个元婴多如狗的时代,经典的三头六臂法相,佛门传承的罗汉金身法相,妖族特色的本源法相,甚至生活化的挖掘机法相、添加剂法相、显微法相……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法相狂潮。
  • 屌丝经济学

    屌丝经济学

    作者通过历史事实与理论推导证明了贫富分化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以产能过剩、投资过剩、货币过剩与金融过剩四个角度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指出了现行宏观经济学所回避的贫富分化对消费、投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分别在短期与长期如何影响产出,同时,对中国高投资、高贸易顺差、高房价、高货币供应的畸形发展模式的成因、与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证分析,建立了一套穷人们可行的理财逻辑与方式。
  • 超级掌门

    超级掌门

    子曰:以武会友,不亦悦乎,今日小夫自当以这身通天彻地毒功会尽天下英雄,呜呼,不亦快哉!现代青年丁鹏携带掌门系统,穿越古代江湖,穿是成功了,越还没有到位,不得不从零开始修炼。倒霉的是他正好附身在了一个三流小派低级弟子身上,成为低手中的低手,经历一番内部斗争,刚刚站稳脚跟,却又好死不死得罪了一群初出茅庐想博取江湖声名的名门大派侠二代,被人诬陷追杀,臭名远扬,人送外号“毒手人屠”……
  • 最强意志

    最强意志

    一千年前,邪魔入侵艾雷内星球,霎那间天地色变,大地上哀声四起。被誉为艾雷内世界的世界之树“神之眼”在一千年前的骤变中随之崩塌,灵力四散开去,混乱也随之开始。而艾雷内世界的最强王者斯丹迪奥在与邪魔抗争至最后时刻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最强之人会继承我的意志,将未来引至最初的模样。”人们对他的这句话一直趋之若鹜!荣耀,和平,灵力,最强究竟谁来继承,最强意志究竟是何物?
  • 良婚

    良婚

    莫浅浅到了29岁的年纪,有一份不高不低的工作,长着普普通通的一张脸,按老家的标准,早过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成了老姑娘了。别人都想着,有人愿意娶她,她就应该嫁,因为她已经没有了选择的资本。而在老家,家里的女儿不嫁人,就会被人说成是有毛病,嫁不出去,家里人是要被笑话的。莫浅浅对婚姻这事看得很淡,但是她知道自己终归要嫁人的,不管那人是不是她的良人。一场普普通通的婚礼,她嫁作人妇,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第一本性格心理书

    我的第一本性格心理书

    本书将带你走进平常不易涉足的性格心理世界,去了解一个你过去从未了解过的自己,找回本来的自己。那时,潜藏在你体内的激情将会爆发,你会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一个富足、充盈、具备无限的创造力和无尽的生命活力的新人!这本书带你探索人类性格的奥秘,不仅能引领你绘制属于你的“性格地图”,挖掘出其中的“宝藏”,还将教会你识别他人的“性格疆域”,从而使你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婚姻家庭以及工作求学等方面得到迅速提升,越走越辉煌。
  • 剑魔天地录

    剑魔天地录

    什么样的人能无敌于天下?什么样的剑能纵横于江湖?独孤求败就是这样的人,独孤求败就有这样的剑!剑冢里,千言转成空,万般且余恨:余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唯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独孤求败。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於天下,乃埋剑於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胜悲夫!剑,是什么样的剑?人,是什么样的人?
  • 练体长生路

    练体长生路

    这是一个只存在肉体力量的世界、可以飞升、无穷层面、星际文明的世界。这是一个毫无羁绊的人追寻自己的天道的故事。死,是一种永恒的寂寞,是一种无言的悲凉。他要超脱死亡,追求自己的天道,在前世他做不到。且看一个一心求道的人,追求长生的故事。在其中,美女、权势、亲情、友情全都是过客,只有一颗向道之心始终如一。写了本无情流的,《一剑光寒耀九州》,算是补偿练体的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