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0700000015

第15章 学好高中数学的有效方法与技巧(5)

f(x)-f(x-1)叫做函数f(x)的差分,记为△f(x)=f(x)-f(x-1)。例如,f(x)=x2,则△f(x)=x2-(x-1)2=2x-1;又如,f(n)=Crn,则△f(n)=Crn-Crn-1=Cr-1n-1.

差分有下列简单的性质(证明极易):

(i)若△f(n)=0,则f(n)=f(1).(n∈N)

(ii)若△f(n)≥0,则f(n)≥f(1).(n∈N)

差分的上述性质与数学归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23〕求证12-22+32-…+(-1)n+1·n2=(-1)n+1·12n(n+1)。

证明:设f(n)=12-22+…+(-1)n+1·n2-(-1)n+1·1〖〗2n(n+1).

问题变为证明f(n)=0(n∈N),或△f(n)=0(n∈N)

f(1)=0.

△f(n)=f(n)-f(n-1)

=(-1)n+1·n2-(-1)n+1·12n(n+1)+(-1)n·12(n-1)n

=(-1)n+1〔n2-12n(n+1)-12(n-1)n〕=0,

f(1)=12-(-1)1+1·12·1(1+1)=1-1=0

所以f(n)=0(n∈N).

说明此处的f(1)=0实即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而△f(n)=0实即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

〔例24〕证明不等式

1+12+13+…+1n>2(n+1-1),(n>1)

证明设f(n)=1+12+13+…+1n-2(n+1-1)

则△f(n)=f(n)-f(n-1)

=1n-2n+1+2n

=1n(1-2n+1n+2n)

=1n(n+1-n)2>0,

且f(1)=11-2(1+1-1)

=1-2(2-1)>0,

因此由性质(ii)知f(n)>0,即

1+12+13+…+1n>2(n+1-1).

(7)一点说明

以上各例说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常常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求证,但这决不意味一切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求证,或者说用它来证比较方便。

〔例25〕克朗贝尔问题:问nn+1与n+1n哪个大?(n是自然数)

数学家海莫斯在评论这个问题时说,“似乎很少人可能猜出答案的一个奇特问题是:对于任一个自然数n,nn+1与n+1n哪个大?”这个问题的奇特之处在于:当n取1,2,3,4,5,6时,都有nn+1<n+1n,似乎应有nn+1<n+1n(n∈N),其实不然,当我们继续试下去,n取7,8,9,10,11时,又得到相反结果,即

n+1n<nn+1

这个问题与1983年高考题有关,原题的第一部分是,“已知a、b为实数,并且e<a<b,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证明ab>ba.

由于ab>ba1naa>1nbb,考虑函数

y=1nxx(0<x<),

由于y′=1-1nxx<0(e<x<),故它在(e,+)内是减函数,所以,当e<a<b时,1naa>1nbb,即ab>ba.

同理可得,当0<x<e时,

y′=1-1nxx2>0,故函数y=1nxx在(0,e)内是增函数。所以,当0<a<b<e时,1naa<1nbb,即ab<ba。

由于7<e<8,且

78>87,故该问题的答案是:

(i)当自然数n≤6时,nn+1<n+1n;

(ii)当自然数n≥7时,n+1n<nn+1

下面这个角谷猜想(角谷静夫)至今尚未解决,当然也包括用数学归纳法在内。

〔例26〕角谷猜想:对任一个自然数n,有限次施行以下两种运算,总可以使之回到1.

(1)如果n是偶数,则除以2;

(2)如果n是奇数,则乘3加1.

这问题看上去似乎很平淡,但下面这句话也许能说明它的难度是十分惊人的:

“数学本身还没有成熟到足以解决它的程度”。这是当代著名数学家爱导士在美国《数学月刊》1983年第一期上就这个问题发表的题为“别去碰它”一文中的话。

4.处理最大(小)值问题的等高线方法

等高线方法是处理最大(小)值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等高线本是地理学中的名词,借用到数学中来便有特殊的含义与方法。

(1)等高线方法的含义

图3-12

在解决“米勒问题”中重要的一步是:暂时离开直线l,放眼平面,这样,就得到一系列等角弧,也叫做等角线或等值线,点M在某一条等角线上移动时张角不变,这很象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等高线上标着海拨高度,如图3-12中的100、200、300、400

米等(实际上地形中应该有无数条等高线),如果一位登山者沿着某一条等高线前进,他不会升高,也不会降低。如果登山者的路线是图3-12中的虚线,那么,他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300米,处于与300米等高线相切的点M处。在登山者的路线中,相切点M是最高点,其他各点都不是最高点,它们都不是切点,都是与等高线相交的点。

于是,我们得到一条原则:如果在某一点,指定的路线是穿过等高线,那么这一点就不可能是极点;反之,如果指定路线中的某一点与等高线相切,那么这个切点往往就是极点。

等高线——相切——极值点

这是一条重要的思路,这种解题的思想方法叫做等高线法,它由三部分组成:等高线;限制条件;目标函数。

以米勒问题为例:

过P、Q两点的等角弧为等高线;

直线l为限制条件;

直线l上各点的张角为目标函数,它是l上的点的函数。

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目标函数中求函数的最值。

(2)例题

用等高线方法解题时,要分析问题中的等高线、限制条件与目标函数。

〔例27〕A(0,a)、B(0,b)是直角坐标系中,Oy轴正向上的两定点,试在Ox轴正向上求一点C(c,0),使得∠ACB取最大值。(1986年全国高考试题)

分析:等高线是过A、B两点的一簇圆弧;

限制条件是x轴的正向;

目标函数是x轴正向上各点对A、B的张角。

由等高线方法知,当等高线与限制条件(即x轴正向)相切时,切点C的张角最大(如图3-13)。由切割线定理,

=OA·OB,∴c=ab.

这是米勒问题的特例,用等高线方法来解这道高考题真是太简单了。

〔例28〕在底边长一定的三角形中,

(1)求周长一定而面积最大的三角形;

图3-13

(2)求面积一定而周长最小的三角形;分析(1)设底边长为2c,周长为2(a+c),则限制条件为椭圆(如图3-14),其长轴=2a,焦距=2c.

等高线是一束与三角形底边平行的直线。

目标函数是以椭圆上的点为顶点,F1F2=2c为底边的三角形面积。

因此,等腰△MF1F2即为所求,其中M为切点。

图3-14

图3-15

(2)由于面积S一定,底边F1F2=2c一定,故底边上的高h也一定,且h=S/c,因此限制条件为与F1F2平行且距离等于S/c的直线l(如图3-15)。

等高线的实质是等值线,所以这里的等高线是使三角形周长相等的线,即以F1、F2为焦点的一簇椭圆,当点在某一条椭圆(等高线)上移动时,三角形的周长不变。

目标函数是三角形的周长,其底边为F1F2,顶点在直线l上。

显然,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应该由与l相切的椭圆确定,即周长最小的三角形为MF1F2,其中M为切点。思想方法还是

等高线——相切——极点值。

等高线方法所含的限制条件、目标函数等思想,又常用于解决规划问题。

〔例29〕生产队要安排30个劳力耕种75亩土地,这些地可种蔬菜、水稻、地瓜,如果这些农作物所要的劳力和预计产值如下表所示:

每亩所需劳力

(人)每亩预计产值

(元)

蔬菜1/21000

水稻1/4600

地瓜1/8450

怎样安排才能使所有土地都种上作物,全部劳力都有工作,且作物预计总产值达到最高?

分析:设种蔬菜、水稻、地瓜的亩数分别为x、y、z,则

限制条件:x+y+z=75

x2+y4+z8=30

x≥0,y≥0,z≥0

目标函数:S=1000x+600y+450z

由限制条件有

y=165-3x

z=2x-90

x≥0,y≥0,z≥0

y=165-3x

z=2x-90

45≤x≤55

代入目标函数,得

S=100x+58500(45≤x≤55)

所以Smax=100·55+58500=64000(元),此时x=55,y=0,z=20,即种蔬菜55亩,地瓜20亩,预计收入最大。

5.数学的局部调整法

局部调整法是重要的数学方法,对证明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等更为有利。

(1)局部调整方法

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者解一道数学题,有时可以通过对问题中的一部分量进行有限次调整获得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局部调整法。在《等周问题与轴对称》一文中著名几何学家斯坦纳(Steiner)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证明了“周长一定的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中,若存在最大面积,它必定是圆。”

先看几个简单问题。

〔例30〕将0、1、2、3、4、5、6七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只有一位数和两位数的整数算式。问填在方格内的数是几?(1986年“华罗庚杯”赛第8题)

○×○==○÷○

分析这类问题叫做“算式谜”,需要一定程度的推理。

七个数字填在五处,依题意,方格和方格后的第一个圆圈内应该是两位数,且方格内的两位数较小。

如果方格内填“30”,从而前面两个圆圈内分别填5与6,那么下式中后面两圆圈要由1、2、4这三个数来填。

○5

×○6

=30=○÷○

试一试,不行,发现方格数太大,要调整——调为20(24显然不行),那么下式中后面两个圆圈要由1、3、6这三个数来填。

○4

×○5

=20=○÷○

试一试,发现方格数还嫌大,再将方格数调小为12(15也显然不行),那么下式中后面两个圆圈要由0、5、6这三个数来填。

○3

×○4

=12=○÷○

由于12=60÷5,问题获得解决——方格内的数是12。

说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方格数是关键。这里是从最大数30开始,逐步调小,问题终能解决。

〔例31〕在△ABC中,求证

cosA+cosB+cosC≤32①

分析当A=B=C=13π时,①式等式成立。因此,我们的证题策略是在A、B、C>0,A+B+C=π的条件下,逐次调整A、B、C,使得每一次调整至少出现一个等于13π的角,亦即最多调整两次,问题得证,即要证

cosA+cosB+cosC

≤cos13π+cosB′+cosC′≤cos13π+cos13π+cos13π.

证明:在A、B、C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13π,一个角不小于13π,不妨设A≤13π≤B.

先证下列不等式成立

cosA+cosB+cosC≤cos13π+cos(A+B-1〖〗3π)+cosC或cosA+cosB≤cos13π+cos(A+B-13π),②

2cos12(A+B)cos12(A-B)≤2cos12(A+B)cos〔12(A+B)-13π〕,

cos12(A-B)≤cos〔12(A+B)-1〖〗3π〕,

〔∵2cos12(A+B)>0〕,

cos12(A-B)-cos〔12(A+B)-13π〕≤0,

-2sin(12A-16π)sin(-12B+16π)≤0③

而A≤13π≤B,故sin(12A-16π)≤0,

sin(-12B+16π)≤0,因此③成立,从而②式成立.

同法可证

cos13π+cos(A+B-13π)+cosC≤cos13π+cos13π+cos13π

因此①式成立。

下面,我们用局部调整法来解决一些稍为复杂的问题.

〔例32〕(1)设A、B、C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求sin12Asin12Bsin12C的最大值;

(2)A、B、C、D是四边形的4个内角,求sin12Asin1〖〗2Bsin12Csin12D的最大值;

(3)Ai(i=1,2…,n)是n边形的n个内角,求Πni=1sin1〖〗2Ai的最大值。

分析:(1)可以这样设想:当A=B=C=13π时,sin12Asin12Bsin12C取最大值。因此,我们的策略的第一步是证明:(不妨在条件A≤13π≤B下)

sin12Asin12Bsin12C

≤sin16πsin〔12(A+B)-16π〕sin12C①

或sin12Asin12B≤sin16πsin〔12(A+B)-16π〕

(∵sin12C>0),

cos12(A-B)-cos12(A+B)

≤cos〔13π-12(A+B)〕-cos1〖〗2(A+B)

cos12(A-B)-cos〔13π-12(A+B)〕≤0,

-2sin(16π-12B)sin(12A-16π)≤0。

由于A≤13π≤B,故①成立.

策略的第二步与第一步同,即再证①式右端≤sin16πsin16πsin16π.最后得最大值18.

分析:(2)与(1)相比较,毫无原则上的差异,这里不变量为A+B+C+D=4π,最多调整三次,便得

sin12Asin12Bsin12Csin12D≤(sin14π)4,

即所求的最大值等于14.

分析:(3)同法可得,当且仅当Ai=(n-2)π/n时,Πni=1sin12Ai取最大值。

(2)更大范围的应用

以上各例都是将各变量逐次调整到彼此相等时便得结果。这种调整方向(流向)很明确。但在有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变量的流向并不明显,要凭直觉去判断才行。

〔例33〕证明在锐角三角形ABC中,

sinA+sinB+sinC>2.

分析这里没有等号成立的情况,但是如果考虑“退化”三角形,即在A、B、C分别为90°、90°、0°时,

sinA+sinB+sinC恰好等于2.因此问题变为要证

sinA+sinB+sinC>sin90°+sin90°+sin0°,

证题策略当然是将三角形的三个角逐次调整为90°、90°、0°(流向明确了),并且保证在调整中sinA+sinB+sinC的值不增加。

证明:首先证明

sinA+sinB>sin90°+sin(A+B-90°)①

此式等价于

2sin12(A+B)cos12(A-B)

>2sin12(A+B)cos〔90°-12(A+B)〕

或cos12(A-B)>cos〔90°-12(A+B)〕,

-2sin(-12B+45°)sin(12A-45°)>0.

2sin(12B-45°)sin(12A-45°)>0.

在锐角三角形中,0<12B<45°,0<12A<45°,

所以sin(12B-45°)sin(12A-45°)>0,因此不等式①成立。

①的两端同加sinC,便有

sinA+sinB+sinC>sin90°+sin(A+B-90°)+sinC.②

由于A+B-90°与C是互余的两个锐角,所以有

sin(A+B-90°)+sinC>1=sin90°成立。代入②,得

sinA+sinB+sinC>sin90°+sin90°+sin0°,

原式得证。

〔例34〕设x、y、z为三个正数,其和为1,又三个数中的任何一个数不超过另一个数的两倍,则在乘积xyz可能取的数值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

分析:很明显,当三数相等时乘积取最大值(13)3=127.而三数各取何值时,三数乘积取最小值,这就困难多了。当然,求最小值时还是让其中一个量固定不变,而让另外两个量变化,问题还是掌握流向,使这两个量的乘积取最小值。这里还是要采用“和差积恒等式”(A+B)2=(A-B)2+4AB.

解:考察函数xyz,不妨设x≤y≤z.固定y,则x+z=1-y(常量),由和差积恒等式知,|x-z|增大时,乘积xz变小,即xyz变小。题设z≤2x,这就使得|x-z|不可能太大,因此,只能取z=2x,这个最小条件适用于每一确定的y值,同样,对任何确定的x值,只能取z=2y.故xyz取最小值时应满足x=y=14,z=12,得xyz的最小值=14·14·12=1〖〗32.

八、数学高考的能力要求与试题特点

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对数学知识的考查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三个层次的要求如下:

(1)了解

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有关内容,并能在有关问题中直接应用。

(2)理解和掌握

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灵活和综合运用

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课外体育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指南》从不同角度入手,介绍了体育健身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体育健身常识、锻炼项目选择、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的掌握等,还有一些急救常识和防护措施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青少年以一定的指导。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海底两万里》: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异国情调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描绘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海底世界,成就一部惊心动魄永生难忘的科幻经典。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无声的课外老师:人生健康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人生健康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人生只有一次,健康不容忽视。我们愿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们拥有健 康,从而让学生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让民族拥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热门推荐
  • 遥远时空之拐个帅哥回家来

    遥远时空之拐个帅哥回家来

    郭小姐的牢骚:“该死的冰山脸,什么大皇子啊?!看不起人,讨厌死了!”“二皇子好酷、好帅、好有型哦哦哦!”“苏哥哥,谢谢你的帮助与陪伴!”“啊啊啊啊!臭小鬼,别再叫我猎物了,我不是你的猎物啊啊啊啊!”“连公子真的对不起!”
  • 网游之王者归来

    网游之王者归来

    这一年,世界遭到病毒感染,末日的灾难卷席整个世界,曾经高高在上的政府被推翻,献血染红了大地,而活下来的人,只能通过杀戮才能生存下去。
  • 玩遍欧美就这么Easy!用汉语拼音说畅行无阻的英语

    玩遍欧美就这么Easy!用汉语拼音说畅行无阻的英语

    本书分为11章,共72个话题。分别为:和英美人交流、在英美乘坐交通工具、在英美体验生活、在英美工作、在英美学习、在英美就餐、在英美购物、在英美就医、在英美住宿、在英美旅行、在英美恋爱。内容丰富,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且对每一章的话题都进行了细分,方便学习者针对具体的场景自由学习。
  • 我们是幻梦

    我们是幻梦

    我们很年轻,我们很任性,我们喜好目空一切,然而终有一日我们会受到挫折,我们会失去希望,然而我们终不放弃,因为我们永远是别人的梦想,我们是------幻梦。
  • 极世界·升起的天空

    极世界·升起的天空

    《极世界:升起的天空》架空未来,神历1995年,世界灾难之年,人类的物质文明已经到达了泛滥的顶峰——地幔层以上,平流层以下,全是人类恢弘的居所。但与高度物质文明同行的,是一个灾难泛滥、战火隐忧的世界——天空和大海全都呈现出灰败的死亡色泽,在地球上绝大多数地区人类就是唯一的物种,大规模的海啸冰雹、阵雨落雷、火山喷发席卷了大半颗星球。
  • 储神

    储神

    千年神魔之战,众神魔陨落。万千之躯体成就无上圣躯。千年后应上古因果。承载无上圣躯了却千年夙愿超脱三千无上大道,证道成神披靡苍穹号令众生。且看、穿越异世的陈浩阳如何逆袭而上一路热血杀伐红颜相伴最终踏上苍穹之巅。
  • 如意娘

    如意娘

    她是乱世之中李代桃僵的皇家养女萧如意,凭着一颗七窍玲珑心平安无虞地长大。与表哥徐仪订下婚约,二人青梅竹马,心意相通。直到逆贼李斛攻进皇宫,如意才得知自己竟然是李斛之女。她不甘认贼作父,在二皇子萧怀朔的援救下浴血破围。其后二人并肩御敌,力挽狂澜于既倒。逆贼平定,太子遇害,萧怀朔回宫继承大统。战场上的生死不离,使萧怀朔早已对如意弥足深陷。而君子如玉又情深意重的徐仪,乱世中几度离合依然初心不改。如意是选择辅佐天子,母仪天下,还是与青梅竹马长相厮守?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长治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长治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长治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萌宝归来:爹地快宠我妈咪

    萌宝归来:爹地快宠我妈咪

    秦云启订婚夜第二天醒来,身边忽然多了一个小萌宝。萌宝对秦云启说,“爹地,别娶其他女人,快宠我妈咪。不然,妈咪给你戴绿帽!”秦云启满脸黑线,“小家伙,你知道什么是戴绿帽?”萌宝振振有词道,“我当然知道,就是给我添个弟弟。”秦云启一身冷汗,“唉,等等,谁是你妈咪?”
  • 绿色生活与环境科学

    绿色生活与环境科学

    倡导绿色生活,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自觉地节能节水,购买绿色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分类回收生活垃圾,拒食野生动物……“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与日常衣食住行融为一体的新文明生活——即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消费并不是“消费绿色”;提倡“食绿”、“住绿”、“穿绿”、“用绿”目的是为了在环境保护中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