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9000000006

第6章 佛教定学的概念(4)

傲慢自负,盛气凌人,故而傲慢的表现有多种,佛教哲学有七种、九种之分类,不管如何分类,傲气十足的人,必然引起周围的人反感而被孤立。拥有权势或许认为,权势足以压抑别人的不满,然而人生非一帆风顺,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失势之时,周围的反感便会激烈地爆发,而无人伸出友谊之手来。在位时受到尊敬,要知道,尊敬的不是你的人品,而是你的地位或职位。很多当官的人,一旦退下来,失落感油然而生。再者,在很多单位里,经常看到自己认为能干者,这种人大多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因为炫耀和傲慢的态度,难以获得他人的好感而成为一个无人支持者,又怎么能成就大事呢?一个有才华又有成就的人,常会把自满的态度表面化,并认为是自尊。自尊心人人均应该有,不可过于置于表面化,否则就是傲气。

对一个人而言,自尊和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者,做事或立学,才能笃定进取。但是,自尊心是维护自己立场的,使自己得立公平地位于世间,自信与自尊如果过渡的发展,助长“傲气”的产生,将带来反面的结果。孔子年幼的时候带有几种傲气,一次他遇见老子,便向他请教,老子说:“良贾深藏若空,君子有威德容貌若愚。”老子告诫孔子,傲、欲、气、邪念过多,这对你有害无益。我想说的,便是引事而已。当孔子离开时,老子又语重深长地说:“送人,富者以财物,仁者赠以言语,吾非富者,至少要模仿仁者。”然后赠送了孔子这样几句话,其大意是:虽然有的聪明又富有观察力,但都会遭到死亡的危险,因为有太多的人批评他。即使是雄辩博学之士,也有死亡的危机,因为他惯于揭露他人的隐私之故。要想安然生存于社会上,千万莫要过度自作主张。

孔子受益非浅,乃尽排除心中的傲气,而以谦虚处之。孔子周游列国,无论走到哪里,均是备受礼遇。这是为什么呢?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人得之。”

“温”为温和;“良”为坦率;“恭”为恭敬;“俭”为谦虚;“让”即为有分寸和节制,正因为孔子具备这种完善的人格,而能在春秋时代受到各国君侯的尊敬。这五种美德均与傲气相反,克服了狂傲,就养成了以谦和待人的胸怀。谦为众善之基,傲为众恶之魁。如有谦和的态度。便能增加各种善因,而傲只会聚集各项恶源而已。所以弘学老师的客室挂有副名联为“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藉以戒骄。傲骨则不其然,是内涵气节的形容词。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肌质大体一样,懦夫汉奸的骨头和民族英雄的骨头从组织成分来讲是没有分别的,从气质上来讲则完全不相同。叶挺将军在牢房中高唱: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种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给你自由!

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把我和这口棺材一起烧掉,

我能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这就是傲骨!还有文天祥的《正气歌》,都作为高尚而伟大的人格而表现出来,而叛徒汉奸等民族败类,像哈巴狗一样乞怜于皮鞭或刺刀之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文天祥、史可法、赵一曼及《红岩》里的英雄们,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洪承畴、吴三桂、汪精卫等人,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被载入史册。据说有一位姓秦的人,游杭州西湖至岳飞坟前,留下了“我到坟前愧姓秦”的感慨。没有傲骨的叛徒汉奸留下的耻辱,也同样的深远而难以洗掉!因此“傲气不可有,傲骨不能丢!

三、知足常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欲望与渴求,这些希望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很高兴,得不到满足,则非常沮丧。于是,智者就常常告诫自己或他人,“知足常乐”。古人提倡“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并非无欲,只是将心中的欲望减到最低的程度,使心绪保持在最平稳的状态。心态平静祥和,就达到了养心的目的,便能获得一种至高的精神快乐。

据佛教哲学解释“欲”这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于喜欢的境(对象)生起希望为性,努力追求为业(行为)。也就是对喜欢的事物产生希望欲求的作用,对顺境(好的)希望得到,对逆境(坏的)希望脱离。欲这种心理活动能通善、恶、无记(不恶不善),这要根据所渴求的具体对象的是非标准来恒审思量。任何人都会心生欲望,也正因为人都有欲望,才会有进取而求发展,从而导致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大乘佛教的“六度”,其中精进度就是以激起善欲的增长,不懈地致力于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社会文明的前进。所以善的欲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前进的原动力。而恶的欲则不然,有很大的危害性,很多人坠落到犯罪的深渊,就是恶欲所造成。

人不可能完全排除欲望,并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断欲”是绝对错误的,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出家的僧人,也心存欲念,那怕善欲多而存一些杂念,也是无可非议的。如果强迫自己去达到“无欲”的境界,反而会造成身心的不平衡,带来反面的结果。所以,对欲的“知足”,而达到的目的是“常乐”,其具体的实施办法就是养心和寡欲。

自觉地限制自己的欲望,是养心的主要法宝。欲望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知足的人永远无法满意现状,为了追求不可能达到的目的,只会使心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所以我们常说“希望越大,失落越大”就是这个道理。高度的欲望蓄力待发,有成功的可能,但也有失败的可能,适度的调整欲望,就可永恒地保持平衡的心态。

儒家经典《礼记》里有句话叫做“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古人说“纵欲危也”。纵欲就是过度的欲,欲的包括面很广泛,前面讲寄情山水不要流连忘返,实际上包含有不要纵欲的意思,是从狭义而说广义。心有所好,必有所执;有所执,就有所偏;有所偏,就有所缺;有所缺,就有所失。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如对异性的爱,应该是和谐、牺牲和奉献,而不是过分地追求性爱,两个人的心灵溶成为一个,没有比这更崇高的爱了。过分追求食欲也不对,人带有二分饥很有医学的道理,病也会减少,对糖尿病、减肥、健身都很好,饱食过度也会伤害身体。对财欲的渴求,则有“无横财而不富”的说法,“横财”往往与“横祸”同时而至,造成家破人亡。所以盲目地追求无止境的欲望,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纷乱的心使自己的生活也难以平静,贪官的落马,多是横财导祸所至。虽然寡欲也常被误解,认为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方式。其实这种心境,正是现实生活中所必要的智慧,会让社会在进步中仍然保持着一种谦让平和的气氛。

四、学与思

学习是很重要的,孔子说:“学犹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就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失去,这生动地反映了勤奋好学的态度。

学习的目的在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佛教称之为般若。至于为学之道,佛教提倡闻、思、修。闻指学习五明(声明、声韵学和语文学;工巧明,技艺;医方明,医学和药物学;因明,逻辑学;内明,佛教的经、律、论),从而获得智慧。多闻就是要靠灌输和刻苦的学习,《华严经》里记载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就是多闻的范例,向不同的人学习,知识面一定很广,故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在交往的人中,总有我们的老师,也有我们反面的教员。所以,佛家在闻所成慧之后,紧接着提出了思所成慧,依闻慧而进行深思熟虑,前面提到的放浪形骸不要离经叛道和交朋结友不要盲目崇拜的两项原则,都是从思所成慧出发的。通过闻的获知,通过思的选择,然后付诸到生活的实践中去验证。这就是修所成慧。理论上的东西。在生活实践中不一定能行得通,要通过实践来证明,这是很重要的。在儒家的经典《中庸》一书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德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心明,虽柔必强。”将这段话译成白话,就是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的辩论,切实的实行;除非不问,要问而没有问清楚,绝不放弃;除非不实践,要实践而没有实际获得结果,绝不放弃。别人学一遍就会了的,我学它一千遍。果真这样做,即使是笨人,也会变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为学之道虽然有这些步骤,但关于思考则是重要的一环。“学而不思则罔”这句名言就是教导我们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有思考,才能对知识有较深刻的把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吸收并消化其内核。依循正确的方法来得到高深的造诣,就是要求人自觉地有所得,并能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知识就是要蓄储得很深,取之不尽,使用起来左右逢源。所以,人要自觉地有所得。同样的事物,一个人的识趣(即领会事理色蕴的意趣)不同,情操断然不同。《菜根谈》中说得好:“事理因人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安闲)。”

高雅的琴、棋、诗、剑、书、画之术,情操高雅之士以养性为灵,而俗庸之徒尝其迹,甚者以收徒传艺为名,暴敛钱财;山川云雾之秀丽,高人以助学识的增长,而俗夫只说其好而已。可见事物是无定品,随人见以高下。故读书学习以识趣为先,因此世间事事皆有学问,不要停留在其现象的表面,而应深刻了解其本质。

思在佛教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业力因果学说,唯识思想中的“业感”原理,而其内容就有“业即思”的说法,因为思有三种,即内审、决定和发动,就其思的发动而有具体表现于语言、行为,即口业和身上,一切思的过程都是意业,所以三业的理论价值决定于思,从而推动着业力的轮回。

人要谨慎其身,自身的修养则要坚持不懈,做到“慎厥身,修思永”。古人很注意情绪的自我协调,藉以避开世间纷繁的矛盾,知烦恼而达到超脱、轻松的境界。要学会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能获得超尘脱俗的趣味,人处危而不惊,闹中能反静,便是安身立命的真功夫。

人在无事之际,便要思是否有闲杂邪念;在处事中,要思自己是否有浮躁意见之存在;得意时要检查骄矜辞色;失意时不能有怨望情怀。孔子说:“吾日三审吾身。”时常反省自己,协调自我的情绪,便会轻松自如地生活、学习、不断进步。

修身养性之道,对人对物皆不可轻动感情。“士君子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对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人与人之间交往不是一接触就能了解的,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要了解对方,必须要有深般若。有些人深藏不露,有些人专会迎逢,甚至很长的时间不暴露,这除了对方的奸狡之外,就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高层次的智慧,自己的情绪不注意控制,被人牵着鼻子走,识人是很重要的,识人的方法很多,时间的长久不是绝对的条件,而关键在于考察其言行,通过思——深般若的分析。

人的修养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尚书》中提出了九项标准,就是:宽密而坚粟;柔顺而又卓立;谨厚而又严恭;多才而又警慎;训服而又刚毅;正直而温和;简易而又方正;刚正而又笃实;坚强而又合宜。要具备这些标准,决非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从理论上接受佛儒哲理的教导,获得知识;从修持上进行坚强的禅修,以增长智慧。要深知,以戒资定,以定发慧,以慧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的。认清禅修之目的,转烦恼为菩提,其转烦恼的具体方法就是培植善根,完善自己的人格。

同类推荐
  •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吴忠地区宗教文化的形成、解放后吴忠宗教的状况、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吴忠宗教与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效果、宗教文化生态下的政府责任。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圆融

    圆融

    星云大师说,清净无碍读书人,妙有圆融看世界。这是一本给你清净之心,教你妙看世界的人生哲理书,涉及处世、幸福、智慧、情感等人生重要话题。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出星云大师返璞归真的大智慧;以幽默含蓄的小故事,描摹世间百态;以博大精深的佛法,为读者点亮一盏心灵的指路明灯。当下人们普遍处在浮躁烦嚣的生活状态中,容易内心空虚、迷失自我,就让我们放慢脚步,聆听大师的教诲,让眼界豁然开朗,从大师毕生的修行心得中,体悟幸福与快乐的真谛,发现人生的价值!
热门推荐
  • 对你情不自禁:不能没有你

    对你情不自禁:不能没有你

    他说:“董知微,我想要你。”他没有说我想追求你,没有说我喜欢你,更没有说我爱你,他只是说“董知微,我想要你”。他从未在她面前露出这样焦躁不安的样子,这样的袁景瑞让董知微感到陌生与心软,之前的战栗被一种深切的悲哀替代。“不!”她在自己窒息之前开口说话,阻止他任何进一步的动作。她不是不知道他深爱着她,不是不知道他用情多深,只是在受过伤后,她不再勇敢、不再自信。她能做的,只能是拒绝与逃避。而这些,他不懂!
  • 言萧晏晏

    言萧晏晏

    言非默只想低调低调再低调,在京城太太平平过上几年,然后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人海,可是,为什么眼前这这个萧子裴一定要来找茬呢?萧子裴只想高调高调再高调,在京城嚣张跋扈过上一辈子,然后撕掉言非默这个小人伪善的脸,可是,为什么撕着撕着就变味了呢?
  • 妖之迷行

    妖之迷行

    这人类的世界是黑暗可怖的,她没料到自己身为一只拥有三百年修为的妖精,就这么轻易的被人猎了。
  • 回忆落成灰

    回忆落成灰

    那个年代,爱情是纯真的,没有太多顾虑。后来,他们被社会改变了,爱情不过是金钱之下的玩物。到后来才发现,爱情才是美好的,只可惜一切都过去了。回忆成了萦绕在心头的梦,但却不敢轻易的反动,怕回忆成灰迷伤了眼。
  • 恶魔公主和她们的护花使者

    恶魔公主和她们的护花使者

    当她们四个因为一杯红酒,遇上他们。TA们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天各一方……
  • 狄公案

    狄公案

    《狄公案》是由清代谴责小说家吴趼人所著的推理小说,主要写的是唐朝名相狄仁杰在被贬为县令之后,因查案有功,被阎立本推荐之后与武三思等人斗争最后使庐陵王复位的故事。《狄公案》为“公案侠义系列”之一,是侠义与公案小说集大成的巨著,主要讲述唐朝名相狄仁杰断案的事迹。内容形形色色,包含了人命、奸情、负债、欺诈、抢劫等等花花绿绿的故事,不但情节引人人胜,而且断案的手段也是千奇百怪。
  • 相府嫡女

    相府嫡女

    本是无忧无虑的相府大小姐,却因错信妹妹,被陷害,被利用。悲惨的人生都是妹妹和继母一手促成,最后还葬身火海。不可思议的重生,让她重新回到了十四岁。老天爷给了她再世为人的机会,原本天真的大小姐,该如何逆转命运,报仇雪恨呢?
  • The Pupil

    The Pup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孽殿下要从良

    妖孽殿下要从良

    她容貌倾城,潇洒一生,傲世群雄,醉卧软榻,一袭懒散白衣,却是天下众人皆知皆避之不及的惜月宫宫主!她很普通,有血有肉,有情有泪!她也很残忍,纤细的手指可在一瞬间萦绕亡魂无数。他本是男儿,却妖娆到极致!她毫不客气的称他“妖孽”,他却似乎乐得其所,浑然不觉这是她对他的讽刺!她会以戳他老底为趣,他却大大方方任她折腾!她知他风流,绕在他身边的美人无数,但他却常常与她风流相息!他喜欢抛媚眼,看似不羁魅惑,可她常在他眼中读到忧伤。她是天下人人避之不及的煞星,他却能与她饮酒长笑,共醉在月色之下!她与他互相算计,互相利用,到头来,她却发现她已先输了自己的心!
  • 地下城勇士之无限抉择

    地下城勇士之无限抉择

    “你为什么而活?”——“没有原因,只因为我活着!”“那便吃下这张纸条吧!”——终于,范康走投无路,吃下了纸条……于是他迎来了全新的开始——穿梭于DNF世界,决战于阿拉德大陆。这里是天堂,能让人变强,掌控自己的命运!这里是地狱,时刻面临无限抉择,不断陷入无尽危险……是安详地死去,还是挣扎着生存——由你自己抉择!ps:观看本书的时候,务必配一本DNF正史……然后你会发现……艾玛,怎么写得完全不一样!?恩,以上。剧情神马的会在书中展现,完全不需要自己补课。【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