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8000000011

第11章 青葱岁月

宿空房,

秋夜长,

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照背影,

萧萧暗雨打窗身。

春日迟,

日迟独坐天难暮。

后宫佳丽如云,光是上品级的妃嫔就有一百二十多人之众,皇帝李世民身体再强壮怕也是恩泽眷顾不及的,因此很多年轻美丽的宫人终其一生也见不上皇帝几面,大多在寂寞孤独中洗尽铅华,成为宫中怨妇。后来的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这首《上阳宫人》就是当时那些宫中美女生活的真实写照。

皇帝李世民的的太极宫,金碧辉煌,铺成华丽,宫中美女若云。武媚娘在才人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七年。武媚娘与徐若兰天天侍奉在太宗李世民的身边,徐惠的美色终于打动了李世民的心,徐惠被临幸,于是升职了,徐惠的父亲徐孝德也被授了官职。可是武媚娘呢,她的美色怎么就没有打动皇帝的心?由于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资料,当时也没有影像图画传下来,今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武媚娘当时长得是什么样的俏模样。

在封建社会,君王是天子,皇权天授,至高无上。皇帝既是男人,那他也就有男人的一个共性特征“爱好美色”。所谓皇帝,就是拥有天下的绝对权力,同时也可以随时占有天下的年轻美女。一代英主李世民也不例外,他听说了一个年龄方14岁的女孩子“美容止”,于是一句话便召进宫来以备储御,并赐名“媚娘”。

年仅14岁的武媚娘到底美在哪里呢?一千三百多年前没有照相技术,我们当然看不到武媚娘的容貌写真。史书记载,武媚娘的祖籍文水则天庙中原有她的塑像,但历史太过遥远,今已不存。武媚娘的诞生地四川广元在她的祀庙“皇泽寺”里,到是有一尊“武后真容像”,但却塑的是武氏身作比丘尼装的晚年坐像,完全是一个老者形象难状其美。唐代后期的画家到是给她画过像,流传如今的有唐张萱的《武后行从图》,还有明代刻本《历代帝贤像》和清代的《百美图记》中也有武氏容貌的图画,但这些全是后人的凭空想象,从中很难一窥武媚娘青春时期的绝代芳华。

那么武媚娘究竟长什么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容颜呢?

最早透露武氏容貌的记载是前面所述“袁天纲相面”的传说,袁天纲看了“尚在襁褓”、“身着男装”的武氏后给出了一些定语叫“日角龙颜”、“龙睛凤颈”、“伏羲之相”。可龙的眼睛和凤的脖子我们谁也没见过,伏羲是上古神话之君,其相貌长什么样就更玄,所以袁神仙的话等于是没说。曾修过《则天实录》的国子司业崔融在武氏死后为其撰写的《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中关于武氏的容貌和性格特征有这样的形容词汇,“至哉坤德,沉潜刚克。奇相月偃,惠心泉塞。”直接形容她模样的就一句“奇相月偃”,可这“奇相月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美,就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些形容词一样,读得我们仍然是一头雾水。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其他一些文献中略知武氏容貌一二。

有史记载,武氏的女儿太平公主的容貌是“方额广颐”,也就是说太平公主的五官端正、面容丰满。而武氏生前曾经亲口说过太平公主长得很像她,不仅样子像,性格也像,这在后来的一些历史事件中得到了印证,比如说太平公主在后来也想学她母亲一样当回女皇帝,只是没有成功而被李隆基赐死罢了。武氏在14岁入宫时,太宗皇帝一见面就赐号“媚娘”,由此看来武氏定是丰满、妩媚、端庄、秀丽的模样。

在洛阳龙门的诸多石窟佛像中有一尊奉先寺“卢舍那佛”,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摩崖大龛。它兴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历时四年才雕凿完成。卢舍那佛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秀丽端庄、眉目修长、嘴角微微上翘流露着一种神秘的微笑,此微笑堪与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媲美。据《造像铭》载,奉先寺兴建时,时为皇后的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两万贯”,同时亲自参加了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卢舍那”是梵文Vairocana的音译,又译为“毗卢遮那”,又称为“大日如来”,是佛的一种变身,在中国常被视为“报身佛”,为“光明遍照”之意。武则天称帝后,自创“曌”(照)字作为自己的名字,目的是说她当皇帝乃“日月临空,普照四方”。奉先寺“卢舍那佛”完全具有东方女性的面容特征,被誉为“世上最美丽的佛陀”、东方的“维纳斯”雕塑。有研究者认为,这尊佛像就是当时的工匠艺人依据武氏当皇后的容止为蓝本而雕凿的。如此说来,此尊奉先寺“卢舍那佛”当是武氏在咸亨三年(672)年龄约44岁时容貌的艺术写真。

在武氏诞生地四川广元有一座千佛崖,千佛崖位于城北嘉陵江东岸的竖崖绝壁上,崖上层层叠叠分布着状若蜂房一样的大小佛龛,密集处多达13层,现存龛窟848个,造像5000余尊,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宏大的佛教石窟造像群。崖江之间凿石为道,乃古蜀道必经之地“石柜阁”,阁旁有庙“柏堂寺”,踏古道而垮过石栏桥则是女皇帝武则天时期兴建的“大云寺”。这段古道路,就是古代成都通长安的主要交通要道“金牛道”上的著名栈阁。

千佛崖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后历朝历代都有开窟造像之举,其造像规模、内容和艺术水品而言,广元千佛崖堪与云冈、龙门比肩,被誉为“历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广元千佛崖经千年风霜,一次次地遭遇到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特别是在1936年,抗日战争把千佛崖推倒了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第一线,为了修筑连接后方与前方的战略生命线,国民政府开崖毁像,在古蜀道的基础上修建战略公路,使原本“全崖造像一万七千有奇”的千佛崖只还残剩造像5000余尊。度尽劫后,千佛崖在1961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这些古代石刻艺术精品便再次焕发出了它那熠熠生辉的迷人光芒。2008年“512”的汶川特大地震,千佛崖再一次躲过劫难顽强地挺立在嘉陵江之畔。在国家灾后恢复重建的战略规划中,千佛崖被列入了重点保护和开发的文化遗产项目。

气势恢宏的广元千佛崖现存有无数石刻艺术精品,其中三圣堂、大佛窟、牟尼阁、莲花洞、神龙窟、菩提瑞像窟、多宝窟、大云古洞、韦抗窟、卢舍那龛、苏颋窟等佛教石窟造像可谓布局宏伟、雕凿精湛,其神形伟岸、妙相庄严,让人仰为观之。千佛崖的第806号龛窟“释迦多宝佛窟”中,有一尊手持莲蓬的“持莲观音”被雕凿的姿态优美、容止庄严、神形美艳,给人一种超脱神界和凡间的神秘感与亲切感。此菩萨高1.35米、肩宽0.3米,宝冠束发,绣缯披肩,着绣衫贴体长裙,赤裸双臂,双手一上一下持握着两只莲茎,娉婷优雅地立于盛放的莲台之上。造像眉眼细长,鼻子小巧玲珑,嘴角微微上翘,侧首、低眉、含笑,生动传神,媚态极妍,那嘴角流露出的一丝羞涩微笑堪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神秘微笑相媲美。20世纪80年代,著名美学大师王朝闻在千佛崖参观了这尊“持莲观音”像后大加赞誉,称其完全可以与古希腊雕像断臂维纳斯比肩为“东方美神”。

这尊唐代的持莲观音像是世间罕见的手持莲蓬的观音造像,现在存世千年以上的手持莲蓬的观音造像只有两尊,一尊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入藏,是1915年被一个日本人从西安的古佛寺盗运出境的隋代观音。观音为什么要去手持一支萎败的莲蓬呢?莲蓬虽然是莲花谢后之物,但莲蓬孕含莲子,其寓意着生生不息的儒家精神和佛家“过去、现在、未来”的轮回思想。

一般的观音菩萨造像都塑造得较为神秘和庄严,而千佛崖的“持莲观音”却透露出了很生活化、很世俗化的一种亲和神形。该“持莲观音”设计巧妙,造型别致,寓意深远,且雕工精湛,造像神形兼备、栩栩如生,融人神于一体,是中国石窟造像史中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珍品。“多宝窟”开凿于女皇帝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代唐为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皇帝的理论依据来自佛家经典《大云经》。《大云经》讲:“佛告净光天女言,天女将化菩萨,即以女身当王国土。”于是武则天登基建立了大周朝后就令天下广建“大云寺”、广布《大云经》。神都洛阳的工匠在龙门奉先寺雕凿大佛时就曾依照武皇后的容貌艺术地雕凿出了“卢舍拉佛”,利州(广元)是武则天的出生地,于是利州子民在千佛崖边建造了为武则天歌功颂德的“大云寺”,并在千佛崖上开窟造像出了“大云古洞”和“释迦多宝佛窟”。那些工匠艺人在雕凿观音妙相时,就依照皇帝武则天青春年华时的妩媚容止艺术化地创造出了这尊传世之作“持莲观音”像。

如此看来,四川广元千佛崖“多宝窟”中的那尊手持莲蓬的媚态观音像就极有可能是武媚娘的真容写照了。

由于李世民对女性美的价值取向态度是喜欢像长孙皇后、杨妃、徐妃那样温柔的女性,武媚娘虽然具有妩媚的容貌和“阅史披图”的才情,但她的性格无意中会流露出一种坚定和刚烈,由于太宗皇帝性价值取向之故,李世民平时就没有在意这个经常侍奉在自己身边的小才人,只是把她当作一位工作能力较强的女官而已。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嫔妃在侍寝圣躬后都有所晋升,而武媚娘永远都只是一个才人的原因所在。

武媚娘的青春岁月原来是这般的失落和寂寞,但武媚娘却成功地利用了这七年的才人时期,她学会了不少过去在父母身边没有学到过的知识,这相当于我们现在读完大学本科又硕博连读,武媚娘真正成为了一个具有高端学历的知识女性。

据唐制:嫔妃在禁宫中不仅要学习妇礼、四德、祭祀、宾容等知识,还要跟宫廷博士学习书算众艺。武媚娘进宫后,因为魏徵反对太宗皇帝没有再立皇后,武才人在宫中虽没有皇后的管辖,但仍然要与众嫔妃一起学习礼乐、诗歌和书法艺术。武媚娘的母亲杨氏出身贵族,她从小就已经在杨氏那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现在进入到宫廷,进一步地熟悉了上流社会的高端生活,也见识了像徐惠那样具有芳华绝代和才情横溢的顶极知识女性,武媚娘想要在太宗宫帏中脱颖而出,只有努力去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武氏后来在当皇帝时曾创作有《垂拱集》百卷、《金轮集》六卷,可见其文学修养的深厚,只可惜大多遗失,但《全唐诗》里还是存有其诗词四46篇。武氏的书法造诣是后世公认的顶级水平,太宗皇帝当年酷爱王羲之书法《兰亭序》,常置案头欣赏临习,武才人也就近水楼台常习之。她后来亲自撰文并书写的《升仙太子庙碑》现还存世,其书法堪称传世精品,该碑为国家一级文物,她自创的“凤头飞白书体”至今无人能超越其右。若说武氏是文学家、诗人,到有点夸大其词,但若说她是位书法家却是半点不虚。

武媚娘虽然在太宗朝七年没有升职,但由于她的“才人”职责可以经常侍奉在皇帝身边,由此也见证了当时的许多政治风云变幻。贞观十九年(645),当朝宰相刘洎只因说了一句“圣体患痛,极可忧惧”的话,李世民就认为刘洎是对自己不忠不敬而令其自杀。贞观二十年(646),宰相张亮因私养“义儿五百”,李世民也认为具有谋反嫌疑而将杀之。还有太子李承乾党与魏王李泰党之间的储君之争,结果两败俱伤,受到株连的朝廷要员无数。这些事都让武媚娘渐渐懂得,宫廷斗争和政治风云可不是“阅史披图”,更不是风花雪月的吟诗作赋和写写飞白书体。欲在宫廷斗争和政治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含蓄、内敛、隐忍是必备条件,坚韧、果敢,甚至残酷无情则是最基本的处事原则,至于虚实真假、阳奉阴违、恩威并重这些生存手段,武才人都耳濡目染,基本熟知。还有什么阳谋、阴谋的人生哲学和斗争策略、诡计,武才人更是烂熟于心。七年的才人生活,武媚娘渐渐脱掉稚气,从一个14岁进宫稚气未褪、不谙风情的小媚娘变成了一位熟知皇权变数而又极具城府的21岁的真才人。

太宗皇帝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他以前隋为镜,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李世民的贞观一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太平盛世之景象。他的文治武功都是后世帝王努力效仿和不断追求的榜样。武媚娘长达七年地侍奉在李世民身边,太宗皇帝坚定刚毅的性格和英明果敢的作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位将来注定要当女皇帝的武才人。特别是在对外方针政策上,武氏继承了太宗皇帝的风范,对那些不安定、不愿臣服的邦国和番族,女皇帝采取的是强硬的态度和严厉的军事打击手段。在对待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她绝不做半点让步。

在隋唐时期,属国高丽反复无常,中国经常对高丽用兵,隋炀帝杨广就是连年对高丽用兵导致国家经济崩溃和引起民变,最终亡国。李氏建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也多次用兵高丽,太宗皇帝甚至御驾亲征。高宗时期,在武则天与李治同朝理政时,时为皇后的武氏一直没有忘记高丽这块让历任皇帝的心头之患,她派遣大将军李勣对高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终于在总章元年(668)俘虏了高丽王,彻底征服了高丽这个属国。在长寿元年(692),吐蕃掠边,朝廷鞭长莫及,连狄仁杰都请求放弃边陲四镇,但女皇帝坚决不答应,她强硬地发兵讨伐,终大破吐蕃,收复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维护了国家主权和边境的安定。李白于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出生在碎叶,若当年女皇帝依臣言放弃了碎叶,真是难以想像中国文学史上还会不会产生出这样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碎叶现以不属中国版图。)

后来武氏在近半个世纪地执掌中华民族国家机器的最高权柄中,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在用人、治国、安民、攘外的大政方针中无不折射出了一代英主李世民的智慧光芒。

14岁的武元华被李世民召进了宫闱,封为“才人”,赐名“媚娘”,她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就这样在皇帝李世民的深宫大院中寂寞的流淌。当看到一同入宫的小姐妹徐惠从五品才人升为了三品婕妤,又从三品婕妤升职为二品充容时,武媚娘的心中不禁幽升出一股莫名的惆怅。她只好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临习王羲之《兰亭序》的法帖中去,每当听到皇帝李世民夸奖她的书法强过徐惠的书法时,武媚娘的心才略感一丝宽慰。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媚娘独自在皇帝的书房临习王羲之的法帖,忽然一个年轻人走进了这御书房。还没等武媚娘弄清楚这是怎么会事情,那个略显清瘦单薄的男子已经站在了她的面前。武媚娘还是第一次在皇帝禁宫里单独面对一个正常的年轻男子,所以,她显得有点深情慌乱。皇帝的禁宫除了皇上就不应该有年轻的“男人”单独出现的。那男子似乎没有把武媚娘看上眼,他傲慢地问:“父皇何在?”

这时,值日太监跑了进来,跪在那男子的面前,道:“太子殿下,奴才接驾来迟,请殿下恕罪。”

武媚娘心里嘀咕了一句,“这原来是太子!”太监继续在说:“皇上在御花园与太史令看花,皇上刚下的口谕,说太子来了就请直接到御花园面圣。”

原来李世民想见儿子了,派人传谕御书房见面,但太史令李淳风忽然有急事求见,于是见面地址就改在御花园,只是忘了通知太子,故而太子李治就径直来到了御书房。李治听了太监的话,也没吭声,他的眼光忽然被御案上武媚娘临习的书法作品吸引住了。太子自幼也很喜欢书法,当年还专门拜过叔叔汉王李元昌为师学习书法,后来汉王谋反被杀,他因这事还被哥哥李泰威胁。李治走近仔细看了看那墨迹未干的临帖,又看了一眼立在一旁低着头的武媚娘。李治轻声问:“这贴子是你写的?”

武媚娘的心“咚咚”直跳,她低着头亦轻轻回答:“臣妾无事,随意涂鸦,让殿下见笑了。”

李治看着御案上王羲之的《兰亭序》法帖,他心里那个羡慕呀。这法帖父皇也就让他看过一次,没想到这才人竟可以天天临习这无价之宝啊。李治羡慕地说:“你好眼福啊,可以天天看到王羲之的真迹,这对于一个习书人来讲,真是天大的幸福。”李治说完才认真看了看父皇的这个才人,说:“你的临帖很不错,柔中有刚强意。我喜欢!”武媚娘听了太子的赞赏,她也抬起了头来,这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四目一对,李治见父皇这才人生的很是美艳,他赶紧移开了视线,去对跪在一旁的太监说:“快带路去御花园!”

武媚娘目送着太子李治出了御书房,她望着太子年轻飘逸的背影消失在了远处。

同类推荐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欧阳修(中国十大文豪)

    欧阳修(中国十大文豪)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以及文艺批评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而且具有形式新颖、语言酣畅、叙事委婉、绘景优美的特色,为我国历代人民所喜爱。
  • 执子之手

    执子之手

    本书回忆了汤翠芳同志与其丈夫宁夏大学老校长吴家麟先生相携相伴的一生,包括“师生情缘”、“祸从天降”、“塞上琐记”、“在劫难逃”、“否极泰来”、“叶落归根”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庆忌流年

    庆忌流年

    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惊魂故事,那些委婉婀娜的爱情故事,那些兄弟情义的肝胆故事,那些逢场作戏的虚伪故事。那些曾经卑劣的蜕变,那些卑劣的预谋,那些.......在这纵身一跃之后,化为乌有,留下的只有那些让你我们传述的离奇故事。
  • 黄箓破狱灯仪

    黄箓破狱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天敌:霸道的小甜心

    总裁天敌:霸道的小甜心

    他是至高无上的总裁,还是黑暗地下的王者,偶然遇见一个糊里糊涂的小妖精。。。。。
  • 末世之卡牌风暴

    末世之卡牌风暴

    末世来临,天空降落了无数的卡牌,落地皆化为了恐怖的嗜血怪物。魔兽,虫族,亡灵……濒临末世!人类可获得卡牌,化为武器,与之搏斗,然而更恐怖的不是怪物,而是人心!
  • 云林县采访册

    云林县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XO之有你真好

    EXO之有你真好

    六年前,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然因为种种原因分开了,他离开了她,六年后当他重新回到她身边的时候,她还会原谅他吗?会和他重新在一起吗?
  • 一路惊悚

    一路惊悚

    兄弟五人难得的自驾游,却变成了离奇恐怖的历险。惊悚、搞笑、悲催、倒霉、虐心、成长,且看兄弟几人的旅途路上的步步惊心。准备好你的小心脏哦,本文由嚎啕大叔独自完成,求收藏,求推荐。更新有些慢,请见谅,不行,养肥了再来看,千万不要走开哦,惊悚搞笑不断哦!
  • 大道苍穹

    大道苍穹

    异界穿越!斗破苍穹!吞噬星空!长生大道!唯我独尊!
  • Caught In The Net

    Caught In The N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毒医狂女

    毒医狂女

    萧家直系有两女。丑陋愚钝,纨绔好色,天生废柴的是长女萧薄湘,世人笑她,辱她,瞧不起她;白衣飘飘,仙姿兰心,天命玄帝的是二女萧韵柔,世人赞她,捧她,奉她为女神。对此,萧薄湘勾起一抹恶劣的笑容,“白莲花,我们走着瞧!”穿越寰宇大陆,她成了家喻户晓的萧家纨绔大小姐,天生废柴,她便异火焚身,再塑经脉;丑颜骇人,她便金针入穴,去毒去疤。妖娆强大是她,问鼎大陆,虐白莲,契玄兽,男装行天下,恶魔一样的女人,偷得谁家少年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