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500000040

第40章 理论 作者与人物(李建军)

小说人物与作者的关系,是小说伦理关系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伦理关系,而如何处理这一关系,也是小说伦理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叙事人称和叙事视点是二十世纪小说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小说艺术来讲,最难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如何选择“叙事视点”或者“讲述者”,而是如何协调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控制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各种距离,如何最终创造出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研究作者与人物的关系方面,有三种影响很大的模式:一种是像布斯那样肯定小说的修辞性质,肯定作者在小说伦理关系建构中的主导权,认为作者有责任通过对修辞技巧的巧妙使用,来控制对人物话语和行动的描写,来控制读者的认同意识和道德反应;一种是占统治地位的方法,即施坦纳、别尔嘉耶夫、赖因哈德?劳特、舍斯托夫、梅列日科夫斯基等学者和批评家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上所选择的模式——他们把作者与人物看做血脉相连、精神相通的共同体,通过对文本、技巧和人物的分析,根据“生活中伦理与事件的因素”,来研究作者的美学观、人性观和伦理观,在他们看来,人物就是作者的人格镜像,就是作者的思想承载者和折射体;一种是巴赫金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展开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对话理论”研究。如果说前两种着眼于作者与人物的同一性,因而是关联性的研究方式,那么,后一种则着眼于作者与人物的差异性,因而属于分离性的研究模式。

巴赫金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伦理关系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从辨证化到片面化的过程。在早期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中,巴赫金就开始研究如何建构作者与人物关系的问题。虽然,巴赫金这一时期的作者与人物关系研究,具有抽象的形式主义的性质,更多的是一种思辨性的阐释,而不是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性的读解,但是,他对作者在小说中所占据的地位,对作者“组织”自己与人物关系所发挥的作用,还是给予了充分的强调。

但是,到了写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时候,巴赫金却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验教条化和绝对化,表现出明显的“去作者化”倾向。在这部影响甚巨的著作中,巴赫金更加系统、深入地论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人物不再是“客体性人物”,“也不是作者声音的传声筒”,而是“直抒己见的主体”。在他看来,“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种种内容要真正地客观化”,要“剪断”主人公与他的作者的“脐带”,否则,我们看到的“就不是一部作品”。巴赫金没有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小说家与人物至少有两种“脐带”:一种是外在的话语形式的脐带,一种是内在的气质性和伦理性的脐带;前者是艺术和审美层面的,后者是精神和伦理层面上的;前者像面孔一样是属于人物自己的,但是,就后者来看,作者一定会在描写人物的话语的时候,通过多种多样化的方式,将自己的包含着情感态度、价值立场和伦理精神的脐带,紧紧地联系在人物身上。

巴赫金常常是通过与托尔斯泰比较的方式,具体地说,通过贬低、否定托尔斯泰的方式,来肯定、赞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诚然,托尔斯泰在处理自己与人物的伦理关系的时候,的确喜欢采用一种作者主导下的“独白型”的修辞策略,但它绝不是那种僵硬而粗糙的“独白型”,而是具有艺术上的典范性和伦理上的亲和性的一种模式,因为,托尔斯泰知道如何保护人物的话语权,如何让人物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托尔斯泰的“积极介入”的小说技巧,他在塑造人物时所取得的明晰、简洁、有力的效果,即使不是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动退出”的技巧更好,至少也一样好,一样令人赞叹。他创造了多少有着鲜明性格、逼真形象的人物形象啊!他笔下的那些主要的人物形象,几乎个个都是充满生气的活人,给人的感觉是,只要他们自己愿意,安娜?卡列尼娜、娜塔莎、列文、安德烈公爵、彼埃尔们,简直可以随时从书页里走出来,与读者面对面地交谈。

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反过来,以托尔斯泰为尺度来否定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是,从人物形象的清晰度来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的确没有托尔斯泰笔下人物的大理石一样富有质感的面孔和性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焦点集中在人物的尖锐的心灵冲突和精神痛苦上。他笔下的主要人物几乎全都是“思想家”,几乎全都会思考,全都善于滔滔不绝地谈论大问题。那些灵魂高尚的人物,几乎全都既痛苦又仁慈,全都有着孩子一样的心性。但是,他们也都很相似,很极端,很病态,很虚弱,都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印象,就像创造他们的作者那样。这无疑是一种比托尔斯泰的写作更敏感、更主观、更依赖“脐带”的写作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就曾说过:“小说家的艺术性,就是通过小说人物和形象鲜明地表现自己思想的能力,要让读者完全像作者写作品时那样理解这个主题。”他曾根据这样的理念,分析过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认为列文这个“虚构的人物身上”,“部分地描述了作者本人对我们俄国当代现实生活的观点,这对每一个读过这部卓越作品的人来说,都是明白无误的。因此在评论这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列文时,我们评论的将是当代俄国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对当前俄国现实生活的观点”。事实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也借助“人物和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体现出来的,正是将“作者与人物”密切地关联起来的小说伦理,也是一种别样形式的“独白型”叙事。所以,正像托多洛夫指出的那样:“巴赫金把作者与人物平等这种观点强加给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不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意愿相悖,而且,说句实话,这种平等在原则上就无法成立”;“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是他作品中许多声音的一种,而是作品中唯一权威的创造者,与作品中的所有人物根本不同。因为这些人物只能代表一种声音,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这些众多声音的唯一的创造者。”托多洛夫的批评是合乎实际情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自己的小说中不仅并不沉默,而且还负责任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自始至终都按照自己的创作构想控制着人物的声音。

虽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确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但是,巴赫金不仅在某些重要的方面误解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例如,把他当做一个超然的、不介入、不下结论和判断的作家,而且,把一种特殊的技巧变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绝对原则,把一个作家的个人风格当做高于其他作者风格的唯一完美的“典范”。韦勒克也尖锐地批评了巴赫金理论的“谬误之处”在于“否认陀思妥耶夫斯基表露了作者的声音和个人的观点”,认为他因为“不讲分寸地夸大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趋于戏剧的倾向”,所以最终将陀思妥耶夫斯基显得“毫无锋芒”,“使他变成一个相对主义者”。

由于过多地依赖了自己的“臆断”,所以,在具体的比较分析过程中,巴赫金就用自己概括出来的绝对原则,尖锐地否定了像果戈理、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第一流大师的叙事风格和写作技巧。他完全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文学领域,风格的多样化乃是一种天然的文学生态,而最高的文学成就之间并不互相拆解、互相取消,而是在比较中相互照亮和相互肯定。萨特看到了他的理论的局限,所以,批评他的理论作为符号学范畴的“新形式主义”,并没有为“旧形式主义”增加什么内容,——这固然有欠公允,但是,巴赫金的理论的确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存在贬低作者地位和作用的“去作者化”倾向。

其实,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未必肯接受任何形式的“去作者化”观点。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作者就是作者,就是一个通过小说来说话的人:“我们认为,光是忠实地再现人物全部的原有特征还是不够的;必须以自己艺术家的观察透彻地阐明人物。真正的艺术家绝不能与他笔下的人物处于平等地位,满足于人物的实在的真实这一点:这样造成的印象不会有真实感。”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自己的小说里,他积极地显示自己的存在,表达自己的思想,从来就是一个主宰者——在“杂语”的众声喧哗的声浪中,他的声音高亢有力,是笼罩着、压过了其他所有声音的主导性的“思想基调”。

[ 作者系文学批评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

同类推荐
  • 四签名

    四签名

    摩斯坦小姐之父十年前失踪了。四年后,她每年都会收到由神秘人寄来的珍珠。福尔摩斯与华生陪同她找到了神秘人,得知了宝藏的惊天秘密。这时,戒备森严的樱沼别墅命案突发,写有“四签名”的纸条、离奇的孩童脚印、鬼魅般的木腿人、来自东方的剧毒木刺、消失在泰晤士河上的汽船……福尔摩斯这回的对手绝对非同寻常!沾染着血腥的宝藏下落如何?凶手能不能最终被绳之以法?真相就让福尔摩斯来揭晓吧!
  •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什么才是中篇小说的佳作?在我看来,至少应该包括两点:它既应该是好看的小说,也应该是有文学意蕴的小说。找好看的小说不难,找有文学意蕴的小说也不难,但要找二者兼于一身的小说就有点难了。收入这本集子里的中篇小说虽然不能说都做到了二者完美的结合,但我们能够感觉到作者在两方面都有所追求。一个作家在写中篇小说时,能够做到既追求好看,也追求文学意蕴,就已经站在佳作的起点上了。中篇小说写作的难度也就在这里,因为作者在追求好看的时候难免伤及文学意蕴,在追求文学意蕴时又难免伤及好看。中篇小说作家实在是面临一个“鱼与熊掌”的难题呀!但中篇小说的佳作必须是“鱼”与“熊掌”的复合体。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三十六计)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三十六计)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钢铁年代

    钢铁年代

    小说讲述了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发展祖国的钢铁事业,一群小人物扎根鞍钢,在各种不利的条件下顽强克服困难建设鞍钢的故事,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鞍钢建设发展的历史。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的恩恩怨怨错综复杂,又爱又恨,争斗了一辈子……
  • 蚊帐

    蚊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花开迟暮

    花开迟暮

    讲述民国时期的慕容家的兴盛败落与崛起,家族恩怨加上时代悲剧。
  • 我欲屠天

    我欲屠天

    无极大陆,大周皇朝衰败,七国征战无数年,家族、宗门林立,是时百家争鸣,无数强者幡然崛起,大陆乱,各族争霸,荒兽窥探,人族生灵涂炭。强者享天地封号,掌御众生;弱者命如萍草,无立锥之地。且看一代废柴少年,如何逆天崛起……
  • 尸出有姻

    尸出有姻

    我是一名入殓师,专门缝补死人的尸体,自北京博物管看到那具白森森的头骨后,我被一个叫林旭的鬼缠上。他每夜吸取我阳气,逼着我去化解各种接踵而来的鬼怪怨气,还逼着我去缝补一具没有头和四肢诡异的尸体。他说,那具诡异的尸体只有我才能缝补,是我欠下的债后来那具尸体活了,我却死了,我没想到自己竟是做过那样惨忍的事情。前世因,今生果,曾经欠下的债,我用命来还。
  • 永不磨灭的友谊

    永不磨灭的友谊

    3个的女生从校园时代到步入社会的故事。这期间,她们从开始的对未来的憧憬到绝望,她们虽然也被感情害得遍体鳞伤也为此曾形同陌路……
  • 外汇业务营销手册

    外汇业务营销手册

    为了帮助银行客户经理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和技能,提高外汇业务的营销水平,本书总结了外汇业务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内容涵盖外汇管理政策、利率管理、汇兑业务、清算业务、结算业务等诸多方面。
  • 半生情缘兮云雨巫山

    半生情缘兮云雨巫山

    一段旅行,一段回忆,一段素缘,珍惜,放下,永恒。在璀璨的夜灯下,人来人往,只希望自己能在此处默默地等待着你的出现。Wishyouwerehere……
  • TFBOYS十年的约定

    TFBOYS十年的约定

    TFBOYS的成长传奇,交织友谊、爱情、梦想的唯美舞曲!
  • 我的健康我做主:会吃会喝促健康

    我的健康我做主:会吃会喝促健康

    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作者选择了大量资料,编纂成我的健康我做主一书。分为两本。本书是上篇,即“会吃会喝促健康篇”是科学饮食部分,包含吃与喝两大内容;另一篇是“运动·睡眠·性爱篇”。全书全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应该怎样呵护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四大内容贴近生活,符合现代人的实际情况,因此非常适合读者的阅读参考。
  • 罪爱双生子:总裁的复仇替妻

    罪爱双生子:总裁的复仇替妻

    她们是双生千金,命运却各不相同,一个是贫穷女,一个是富家千金。妹妹以死相逼,姐姐答应替嫁,可谁料到却是妹妹的一场阴谋。从此姐姐失身、失心、连另外的一个妹妹都莫名被害,她也最终被害堕入海中......7年后,她带着龙凤双胞胎华丽归来,这次她要诱惑那个男人,讨回属于自己的公道,势必让害死妹妹的人血帐血偿,结果看到那相似的三张脸,不禁疑惑······
  • 军户小娘子

    军户小娘子

    江南的小家碧玉随父充军到北方边城,军户家的小娘子在绝境中,也要挣扎出一条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