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1000000003

第3章

蒋仪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了门,李德立就站在门口,向她做了个请的动作,她便顺着他的手往里面走去。

这屋子里亦是铺着软密的地毯,家具上纤尘不染,窗棱支着,外间的风便透了进来,蒋仪扫了一眼窗子,眼见外面是放晴了,阳光照的正好,她向右走了几步,棱花扇门里是一张临窗大炕,此时阳光与风正肆意的挥洒进来,洒在阴霾了许久的脸上,照的她几乎透不过气来。

炕上坐着一个人,穿的却是常服,蒋仪不敢抬头,连忙伏身跪下道:“小女蒋仪见过中丞大人!”

清风撩拨书页的哗啦声不绝于耳,炕上那人却不出声,蒋仪也不敢抬头,便仍是伏着肩,一动不动。

良久才听炕上的人沉声道:“孟通政是你舅舅?”

蒋仪道:“正是。”

炕上的人似是饮了一口茶,又过了许久,才道:“你母亲名讳中可有个珍字?”

孟珍,正是蒋仪逝去母亲的名讳,听到这两个字,她喉头不由哽咽:“正是。”

“你抬起头来!”炕上的人仍是沉着声道:“世人传言蒋朝奉龙彰凤姿,当世美男子,我却未曾见过。”

他说这话,并无半分轻薄之意,仿佛是在感叹。

蒋仪慢慢抬起头来,也渐渐看清了炕上之人。蒋仪本以为能将几个五六品地方官吓破胆的,必是一位老者,却不料这人不过三十由旬,并非垂老之人,他身穿一件青灰色直裰,盘腿坐在炕上,炕桌上一茶,一书,整个人都浴在阳光里,只是他满脸阴郁又长须遮面,看不清容颜。

蒋仪不敢细看,忙又低了头,就听炕上那人言道:“昔年我在凉州做行军司马时,你外家大舅是护国军节度使,曾蒙他照看周全数年之久,你既开出口,我自然要带你入京。只是你父亲蒋朝奉那里,还是要着人去通禀一声。”

蒋仪没想到事情能这么顺利,显然方才进来的侍卫已经去尼庵打听过消息,想必慧圆师太带着一众尼姑还没有顺到庵里,也没有碰上去打问消息的人。想到这里蒋仪自是松了一口气,至于她父亲蒋中明那里,她不见了他早晚会知道,而陆钦州也不可能任何人都不通知一声就带走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是以蒋仪便启齿轻声道:“一切全凭中丞大人安排,我父平日常在历县县衙坐班,今日必然也在。”

在庵中修行时,蒋仪偶尔也会接到蒋中明捎来的衣食,俱是县衙的人,他本是个散官,有官身却无官做,又不愿放外任,只在历县县衙等缺,说白了就是每日点个卯,呆坐一日然后回家,好在他为人和善,又有蒋仪母亲孟珍的嫁妆傍身,也不缺钱财,平日手脚也大方,县衙里跑腿的几个人都愿意听他差遣。蒋仪料定一时半会,蒋中明还不会将自己进京的消息告诉余氏,毕竟他对逝去的孟氏有愧,这些年也说过几回让她进京去外家的话,无奈都被余氏挡了。

“既是如此,就动身吧。”陆钦州这话却是对李德立说的。

蒋仪磕了头便退了出来,在客房中等了不一会儿,便见那差婆带着下人来请,她一件行李也无,差婆却将她那土灰色的僧袍洗干净了用包袱皮包好,递到了她手里。蒋仪随差婆下了楼,便见陆钦州的侍卫们已经整装,门口一台乌油篷顶的大轿子,后面跟了一顶绿顶小轿,这小轿子必然是给她准备的。

蒋仪掀帘上了轿,便轻声对那差婆道:“这两日多谢妈妈照顾!就此别过,你也保重身体。”

差婆却是咧嘴笑了起来:“那里的话,我还要随姑娘进京,这一路上还要两天脚程,随行的都是些男人,没个人贴身伺候,姑娘多有不便。”

蒋仪心里叹道:好妥帖的安排。

这一日便是行路,中饭是就地休息吃干粮,直到天麻黑了,方才赶到一处驿站,差婆道这是徵县,蒋仪幼时随母入京,一路上都是走走停停,也不过两天的路程,却从不记得有个徵县,差婆想必是看出他的疑惑,随即笑着解释道:“我们若是从应县境内过,快些一天脚程也就到京了,如今必是官爷们有事要办,所以绕了远路了。”

在徵县官驿吃的晚饭,俱是差婆端了来的,一盘呛油小白菜,一盘肉炒茭白,一大碗米饭。蒋仪在庵里吃了四年素,如今一朝开了荤,看到肉手便有些颤,却又不敢让差婆看出来,忍着忍着没敢将那盘子里的肉全吃完,终是剩了些,人是饱了,心却还是空悬的。

次日再走了一日,到了黄昏时分,便听得外面渐渐喧闹起来,蒋仪借着风吹开轿帘,见外面人来人往,贩夫走卒,便知是进京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左右,轿子拐了几进胡同,便停了下来。

李德立早就先行几步,递了拜贴等在孟府门外。他本欲待陆钦州的轿子到时,孟家就能开门迎接,谁知门房进去便一无音讯。他等在门外,眼见陆钦州有些不耐烦,便又拍了几下门催促道:“客人来访,如何还不开门。”

良久才听院内的人高声答道:“即是客人,就请安稳等着,我们王妃回门,也没有这么大的架势。”

当年护国军节度使战死沙场,圣上念其功劳,便将他的嫡女,也是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堂弟清王,这门房口中的王妃,想必就是那位清王妃了。

李德立贴身跟了陆钦州许多年,如今他是御史中丞,圣上年盛,朝事多有参问,是已朝中并不设御史大夫,御史台便是中丞最大,虽是正三品的官,论起实权来正二品的都要向后站,是以朝纲上下,谁见面不要尊称一声中丞,他那里受过这样的冷遇。李德立怕他生气,扬手就要侍卫们硬攻门,谁料陆钦州却掀了轿帘下了轿,负手站在孟府大门前,沉声说道:“即是来访,多等一会又有何防?我也是许多年不曾登孟家的门了。”

李德立跟着陆钦州也有十年了,十年前的事情,他大约知道一些,却不详尽,听了这话便明白陆家与孟家是故交,便不说话,躬身退在一旁。

孟府里却是另一番模样。

京中连绵下了许多日的雨,小荷塘也涨满了,卧室地上都快要长苔藓了,偏出了这两日太阳,满府上下都在忙着洗衣晾晒。因为孟府老夫人健在,是以孟府除了三房庶子孟源搬出去外,并未分家,三房人都挤在孟老太爷留下的这座府院里,虽是有些逼仄,却是京中寸土寸金的好地方,周遭住的全是国公亲王,出门遇见的也皆是勋贵世家,与清王妃来往也亲密些,加之这些年家中并无大项收入,要建新府也难。

此时孟府二夫人杨氏与四夫人徐氏正在指挥着丫头婆子们收衣物,因两房住的近,而二房的院子里人少东西少,杨氏便将自己院里多余的东西都搬了过来晒,杨氏人微胖,说起话来慢腾腾的,却是个好相与的,她看不惯丫头们干活慢,不一会儿便自己上阵了。

徐氏今日穿了件葱白色的单褙,下面一件香妃色葱裙,整个人清凉的如少女般,便不愿脏了自己的衣服,杨氏给自己帮忙她又不好不搭把手,便站在杨氏身边,假装扶一把搭一把道:“二嫂的衣服虽少,却都是好东西,精贵料子,这些可都是二叔送来的?”

杨氏点头道:“可不是,天远地远的,他也不嫌麻烦,京中什么好东西没有,要他那么远送来。”

徐氏嘻嘻笑道:“这是二叔的一份心意,再没见那里有比二叔更会疼老婆的人了。”

杨氏也不说什么,只是笑一笑,她丈夫孟泛曾是京中一名寄禄官,前几年放了外任,便将两个儿子都带了去,如今在任上,也是好几年不回来了,虽说银钱财物送来的不少,可终归比不过人在眼前。徐氏如今也有三十岁了,笑起来却如少女般,只是眼角皱纹明显,她惯会装少女装娇,与杨氏关系倒是好的。

俩人正说着,便见婆子来报说有人递了名贴。杨氏和徐氏两人都不识字,便着人唤了杨氏的二女孟蕊出来,孟蕊跟着夫子学过几年字,拿了名帖看了半晌才道:“御史中丞陆钦州,这是我二舅母的舅舅,在朝中做大官的,咱家如今四叔不在,都是几个女人,怕是不好出去待客,四婶须得唤了四叔回来才好。”

陆家是京中望族,无人不知的,徐氏曾听丈夫孟宣提过陆家,说过两家原来交情不浅,及至后来便慢慢断了,症节却是在大夫人王氏身上。今日孟宣一早便出去了,说是从那里弄到一笔霉了的棉花,价格极低,弄回来送到二房孟泛任上,准能大赚一笔,是以徐氏也没反对,孟宣一个白身,没有功名亦没有捐官,只能倒腾点东西挣点钱,无耐总是出的多入的少。

徐氏一时半回找不来孟宣,便决定去长房找王氏通个气,王氏虽说丈夫已去,女儿外嫁,但女儿嫁的是王爷,如今是皇后最器重的清王妃,她在府里的地位,比老夫人李氏还要重上几分。

徐氏穿过院角小门,过了小荷塘,便是大夫人王氏的院落了,她命门房婆子与丫环们在外面等着,自己一个人轻手轻脚便进了院子。

王氏的六里居是整个府里最大的一进,开春才新晾过油漆的门窗被阳光照的鲜亮,院子里却寂静无人声,徐氏仍是轻手轻脚穿过上门左边的角门,才听得里面几声轻笑细语,她自己嘴角便也堆满了笑,悄声凑了过去到王氏耳边:“大白又不肯好好吃饭?”

王氏本是愁眉苦脸,回头见是徐氏,便应付着笑了笑道:“可不是吗,方才丫头们声音有些大了,惊着它,这会儿燕儿正轻轻哄了。”

徐氏低头,便见一个丫环跪在地上,轻抚着一只大白鹅,这白鹅有一搭没一搭的啄着面前拌过红糖的炒米。

王氏道:“若是明日还这般,少不得又要请郎中了。”

徐氏忙收了笑容皱起眉头道:“可不是吗,看着真是心疼了。”

她心中可不是这么想,一只白鹅,本就是地里刨食的命,偏要给它铺绫络住锦屋,上好的香米供着,一日三回的郎中请着,一只白鹅每日里花的银子,竟比一个丫环的月银还多,它命里福报受不起,可不每天蔫蔫的,眼不见死了才好。

徐氏这时才敢提起自己的来意:“外面有人在府门口递了拜帖,是御史中丞陆钦州,我出门少也没见识,这会家里又没有可支应的人……”

“他?他来干什么?他还有脸来?”徐氏话没说完,就听王氏声音尖利了起来,许是怕吓到大白鹅,王氏快步出了角门进了院子,方才对徐氏说道:“这个人与我们家也有十几年未曾交往过了,但如今他是中丞,王爷又与他相好,你去叫老太太到外间见一见他吧。”

徐氏听了这话,忙忙的出了王氏的六里居,心里盘算着王氏这几句话里透露的讯息,王氏不知陆钦州来访,短短一句话间对他有许多忿怨,想必是为了去了的大叔孟澹,孟澹当年一直在凉州御敌,后来死的不明不白,王氏也是伤心不已,陆钦州必然是当时与孟澹熟识的。

同类推荐
  • 我的王妃是吃货

    我的王妃是吃货

    一朝穿越的她想方设法想回去,她不甘心她的现代生活就这样没有了,和她谈了三年男朋友在订婚的那晚上和她的闺蜜出轨,她不甘心,她放心不下她的家人,一直寻找机会回去,可是天意弄人,自己竟然怀孕了,有一个娇宠自己的丈夫,可是她已经对爱情心死,自己已经没有心思去拥有一份爱情,后来偶遇高僧告诉她,她本是这个时空的人,只是弄错了,现在已经换回,让她安心留在这个时空,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贪吃肥妻

    贪吃肥妻

    喜欢吃不是她的错,那是天生的爱好!吃成小肥婆不是她的错,说明食物营养好!莫名穿越到了古代美食家的身边更不是她的错,那是命运的安排!他还要怎样?不就是偷吃了他几个梅花包子,几片风猪肉外加一只大螃蟹、一份燕窝羹…
  • 繁夜未央

    繁夜未央

    她重生了,重生,不一定非要报仇,她只想安稳的度过这一世,可惜,有些人偏偏作死。那么,她就要告诉你!不作不死!她已今非昔比!某男十里红妆迎娶她。“思想有多远,你给我滚多远!”
  • 三生三世梅花殇

    三生三世梅花殇

    白芷曾经说过,无论经历多少次生老病死。她都会找到云墨。红梅树下她曾说,君若陪我到天荒,我愿伴君到地老。再次遇到他,他再不是原来的那个他。她一步一步走进他给她设置的温柔陷阱。人之将死,幡然悔悟。为什么人要过奈何桥喝孟婆汤。不外乎为了让人忘记前尘往事,不管好与坏。不执念上一世的往事。开始另一段生活。
  • 与你共舞:溺宠第一妃

    与你共舞:溺宠第一妃

    :“帝青苏,你扑倒了本王珍藏二十五年的清白,难道不该负责吗?”楚寒夜看似云淡风轻的不经意中却夹杂着她胆敢说不就掐死她的意念;“切”,帝青苏嗤笑了一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仔仔细细的端详楚寒夜,最后把目光停留在他的局部地方,嘴角嘲讽的扬着弧度,冰寒的冷笑:清白?楚寒夜?战神?二十五岁?拥有比当今皇上后宫还要壮观的七十二姬妾,还有一个红颜知己是天香楼的三大头牌之一,您是不是太过劳累连脑子都磨损了,需要修理?一个是莫名魂穿异世的中医世家传人,杀手之王,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帝国异性王,他们将有怎样的纠缠,共舞传奇……
热门推荐
  • 传奇之纵横玛法

    传奇之纵横玛法

    星星新书已经上传,并保持稳定更新!欢迎大家前往捧场!
  • 一代女杰

    一代女杰

    一声天雷过后,她穿越成了大清唯一的汉人公主,孔四贞。二十一世纪的三无女怎样做才能成就孔四贞的精彩一生?面对既定的历史,她能怎么办?她能成为坐镇一藩,统领一方的风云人物吗?能改变孔四贞的感情命运吗?现代思想版的孔四贞说:1、不管如何,爱情第一2、小孙要靠的住,母猪能上树、、不对、、是嫁鸡随、、啊还是不对..是嫁孙护孙(还是象骂人)3、顺治呢?嘿嘿、、那、、那不行,偶绝不当小三,要是你真稀饭偶、、嘿嘿、、那就爱我一个,什么不行!那好,要么离我远点有多远、、那个、、我走多远(人家是皇上嘛,总要给点面子滴)要么来我家给我当小三(女主疯啦!)作者:咋这说的都是爱情的呢?女主:本人、、啊呸、、是本格格原就是个爱情至上的人。作者:、、、、、、、、女主:喂、、喂、、你怎么了?晕了?作者:怕是读者都晕了。(以后不出门了,免得被书友看见扔臭鸡蛋、、、、、、)
  • 风沙吹过胡杨林

    风沙吹过胡杨林

    跨世纪的长篇;两代人的悲欢;跌宕起伏的情节;美丽爱情的颂歌。
  • 巧手田园,极品小俏妇

    巧手田园,极品小俏妇

    脖子上一抽一抽的疼痛告诉她,她没死,还活着!可是为什么四周却一片白色,阴森森的?死而重生?居然还是个寡妇!新寡妇,刚刚嫁过来丈夫就死了的寡妇!师巧巧喟然长叹,差点就被埋了,还好醒得早!公公婆婆防贼似的防着她,生怕她红杏出墙败坏门风,却将她打发到偏远的破屋子住。刁蛮的小姑子时不时的光顾她那抬头见天、低头是水的家不说,小叔子还三不五时的上门谈天,难道他们想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行,死都不行,那小叔子长得还是人吗?师巧巧叉着腰发誓,她一定要摆脱这家子极品,去寻找美好的未来!
  • 万古修神

    万古修神

    且看少年凌云从小就是废物,然而一次机缘之下习得逆神决,慢慢走向成神之路,神挡杀神仙挡杀仙魔挡杀魔,开宗立派,成就万古之神
  • 总裁,妈咪偷下蛋

    总裁,妈咪偷下蛋

    甜甜想生个宝宝,但是想偷偷下蛋。于是与好友一拍即合,选择了他!她绑架他,只为下蛋,而他却借机逃走!可是心里却有了彼此,七日之约……偷偷下的蛋可以公开了,可甜甜却害怕了!
  • 腹黑首席别搞坏

    腹黑首席别搞坏

    给钱可以,得加期;背你可以,得加期;想要自由不可以,但依然得假期,腹黑霸道的总裁,我要加到你爱上我,加到我们牵手走过余生,一起老去、死去…
  • 善谋上

    善谋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家家都有优等生:38位状元家长的教子经

    家家都有优等生:38位状元家长的教子经

    本书讲述了38位高考状元的家长是怎样一步步将孩子培养成为优等生的。书中所选取的状元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吉林、辽宁、黑龙江等18个省市,尽管他们各有来历,却都反映着一个共同的道理——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学校的教育更重要。本书与其说是在讲道理,不如说是在讲故事;与其说是在讲教育,不如说是在讲生活——38位状元的家长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实朴素地讲述了各家的状元教育经,值得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借鉴与学习。
  • 百世重修

    百世重修

    他来者通吃,纵横人间、仙界、神界三界;他风流倜傥,坐拥知己无数;他武道神化,十步杀一人,却又一腔热血。历史架空新书《殷》百世重修续集《彪悍少主》都市经典《一代宗师都市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