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6300000010

第10章 科学与革命(2)

依万诺夫:“1899年,我在圣彼得堡,见到过中国留学生。俄国的军舰、大炮也很厉害。”

山本气咕咕地说:“再厉害,也不如我们日本!”

依万诺夫:“你好像生气了,是吗,我的朋友?我想说的是,军舰、大炮再厉害,也没有用!”

山本:“为什么?”

依万诺夫:“根本问题在于,军舰、大炮掌握在谁的手里?用来干什么?军舰、大炮掌握在剥削阶级手里,那就成了压迫本国人民、侵略别国的工具。”

大梅:“你说什么剥削阶级?”

依万诺夫:“剥削阶级,就是地主、资本家,剥削别人劳动,榨取人民血汗。而我们,工人、农民,是被剥削阶级,是地主、资本家的奴隶。你,我,他,是一家人。”依万诺夫把大梅、二梅、胡天福、山本的手拉在一起,“中国人,日本人,俄国人,穷人都是一家人!”

健岛又和几个日本政客密谈。

一队日本警察在奔跑。

依万诺夫、山本、胡天福在海边散步。

警察把依万诺夫抓走。

胡天福喊着:“你们要干什么?”

山本也大声喊着:“他是好人!一家人!”

日本。东京饭店。

健岛:“一家人?你说,俄国和日本是不是一家人?”

山本默然。

健岛:“中国和日本既同文,又同种,那才是一家人!东三省是中国的,也是日本的,因此,俄国要吞并东三省,它就成了中国的敌人,也就成了日本的敌人。”

山本终于开口了:“可依万诺夫是好人!”

“他是不是好人,我们还要看一看。”健岛和他耳语。

山本连连点头。

东京。锦辉馆。馆内一条横幅上写着“拒俄大会”。

1903年4月29日,五百多中国留学生济济一堂。

陈天华慷慨激昂:“沙皇俄国要霸占我东三省,我们能答应吗?”

全场高呼:“不答应!”

陈天华:“洋人拼命地要瓜分中国。中国已经面临亡国、亡种的危局。每个中国人要么誓死抵抗,要么坐以待毙。为祖国而死,虽死犹荣;为外国侵略者而死,则死有余辜。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比欧洲各国的总数还要多。如果一千人中有一人不怕死,中国就可成为天下最强的国家。只要万众一条心,舍生向前,中国就不会灭亡!因此,我们建议,成立拒俄义勇队,回国杀敌!”

群情沸腾,高呼口号:“回国杀敌!回国杀敌!”

人们抢着在义勇队名册上签名。

拒俄义勇队在操练,其中有陈天华、黄兴、蔡锷等。

福田教官扬扬得意。

清政府驻日公使起草电报:“留日学生结成义勇队名为拒俄,实为革命。……”

清兵张贴布告,责令各省:“对有革命意图之归国留学生,不得妄为姑息,随时获到,就地正法。”

1903年4月30日。北京。京师大学堂。操场上,挂着一条横幅:“京师大学堂拒俄大会”。

章洋在大会上发表演说:“俄国要把满洲划入俄国版图,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奇耻大辱!也是我们堂堂中国人为国流血的好机会。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六十年来我们中国备受列强欺凌,已成为世界三等国家,今天以三等国民而敢于与世界第一雄国死敌,我们虽被大炮炸成飞灰,还不值得吗?”

群情沸腾,高呼口号:“誓死保卫东三省!”

“反对俄国吞并东北!”

办公室内,史密斯指着窗外:“这就是中国的希望!”

清政府外交部侍郎唐绍仪:“美国政府向俄国提出抗议,我们表示感谢!”

史密斯:“这是美国应该做的。但是,我认为,美国做得还不够,很不够!我可以预言,中国的希望就在这些年轻人身上,而这些青年的希望又在美国身上。你,尊敬的唐绍仪先生,我的老同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1874年,你十九岁作为耶鲁大学优等生回国,当了二十年翻译官,如今已相当于外交部副部长,成了大清国的宠臣,中国外交的天才!”

唐绍仪:“啊,史密斯先生,您过奖了!”

史密斯:“不,这是事实。当然,在一百多名幼年留学美国的中国人当中,像你这样的能人还有很多,如负责修建滦河大桥和西陵铁路的詹天佑……”

詹天佑大步走了进来。

史密斯:“啊,‘说曹操,曹操就到。’请坐,请坐!”

“不,谢谢,”詹天佑满脸怒气,“对不起,史密斯先生,我是来找唐先生的。”

唐绍仪:“有什么事,坐下来谈么?”

詹天佑还是没有坐下,一口气说着:“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英国和俄国抢着要修,吵得不可开交,为什么我们中国一声不吭,要把中国修铁路的主权让给外国?这条铁路对于我们国家防御外国侵略,比长城还要重要!所以,我到处找你,请你向朝廷呼吁:京张铁路我们中国自己修!”

史密斯:“我赞成!当然,我并不代表美国,可我也可以向美国政府呼吁,请它警告英国和俄国不要干涉!”

唐绍仪:“谢谢,史密斯先生。天佑,我们是耶鲁大学的老同学,你还是我的学长。我要提醒你:凡事要冷静,要多动脑筋!”

史密斯:“这就是美国的思维方式。”

唐绍仪:“这也是中国的思维方式,叫‘三思而后行’。”

史密斯:“对!这个问题我思考再三……”

唐绍仪:“什么问题?”

史密斯:“啊,你看,谈论半天还没有转入正题。我今天请你来,就是要和你商量:派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唐绍仪:“我个人很赞成,但要由政府来决定。”

詹天佑:“政府要是决定不派怎么办?”

史密斯:“那就派自费生去美国。”

唐绍仪:“费用呢?”

史密斯:“我们在美国筹集。”

唐绍仪:“美国政府的态度会怎样?”

史密斯:“我坦率地告诉你,美国政府很欢迎中国的留学生,因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

唐绍仪:“我明白了,日本政府现在很欢迎中国的留学生,因为这符合日本的利益。”

史密斯:“现在,日本要利用中国反对俄国。”

东京。健岛家。健岛:“哈哈,中国留学生成了反对俄国的急先锋,这太好了!拒俄义勇队什么时候出发?”

福田:“还要训练一个月。”

健岛:“能不能提前?”

福田:“不行,因为这些青年学生不懂军事,像那个领头的陈天华,完全是一个书生,动笔杆子可以,动枪杆子笨得要死!”

健岛:“就是要他们去死么!中国人被杀死的越多,他们对俄国就越加仇恨,我们日本就会更快地把东三省从俄国人手里夺过来!你明白吗?”

福田:“嗨依!”

福田刚走,山本来了:“报告!”

健岛:“那个俄国人怎么样?”

山本:“还是那样。他一直不承认是俄国间谍,并表示坚决反对沙皇吞并东三省。”

健岛:“对日本呢?”

山本:“他说,日本人民、俄国人民、中国人民是朋友。”

健岛沉思道:“啊,是朋友,朋友……”

东京饭店。健岛满面笑容地说:“很对不起,依万诺夫先生,日本政府误以为你是从俄国来的间谍,让你受苦了,真对不起!”

依万诺夫:“这没有什么。我要感谢你,健岛先生,主持正义,把我救了出来。”

健岛:“应该的,应该的。我虽然没有研究过社会主义,但是,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到科学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的著作我还知道一点。”

依万诺夫:“列宁呢?”

健岛:“列宁?”

依万诺夫:“我们俄国的列宁!”

健岛:“啊,对不起,我还不知道列宁。他有什么著作?”

依万诺夫:“很多,他的著作很多。”

健岛:“公开出版了吗?”

依万诺夫:“是的。你看,这本小册子,刚刚在日内瓦出版。”

健岛拿过来一看,用俄语说:“给农村贫民……”

依万诺夫惊奇地问:“你会俄语?”

健岛:“会一点。”

依万诺夫翻开一页:“那我考考你。这段,是关于社会主义的……”

健岛一边翻译,一边念道:“我们要争取新的、美好的社会制度:在这个新的、美好的社会中不应该分贫富,大家都应该做工。机器和其他技术改良应该用来减轻大家的工作,不应该牺牲千百万人民的利益来使少数人发财。这个新的、美好的社会就叫社会主义社会。”

依万诺夫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哈哈,太好了!你的俄文水平很高呀!”

健岛:“不瞒你说,为了了解俄国,我已经学了五年俄文,而且还到莫斯科去了三次,可惜都没有见到过沙皇。”。

依万诺夫:“沙皇,那是我们俄国人民痛恨的暴君!对内,他压迫人民;对外,他侵略别国。”

健岛:“俄国侵略中国,要吞并东三省。”

依万诺夫:“是的,我们坚决反对!”

健岛:“我们日本也坚决反对!”

依万诺夫伸出手:“那我们是朋友!”

健岛:“不仅是朋友,而且是同志!”

依万诺夫:“所以,你把我救了出来!”

健岛:“是的,是的。我们要继续合作,共同反对俄国沙皇!”

依万诺夫和他拥抱。

东京。健岛家。客厅内。人们喝酒、唱歌,依万诺夫略有醉意,跳起了俄罗斯民间舞蹈。健岛的女儿芳子一边笑,一边向依万诺夫学跳舞。

隔壁,健岛向山本交代:“明天,你就跟依万诺夫去东三省。要把俄国军队的一举一动,及时向东京报告!”

山本立正:“嗨依!”

依万诺夫和芳子在跳舞,人们有节奏地拍掌。

孙中山乘车来到,张东海跟着他。

依万诺夫在花园里追着芳子,芳子边笑边跑。

书房。健岛怒气冲冲地说:“福田!你要向张东海先生赔礼道歉!”

福田立正:“嗨依!”说罢,他向张东海连连鞠躬,说着:“对不起!对不起!”

孙中山:“好了。我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

健岛:“孙先生,我向你保证!”

孙中山:“既然是朋友,那就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健岛:“福田,听见了吗?”

福田立正:“嗨依!”

孙中山:“事情已经过去了,既往不咎!”

福田立正:“嗨依!”

健岛:“鉴于日本政府决定不准中国留学生再学习陆军,所以我和孙先生商定,创办秘密军事学校。”

东京。青山密林中。孙中山发表演说:“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擦亮了眼睛,到处流传这么一首歌谣:‘这世道,不得了!富的富得不得了,穷的穷得不得了,不造反,不得了。’各位,造反,要有人去领导,特别是要有懂得军事的人去领导。所以,大批中国留学生来日本,除了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就是要学习军事。可是,日本政府突然决定,不让中国人学习陆军。在日本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在青山创办了这个秘密军事学校。你们要认真学习军事科学,包括制造枪炮火药的方法。第一批学生十四人,人人都填写了盟书,表示革命的决心。现在,我来主持宣誓。”

孙中山举起右手,领头宣读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人们举起右手,跟着孙中山宣誓。

不远处,青山练兵场上,日本军队在操练。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在东北列队前进。

日本海军向旅顺口进攻。

炮火连天,硝烟弥漫。

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奔走相告。

张学勤拉着李四光奔向弘文学院,边跑边说:“日本和俄国打起来了!”

鲁迅:“在哪里打?”

张学勤:“东三省。”

鲁迅:“东三省属于哪个国家?”

张学勤:“属于中国呀!”

鲁迅:“那你高兴什么?”

张学勤:“俄国侵略中国,霸占东三省,无恶不作,日本为我们出了这口气,那还不高兴?”

鲁迅:“日本出兵和俄国人打仗,为了什么?是为中国人出气吗?”

张学勤:“是呀!”

鲁迅:“非也!日本也是为了侵略中国,为了霸占东三省!”

张学勤:“是吗?日本对我们多好呀!不说别的,光是中国留学生,这两年就来了将近四千人。日本人教我们学习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好让中国像日本一样富强起来。中国和日本,本来就是同文同种嘛!”

鲁迅:“学勤兄,恕我直言,你的头脑过于简单,你也太无远见了!如果沙俄失败,日本独霸东亚,中国必将更受其害!”

张学勤:“真的?”

鲁迅:“当然!”

张学勤:“那……那怎么办?日本和俄国打起来了,我们站在哪一边?”

鲁迅:“站在中国一边,这还用说?”

张学勤:“清政府宣布中立,我们也中立?”

鲁迅:“怎么中立?日俄战争是狗咬狗,而且就在我们家门口,不,就在我们家里,你说该怎么办?小兄弟,你说说。”

李四光坚决地说:“把两条狗都轰出去!”

鲁迅:“说得对!可主人又怕狗,说你们打吧,我站在桌子上看……”

李四光:“不能看!狗打完架,还要爬到桌子上咬你的腿,吃你的肉。”

鲁迅:“对了!因此,中立就是容忍、纵容狗咬狗。应该把家里的人统统叫来,拿起棍棒刀叉把狗统统赶走,不管是白狗、花狗,公狗、母狗,凡是咬人的狗,一条也不能放过。可是,面对日俄战争,我们家里竟然有人同情日本,支持日本,这是非常危险的!”

李四光、张学勤连连点头。

鲁迅:“上海出版的《俄事警闻》,竟然也偏袒日本,真是岂有此理!我给蔡元培他们写了一封信,不客气地提了三点意见。刚刚收到回信,你看,蔡元培他们认为我的意见很对,《俄事警闻》的调子也变过来了。”

张学勤:“树人兄,李四光小兄弟才十五岁,刚到日本留学,而我们在弘文学院快要毕业了。毕业以后,你准备学什么?”

鲁迅:“你呢?”

张学勤:“我还是学开矿,实业救国!”

鲁迅:“很好。可我要改行了。”

张学勤:“哪一行?”

鲁迅:“我想学医。”

张学勤:“学医?为什么?”

鲁迅:“当医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劳苦同胞治病出力,清政府以民脂民膏给我们留学,我们应当报答劳苦大众。你说是不是?”

张学勤:“是的。”

鲁迅:“既然如此,你就要勤奋学习,不能再花天酒地了!实业虽然救不了国,但救国必须有实业。没有矿石,哪有钢铁,哪有枪炮船舰?没有枪炮船舰,哪有我们国家的安全?小老弟,你说呢?”

李四光连连点头。

看见大梅、二梅走来,张学勤迎出门:“大梅、二梅!好久不见了。你们好吗?”

大梅:“学勤,我问你,东海哥到底在哪儿?”

张学勤:“我也不知道。”

大梅:“你打听过吗?”

张学勤:“我到处打听,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不过,胡天福临走时说了一句……”

大梅:“什么?”

张学勤:“孙中山先生办了一个秘密军事学校。”

大梅恍然:“啊!……”

二梅:“你啊什么?”

大梅:“东海哥一定在那个秘密军事学校!”

二梅:“可学校在哪儿?”

大梅:“我猜,一定在……”

青山密林中。张东海在给三十多名中国留学生讲课,在黑板上写着两个人名:“丁拱辰、丁守存”。他说:“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有两个著名的兵器制造专家,就是黑板上写的‘二丁’。他们密切合作,铸造出火箭、火炮等多种类型的火药兵器,被人称为‘多才二丁’。……”

张东海突然发现女扮男装的大梅、二梅竟然也坐在学生中间,但他强制自己,不露声色地继续讲课:“丁守存是山东人,在座的有山东人吗,请举手!”

大梅、二梅和十几个山东人举起手来。

张东海边走边数,故意走到大梅、二梅身边,向她们以目示意:快走!

张东海:“请放下。大家不要忘记,这位山东科学家有一大发明。北宋时期发明的‘霹雳炮’也好,后来出现的‘震天雷’也好,都是靠摔打才能爆炸,也就是人工起爆。而丁守存制造的地雷,则解决了自动起爆的问题,使中国地雷制造技术向前走了一大步。1860年,丁守存回到老家。山东石头多,他就地取材,把地雷制造原理运用到石头上,试制成功了石雷和石炮,并且在胶东半岛大修堡垒。可惜的是,他发明的武器,不是用来打洋鬼子,而是被清政府用来屠杀太平天国和义和团!……”

福田狂奔而来。

一群中国留学生在追赶、喊着:“抓住他!抓住他!”

张东海惊呆了,预感到福田一旦被抓住,可能要被中国学生活活打死。

福田躲在张东海身后,喊着:“救救我!救救我!”

张东海冷静地问:“怎么回事?”

人们嚷嚷:“福田把孙小虎打死了!”“打死人要偿命!”“我们不学了!”“福田教官对我们不是打,就是骂,简直不把我们当人呀!”“我们罢课!”“我们要回国!”

“回国!回国!”怒吼声响成一片。

健岛匆匆赶来。

福田向他跪下求饶:“救救我!救救我!”

健岛望着张东海,望着愤怒的中国留学生,感到事态严重,当机立断:“把他捆起来!”

福田被捆在树上。

孙小虎被几个同学抬来。

大梅、二梅愤怒地望着健岛。

健岛寻求帮助的目光对着张东海,张东海却横眉冷对。

健岛知道不妙,怒视着福田。

福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求饶:“救救我,救救我吧!”看见健岛拔出手枪,“啊,健岛君!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你的良心……”

健岛举起手枪,砰的一声将福田打死……

同类推荐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 民族魂

    民族魂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中国篇,第二部分:日市篇,第三部分:韩国篇,第四部分:美国篇,第五部分:中国香港篇。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

    鲁迅一生都在探讨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的《呐喊》、《彷徨》就是改造国民灵魂的艺术实践。通过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来揭示现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形象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传统昕谓的“诗学”,主要指诗歌理论与批评,但是,钱志熙先生在分析了从晚唐到近代“诗学”一词的使用情况后指出,“诗学”一诃,“除了指诗歌理论与批评外,还指构成诗人创作之能力的学理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学是构成诗歌创作的基础,诗学的主体存在于诗歌创作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史即诗学史”。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先秦诗学新论》是对先秦诗学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心得,分上、中、下三篇。
  • 演说经典之美

    演说经典之美

    本书以“思想·开放·个性·好读”为标签,所有内容均源自名家之讲谈实录,或源自名师课堂,或源自公共讲堂(坛),或源自开放非开放之各种讲演、谈话,所选内容我们秉持或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或具有更为开放的思维与向度,或具有极其强烈之个性(表述及其他),而所有的作品,我们都注重“好读”,注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沟通。
热门推荐
  • The Argonautica

    The Argonautic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鉴宝

    鉴宝

    悠久的中华历史让无数精湛的工艺和珍贵的文物在世间流传,无数被掩埋的文物还在等待着世人去发现发掘。古玩市场上,从不缺一夜暴富之人,也从不缺形形色色的陷阱与诱惑。跟着爷爷学艺近30年的秦炎宗初次走入古玩市场,历经捡漏,古玩黑市,古墓寻宝……一步一步在古玩收藏界闯出自己的天空。PS:纯都市作品,没有鬼怪异能,只有古玩类知识和惊险刺激的寻宝捡漏之旅。
  • 高成长零售企业经营手法及操作要点分析

    高成长零售企业经营手法及操作要点分析

    本书以案例的形式集中呈现了34家零售市场上高速成长的成功企业,对企业家创业历程、企业高速成长的轨迹和经营特色、各个“赢家”迥异的“赢法”进行了介绍和深入浅出的讲解。
  • 游云追梦

    游云追梦

    乱世英雄,美人如画,引风骚无数。当小小土贼遇见王霸女主,他们之间将会爆发出怎样的故事?
  • 兰州历史文化(七):文學文獻

    兰州历史文化(七):文學文獻

    本书介绍了兰州文学的发展脉络,对兰州的文学成就进行总体概览。以历史时代为线,展现兰州文学从古代、近代、现代一直到当代每个发展历程中亮丽的风景。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 痞子混古代

    痞子混古代

    现代男人坠机进入一个疑似宋朝的世界,娶了娇妻逛了青楼赚了银子掌了权利,穿越之旅好不曲折传奇!现代痞子混古代,完全没问题!
  • 万元归一诀

    万元归一诀

    一个原本家境贫困,一无所有的学生天杰,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导致混沌本源真气入体,领悟万元归一诀,但正当他小有成就正打算一展抱负时却被一道神雷打入异界,且看他如何在异界一边寻找回家之路一边叱咤风云,追寻力量的极限!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之旅:钱途堪忧

    追妻之旅:钱途堪忧

    我,顾小七!作为一个生活在高科技城市的苦逼二货青年一觉醒来居然摇身一变成了逍遥国第一大商顾远帆的女儿,可喜可贺!上不用斗姨娘,下不用斗毒蛇姐妹,还有个哥哥疼,我太爱你们了!银子票子等着我,美男等下姐姐我马上飞奔过去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