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400000006

第6章 立足统一的战略思想(5)

(答姜维)

【题解】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同时,吴国兵分三路北上攻魏,魏国面临两面受敌局面。因此,在渭水前线,司马懿采取“坚壁据守”的方针,尽管诸葛亮多次挑战,他始终坚守不出,并假意上表向魏明帝请求出战,以稳定军心。当魏明帝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军中节制司马懿时,姜维对诸葛亮说:“辛佐治持节而至,贼不复出矣”。本文就是诸葛亮对姜维的答复。可见诸葛亮不但洞悉时局,而且对敌军统帅的意图了如指掌。

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译文】

司马懿本来就没有出战的打算,他之所以要上表给魏明帝坚持请求出战,不过是向部下显示决心出战罢了。将帅在军中,有时君王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如果他估计能打败我军,何必在千里之外还上表请求出战呢?

【注释】

彼:指司马懿。战情:作战的愿望。

固:坚持。请战:指向魏明帝请求出战。

示武:显示勇武。意思是显示决心出战。

制:控制。意思是战胜,打败。

(谕参佐停更)

【题解】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在祁山与魏军交战。因魏军兵多势强,部下建议暂停部队的轮换,以聚集兵力。诸葛亮作了这番动员,激励了将士的士气。蜀军接到李严假传的圣旨后,撤回时,还杀掉了魏将张郃,打退了司马懿的追兵。

谕:上对下的通告。参佐:僚属,部下。更(gēng):蜀国定期轮换作战部队的制度。

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裴注引。

【译文】

我率军打仗,以严守信用为根本。取得原国而失去信用,连古人都觉得可惜;现在准备轮休的将士已整理好行装等待归期,他们的妻室儿女像鹤一样翘首盼望,计算着时日,虽然会面临征战的艰难,但也要守信用,不能废弃将士轮换制度。

【注释】

统武行军:率军打仗。

大信:严守信用。这里指严格执行法纪规章。

原: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得原失信句,就是指的这件事。

去者:指轮休的将士。束装:整理行装。

鹤望:像鹤一样翘首盼望。计日:计算归期。

征难:征战的艰难。

(与孟达书)

【题解】

这是诸葛亮在北伐前(公元226年),为争取孟达作为外援而写给孟达的信。此信不仅没有责备孟达,反而非常体谅他当初投魏的心情,并把他降魏的责任归咎于刘封。孟达收到这封信后,深受感动,不但与诸葛亮书信往返,而且在魏文帝曹丕死后(公元226年五月)下了归蜀的决心。公元228年(建兴三年)春诸葛亮北伐前夕,孟达因事泄露被司马懿所杀。

往年南征,岁末乃还,适与李鸿会于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托名荣,贵为乖离乎!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

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三国志》卷四十一《蜀志·费诗传》。

【译文】

我去年率军南征,年底才凯旋而归,正好与李鸿在汉阳县相遇,从他那里知道了您不听王冲离间之言的事,使我感概不已,不禁长叹,从您平时的志向看,怎么会为追求虚名和地位,而去作背离蜀汉的事呢?孟达啊,这实在是由于刘封对你的欺侮,从而有损先帝对待贤能之士的原则。

李鸿又说,王冲编造有关我的谣言,而您理解我的心意,没有听信王冲的话。寻思您来函表明心迹的话,回想我们过去结下的友谊,我依依不舍地向东遥望,因此派人给您送去这封书信。

【注释】

往年南征:指建兴三年(公元225念)三月,诸葛亮率军征讨南中地区雍闿为首的叛乱势力。诸葛亮给孟达的信是建兴四年所写。

岁末乃还: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于同年十二月返回成都,时值岁末。

李鸿:魏国降蜀官吏。会于汉阳:即诸葛亮南征后,回师经过汉阳县遇到李鸿的事。汉阳:县名,汉置,蜀犍为郡,故城在今四川省高县庆符镇。

承知:即得知。消息:指孟达不听王冲离间之言的事。

慨然:感慨的样子。永叹:长叹。

存:体察,观察。平素:平时。

名荣:名誉和荣耀。空托名荣:指追求虚名和地位。

乖离:背离,抵触。

孟子:对孟达的敬称。

刘封(?-公元219年):长沙刘氏之甥。刘备在荆州时,因无继嗣,收他为义子。刘封二十余岁时随诸葛亮入蜀,气力过人,亦有武艺,立有战功。平定益州后,刘备以刘封为副军中郎将。关羽兵败被杀,与刘封、孟达拥兵不救有关。而刘、孟二人又忿争不和,故孟率部降魏。侵陵:侵犯欺凌,欺侮。

义:情义。这里指原则。

鸿:即李鸿。王冲:广汉人,为江州督李严属下牙门将,因遭李严痛恨,惧罪降魏。造作:编造。虚语:虚假的话。这里指谣言。王冲降魏后,曾对孟达说诸葛亮对他降魏很生气,准备杀掉他的妻室儿女。但孟达不相信。

量度:揣度,推测。

寻:探求,寻思。表明之言:表明心迹的话。孟达听王冲挑拨之言后曾说:“诸葛亮看人有始有终,不会这样做的”。

追:回溯,回想。

依依:依依不舍。形容情义深厚。东望:向东遥望。因孟达降魏后作新城太守,该城在蜀汉的东面。

遣:意思是派人送。有书:“有”为助词,无义。书指书信。

(与孟达论李严书)

【题解】

公元226年(建兴四年),诸葛亮上表升李严为前将军,兼管后方军事,为自己在第二年北驻汉中,讨伐曹魏作准备,并嘱李严利用老关系给降魏的孟达通信,信的内容是:“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接着,诸葛亮又亲自给孟达写了这封书信,既称赞了李严迅速果断的作风,又劝他要抓紧时机作叛魏归蜀的准备。

部分如流,趣舍罔滞,正方性也。○《三国志》卷四十《蜀志·李严传》。

【译文】

部署政务像流水一样迅速,处理问题敏捷果断,这就是李正方的性格。

【注释】

部分:部署。如流:像流水一样迅速。

趣捨:取舍。罔滞:没有停顿。趣捨罔滞:意思是处事敏捷果断。

正方:李严字。性:性格。

(答司马懿书)

【题解】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举行第四次北伐。本文是在这次北伐期间写给司马懿的信。这封信托司马懿的军师杜子绪转达自己对年轻时的挚友孟公威的问候,足见诸葛亮珍惜友情,不忘旧谊。

使杜子绪宣意于公威也。○《三国志》卷十五《魏志·温恢传》裴注引《魏略》。

【译文】

请派杜子绪向孟公威转达我的问候。

【注释】

子绪:杜袭字,颖川郡定陵人。曾为魏国侍中,与王粲、合洽并用,后领丞相长史。随曹操到汉中讨张鲁后,拜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封武平亭侯。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进封平阳乡侯。诸葛亮出秦川时,大将军曹真率诸军抵拒诸葛亮,调杜子绪为大将军军师。曹真死后,大将军司马懿统率魏军,杜子绪又作军师。后因病回朝,拜太中大夫。死后谥定侯。宣意:致意,问候。公威:孟建字,汝南郡(郡治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北)人,年轻时曾与诸葛亮一起游学,为诸葛亮挚友,后作魏国凉州刺史,官至征东将军。

(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

【题解】

公元228年(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兵分两路:一路以赵云、邓芝为疑军,进椐箕谷,扬言由斜谷道攻打郿县;另一路由自己亲率主力攻打祁山。在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继叛魏,姜维降归蜀汉之后,由于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守街亭,东面的赵云、邓芝在箕谷被曹真打败。退兵时,赵云亲自断后,用火烧毁了赤崖阁道,使得“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也“无缘相失”。这封给诸葛瑾的书信,就是谈的这一情况。

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注。

【译文】

前不久赵子龙从箕谷退军,防火烧坏了赤崖以北的栈道。沿箕谷一百余里,那些栈道的横梁一端插入山腰,另一端安放在立于水中的柱子上。现在水大流急,不能在水中立柱,这件事实在太难,不能勉强修复。

【注释】

赵子龙:赵云(?-公元229年),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归随刘备后,于公元208年在当阳长坂刘备战败时保护甘夫人,救出刘禅。刘备入蜀后,与张飞一起随诸葛亮西进增援,战功卓著。后任征南将军、镇东将军等职,封永昌亭侯。刘备伐吴时,曾极力劝阻。后随诸葛亮率军伐魏,公元228年春在箕谷一战中失利。次年去世,谥顺平侯。退军:指马谡失守街亭后,赵云在箕谷(褒城县北)被曹真打败的事。

赤崖:地名,也称赤岸,在今陕西省留坝县柘梨园乡以北十五里处,因山石皆红,故得名。阁道:栈道,在险绝之地傍山架木而成的道路。

缘谷:沿谷。缘:沿着。

阁:阁道简称。山腹:即山腰。

穷极:困厄到了极点。意思是太困难。

强:勉强。

(与兄瑾言大水赤崖桥阁悉坏书)

【题解】

诸葛亮这封写给兄长的书信,谈的是公元228年第一次伐魏失利后,赵云率部在赤崖以内屯田,邓芝率部守卫赤崖口。这年夏季,因山洪暴发,赵、邓两部不便联络的情况。

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同前。

【译文】

近来山洪突然暴发,使得赤崖以南的桥梁栈道全被冲坏。当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个率军在赤崖垦地种粮,一个率军在赤崖口驻防,赵子龙只能派人沿着山崖攀登才能与邓伯苗互通信息。

【注释】

倾:近来,副词。暴:突然。大水暴出:意思是山洪突然暴发。

桥阁:桥梁栈道。

邓伯苗:邓芝。见《公文上尚书》注。

戍:防守。屯田:这里指政府利用军队垦种土地,征取收成作为军用。

相闻:意思是互通信息。

(与张鲁书)

【题解】

这封写给张鲁的书信,以“灵仙养命,犹节松霞”的事例,劝告张鲁不可贪图享受,取喻贴切,令人叹服。此信是针对张鲁降曹后任镇南将军时的情况而写的。

灵仙养命,犹节松霞,而享身嗜味,奚能尚道?○《艺文类聚》。

【译文】

神仙养身益寿,还要节制餐松饮霞,而你却追求享受,贪图美味,哪里还能尊崇道规呢?

【注释】

灵仙:神仙。为道教的称呼。

节:节制。松霞:松子彩霞。道教有餐松饮霞可以延年益寿的说法。

享身:追求自身享受。嗜味:贪图美味,意思是贪图享受。

奚:如何。疑问词。尚道:尊崇道规。张鲁为“五斗米道”领袖,农民起义首领。公元191年,他率领徒众攻取汉中,自称“师君”。公元215年,曹操领兵攻汉中,他退入巴中(今四川省巴中市),后投降曹魏,任镇南将军,封阆中侯。

同类推荐
  •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班级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班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班级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为全面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的阅读理解应用文书的能力、沟通讲话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建构应用文写作知识体系,使财政干部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岗位职责,提升财政公务活动的执行力,以适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财政部2010年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通知》(财预[2010]58号)精神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岗位培训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财政干部的认知规律、应用文写作教学规律和基层财政工作实际编写本教材。
  •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如何像宣扬的那样,成为主导世界的“英雄国家”?《大国思维》从具体的故事和新闻案例入手,没有抽象的概念,全是一些实际可感的素材和辩论性话语、直率的谈论,可谓一本呼吁“正视内政的愤懑”,“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
热门推荐
  • 天赐良姬

    天赐良姬

    紫灵,是狐狸和人的结合,她和母亲一直被道士太虚追杀。为了保全她,母亲用最后一滴血使得她穿越到了一个异时空,并且使得她脸上有块红印,成为丑女。绝世的容颜,只有在得到心爱的人的一滴泪才能恢复,在一起后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在那个称为庆林的国度,她邂逅了美貌的皇上穆清扬以及看似傻乎乎的王爷穆清逸,并且认识了侠客井唐和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世间,人和狐能够相恋吗?这世间,善良和邪恶可以并存吗?这世间,是不是有了爱情,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淡化?从相遇的那一刻,缘分之轮早已经转动,早已经把他们绑在一起。从此,她为了他,愿意舍弃一切。从此,他除了她,啥都不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情未老,爱已荒

    情未老,爱已荒

    那时的我很温柔,那时的你很浪漫;那时的我很单纯,那时的你很幽默;那时的我最美,那时的你最帅。在最美的年华,在最单纯的流年,在那样的瞬间你们相遇了,相恋了,相爱了,彼此的生命轨迹都因为对方而改变了,绚烂了,芬芳了。多年来,你依然很庆幸,在最美的时光,遇见了你,遇见了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俗世茶仙

    俗世茶仙

    失传数千年的茶道宝典《茶武鉴》,让顾羽成为茶仙的正式传承人。从此,他的人生变化天翻地覆。放弃安稳的仕途,混迹于市井俗世之中寻心问道,在财富与美女的凡尘诱惑下历心练性,在尘世权贵武者的夹缝中淬体炼魄……以茶入世,人间仙路,世俗间的爱恨情仇,成就不一样的激情人生!
  •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想要穷睡到太阳红,想要富早起去织布。裴妙妙一朝穿越成了卤肉店的富二代,本以为能冠名堂皇的享尽天下各种肉的美味。哪知她居然有个未婚夫,还是个高大上的王爷。为了自由,为了吃肉,开始了漫长的逃婚生涯。直到第九十八次被逮住,她不耻下问。“为什么你每次都能抓到我?”某男笑如春风,气定神闲。“你包袱里的肉香味一条街都能闻到。”素手一拍额头,她恍然大惊。“真是成也肉也,败也肉也。”
  • 一定要做给爱人的家常菜536例

    一定要做给爱人的家常菜536例

    柴米油盐的平和生活:由浪漫的恋爱迈入婚姻的殿堂,生活不再只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了,而是多了份柴米油盐的琐碎和平实,汤汤水水、锅碗瓢盆的交响曲才是生活永恒的旋律!厨房带来的温馨和浪漫:一个没有厨房的家不是完美的家。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了,回到家里还是冷锅冷灶的没有一点儿生气,要么是出去找饭吃,要么就将就一下吃泡面,这样的家怎么能是一个理想的港湾?谁不想与爱人其乐融融地共享晚餐?谁不想享受厨房带给两个人的温馨和浪漫?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句爱的叮咛,都是如此的体贴和美好。
  • 痴恋男儿

    痴恋男儿

    一个出身贫寒之家的姑娘,高中辍学来到大都市,她决定自己创业。她开始投身淘宝行业,电商和实体一起做,从最初开始的0信誉到最后的五皇冠卖家大老板。在这个过程中,她结识了帅气的快递员,她收货了爱情,一个比自己小2岁的男孩子,竟然来自豪门。等待她的是一个家规森严的上流家庭,她是否可以通过考验,嫁入豪门?她做出了惊人的决定,闪婚,一起携手抵御公婆的欺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如此艰难,学会自己取暖

    人生如此艰难,学会自己取暖

    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有爱得不能爱的绝望,有甜蜜幸福的温馨,有对人生的质问,也有对生离死别的感叹。作者公元1874,讲故事的方式非常特殊,他讲最真实的故事,不夸大幸福,不淡化悲伤,不矫情,不做作,把生活写得痛快,把人生写得透彻。他传递正能量,给人温暖,给人慰藉,他就是一个响当当硬邦邦的无码生活记录者。
  • 陌霏有爱

    陌霏有爱

    “针不扎在你身上,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痛。”伊陌从来没想过会爱上这个自己曾经铁了心要杀死的男人,但老天就是开了这么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她本以为敲开了他冰封的心门,可没想里面还有无数道锁,放弃吗?笑话,我伊陌爱了,便是一辈子,自欺欺人也好,冷漠薄情也罢,这一生,我都跟定你了!
  • 我与我的双重镜像

    我与我的双重镜像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