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8200000172

第172章

这天大清早,颖国公府门前左边挂起一把金质的小弓,右边挂着红绸,在晨风中簌簌飘扬,国公府的巷子口也‘噼里啪啦’的炸响了一连串的鞭炮,整条巷子里都回荡着喜庆的气息。

国公府家大人口多,每年都有几件喜事,但这样的还是不多见,卢氏打叠起精神,亲自坐到堂前吩咐洗三准备事项,甚至连满月的宾客名单都开始拟定了。

卢氏的女儿莹姐儿才十五岁,从前年就开始跟着卢氏学习处置家务事,此时也眨着大眼睛坐在母亲身边,看着来往的管事妇人一项项回事。

等卢氏打发了最后一个管事妇人下去,端起茶碗润喉,莹姐儿才笑嘻嘻地猴到她娘身边,好奇地道:“娘,二叔家的喜事您怎么这么尽心尽力啊?”

她是卢氏的亲闺女,她娘啥样的性子她能不知道?

按照以往,这种给别人脸上增光、却自己受累的事,她娘顶多面儿上做的溜光儿好看,哪会这么实打实的?别说她奇怪,就是那些管事妇人都是满脸不解地走了的。

卢氏喝了茶,掸了掸衣襟儿,招呼着女儿回正房去,又挥手让下人远些,才在女儿头上戳了一指头,嗔道:“这话是你能随便说的?要是传出去,可不坏了你娘我的名声?都学了两年了也没见你长进些。”

莹姐儿嘟起了小嘴巴还朝天翻了个小白眼儿,满脸都是不相信。

卢氏又只有这么一个亲生女儿,只得耐着性子解释道:“说你聪明怎么就不长些脑子?你也不想想,二房如今还是二房么?你二叔现在可是正经的侯爷,二房搬出去就是侯府。跟以往能一样么?

咱们以前对二房如何是家事,往后就不行了,往后就是国公府和侯府间的事。你满京城打听打听,除了皇家,异姓的公侯伯爵才多少家?互相亲近的又几家?侯府可是第二等的爵位,多少人

想交好都找不到门路,娘怎么回把这么大的助力给往外推?”

这番话是很有理,不过要仅仅因为这个,她娘就态度大转变,莹姐儿才不相信呢。

她歪着头笑嘻嘻地看着她娘。

卢氏看着女儿的神情心口发闷,她愤愤地拿指头又点了点女儿,数落道:“娘都说这么明白了你还不懂?”

“不是不懂,就是觉得这不像娘的心思。”

卢氏轻轻拧了女儿光滑的脸蛋儿一下,哼了哼,左右瞟了瞟,才小声道:“确实不是娘的心思。前儿个去你外祖家,你外祖说,现在朝廷喜欢用年轻的新进士,老的不吃香了。

你外祖原本也到了告老的年岁,现在告老还能落个好,不然将来被人找茬撸下来就惨了。

你外祖说,过了年就上折子告老,圣人要是批了,不说娘没了尚书府做后盾,你和你哥他们也没

了尚书府的外家。

你外祖还说,原本咱们国公府到了你爹袭爵应该是降为侯爵的,不过咱们拿兵权换了多袭一代,但到了你哥的时候就只能是侯爵了,至于你侄子那顶天是伯爵。

咱们这样的老牌世家现在碍眼得很,将来找个把柄,说不定连伯爵也保不住。

可二房的侯府是你二叔实打实拿大将军印换来的,袭三代是必保的,咱们将来指不定还得靠人家呢,现在不交好,还等搬出去再去串门子贴笑脸?”

娘俩个边轻声说着边走回自华院,却不知假山后站着的两个男子,正无奈地看着她们远去。

卫放揉了揉额头,对身边的二弟卫翊苦笑道:“难得她明白一回,竟还是人教的。”

卫翊却满不在乎地道:“有人肯教也不错。不过大嫂的娘家爹倒是个心明眼亮的。你觉得他说的可有几分真?”

卫翊摸着下巴上的一撮胡子,这还是为了当爷爷有个样儿,新蓄的。

卫放背着手,思索了一番,道:“咱们家除了三弟,嫡系这里大多是武将,对朝廷里的文职调动还是知道的少了些。

老尚书这么多年能在尚书的位置上不动摇,虽然礼部清闲了些,却自有一番见识。他的话,基本靠谱。”

“走吧,去给爹爹报喜,顺便说说朝中格局。咱们这阵子离朝廷远了些,有些消息也不能松懈了。”

若是神武帝确实有意向对老牌世家动手,此时的隐忍就是为了未来蓄力,不得不防。而且,老的文臣与世家勋贵多有牵连,多绕上两圈差不多都能连上亲戚关系,所以,对这些老臣动手,可不是什么好信号。

安园里

皎月和宝宝已经被挪回了正房里间。

此时木蕊和竹叶守在正房的外间门口,所有伺候的人都暂时被挡在了外间不得入内。

卫封则守在里间的床前,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耐心地等着。

就在刚才,皎月突然收到师傅的神识指示,让她趁着刚刚生产完和宝宝新生的时候,赶紧进到空间里去粹炼筋骨肉身。

她小时候因为那场大难,识海和丹田重塑,扩充得格外深广,同样吸收灵气,别人修炼一个大周天能使丹田灵气恢复满,她修炼七个大周天都才填个底儿,造成她的修为进步缓慢。

好在也有一个好处,她的底蕴比同阶甚至高她两三个阶的修士还深厚。

但这远远不够。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她的肉身必须提升,别的的手段不是没有,但相比生育之时全身筋骨血脉彻底开张,那些都算不上最好最有效。

所以,相比别的修士不肯早成亲耽误修行,皎月的师傅却默许了她早早成亲,也只有成亲生子这个时候,才能突破桎梏她的肉身枷锁。

皎月跟卫封打了个招呼就带着两个宝宝消失在房间里。

卫封自己也有一个师傅送的芥子空间,自然明白这些。月儿的空间只会比他好的,他一点不嫉妒,相反,皎月如果不出手,他也会想法子带着她们娘几个到自己的空间里养身子。毕竟空间里的条件好很多。

皎月这一去就是三天,直到洗三这天凌晨,她才带着两个明显褪了些红皮的宝宝凭空又出现在房间里。

卫封正辗转难眠,不知道中午的洗三礼能不能赶得上,突然感觉到一阵空间波动,然后就觉得身边多了个热乎乎的小身子。

“月儿!”

卫封惊喜地轻呼一声,伸手去摸,却是个小婴儿。被他粗糙的手掌摸得不舒服,哼唧了几声。

屋子里黑乎乎的,皎月随手点亮床头的月光石灯,笑盈盈扬着眉毛:“我们回来啦!”

卫封喉头一阵哽咽,是的,现在他不是一个人了,他有月儿,还有他们的宝宝,他们是一家子人。

卫封很想像以往一样把人搂怀里,可中间隔了两个小东西,让他有些无奈,他只得下床去点亮花枝烛,三支蜡烛把屋子照得比月光石更明亮些。

卫封先压下心里的念想,就着烛光把孩子细细看了又看,这还是小宝宝出生后他第一次这么细致地看呢。

两个小家伙都睡得正香,一个举着俩小拳头,一个枕着小手,实在太可爱了!

卫封试着伸出一个指头逗引,结果睡眠中的宝宝却一把攥住了他,任他怎么抽也抽不出来了。

“这么有力气?这个是哥哥还是妹妹?”卫封满心里都是稀罕与惊奇。

皎月噗嗤笑道:“你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

卫封闻言果然解开一个小襁褓,又挑开一层包被,就见穿着大红肚兜的小肉团子正微微蜷着藕节似的小腿儿。

皎月现在还真是顾不上他。

小宝宝刚尿湿了被褥自然不舒服,片刻间就‘哇哇’地哭了起来,两条小腿儿又蹬又踹,这下把睡在身边的另一个也给吵醒了。

两个娃一起哭,声音嘹亮要冲破屋子似的,皎月瞪了卫封一眼,“你瞧瞧,这下可难哄了吧?”

她抱起妹妹哄着,把儿子丢给他爹,谁惹哭的谁负责。

卫封随手扯了个巾子抹了脸,皎月瞧着他丢下的巾子,不由再次笑得花枝乱颤,连小东西都被她娘给笑得不哭了,而是嘬着手指,一双乌溜溜地大眼睛瞪着她娘。

落英和明溪一进来就见到这幅场景,不由暗自摇头,还说要自己学着照顾宝宝,这哪是照顾,分明就是灾难啊!

“姑娘也是当娘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着调?孩子还在哭,您却笑得欢喜,让长辈们知道了可是要说话的。”

落英快手快脚地把小哥哥的被褥撤去,明溪则吩咐跟进来的丫头赶紧打了温水来,给孩子擦身子,她自己则去接皎月的手。

皎月憋着笑,赶紧伸手帮忙,卫封也围着团团转,舍不得挪开眼睛地看着。

“快看,他居然还打哈欠呢!”

“还真是打哈欠,真好玩儿,这么一点点居然会打哈欠!”

落英见他们两个大半夜地就为了这个折腾小宝宝,不由无奈地摇摇头,真是第一回当爹娘,啥啥都新鲜,想当初她和当家的也是这么过来的呢。

折腾了一个,自然顺手也看了看另一个。这个倒是懒惰的,早眯起眼儿来,也只是扭着身子哼了哼,连眼皮都没肯睁一下,倒是她爹挠她小脚丫的时候,闭着眼睛使劲儿踹了两脚。

“这丫头可真有劲儿,我怎么觉得她比她哥哥力气还大呢。”卫封戳戳这里,看看那里,真是看啥都觉得好。

皎月只当他兴奋过度,并不当真。

待落英两个走后,她和卫封把宝宝们并排放好,两人才重新爬到床上,隔着老远小声说起私房话来。

“……咱们宝宝可起了名儿没?”

“爹说大名要满月的时候起,他原先选了几个现在又嫌不好,正重新选名字。倒是乳名可以咱们自己叫起来。你看?”

皎月之所以问他也是自己实在想不出来,绞尽脑汁却总觉得哪个都不好。

卫封见状沉吟了片刻,小声道:“他们兄妹出生在早上,太阳刚刚冒头,我看不如就叫‘晨曦’二字,哥哥叫晨儿,妹妹就叫曦儿,晨曦,晨曦,一听就是兄妹。”

“晨曦?嗯,很好听,我觉得挺好。还是你厉害,我想那么就都没想出来。”皎月真心喜欢这两个字,不由道:“我看作大名也使得。”

卫封苦笑一下,他可不就是按大名取的么。

自打知道月儿怀了宝宝,他就开始琢磨孩子的名儿来,想了几百天,结果命名权还不在自己手上。他只好退而求此次,试着用在乳名上。

好在月儿是个识货的,才不辜费了他这个当爹的一片苦心。

两个人好像经年未见似的,只觉得满腹的话儿说也说不完,直到小宝宝又‘哇哇’哭了起来。

“这一晚上就折腾他们俩了。”卫封嘟囔着又起身寻了落英进来,看看小宝宝为何又哭,明明没尿湿嘛。

“许是饿了,该吃奶了。”

在落英的提醒下,皎月给两个宝宝喂奶。衣襟一解开,卫封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他觉得有些口干舌燥,自打月儿的肚子大了起来,他们已经好久没在一起了。此时见到这么雪白绵软的山峰,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往头上冲去。

然而,就在他心猿意马的时候,一个小脑袋去抢先拱了上去,不但准确地嘬住一个尖峰,小爪子竟然还捂着一个!

这还了得?

他瞪着眼睛,上前轻轻扒下儿子的小手,一本正经地抗议道:“小孩子就得从小管教,养成这个习惯可不好。”

不说皎月,连落英都翻了个白眼,这也太那啥了吧?还从小管教?小宝宝才三天还没足呢,你这管得也太早了点儿吧!

同类推荐
  • 农家丑媳

    农家丑媳

    二十一世纪私房菜老板叶青青,一觉醒来成为一名“沉鱼落雁”农家媳,村人嘲笑她丑,她咬牙发奋,良田大宅、连锁店铺、聪明包子、健壮夫君、美貌身材统统拿下。可突然蹦出个娘,勒令她嫁给土财主。她谎称有孕,相公夜夜化身为狼了。额,相公的身份有点可疑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吸血皇妃之萌夫不上道

    吸血皇妃之萌夫不上道

    御花园内,十岁的东篱四皇子亮出自己白嫩的小胳膊,对眼前的小丫头诱惑道:“叫爹爹就给喝。”小丫头吐掉嘴里的草根,清脆地喊了一声:“爹爹。”书房内,十五岁的四皇子抹掉自己指尖的血滴,柔声:“喊我哥哥,让你喝个饱。”小丫头甩开眼前的鬼画符,扑过来,亲昵地喊:“哥哥。”新房内,二十岁的四皇子掀开眼前碍眼的红绸,将自己白天鹅一样优美的脖颈送到小丫头面前,咬牙说:“叫我夫君,我让你喝一辈子。”小丫头晃了晃自己的嫁衣,笑的无辜:“哥哥,洞房花烛夜调戏你弟妹,这不好吧?”
  • 霸女逆袭

    霸女逆袭

    我要收尽天下所有的钱财,我要推倒天下所有的绝色美男子,我要吃遍天下所有的美食而不长胖。
  • 倾城皇后:露沉千年君情

    倾城皇后:露沉千年君情

    一个意外误入异时空,他用尽威胁,三年后她成为他的皇后。然而他却在这时失江山,丢性命。某一个皎洁的夜晚,他奇迹出现,深情款款,"露儿,我们是夫妻,我自然要跟着你的?"可是,当他掀开她脸上的面纱时,她倾国倾城的左脸上那朵妖娆的紫罗兰,瞬间他深邃的眼里划过一丝狠戾,"你果然是陆雪宁?"她惊愕,原来......
热门推荐
  • 旷古武神

    旷古武神

    今古大陆,宗门林立,以武为尊。普通武者有千斤万斤的巨力,开碑裂石;强大的武者,可斩断河流,开山裂地;更有甚者,通天彻地,傲游太虚。武道即是命运,即是生死。弱者,被人欺辱,强者,君临天下。
  • 枭后

    枭后

    水雪幽被长姐和四皇子背叛屈死之后,嗜血重生在祈阳侯府的风浅幽的身上,而当时风浅幽为祈阳侯夫人和四皇子所算计,意欲毁她名节,送入四皇子府为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香传

    龙香传

    本书是一部颇具想象力的长篇传奇小说。书中描写龙香以炼制丹药为生,一次去送九粒保元丹时,意外发现了沈大人被谋杀的尸体,死相之惨,令人毛骨悚然。在尸体的旁边,还立着一具真人大小的白色纸人。京城遍布的水莽之毒,似乎在隐瞒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而真相即将呼之欲出时,凶手却意外死亡。
  • 柒美人

    柒美人

    一个女子,邂逅西凉国皇帝,路过北荒国帝王。到底谁才是她的心有所属?是温尔儒雅、青梅竹马的暖男?还是腹黑霸道、唯我独尊的腹黑男?这两男都愿为美人一笑,可倾城.可她到底心里那个他,究竟是谁?她身世离奇,归属难测.那她的一生伴侣,究竟是咋样的?
  • 无为而治(中华美德)

    无为而治(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掌故演义

    掌故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回忆

    EXO之回忆

    你的回忆,无处不在,我在寻觅之中迷失了方向。迷香,是否迷失过方向。
  • 仙梦浮生记

    仙梦浮生记

    北宋年间,灵界动荡,正道领袖之子云天长与妖族公主玉玲霜相恋生子之事外泄,世人哗然;万般无奈,云天长将女儿云芸送往凡间,请求师叔公孙玄照看,岂料遭人反叛,云芸失踪。废材张希凡苦苦背诵《三字经》两年而无法记住,某天外出放牧之时,意外捡到了一个瓷枕。从此,他那平静了十来年的小小人生,突地变得跌宕起伏起来。
  • 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

    一块神秘的菩提石,纠葛着三代矿工的命运。三十年前的一次瓦斯爆炸,让乌龙山矿最美丽的女子刘小荷承受了失父之痛;二十年后,又是瓦斯令她与梦中情人劳燕分飞,她带着父亲临终前从井底带出的一块菩提石东渡日本留学,与日本煤商喜结良缘,可是新婚之夜,当她将菩提石带进洞房,却又遭不测之祸……
  • 魏晋名士人格演变史

    魏晋名士人格演变史

    本书按照时代先后,把魏晋名士从汉末到东晋末年分为建安名士、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和江左名士共五类,对他们的精神世界、思想意识、生活风貌、非凡才情等等以人格为核心作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描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