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400000021

第21章 中篇小说 白龟(肖建国)(1)

1

王三孔是个异人,身怀绝技。绝技之一是打马头哨。马头哨是我们那个地方的叫法,外地称口哨,不少人都会。马头哨比之口哨,叫法上别具一种魅力。我们那里地处山区,建县很早,山岭连绵,草丰林密,想必早年间是有很多马的,先人为了呼唤马群,只能打马头哨。后来马匹几乎绝迹了,马头哨却一直传了下来。打马头哨不难,只需大拇指同食指圈成一个圆,塞进口里,鼓起腮帮子一吹,哨声就响起来了。按说此事并不出奇,但王三孔奇异的地方是,他不但能使手指打马头哨,还能随便拿个什么东西杵进口里,一截树棍,一片调羹,一枚硬币,一只螺丝,一根发卡,一粒衣扣,或是一根鸡骨头鸭骨头狗爪子……都能吹出哨声来。王三孔底气充盈,吹出来的哨声又尖利,又深长,一下冲起好高,似乎在半路还会拐出两道弯来。王三孔的绝技之二是识鱼性——我们那里叫法也不同,叫“巴腥”。王三孔真是个很“巴腥”的人。田埂、塘坝、河岸,凡是有水的地方,他走一路过去,就能知道水里有什么鱼。鲤鱼多少,草鱼多少,泥鳅多少,黄鳝多少,哪里趴了只螃蟹,有无水蛇,他都说得清清楚楚。有人传得更神,说他甚至连公的多少母的多少都能分出来。当然这是传说,无法坐实。但很多事却是很多人亲眼看到的。我们的县城边上有一条河,名叫汇水。汇水河上有座石桥,桥面很宽,桥下是一个深潭。据说这潭很深,两根篙子都探不到底。夏天的晚上。很多人喜欢在桥上铺张席子歇凉。有一天,人们还躺着,王三孔忽然折身坐起,说声:“一条好大的鲤鱼。”纵身跳下潭里。人们赶紧爬到栏杆上去看。河潭里的水纹还没有完全消失,王三孔已经在河那头上岸了,手里抠着一条五六斤重的大鲤鱼。这还不算绝,更绝的是王三孔捉泥鳅。那时早稻收毕,晚稻还没有插下,田里都犁好耙匀放起一拤深的水了,王三孔清早出门,背着手在田垌里慢慢地转。田里的水很清,倒映着天上的云影。田水里的泥面上是露着泥鳅钻过的洞眼,散散乱乱,大小不等。王三孔忽然收住脚步,弯腰摘了几片草叶放口里嚼碎,一边看准一个泥鳅眼,右手握拳,只用食指和中指猛然扎下去,随即起手,就夹上一条粗黑的泥鳅来。那泥鳅短拙拙的,长不过半尺,却粗黑擂槌,油黑有光。我们那里称这种泥鳅叫“老杆子”,是泥鳅王国的老太爷。王三孔掐掉“老杆子”的一半尾刺,甩进水中,同时将口里的草叶喷到田里,又打了声响亮的马头哨。这时只见“老杆子”像只黑色的箭头一样往田中间射去,田里面霎时沸腾了起来,数不清的泥鳅蹿出了泥面,直往王三孔脚下游。王三孔早已将鱼篓子放好,蹲下来,捧起泥鳅往鱼篓里放。真的,不是捉,是捧哎!一捧,一捧,又一捧……鱼篓子里的泥鳅上下钻动,泛着白沫,漫过掐腰的地方,快装满了。

一篓子泥鳅,总有七八斤重。

终于,“老杆子”泥鳅又返转游回来了,王三孔一眼瞥见,立时收手。不光收手,还返回到鱼篓里捧出一捧泥鳅,放回田里,又拈起那团草叶渣摁在田埂上。然后打一声马头哨,拎起鱼篓在田水里沾一沾,转身回家。

王三孔虽有这手功夫,但不轻易出手。人们知道的也就仅仅一次。那次是天下遭灾,家里人快要饿死了,着急了才动的这招。我们不明白,他既有这门绝技,怎么不经常使一使呢?南门口的老前辈说:“那是能经常使的?王三孔是认得泥鳅王。抓到鱼王,满田捉光。不过那是断子绝孙的事哩,他敢做吗?”

原来如此。

王三孔天天捉鱼。他依靠捉鱼为生。他不是因为自己“巴腥”才捉鱼,他是喜欢做这件营生的自在和快活。王三孔的父亲在世的时候,也曾帮他找了个工作,到供销社当营业员。父亲是提了两瓶酒四条鱼外加一腿猪肉才给他谋到这份职业的。但他一点不领父亲的情。他还是觉得在外面捉鱼快活。外面的天地要好大有好大。待了一个礼拜,就是不肯去上班。

王三孔很勤快,一清早就在腰里捆着鱼篓出了门。周边的田圳溪河,他都十分熟悉。哪里鱼多,哪里鱼少,他心里大致有数。按常理应该是知道哪里有鱼就会直奔哪里。但他不会。从来不会。他总是把一双手背在身后,在小径上稀稀垮垮显得毫无目的地乱走,东看看,西看看,时不时还拣起一粒石子,用力往远处的水面上打过去,水花溅起来时,他的马头哨也随之响起。转过一阵,看看东边天上翻了红,身上也热起来了,就一矮身在河的上游下了水。很奇怪,别人在河里摸鱼都是逆水而上,怕弄出响动惊跑了鱼。他却是反着来。汇水河很深,人一下去脚还探不着底,他就一边踩水一边摸着岸壁往下悠,只把一颗脑袋浮在水面上。他在水里摸鱼的时候,总有人在岸上驻足观看。王三孔的脑袋在水纹上静静地浮搁着,目光凝定,显出一副哲学家沉思的样子。久不久地,就会哗一声起手,抠住一条鱼在头顶上晃两晃,回手兜进腰后头的鱼篓里。鱼篓子没在水里,鱼篓口子拿纱网蒙紧了,鱼放进去就像进了牢笼,蹿不出来。其实,鱼篓里大多是两三指大的鲫鱼。只是他捉到鲫鱼时悄悄塞进篓子,只在捉到大鱼时才举出水面示人。

王三孔当然不止是会捉鱼。他家里的堂屋里,放着各式渔网、鱼瓮、鱼罾、响篙、鱼钩。所有捕鱼捉鱼的功夫,无不精通。撒网。他的撒网比别人的都要大,网孔也比别人的大。他撒网的姿势十分好看。每次他都会把渔网一绺一绺地理一遍,再把网搭在左肩上,一部分咬在嘴里,分披着,绷好马步,将腰弓成一道岭,猛一发力,渔网就在空中铺撒开来,唦一声罩进水里,只露出一截纤绳牵在手里。每次撒网,都有收获。他能把水域下面的鱼虾连泥鳅都掳完掳尽。下鱼瓮。鱼瓮是一种竹器,状如葫芦,长约四尺。前面敞口,尾部的篾片是松散的,用时扎紧。落了一场雨后,田里的越口都挖开了,田圳里的水灌得满满当当,水头子像箭一样往下直射。王三孔在田圳下头支起鱼瓮,水流穿瓮而过,随水而下的鱼崽子就关在了鱼瓮里,留住了。鱼瓮只需在头天傍黑边子支好,次日清早去收拾。经了一夜拦截,鱼瓮的小肚子里已经关满了鱼,透过篾缝就能看到白灿灿的鱼的鳞光。王三孔偶尔也用茶枯闹泥鳅。那是一种类似赶尽杀绝的清剿行动。我们那里盛产油茶。茶籽榨过油后,剩下很多茶枯饼。茶枯饼碱性重,很多人都拿它洗衣服。王三孔闹泥鳅都选在下暴雨前。他会看天气,会说很多气象谚语。他家的火炉凳下,常年堆着几块茶枯饼,搬一块在火上烧一烧,捶成粉,装进水桶,再倒一锅开水进去,将茶枯粉泡熟,沤着,然后就背着锄头出了门。王三孔顺着田间小道往下走,一路走,一路给每坵田都把田口子铲平,让田水平缓地流下去。他走到尽头的一坵田边上才收住脚。这坵田很大,肥泥很深,一脚踩下去就没过了膝头。他沿田边筑起了一圈二十五个鱼窝。鱼窝就是把田泥戽上去,筑成一个圆桌大小的台面,高出田水约一寸。一切搞妥,一场暴雨如期而至。风很大,雨势很猛,筷子粗的雨线砸在田水中如擂鼓般暴响,泥鳅们受到惊扰,钻出水面,顺水而下,连串地进入到大田里。大暴雨的时间往往不长,不过一顿饭工夫,风停雨住,天上还挂起了彩虹。王三孔早已提桶候在大田边上,雨一住,随即就把上水田的几个口子填堵住了,大田里很快显露出了一个个鱼窝,黑糊糊的像一座座碉堡。王三孔舀起茶枯水泼进大田。他把一坵大田都泼到了。田水里浮起白色的泡沫,一溜一溜,一波一波,满田翻花。茶枯水特有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熏得人头脑发晕。王三孔在田埂上叉手站立一会,打一声马头哨,转身回家,倒头便睡。他知道泥鳅们清洗药毒需要一个对时,尽可放心睡觉。他也知道泥鳅清洗药毒的时候都会钻进鱼窝里头,在泥面上留下透气眼,到时候扒开泥面,只管捧起泥鳅往水桶里放。每次他都能捉小半担泥鳅回来。

他还会使板罾板鱼,会钓鱼,有一次跑到十几里外的跃进水库,钓上一条九斤重的大青鱼,连镇政府都惊动了。

王三孔这世捉的鱼,真是海了去了。

王三孔捉的鱼很少自己吃,大都拿到街上去卖,换钱回来家用。王三孔只捉鱼,不管卖鱼。卖鱼是家人的事情。做后生时是娘老子卖,娶亲后是老婆细崽嫂去卖。他不知道鱼市行情,也很烦跟别人秤高秤低多几分少几分的争执。但他知道凭自己捉鱼卖回来的钱是足以给一家人过温饱生活了的。就是在很多人家吃不饱饭的时候,他每天照样能喝上一斤水酒,饭桌上能有三四个下酒菜。

王三孔不光捉鱼,还捕捞水下的各类生物。虾、螃蟹、青蛙、田螺、蚌壳,都要。还捉水蟑螂。水蟑螂喜欢生活在田头的水凼中,面目丑陋,颜色灰暗,一见就使人心生厌恶,县城里头没有人会沾它。王三孔久不久就能捞一网兜回家,拿茶油小火炸了,炸得黑黄黑黄的,盛在一只粗瓷盘子里,筛一碗酒,拈而食之。他津津有味地告人说:“好吃哩!这物件壮阳。”但王三孔有两样水里东西不沾:一是蛇,二是乌龟。他打鱼的时候,罾网上、撒网上、鱼瓮里,经常会带出一条蛇或是一只乌龟,他一见就赶紧撒手,猫脚弹开去,站在高处点支烟抽着,眼盯着蛇或乌龟慢慢回到水里。然后,他还会轻手轻脚地过去将那次打到的鱼全部放回水中,口里念念有词:各归各位,各保各身,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竟是满脸虔敬。天知道这又是哪门法术。

本来,按我们那里通晓阴阳五行之人的说法,像王三孔这样的杀生太多的人,是要遭报应的,或折福或折寿或伤及后代,总得一样。但在王三孔身上似乎不见应验。王三孔很福气,生有一崽一女。王三孔捉了四十年的鱼,儿女俱都长大成人,都成家了。儿子王四苟从小调皮,没有读多少书,却天生懂得做生意,每做一行,都能赚钱。后来听说开煤窑赚钱,就捡了个流浪汉的死尸,趁风高月黑时偷偷丢进一条煤窑,吓走窑主,自己取而代之,做起了煤老板。女崽王五妹嫁了个好人家,男的是烟草局的公务员,工作轻松,收入稳定。王五妹过段时间就会包两条烟回来孝敬王三孔。

王三孔已经做过了六十岁的寿酒。我们那里风俗是女做实,男做虚,他实际年龄是五十九岁。但他已经很满足了。六十岁的人了,身体还像南岭山上的树蔸子一样,硬扎得很。王三孔的胃口也还很好,每餐还能吃下一斤水酒、两碗干饭。晚饭过后,他就坐在堂屋前头的石门槛上,一边吸烟一边剔牙齿。他的脑壳顶上微微地泛着一层油光。

捉鱼、卖鱼、喝酒、抽烟,晚上看电视,落雪天打打纸牌,间常也到新城那边逛一逛,坐坐茶楼,王三孔觉得这日子过得蛮好。

2

然而王三孔的日子到底有点过不下去了。

他还记得,四十多年前为了抗拒上班曾经跟父亲顶嘴说过:县城周边有那么多水圳,有那么多水塘,还有小溪小沟汇水河,汇水河下去还有麻地河,那里的鱼虾只怕几辈子都捉不完,他不怕养不活自己。时移世易,风云变幻,谁知道变化会这么快。他的这辈子还没过完,水世界就出现明显的败象了。田里的泥鳅黄鳝已近绝迹,河里的鱼也越来越少。他清早挎着鱼篓子出门,在河里泡一天,也只能摸上几条两指大的鲫鱼,连篓子底都盖不住,有时还空手而归。王三孔心里清楚,这是没有办法,谁也挡不住的事情。这些年人们确实搞得太狠了。田里的化肥和农药,哪里是那样打的?一层一层,一道一道。有了虫,打杀虫剂;有了菌,打杀菌剂;长了草,打除草剂。六六粉、敌敌畏、一零五九……都是剧毒的农药,人喝了都死,那些泥鳅黄鳝能抵得住?河里的劫难更甚。人们都不摸鱼、不钓鱼、不网鱼了,动则雷管炸药、发电机。找个水深点的地方,一雷管药甩进水里,轰一声蓬起好高的水浪,大大小小的鱼就翻着肚皮飘到水面上了。也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拿发电机电鱼的绝招,那真是狠。人站岸上,电线插进水里,手摇电动机一搅,呜呜地飞响,一河的水都震动起来,遭到电击的鱼就蹿到岸边的水面上乱转,站在岸上的人手执捞网,轻轻松松地就把鱼都打捞上来了。王三孔看到了,就在心里骂。他觉得这样的做法迟早会遭报应。

王三孔有好久不打马头哨了。

王三孔也是不可能不颓唐,有几天他都感觉兆头特别不好,那几天眼皮一直跳,拿水酒揉过几回,还是跳。右眼跳祸,他是很相信这个说法的,心就布上了一层疑虑。接着又碰到几件蹊跷事情。先是鱼篓子跌下来砸到了老鸡婆。鱼篓子是他的一个宝,从来是挂在神龛旁边的墙壁上当神一样供着的。挂鱼篓的是颗大马钉,长有半尺,深深地吃进墙缝里,真是十分稳固。那天早上突然就无缘无故跌下来了。还正巧就砸在一只老鸡婆身上,还一下把老鸡婆砸死了。按说鱼篓子不重,挂得也不高。怎么会一下就把鸡砸死了呢?这让王三孔很不解。过后一天又出一件事。那件事更怪。那天王三孔坐在汇水河桥下的石板上歇憩。那天万里无云,晴空明澈,河水抖擞着古怪的呜咽声,他摸出烟来刚点着,就有一阵怪风忽地卷起,掠地而过,屁股下面的青石板忽然一塌,他顺势往后一倒,后脑勺磕在石板上,力道不大,应该不会太重,反手一摸,不想却鼓起了一坨鸡蛋大的包。王三孔翻身爬起,手托后脑勺,看看天,看看河,再看看脚下侧着的石板,心里一阵一阵的惊惧,是一种恍惚中的惊惧,莫可名状。

他把鱼篓子拎在手里,一步一拖往家走。

到了家门口,却见老婆细崽嫂站在大门侧边,一脸的惊惶。大门紧紧地关着。王三孔正想问话,细崽嫂赶紧摆手,作势他推门进去。

王三孔双手用力,把两扇门一下推开了。往里一张眼,就看见堂屋正中间的地上盘着一条蛇。蛇很大,有棒槌那么大,盘起来比一个脸盆还宽。通身焦黑。王三孔认得这是守屋蛇。王三孔挂着脸盯住守屋蛇看了几眼,口里念着:“玉皇大帝、南天菩萨、太上老君、王母娘娘、土地公公、风神雷神福神门神灶神药王神都一起来……”一边就自门后抄起扁担,猫腰屏息,踮步过去。王三孔将扁担竖直插在蛇盘中间,蛇身子一阵蠕动,就顺着扁担缠上来,把扁担箍紧了,箍得像麻花。王三孔把扁担提一提,感觉到有点分量。他轻声喝道:“畜生,莫要在这里吓到我老婆。出去——”就单手斜提起扁担,出大门,过街钻进小巷,绕水塘,穿过一排茅厕,踩着旧城墙下去,又走几步,到了田垌边的一柱墩上才站住。王三孔把扁担轻轻放落地下,看一眼蛇头,又看一眼远处的田畴山影,说:“畜生东西,去!有什么事夜晚边子报个梦来!”那守屋蛇一接地气,身子立即松散开来,刷一下拉成一条直线,眨眼间不见了踪影。

王三孔顺原路返回家,在神台前点了一炷香,抹过澡,在门槛上坐了好久。

同类推荐
  • 卡尔加里的春天

    卡尔加里的春天

    这是一部情感小说。主要内容是叶晓蘅,一个有着流浪情结的女孩,为了追求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她不顾亲人的反对,执意移民来到了加拿大的卡尔加里,但她的丈夫阿海却始终理解不了,他力图劝说叶晓蘅放弃这一在他看来近似疯狂的举动,但未能奏效,他毅然选择了回国,把叶晓蘅一个人留在了遥远的异国他乡。
  • 血腥电梯

    血腥电梯

    每晚的12点,在全世界各地的电梯都在上演着一幕剧情不同,但结局相同的恐怖悲剧……电梯里的脚、电梯里的人头、地下十八层……正等待着你。
  • 怪影迷踪

    怪影迷踪

    一张神秘的纸条,一个延续了三十年的情仇爱恨。造孽者一个个的神秘死亡,搅得当地人人心惶惶。公安局鉴定,尸体旁的纸条乃是三十年前被害者的笔迹。莫非真的是鬼杀人?然而,世间是没有鬼的,一切都是那个家伙所为。鬼能杀人?能杀人者唯人心也!
  • 暴走迷狱

    暴走迷狱

    前美国FBI顶级特工罗伊,在领导自己的小分队执行某项任务时失败,导致队友全部牺牲,自此他辞职当了私家侦探。为了复仇,他不惜以身入狱,寻找仇家。 在几个各怀鬼胎的狱友及居心叵测的精灵律师的帮助下,罗伊顺利完成了复仇,却也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同时,他还不得不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能治他脱罪的证据被人销毁了,真正的五年牢狱之灾在等着他。不仅如此,他还陷入了匹兹堡州立监狱里的帮派纷争中,日日与一个个行为诡异的犯人相伴。与此同时,幕后黑手更是派出了可怕的生化人在狱中追他。无奈之下,罗伊选择了越狱……
  • 下套儿

    下套儿

    本书是国内首部横跨两大行业并均做深度揭示的商战作品,是一本以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作为蓝本,以作者亲历作为基点的小说,把太阳能热水器和化妆品这两个行业各自领域内的战略、营销、策划、公关等针锋相对、生死博弈描写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当代社会,粗放的经营和低效能的增长模式已经越来越别人们所放弃。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影响深远的畅销图书,把“细节”理念深植入社会各阶层的头脑当中。可是《细节决定成败》宣扬的是一种理念,却没有具体的方法和实践方面的指导,市场上试图填补这一空白的图书甚多,但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实用性图书,应该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 我拿什么与你厮守

    我拿什么与你厮守

    惨事!心上人订婚了,新娘不是她!倒霉!遇上劫匪,还来个慢半拍的巡逻员!受伤!怎么惹上了个妖孽医生?难道,她今年是流年不利?!----变天了!心上人竟想吃回头草?怎么办?妖孽医生帮她做了决定:“你是我的!”可是,这都什么跟什么?!----是要心心念念青梅竹马不经意许下的地老天荒?还是惊才风逸黑马王子处心积虑给的无边幸福?爱,愿她安然无恙!————推荐好友作品:半只蜗牛《纠缠:妖皇的烙印》http://novel.hongxiu.com/a/222889/
  • 七年的爱

    七年的爱

    部队退役的星阑归于平淡生活之后,拥有了一段期待已久的爱情,然而这份爱情的期限,却只有七年……
  • 九邪武神

    九邪武神

    吸血、控尸、修罗、剧毒、邪刀……九技加身,天地可灭!家族废物楚风遭受奸人迫害,却在临死之际,神魂遁入了一方名为“九重神狱”的奇特空间,并从中结识了一群来历神秘的绝代凶人,从此开启了一段逆天崛起的巅峰之路!“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允许任何人踩在我的头上!”——楚风!
  • 爱上两个不同的你

    爱上两个不同的你

    伍美娜只是一个16岁的高三学生,在雪地里翩然起舞之间识得雪精灵,并与其签订契约。在经历友情爱情之后,才终于认清自己心中愈演愈烈的心动,才知道多想跟他在一起,才知道失去他是多么的痛苦,就像失去了全世界;在得知他灵魂的去向时,伍美娜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异时空之旅,她真的能找到他吗?他会与她回21世纪吗?本文原名《遇上精灵,遇上爱》,现改名《爱上两个不同的你》细节有些修改
  •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中,15位博学多才、个性迥异的国学大师们化身为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将人生的智慧娓娓道来。他们的话语或洗练精粹、幽默风趣;或犀利深邃、发人深省,让青少年朋友们在豁达博爱的情怀中品读人生百味,学会自强不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 旋风少女之云曦

    旋风少女之云曦

    一个喜欢元武道的少女,在穿越到旋风后又有一个温馨的家,然后的她,面对着最尊敬的人,和最爱的家庭她会付出怎样的汗水,又会有怎样的成就,一切的一切想要知道的话就自己寻找答案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哈!!!
  • 家里有个狐狸精

    家里有个狐狸精

    天笑不小心救了一只狐狸,不想踏上了一条香艳无比、暧昧无双的修炼之旅。这只小狐狸到底有什么来头?竟然惹得大陆上各大势力争相追逐?我晕!难道逼着我修炼来保护我的小狐狸?我可是出了名的懒淫啊。家里有个狐狸精,既爽又郁闷哦。
  • 林则徐大漠履险(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林则徐大漠履险(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以林则徐专门记述这段经历的《已巳日记》为线索,以历史演义的手法表现了林则徐在浩瀚的大漠与神秘的绿洲中的种种奇遇。情节曲折跌宕,人物特异,风情民俗另类,是一部集文学性、知识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长篇历史小说。
  • 优陂夷堕舍迦经

    优陂夷堕舍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