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2400000015

第15章 物权的效力(2)

物权何以具有物权请求权,即法律承认物权请求权之根据何在,学说上历来有物权绝对权说、支配权说及排他性说各种主张。早期居于有力地位的学说为绝对权说与支配权说,但在现代,关于物权何以具有物上请求权的效力,则大体从物权的排他性和支配性上寻求解释((日]于保不二雄《物权请求权的本质》,载《法学协会杂志》第70卷第2号。)。物权既然为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则一物之上仅得有一所有权主体,因此所有权的标的物如被他人非法侵占时,法律自应赋予所有人以请求返还其标的物的权利;物权既为直接支配标的物的权利,则物权人对于物权内容之实现,自无须他人行为之介入,也不许其介入。正是基于这些缘由,法律乃赋予物权以物权请求权的效力(参见郑玉波:《民法物权》,第24页。)。

物权请求权,系以排除妨害与回复物权之圆满状态为目的而成立的权利,故依妨害形态之不同为标准,物权请求权可大别为三类:一是他人无权占有物权人之标的物而致物权于妨害时,发生物权的返还请求权;二是以此外的方法妨害物权的圆满状态时,发生妨害除去请求权;三是物权于将来有受到妨害之虞时,发生物权的妨害预防请求权([日]舟桥谆一:《物权法》,有斐阁1960年版,第27页。)。

(二)物权请求权制度的沿革

从法制史上看,近现代各国民法之承认物权请求权制度,乃滥觞于罗马法。罗马法时代,尽管无物权请求权这一概念,且物权请求权制度与罗马法观念也不相容([日]原田庆吉:《日本民法典的史的素描》,创文社1954年版,第91页。),但现代意义上的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如所有权受侵害时得提起所有权返还之诉、所有权保全之诉,役权受妨害时得提起役权确认之诉等,已在这里大体形成。1804年法国民法典.虽为罗马法衣钵的第一继承者,但关于物权请求权,该法典囿于多方面的原因而始终未有将其确立为一项独立的制度,对物权的保护主要委之诉讼法去完成。1896年德国民法典,采纳普通法学说理论的研究成果,在正式确立物权请求权这一重要概念后,复予民法典条文上规定了较为完善的物权请求权制度,如基于所有权的返还请求权制度、除去侵害请求权制度、不作为请求权制度,及基于占有的物上请求权制度等等。以德国民法典有关物权请求权制度的规定为蓝本,1907年瑞士民法、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民法及1958年韩国民法等,莫不确立了自己的物权请求权制度。

我国自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迄至80年代中期,民法理论上始终未有物权请求权这一概念。1986年以后,为解释我国民法通则上的若干新概念和新制度,民法理论开始涉及物权请求权问题。从民法通则的现行规定出发,我国民法应否承认和建立物权请求权制度,成为学者之间颇有争论的问题。由于我国尚未制定民法典,完善的物权法制度尚付阙如,因而此项争论势将持续下去。不过,随着我国民法法典化,尤其是物权法制定日期之日益临近,可以肯定,物权请求权这一重要制度必将为我国民法理论与物权立法所承认和确立。

二、物权请求权的性质

关于物权请求权的性质,学说见解历来不一。但如稍作分析,则大抵可归并为以下五种:

第一,债权说,又称纯债权说。认为物权请求权是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排除妨害)的独立权利,为行为请求权,属于纯粹的债权(参见[日]久保木康晴:《最新物权法论》,株式会社芦书房1990年版,第34-35页。)。

第二,物权作用说,又称物权说。认为物权请求权乃物权之作用,而非独立的权利,其依存于物权之存在而存在,随物权之消灭而消灭。此说为日本判例所采(日本大审院判例大正6年3月23日,民录第560页。)。

第三,准债权说。认为物权请求权系一种准债权的特殊请求权。换言之,物权请求权为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就此而言,与债权相类似,但此项请求权系从属于基础物权而存在,并与之共命运。物权发生、移转或消灭,该请求权也随之发生、移转或消灭(参见(日]柚木馨:《判例物权法总论》(补订版),1972年9月版,第445页。)。

第四,物权效力所生请求权说。认为物权请求权乃基于物权效力所生的请求权,与物权不可分离,物权如有移转,该请求权也当然随之移转。

第五,物权派生的请求权说。认为物权请求权系由物权所派生,而经常依存于物权而存在。

以上各说,第一说认物权请求权为债权,显不妥当,当非可采。第二说虽认物权请求权为物权作用之结果,但否认其有独立性,自非所宜。第三说虽肯定物权请求权有独立性,但却将物权请求权解为一种准债权。第四、五两说大抵相同,仅因着重点和观察角度之不同而致说法各异。综合四、五两说可以知悉,所谓物权请求权,实质不外指存在于物权上的独立请求权。此独立请求权,为一种与基本物权相区别的独立权利,而非基本物权本身或其内容之一部。当然,物权请求权既然为物权所派生,则它自不能与物权分离而独立存在。换言之,物权请求权常与其所从出之基本物权同命运,共生死:基本物权移转、消灭,物权请求权也随之移转、消灭。另一方面,物权请求权既然为请求权之一种,则表明于一定界限内,亦可以处理债权之方法来处理物权请求权。例如,为保障物权请求权的实现,权利人可请求法院采取债权的强制执行方法来实现物权请求权,等等。

三、物权请求权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在近现代物权法上,物权的内容与现实状态发生龃龉时,除将因此发动物权的请求权外,还将发动其他请求权,如占有保护请求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及不当得利请求权。鉴于物权请求权与此等请求权的粘连性,为全面把握物权请求权制度之本旨,这里尚有必要涉及物权请求权与此等请求权的关系问题。须说明的是,出于体系上的考虑,关于物权请求权与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关系,拟于本书论及占有问题时再行论及。以下着重论述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关系问题。

(一)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皆为近现代民法两项重要的请求权。物权请求权,因目的在于排除现实或将来权利人以外之人对于物权圆满状态之侵害,故只要有侵害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实,无论侵害者是否违法,有无故意过失、行为能力,以及是否有实际损害的发生等,权利人均可行使此项权利。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其行使则以加害人之行为具有违法性,并有故意过失(当然特殊侵权行为之成立,则不以加害人之有故意过失为必要)、行为能力以及受有实际损害为前提。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虽以回复原状为原则,但因其目的主要在于填补已发生的损害,故于不能回复原状或回复原状显有困难时,即应进行金钱赔偿。此外,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为债权的请求权,其行使权利的期限,法律多有明文,此点亦与物权请求权存有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于物权受到侵害而同时发生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时,受害人除可行使物权请求权外,还可行使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例如,所有人的房屋被他人无权占有,并致房屋于损害时,受害人除可请求返还其房屋外,还可请求赔偿所遭受的损害。

(二)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请求权

实务上,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发生竟合的现象所在多有。例如,在偷窃他人的汽车,占有他人的房屋,租赁关系消灭后拒不返还租赁物,以及买受人于买卖契约无效或被撤销后仍占有买卖标的物等场合,即发生二者竞合的现象。这些场合,相对人虽未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但已取得标的物之占有,因占有亦为一种法益,取得占有者即取得一种法律上的地位。相对人以所有人之损害,无法律上的原因受有占有利益,故此时所有人除享有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外,还可依不当得利制度请求相对人返还占有物([日]松坂佐一:《无因管理、不当得利》,有斐阁1973年版,第67页。)。

四、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

关于物权请求权是否罹于消灭时效,从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者对此历来见仁见智,众说不一。但是,如将各家学说归结起来,则不外主要有肯定说、否定说及折衷说三种见解。

其一,肯定说。认为物权请求权虽非纯粹的债权,但与物权本身异其内容,为以特定人之给付为标的的独立请求权,基本物权虽不因时效而消灭,但由其所生的物权请求权则应认为依时效而消灭(李宜琛:《民法总则》,第365页;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第404页。)。

其二,否定说。认为物权请求权非为独立请求权,而仅为物权权能之一种。物权本身既然不因时效而消灭,则由物权所生的请求权自也不得脱离基本物权而单独依时效而消灭。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相反,则物权势将成为有名无实之权利(参见[日]我妻荣:《新订民法总则》(民法讲义1),岩波书店1965年版,第495页以下。)。

其三,折衷说。认为由已登记的不动产物权所生的物权请求权,不宜因时效而消灭。但是,由未登记的不动产物权所生的物权请求权,与由动产物权所生的物权请求权,则应罹于消灭时效(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载台湾大学《法学论丛》第11卷第2期,第227页。)。

以上各说,以折衷说为现今之有力的通说,本书宗之。

五、基于他物权的物权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系基于物权而生的一项独立请求权。因无论所有权或定限物权,均无不为权利人直接支配标的物(或标的物的交换价值)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故近现代学者通说莫不认为,无论所有权或定限物权,原则上均得发生物权请求权。不过因所有权以外的各种定限物权所包涵的利益,与所有权本身所包涵的利益总是存在差异,故对基于所有权以外的各种定限物权所生的物权请求权,即应依各个定限物权所包涵的利益的内容,并斟酌民法有关具体规定分别考察,而不得迳认基于定限物权的物权请求权,与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完全同一,并无差异。考虑到本书的体系结构,关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拟于第七章所有权通说中论及,以下着重述及定限物权,尤其是基地使用权等重要定限物权的物权请求权问题。

(一)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的物权请求权

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为权利人直接对作为标的物的土地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因此在基地使用权人和地役权人的权利受到妨害或有被妨害之虞时,通说认为基地使用权人、地役权人,即得提起土地占有的返还之诉、妨害除去之诉及妨害防止之诉,以保护自己权利的圆满状态。与此相应,近现代民法,也大多就基地使用权(地上权)和地役权之物权请求权设有明文,如德国民法第1017条第2项、第1065条及第1027条即属之。日本民法虽未设有明文,但如前所述,判例学说对此从来采肯定立场,认为权利人得当然有此物权请求权。

值得提出的是,对于地役权有无物权的占有返还请求权,学说历来存有争议。否定说认为,地役权由其性质所决定,绝不生返还请求权的问题,而且赋予地役权人以妨害除去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已足以保护地役权人之利益。德国民法第1027条为此设有明文(德国民法第1027条:地役权受侵害时,地役权人享有第1004条规定的除去侵害请求权和不作为请求权。)。惟通说采反对立场,认为不独妨害除去和妨害防止请求权,而且纵使返还请求权对于地役权也依然有适用之余地,即地役权人对于无权占有或侵夺其供役地者,得基于地役权而请求返还之(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第35页。)。

(二)基于担保物权的物权请求权

1.基于抵押权的物权请求权

抵押权之成立因不须移转标的物之占有,故基于抵押权,将不生抵押物返还请求权,而只生抵押权妨害除去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又因抵押权为权利人支配抵押物交换价值的权利,故抵押权人或第三人为足以使抵押物价值减少的行为时,抵押权人得请求除去妨害或防止妨害之发生。换言之,基于抵押权的妨害除去与妨害防止请求权,仅于抵押权人对于抵押物价值的支配遭受妨害或有被妨害之虞时始可发生(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第36页。)。

2.基于动产质权的物权请求权

动产质权,为以占有标的物,并就其交换价值优先受清偿为内容的物权,其成立与生效的要件为:将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质物移转于债权人占有。动产质权,于质物被侵夺时,质权人得依质权请求返还(当然也可提起占有物返还之诉)。另外,动产质权受到妨害或有被妨害之虞时,质权人尚可基于本权的动产质权而提起质物妨害排除请求权与妨害预防请求权,以保全质权的圆满状态。

3.基于留置权的物权请求权

近现代大陆法系各国民法典上的留置权制度,性质上不尽一致。除少数国家如德国、法国及意大利民法的留置权制度为债权性质的留置权制度外,多数国家如瑞士、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上的留置权制度,皆为物权性质的留置权制度。我国现行法关于留置权制度系采与多数国家同样立场,认留置权为物权性质的担保法律制度。

留置权以债权人(留置权人)对于留置物之有占有为其成立与存续要件。因此,如债务人提供相当担保或因清偿债务而使留置权消灭时,留置权人即应返还留置物子债务人,同时也就丧失留置物之占有,此时留置权人当然不能基于本权请求返还留置物,也不得提起占有之诉,请求返还占有。但是,于留置物因被侵夺而丧失占有时,留置权人得基于本权——留置权而提起物权请求权,请求占有人返还留置物。于能返还前,留置权并不消灭(不同意见认为,留置权因占有之丧失而消灭,故留置物被侵夺时,留置权人只能依占有之规定提起占有物返还之诉,而不能依留置权请求返还,因留置权并无追及效力。参见黄宗乐:《物权的请求权》,第256页。)。

另外,于留置权受有妨害或有被妨害之虞时,无论何种情形,留置权人均可基于留置权提起物权的妨害排除请求权或妨害预防请求权。

同类推荐
  • 百姓不可不知的500个法律常识

    百姓不可不知的500个法律常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相当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普遍知道法律大概念,知道什么事可能违法,但碰到小事,或者一件违法的事严重到什么程度,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却知之甚少。《百姓不可不知的500个法律常识》正是基于这点考虑,从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社会热点入手,用具体的实例将法律常识化,告诉百姓们最关注的法律常识。《百姓不可不知的500个法律常识》囊括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房屋买卖、消费权利、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劳动保障、保险常识、违法犯罪等十个方面,百姓们最关注的法律真相,轻轻松松就能读懂并掌握。本书由金金编著。
  • 名律师的58个经典案例

    名律师的58个经典案例

    随着中国律师业的进一步发展,律师业的专业化水平正逐步发展和提高。我们提倡并鼓励建设专业化的律师事务所和培养高素质的律师,社会发展的需求使社会各层面诸如刑事、民事、行政、知识产权、建筑与房地产领域都需要相应的专业律师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第2版)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第2版)

    本书介绍了中外广播电视立法制度、监管制度、许可制度、所有权制度、节目制度、网络制度、从业人员制度、涉外制度、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等,并配有该领域的法律案例和简评,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广播电视法律制度及其运用。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广播电视业界及关注广播电视的人士了解和研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入门书。
  • 哈耶克法律哲学

    哈耶克法律哲学

    对我来说,最富启示性的发现之一就是,越趋近西方,亦即越趋近自由制度依然比较稳固、信奉自由信念的人数依旧相对众多的国家。那里的人们越不真正准备对他们自己的信念进行重新考察,越倾向于作出让步或进行妥协,也越倾向于把某种他们所知道的自由社会的偶然历史形态视作一种终极标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在那些直接经历过全权式政制(a totalitarian regime)的国家抑或在那些类似全权式政制的国家中,只有为数极少的人从这种经验中更为明确地认识到了自由社会赖以实现的条件和自由社会的价值。
  • 房屋征收与补偿

    房屋征收与补偿

    房屋是公民最重要的私有财产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由于公共利益需要而发生的城市房屋征收日益增多,城市房屋征收已经成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热门推荐
  • 和校花同居的日子1:不爱不折腾

    和校花同居的日子1:不爱不折腾

    康健是个愤世嫉俗但又有理想的大学生,前女友的不辞而别,使他对感情丧失了信心,一度消沉地面对生活。有一天,康健在学校食堂不小心将一碗汤洒在了校花秦可一的身上;;初次尴尬相遇之后,这对冤家就处处『狭路相逢』,竟然成了合租室友……
  • 大唐地主

    大唐地主

    唐未年间,因兵荒马乱,地壳变动,诸多灵山、洞天福地的灵脉断裂或枯萎,导至灵地仅剩一小部份,僧多粥少之下,租借灵地修炼便应运而生了!--------修为分四等:术士,玄士,天师,地仙---------仙根分四品:玉脉仙根,石脉仙根,土脉仙根,杂脉仙根(新人新书,需要各种支持,愿书友们看得开心!)
  • 终章之句

    终章之句

    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究竟隐藏着什么?无论怎样努力,都破不开这终章?所有的一切,都挣不脱这命运吗?
  • 潜魔道

    潜魔道

    神明说的一定是对的?神明做的一定是对的?可为何魔救痛苦之人,神却保奸诈小人?何为魔?何为神?神魔只在一念之间
  • 我的老婆是悍妞

    我的老婆是悍妞

    整个大陆,最牛叉的职业是啥?煅师!修为不强?用赵氏玄兵,保你的实力蹭蹭往上涨!扁人的家伙不趁手?用赵氏玄兵,揍得他爹妈都不认识!泡不着妞?用赵氏玄兵,赵氏玄兵拿在手,走哪都是钻石王老五!
  • 神剑无敌系统

    神剑无敌系统

    大学生杨凡带着神剑系统穿越,一柄神剑撼动天下剑宗。什么,你天赋妖孽万年一遇?一枚大还丹增加十万经验,胜过你十年苦修!什么,你有旷世绝学?系统把我的技能面板给他看一下!什么,你要抢我的剑?杨凡上去就给了他一剑……全新系统定位,打造三界最强之剑!
  • 盛世龙魂

    盛世龙魂

    传说地球的彼端有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那里有御剑而行的剑仙,有吞食天地的妖魔,还有永恒不朽的神仙。30年前,风水术师龙千吟发现一把钥匙,打开了地球与这个神话一般的世界的大门。30年后,他的养子在一场策划已久的阴谋下,携带一套现代化装备,穿越这扇大门,如蛟化龙,掀起一番高科技vs仙魔的狂潮。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落舞伴雪

    落舞伴雪

    她原是名家小姐,只因前一辈的恩怨,打出生起就被人掉包,与自己亲爱的闺蜜调换了身份。终有一天,连曾经最依赖的闺蜜也无情地背叛了她;她心累,多年的情谊就此结束;她心痛,接连不断的阴谋竟是最亲近的人一手策划。有一个人面冷心热,只因儿时的一场救恩,从此黏上了她。有一个人面热心冷,对待她却是温柔百倍,如疼爱妹妹般的维护她。有一个人面冷心冷,常与人互不相干,却在她的身边,一次次掺杂了琐事。最后的结局,精神崩溃的她,却又换来了阴谋者的千万分的懊悔!她说她累了,原想快乐的过日子,谁又会想到是这样的故事……
  • 小儿心腹痛门

    小儿心腹痛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