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21500000020

第20章 从文人画的价值取向看文人书法定位的意义——兼谈王羲之书法的文人化特质

徐步

文人书法的概念提出,往往会使人想到绘画中的文人画,文人画和文人书法都是中国艺术从低到高,由外而内,自浅而深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有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为了说明文人书法确立的意义,我们不妨先看看“文人画”的基本情况。

文人画是针对工匠画和院体画而提出来的一个中国画“学术雅号”,是中国画追求“传神”和“写意”而达到的高级形态,并成为唐宋以后中国绘画的主流。但20世纪初,随着西方绘画的全面输入,“写实主义”思潮被中国社会所接受,因此,从写实的立场看文人画的写意样态,怎么看也不顺眼,看透了以后竟无一是处,因而要彻底“打倒”。然而,在一片“打倒”声中,陈师曾却唱起了反调,向世人剖析“文人画之价值”,提出文人画有四要素,第一是人品,第二是学问,第三是才情,第四是思想。这四方面都是文化品格的锻造和个性情感的抒发,反映出文人画所关联的深刻文化背景和民族绘画特性,所以只有四者兼备,才能深入到中国画艺术的堂奥。但陈师曾一曲高歌并未使人警醒,反而被改造中国画的“浪潮声”所淹没。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彻底改造中国画,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曾经被改成“彩墨画系”,如此而来,中国画的“笔”变成了“轮廓线”,“墨”也沦为“彩墨”,用以塑造真实的形象,自然可以和西画媲美,从而与国际接轨。但中国画写实性的加强却是以写意性的削弱为代价的,而写意正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取消写意形式就是取消中国画。鉴于如此严重的后果,南方儿位著名画家便联名写信给中央有关部门,建议恢复“中国画系”名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号之争,而是关系到中国画“生死存亡”的大事。于是,建议被批准,所以,今天全国美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部门均堂而皇之地叫“中国画系”。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只有绘画敢用“中国”来命名,因为中国绘画不是单纯的画的问题,它儿乎包含和借用了中国最主要的文化门类,如哲学、文学、书法和印章等,是中国文化的集中反映和深层表现,即在传神写意之中对“道”的感悟和生发,这正是文人画的神髓和命脉,因此,改造中国画实际上是要否定文人画,捍卫中国画就是要发展文人画。在中国画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持某种高规格,追求某种高境界,就不会随便抛弃“文人画”这个学术雅号。

“文人书法”的提出与“文人画”的价值取向有某些相似之处。文人的代表画家倪云林有句名言:“仆之所谓画也,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这句话可以说是文人画的“宣言”。不到之到,意到,终极目标是写意;不似之似,神似,终极形式是逸品。文人书法也有一段“宣言”,那就是南朝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的一句话:“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写者能够超越形质,传神达韵,便是“上品”,甚至“上上品”。因此,“文人书法”的定义并不是说,只要是文人,拿起毛笔写字就是“文人书法”,而是要求书写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体会中国书法幽深玄妙的精神内涵。但文学和书法毕竟是两种艺术形式,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而书法是用毛笔遵循艺术法则书写和组合汉字,从而抽化万象之势来抒隋表意的艺术。文学语言可以把看到和想到的事物描写出来,但有“言不尽意”的遗憾,有许多冼恍惚惚的意象和情绪是用语言说不出来的,所谓“妙小可言”,仁可以用书法等视觉艺术形式来表达。一个作家能够对语言的运用驾轻就熟,但如果不知如何使用毛笔,不明结体的艺术规律,不懂书写的艺术法度,没有长期的训练功力,是不可能把那些汉字“变”成书法艺术的。因为书法是要靠柔软的毛笔写出具有力度和丰富变化的线条,柔中有刚,刚而能柔,疏密有致,动静相参,既能纵横排募,又是珠圆玉润,如此美妙的书法境界,绝非匆匆弄笔者所能达到。何况手指执笔的松紧程度,心意使传的灵敏程度,手腕运笔的提按程度等,都要经过异常艰苦的反复磨练,才有可能使手、眼、脑协调一致,创造出既符合艺术规律,又有独特个性的书法作品。而对宇宙大道的感悟,对生活阅历的提纯,刘一书法规律的理解,对书洁格调的把握,又都要在人品、学养、才情和功力的相互作用下,心手双畅,出神入化。所以,文人书法的形成有如曰个要素:

第一要有高尚的人品,第三要有高深的学养,第三要有高迈的才情,第四要有高度的技巧。人品高则用笔厚。书法之道实为宇宙大道的体现,老子以为,道之为物,广大深厚,运转不息,化育万物,生生不已,厚德载物,所以告诫人们,做人要“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中国人讲人品,就要是效法自然,黑出聪明,去机巧。为人厚道,人品必高;为人轻薄,人品则低。“书为心画”,“书如其人”。用笔灵巧而不厚则轻滑,用笔张扬而不厚则油滑,富有智慧而厚道之人,才能有灵动而厚重,雄强而浑厚的书法用笔,才能进入“大巧若拙”的书法创作境界。学问深则气象大。苏轼曾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书法以气成象,以韵通神,象也者,意想心物之为象,神也者,“阴阳不测之为神”。象之“隐”,神之“灵”,匀卜用眼直观所能见,须以学问拓宽心灵境界,才能拨开迷雾睹青天,去体悟扑朔迷离的景象,感受隐约恍惚的神韵。有才情则创意多。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体系,须继承传统才能有所创造,没有传统的学习积累而任情率性,只能是画符涂鸦,但只知继承,不思进取,又难有成就。个人书风的形成须要才情,这种才情包括对书道观念的会心和认知,对传统形式的选择和认同,对生活阅历的感受和顿悟,对自我样式的锤炼和提纯。以才情出新意,心源泪泪,层出不穷。功力深则任自由。没有法度的胡涂乱写是不能成为书法的,但在深厚功力的基础上却可以“任情率性”。一点一画,已非一般点线,而是富含审美能量,表达情感和个性的形式。用笔如飞,得心应手,笔笔得法,力壮气足,哪怕细如发丝处也毫不怯弱,铁画银钩,最见精神。因此,只有上述四者俱备,才能达到人品与才情的统一,神采与形质的统一,天然与功夫的统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书法”。在当前“流行书风”盛行,“展览书法”泛滥的情况下,提出“文人书法”的学术定位,显然具有“拨乱反正”的现实意义。“流行书风”似乎张扬了某种“个性”,但大体相似的“横行斜排”,不求法度的“古拙疏放”,以及一味蛮干的“厚重雄强”,实际上统一了所谓“个性”。这种“短、平、快”的书法人才效应,正好对应了那句老话:“书无百日功。”然而这句话却有两种解释:其一,写字不难,不出百日工夫就可学会;其二,写字很难,不是用了百日工夫就能学好的。书法学习的难度是与它追求的高度相一致的。这第二种解释正是“文人书法”提出的契机。书法是最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艺术,也是中国艺术中最高妙的艺术,这一点在东晋时期就己成熟的文人书法中就可看到,而在文人书法的杰出代表——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中,更可以看到中国书法的文人化特质。

《晋书·王羲之传》定王羲之书法为“古今之冠”,并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句,来形容和概括王羲之书法的气韵之美。浮云闲散悠然的韵致,飘逸空灵的韵味,与惊龙一跃而起的气势,翻腾游动的气概,构成了王氏书法气韵相和的文人特质。“气”与“韵”是中国文艺理论的“关键词”源于中国哲学的深刻思辨。先秦诸子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生命的本体,气充沛,才有旺盛的生命活力,书法作品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必然要对气——这个宇宙万物生命态势的神秘本源进行反思,所以,汉代书家蔡,首先发现了书法的气势之美,其书论著作《九势》开篇即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其中“自然”、“阴阳”、“力”、“势”这些词都与“气”相关,“自然”是气的浑然状态,“阴阳”是气的流通状态,“力”是气的感觉状态,“势”是气的冲击状态。这种沉雄古拙、浑茫大气的书法之美,是秦汉以前中国书法的“主旋律”,而魏晋时期书法的“主旋律”却转向了韵,所谓“晋人尚韵”。王羲之的书法创作是在秦汉书家的成变之上向前推进的。创作之前,“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堰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在轻重、缓急、曲直、疏密、起伏、藏出的节奏对比中,使“字字意别”,一字一天,“横竖相向”,“一行一类”,“明媚相成”,如此而来,既有“落笔浑成”、“爽爽若神”的气势,又有“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的韵味。“韵”与“气”一样,都是人的生命情状的生动体现,但有刚柔、内外、雅俗之别。气立于刚,韵主于柔,气宣于外,韵含于内,有气无韵易俗,气韵相和必雅。然而“韵”之美,由于它的内在性、虚灵性、微妙姓和文雅性,须要整个民族文化品质的积淀,内省情结的完善,人情气性的觉醒,才能蓦然回首,发现“韵”这种“内美”。因此,只有在魏晋这个民族文化进入到深层体验和微妙体会并举的时代,才会出现“韵”的大雅之声。而在魏晋这个战乱频仍、人性觉醒、玄学兴盛的特殊年代里,中国书法从追求气势到崇尚韵致,书法美从崇高走向优雅,书法境界从沉雄博大转入飘逸潇洒,书法意趣从粗豪进入细微,便是一种历史的大趋势,更是两汉以来文人参与书法创作的必然结果,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则是文人书法的标志性成果。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出现就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亮了东晋以后所有书法家前进的道路,也昭示出了“文人书法”的存在价值。文人思想情趣的高超品位,人格情性的不同凡俗,艺术技巧的天才驾驭,才有可能明察秋毫,感受到人性折射自然的微妙情韵,继而精益求精,挖掘出书法创作领域的深层意蕴,最后别开生面,总结出众人约定俗成的书法新体。王羲之出身士族,学问上饱学精思,人品上“袒腹东床”,才情上为卫夫人所赞叹,书法功力上“池水尽黑”,俱备了“文人书法”的创造条件,自然担当起了时代重任,成为“尚韵”书风的杰出代表。

而今天我们关注王羲之,关注“文人书法”,与关注绘画中的“文人画”一样,都是为了保持中国书画艺术的高品位,追求书画艺术的高境界。

同类推荐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 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 《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脉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绵亘着一条由东南延向西北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形似走廊的地带,这即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这条走廊的西端镶嵌着一块如翡翠般的绿洲,这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敦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曾为古丝绸路上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我们民族的发展建树过不朽的功勋,今天又由于保存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而驰名于世界。
  •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追本溯源,知古鉴今,民众禁忌无声的述说着人们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细心读之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升华境界,丰富自己对生活现象的客观认知,同时增强我们的判断能力。
热门推荐
  •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未来时代,也许生孩子的重负不再由女人来承担,而在这个角色反串的过程当中,男人女人又扮演着什么呢……生儿育女,乃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大事。以往,人们的目光基本上锁定在妻子身上,其实丈夫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
  • 王妃太冷情

    王妃太冷情

    言风的到来让她与他有了交集,原本叶清冷还以为自己是被诅咒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如何去爱人,甚至永远也无法体会到被人呵护以及被人搂在怀里的感觉。言风的到来让她燃起一丝希望,原来一切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了,自己在千年以前就已被人预定了,这辈子除了他,她再也无法接受任何人……
  • 文楼村纪事

    文楼村纪事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福莱轩咖啡馆点燃火焰的姑娘我想看见光词语的变迁墙根之雪我们那儿的生死问题等。
  • 预判大法师

    预判大法师

    能够预知未来的不是神,而是人。计岚被师傅除名之后流落街头,这时他遇见了一只猥琐的胖子、一只可爱的萝莉和一位很有眼光的女孩,从此他们开始了游戏世界的征程!奇妙大陆的冒险、层出不穷的诡计、最亲近人的面目……让我们跟随计岚的脚步一一揭开这些谜团吧!(招手——311878648,书友群,欢迎光临)
  • 蕉廊脞录

    蕉廊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护花系统

    超级护花系统

    “你能让我摸下吗?”看着面前这个宛若杀手般阴冷的男子,女孩儿惊呆了。“长得挺帅,怎么这么流氓!”女孩儿暗骂一句,转身跑开了。看着跑开的女孩儿,李易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儿。“一千!我是个杀手!我也是有尊严的!为毛会有摸女孩儿这种任务?”“这是系统福利,”李易:“……”奇葩系统尽在超级护花系统……
  • 乱世金瓶梅

    乱世金瓶梅

    他,本是个跑龙套出身,他,一生的理想便是做一名演员,却为何在官场平步青云?错乱的时空,纠葛的情感。一个现代小男人,在泱泱大宋朝会有怎样一番作为?而大宋又会因他而有何改变?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穿越时空的故事,因为这里有太多的疑问等着你去揭示。这,不是一段平常的经历,因为其间的故事不为世人所熟知。
  • 星际将军大战蓝星土著

    星际将军大战蓝星土著

    R星的大将军被打发到遥远星际的蓝星只为解读那所谓的【求救信】【拯救】这个贫困的星球森米将军穿越蓝星保护层的方式不对,太耍帅以至于,被化身为傲娇弱女子傻白无节操的森米将军碰撞蓝星的各类土著撞出各种火花
  • 御龙啸九天

    御龙啸九天

    雄姿英发少年时,满怀一腔热血,欲建功业。大势将成之际,却身陷种种漩涡,跌落谷底。少年得志的轻狂,众叛亲离的困境。他能否逆势崛起,夺回属于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