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1100000031

第31章 魏晋至隋唐五代:(下)(3)

汉承秦制,专制国家操纵对臣民的生杀予夺之权,法禁复仇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宗法传统很快就在封建制的庞大躯体内找到新的生长点,封建宗法制粉墨登场,复仇观念得到新的权力和理论支撑。儒家将作为原始心态孑遗和个体情感冲动的复仇意识与传统宗法制度相结合,赋予复仇以亲情孝道的伦理内核和肯定性的道德评价。儒学的独尊,礼对法的干预,法向礼的屈从,更使复仇者赢得了合法的道义依据。唐代荀悦云:“复仇者,义也”,直到王夫之还认为:“父受诛,子雠焉,非法也;父不受诛,子弗雠焉,非心也。”所以有学者认为:“儒家伦理重视复仇,因为有时这是完成孝道所不能或缺者。”

儒家的亲亲、尊尊原则是复仇制度的伦理基础。按照儒家的宗法伦理,五伦亲疏等差观念决定了报仇责任轻重缓急的不同。

五伦之中,君最尊,父最亲,所以,《公羊传?隐公十一年》上说:“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礼记》云:“父之仇弗与共戴天”。若居父母仇未报,则“寝苫枕块,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复仇的主导动机是尽孝,复仇成为尽孝的极至。儒家带有强烈宗法家族主义色彩的复仇观,奠定了复仇意识作为传统文化心态有机组成部分的根基。

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社会心理所普遍接受认同,复仇意识深入民心,复仇之风甚嚣尘上,“俗称豪健,虽有怯弱犹勉而行之”,“人相杀伤,虽已伏法,而私仇怨结,子孙相报,后忿深前,至于灭户殄业”,以至于汉人把“怨仇相残”列为汉代百姓七大死亡原因之第五。汉章帝建初年间,有孝子为复父仇而杀人,章帝免去其死刑而予以宽大,以后发生的类似案件,均依此从轻发落,并由此而形成一个正式的法律——轻侮法。轻侮法的实施,使正在蔓延兴盛的复仇风气愈发不可遏制,“‘轻侮’之比,寝以繁滋,至有四五百科,转相顾望,弥复增甚”,和帝时不得不诏令废止此法,恢复杀人者死之旧制。

二、法律对复仇的禁止和纵容:礼与法的冲突

在诸多的复仇案件中,为父复仇作为礼法冲突的焦点,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据统计,汉代已知的为父复仇的有26例,男子所为22例,女子所为4例,其中最有名的却是赵娥的故事。赵娥杀死父仇后诣县自首,在守尉预备弃官解绶而释放她的情况下,她却执意不肯贪生以负朝廷,“偷生以枉国法”,情愿为“肃明王法”而“陨身朝市”。礼与法的冲突开始凸显。

连卑微民女也深知复仇与国法的不相容,可见汉代法律是绝对禁止此类行为的。以后列朝也多次为此颁布诏书,屡加严禁。

如曹操、魏文帝、梁武帝都曾诏令禁止复仇,魏律对于复仇的处罚重至诛族,北魏律对于复仇者的处罚更严酷,诛及宗族和邻伍。除元律外,唐宋以后的法律也都严禁复仇。明、清律稍加变通,祖父母、父母为人所杀后,若子孙出于激忿而立即将凶手杀死,则无罪;若事过境迁再杀仇人,则要论罪杖六十。总之,在生杀权操于主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下,“国家设法,焉得容此?”禁止私人蔑弃国法、擅自杀人复仇乃是各朝政府必然和一贯的选择。

严惩私自复仇,是法律禁止复仇的积极方面。另一方面,还通过法律手段消极地从各方面防范复仇事件的发生,以回避孝道与国法的矛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杀人移乡”避仇的规定。这个规定主要是针对已经伏法的凶手,虽然国法已伸,私恨已泄,但若有幸遇上大赦,惟恐被害人家属于心不甘,为避免再度复仇,遂制定此法。移乡避仇与周代“调人”所司显然是一脉相传的。另外,自秦汉至清代,对复仇均有种种限制条件,力图使之回归并遵循公正的原则,同时把生杀之权牢牢地把握在国家手里,如“人君诛其臣民无报复之理”是两千年封建社会复仇制度中不可动摇的原则。

又如“杀人而义”、“父受诛”,既父获罪该杀,子不得复仇;过失杀人,不得复仇;已受国法制裁、逢赦免者不得复仇;复仇对象只限于仇人本身,不能滥杀无辜,等等。

既然历朝政府都三令五申禁止复仇,甚至对复仇者严加惩处,为何人们依然对此置若罔闻,收不到杀一儆百的实效呢?

这是因为,首先,最主要的是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宗法制国家。按照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为成仁可以杀身,为取义不惜舍生,“孝”为仁义之首,百行之先,若对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视而不见,则何以为人?何以面对列族列宗?

何以有面目立足于世?若不为被人所杀的父母复仇伸冤而荀且偷生,则不但于情于理所不容,而且为世人所谴责和不齿。在这种情况下,有父母仇者除了为报仇雪恨而以身试法、为成全孝道而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外,别无选择。其次,在以孝治天下的社会氛围下,为行孝道而置个人生死安危于度外,这就使复仇行为本身染上了一抹悲壮、亮丽的色彩,“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因而极易博得舆论的同情和赞誉,甚至获得执法者的矜怜和宽宥,更何况在许多执法者看来,“杀一罪人,未足弘宪;活一孝子,实广风德。”另外,作为人类最具恒常性质的恩怨情感纠葛,血亲复仇意识中正义对邪恶的无畏讨伐,经过先秦儒家的伦理定位和理性阐释,逐步酝酿产生了以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为表现模式的复仇主义文学主题。对邪恶的鞭挞,对正义的向往,对复仇者的同情、褒美和讴歌,是复仇文学,特别是武侠小说的核心内容。这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了社会普遍的复仇心理,造成了有利于复仇者的社会氛围。

道德的自我肯定和社会的赞许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如果说,从道德的自我肯定讲,尚有孝子迫于孝道伦理的内在压力,以及社会舆论的外在压力,从而不得不选择复仇的话,那么,社会的赞许,即众人的誉美褒奖、法律的宽大处理、圣上的赐爵赏物,无疑等于对复仇行为的纵容、鼓励和怂恿,从而使居父母仇的孝子们更加有恃无恐,并且义无返顾、甚至怀着一丝侥幸奔赴复仇之途。复仇的习俗本已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再加上孝道伦理的深入人心,朝廷官吏的宥赦纵容,这样,即使朝廷三令五申,法律严惩不贷,仍不能根绝复仇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从历代正史《孝义传》、《孝行传》皆载有为父复仇的孝子事迹来看,各朝政府也从来没有真正去禁止复仇,复仇禁令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在《清史稿?孝义传》中,我们还看到十多个为父复仇的孝子案例。复仇事件的屡禁不止,原因盖在于此。

当然,复仇本是一种自发性的惩恶行动,它带有蔑视政权法律、无视官吏权威的意味,若自首则表达了对法律、权威的尊重,这就在一定意义上既尽了一个孝子复仇的伦理义务,又尽了一个臣民守法的责任,“挥刀酬冤,既申私礼;系颈就死,又明公法。”所以复仇者受宽宥一般是以自首为前提的。

复父仇而被宥的案例历代皆时有所闻,即使在法律严惩复仇的时代也不例外。例如前引赵娥复仇自首后,乡人“为之悲喜慷慨嗟叹”,“海内闻之,莫不改容赞誉,高大其义”;汉郅恽替友复父仇后坦然就狱,县令为其倾倒,竞至以拔刀自杀相要挟,逼令郅恽出狱;晋代桓温因手刃父仇而扬名光祖,一时尊宠无比;魏孙男玉、孙益德、刘宋钱延庆、隋孝女王舜、唐王君操、梁悦、宋刘玉、金张锦、明何竟等等,举不胜举,书不胜书。

同类推荐
  • 世说清语:清朝生活图志

    世说清语:清朝生活图志

    《世说清语——清朝生活图志》是从服饰、饮食、建筑、交通、信仰、节日、仪礼七处着眼介绍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的历史。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小见大““史论结合”。在具体介绍一事一物发展历程的同时,注重从时代大背景去分析,更能加深读者对事物何以如此的理解。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由于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古代王朝,它又处于中西交融的起始阶段,所以读者在现代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多可以从清朝找到起源。这无疑可以增强代入感,增强读者阅读趣味。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 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文化传播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辉煌前景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我省的文化传播产业按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大力推动文化传播阵地建设,文化传播良性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文化传播产品日益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为促进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热门推荐
  • Brambles

    Brambles

    在有限的生命里有什么是无限的,在你的午夜和你一起畅游——Mydearvampire。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启夏天使,云上巫

    启夏天使,云上巫

    青春呓语,明媚爱情,告诉你一个关于女巫的童话结局:天使给了女巫一个月的守护,期满后,谁还能帮我记着你呢。芭蕾舞鞋蜷缩在角落里,笨重的大提琴和游弋于大自然静谧的天鹅在叹息,黑乌鸦窝在树上静听风断裂的声音,女巫的魔镜浸染紫色的忧伤,她说害怕他不能帮她记住他,天使的棕色发梢在日光下湿漉漉地闪着光,一到天黑就泛起微微的冷,女巫和天使停留过的那个秋夜,黑云早已隐逸,种满星辰花的夏铭园带来幸福,她会忘记许多人,如我你他她或甲乙丙丁,却依然记得,那个有着晶莹笑容的男生是颗启明星。
  • 折叠时光的她

    折叠时光的她

    初见,符明尧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向晚;再遇,彼此未尽的爱火得以再度燃烧。怎奈时光匆匆,故人总是欲说还休,这似乎注定了两人的爱情曲折迂回。她插足于他最好朋友的爱情,他要报复这样恬不知耻的女人,然而爱情的魔力让二人放下心结而涅槃重生。岂料,转身的吕承豪欲与“第三者”的她再续前缘,因此造成两人罅隙重重而陌路相向。她终于和他又续前缘,貌似平稳的爱情却夹杂了太多复杂纠结的过往。曾经让她恋恋不忘的校园恋人吕一帆华丽归来,重重逼迫、不肯罢手;而他的背后,也出现了对他不一般感情的人。这一切,让两人的爱情再次不知何去何从……旧人、新人之间,动心、舒心之间,她该如何折叠她的时光与经历?她该如何摆放她的爱情与幸福?
  • 一纸成婚:晚安,权太太

    一纸成婚:晚安,权太太

    一场替嫁,她嫁给了手段高明、心肠狠毒的四少之首权西城,可是她发现他跟传闻中的不太一样!他竟是个毫无恋爱经验的纯情男!原以为只要待到他厌烦便可全身而退,岂料他将她死死禁锢在怀,邪肆的脸上写满深情,“从你招惹上我开始,就注定今生只能是我的!”
  • 重生之富妻

    重生之富妻

    勾引?杀人?喂,这明明是陷害!!驱逐?除族?喂,这么赶尽杀绝小心我报复!!……叶美景从没有想过自己这个无神论者,有一天也会遇上穿越这种荒谬的事情。总而言之,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喂,这位爷,你赖着不走不好吧?某美男轻轻一笑:“嫁给我吧,美景。”叶美景:“……呵呵。”
  • 不良魔王

    不良魔王

    莫德从自己的异时空同位体手中得到了一个位面交易系统,从此以后,他踏上了人生赢家的道路!充满科幻感的未来世界、征战不休的平行古代位面、充满辐射的核能世界、只存在天空与浮空岛的天空位面、古老而神秘的上古修真世界、一拳碎山河、一脚踢爆小行星的高武世界......除此之外,mix联盟的诸位大绅士频频出现,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想知道的话就请打开它吧。
  • 重生之为人之道

    重生之为人之道

    想’之于‘现实’因其不如意而‘达成’才显得‘可贵’。(这是一本更新很慢的书。)
  • 重生之潘家彩儿

    重生之潘家彩儿

    潘彩儿在前世里就是一个谁家的那小谁。一生庸庸碌碌,泯然于众人。待她转世重生,魂魄落到了一个新的时空中,她决定发奋图强,再不要浑浑噩噩过一生
  • 数码宝贝守护者

    数码宝贝守护者

    动漫《数码宝贝》的同人小说。数码世界再现危机。四圣兽之一的白虎兽突然消失,数码世界的能量变得不稳定,因此出现了危险的时空裂缝。皇家骑士们忙于修补时空裂缝,剩下的三圣兽正在寻找白虎兽的下落。然而一群人类趁虚而入,他们以猎杀数码兽为职业,并自称为数码捕猎者,给数码兽们带来更多灾难。新的三徽章应运而生,为了阻止贪婪的捕猎者,他们组成了一支守护数码兽的队伍,称为“数码守护者”。阻止捕猎者,寻找白虎兽,化解父子之间的恩怨。新的冒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