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1100000016

第16章 汉代:封建孝道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途径(上)(2)

殷周以来的祭祀礼仪,从祭祀对象、祭祀次序,到祭品厚薄、仪节繁简,都在追求一种等级次第格局,祭祀礼仪的隆重又进一步渲染了秩序的神圣性。明等级是礼的最本质的规定: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

可见,礼的精神就是秩序的精神,礼的实质就是维护尊卑上下、长幼贵贱的等级秩序。

孝是通过规范家庭伦常关系,即“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进而调整社会等级关系的。离开“礼”,“孝”只能在道德领域发挥作用,它的社会政治功能是无从谈起的,这是因为,“对礼仪的敬畏和尊重又依托着人的道德和伦理的自觉,没有这套礼仪,个人的道德无从寄寓和表现,社会的秩序也无法得到确认和遵守。”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等级社会,所以,把礼视为国基,国策、治国之本,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孝”之所以能从奴隶社会宗法道德的核心摇身一变,又成为封建社会伦理纲常的基础,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所包含的礼的内容,即等级秩序性应和了奴隶、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要求。

第五,“孝”是顺人性而发,“礼”乃缘人情而作,这就给人们依礼行孝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心理情感基础。

俗话讲,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义。《礼记》也以鸟为喻说明孝乃血缘亲情的天然表达:“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噍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礼记>认为丧葬时孝子的“哭泣无时”、居三年丧的服勤思恭,皆是“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皆是“称情而立文”的结果。“人情”被喻为圣王播种耕耘之田:

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

各种礼节仪式都是圣人顺应人性、顺应人类孝亲之情而制定的,这是礼仪和孝行共同的合理性来源。孔子把三年之丧的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把“礼”的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依靠,“这样,既把整套‘礼’的血缘实质规定为‘孝悌,,又把‘孝悌’建筑在日常亲子之爱上,这就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溶为一体。‘礼’由于取得这种心理学的内在依据而人性化,因为上述心理原则正是具体化了的人性意识。由‘神’的准绳命令变而为人的欲求和自觉意识,由服从神变而为服从于人,服从于自己,这一转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孝道的规范化

为了使孝治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礼记》继承民间传统的礼仪习俗,以主要篇幅对如何行孝从各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使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了可操作性和实践的有效性,从而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礼记》对孝行的规范涉及个体行为的方方面面,即《祭义》所谓“顷步而弗敢忘孝也。”从纵向上看,孝是分三个时间段进行的:

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这显然是对孔子“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继承和发挥。《礼记》对孝行的规定也主要是围绕事养、丧葬、祭祀三个方面展开的。

1.事亲之礼

赡养、敬奉父母,这是对人子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衡量子女孝敬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礼记》认为,事养父母不但要悉心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使之衣食饱暖,无冻馁之患,而且要使父母在精神上轻松愉悦。

《内则》篇不惜笔墨,详尽地描绘了“子事父母”应如何早起晚息,从“鸡初鸣”即“奉水”、“授巾”,服侍父母穿戴梳洗,“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直到晚上侍奉父母安寝。“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更遑论浆衣煮饭、洒扫庭除。父母有病之时就更是子女显示孝心之际,不仅“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而且为表示对父母疾病的忧心忡忡,还必须“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直到“疾止复故”。《文王世子》形象地记述了文王如何朝夕请安、视寒问暖、品膳尝药、虔心事奉父王的事迹,以为孝子楷模。后世孝子事迹中也常见“母病饮食减,亦减饮食;饮食不能进,忧之,亦辍饮食;母能饮食,乃复常”之类的记载。

相对于物质上的奉养,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顺,即“乐其心,不违其志”就更困难些,同时也更重要些。这就要求人子必须做到:

一是凡让父母担惊受怕的事情不去做。为了不贻父母以忧,孝子不但“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还必须“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如“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登高,不临深”,“不远游”。当然这也是出于“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损害父母所赐身体的考虑。

二是凡有辱父母名节的事情不做,即“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这就是把孝奉为评价人们言行的至上准则,凡是有悖于儒家伦理规范的行为都是不孝的,都会“灾及于亲”,贻父母羞辱,损父母清名,因而都在禁绝之列。这就要求子女进退周旋、践履躬行之间要谨小慎微,甚至在父母殁后也依然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

三是要对父母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对父母的恭敬不仅表现在人子的视听言动之间,如“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更表现在对“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上:“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如在婚姻上,“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日: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也是对人子顺敬其亲的要求。所以,对待父母的过错,要在“从命不忿”的前提下“微谏不倦”:“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若父母执迷不悟,也只有“号泣而随之”,不能耿耿于怀;若“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总之,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奉养,最重要的是要有对父母的一片爱敬之心:“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而且举手投足、出入揖游之间皆要把父母放在心上,“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发于内方能形诸外,孝敬与否不在于供养的衣食是否丰厚、形式是否周祥,“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孝心无价,只要真诚竭力地敬奉双亲,粗茶淡饭与稻粮酒肉是等值的。

宋代陈淳所著蒙学读物《小学诗礼?事亲》共十四首,全面讲述了人子事亲之礼,我们摘录部分内容于此:

其一:凡子事父母,鸡呜咸盥漱;栉总冠绅履,以适父母所。

其二:及所声气怡,燠寒问其衣;疾痛敬仰搔,出入敬扶持。

其三:将坐请何向,长席少执床;悬衾箧枕簟,洒扫室及堂。

其八:其有不安节,行不能正履;饮酒不变貌,食肉不变味。

其九:立不敢中门,行不敢中道;坐不敢中席,居不敢主奥。

其十:父召唯无诺,父呼走不趋;食在口则吐,手执业则投。

其十一:父立则视足,父坐则视膝;应对言视面,立视前三尺。

2.丧葬之礼

给父母“送终”是孝道的重要内容,于是丧礼也就成为古礼中最繁缛的礼节。《礼记》中的《丧大记》、《奔丧》、《问丧》、《间传》、《三年问》诸篇就是专门论述这方面内容的。《仪礼?士丧礼》中对丧礼复杂繁琐的程序仪节有细致的记述,对行为的礼节、器物的使用、衣冠的装束穿戴都有严格的规定。整个丧礼分三个过程:奔丧,葬礼,居丧。奔丧即闻知父母殁亡噩耗,立即披星戴月、风雨兼程赶赴家中,“括发袒成踊”,尽哀而哭。葬礼包括小敛、大敛、殡、葬等环节,其间孝子要披麻戴孝,“水浆不人口”,三日后方可动尸举柩,“送形而往,迎精而反”。居丧即居三年之丧。其间孝子要“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草帘子)枕块”,严格节制衣、食、住、行,通过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来体现孝道,“相率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使面目陷撮,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强劲,……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历世都有孝子行销骨瘦、呕心沥血守丧三年、十载乃至终身的记载,居丧守孝成为孝子传中分量最重的一块。有的孝子甚至睡在父母墓穴中,这就更是对生者身心的严酷摧残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丧礼中的丧服。中国传统的丧服制度,蕴涵着深厚的伦理意义,它以血缘亲疏为差等,严格地规定了以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丧服即“五服”为核心的一系列服制规范,以丧服的轻重和丧期的久暂来显示生人同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之别。丧服成为一种纯粹的伦理符号。

3.祭祀之礼

行孝是子女终身的行为,不能因为父母的过世而中断。祭祀父母亡灵就是孝行的继续,所以古代的祭礼是相当隆重的,“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仪礼》中的《士虞礼》和《特牲馈食礼》等对古代的祭礼有详尽的描绘。在整个行礼过程的每一程序里,“主宾的冠带衣服、所立位置、进退揖让、语辞应答、行礼的程序次序、手足举措,及祭礼所用器物的种类、陈设位置等等有极为细致繁杂的规定。”

《礼记》继承孔子“丧思哀…‘祭思敬”的精神,认为事养之礼要体现“顺”,丧葬之礼要体现“哀”,“敬”则是祭礼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心若不诚不敬,祭礼就失去了意义。因而祭礼中无论是琐细的礼节仪式,还是祭者的衣着举止处处都要表现出一个“敬”字。

藉着祭礼(包括丧礼)中的理性精神,来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这是儒家的别出心裁之处。《礼记》从理论上阐明了祭祀父母先祖的意义。祭祀从表面上看只是一种追思悼念父母祖先的仪式,其实是要是通过这种仪式实现“孝”的诸多功用:

其一,“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祭祀为的是缅怀父祖功德,继承他们的遗志,完成其未竟之业,“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这是“追养继孝”的实质性内容。

其二,“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大规模的祭祖活动把同一祖先的人们连系在一起,强化了人们“根”的观念,从而实现增强宗族凝聚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目的。

其三,“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祭祖本身就是对血缘来龙去脉的确认,也就是对参与者身份、地位合法性的确认,祭祖的仪式背后更是处处蕴含着贵贱尊卑的秩序意义,“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

其四,“祭者,教之本也。”“祭”是实现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礼记》认为,“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大戴礼记?盛德》

说:“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春秋祭祀之不绝,致思慕之心也。

夫祭祀,致馈养之道也。死且思慕馈养,况于生而存乎?故日: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因而祭祖被提到“教之本”的高度:“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

其五,娱乐功能。“公共祭祀之举行,在农业社会中,也是人民一种休息游戏之机会。藉此彼此交流,达到养民生息、寓教于乐的目的。”

除养亲及丧祭之礼外,在冠礼、婚礼、乡饮酒礼中也都有孝的蕴义。这一点我们在第二章中已经述及。

《礼记》对孝行的规范虽然面面俱到,但其形式化、教条化的倾向也十分明显。在养亲、丧礼、祭礼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服侍父母时“寒不敢袭,痒不敢搔”,甚至连“嚏咳、欠伸、跛倚、睇视”

之类生理现象也被视为不敬而在禁绝之列;父母死后,连居丧者如何出入坐卧,怎样袒踊哀泣都有专门的规定:“女子哭泣悲哀,击胸伤心,男子哭泣悲哀,稽颡触地无容”,并且还要求子女要“思死不欲生”,“水浆不人口,三日不举火”,直到“身病体赢,以杖扶病”才算是孝子。显然,<礼记》把人所本有的常情做硬性的规定,不仅矫揉造作,流于虚伪烦琐,而且是对人性的践踏、对生者精神和肉体的摧残。人成为自己精神祭坛上的牺牲品。不绝于史书的孝子居丧庐墓数载、哀几毁性、呕血数升乃至不胜悲哀而死等,就是《礼记》对孝行的这种迂腐、虚伪、教条的规定的产物。同时,孝道与宗法社会礼仪习俗的衔接,使孝道附丽于礼俗之中,礼俗成为孝道的外在体现和践履途径。形式掩盖了实质和内容,这是封建孝道向形式化、手段化、虚伪化倾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孝经》:封建孝治理论的系统化

《孝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汉代被列为七经之一,到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孝经》有古文和今文两种本子,通常所谓《孝经》

指的是今文本。《孝经》虽然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但是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一直众说纷纭,有孔子所作、曾子所作、曾子门人所作、孔门七十子徒所作、汉儒伪作等多种看法。从多家考证及《孝经》本身的内容来看,我们认为,《孝经》当为反映西汉儒家思想的作品,它的成书年代应不早于秦汉之前。

《孝经》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具体化,是西汉伦理与政治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实行“孝治”是贯穿《孝经》全书的根本宗旨。《孝经》

凡十八章,除《庶人章》、《纪孝行章》、《丧亲章》等外,其余十五章都是讲孝治的。短短的两千字中,《孝经》对实行孝治的理由、实施孝治的纲领及具体途径作了详尽的论述,为西汉及其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极力标榜的“以孝治天下”提供了理论根据,所以自其问世后就被尊为必读之经典,奉为治世之圭臬而倍受重视。更为重要的是,《孝经》在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孝道理论的基础上,对“孝”所进行的形而上学的探本努力和体系化论证,赋予了“孝”以天经地义民则的神秘的本体论意义。《孝经》把“孝”的定位提高到空前绝后、无以复加的地步。因而,《孝经》在孝道发展史上的意义,是其他任何一部著作都无法相比的。

(一)《孝经》对不同阶层孝行的不同规定

与《礼记》对孝行的规定是着眼于所有的个体泛泛而论有异,《孝经》对个体孝行为是在“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即孝是贯彻上下始终的常道,因而人人都要事养其亲的前提下,对不同等级、不同阶层的人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标准、要求及相应的规范。

《孝经》第二、三、四、五、六章依次论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土、庶人五个等级应遵守和推广的孝道,即五等之孝。具体说有以下内容:

同类推荐
  •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千年不朽:马王堆汉墓(文化之美)

    长沙市东效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球的名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特别是千年女尸的出现,不仅让国人感到惊奇,而且让世界各国为之惊叹,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的游客与学者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纷至沓来,希望一睹千年女尸的尊容。
  •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如果找一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孔子;如果找一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书,自然就是《论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倾情奉献,带你一起品读《论语》,与孔子一起同行,深入性情,长养生命!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约定不变

    tfboys之约定不变

    三小只的恋爱故事,中间产生了磕磕绊绊了最终还是在了一起!
  • 总裁敢离婚试试

    总裁敢离婚试试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再次捉奸在床,忍无可忍。夏瞳表示,我要离婚!!!总裁大人,“女人?想离婚?!”结婚五年,顾行琛永远把她当作发泄工具,用完就扔,丝毫没有任何感情交流。他的女人数不胜数,夏瞳利用各种手段赶走小三小四。直到那个女人的出现……
  • 深宫意

    深宫意

    这一路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她要的简单却是他们都给不了的,当千山过尽后谁会陪在她身边她又能否找到幸福
  • 太子的奉食妃

    太子的奉食妃

    繁花漫天,嶄国后庭,麟趾高台,胡旋乐声起,声声激荡。裴氏之乱,重生宠妃舞起,步步夺心!一方玉盒,一块后玺,一词朝朝暮暮,一生一世至此一双人而已。【正剧版】:上一世,倾国尤物乐伎胡女郦媐仿如权贵的精美礼物,在被霸主国、权贵之间赠来送去,郦媐一心倾慕纪闵,却落入嶄国太子裴涣裎手中。霁国亡后,郦媐为情人纪闵辅助岐王宫变给裴涣裎下毒,在岐王逼宫造反之夜,郦媐却被乱箭射死了,骨灰被裴涣裎封存玉盒中日夜相随。三十九年后,燚帝裴涣裎驾崩,玉盒被神秘力量触发运转,郦媐得以重生在十三岁入霁国平城、踏上名伎之路的这一年。嶄国太子不是要开创霸主大业吗,随他统一天下去吧!樱欢抒不是要当嶄国未来的皇后吗,随她当去好了!纪闵不是把她当洪水猛兽要娶贵族小姐吗,小女子祝你们幸福!岐王不是要篡夺帝位吗,您老呐慢慢儿玩!这一世,深谙女配之道的郦媐发誓要躲得远远的,攒钱养老混吃等死,争做路人甲,拒绝围观成炮灰!咦,等一下,裴涣裎你不是高高在上冷傲无情霸道的嶄国太子吗?【欢脱版】:这是一部天真可爱的小白莲嶄国少傅之女樱欢抒与冷傲霸道的嶄国太子的正向玛丽苏小白文,还是一部天真可爱的小白莲嶄国少傅之女樱欢抒与冷傲霸道的嶄国太子的爱恨情仇荡气回肠宫斗文?等一下,你说什么,男主不爱女主?所以其实反派男配还是个基佬?传说中的美艳恶毒女配已经震惊在麟趾台。
  • 双花

    双花

    天然纯的关晓悠怀着兴奋不已的心情,踏入这个海滨小镇的一所高中学校,好期待呢!可是人家很害羞··…隔床的顾慧群对人好好哦,真想跟她做朋友……班上的同学为什么突然都在辱骂慧群姐?“不行,慧群姐是我唯一的朋友,你们不可以这样对她!”……看着慧群姐跟她其他的朋友有说有笑的走了,顿时觉得心里空空的,唉,还是自己一个人去吃饭好了……“呀!原来你是慧群姐的男朋友?!嘿嘿,那算了。以后啊,可以好好保护她哦,有什么问题来找我,我帮你讨她开心。”……可恶,那个整天将慧群姐从我身边拉走的女孩原来那么坏,不许你欺负慧群姐……为什么……慧群姐你怎么还要和她和好啊……你宁愿相信曾经伤害你的人,也不愿相信我……
  • 不死武皇

    不死武皇

    武道之途,乃与天争命,逆天而行,遭天罚万劫。世间唯有九脉者,脉与天合,顺天而行,身怀天地气运,迎劫渡身,逢凶化吉。林辰本乃天赋异禀,为天纵骄子,修途一路高歌,遍处风光。因缘偶得奇功妙诀,断脉重修。从此遭同门羞耻,宗门遗弃,兄弟背叛,处遭唾弃。待我重回巅峰,问鼎苍穹,势必一洗前耻,傲世凌天。
  • 玄门霸宠:搞定腹黑巫灵

    玄门霸宠:搞定腹黑巫灵

    一次意外让我开启灵眼进入见鬼模式。几次波折让我三魂俱损,肉身中毒,灵眼失灵。所幸某男一直相伴,抓兽灵治我毒伤,扒树灵填我三魂。以为某男是天底下一等一有朋友义气,哪知某男火爆吐槽:“木潇雨你长的就是一对鸡眼,你就看不出我早想把你吃干抹净吗?”吃干抹净才不要,朋友变情人有什么好,我性子爆,他脾气躁,不匹配。不用多想还是赶紧脚踩西瓜皮溜啦……
  • 遇上你是我的缘

    遇上你是我的缘

    亲爱的,想偷偷告诉你,你一直住在住在我心里的那座回忆城,那里有和你一起看过的潮涨潮落,那里有远离尘世喧嚣、单纯而快乐的日子,那里有和你走过的街道,旋舞的落入和痴迷的目光。但是过去的永远已过去,爱只是作了时间的奴隶罢了,你只能住在那座回忆的城里……
  • 盛宠天后妻

    盛宠天后妻

    第一次,他用一千万买下她:“你不用太温柔!”第二次,她仓皇逃窜,却被他堵在楼梯间里。第三次,她甩出支票“我卖你一夜,不用找了!”撕拉一声,她身上的晚装瞬间粉碎,男人露出嗜血的微笑“女人,挑战我需要付出的代价你是知道的!”
  • 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

    本故事根据真实人物背景改编。文升的哥哥文浩,因为一次失恋,性格也变的匪夷所思。常常在家里打闹,逼着家里要摩托车,要手机。在那个时候,摩托车和手机还属于奢侈物品,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开始变的支离破碎。弟弟文升,妹妹文欣饱受生活的折磨,兄妹两个一心想出人头地,来改变家庭的状况,让妈妈过上好日子。因为他们都没受过很好的教育,想要出人头地……命运将会带着他们走向何方,繁华的都市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给他们热心帮助的高明,王丽,家境贫苦的文玲他们的命运又会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