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04600000027

第27章 明建文帝踪迹之谜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建文帝以皇太孙的身份即帝位,而各位叔叔在内心并不敬服。建文帝进行的削藩,使他与诸王矛盾公开化。靖难之役,燕王攻克南京,建文帝战败。建文帝的最后下落,或说他自焚而死,或说他被杀,也有说他为僧浪迹天涯。究竟哪一说为真?

朱元璋建立明朝,制定了一套嫡长子继承皇位、余子分封王爵的制度:“国家建储,礼以长嫡,天下之本在焉。”又说,“居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以封王爵。”而且还规定:“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在《明史》中记载了明朝的制度:皇子封亲王,受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就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为巩固朱姓天下,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模仿汉高祖,大封诸子为王。此后又屡有封建,将自己的儿子全部分封到各地为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等王是其中实力最强者,诸王成了皇权的重要支柱。

明太祖对自己死后的嗣位十分重视。洪武三十年(1397),他生了大病,认为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就命足智多谋的李淑妃自尽,以防像唐朝一样出现“武后之祸”。太祖的长子朱标,为马皇后所生,洪武二十五年(1392)因病医治无效死了,再选一个继位者成了朱元璋十分紧迫的事情。朱标子朱允炆生下来时额颅稍偏,人虽聪颖,但仁柔少断,朱元璋觉得不是最适合。燕王朱棣智虑过人,性格像朱元璋,朱元璋十分钟爱他,一度想把皇位给他。朱标死时已有五个儿子,嫡子早殇,次子朱允炆也已长大,朱元璋要舍孙立子,不合自己制定的礼仪。于是他召开群臣大会,以欲立燕王朱棣之意询问诸臣,学士刘三吾当场反对:“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是古今的通礼。若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该怎么办?”这样朱允炆就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各地分封的藩王,都恃叔父的尊严,看不起侄儿朱允,只是因为父皇还活着,大家隐忍不发罢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死,在遗嘱中他称赞皇孙朱允炆人很聪明,讲究孝道,希望各位大臣尽心辅助,各地诸王驻守原地,不用赴京奔丧。几天后朱允炆即位,称明惠帝,改元建文,所以又叫建文帝。建文帝明白各地藩王实力强大,战功卓著,就以太祖遗诏为由,禁止各位王叔入京,朱棣人已到淮安,只能调头回到北京,内心充满着怨恨。

建文帝上台后,对王叔们不把他放在眼里十分忌恨。特别是力量最强大的朱棣,入朝见他时竟然立而不拜,令他十分恼火,遂着手作削藩的准备。他先是将周王贬为平民,后接连治代王、岷王、湘王、齐王等罪。接着在自己当年的伴读老师黄子澄等人的谋划下派人到北京去,控制燕地兵权,监督燕王行动。建文元年(1399)七月,建文帝走了最为冒险的一招,他命北平左布政使张昺等发兵逮捕燕王,但早有准备的燕王把张昺等全部擒杀,以清君侧为名,打着靖难的旗帜,废除建文帝的年号,续称洪武三十二年,正式开始了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共历时四年,至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守卫京城的大将李景隆开门投降,朱棣带兵入城,在任官员四处逃窜。气急败坏的建文帝下令放火烧宫,当燕王来到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不知去向,所使用的宝玺也随他一起消失。那么建文帝哪里去了?

正史记载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当燕王到来时,建文帝自知大势无可挽回,遂纵火自杀。《太宗实录》说,朱棣兵攻至南京城下,文武百官诸王无计可施只能前来见皇帝,建文帝想出去迎接,想不到左右的人已全部散尽,仅有内侍太监数人而已。建文叹曰:“我何面目见耶。”就关了门自焚而死。朱棣上台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就谈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焚。”但建文是否真死于自焚,很多人表示出怀疑。因为事后朱棣命太监在火烧后的余烬中反复搜检,发现了皇后和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却就是不见建文帝。《太宗实录》说朱棣是找到了建文帝,并令以皇帝规格举行葬礼,但明清两代从未有人提到在南京附近有建文帝的陵园。《春明梦余录》谈到明末有人请崇祯帝将建文列入祀典,崇祯叹道:“建文无陵,从何处祭?”上世纪三十年代,明清史专家孟森就认为虽然《明实录》载建文帝在宫中起大火时被烧死,但明代却无人相信。清朝修《明史》说“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这是因为康熙时朱三太子案搅得人心惶惶,因而“故有此曲笔耳”。

没有被火烧死,建文帝哪里去了?孟森认为在宫中火起之前,建文帝逃出去了。《明史·姚广孝传》谈到永乐十六年(1418),84岁的姚广孝不能入朝,成祖到庆寿寺去看望,问姚有什么事要他办。姚什么也没说,唯独说起僧人溥洽被关了很长时间,希望皇帝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有人说他知道建文帝的去向,明成祖以其他事情的借口将他关了起来。如果成祖找到了建文帝的尸体,何必还要将溥洽关起来而追寻建文帝的踪迹?《明史》中还说成祖怀疑建文帝出走,所以派了胡濙到天下各地去寻找,还派郑和下西洋,如果成祖有建文帝的下落,何必还要遍访十余年?

此后有人指出,嘉靖年间郑晓的《建文逊国记》,是明确说建文帝逃出金陵城的第一部书。

照上面的说法,建文帝可能是逃出去了。逃出后的建文帝在干什么?

有人认为他是做和尚去了。《明史·程济传》说:“金川门启,济亡去。或曰帝也为僧出亡,济从之,莫之所终。”南京城攻破而程济失踪了,所以人们怀疑他与建文帝一起做和尚了。《明朝小史》对建文帝的去向说得活龙活现:太祖病重时,给了建文帝一个密封的小匣子,让他只有到了危难时才可开启。到靖难兵入城时,建文帝想起了小匣子,把它打开,原来是和尚的一份度牒。于是削发披缁,从地道中逃出。有人认为建文帝城破前与杨应能、叶希贤一起削发为僧,法名“应文”。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了《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重新造册登记,对僧人进行过总调查,目的是为了寻找出建文帝。从永乐五年(1407)起,他还派胡濙以寻仙人张邋遢为名四处出巡,一找就近20年。有人指出,朱棣死后,建文帝才回到北京,迎入西内,死后葬在西山。更有人声称在西山找到了建文帝的墓地。

当了和尚的建文帝到过些什么地方?许多人认为建文帝以僧人的身份浪迹天涯,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四川、贵州、云南以及缅甸等地。有人指出建文帝曾到重庆三次,住在大竹山善庆里。有人主张,建文帝出亡在近不在远,不是在云、贵、川、粤,而是在吴县的穹隆山皇驾庵,永乐二十一年殁亡,葬于皇驾庵后的山坡上。有人认为徐霞客在贵州广顺东南的白云山间,看到建文手植的巨杉二株,树西半里的古寺,是建文所立。也有人认为建文帝是以滇为家,在最初三十多年中,以躲避朝廷追缉,他行踪不定。《神宗万历实录》记载万历二年,首辅张居正曾说:“先朝故老相传言:建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剃发披缁,从间道走出。后云游四方,人无知者。至正统间,忽云游至云南,邮壁上题诗一首。”明代人就认为他主要在云南活动。《明史》也说:“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明清以来流传的许多地方文献,都可说明建文帝曾在滇中、滇西留下了足迹。有人认为建文帝到南洋去了。成祖找不到建文帝,始终有一块心病,他害怕建文帝没有死,会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来讨伐他,于是派出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宣扬国威,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在随郑和下西洋的人中,有的竟然是锦衣卫的人员,他们主要任务是针对建文帝的。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的说法,为很多人反对。有人指出,燕王朱棣攻下国都南京,火烧皇宫,但没有找到其侄建文帝的遗体。朱棣虽马上自号永乐帝,但对于此事及建文帝遗臣逃散各地,可能仍有挂怀。明朝历史文献里,留有一些建文帝可能没有被烧死而逃亡海外之传言,甚至有说出家二十年后返北京之故事。所以,人们认为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主因之一为追寻建文帝。此种说法不可能成立,因为郑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那么浩浩荡荡,建文帝若亡命海外,当闻风而躲藏起来,大规模下西洋寻建文帝绝非有效之方法。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已不相信此说。但历史小说常常为了戏剧化的效果,还在强调这种可能。

文帝出逃做和尚的说法为许多人津津乐道,但也有学者发表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为僧之说不足信,因为当时京师内宫并无秘密地道或御沟通往城外,所谓剃发为僧、云游四方,都是民间传说而已,是无稽之谈。这大概是明成祖明白自己是抢夺帝位的,“欲曲讳其自弑恶名,故反隐播此说”,这样做想说明他还没有致建文帝于死地,而后来的文人不明其理,“缘饰其间,遂成千古疑案”。也有人认为建文帝既非自焚,也非出亡,而是被成祖所杀而灭迹。

建文帝究竟哪里去了?如果说建文帝是自焚死了,的确是无法解释史书中的种种矛盾;如果说建文帝是出逃为僧了,但大多是笔记小说所记和民间传说,确凿有力的证据还十分缺乏。郑和下西洋是否全是为了建文帝,应该是很难说。至少这个谜案在目前是不易解决的。

同类推荐
  • 重生和珅之不走寻常路

    重生和珅之不走寻常路

    和珅不贪,天理难容。*******************************************新书,《幸福官虫》已经上传,请大家支持。美女们说他是一个才华绝世、豪放不羁的真男子。清官们说他是一个忍辱负重、打入贪官内部的真英雄。贪官们说他是一个神机妙算、可以推心置腹的好盟友。富商们说他是一个一诺千金、出手大方的财神爷。百姓们说他是一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老皇上说他是一个忠心耿耿、可以完全信任的栋梁之才。但是他却说自己只是一个想要活得更加滋润一些的幸福官虫。【本书轻松诙谐,希望能让大家在工作劳累之余开心一笑。】推荐好友力作海飞龙在人间》《岳飞的贴身保镖》《手撕人生》《一指观音》《道是无情却晓晴》《九天计》《双面咒》《彼此的承诺》《风雨沧桑》《将纵大明》
  • 晚唐新气象

    晚唐新气象

    现代灵魂重生晚唐末世,成为一个有皇帝运但没皇帝命的吉王爷李保。逆天改命的李保爱美人更爱江山,面对着五代十国众多的宗祖们发出了他的呐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我是条顿骑士

    我是条顿骑士

    这是一个关于中世纪条顿骑士团的架空故事。废人建了个群,希望大家能进来聊聊。群号:9141566
  • 历史年鉴:1901

    历史年鉴:1901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可怕的谜团

    可怕的谜团

    至今,人类运用科学知识解开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宇宙奥秘、自然谜团、人间悬案等。但是,还有更多扑朔迷离的谜团尚待破解.它们不断露出朦胧的脸庞,向人类的智慧和耐力发出新的挑战。历史到底遗留了多少谜团?或许连历史自己也不知道。
热门推荐
  • 不可思议的惊天骗局(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不可思议的惊天骗局(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本丛书是青少年探究历史,了解自身,探索大自然的一套不可多得的知识图典。本书精选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惊天骗局,以独特的视角,趣味横生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非常时期非常人物炮制的重大骗局。这些骗局有的太过久远,渐渐变成了神话故事的一部分;有的曾经轰动全球,成为政治事件,引起外交冲突和全民大讨论;有的骗局,小人物居然能将一个国家玩弄于股掌之中而又全身而退。
  • 屠龙斩

    屠龙斩

    穿越两千多年的复仇旅;真情感动天地的生死恋;修炼一途,修于灵,炼于心,且看刘澈如何逆势而起!
  • 特种军官的腻宠

    特种军官的腻宠

    他是军中霸主,人人谈及色变!她是学校危险人物,个个避而远之!十八岁,他经常从军队偷溜出来跟她蹭吃蹭喝装可怜!二十三岁,一切逆转,她成他的私人秘书!男人笑得惊艳:“女人,等着臣服吧!”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演变轨迹、《龙图公案》成书内容简介、《龙图公案》展现的市井乡村风貌、《龙图公案》中的破案技巧、《龙图公案》的艺术特色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异界王城:我的老婆是精灵

    异界王城:我的老婆是精灵

    前世被强暴自杀,死后魂穿异界!半夜捡到个帅气男人求包养,一路带着他各种没下限。开创王城后,纪雪为王他为后,翻牌别人还要被拖回来,谁家王这么惨啊?!
  • 跨越七年的爱

    跨越七年的爱

    七年前,她闯入了他的视线。从此,她便成了他的世界,而她却一无所知。毕业后,她离开了那座城市,他便失去了她的消息。偶然的聚会,再次相遇,她的身边已有护花使者。他该何去何从,努力争取会让她得到幸福吗?
  • 奇迹篮球

    奇迹篮球

    冷天麟在比赛中粉碎性骨折……后来奇迹般地出现了游戏戒指,在游戏中得到的奖励,冷天麟渐渐完全恢复了伤势……
  • 我的恶趣味女友

    我的恶趣味女友

    分手后,27岁的大龄剩女何熹兮竟然在一夜之间成了抢手货!三个男人整天围着她转,他们各怀心思,一个比一个厚颜无耻,一个比一个胡搅蛮缠。只见何熹兮冷笑一声:这可是你们逼我出招的!
  • 苏轼(中国十大文豪)

    苏轼(中国十大文豪)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1037),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后谥文忠。苏轼与父洵、弟辙,同为北宋文学家,合称“三苏”。
  • 兵王聚首之转战全球

    兵王聚首之转战全球

    【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这是一部热血故事!更是一部中国退伍兵的现实故事!一本能读懂军人的小说!没有手撕鬼子的强大,更没有穿越场景的惊心动魄,只是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后悔的誓言!!!献给所有军迷和当过兵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