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04600000012

第12章 武则天被逼下台之谜

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崔玄、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人利用禁军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唐朝复辟后,张柬之等5人都被封王,故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五王政变”。五王发动政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崔玄、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人利用禁军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此时,武则天已83岁,年迈体弱,在宫中养病,哪有能力反抗?于是下《命皇太子监国制》,传位于太子,改周为唐,退居上阳宫养老。是年十一月病死。她死后被谥为则天大圣皇后,送进乾陵和丈夫高宗李治合葬,最终恢复了大唐皇后、皇太后的身份。这就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女皇帝的结局。后来,张柬之等5人都被封王,故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五王政变”。

那么五王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唐载初元年(690),“圣母神皇”武则天“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正式当上了大周皇帝,建立了武氏政权。由于皇帝的姓氏改了,在让谁当继承人的问题上,就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困难。

武则天生有4个儿子,当时还活着的是三子李显和四子李旦。李显即中宗,高宗死后做过两个月的皇帝,后来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李旦即睿宗,继中宗之后做皇帝。武则天改唐为周,李旦的皇帝自然是做不成了,他被“降为皇嗣”,“徙居东宫,其具仪一比太子”,还赐姓武。“皇嗣”表面上看也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但毕竟不同于太子,不能算作正式的皇位继承人,但在待遇上与太子等同,具有候补太子的资格。如果武则天立自己的儿子为皇位继承人,那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武氏大周朝,最后又要交还给姓李的,那她这么多年的心血就等于白费了。传给武家的人吧,姑侄之间总比不上母子那么亲近。况且武则天十分迷信,她相信人死后是要变成鬼的,而且这鬼还要吃东西,并且只吃自己的亲儿孙祭拜的东西。如果让武家人继承皇位,她死后作为姑妈怎么进得了武家太庙,进不了太庙,就要做饿鬼了。因此,她的侄儿武承嗣指使洛阳人王庆之率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时,武则天坚决不答应,还狠狠地教训了王庆之。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说下,武则天终于下定决心,在圣历元年(698)把李显召回东宫,正式立为太子。皇嗣李旦仍封相王,解决了皇位继承这个大问题。但同时,她又让武家人担任朝中各种大小官职,以此来巩固武氏家族在朝中的权力与地位。这样就不枉她费尽周折建立大周朝了。她还担心李、武两家不能和睦相处,有意识的让两家通婚联姻,试图亲上加亲。还让皇太子、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攸暨等李、武两家的重要人物“立誓文于明堂”。这些举措,都是武则天有意识地把李、武两家融合成一体,形成一个以李氏居虚名、武氏掌实权的李武政权。

皇位在上面高高悬挂着,伸长着脖子的李、武两家之间的矛盾就不可彻底解决,因为直接牵涉到各自的命运和前途,双方之间的矛盾就变得根深蒂固。为了确保自己归天后李、武之间不发生流血冲突,形成子为天子、侄为贵亲的政治格局,武则天在年迈多病的情况下引用了张易之兄弟二人助理朝政,企图调和子侄之间的关系。

按理说,武则天这样处心积虑的安排,总该天下太平了。只要武则天归西后让皇太子即位,天下还是会回到李姓的手中,为什么五王还要发动政变提前逼她下台呢?自古以来的史书都认为张易之兄弟俩是武则天的男宠,但历代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武则天作为女皇帝,养两个男性嫔妃本也无可厚非。二张因为是男性,他们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就要比女性嫔妃大得多。况且,二张兄弟是高宗时宰相张行成的族孙,出身于山东地区的世家大族,又颇受恩宠,所以在政治上有较大的号召力。二张与当时许多官员都有密切关系,有些甚至还当过宰相。当时的朝臣们见武则天年老了,就根据自己的恩怨排列组合,相互比附,从而形成拥武派、拥李派和附张派。随着二张势力不断扩张,他们与李、武两家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

大足元年(701),中宗的长子重润与他的妹妹永泰郡主及永泰郡主的丈夫、武三思的孙子武延基,三人私下里说二张专政,不利于朝政。张易之知道后,向武则天哭诉,结果武则天把三人都杀了。后来,御史大夫魏元忠又被二张诬陷,说他与司礼丞高戬云私下里议论“天子老矣,当挟太子而令天下”,意思是说魏元忠两人有谋反之心。二张还请了凤阁舍人张说为证人,没想到张说当面揭穿二张是在诬陷两人。但武则天还是将魏元忠、高戬云以及无辜的张说贬官流放。这司礼丞高戬云正是“太平公主之所爱”,而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亲生女儿,武攸暨的妻子。此时,二张的势力在三派中最盛。

由于武则天已决定要立李显为帝,拥李派就特别担心二张派抢去拥立皇帝之功,害怕二张得势以后,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他们必然要铤而走险,与二张进行殊死的搏斗,抢夺拥立之功,以改变自己受排挤的不利处境。张柬之等人就是拥李派的代表。

史书记载张柬之“沈厚有谋,能断大事”,很有政治头脑和手腕。80多岁时才当上宰相,十分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当时武则天重病,而二张控制了政权,他这个宰相并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他自己不满意女人执政,经常私下唠叨应该还政李唐。当他看到不少士人也思念李唐时,就以发动宫廷政变为己任,开始了秘密筹划。其他的几位宰相如桓彦范、崔玄等皆与二张不合,曾多次上疏要求罢免二张。在这种情况,张柬之和桓彦范等一拍即合,因为有着共同的敌人,遂很轻易地组织起力量,联络太子,以诛二张为名发动了政变。

长安四年(704),武则天病重,在长生院养病,二张伺候左右,朝中官员皆不得见。当时“屡有人为飞书及榜其事于通衢,云‘易之兄弟谋反。’”但武则天都不闻不问。可见,此时武则天已明显倾向于二张兄弟。随着武则天的病重,朝中形势也顿时紧张起来。太子和朝臣见不到皇帝,担心二张兄弟从中作梗,使李、武两家的江山不保。二张虽没有资格觊觎皇位,但他们确实不得不担心一旦武则天病死,自己失去靠山后的处境,故“引用党援,阴为之备”。一时间,朝中显现出一派风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很快,政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宰相张柬之等人争取到了掌管禁兵北门守卫20余年的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又联合了皇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及其夫武攸暨和武三思,于神龙元年(705)发动了政变,剪除了二张势力。

五王政变是唐代太子地位不稳固的一种表现。李显虽被立为太子,但能否坐上皇位还不一定,五王就趁势而起。政变的主要目的是铲除二张势力,而五王并不是仅仅想灭二张,更重要的是要废黜武则天,想得到拥立新皇帝的功劳。张柬之入相前,曾与人谈到国事,“有匡复之志”。二张被杀,太子返回东宫,事情基本已定,桓彦范等又逼武则天“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五王还与禁军关系密切,利用了禁军的力量发动了这场政变。禁军将领杨元琰、李多祚、王同皎等与张柬之关系密切。王同皎到东宫迎太子时说:“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天诱其衰,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愿殿下暂至玄武门以负众望。”武则天和二张派没有意识到五王已经联络了禁军,毫无准备,而且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后来都参加了政变,加上武氏诸王因与二张有一定的矛盾,在政变发生过程中全都按兵不动,所以政变得以顺利进行。

五王政变的结果是二张被杀,武则天被逼下台,中宗继位。今天来看,武则天失败的原因是她放任二张操纵朝政,才会使朝臣各自结党、互相攻击,最后导致兵戈相见。也有人认为武则天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感,失去了人心,最后众叛亲离。而她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措施都是倒退的,因而招致了最后的失败。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是,五王提出当时政变的原因是二张谋反,二张是否谋反了?《旧唐书》卷六《则天本纪》说“麟台监张易之与弟司仆卿昌宗谋反”,皇太子才率桓彦范等带了禁兵入内诛杀二张。卷九一《桓彦范传》也说:“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入阁侍疾,潜图逆乱。”《资治通鉴》卷207说武则天病时,连宰相都是很长时间见不到她,只有二张侍奉在旁边。二张“见太后疾笃,恐祸及己,引用党援,阴为之备,屡有人为飞书及榜其事于通衢,云‘易之兄弟谋反’”。

当代一些史学家认为二张是不可能谋反的。武则天生病时宰相不能见到她,只有二张侍奉在她身边的讲法是不符合实际的。这段时间内,官员照样在任命,武则天仍在坚持处理朝政。《新唐书》卷120《崔玄传》还记载则天疾病稍有好转时,崔玄上奏说:“皇太子、相王皆仁明孝友,宜侍医药,不宜引异姓出入禁闼。”之后,“皇太子每于北门起居”。看来史书上的说法是夸大其词的。其次张易之兄弟作乱的观点也不可信。二张的确是红极一时,但也出过一些问题。如他们因受同宗史弟张昌仪、张同休的赃款曾被下狱。长安四年十二月有人飞书贴于大街,说二张谋反,二张就受到审问,幸亏得到武则天的庇护。后来又有人飞书言谋反,二张第二次被审,崔玄等请求逮捕,处以死刑,武则天又为其辩护,赦其无罪。

张昌宗的确有一件事基本符合了谋反的程度。这年十二月中旬,张昌宗曾让术士李弘泰为自己占相,李弘泰说昌宗有天子相。术士乱讲一气,如果被相者认为是真的,想入非非,结果会被当作死罪诛灭九族。而张昌宗听后,可能内心会很开心,但他毕竟不敢有什么轻举妄动,只能把李弘泰的话说给武则天听。如果单凭这件事情说张昌宗是谋反了,比较牵强。

看来,说二张谋反,是当时政变者的策略,这十分有利于政变的成功。

一代女皇,就这样被逼下了台,最后弄得晚景凄凉,不久就病死在上阳宫。

同类推荐
  • 萌三国

    萌三国

    羽扇纶巾笑谈间,千军万马我无懈。天下英雄谁敌手?NOBODY!剑指苍天,如今我以剑指天涯!萌三国,我写的三国!(请大家多多支持!寒冢在这里谢谢广大书友!谢谢!)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未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无数轰轰烈烈的事件,也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介绍给读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 帝国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帝国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本书内容包括帝国主义的新危机、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德意日法西斯的产生、世界各国的基本局势。
  • 海商

    海商

    俗语有云“禁赌则庄家私开赌坊者发迹,禁娼则老鸨四处拉皮条者发迹,禁烟则烟馆走私鸦片者发迹。”如此,清朝有海禁,到乾隆年间仅余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偏是海运、河运发达的江南却设立了禁止外海通商的海关道。主角穿越后附身于江宁府一商家子弟,后经过努力,利用这个海禁,利用这个海关道,建立了他的“海商”霸主地位,让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化为乌有。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不是海盗却比海盗还狠,一个让东印度公司,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栗的名字“唐一鸿”,在这个特殊的空间之中诞生了。
  • 大明涅槃

    大明涅槃

    少年箭术天才来到明末乱世,注定会掀起一场滔天大浪。这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旧时代,也是一个改天换地的新时代。崇祯曰:“席铭乃是朕之擎天栋梁也。”多尔衮曰:“李自成者,草寇也。余所虑者,唯席铭与吴三桂也,此二子并世之枭雄。”吴三桂曰:“吾愿与席铭为永远之兄弟,但愿此生不为仇敌。”张献忠曰:“席铭将军何故赶之急也,吾愿裂一半之疆土相酬。”而席铭却道:“只要吾华夏古国在现代文明启蒙的十七世纪,能够屹立潮头,不落后于世界。则吾国当为五百年之世界霸主。”本书已签约,请书友放心收藏。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江湖本色

    网游之江湖本色

    这是一款与众不同的网游;这是一个所有玩家为之疯狂的世界;这是一支永远站在最顶点的团队;他们中没有个人主义,有的只是绝对的服从;这是一群人的胜利。看一支团队是如何在《江湖》中呼风唤雨的。(新人新作,谢谢支持)
  •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人生的道路,没有坦途,但也并非尽是奇趣,只要坚定目标,明确方向,乐观坚韧地走下去,就能笑到最后。青少年朋友们,未来的路就在脚下,把握好航向,以一颗平常心。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寻找人生旅途的乐趣,享受生命的美好!
  • 谢谢你,不曾离开我

    谢谢你,不曾离开我

    每一场爱情都像一场旅行,有的人可以携手走完全程,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还有的人,迷路了还可以再找到彼此。爱情要琢磨多少遍才能领悟它的真谛?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的情感小说结集,80场爱情,呈现80种爱的模样,但每一种爱情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坚守。有的爱情一牵手就是一辈子,有的爱情分分合合就是离不开……但每一段感情都或多或少要经历波折。当爱情、婚姻遭遇时间、生活的挑战和磨难,是放弃还是坚守?是逃避责任还是解决问题?
  • 千界游仙

    千界游仙

    阴谋乱世,群雄并起,大千世界,乱世之争..
  • 少东追爱:肥婆休想逃

    少东追爱:肥婆休想逃

    幕天麟:全身闪亮的惑世妖精,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初次见面,他羞辱她,再次见面他打她,再再次见面,他强吻她……因为看她不顺眼,所以故意找茬,处处跟她做对,甚至还逼她穿上比基尼,在摄影机前露出肥厚的脂肪……谁知最后,自己的心却不小心被她拐跑了,而她竟然毫不珍惜他尊贵、骄傲的心,直接丢进路边垃圾箱。他见不得别的男人送她回家、见不得她在别的男人肩上哭、见不得她对别的男人笑,他该死的想要把她一辈子捆在身边。当他对她说出,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我这个浪子为你回头了,你愿不愿意接受呢?她的心终于沦陷了。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悟真篇

    悟真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守护甜心之花之语录

    守护甜心之花之语录

    圣夜来了新的转学生,亚梦酱和唯世的感情有了破裂,转学生的陷害,朋友的不信任,家人的离去,亚梦酱将何其何从········
  •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剑魔神传

    双剑魔神传

    这里是一个尊崇练武之道的世界。在众多武者之中,有一类人格外出众,引领了整个大陆的主基调。他们的武器,是剑!这种剑并非印象中那种由铸剑师打造出的冷兵器。而是万年前人类从大陆的远古遗迹中发现的一种修炼秘法。本命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