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800000008

第8章 石康凭什么说这些混账话?

作家石康有点意思,若看过最近几家电视频道热播的《奋斗》,就知道那是石康的作品。石康因为其编剧的《奋斗》没能拿到“上海电视节”的奖,连日来在博客上发他的未获奖感言,从“第一讲”到“第八讲”,讲讲精彩,看得出全是肺腑之言,除了批评比较热得几部电视剧外,还顺风转舵地批起了《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这种“顺风而呼”终于见了效果,果然今天就有他的新闻。石康曾写过优秀的作品,看起来也不是什么糊涂人,如何突然间变成了这么一个蠢货,惹得许多人骂声四起,而惟石康躲在远处“拈花微笑”。

文学批评是向他者伸展的艺术、是向外部世界打开的艺术。它最忌讳的就是批评者自私冷漠的情感,以及批评者幽闭的心灵和狭窄的视野。而从石康身上可以看到不道德的利己主义倾向——这很明显就是炒作。石康深知当今非炒不红的社会现象,这脉也把得精准——开始诋毁《金婚》和《士兵突击》,然后睥睨一切,诋毁《康熙大帝》,大概没有明显效果,干脆就扯出《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乱批一顿,这次奏效,媒体开始把眼睛转向他:石康是何方神圣,竟敢批判中国文学的经典?以殷谦以前对石康的了解,这孩子就是泥巴捏得人——实心眼儿,今日看到他的大言不惭,还确实小瞧了他,一鸣惊人的人在当今社会我见过不少,可石康这样“一鸣惊人”的人,在我眼里还真是个稀罕物。

因为自己没有获奖便牢骚话说了一大堆,而且一说就是好几天,说他傻又不似个傻人,很难想象一个傻瓜能写出读者喜爱的《晃晃悠悠》,但是他为何变得这么言不及义,游谈无根?说他是个孩子好象也没有道理,都好几十岁的人了,却为何又这样世故圆滑,因利乘便?以前那个老实巴交的石康,这会儿越看越像那个走火入魔的自大狂王朔,你说这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我们时代那些普遍畸形的情感和严重倾斜的价值观,致使像石康这样一些优秀的作家,都难以摆脱我们时代的消极影响而成为神经质。平日里心明眼亮的石康,却在大局上出现这种盲目,实在是令人惋惜。

电视剧《奋斗》何德何能凭什么获奖?电视剧《奋斗》何好之有凭什么获奖?我看过那么三集就换频道了,原因是我觉得《奋斗》轻佻浮薄:“80后”一代的人也许不用奋斗就可以获得成功,他们仰仗着父辈们的基业滑稽地演绎着自己所谓的创业之路,说着一些自以为能代表所有“80后”一代人的思想的时髦台词,自以为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主宰,石康的《奋斗》在宣扬着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如他轻率地否定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一样,这种弑父的精神和勇气足以引导年少轻狂的阿猫阿狗们愈加猖狂,愈加不知天高地厚,愈加肆无忌惮地轻薄并亵渎传统的文化。岂不知这种自以为是的傲慢态度都是背叛文学和影视艺术精神的庸俗行为,故,殷谦认为,就算你石康如何标榜自己的《奋斗》,那也不可能在作者与人物,以及作者与观众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积极的主体关系形态。《奋斗》缺乏很多东西:缺乏思想穿透力和灵动与活力,缺乏生活的根基和内在的张力,也导致了他的心灵之蔽,既显示不出他智慧的光芒,也就谈不上照亮自己的思想。

不知道有多少胜过《奋斗》的电视剧也未见得个个获奖,而石康何以如此的骄矜和自恋?我们时代的“奖”可以说是名目繁多,各式各样,“奖”的种类和名头已经上升到了鼎盛时代,自古以来,也就我们这个时代的“奖”居多。不就是几个上海人颁发的什么电视奖吗?不得也罢,何必把自己委屈成这样,连日来伏案码字东征西伐,把自己搞得鸡肠小肚、骄横浮躁,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时代的这个“奖”那个“奖”,在日益汹猛的经济大潮中与文学或艺术价值逐渐分离,甚至有很多沦为广告的角色,已不具什么积极意义上的精神蕴涵,对发展或促进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的提升已经毫无用处,既然是个虚名,又无多大用处,石康又何必拿它太当一回事?看来,我们时代诸如石康的一些作家都有一种普遍倾向,即在文化选择上都是一元论者,在认识论上也多是唯物主义者;在生存原则上更是崇尚你死我活或非此即彼的冲突和对立。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个人“魅力”使这些作家极度的自恋,也影响着我们时代的很多少年作家,都学得跟王朔、石康一样,眼中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狂妄自大到都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

就说石康突然拿四大名著来说事吧。四大名著究竟如何这个基本上已经盖棺定论了,不但中国将它视为中国文学的颠峰之作,而且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学精品。石康的批评显然没有任何说服力,甚至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文学创作都有个性的差异性,这不仅因为文学是想象的产物,而且还因为文学是一个相对的意义环境。每个人的人格、趣味和知识、阅历都有云泥之差,从而影响着人们对作品的评价、体验以及选择,由此来看,我理解作为作家的石康是用自己的尺子来衡量四大名著的,他之所以厌恶《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是因为这些著作与他在精神上没有什么同构性,甚至与他自己格格不入。虽然说萝卜芹菜各有所爱,趣味无可争辩,但这并不说鉴赏水准和作品以及评论者就难分高下或无可分辨优劣和好坏了。

所以说,石康浅薄的评论《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很容易被人看成笑柄,他狂妄到连这几部公认的优秀作品都要否定的程度,他不知道文学的价值是通过比较来评估和认定的,我们以固有的经验和已有的优秀作品为圭臬,这些经验和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具有普适性的尺度和评价的参照数据。而可笑的是,石康自认为自己的《奋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耻地拿《奋斗》来和《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作比较,试图找到差异和认同,这不是自命不凡就是心理变态。《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都是写人的,写得是那个时代的人和事,都是人学,这些伟大的作品都表现出了那个特定的时代和人生世相,都达到了引起人类共感的境界,所以才称其为伟大的经典著作。

石康是最近活跃在文坛的作家,是混迹在这个时代的继王朔、韩寒之后的又一个典型的“文学癫痫症”患者,而“文学癫痫症”患者是没有任何标准的,也没有群体责任感和义务感,所以他唯一奉行的是the philosophy of denial,因而嘲笑别人的价值,“文学癫痫症”患者宁愿做名利的囚徒,宁愿做市场的奴隶,所以他们宁愿做狂人,宁愿做小人。石康说:“比《奋斗》还要差得多是《红楼梦》,它写的人更不真实了,它简直就写了一小搓儿富人的奢侈生活,看着他们住那么大那么好的一块房地产,一个个的让丫环端茶递水,成天不劳获我就觉得虚假,那种享受的日子我一天也没过过,八十后就更没过过!”、“《三国》干脆表现了三个皇帝无恶不作争权夺利的生活,差中差,恶心!《水浒》更进一步表现了大量强盗的抢劫生活,差中最差!离我们的金婚生活太远,太不真实了,叫人看了一眼就得倒吸一口凉气,太假了!”……

老子信了你的邪呀——除非你石康也生活在那个年代,除非你石康也生活在那个相同的环境里,否则你石康说出这样的混账话,我简直要怀疑你石康的人格和动机了。

2008年7月9日晚于汉口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三)

    解密中国大案(三)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革命与形式

    革命与形式

    此书对于茅盾早期小说从《蚀》到《虹》的研究,着重分析女性形象塑造与进化史观、叙事结构的关系,描述新文学“长篇小说”的形成与展开过程。通过文本细读与复杂历史脉络——革命与都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五四与鸳蝴——的浓描细写,给茅盾及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所谓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展开”,即通过对小说叙事诸要素——人物、情节、结构与修辞一的历史化追溯和比较,指出茅盾对“时代女性”塑造的“陌生化”成就。
  • 远眺珠穆朗玛

    远眺珠穆朗玛

    一部多姿多态、品位高雅的优秀文学著作,是享受艺术的美味佳肴,掩卷深思,韵味无穷。
  • 燕台随笔

    燕台随笔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又不同凡响的随笔。它只有八章、六十篇短文,但它的题材是多样的,有政治随笔、思想随笔、研究随笔,也有传统的游记和亲情文章。它的写法是多变的,有的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政论,有的是心思缜密的论说,有的又是潺潺流淌的美文。而不论是何种题材和笔法都是照亮人心的一束阳光。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本书,就是要将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 《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 40余篇文章就着电影品经济,内容涉及经济思想、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欧日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典理论,在电影与经济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对经济感兴趣的普通人,更轻松、更直白、更感性地理解经济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放飞畅想!
热门推荐
  • 狙魔特工

    狙魔特工

    【起点灵异频道签约作品】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事情并不为普通人所知道。都市村庄的连环杀人案,偏远山村几十年来诡异的儿童死亡事件,公交车事故后面所隐藏的强大恶灵……让狙魔特工吕明阳带领着你,来了解这个普通人所未知的真实世界。*****<<——请点击“加入书架”和“投推荐票”,感谢您对我的支持。
  • 大唐灵州镇将

    大唐灵州镇将

    本书是有关唐代镇守边关灵州的大将的传记正文分60章记述了较有影响的60位大将。
  • 终身监禁

    终身监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古代的舒心日子

    古代的舒心日子

    芷晴是一个普通的从农村出去的现代女孩,父母早亡爷爷去世让她失去了生活目标。瑾娘是个没有什么追求,内心有些怯弱的古代农家女孩,对于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自己的意见。两个完全不同的灵魂因为一颗神秘的水滴结合在一起,新的家人环境新的性格,她将会走向新的人生。一个男人突然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在这个女人毫无地位的世界里她是否能过上自己的想要的生活,命运无法改变的时候,她是否能让生活更加的多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绽放的血色蔷薇花

    绽放的血色蔷薇花

    因无聊到发慌等不靠普理由而来到异界旅游的神秘萝莉偶然邂逅了天然呆吸血鬼少女,从此彻底踏上了祸害吸血鬼的不归路。夜闯魔党,探入血猎组织,故人重逢,宴会搅浑水……某萝莉的异界之旅注定不平凡!“你,就是我的阳光啊。”当血色蔷薇覆盖金色的眼瞳,当世界的法则为此改变……她却已经离开,可能从此再不相见…….“不过,看在你(你们)这么可爱的份上,我们(我)就勉强记住你(你们)吧。”(友情提示:千万别信啊!)
  • 从弃女到帝妃:鸾妃凤舞

    从弃女到帝妃:鸾妃凤舞

    她原是前朝公主李含山,其父为了破坏晋国国祚,不惜以自己的亲身女儿赤雪为赌注,将年仅五岁,懵懂无知的她当做一个饵,投在晋王猎园中,从此,一个小小的人儿,在命运连翻无情的摆弄下,渐渐地成长为一个聪明内敛,重情重义,却又懂得自保的女孩子。她忘不了那个眉心有一缕朱红的少年詹台那速,因为要她活着,他在猎园里被晋王追逐,据说是落入了鳄鱼潭,但是十三岁那年,她终于再见到了他,但是仅仅一夜,他却再次消失在她的生命中……
  • 2012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2012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精选2012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青春文学作品。 书中的这些文章反映了2012年度我国青春文学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 ,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穿越大唐之变化

    穿越大唐之变化

    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重生到贞观末年,慢慢改变着身边的人和事,甚至国家的发展方向。
  • 流年席卷尘埃

    流年席卷尘埃

    纱小米从一开始就知道不能爱上那男人,但她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最终还是爱上了他,可他却是如此的残忍……
  • 武威通志·民勤卷

    武威通志·民勤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