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20600000019

第19章 大唐惊变,繁华盛世过眼云烟(2)

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事,内直郎韦宾和殿中监皇甫恂私下里议论朝政,结果被揭发了出来。李隆基立刻下令杀死了韦宾,把皇甫恂贬了官。韦宾是李业的妃子的弟弟,李业害怕受到牵连,惶恐万分,李隆基知道后并没有怪罪他,而是安慰了他,带他去赴宴压惊。

唐玄宗李隆基虽然表面上对兄弟并没有猜忌之心。但实际上,在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后,还是开始对宗室兄弟起了防范之心,提高了警惕程度。他重申了禁约,不仅禁止诸王和群臣的交结,还禁止皇亲国戚间的交结。在裴虚己事件后,李隆基对驸马都严加管教,不许他们和朝廷大臣们往来,以免搬弄是非。

李隆基一方面猜忌、观察、防范自己的兄弟们,另一方面又极力地显示自己对兄弟们的友爱之道。他赐给兄弟们宅邸,让这些宅邸相邻,并环绕在皇宫的一侧,这样的布局有兄弟共处的深意。

李隆基还经常在打理朝政的闲暇时间里,与兄弟们一同举办宴会,互相交流感情,还亲自去他们的宅邸,赏赐他们黄金珠宝等,为了表示与兄弟们永远共同分享富贵,他还将自己服用的丹药也赠给兄弟们。他几乎给每个逝世的兄弟都追封了太子的封号,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友爱方式。

唐玄宗李隆基历经政变和****,为了皇位的稳定,所以必须大力宣扬和兄弟的友爱之情。李隆基不担心兄弟们享乐,只是猜忌、担心他们会有所企图,为了掩盖自己真实的矛盾内心,他才会在优待兄弟这件事上大做文章,真是煞费苦心。

废后不立,日诛三子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期间,发生过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因试图谋反的罪名,被废为庶族,监禁在宫中的东城里,之后全部被诛杀。

当时很受宠的武惠妃报告李隆基说:“陛下,太子和二王身披盔甲,互相串通,正打算谋反。”事发突然,李隆基也感到很意外,立即派内侍去查看,果然和武惠妃说的一样。李隆基大怒,立即废李瑛、李瑶、李琚为庶人,之后又全部诛杀。一日之间连诛三位皇子,且有太子在内,朝廷上下哗然一片,但是因为皇帝的严酷,所以没有一个人敢为皇子们申辩。

然而,这只是武惠妃设下的一个圈套,三位天真的皇子轻而易举就上了当。武惠妃本来只是宫中的一个下等侍女,幼年时被武则天召入宫中。李隆基在诛杀武氏子孙时,在宫中发现了文静美丽的武惠妃,一见钟情,纳为妃子。

在武惠妃出现之前,李隆基身边有一位赵丽妃,她生的儿子名叫李瑛,是李隆基的第二个儿子,后被立为太子。按照传统,太子应该由皇帝的嫡长子来当,这李瑛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本来没有机会当太子,但是李隆基的皇后没有儿子,所以嫡子根本就不存在。嫡子没有,就应该是长子当储君,然而长子小时候打猎被野兽抓伤了脸,所以不适合当太子。于是李瑛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子。

武惠妃受宠后,赵丽妃就渐渐被冷落了,但是她的儿子李瑛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威胁。直到李瑛的母亲赵丽妃去世,他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太子之位开始变得岌岌可危。

武惠妃虽然专宠,生了好几个孩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生的三个孩子都夭折了。所以生到第四个孩子李瑁的时候,她不敢自己带了,干脆送给了李隆基的大哥宁王,对外谎称是宁王的儿子。李瑁七岁的时候,武惠妃看儿子健康活泼,就从宁王那里把他接回身边,李隆基很高兴,封他为寿王。

武惠妃不甘心只当宠妃,她用了种种手段,扳倒了皇后,想成为新的皇后。由于皇后位置的空缺,李隆基就跟大臣提出要立武惠妃当皇后。但是这个提议一旦通过,武惠妃变成了皇后,那太子李瑛就得给她的儿子让位。有一位大臣出来说话了,他说:“陛下,太子已立,武惠妃又有儿子,如果让她当皇后,难道太子也要跟着换吗?”李隆基想了想觉得的确不妥,于是放弃了立后的想法。武惠妃几乎到手的皇后之位随风而去,李瑛的太子之位保了下来。

虽然没能当上皇后,但是武惠妃还是想让儿子当太子,但是苦于在朝中没有支持者,所以一直没能得逞。寿王十七岁的时候,娶了杨玉环为妻。眼看儿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武惠妃更着急了。就在这时,事情出现了转机。李林甫悄悄让宦官带话,许诺要帮助寿王,武惠妃在朝廷终于有了支持者。另外,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也长大了,嫁给了杨洄,她是唐中宗和韦皇后的女儿长宁公主的儿子。小夫妻两个都愿意帮助母亲让哥哥当上太子,武惠妃的势力一下子就增强了。她在后宫给李隆基吹枕边风,李林甫在外廷暗中相助,杨洄夫妇负责盯着太子的一举一动。

机会终于来了,杨洄向武惠妃汇报说:“最近,我发现太子李瑛总和两个弟弟混在一起,三个人经常发表对皇帝的不满言论。”原来这三个人的母亲当年都曾经得过宠,后来有了武惠妃,都失宠了,所以同病相怜,我们不满意父亲对自己母亲的薄情。其实这本来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武惠妃却将这件事小题大做,哭着对李隆基说:“陛下,太子和两个王爷结党,说是臣妾夺了他们母亲的宠爱,想要害死臣妾母子呢,请陛下千万要为我们母子做主啊!他们还说了您好多不堪的话,实在太恶毒了。”李隆基听了十分愤怒,就跟宰相提出,太子和两个兄弟结党,擅自议论皇帝,应该废掉。

这时宰相张九龄说:“陛下,太子是天下之本,不可轻易更换。”他还给李隆基讲了很多历史上因为听了女人的话,改换太子引发的祸害。李隆基此时根本听不进劝说,但是又碍于宰相的反对,没有马上决定。李林甫看到李隆基犹豫不决,退朝之后对着李隆基身边的宦官嘀咕了一句:“这是皇帝的家事,有必要问外人的意见吗?”他知道,宦官肯定会把他这句话报告给皇帝。事情果然跟李林甫猜测的一样,李隆基得知李林甫的这番话后,觉得言之有理,但是毕竟事关重大,心中还是有些嘀咕。

就在这个时候,武惠妃沉不住气了,她派心腹宦官牛贵儿去找张九龄,跟他说:“废了以前的太子,又会立新的太子,您要是能够支持,以后会有很大的好处的。”张九龄一听,觉得受到了侮辱,把牛贵儿骂走了,还把这件事报给李隆基。李隆基恍然大悟,原来武惠妃居然想对外廷插手,跟宰相勾结,越想越后怕,于是马上打消了废太子的想法。

李瑛的太子之位虽然保住了,但他在李隆基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边缘了。更糟糕的是,他的保护人张九龄后来被罢相了,远贬荆州。就在张九龄离开的第二天,李隆基再次召集宰相,商量要把太子李瑛废掉。

此后武惠妃设计派人向太子传旨,说是内宫有盗匪,请太子立即领兵护驾。于是,太子李瑛还有李瑶、李琚赶紧带着自己的卫队赶去了。等到三兄弟带兵进宫了,武惠妃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去向李隆基报告,说他的三个儿子要造反了。李隆基就把这三个人给抓起来了。

上一次李隆基要废掉太子,被张九龄劝阻了。现在的首席宰相已经是李林甫了,李林甫当然是支持废太子的。但是李林甫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我们当大臣的不应该过问的,您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处置吧。”这种说法貌似不表态,其实就是默认支持。看到宰相没有意见,李隆基就下定了决心。他直接派了一个宦官到宫里宣制,把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废为庶人,又被赐死在长安城东的驿站里。

君臣同心,共建开元盛世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力求有所作为。故开元年间形成了政治清明、物阜民殷的局面,史称“开元之治”。

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都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和大臣。

姚崇办事果断,他因为向唐玄宗提出了十条建议而被器重,做了宰相。十条建议包括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唐玄宗基本上都按照姚崇的建议执行了。对于皇亲国戚,姚崇也不进行照顾。当时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姚崇奏请玄宗批准后,惩办了王仙童。姚崇还主持了开元初年对蝗灾的治理工作。当时在黄河的南北地区都发生了严重蝗灾,蝗虫飞起来遮天蔽日,对庄稼的破坏异常严重。姚崇深知如果不能及时消灭蝗虫,不仅会导致经济的重大损失和百姓的灾难,而且对于国家稳定也不利。他亲自指挥,下令各郡县要全力以赴消灭蝗虫,有功的进行奖励。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蝗灾没有再继续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

姚崇之后是宋璟,他也很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虽然他掌握朝政大权,但他决不徇私枉法,相反,对自己的亲属还更加严格地要求。一次,他的远房叔叔宋元超在参加吏部的选拔时,对主考官说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关系,希望能予以照顾,弄个好官儿做做。结果被宋璟得知后,不但没有给他说情,反而特地关照吏部不给他官做。

张九龄是广东人,当时的广东被称为岭南,还不是发达地区,犯罪的人也经常被流放到那里,以示惩罚。所以在人们眼里,那里是荒凉、艰苦的地方。出身于广东的人由于历代在朝中做官的很少,所以那里出来的人很难在朝中做到宰相这么高的官。但是张九龄却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华被玄宗相中。张九龄在做宰相之后,也像玄宗那样看重人的品德和才干,而不是看重其背景。在吏部参与选拔官吏时,他一直主张要公正选才,量才使用。同时,对于玄宗的过错,他也及时地指出,加以劝谏,不因为玄宗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就隐瞒实情。

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有了贤能之臣的相助,李隆基开始大展宏图,开创开元盛世的壮丽之景,君臣同心,其利断金。

在唐玄宗统治的天宝年间,全国一共有超过一千多万户,实际人口超过了七千万。公元八世纪,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东法兰克福王国从塞纳河到莱茵河之间的人口是二百到三百万,直到十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人口才五千万至六千万,北非的人口是三百万。在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里,人口就是生产力。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人口繁盛,展现出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大。

唐朝的版图,比汉代有了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当时全国的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相当于六亿多亩,人均占有高达九亩多,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开元时期前来朝贡的藩国多达七十余个。这些藩国从东亚的日本、朝鲜到东南亚地区的诸国,从边疆到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长安、扬州等城市,云集着从海陆丝绸之路来华的胡商番客,成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与政治联系的重要渠道。亚洲各国的留学生来华留学,络绎不绝,还有不少外国人在唐玄宗的朝廷中担任职务。

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禅宗迅速兴起,儒佛道合流成为历史的潮流。李隆基就曾经亲自为《孝经》、《老子》、《金刚经》作注。当时的三夷教,就是祆教、景教、摩尼教,也在大唐得到了传播。

开元年间,李隆基听说一行和尚的学问十分渊博,尤其精通天文历法,就聘他来到京师,安置在皇宫里的光太殿,并多次去看望他,询问治国安民之道。李隆基诏令一行和尚改造新历,以纠正旧历的失误。一行和尚先制造了黄道游仪,以确定黄道的进退。接着,用它测量了二十八宿与天体北极的度数。在实际测量中发现了二十八宿的位置与古籍记载的不同,从而证明了恒星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他使用自己设计的覆矩图,利用勾股图计算,得出了南北两地相距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的结论,一行等人实地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在当时的全世界都是首例。一行和尚还在研制成黄道游仪的基础上,参考了历代历法写成了《大衍历》的草稿,不久后就病逝了,张说和陈玄景继续编写,第二年撰成上奏,颁行了新历。《大衍历》提出了比较正确的“定气”概念,推算出与农时相应的二十四节气。

李隆基统治年间,唐朝的文教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四部图书的分类正式被国家官方图书馆所采纳,就是在这个时期。当时的藏书十分丰富,一共有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代学者自己著的书就有两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书多得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李隆基曾经组织鸿儒学士,在集贤书院校订四部图书,编订《大唐开元礼》,这是当时最为完备的礼仪书籍,之后不久又完成了《大唐六典》的编纂,是当时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性质的文件。李隆基还大力提倡教育,广泛设立公私学校。允许百姓设立私学,下令天下的各个州县都要设置一所学校,招收更多的学生来上课,以致于当时的老人小孩都十分懂礼。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也生活在这个时代。

最能形象地说明开元时期的繁荣局面的是杜甫的那首《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同类推荐
  • 回到大祁打江山

    回到大祁打江山

    催眠失误穿越到古代!不料却穿到大祁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管不了这么多,他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稀里糊涂的做上了钦差大人……
  • 夜枭

    夜枭

    特种兵穿越至明代,经历靖难之役,富贵险中求,在多次交手中站得先机,主持的情报工作帮助朱棣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与锦衣卫的交手让他几次死里逃生。虽红颜落花有意,怎奈时势流水无情。天下大定,展鹏飞功勋过大,手下人员极多,朱棣认为人情始易终难,最后要兔死狗烹。在临渊履薄的宦海生涯结束后,展鹏飞选择亡命天涯。
  • 奋斗在明末

    奋斗在明末

    一个没有了小冰河期困扰的帝国,一个号召武者抵御外患的江湖,一个穿越者建立的没落门派。混迹论坛多年的军武宅,依仗先进武学理念,终成绝顶存在。带领众多高手,运用特种战术,蹂躏北地鞑虏!奋斗拼搏在明朝末年,用满腔热血去守护华夏元气!其实这是一个痛宰野猪皮的故事。本书口号:一剑在手,天下我有!Q群51065018
  • 炒作的历史

    炒作的历史

    历史新说,时尚的后现代阅读,汪洋恣肆,纵横捭阖,换个视角看历史。“炒作”就是有意通过透露某种似是而非的绯闻或异常现象来吸引媒体报道,以使自身达到某种得名或获利的目的,属于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炒作常见于明星为了宣传自己的新专辑而使出的各种宣传手段。概括一下就是媒体用捏造、夸大、推测等非正常报道手段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报道。炒作的目的是制造噱头、吸引读者的关注,置新闻的客观真实性于脑后。我们的古人早就对这一手段烂熟于心、运用自如,只是当时不叫炒作而已。
  • 秋风宝剑

    秋风宝剑

    一把秋风宝剑,伴随着大清帝国命运的跌宕起伏,注定了赵念清无可奈何的一生。无法改变的出身,难以逃避的现实,看似辉煌和荣耀实则诸多无奈的孤寂人生,充满纠结和凄婉的爱情......
热门推荐
  • 位面霸主

    位面霸主

    问世间谁能不死,没用永恒的帝王,也没有不老的容颜,妄图长生者,终究逃不过时间的洗礼,万载之后,辉煌逝去,徒留一抔黄土,无尽位面,无数天骄,秦战逆天崛起,誓要成为掌控诸天万界的无上霸主。
  • 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它们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追本溯源,知古鉴今,古代文化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可以开拓视野,升华境界,丰富知识结构,启迪多元思维,引发新的思考、探索和行动。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有趣的永远是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有价值的永远是其内在的文化魅力!本书集纳大量的历史文化细节,精选大量图片和文字,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真切逼真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厚重、独特、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
  • 我曾爱你如命

    我曾爱你如命

    五年前她是他的整个世界,后来没有了她,他的世界再也没有了色彩,从此,他选择只活在黑暗里。她选择将他忘记,不愿每个梦里都在想他,可却在那个酒后的雨夜被他拉上车……睡完之后,他问:“想起我是谁没?”“没有,我真不认识你。”她泪眼汪汪。“那就再想想。”他第N次欺身而上。他疼她宠她护她,也折磨她,是她的男神也是她的恶魔,不惜一切代价将她囚在身边!“祁晓瑜,你再离开我,我就杀了你全家。”“穆少煌,你也只是需要我的身体。”她怒了。“对。”他又压了上来,很快熄灭她的怒火。她以为是世间最不幸的人,却从来不知道这个男人给了她世间最大的幸福,早就把命给了她……
  • 诛天笔记

    诛天笔记

    天若顺我,吾可谅天。天若逆我,吾定代之。一个天才在各个空间重生,之为与天对抗。有时候重生,他的力量足以傲视群雄。有时候重生,他却如蝼蚁一般。重生,重生……
  • 神偷驾到:盛宠极品五王妃

    神偷驾到:盛宠极品五王妃

    她,秦央,是江湖上无人不知的神偷。什么东西名贵,什么玩意稀奇,她都要偷上一偷,且还从未失过手!是以,她十九年来活得很潇洒很傲气。听闻宁国五王爷宁宸的那柄玄青剑制作上乘,曾随他出入战场,出生入死,战无不胜。这剑对于宁宸来说,十分珍贵。想他活到二十几都不曾纳娶王妃,人说,五王爷是娶了他那柄玄青剑。秦央为了盗得此宝剑,在他王府上扮作丫环潜伏半年之久,终于到手!所以说,当一个神偷必要的素养是要有耐心,要演技好,还要会易容。秦央将神偷当得很神秘。但是被盗了心爱之剑的五王爷怒不可遏!你想想若有人抢了你夫人,你不发怒?!他说:“抓了这小偷,剑留下,人必须死。”
  • 阴阳3镜花水月

    阴阳3镜花水月

    蛊师后人,阴绝之体,降头师救助,一切的一切都显出他们异于常人,无意间的追寻竟得知三伯爷的下落。龙陨首,蛊祖,鬼聚墙,万蛇拱龙,李家祖屋步步杀机,赤睛鬼王现,谁想这鬼王竟是三伯爷。
  • 天地主宰神

    天地主宰神

    曾经的天地霸主,如今的凡人,手持一杆赤金小剑,纵横天地之间。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爱商你的季节

    爱商你的季节

    季氏家族的二少爷,黑龙帮的三小姐,两人的爱情究竟会如何发展?请关注我的作品。
  • 微信小农民

    微信小农民

    面对记者的采访李一飞这样说:“我此生最后悔的事就是种地,因为一不小心让人别人没地可种了!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该赚那么多钱,因为那对我来说只是一串数字!我这辈子最庆幸的事是因为我是一个农民,因为我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我们农民不比任何人差!”“什么?怎么成为像我一样成功的农民?很简单嘛,你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先把你们县里的地承包了,赚他一个亿!”微信在手,种田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