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0700000001

第1章

)第一节 湘绮楼饯行

湖南湘潭有一位很有名气的老先生,叫王闿运。他字壬秋,自题所居书楼叫湘绮楼,世称湘绮先生。他是前清翰林,曾入曾国藩幕,平生著述甚富,门生弟子遍天下。湘绮楼在湘江口北一个小山麓上,适当湘潭、湘乡的孔道,周围多参天老树,风景清幽,低洼处有山塘,种着荷、菱之属;站在高处可以遥望湘江的波光帆影。楼上很宽敞,朝南朝北各有六扇纸窗,南窗下摆着书桌和八折屏风,北窗下是两排镶嵌文石的红木靠椅和镂花的红木茶几。靠东墙和西墙分别排列着十二只书橱,橱中堆放着各种版本的珍贵图书。这里是王闿运著述之所,也是他经常和好友及其弟子文友聚会的地方。

这天,他正坐在楼上看书,忽听后院有人吵闹,他猜想:一定又是儿子吃醉了酒,对儿媳妇发酒疯,真是不成体统!他抛下书,准备下楼骂儿子一顿。只见周妈匆匆走上楼来,气喘吁吁地说:“老爷子,你看咋办呀?代懿也真不懂事,整天和少姬怄气,少姬又不吃他的,现在少姬闹着要离开这儿回娘家去,说再也不做王家的媳妇啦。”周妈这是谎报军情,故意颠倒了因果关系。事实是少姬嫌丈夫代懿粗俗,配不上她,闹着要走,她丈夫才跟她吵起来。

“哦,原来这样。”王闿运的思路倒没有跟着周妈转,他反而觉得错怪了儿子。少姬怎么这样不守妇道,居然不等写休书,自己就开口要离开夫家!

湘绮楼跨着内外两个丹池——湖南人把大院落叫做丹池。因位置在山坡上,前院地势低,显得楼很高峻;后院地势高,不用下楼,推开后门就能进入后院。前院是客厅,后院是内宅。王闿运背剪着手,站在楼窗口。他穿着对襟马褂,开气袍子,腰系绣面荷包,脚登红缎双梁鞋,背后拖一条白发编成的细辫子,面色红润,颏下是稀疏的白须,真是鹤发童颜,像一棵热带的老植物,虽然枝干苍老,却开得满树繁花。

他面对的窗口恰是后院,窗棂上新糊了茧纸,窗纸上布满阳光映射出来的纵横穿插的梅花疏影。王闿运隔着窗子,想听听这对小夫妻吵嚷些什么,他决计暂不下楼,弄清争吵的内容再说。

周妈四十来岁,塌鼻子,横宽脸,大嘴,活像个老狮子狗,还有那双小脚,使人担心它支撑不了她那发福的身体重量。她倚仗着和王闿运的特殊关系,带着一半撒娇一半撒泼的亲昵神情,斜了王闿运一眼,又说:“我说老爷子,少姬这孩子,别说是你,我也怪喜欢她,有学问,人品又好,这样的媳妇哪里找!可代懿这孩子,歪嘴巴吹葫芦,不知哪来的一股邪气,老跟她吵吵闹闹,能怪人家不愿跟他吗?”

周妈再一次向代懿头上撒烂污,因为她在王闿运家当老妈子,早就赢得“上炕老妈子”的雅号。这引起王代懿的气愤,他见了周妈总是用敌意的目光白她一眼。她受不了这个,她还想摆出后娘的款儿来发发雌威呢。儿媳妇少姬有股傲气,并不把周妈当婆婆看待,也根本不过问公公跟周妈的私情,所以还不致招惹周妈动大气。眼下周妈不希望少姬走,因为有个松散的联盟可以夹攻代懿,让他低头就范听“后娘”的。

王闿运听了周妈的话,摇摇头,又眯起老花眼睛瞅着周妈,气恼地说:“现在年轻人真不成话!平等呵,自由呵,闹得乌烟瘴气!少姬这孩子,准是受了她哥哥的影响才变成这样的。她哥哥杨晳子年前从日本回来,前来见我……”

话犹未了,后院又嚷起来。“你哥哥又怎么样?瞧他那股傲劲,眼睛长到额角上,你听他的,可是和尚庙里借梳子,找错了门啦!”这是儿子代懿的咆哮带挖苦声。

“别扯我哥哥,我自己有眼睛,看得出我嫁的是哪一号人!”这是少姬的声音,声音不高,但语气是傲慢的。

“我偏提你哥哥,你什么事都听他的,把他看成洋圣人。哼,你闹着离婚,也准是他挑唆的!”

没听清楚少姬咕哝着辩白了一句什么。

“你哥哥算个屁!”王代懿发现少姬不愿大声嚷嚷,夏不愿把夫妻吵架牵扯到哥哥身上,索性大声吼起来:“你哥哥还敢上京赶考,也不怕上边拿办他!他在日本就和梁启超那群乱党打得火热,动不动辱骂朝廷,哼,他也快成了反叛喽!”

“你……”少姬气极,话没说完就噎住了。她没料到平日很尊重哥哥的王代懿,今日竟对哥哥如此无礼。反叛呀,乱党呀,这可是杀头的罪名呀!

王闿运再也听不下去,气哼哼发话道:“周妈,你传我的话,叫代懿滚开!”

周妈好容易盼到老爷子这句话,转身刚要走,书童从前院上楼禀报:“杨老爷杨度来啦,现在楼下客厅里。”

王闿运叫住周妈说:“他来得好,叫他也劝劝少姬,看他怎么说,看他敢不敢把自由平等那一套弄到我家里来。”

原来少姬是杨度的妹妹,名叫杨庄,少姬是她的字。她和杨度都是王闿运的得意弟子,素有“才男才女”之称。

周妈“嗯”了一声,转身要走,又回头说:“老爷子,你经常念叨杨晳子有宰相之才,他最近又要进京赶考,说不定考个状元回来。你可别和他发脾气,伤了感情呐!”

王闿运没吭声,转对候在一旁的书童说:“请客人到这里来!”

周妈走出后,后院静下来不再争吵了。不一会儿,杨度走上楼来。

王闿运觉得眼前一亮。

杨度向老师请安问好。王闿运冷眼打量他,见他穿一件布长袍,背后拖一条扎着红辫绳的粗黑辫子,中等身材,广额秀颐的脸型,端正的鼻子,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双眼睛灼灼闪光。除了颧骨微嫌稍高外,外貌算是英俊的。他字晳子,湖南湘潭人,早年中了举,自费前往日本留学,回国不久,又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保荐,要赴京考试,不是考状元,是考经济特科。这是一九〇三年(光绪二十九年),他这年二十九岁,壮年气盛,加上功名顺遂,又自以为学贯中西,养成了充满自信的高傲性格。王闿运赏识他的才气纵横,甚至欣赏他的高傲,认为高傲正是抱负不凡的流露。今天相见,却对他的高傲产生了反感。

杨度等老师坐到一张梨木圈椅上,自己也从容靠窗口坐下,恰好背着窗纸上的梅花疏影。他觉察到老师神情冷漠,联想到刚才听到内院吵嘴,听得出是王代懿和少姬在吵,看来老师迁怒到自己头上了。他装作毫无觉察,笑问老师道:“昨天学生见到夏寿田,他说今天也要来看望老师。”

“喔。”王闿运捻着须尖,声调还是冷冰冰的。

“夏寿田谈到一个消息,说目前光绪皇帝好像自由多了,还经常出宫参加祭天,祈雨一类大典。”杨度报告说。

“噢,这是好消息,好消息。”王闿运重复着望着杨度思忖:要是光绪皇帝重掌朝政,一定大批擢用维新人才,那么杨度的前程是不可限量的,他想起周妈所说的话,不自然地微微一笑,转问:“你到北京应考经济特科,准备几时动身?”

“准备月底动身。”杨度恭敬地回答。

气氛缓和了些。

杨度对老师具有深厚感情,既是师生,又是亲戚。他过去对老师的思想见解,佩服得不得了,认为不同凡响;现在却不满足了,觉得老师的思想太保守了,像周妈放不开的那双小脚一样。他不希望和老师在思想上拉长距离,总想把老师拉向自己的思想轨道。那样,妹妹和妹夫的争吵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解决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想先打开冷冰冰的僵局,再把话题转到保守和进步问题上去。他笑道:“老师,学生在日本时,和宏文书院的负责人嘉纳治五郎,就中国应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辩论过,辩论时还提到过老师呢。”杨度能言善辩,也懂得在辩论的节骨眼儿上该玩一些怎样的小策略,现在他已由防御转入反攻。他像一个胸有成竹的将军,突然勒住马缰,欲擒故纵,等待对手的反应。

他的话抓住了对手的弱点。王闿运以大名士自居,非常好名,因此很关心别人对他的评价。他这时情绪转移,怒气减退,冰冷的气氛解冻了,他习惯地捻着须尖,又轻轻敲着圈椅的扶手,不自然地笑着问道:“你们怎么提到了我?”

“是这样,”杨度整整布袍下摆,重新坐好,微笑答道:“嘉纳治五郎宣扬皇帝专制好,学生就说还是君主立宪好。他说满洲贵族比汉民族优越,说满洲贵族做皇帝,汉民族做臣民,是合理的。他说老师的帝王之学,也是主张皇帝专制的,学生又反驳了他。学生说,汉民族的文化水平比满洲贵族高得多,鼓吹满洲贵族优越论,是包藏祸心的,是想利用满洲贵族为虎作伥,进一步侵略中国;学生说,湘绮老师的帝王之学,是以老庄之学做基础的,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成分。”

“驳得好!”王闿运忘记了刚才的懊恼,在杨度脸上重新看到了得意弟子的可爱形象。他微微叹了口气,颇有感触地说:“是呀,我讲的帝王之学,并不主张一家一姓一直专制下去,我佐曾大人幕的时候,就设想过由有才有德的汉人做皇帝……”他突然顿住,没有说下去。

杨度摸透老师的脾气,老师以帝王之师自许,又常常嬉笑怒骂,玩世不恭,为了逗老师高兴,便顺梯儿爬竿,进一步提问:“老师这种设想,有没有向曾国藩透露过?”

谈话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王闿运的眼睛眯得更细了,他压低声音说:

“不但透露过,还直接向他建议过。晳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往事:当时湘军刚打下南京,平定了长毛,我曾私下劝过曾大人。我说:‘你功高望重,将士用命,何不乘机夺取天下,自己做皇帝,为什么白白替别人出力?’你猜怎样?我的忠告,吓得曾大人毛骨悚然。他一声不响,连正眼也不敢瞧我,只是低着头盯着桌面,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面上写了好多字。后来我才知道,他写的都是‘妄’字,骂我狂妄呵。这位曾大人呀,是个没有出息的伟人!曾大人没有做皇帝,我当然也做不成宰相。哈哈!”

王闿运说得有声有色,说罢,自我解嘲地笑着,又眯起老眼注视杨度,补充说:“你记住,要有非常之人,才可以建非常之业。愿你将来遇到的,不是这种没有出息的曾大人!”

杨度听着有趣,又见老师说得得意,想趁机说服老师,使他不反对少姬和代懿的离异问题,便说:“在日本的同学,都说老师思想保守,学生对他们说,我最了解老师,老师逍遥处世,通脱不羁,和自由平等思想暗合,哪儿是保守呢?”

王闿运挥挥手,淡淡一笑,他听到“自由平等”的字眼也不那么反感了,说:“随人议论吧,悠悠是非之口,何足深论。不过,我的为人绝不迁就世俗之见,比如,对你和你妹妹少姬,我看重的不是你们是我的亲戚,而是你们是我的学生。这哪里是思想保守的人做得到的!”

杨度笑着说:“这就是老师通脱不羁之处。在老师看来,少姬可以不做王家的儿媳妇,但绝不能不做老师的女弟子。老师,是不是这样?”

“是这样。找几个好媳妇并不难,找一个像少姬这样才学俱优的女弟子,可不容易呢。”王闿运兴致勃勃,很满意自己的处世态度。

杨度正想再说点什么,听到“噔噔噔”上楼的脚步声,周妈领着两个人从前院上楼来了。

周妈先向王闿运笑道:“又有你的两个大弟子来看望你啰。”

两个来人:一个三十岁左右,身穿紫红缎皮袍,天青缎灰鼠皮马褂,头戴照面镶嵌宝石的瓜皮小帽,一副贵公子气派。他是江西巡抚夏时的公子,名叫夏寿田,字午诒,也是湘潭人,是三鼎甲中的榜眼(一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以制艺写得好出名。另一个三十出头,端正的黑脸膛,穿日本士官生制服,辫子盘在头上,名叫杨毓麟,字笃生,长沙人,与杨度是同科举人,又同到日本留学,同办《游学译编》,又一同归国。他不像夏寿田和杨度是王闿运的及门弟子,只能说见了面叫“老师”就是了。两人都是杨度的同学与好友。

杨度见到两个同学,忙站起来,等他们向老师请安问好之后,相互拱手为礼。

周妈向王闿运耳语着什么,王闿运点点头,周妈便笑对杨度说:“少姬有事,要和你说几句话。”

杨度向夏寿田、杨笃生告了“失陪”,走进后院时,周妈低声告诉杨度刚才发生夫妻争吵的事,要他劝劝少姬,又说:“都是代懿那浑小子闹的,不过,你还是要劝少姬忍耐些,这样你老师才高兴。”

杨度离开周妈,来到后院。这里有一排上房,东西厢房,甚是齐整。甬道两旁几树梅花正冲寒怒放,虬干斜枝,花光莹洁。少姬正站在花下等他。

少姬约二十四五岁,外表很像杨度,有几分哥哥的爽直,又有几分女性的娇柔,脾气却比哥哥还高傲。她见杨度走来,叫声“哥哥”,眼神立即暗淡下来。

杨度像哄小孩似的,笑道:“小夫妻吵架,还值得真动气?”

“我要离开这浑小子,回娘家去。”少姬忍着眼泪说。

杨度性爱梅花,见了梅花,常常流连不去。这时他抬手攀弯较低的花枝,皱起鼻子领略花的清香,眼睛一眨,发现周妈在那边正慢条斯理地拾掇杂物,显然是有意无意地听他们讲什么,他故意提高声音说:“暂时离开这儿也好,你和代懿都冷静一下再说。”

“不是暂时离开,是离婚!”少姬补充说明。

“不要这么急嘛,湘绮老师不会舍得你走;再说,也该先问问母亲,还该写信问问伯父的意见。”他提醒妹妹由于父亲去世早,兄妹是靠做朝阳镇总兵官的伯父教育成人的,不能不尊重伯父的意见。

少姬没有做声。

杨度放开花枝,让花枝自动弹回去,弹落的花瓣落到少姬的头发上肩胛上,像片片香雪。杨度看看纤弱的妹妹,心软了,有些可怜她了,也不管周妈听到与否,脸色严肃地说:“人的一生,该像这梅花一样,烂漫开放,无拘无束,带给世界的是春天,带给人们的是美丽芬芳,同时也保持自己的品格,不受风雪欺凌。这就是我的看法。”

这种不着边际十足书生气的话,少姬倒是听得入耳的。她抬起头,阴郁的眼睛重新闪亮着,望着哥哥。

杨度向周围瞥了一眼,发现周妈不见了,又笑着补充说:“我在政治上,是主张君主立宪的,在家庭问题上也该是‘君主立宪’。丈夫是君主,但不是专制独裁;妻子是内阁大臣,主持全家事务。内阁大臣与君主政见相合则留,不合则去。”

少姬眼中闪着光焰,说:“好吧,即便母亲,伯父不同意,我也要离开王家,不受代懿那小子的腌臜气!”她相信母亲,伯父对她的溺爱,是不会不答应她的。

杨度回到楼上时,见楼上又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客人——齐璜。

齐璜外貌朴实敦厚,穿一件布袍,木工出身,受到王闿运赏识,被收为弟子。他就是后来蜚声中外的国画家齐白石。五十七岁后他定居北京,这时还在湘潭。

杨度和齐璜相见后,见这里已安排了桌椅,摆上了美酒佳肴。

早已回到楼上的周妈招呼杨度道:“单等你啦,快入席吧!”又低声问了一句什么,杨度笑道:“少姬准备暂时不提,过些日子再说。”

周妈向王闿运递个眼色,王闿运会心一笑,随即入席坐了,又指挥旁人就座。

周妈笑道:“晳子就要进京了,今天算是为你饯行。”大家因为她是并非主妇的主妇,所以表面上都尊敬她,请她也坐。她也希望她的地位在学生中得到承认,所以并不推辞。她是个爱说爱笑,有几分泼辣的女人。她那横宽脸的面积大,可以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嘴大可以一口吞个大肉丸子,又便于大说大笑,席上成了她施展本领的场合。

有人会奇怪:周妈这样一个丑婆子,王闿运怎么会宠她?其实,说怪不怪,有人喜欢吃臭鱼干,有人还爱吃更臭的什么,各自胃口不同嘛。既然史料这样记载周妈其人,我们当然相信这是真的。他凭什么宠她,是他们的秘密,我们就不多管这段闲事了。

同类推荐
  • 传奇李泽楷

    传奇李泽楷

    李泽楷以高超的理财之道和无惧强者、敢于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盈动现象”,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远见和胆识,李泽楷已成为香港最富传奇色彩的新一代商人,也是全球企业界涌现的又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认为,李泽楷赚钱的速度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快十倍!有人预测:李泽楷的大脑潜能发挥超过常人的5%!他是华人的骄傲。假如你不是李泽楷本人,那你就无法重演他的故事,也不可能复杂他的神话。
  •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从1989年以深圳为起点,史玉柱在经历了20多个春秋之后,最后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指点江山。在史玉柱身上承载着崇高至上的荣誉,也背负着巨大的失败,大起大落给这个原本普通的创业者烙下了非凡的印记。史玉柱最大的资本不是他的财富,不是他的股票,而是惨败之后的东山再起,而是以常人难有的勇气完成的人生大逆转。商海沉浮,史玉柱起死回生,再造奇迹,为无数创业者高高地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 张大千 徐悲鸿(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张大千 徐悲鸿(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介绍了张大千、徐悲鸿两位书画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剖析了他们通过不懈努力走向成功的历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有启示意义。
  •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此书取材民国之世,那时风起云涌,诸多往事,颇令人慨叹唏嘘。作为该段历史的创造者,民国文人无不挺身而出,欲图扭转危局。章太炎、黄侃、辜鸿铭等,狂狷桀骜,却皆胸怀天下,勇担重任;傅斯年、张君劢等以学术文章名扬天下,亦臧否人物,指点江山;蒋廷黻、翁文灏等更是难耐参政救时之热诚,入主中枢,尽职尽责;蒋梦麟、罗家伦作为民国教育界之佼佼者,执掌名校,功绩炳彪……本书甄选这十几位民国学人,性情各异,志趣相殊,但其所同者,乃胸怀天下的赤子之心,乃真学识、真风骨、真性情,即所谓“底气”。作者通过轻松平实的言语叙述其生平轶事,却给读者展现出了民国文人的名士风范与卓绝气度。
  • 南宋初年名相研究

    南宋初年名相研究

    本书是在坐着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全书通过对南宋初年三位名相李纲、吕颐浩和赵鼎的探讨,主要介绍名宰相的为政思想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措施,论述了李纲、吕颐浩和赵鼎在南宋建国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可供南宋历史研究者参考。
热门推荐
  • 徐仙翰藻

    徐仙翰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嫡女要上位

    重生之嫡女要上位

    她从未想过,口口声声说爱她入骨的夫君竟然会联合她的亲妹妹将她折磨的生不如死,当她满心绝望的咽下最后一口毒药之后,却发现自己竟又回到大婚当日……
  • 许你一生爱你一世

    许你一生爱你一世

    那个雨天,她体验到心死的感觉。那个雨天,她失去一直深爱的人。那个雨天,她明白了什么叫欺骗。两年后,当他再次出现在她眼前,她平静的看着他和他身边的女孩,却在擦肩而过的时候留下了苦涩的泪水。“这就是你给我的礼物?第二次的心死?我承认,你做到了。”冷冷的说完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却没发现身后的他正心痛的看着她,不爱,又怎会心痛……
  • 人类宝藏之谜

    人类宝藏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都市迷情之情仇恩怨

    都市迷情之情仇恩怨

    富家女紫雅一次遇上“爱情高手”周阳,两人一见“如故”,迅速坠入爱河。紫雅父母得知后极力反对,无奈此时的紫雅已有身孕,更舍不得对周阳的一片情深。于是,故事便从此展开,一场场三角恋的卷入,以及各种追杀,让故事更上一层……
  • 蜀将传

    蜀将传

    (我偷偷开新坑,谁也不知道。)这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世界,也不是一个完全游戏的世界。它是一个幻想与真实纠缠不清的时代,亦是一个杀戮和战斗无所不在的时代。然後,一个本来不属於这个时代的人,出现在涿县。
  • 新世界穿行者:火影忍术在阿拉德

    新世界穿行者:火影忍术在阿拉德

    《新世界穿行者》的主角来到了阿拉德大陆,作为一名会使用忍术的鬼剑士,将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 妃常嚣张:拐带冰山邪王

    妃常嚣张:拐带冰山邪王

    一个巨浪打来,她居然穿越了,成为大岭王国第一废材丑女!然而当丑颜褪去,却是一张何等惊世绝艳的容颜!太子殿下?本小姐还看不上眼!天才姐姐?本小姐动动手指头就能把她虐成渣渣!什么?一大波无良亲戚正在赶来?本小姐一并打包送走!神器在我手,神兽当领头,从此天下谁敢拭锋芒!“娘子,为夫敢。”某男子邪魅一笑,将她一拥入怀。
  • 法律文书教程

    法律文书教程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法律文书教程》就是其中一部。
  • 大明国士

    大明国士

    崇祯十七年正月,客户总监唐遥在四川某镇的悦来客栈醒来。在乱世中一番挣扎求存之后,得知自己所附之身竟是大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巾帼女英雄秦良玉之孙时,面对这大明天下的分崩离析,他决心重振威震天下的白杆兵,立中流之砥柱,扶大厦之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