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8600000009

第9章 给郁达夫写封信

春天过去了,夏天也过去了,转眼已经到了1924年的秋天。

北京的秋天,天空蓝蓝的。一阵风来,巷子里的老槐树便飘下一朵朵似花又不是花的落蕊,朦胧而又充满希望,它们在风中追逐,快快乐乐的。

沈从文与落蕊一样快乐,一样朦胧而又充满希望。他靠在床头,在暗淡的灯光中,在姐姐给的棉被上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契诃夫的小说似乎是信手拈来,身边的一个女人、一个赌徒、一个吝啬鬼,他们生活中的每一桩微小的事情,经他用一些平凡的词语组合起来,便成了一篇精湛的小说,让人读着总会有些感动,或者是突然就明白了一些以前没有明白的道理,感到这小说有味儿。

沈从文读了许多有味儿的小说,当他自己来写作时,便想把他记忆中最深刻的写出来。父亲为响应武昌起义,在家乡组织当地武装的暴动,作为起义的领导人之一,父亲动员他的兄弟和表兄弟们都参加了。可是,清朝的军队潮水般涌来,暴动很快被镇压,清军每天都在挥舞着大刀杀人,杀了足足一个月。

那一年,沈从文九岁,目睹了整个起义过程,他印象深刻最不能忘怀的是杀人,像杀猪宰羊般残忍地把一个个鲜活的人就这么给杀了。那样的场景,那样的场面,那样的故事……环境似乎不那么理想,故事却十分地震撼人。于是,沈从文开始一边回忆,一边书写,一口气写到下半夜,这才倒下去迷糊三四个钟头。

天一亮,他一个鲤鱼打挺起身,打开那扇紧紧关着的小木门。吱扭的声响过后,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进来,沈从文使劲地吸了几口,头脑顿时异常地清醒。他再回过身,把昨夜写成的一篇文稿重新誊写一遍。他誊写得特认真,一边誊写一边修改。然后,带了这誊写得一丝不苟的稿子,满怀希望地走向邮局。

他虽然是个颇有天才的作家,而且这时也已经读了不少书,特别是还有过很丰富的经历,有了不少感动。可是,仅有这些还是难以写出一篇好文章来。好文章还需要一些好的表述,需要对表述人物事相的理解,这种理解常常决定了文章的成败。

读者渴望阅读小说,不是想听作者发牢骚,或者讲述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而是想分享作者那种对简单故事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不能说教,只能够非常自然地融入到作者表述的人事关系中。

这是一个技巧问题,也是一个思想深度问题,天才的沈从文开始时在这些方面似乎也有些欠缺。他一边听课看书,一边更加勤奋地创作,一篇又一篇地创作,修改,誊写,然后在信封上写下《晨报副刊》的地址,贴上邮票,虔诚而又满怀希望地投进邮箱。遗憾的是每一次希望结果都变成泥牛入海再再无消息的失望。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一次又一次勒紧裤腰带翘首盼望时,《晨报副镌》的主编孙伏园,正把他接连不断寄来的一大摞稿子一一排列在书案上,面带苦笑地对同仁说:“看,这就是沈大作家的稿子!”完了,孙伏园微微一笑,沈从文所有的稿子,便在他不屑的笑声中被扔进了垃圾桶里。

军长给的三十块大洋,他早就花光了;如今闭门写作,与人交往的机会少了许多,蹭饭吃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饿着肚子,他还是要写,而且根本就不用去胡编乱造,似乎每篇文章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在脑海里留下的一点记忆、一种印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却只想到写自己生命过程所走过的痕迹到纸上。”

一篇篇过去的记忆印象中的文稿写出来了,始终还是不能发表。事实上,对一个初入写作门槛的人来说,这样的时间并不算长,而且是太短大短,从1924年8月到1924年的10月底,沈从文的创作总共才有两三个月的时间!

然而,从人需要吃饭这个角度来说,两三个月的时间又实在是太长太长。沈从文被眼前的生活困境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一心只想发表文章,换些铜钱来解决肚皮问题。他开始改换题材,笔头滑到了自己眼前的生活困境上,写公寓里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让他痛心或赞美的事情。

沈从文从风土淳朴,尚未开化且封闭的湘西,来到历史悠久中西文明交汇激荡开放的北京,虽然才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却不但跨越了相隔近五千里的空间距离,还跨越了相距更远的文明形态。由于这种巨变,他精神上已经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感慨,产生了诸多的凄清,无聊和烦恼,借着写作来狂歌痛哭,做一点梦,说几句呓语,安置安置自己空虚渺茫的心,这实在是天赐的一种特殊宣泄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更实际的愿望,就是他迫切想借此能获得更多烧饼和馒头的那个愿望。他曾就此事自嘲地说道:“无聊(实在找不出聊)与闲暇,才学到写文章。想从最低的行市(文章有市价,先生大概是知道)换两顿饭吃。萎萎蕤蕤活下去再看。”

沈从文写得手都发酸了,眼前甚至星星闪闪起来。那满纸的辛酸泪,还是换不回一个冷馒头。“我正同陷进一个无底心的黑暗涧谷一样,只是往下堕,只是往下堕……”沈从文很真实地描述心底的感受。刚写到这里,有人敲门,声音有点儿粗暴也有点儿野蛮。

门打开了,是房东站在他面前。一个长得慈眉善目的北京老人,敲起门来也这么下手。见他微笑地望着自己,沈从文立刻明白他此来的目的,禁不住心里虚怕起来。是该交房租了!可今儿肚里就昨晚的两个冷馒头,午饭是一杯清水,今日的晚饭又只能厚了脸皮赊来一个两个馒头,哪里还能去弄些大洋,来交这拖欠了两个月的房租!

沈从文虚怕得蔫了,傻傻地站着。“在干吗呢?把门关得这么死?”老人看了他一眼,径自走进屋内。沈从文还傻傻地站着,老人已经拿起床上的几张稿子远远地歪着头看。“写小说呢?”老人回头瞅一眼沈从文。沈从文有点不知所措,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只是憨憨地望着老人傻笑。

老人的目光离开稿子,看一眼这空无一物的“窄而霉小斋”,然后闭上眼睛,像是在回忆什么。过一会儿睁开眼来,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先生,我告诉你,咱们院里的七号房,住的是位比你大不了多少的先生,他是写诗的。我去他那儿,就给我念了一首,写的是北河沿儿大树、白狗,还有公寓中抽苗的茨菰,天空中带哨的白鸽,厨房中大师傅油腻腻的肥壮,七个韵脚,多美的诗!可惜我给忘了。你写的这些,是小说,对吧?”沈从文点点头。“这俗话说,秀句出寒饿,诗人例穷蹇,文人一个个都是在贫困潦倒之中出佳作的。我这小院,保不准今后还真能出个大文豪呢。”

第一次听老人说这些,而且说得又这么好,沈从文有些吃惊也有点儿激动说:“不知我能不能熬下去。”“年轻轻的,说这丧气话。当年杜甫在那样的破屋里,不是也没有倒下,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唱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呀,可文人为什么都这么穷呢?”老人听了沈从文这一句,静静地把他看了好一会儿,一笑说:“不穷的,能安心来写文章吗?不穷的读书人,不是做官就是做生意去了。”“没想到,您老对文化人懂得还真多。”“小瞧人了,是吧。走,你跟我来看看。”

于是,沈从文跟在老人的后面,第一次走进了他住的房间。房间约有沈从文住的“窄而霉小斋”五六个大,墙上挂着的许多中外著名文学家的照片或画像,如陶渊明、李长吉、拜伦、高尔基等等,老人热情地给沈从文一一说出这些作家的根底,有些沈从文竟然都没听说过。

“您老懂得真多。”沈从文真诚地说。“我这儿住的都是文化人,周围又这么多大学,这叫‘近朱者赤’。何况,我还念过三年小学。”老人自豪地说着,又给沈从文讲起了陆游,还提到了陶渊明。

“像陆游,‘行遍天涯等断蓬,作诗博得一生穷’;像陶渊明,‘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都是一个穷字了得。”“就是,像我,成就方面虽不能跟他们比,一个穷字倒是比他们更甚了。”“知道,知道,你不说我也知道。我到你那儿去,也只是想看看。”老人说着,脸上显得很快乐。

很久以后,沈从文在回忆这位老人跟他的这次交往时说:“他从这种行为中得到快乐,似乎比一时得到房客一个月的租金还要多……说起古今中外文学家遭受厄运……他就会从古来世界上的事情,联想到眼前的事,总不免叹一口气,不仅不再启齿要钱,反倒在吃晚饭时,特意将菜开得丰富一些,尽你把账欠下去。他开公寓的本意,是要赚一点钱的。可是如此一来,到后终于折本倒闭了。”

沈从文遇上了好房东,该付房租时不用愁。这些都是当时“北京的好习惯”,还在继承着中国古代那种地道的非商业性的伦理道德。尽管如此,沈从文仍然经常处于没有饭吃的境地。公寓附近,有许多小饭馆,沈从文扎紧过几次裤腰带,兜里虽早没有一点铜板的味道,饿急了时,咬咬牙,还是小心地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过去。

“我是个学生,没钱了,能不能赊一碗面条?”老板看他一眼,竟然点了点头。

有了这第一次,以后沈从文便长去赊了。当然,每次都是勒紧了好几次裤腰带之后。许多年过去了,沈从文重新回到这里,还见那时常去的那个小饭馆的欠账牌上,写着“沈从文欠3.6元”。在公寓附近,有一个卖煤油的老人,为人善良,极富同情心。学生们不仅可以向他赊煤油,还时常跑去对他说:“我们是学生,没有钱,能不能借给我们一点?”老人手头方便时,也总借出一块两块。在这些借钱的学生中,沈从文算是借的次数最多的一个。

此前的北京,照清廷规矩,举子入京会试,没有钱,可以赊账。到民国初年,科举制度虽然已经废除,但遗风犹存。凡住北大附近公寓的穷学生,在公寓和小饭馆吃饭,照例可以欠账。就因为这些,基本上没有一点经济来源的沈从文,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虽然是在有一顿没一顿情形中熬着,却一天也没有放松看书和写作。有时肚子正咕咕地欢唱着,只要听人说某处又有一本什么好书,就像袋里揣了多少钱一样,不管路途有多远,紧紧裤腰带跑到有这书出售的书摊边,装作是买书的神气,傍近卖书人聊天。人一熟,就坐在旁边小凳子上,一直将书看完……

然而,寒冷的冬天还是来了。人们似乎还刚吃过中餐,太阳就藏起它那淡淡的光亮,像怕冷似的,躲进叠叠比棉被厚了几多的云层里。凛冽的北风,开始摇曳着仿佛是干枯了的柳树,好似与它有什么深仇大恨。风放肆地吼过一阵后,漫天纷纷扬扬飘起雪花,使得在路上走着的人,觉得更冷,更加迷茫。

因为欠公寓房租和伙食账太多,沈从文已经不好意思再吃公寓里的饭,外面的馆子,能赊的都欠了些账,最多高达五元五角。总之,所有能赊到吃的地方,此刻是都不能再去了,结果便只能在风雪中溜达。

身上就两件单衣,雪花铺满了头发肩膀,他打着战抖,却还是忍受了。忽然,他又想写点什么了。这回不是先想到要换烧饼馒头,而确实是有些话想说出来。他匆匆地赶回“窄而霉小斋”,进屋就到床头翻出纸笔,只是还来不及写出一个字,房东却突然出现了。原来是他进来时忘了关门,这会儿望着房东,还真像是一个罪犯突然就遇上了警察。沈从文不敢看他,又不得不看他,心里又惊又怕,更多的是愧疚。

老人却很高兴地递给他一张报纸,说:“你看看,就是七号房的那位顾客,发表了一首诗。”沈从文拿起报纸,目光投在那首诗上,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老人见他那魂不守舍的样子,有些明白他心中的感受,便不再久留,笑笑就走了。沈从文看看床边的那支笔,那一叠稿子,这才发觉刚刚想起来要写的什么全没了。走出门去,望着茫茫的天空,突然感到,浪漫地听课、读书、写作的日子已经走到了头,眼前的饥饿,就像这冬天的雪花一样,已经把一切鲜艳的色彩都遮盖了去,只留下茫茫的一片。

什么都没有了,沈从文就只剩了饿的感觉。他想大声喊几声,可又怕惊扰了别人,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再次走进“窄而霉小斋”,他似乎又记起了那要写的东西,便再拿起了笔来。

仍然是公寓里的一个故事,写出来了能不能换到馒头呢?就算能,也一定要较长的一点时间。那时候,我恐怕是冻死在雪中,几只老鹰正津津有味地啄我这不多的一点肉了。这些畜生一定是边吃边喊:“全是骨头,全是骨头!”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沈从文在心里问自己。

年初的时候,满叔远刚走不久,有一天他突然因而耐不住饥饿而想回乡下去,后来又想,回去太没面子,干脆到北方的军阀中去当兵算了。他甚至去天桥的杂耍棚的一张木桌前排队,看着前面的人依次在这张木桌前画押按手印。可快轮到他时,他突然对自己说:“我已经读了点书,有了自己的理想,而且早已是厌倦了兵营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去呢?”

于是,他匆匆地溜了,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回到“窄而霉小斋”,又开始继续原来的生活。虽然艰辛,却也不乏浪漫。只是这艰辛浪漫的生活还是得有些东西来支撑,至少每天得有几个冷馒头或是烧饼之类。

就为这些个东西,他又想到去卖报。四处问了问才明白:自己是没资格卖报的,因为像他这么一个说话人家不太懂的乡巴佬,是没人要他卖报的。

那就去讨饭!这么想着,沈从文走上街去,左顾右看,却是怎么也开不了口。终于看到一个要饭的老人,他走过去友好地说:“大爷,我跟你当个学徒好吗?”那老乞丐瞪了他一眼,说出了一番令沈从文目瞪口呆的话来。五十多年后与人说起这事,沈从文感叹道:“没想到,北京讨饭非常严格,叫花子都结成帮,有严格的规矩。这个街道归我管,你想进也进不去。对外地人来说,想当乞丐都不成。”

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难道就不是我们这些乡下人该待的地方?可我这个乡下人并不比这里的人少了什么,为什么偏偏就只能总是待在乡下呢?沈从文在心里愤怒地喊着问着。由于太激动,他感到鼻子下面黏糊糊的,有什么东西像是要流下来。伸手一摸,竟是一手的鲜血。又流鼻血了,这种事真不该这个时候发生。其实,要活下去的路还很多,但要写作地活下去,却很难有办法。思来想去,沈从文决定写几封信去撞撞运气。这天底下,应该还是好人多。我如果发达了,有一个文学青年来向我求救,我一定会声援他,帮他找一份时间不是很长的工作,让他不受饥饿之苦,安心地学习,写作。

沈从文这么想着,年轻的脸上露出憧憬的微笑。他开始在脑海中搜寻可以求援的人,首先想到了郁达夫,想到了冯至说过的那句话:“郁达夫先生非常热情,对人很有同情心,喜欢帮助他人。”对,我就给他写封信。沈从文眼里闪着希望的光,本来苍白的脸也泛起了淡淡的红色。他虽然有一颗高贵的心,平时对人却一直都非常谦卑。写这种求助的信,他用了更谦卑的语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写信的无奈。

A先生:

在你看我信以前,我先在这里向你道歉,请原谅我!一个人,平白无故向别一个陌生人写出许多无味的话语,妨碍了别人正经事情;有时候,还得给人以不愉快,我知道,这是一桩很不对的行为。不过,我为求生,除了这个似乎已无第二个途径了!所以我不怕别人讨嫌,依然写了这信。

写完这一段,沈从文感到表述的比较满意,转念又想,如果他不愿来理会这种事呢?真要是这样,我就得消除他的顾虑,以免他为难。这么想着,沈从文赶紧写了接下来的一段:

先生对这事,若是懒于去理会,我觉得并没什么要紧。我希望能够像在夏天大雨中见到一个大水泡为第二个雨点破了一般不措意。我很为难。因为我并不曾读过什么书,不知道如何来说明我的为人以及对于先生的希望。

他拿着笔稍稍组织了一下词语,紧接着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的状况和心情:

我是一个失业人——不,我并不失业,我简直是无业人!我无家,我是浪人——我在十三岁以前就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过去的六年,我只是这里那里无目的的流浪。我坐在这不可收拾的破烂命运之舟上,竟想不出办法去找一个一年以上的固定生活。我成了一张小而无根的浮萍,风是如何吹——风的去处,便是我的去处。湖南,四川,到处飘,我如今竟又飘到这死沉沉的沙漠北京了。经验告我是如何不适于徒坐。我便想法去寻觅相当的工作,我到一些同乡们跟前去陈述我的愿望,我到各小工厂去询问,我又各处照这个样子写了好多封信去,表明我的愿望是如何低而容易满足。可是,总是失望!生活正同弃我而去的女人一样,无论我是如何设法去与她接近,到头终于失败。

一个陌生人,在这茫茫人海中,更何处去寻找同情与爱?我怀疑,这是我方法的不适当。人类的同情,是轮不到我头上了。但我并不怨人们待我苛刻。我知道,在这个扰攘争逐世界里,别人并不须对他人尽什么应当尽的义务。生活之绳看看是要把我扼死了!我竟无法去解除。

一口气写到这儿,沈从文舒了口气:“我该写点自己的希望和想法了。”这么想着,他接下来写道:

我希望在先生面前充一个仆欧。我只要生!我不管任何生活都满意!我愿意用我手与脑终日劳作,来换取每日最低限度的生活费。我愿……我请先生为我寻一生活法。

写到这里,他又记起了郁达夫先生在《沉沦》里说过的话,忍不住大声地背诵起来:

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沈从文诵读过后,心里突然热了许多,于是又在信中补充了一句:

我以为:“能用笔写他心同情于不幸者的人,不会拒绝这样一个小孩子”,这愚陋可笑的见解,增加了我执笔的勇气。

该写的似乎都写完了,沈从文长长地舒了口气,对着写成的文字凝目了好一会儿,伸手拿起来叠好。突然他又想起什么,再把信展开,认认真真地写上:

我住处是北京西城×××庆华公寓××号“窄而霉小斋”,倘若先生回复我这小小愿望时。

愿先生康健!

同类推荐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0位发明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发明、人生格言等知识,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自1950年至2013年国务院授予的航空工业历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列入党中央、国务院14次表彰大会之一的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也一并收入,共计l38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内容丰富,实为记录航空英模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员阅读。
  •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他的出身,历来说法不一。一种是浙江海宁陈氏。据《清朝野史大观》所称,康熙年间,皇四子雍亲王胤禛与朝中大臣陈阁老很相善,王妃钮祜禄氏生得非常美貌,深得雍亲王宠爱。
热门推荐
  • 倦离堂

    倦离堂

    欢迎来到倦离堂,我是这里的老板苏紫,这里可以实现你的所有愿望,你,只用付出你的灵魂即可。
  • 第五审判序列

    第五审判序列

    秩序,规章,四大审判序列守护的尼塔拉,最后却再度被恶魔侵入。五个年轻人组成了第五个审判序列,开始寻找恶魔回归的源头。光之精灵,夜之精灵,月族,法师族,死灵,仙女龙,恶魔。沉睡着龙的冰封山脉索拉雅,七色彩虹守护的精灵巨树奥瑞丽欧,湖上城堡赫洛,悬空圣地通灵学院。复仇的千年前的古代死灵王子,代行神之力量的圣徒,蝴蝶与小精灵环身为伴的吟游诗人,身怀东方古老秘术与神魔力量的德雷伊尔旅者。一个崭新的西方魔幻史诗世界,托克希尔十二天神和五大秘法组织维持的阿尔雷斯特大陆,在旅行者的面前慢慢展露。骑士、侍卫、艺术家、医师、东方旅者,用他们的才能和智慧,谱写着命运既定的未来。续集,阿尔雷斯特史诗第二部,本作前传《剑之学者》,希望大家关注~谢谢~
  • 毗尼日用录

    毗尼日用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良之无法无天

    不良之无法无天

    少年吴涛,自幼窝囊懦弱。元旦晚会结束,惨遭同学殴打,全班无一阻止,均报以冷漠嘲笑。从这天起,吴涛明白一个真谛,这世界只有够恶才能生存下去!“你要记住,‘吴涛’的‘吴’,不是‘无能’的‘无’,而是‘无法无天’的‘无’!”......
  • 恋爱是个技术活

    恋爱是个技术活

    本书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择偶指南,是给想谈恋爱、正在谈恋爱、甚至失恋的人看的寻爱秘籍。本书和您分享的内容有:男女恋爱路径图、让恋爱升华的爱情原理、如何准确并且高效率的择偶、拉近彼此距离的约会技巧、保持恋人关系稳定的做法、分手的心理原因以及戳穿谎言的方法,等等。为您全程揭秘男女之间奇妙的关系以及复杂有趣的心理,教您更好地谈恋爱,让恋爱之路更顺畅。
  •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狠狠宠,娇妻要不够

    总裁狠狠宠,娇妻要不够

    替人嫁了克妻男,原本以为是深渊,没想到却是豪门霸道总裁。人前,她是命苦的代嫁丫头。人后,她是恩宠万千的豪门阔太。当所有人都以为她即将被克死之时,她却在这个时候打了所有的人脸!炫目华丽的豪嫁婚姻;频频露脸时尚阔太;更有颜值爆表的老公狠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白无常:灵魂收割者

    黑白无常:灵魂收割者

    他们是闻名民间的鬼差,亦是黄泉路上的接引者。神秘的孟母,仅仅是鬼界主宰者的分身的阎王,活泼的提灯鬼。他们的故事,又将会如何开展?
  • 傲世玄尊

    傲世玄尊

    一代杀手之王意外陨落,重生废物少族长之身,四周虎视眈眈,处境堪忧,以卑微实力踏上修炼一途,战尽天下,命逆苍穹。这是一片百族林立,亘古长存,浩瀚无垠的世界,修士以玄力重塑肉身,以神通撼动诸天,一念起,众生黯灭,一念寂,诸天归墟。独挡千古错,冷漠自逍遥幽微烛玄道,方寸证通天重生证道掌神通,战尽天下独称尊。境界划分:元血、塑玄、神通、化虚、归象、万道、浊阳、通天……粉嫩新书,求广大父老乡亲包养,收藏、点击、票票来得猛烈些吧。玄尊读者群:250023328,欢迎入裙,敬请支持。
  • 呆萌天师:驱鬼路上桃花开

    呆萌天师:驱鬼路上桃花开

    言氏女,通阴阳,知两界,以除鬼捉妖为己任。以吾道心,证六界门,四象卫持,修罗界开,红莲之火,焚!一张黄符,驱走了厉鬼,却招来了桃花。姑娘,我愿为你冬暖被窝夏摇扇,求交往!让让,你背后有鬼!看呆萌女如何为驱魔抓鬼事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