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2800000006

第6章

盛家老寿星的丧事是在鬼子撤退后的第三天举办的,同时埋殡的还有离石“盛德荣”商号的王掌柜。

水旱码头碛口眼下最兴旺最发达的盛、李、程三大家一时都被牵动了。要不是国民政府有令,非常时期不准长时间聚众操办婚丧之事,这事宴还不知要弄得如何铺张呢。

在老寿星停尸床前哭出第一声的是盛如荣的小孙子盛慧长。

盛慧长的娘爱看戏,盛慧长是被他娘生在戏场的。也不知是不是给人挤的,这小家伙长着一条细而长的脖子,一天到晚都像在抻着脖子看戏。于是盛家上下就把他叫作“蛇丝二吊子”。“蛇丝子”即孵化不久的小蛇,“脖子”长。所以把这小爷叫作“蛇丝子”倒是没有冤枉他。至于说他是个“二吊子”、七成成、傻瓜蛋,那可真是天大的冤枉!盛家这位小爷四五岁就能将《三字经》《百家姓》倒背如流。他娘带他到黑龙庙看戏,戏一散他就能将大段大段的戏文学唱下来。大人们当他面说话,他听上一遍就能连神情带腔调学说个八九不离十。你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二吊子”、“七成成”、“傻瓜蛋”呀!

在水旱码头碛口,“奶奶”不叫“奶奶”,叫“牛牛”。盛家小爷盛慧长听说躺在床上的“老老老牛牛”死了,就哇哇大哭起来。他的老姑盛如蕙红肿着两眼朝他喝道:二吊子,住嘴!

盛慧长不明白“老老老牛牛”死了,为甚不许哭,就哭得更伤心了。盛如蕙弯腰摸摸慧长头顶上的朝天小辫,用软软的声音道:二吊子,听话啊!“老老老牛牛”现在正动身要往天堂去,你这一哭,她老人家还不迷了路?待会烧过“倒头纸”,咱大家一道哭。到那时,我们二吊子想怎哭就怎哭。

如此,盛家这位小爷只好闭了嘴、屏了声,两眼滴溜溜转动着看大人们都在忙些什么。只见他老姑盛如蕙朝屋子里的男人们挥挥手,男人们便很听话地退出屋门去了。老姑瞅瞅站在炕边的他,皱了眉头道:二吊子,你也出去。

盛慧长却倔倔地站着,就是不挪窝。老姑盛如蕙叹口气只好作罢,回头命女佣端来一盆热气腾腾的香汤,又让秀兰、秀芝两位姑姑帮忙,想把老寿星已经上身的寿衣脱下来,重新为她老人家沐浴净身。可老人家僵得像根木棍儿,根本无法脱衣,只好将就着把能够探得着的地方再擦洗一回。老姑一边动作一边慢声细语说:老老牛牛啊,您老人家洁洁净净一辈子,到头来却要邋邋遢遢走了,这让我们做小辈的如何过意得去啊!说着眼里便有大颗大颗的泪珠溢出来。秀兰和秀芝两位姑姑也无声地哭了。于是便让男人们进来,先找了一枚干净的铜钱款款塞入老寿星半张着的嘴巴里,麻纸一张盖脸,又将七个铜钱大的小面饼穿上一截干草塞入手心。盛慧长看见那干草的一端拴着一根细麻绳,听老姑说那叫打狗鞭,是让老老老牛牛一路驱赶野狗顺利升入天堂的。爷爷他们将老老老牛牛横着摆在炕头,炕下放个大铁盆,便将一摞纸烧着了。火光一起,屋里屋外跪下黑压压一片人。盛慧长也被如蕙老姑拉了爬在地下,粗粗细细的恸哭声轰然爆响。

在一片呜呜哇哇的哭声中,慧长听得女人们咿咿呀呀载泣载诉的哭声特别中听,只有珂珂、璐璐和几个未出阁的小姐丫头在哽哽咽咽抽泣,听上去活像一群吃坏肚子的小狗在打嗝。男人们只知呜呜,声音低沉而喑哑。爷爷一边哭一边擤鼻涕,慧长看见有一团鼻涕照直甩在了伯母额头上。听着看着这一切,他一点儿都哭不出来了。突然腿上一阵剧痛,侧转身一看,原来是母亲故意拧了他一把。他摸着大腿哇的一声哭了。这时,身后一个陌生的声音叫道:大家节哀顺变吧。老太太高寿,是喜丧,哭多了不吉利!四周哭声顿止。一片衣裾窸窣声中,人们纷纷起立。

王掌柜的灵棚搭在三槐堂“人门”之外,人已进了棺木。王家、盛家的人一拨拨进去行祭奠之礼,有七八个和尚绕着灵堂转圈儿。他们的秃头亮光光的,脖颈间都挂着一串油汪汪的紫檀木珠子,两只手交合着举于颌下,口中不停地嘟囔着什么。

当日子夜时分,盛家老寿星被装进棺木,置于灵堂。灵堂设在待月庐正面抱厦下,用三十丈青布结挽而成。两侧用白纸剪成长长的挽联。左金童、右玉女,宝马、香车成双结对。棺木前置香案,上点“水灯”(当地风俗,灵棚点掺了水的油灯)一盏,还有四荤四素八碗供献。盛家男女这时都换穿孝服,依班辈前来祭奠。在和尚们打坐念动超度亡灵经的同时,白日剪好的悬塔挂到了三槐堂天门外。老寿星的悬塔好气派!偌高偌大的天门一侧居然挂不下来,只好在半人高处连拐两个弯爬高后再让它悬垂而下。王掌柜的悬塔已先一步挂在了人门旁。三槐堂外这并排挂着的两副悬塔,以及镶嵌于白色剪花之中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同仇敌忾驱逐倭寇”的大字吸引了古镇碛口及附近村子的许多人前来观看。人们指点着,忆及老寿星、王掌柜生前的种种事迹,众口一声诅咒狗日的日本鬼子出门都撞枪子儿。

崔鸿志来到三槐堂前,他好像刚刚赶了好长的路,带着一身尘土、汗水走来了。见这里聚集了这么多人,他就劝众人快快回家。有几个年轻人说要参加游击队,崔鸿志说让到游击队队部报名。

“正事宴”举办的日子定在第二天。

第二日一早,盛慧长还在被窝赖着,忽听天门外“呜呜哇”一声大号鸣过,盛家雇用的三班吹鼓手一齐奏响哀乐。慧长被母亲提溜着爬起来匆匆穿了孝服跑出门外,只见盛家的男人女人白花花一片已恭立待月庐大门一侧,鼓乐班子在孝男孝女们的恸哭声中被迎进院门。四个“礼生”出现在正屋外的高圪台上,“通赞”宣布“开奠”,于是鸣炮奏乐,全天的奠仪正式启动。接下来是“祭风神”、“祭菩萨”、“拜榜”。“引赞”像应声虫似的附和、复诵“通赞”的口令。“文赞”用唱歌似的调子诵读一篇篇祭文。“哑赞”则一声不吭地点拨那些呆头呆脑不能正确领会“通赞”口令的男女。

各种仪式按部就班进行。

盛慧长听大人们说,全部奠仪中最数午奠隆重。在水旱码头碛口,丧祭中本来就有“笑奠”的习俗,即借奠仪开各类外戚们的玩笑。而李莺莺高寿过百,是“喜丧”,所以那些礼生是必要生着法儿逗乐子的。这倒有趣。盛慧长便老等着午奠的到来。

可是,待到午奠真的到来时,竟也索然无味。他被母亲挟持着按“通赞”、“引赞”发出的口令一会儿“序立”,一会儿“俯伏”,一会儿“跪拜”,一会儿“平身”,一会儿“出列”,一会儿“复位”,一会儿“上香”,一会儿“献馔”,弄得昏头胀脑,疲惫不堪。春日的阳光热烘烘悬在头顶,白茫茫一片中,有人发出短促的鼾声。他听得一只蜂子嗡嗡着从他的耳边飞过又飞来,飞来又飞过。嗡嗡声持续不断,忽然化作黄河滩头奔腾的浪涌,而他浑身赤裸正在浪涌间腾挪翻滚……忽然听得有人咿咿呀呀唱起小曲曲来。盛慧长强撑着眼皮朝高处看去,原来是“礼生”们在唱“主吊挽歌”,竟将老老老牛牛一辈子瓜长蔓短的往事编成曲子唱得合辙押韵、荡气回肠。那时,四“赞”主从换位,“文赞”主唱,“通”、“引”作配。“哑赞”也不“哑”了,时不时插科打诨,将人们逗得一会哭一会笑。慧长的精神为之一振,正要仔细听去,那歌儿却已接近尾声:

风摧杨柳雨打蓬,

百花凋残在严冬。

可怜纤纤兰花指,

一朝化作血玲珑。

天啊天,

天若有情天雷震,

灭绝倭寇小日本!

地啊地,

地若有情地火腾,

灭绝倭寇小日本!

神啊神,

神若有情神圣出,

灭绝倭寇小日本!

鬼啊鬼,

鬼若有情鬼魅生,

灭绝倭寇小日本!

那“灭绝倭寇小日本”一句,由“四赞”和声唱出,听上去如呼唤,如吁请,如呐喊,如恸哭,如梦乡中炸响的惊雷,如传说里黄河发出的龙吟。之后,“四赞”突然沉默了,沉默着眼望虚空久久伫立。盛慧长只听得黄河滩头浪涌飞溅传来的哗哗声、众人喘息响起的呼呼声和无数颗捏紧的拳头发出的咯咯声。蓦地,那“文赞”一甩散落在额前的碎发,发出一声曲里拐弯的“咦——”接着唱道:

日子好比一盆火,

再苦也得笑着过。

想当年老寿星芳名莺莺,

她本是李家山豪门千金。

她的父李运旺大名鼎鼎,

李家山扛伞头远近闻名。

李伞头他还是梨园功臣,

斥巨资建班社娱乐民众。

道情、梆子、小花戏,

你想看甚就演甚。

李小姐她从小拜师学艺,

更比那“咳咳旦”伶俐聪明。

李小姐风流俊俏人人爱,

佳人绝色又偏是顽蛮任性。

倾倒了古镇碛口万千男女,

迷住了盛家小爷景涛后生。

黄河滩头乾隆石,

卧虎山后猫圪洞,

他二人偷情偷得烈烈轰轰。

现如今李小姐喜得传人,

盛秀芝她本是莺莺重孙。

你别看秀芝她外表实诚,

自小就学会了日哄男人。

游击队长崔鸿志,

古镇碛口一英雄。

自古道英雄难过美人关,

崔队长剜苦菜迷上了狐狸精。

……

盛秀芝近年来身子骨一直不大好,这时,她正靠着丈夫崔鸿志跪在灵棚下一片孝男孝女中,倾斜着半个身子一副气力不支的样子。猛可里听得那“文赞”七拐八绕编排开了自己,盛秀芝做一副着恼的行状顺手脱了一只孝鞋就冲“文赞”砸去。“文赞”像是早有防备,头一偏,那鞋子恰好扣到了“通赞”亮瓦瓦的光头上。

一院子孝男孝女亲戚朋友,以及重新攒集过来看热闹的邻里都笑了。笑着叫:剜苦菜迷上了狐狸精,好,好,好!

原来盛秀芝早年做姑娘时竟是个能歌善舞的。正月里各村的秧歌队在黑龙庙唱小花戏,她曾扮过一个狐狸精。小戏演完后,又被观众吆喝上台和那时还不是丈夫的崔鸿志对唱过一回小曲儿。这两码事本来是“卖瓜籽的碰上耍把戏的——两无瓜葛”,可后来又出了一件事,却把二人连到一起了。那一年崔鸿志被学校开除回来,李子发将他请到天成居做了二把刀(方言,二掌柜)。有外地客商朝他建议,弄些苦菜凉拌,清淡可口,最是山外人爱吃的。崔鸿志一想,可不,这苦菜命贱,遍生吕梁山的沟渠路畔荒坡野洼,富人极少问津,穷人却将它们当做半年的口粮。那东西可是有多种多样吃法的,如果仔细泡制,确是清淡可口。于是有一天,崔鸿志就独自上山去剜苦菜,想着先做点试验。当他正钻进一条小沟埋头一片鲜嫩的甜苣时,背上猛地被一颗青杏打了一下,抬头一看,见山包上长着一棵杏树,却不见人。崔鸿志的心头突然响起本地流行最广的小曲曲《掐蒜薹》的旋律,因将词儿稍作改动,信口唱道:

我在这沟里剜苦菜,

头顶扔下青杏来,

这事儿好奇怪!

崔鸿志唱罢,埋头继续剜菜,没想到山包上杏树后有人却接了腔:

春风刮得树枝枝摆,

青杏打了狗脊背,

休得将我怪!

崔鸿志抬头一瞧,乐了,原来接他腔的是盛秀芝,那个和他对唱过曲儿的盛家小姐。她也是来剜苦菜的(看起来,富家人也爱吃这一口呢)。崔鸿志略加思索,正要来个“以牙还牙”,却见那盛秀芝风摆杨柳似的早走远了。

如果这以后二人之间没有阴差阳错,又在原地聚首的事发生,大约这一对冤家就不会有后边的故事了。当时,崔鸿志明明看见盛秀芝是朝北山走去的,心里对她“骂”了自己却转身逃走很不满意。因为但凡唱“对嘴曲子”的都得遵守一个规则:要么你不要先捡便宜“骂”人,既“骂”了就得恭候别人回敬。别人回敬了,你还可以再答,总之是要奉陪到底。如果你“骂”完别人回头就走,那就太不仗义了。岂止是不仗义,内里还有怠慢人的意思。所以当时崔鸿志就想,这盛秀芝是凭着自家出身豪门小瞧人,因自语道:有什么了不起!你瞧不起我,我还看不上你呢。便转身向南山走去。没想到过了两个时辰,他发现自个儿又转回了先前那条小沟。最不可思议的是,当他偶一抬头时,发现那盛秀芝竟也出现在了那棵杏树下。在崔鸿志和盛秀芝对视的一刹那,二人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字:缘。崔鸿志早将先前的不快忘得一干二净,张口唱开了《摇三摆》(当地民歌曲牌,亦可用作谣曲中之衬词用):

天上的乌背(方言,即苍鹰)哟依哟,

地下的个鸡,

绕来绕去摇三摆,

撂不下个你。

山包上久久没有回应,盛秀芝仿佛在用心斟酌着什么。终于,她也开口了:

黄雀雀钻在了哟依哟,

圪针针林,

听见狗叫摇三摆,

不想见你的人。

原曲曲后头一句是“听见你的声音不见你的人”,是女的思念男的,想快快见到他。现在盛秀芝将它改了,分明又是在生着法儿“骂”对方了。可这一回,崔鸿志并未生气,反倒乐得大嘴咧咧的,就放开胆子接着唱下去:

大槐树上吧哟依哟,

金鸡鸡跳,

想约你见面摇三摆,

学狗儿叫。

崔鸿志也把原曲曲后头一句词儿改了,改得倒巧。这样一来,等于把“窗户纸儿”捅破了。

山包上又是一阵沉默,盛秀芝再开口时,用手半捂了嘴,声音变得有些期期艾艾:

水道壕起了哟依哟,

倒跌子(方言,即蚊子幼虫),

心里头有话摇三摆,

你就唱曲子。

盛秀芝又把原曲曲后头一句淡话改了,加了一匙糖,却并不浓。甜咝咝的恰到好处。盛秀芝满以为有了她这暗含情意的话,崔鸿志该心满意足地走了,没想到那崔鸿志却得寸进尺,接着唱道:

你在山顶上哟依哟,

我在这沟,

探不着亲嘴摇三摆,

招一招手。

崔鸿志嘴到手到,果真朝山包上的盛秀芝招了招手,还一脸坏笑地啧了一下嘴。

盛秀芝慌不择路地跑下山去了。

这段故事是崔鸿志在同盛秀芝成亲后,自个朝他那些狐朋狗友谝出口的。

盛秀芝的一只鞋打在了“通赞”亮瓦瓦的光头上,灵棚内外一片哗然。要说这盛秀芝,虽然出身大家小姐,可这些年跟着崔鸿志整天同四乡的农民、镇街的工友混在一起,受苦人都把她当自家姐妹看,彼此嬉笑怒骂全没一点规矩,惯了。就如眼下,那“通赞”吃了亏,也不生气,反而大嘴咧得红鞋也似,继续朝着盛秀芝和崔鸿志张牙舞爪:

“怎么,你们俩是‘夜壶捣了嘴子——不敢亮家伙了’?”

崔鸿志被他一激,头一扬,就开唱了:

苋子红来韭菜青,

日怪不过人迷人。

好比秤砣迷秤杆,

好比金线迷银针。

小姐她本是一朵花,

被咱迷得丢了魂。

做饭忘了生火炉,

生火忘了寻“取灯”(方言,即火柴)。

茶不思,饭不吃,

活活得了“时令症”(方言,即伤寒)。

你说日怪也不怪,

谁叫咱是百里挑一的好后生!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盛秀芝反唇相讥:

狗戴帽子充人样,

猪鼻子栽葱装大象。

女人生来心肠软,

三盘两绕上了当。

要不是看你可怜样,

成了亲也不上你的炕。

“四赞”不约而同拍手叫好,崔鸿志正要再唱什么,忽听得远处传来隐隐的隆隆声。崔鸿志脸色骤变,大叫道:

“敌机!大家快快疏散隐蔽……”

院内院外当即大乱,这时,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许多游击队的人。盛慧长看见他们和姑父崔鸿志、小姨璐璐等冲进人群搀扶年老体弱的人。秀芝姑姑也像换了一个人,在人群中连跑带跳又叫喊,俨然就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成了姑父崔鸿志的好帮手。盛慧长看见她一人就来来回回搀走几个老妇人。

两架敌机在头顶盘旋了几遭,看看没多少油水好捞,隆隆响着飞走了……

同类推荐
  • 梁山泊里论英雄

    梁山泊里论英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那些身怀绝技的各类专业人才,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吴用其实是武林高手;时迁偷遍天下无敌手,却是头号屌丝男;公孙胜看似逍遥自在,却有诸多无奈;戴宗日行八里,只为宋公明;张顺人称浪里白条,却为老大卖命到老……老大、战神、男神、女神、异人,各有各的绝活,却也各有各的不幸。分组PK,大战五回,比的不是排名,而是谁更惨。最后,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去吧,野草,连着我的题词。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钱学森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钱学森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叶永烈所著的《钱学森传》开篇提问钱学森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由问而起,作者娓娓道出钱学森早年的故事、留学的故事、归来的故事、“两弹一星”的故事、最后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辉煌而传奇的科学大家——共和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风云人物的身上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许多优良的品德,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经验给了后人无穷的力量和有益的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迁著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翻开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幕王朝兴衰的悲喜剧。
  • 中国历代战神

    中国历代战神

    本书就是在这种亮剑精神的鼓舞下,以人物为线索,在写法上融真实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尊重历史事实又文笔流畅生动。使读者仿佛听到昨日沙场的战马嘶鸣,感到英雄历历在目,纵马跃然纸上。在内容上通过对精心挑选的十二位战神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人物性格、奋斗历程及所表现出的各具特色俱进、残月如钩的大漠的悲壮;体味那山河日下、国家将倾时战神们那种义无返顾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更体味那民族危亡、硝烟战火中英雄们的一往无前和舍生忘死……从而再次唤起中华儿女对我们民族的热爱,让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再创辉煌。
热门推荐
  • 弄焰师

    弄焰师

    祖训:艾家子孙必须毕其一生钻研法诀“弄焰诀”!拥有着无可复制的职业,原本是让无数人羡慕的命运。不过,如果这个职业带给他的只是屈辱呢?被认为是魔法师耻辱的弄焰师,在暗涛汹涌的塔罗大陆将何去何从?代代相传的“弄焰诀”究竟又隐藏了什么秘密?新人新书《弄焰师》将为你慢慢道来。
  • 诡匠

    诡匠

    十九年前,父亲在内的七位亲人惨遭屠戮,十九年后,我又被卷入到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仇恨、算计、攻讦与亲情、友情、爱情相互交织,是异军突起拨云见日还是沉迷沦丧受人傀胁……木工厌胜,诡异神秘的匠人之术将会成为解决所有这一切的关键……
  • 乌龙情史之三嫁夫

    乌龙情史之三嫁夫

    刁蛮小姐与隐士少年的相逢。笑话一箩筐的爱情点滴。她骄横,他冷漠。她蛮不讲理,他冷漠,她大花草打闹,他冷漠,她没事找事,他冷漠,她穷追猛打,他冷漠,可……她哭了……他却皱起了眉……
  • 寿元商店之都市修真者

    寿元商店之都市修真者

    胡路开了一家商店,商店里的货物强大无比。某政界大佬生命垂危:“我不想死,我不能死,家族还需要我啊!”胡路:“莫慌。本店一阶商品生命回转丹,包你满意!”某修士:“寿元已尽,突破在即!天不怜我!天不怜我啊!”胡路:“没事,本店二阶商品,定保你寿元无忧!”----胡路:“有了寿元商店,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修行了!”
  • EXO之梦幻

    EXO之梦幻

    她是公主,他们是王子。缘分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即使上一秒我们并不认识,但下一秒我们仍会相遇。
  • 隐沧

    隐沧

    热情开朗的镖局大小姐白灼机缘巧合进入了中原人梦寐以求的隐沧大陆,哪知这片大陆根本不似中原人所传说的那样一片祥和富足,反而充满了战乱和阴谋。小人物的悲欢,传奇背后的无奈,民族之间不死不休的战争……白灼一路走来,在无数血雨腥风中逐渐蜕变,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组成了隐沧最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当命运早已在苍穹之上被定格,当无论如何的挣扎都会回到命定的终点,当所有想要的最终还是全部失去,从未屈服的人们发出无声的呐喊,宛如飞蛾扑火般的死在追逐的路上。追逐那些爱情,自由,信仰……
  • 技校的那几年

    技校的那几年

    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但是很多人又很相似,不妨也在这平凡中找到曾经的伤感喜悦。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 鬼淘沙

    鬼淘沙

    九龙山中的前朝古镇、苍松闭日,杂草覆盖着流水,小溪间奇异的野生鱼儿追镞着戏嬉。九龙岗中的练兵场、动人心魂的千军布阵,人与灵魂之间的斗智斗勇,千年古墓中的豪华宫殿。让土夫子彻底走进了宫廷生活流沙墓、鬼吹灯、蛇桥、盗洞中琴音,墓中的吹啸人,沾满鲜血的绣球、奇异的迎亲队伍、宫廷封官、逃跑的附马、尽在午夜三更,够胆就看“鬼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