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87300000268

第268章 名护屋-24

“这是倭国特有的戏剧,叫做——‘能’剧。现在表演的,刚才那人好像说,是叫什么《敦盛》……”沈惟敬小声地和周围的使团一行人简单解释道。

不过,看了半晌,几个从未见过倭国所谓“能”剧的人,还是看得云里雾里的,只觉得这实在不像是中土的小曲那样婉转动听、赏心悦目,只是一个浓妆之人在那里拿着个纸扇,装神弄鬼般来回踱着步子,口中念念有词,也不知说得是什么。就听那小鼓时不时地又要隔三差五响上两下,面前的一切,与其说是什么“能剧”,倒不如说更像是一场祭祀、祈祷、甚至是巫术的仪式。

听着台上没完没了、又不明白其意的念念有词,以及乏善可陈的来回几个踱步与舞扇动作,使团众人越发地感到无聊,但却见倭国众大名,包括小楼上的丰臣秀吉都听得全神贯注,不禁也有些好奇,到底这台上之人,口中念叨的到底是些什么……

徐一贯最先向一旁的沈惟敬低声请教。

“额……这个嘛……现在正在唱的这几句,大概意思就是:‘人生苦短,好像梦幻一般,如白驹过隙。这人世间长生不灭的人,又能有几人啊……’嗯,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沈惟敬一边侧耳听着,一边简单地帮着众人翻译了一下。看起来,他听的也有些费力。

原来如此……徐一贯点了点头,虽然这表演的形式实在太过单调和沉闷了,但似乎这段话细细品味一下,也好像有那么一点儿意思。

而这时,沈惟敬却又悄悄转过了头,向着坐在其身后的唐卫轩耳语道:“对了。沈某隐约记得听说过,那个织田信长,好像就很喜欢这曲《敦盛》的……”

哦?是吗?织田信长,就是昨天所说的那个丰臣秀吉的先主公吧……?

唐卫轩想了想,而后朝着沈惟敬简单点了点头,算是一个回应。不过,却根本没有往心里面去,依然是在留意着四周的动静,谨防有变。这种情况下,身为侍卫,哪里还有心情去听这哼哼哈哈的单调表演,更何况那织田信长早死了十多年了,谁还在乎他生前喜欢听什么曲子呢?如果真的喜欢这么无聊、沉闷的曲子的话,这个叫做织田信长的人,恐怕十有八九,也是一个顽固守旧、极其沉闷、冥顽不化的人吧……

唐卫轩胡乱想着,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地惦记着很有可能即将会出现的比武之事。至少到现在为止,丰臣秀吉还没有提及比武一事,但唐卫轩的直觉却在告诉自己,今日恐怕免不了一战了。但愿,借助古人“田忌赛马”的智慧,可以顺利闯过这关……

终于,又过了好一会儿,那台上的浓妆之人终于表演完了。只见其收了手中的纸扇,躬身行礼,而后便和那几个乐师一起,缓缓退了下去……

到此时,大明使团的众人也终于松了口气,老周更是细细地从头观察到尾,见那持扇踱步之人来回走了几十步,就愣是没有走出过其身边仅仅三步见方的巴掌大的地方,不禁一阵唏嘘。等到终于结束的时候,老周甚至忍不住擦了把头上的细汗,好像比打了一场惨烈的战斗还要疲惫,不停地在暗自庆幸,还好那些家伙终于下台去了,否则再这么继续表演下去,恐怕自己就真的实在忍受不了了……

不过,高台另一侧的倭国众大名,倒是都很沉浸其中,看其表情,似乎对这表演还十分的满意。

只见小楼之上的丰臣秀吉又是一番感慨,好像情绪还有些伤感。听沈惟敬的转译,大概是这叫做《敦盛》的能剧,触动了其某些旧日的回忆,便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些悲伤之情。继而,又见丰臣秀吉转过身来,向着大明使团询问道,方才可曾听懂了,这《敦盛》之剧中的英雄气概?

面对对方突然问出的这么一个问题,谢用梓也是一阵苦笑,拿把纸扇子就这样咿咿呀呀的念叨了半天,实在感受不到一丝的英雄之气,甚至其他的意思也丝毫没有感觉到。但这毕竟是倭国特意准备的表演,而且还好像深受丰臣秀吉和众大名的欣赏,贸然如实回答,恐怕有伤和气,也有些失礼。所以,迫于无奈,谢用梓干脆暗示沈惟敬,让其自己想个合适的答复,代其回答便是。

待沈惟敬慷慨激昂地迅速作出回复后,虽然不知道沈惟敬说得是什么,但丰臣秀吉听过之后,居然一脸的兴奋和惊喜之情,甚至激动之余,也从其自己的腰间掏出了一把纸扇,“哗——”的一下就打开了,继而又颇为欣喜地说了些什么,望向大明使团的目光中,似乎也带上了一丝赞许和欣赏。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众人直等到沈惟敬转译成汉话,才明白过来,原来,丰臣秀吉所说的是:“看来,大明也不乏英雄啊,佩服佩服!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又有樱花,又见到了懂得英雄气概的大明贵客!既如此,我们何不以武会友,让我们两国的高手,相互切磋切磋?!”

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

听到丰臣秀吉如此讲,谢用梓和徐一贯无不担心地看了眼唐卫轩。

虽然也想尽量避免一战,但对方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份上,若不应战,实在是有坠大明的国威。于是,唐卫轩站起身来,坦然地迎着小楼上丰臣秀吉的目光,手握腰间的佩刀,郑重点了点头。

“要西!”丰臣秀吉兴奋与期待之余,又“啪”地一声合起来手中的纸扇,用颇为赞许的目光看向了仅有寥寥六人的大明使团一行。对面的那些倭国大名,也是一个个跃跃欲试的表情,打算好好欣赏一下这次难得一见的大明与倭国之间的比武。

很快,果然如唐卫轩之前所料,稍加修改后,面前的高台就被修饰成了一方可以用作比武的擂台,又抬过来一个木架,上面罗列着各式的木刀、木剑、木棍等练习用的武器。同时,借助沈惟敬的转译,倭国方面首先讲明了一番此次比武的大致规则:

首先,此番只为比武,为了避免误杀、伤了和气,所用武器全部为木制,可自己随意挑选自己感到趁手的木制武器。比赛之中也应尽量点到为止。

其次,胜负判定标准如下:一方跌落擂台,或丧失战斗能力,又或已被击中真正实战中足以致命的要害部位,如头、颈、胸口等,也当自觉认输。

最后,鉴于今日大明随行而来的侍卫一共只有三名,倭国也将只派出三人参加比武。各方三人分别作为先锋、中坚和大将,按照这个顺序,依此登台,一对一单独比试。

听完规则的介绍后,唐卫轩饱含谢意地看了眼一旁的沈惟敬。还好沈惟敬提前给提了个醒,可能不止只安排一人参加比试,才让唐卫轩等人有了个准备。当然,对于前晚秘密送来情报的许仪后、郭国安和朱均旺等人,唐卫轩也是尤其地心存感激,现在,至少不至于让使团被打个措手不及、毫不准备了。

而且,按照之前的计划,只要老周和崔清安都能顺利获胜,实力稍为不济的自己,即便输了,三局两胜,倒也无关轻重。回想到之前的战术布置,唐卫轩心中倒也不怎么慌张,对于胜利也足有七八分的把握。

很快,在众人的期待之中,老周卸下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佩刀,而后率先一个箭步,直接迈上了高台,来到了那个木架之前,开始挑选起自己将使用的木制兵器来。不过,看老周的表情,在挑选兵器之时,脸上似乎还突然流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只是比武即将开始,台下的唐卫轩等人也不知道,老周到底是发现了什么,才会显得如此惊奇。

好在,老周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从一堆排放整齐的各式木制武器中掂来掂去,最终选了把看上去颇为沉重的厚实木刀,作为比武之用。而这个时候,倭国派出的第一名先锋,也带着已经准备好的一把木制武士刀,面对老周,登台而立。

按照倭国之礼,老周的这位对手先面对着老周,鞠躬行了个礼,随后又说了几句什么,好像是在作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

“他说他来自柳生家,赌上其家族的名誉,愿意与大明的武士奋力一战,请多多指教!”沈惟敬在台下帮着转译道,又顺便补充了一句,“周将军,柳生家乃是倭国有名的剑术之家,你切切不可轻敌啊……”

“大明辽东军把总——周冠军。”老周也不含糊,用平级的军礼抱拳拱手,报了自家名号。

二人随即各自摆好了姿势,准备一决胜负……

此时,场上的气氛,顿时鸦雀无声。连一旁的水车也暂时被停了下来,只有裹着阵阵樱花香气的清风徐徐飘过,带起一阵轻轻的风声。无论是小楼之上的丰臣秀吉,还是高台两侧的倭国众大名、大明使团,纷纷停杯投箸,静静等待着两人比武的正式开始……

唐卫轩此刻也是屏气凝神,仔细打量起了老周的这位对手。看样子,此人的年龄也并没有多少,大概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但看其持刀而立的动作,却像是一个多年苦练的剑客,根基着实打得不错。何况,虽然老周多年的实战经验应该能占到上风,但听刚才沈惟敬所说,这个对手也是来自有名的剑术世家,看起来,身手也不一定在老周之下……如果对方派出的实力最弱的先锋都有如此身手,那么后面的两人……

而更让唐卫轩心中感到不安的是,为何刚刚老周会在挑选兵器时,流露出那样的惊讶表情……?该不会,是倭国在兵器上搞了什么手脚吧……

想到此,唐卫轩的手心里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同类推荐
  • 丝绸路上的外国魔鬼

    丝绸路上的外国魔鬼

    本书详细记述了20世纪初叶德国的范莱考克,英国的斯坦因,瑞典的斯文·海定,法国的伯希和,日本的大谷光瑞、桔瑞超、吉川小一郎,美国的华尔纳等人,借着探险、考察、游历的名义,对中国古丝绸之路西域地段(新疆地区,包括敦煌在内)地下文物和石窟壁画尤其是对敦煌藏经洞文物劫掠的历史事实。
  • 莫非汉土

    莫非汉土

    1210年,南宋嘉定三年,金大安二年,蒙古太祖五年。这一年,蒙古扩张开始进入高峰时期,到处攻城略地。这一年,金国在外有强敌蒙古,内有各路起义军,被弄得焦头烂额。这一年,南宋还沉浸在暖风吹的游人醉当中,根本不知道他们未来将会迎来一个无比强大的敌人蒙古。这一年,正处于中世纪的欧罗巴各国把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根本不知道未来将会迎来一个搅局者。这一年,玛雅人还在无忧无虑的安心生活,并不知道有人已经把目光投放到了他们身上。而就在这一年,有一个穿越者立下了他一生的理想。“我要让普天之下莫非汉土,率土之滨莫非汉人!”
  • 紫禁城的黄昏

    紫禁城的黄昏

    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西洋老师;他,被英国宗教界抨击为“英国的叛徒”。他,描绘了紫禁城内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他,记录了外国人眼中近代中国跌宕起伏的政治局面。《紫禁城的黄昏》是“帝师”庄士敦的怀旧集,以他与溥仪的主要交往经历为线索,记述了从晚清到民国期间,中国发生的如戊戌风云、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事件,以及他的看法,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从帝制到共和的艰难过渡。
  • 淳淳春秋

    淳淳春秋

    夏康淳在一个特别的晚上机缘巧合地魂穿到了春秋时期一个和他长得一样的人身上,在春秋末期,诸侯割据混战。打战方式也由车战到人战,但康淳并没有因血腥且没有太平的时代而变得冷酷无情,而是在与朋友、妻子的相处下,感受到了爱与温暖……
  • 那朝

    那朝

    一个原本在三流大学混吃等死的毁容学生,因为一场手术事故莫名其妙来到了...这是什么朝代?不知道?那就叫那个朝代吧...一心想回家,但可能吗?在陌生的朝代同样混吃等死梦中回家,还是...自己建造一个家?看男主在新世界的生活、奋斗、争夺。“不忘初心,不忘本心。”
热门推荐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农女青枣

    农女青枣

    刚来就被退婚?这还不算,家徒四壁,亲人极品,还一不小心差点被卖身?怎么办?傍个老实人做相公,远离极品,生活刚刚蒸蒸日上,谁成想,原来这丫的才是真腹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本书包括:大学生村官的使命,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理性认识,创业项目的选择与项目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资金的筹集,创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创业团队组建,创业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及企业文化建设。
  • 冷酷校草的黑道公主

    冷酷校草的黑道公主

    她,冷酷,她,活泼可爱,她,温柔。他,冷,他,温柔,他,花心。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究竟是一帆风顺,还是百般折磨。
  • 冥王的入墓娇妻

    冥王的入墓娇妻

    生日那天被闺蜜灌醉,还被她们塞给了一个做特殊服务的男人!第二天醒来,他说我是他的女人了,居然要养我,塞给我一把钱。我逃出来之后,居然发现昨晚自己睡在了坟地,那里还死了一个男人,更可怕的是,昨晚那个给我的钱全都是冥币!从此被鬼缠身,要了第一次还要我一辈子。动不动就要打屁股执行家法,每到月圆之夜把我压在身下的他格外疯狂……
  • 刘国平当僵尸的日子

    刘国平当僵尸的日子

    后土娘娘与将正约定如果有一个男子能爱她三世,会正将正见面,时正值汉朝后皇帝刘邦驾崩之时,将正咬破其身体,并下咒,凡人的一滴血就会复活刘邦,考古专业大学生刘国平和恋人杨晓晓奉命去陕西刘邦墓考察,刘国平不慎弄破手指,一滴血唤醒了沉睡多年的刘邦,刘邦将刘国平咬成不老不死僵尸。刘国平暗中离开陕西到了武汉,杨晓晓无奈之下和陕西公安局长之子李兴德结婚,可是最终郁郁不欢而死,又投胎于武汉张良旭家,名张丽丽,成人后偶遇刘国平,两人立即陷入爱河,但刘国平又离开武汉去了北京,张丽丽痛不欲生,投河自尽,投胎于北京一周姓人家,名周星星,一次公园游玩,不慎落水,又被刘国平救起,两人又陷入了爱河......
  •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本书中的作品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热切真诚地关注自然生 态及社会生态,时代特色鲜明,人文关怀深厚,思想深刻独到,情操健康 高雅,视角新巧独特,与读者平等交流,行文亲切质朴,自然鲜活流畅。
  • 样young

    样young

    对的时间、对的人,看受到眷顾的他们,如何为对方的生活书写那最浓重的一笔。
  • 摄政王的倾世萌宠

    摄政王的倾世萌宠

    他是古代的摄政王,他腹黑,冷血,无良。她现代顶级特工,她毒蛇,无耻,冷傲,。当他遇上她会擦出怎样
  • 总有人与你齐眉对月

    总有人与你齐眉对月

    她是京城有名的侯门千金,却从未有人见过她的真面目,一朝之间被皇帝赐婚,对象还是皇上最欣赏的侄子劼王爷。本想一辈子安稳度日,不料圣心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