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60300000101

第101章 歧路殷都

黄田、飞龙、秦少刚和灵猴来到客栈后,心情有所好转。

这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地方,三人之中没有一人到过这里。也不知为何,素不相识的客栈主人总是好酒好肉地招待他们,既不向他们问这问那,也不问他们付钱,还安排了上好的住宿,有如到了家里一般。

连日来,被浮屠雄的神韵箫,实际上是一只魔箫,搅得黄田等三人心神憔悴;护送林木风灵柩,让他们深感疲惫,实在需要放松了。晚餐后,三人一猴便来到街上溜达。虽说是街,只不过是人口相对集中而已。

但见街上行人大多束发,有人用玉笄、有人用骨笄,也有戴缁布冠的。其服饰都为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有穿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的,也有穿麻布、葛布制成的编织布;上衣的颜色有青、赤、黄等,下裳的颜色有缁、赭、绿等,其纹路各不相同,有蛇纹、云纹等。足上有穿翘头履的,有穿高帮鞋的。男人穿的根本不是现在的大礼服,也没戴头巾;女人的服饰远没有现在的漂亮和华丽。

再看街上的房屋结构,有表面凹凸不平的圆窝;有平地挖坑,修饰简易的穴居,当然也有个别宫墙文画、堂崇三尺的大型建筑。其建筑材料以土木为主。不像现在的砖木结构,统一模式、同一风格。

街上的铺面摆设、所卖的南杂北货都与现代不同;店铺的招牌都是他们不认识的甲骨文或陶文。人与人之间很少说话,即便有人交流,其语言和口气也似乎有所不同。

黄田等三人看得、听得傻了眼,灵猴也在不停地“唧唧”,不知他是何想法。此时的他们,不知身在何处?

里正出身的黄田读过两年私塾,曾听先生说过上古时代和近千年来的一些历史人文。他努力回忆先生所教,仔细琢磨现在情形:从这些人的服饰、房屋建筑、文字图案等看,似与商殷时期有些相仿。他对甲骨文还有些印象,对几块招牌上的文字经仔细辨认,还能看出几个字来。

黄田想证实一下自己的判断,便上前与一位老人搭讪:“请问尊长,这里叫什么地方?”老人须发皆白,看上去当有八十来岁,但耳不聋,面容也相当和蔼。老人微笑不答,反问黄田:“你们是哪里人?”“我们是咸阳人。”黄田答道。“咸阳在哪里?没听过这个地名。”老人摇头地望着黄田。

黄田心想,咸阳与安阳虽然相隔千多里,但作为当今都城,应该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即使不知道,也应该听人说过。莫非此地不是处于大秦时代,而真是商殷时期?黄田便试探着再回答老人:“我们是程人。”

因为咸阳在商殷时期称做“程”。《周书》记载:“惟王季宅于程”,当时是一个奴隶主的封国。文王姬昌也曾居程,后迁都于丰。

老人一听,似乎明白了:“你们老远来到这里,还没住下来吧?我年轻的时候到过你们那里。”

黄田没有及时回答老人的问题,而是觉得很奇怪:老人只知道有程,而不知道有咸阳,这是为什么?难道安阳还真是商殷时期?八百多年了,难道这里就没有任何改变?“不可能!不可能!”黄田因为太不可思议,便不自觉地连说了两遍。

老人听到了黄田的嘀咕,忙问道:“你说什么?”飞龙和秦少刚不知道黄田何故连说这样的话,看他的脸色,一脸惊讶,两人便知道这里一定有问题。

黄田向老人道谢后,径直返回客栈。老人见黄田不答,也没有再问,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飞龙和秦少刚跟在黄田身后,不解地问黄田:“长老刚才何出此言?”黄田没有回答他们,只是一个劲地道:“这怎么可能?”

不一会,三人一猴来到了客栈前,黄田见客栈门前的牌子上赫然写着四个甲骨文大字——“招魂扶风”。黄田又是一惊:这是客栈的名称吗?未免太古怪了吧?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这时,客栈主人见黄田等人发呆地久立门外不肯进来,便上前热情地招呼:“客官为何不进来呢?我已为你们准备了茶水!”黄田被主人从沉思中唤醒,回到客栈。

客栈主人虽然是位老人,但看上去比较精明。黄田不解地问主人:“敢问主人如何称呼?这里又是什么地方?”店主带有骄傲的神色微笑道:“老夫姬白,八十又三。这里以前叫北蒙,现在叫殷都。”

黄田一听姬白的话,全身一阵冰凉:不好,我们已经到了阴曹地府。他下意识地掐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幸好还知道痛;再去掐秦少刚,也有反应:“长老,你这是干什么?”但他还是担心,更是不解。当然,他不可能去掐姬白,还是无法反证自己的想法是错的。

飞龙和秦少刚被街上所见,黄田的反常行为,以及黄田和客栈主人的对话,弄得稀里糊涂了。

这里到底是秦朝还是商代?

黄田将飞龙和秦少刚拉到客栈店堂的一个角落,围着餐几席地而坐,生怕被人听到似的,显得非常神秘。

黄田与俩人分析今晚出现的情况,一切显示出商朝的特征,我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分明是朝安阳而来,为何到了殷都?殷都应该早已成为过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飞龙听了黄田之言,思考起问题来:“我们来到此地时,虽然已是酉时,但就如今的季节,尚有太阳余辉,应该不会走错地方。我们不还在市场口买过马吗?分明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易呀!”

此时,秦少刚说出了买马时的一个细则:“飞龙大侠,你注意到没有?当时我们与他讨价还价时,马贩子说这是一匹千里挑一的良驹,说什么也要二百贝。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贝’,就拿出一串下币给他,他看了半天后,才高兴地收下。长老,什么是‘贝’呀?”

黄田一边思索,一边回答:“‘贝’是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有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等。”秦少刚这才明白:“难怪他看到我们给的下币,半天才看出是铜做的。”

黄田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判断,现在他们已进入了八百多年前的商朝。可是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黄田认真地道:“不,应该是在进入安阳之前就出了问题,只是我们没注意罢了。我们好好想想,仔细回忆一下吧!”

这时,秦少刚突然道:“对了,在经过太行山的一处峡谷时,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有如天崩地裂,看不清前面的道路。当时马在嘶叫,山上鸟兽飞的飞、跑的跑,就是林木风大侠的这只灵猴也很不安分。但很快就停止了,乌云很快散尽,太阳也出来了。不知是否就是那个时候出现了情况?”因为当时秦少刚赶着马车走在前面,对这个现象自然看得真切。

灵猴似乎在为秦少刚的话证明,朝三人“唧唧”地叫着。飞龙也附和道:“是啊,这种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我们没有在意,把它给疏忽和忘记了。”

黄田似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这就对了,在我们不经意间,上天把我们带回了商朝。难道我们与商朝有什么瓜葛吗?有果必有因,那原因又在哪呢?”

这时,客栈里来了三位喝茶的人,其穿着与黄田他们在街上看到的人没什么两样,其中一位就是飞龙和秦少刚接触过的卖马人。喝茶之人没有注意到坐在角落里的黄田等三人。只见那卖马的人道:“今天我那匹良驹卖给了两个外地人,我向他们要二百石贝,他们却给了我一串铜贝,但这些铜贝与我们用的有所不同。不过我知道铜贝很值价,也就同意了。你们看!”他拿出了一枚铜币让大家观赏。

另一位较年轻的人把铜钱捏在手里笑道:“难怪你邀我们来饮茶,原来是发财了。不知道这钱是否可用?”一位年纪较长的人道:“殷房,我看殷启这钱没有问题,拿在手里有份量,做工很精细,即使不能用,到铸造坊去兑换,也会有个好价钱。殷启,你赚大了。”

原来,卖给飞龙他们马匹的人叫殷启,那位较年轻的人叫殷房;但不知这位年纪较长的人叫什么?只听殷启满意地道:“权叔,有你这句话,我就更放心了,今天这买卖做得值。”听殷启这话,这位年长的人叫权,也许就叫殷权。

飞龙和秦少刚这才明白,原来这位叫殷启的在怀疑我们的钱有问题。黄田正想说什么,那边又传来了殷权的声音:“我们这里好久没有外人来了,今天怎么会有外人来此呢?会不会打扰我们的清静?”

殷房听权叔这么一说,便担心地问殷启:“启兄,你是否问了那两个买马人?他们留在我们殷都,还是走了?”

殷启则没有他们那样担忧:“我看他们并没有什么恶意。在与他们交易时,那俩人的态度很友善,还面带笑容。不知道他们走了没有?他们没说,我也没问,想必他们已经走了吧?不然买马干吗呢?”

黄田听出了他们对话之意:担心我们三人会对这里的人不利。他想利用上前向他们解释之机,对自己心中的疑惑问个清楚。便吩咐飞龙和秦少刚不要乱动,以免引起误会,自己则上前朝殷权他们走去。

黄田在殷权等三人面前毕恭毕敬地拱手道:“在下黄田,请问三位尊者,我可以坐下来吗?”虽然看上去殷房和他年龄差不多,但如果此三位是商朝人,推算至少比黄田年长八百三十多岁。所以,他称三位一声“尊者”,并不为过。

殷权看前来之人,从衣冠到鞋履与殷都人大不一样,便知是外人。殷权之前对外人还心怀戒心,但对眼前这位态度谦恭、面容和善的黄田有了好感:“请坐吧!”殷权朝殷启问道:“买马人是他吗?”黄田却抢先道:“不是,买马的俩人在那边。”殷权对黄田道:“叫他们过来吧!”

飞龙和秦少刚学着黄田礼恭毕敬地与三人打过招呼。殷权等三人并不排外,看黄田等三人很是礼貌,便高兴地道:“你们是何方人士?为何来到了我们殷都?

黄田有了先前的见识,便将三人如何来到这里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殷权等三人觉得很奇怪,凝视着他们。殷权道:“原来是这样啊!我们这里好几百年没有来过外人了,更没见过后世之人,这是天意。既然是天帝安排来的,就当你们是天外来客,后世晚生。我们当尽地主和先辈之谊!”

殷启和殷房在仔细和好奇地打量着黄田等三人,心中有了更大疑惑:能与几百年后的晚生聚在一起,只有天帝才能做到,难道是天帝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暗示?会不会打破我们的宁静?这时,殷权朝姬白叫道:“老伯,再泡三杯茶来;您也来一起坐坐吧!”

八十三岁的姬白,看上去身体健朗,精神矍铄,不知者,绝对看不出老人的年龄。老人端上茶,健步来到六人身边:“茶来了,你们慢慢饮吧!”

殷权高兴地道:“老伯,您知道这三位客人从何而来吗?”姬白笑道:“来者都是客,我从不问客人来去。不过我一看到他们就觉得格外亲切!”殷权便笑容满面地向姬白作了介绍;黄田也向殷都四人介绍了己方的姓名。

殷权和黄田只作了一般性的介绍,并无可笑之处。姬白却哈哈大笑道:“前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没想到今天果然应验了。哈哈……天帝显灵了!天帝显灵了!”

姬白的话引起了六人的莫名其妙。

黄田、飞龙、秦少刚、灵猴和林木风的灵柩为何会回到商朝?姬白到底做了个什么奇怪的梦?“招魂扶风”招牌到底有什么寓意?

同类推荐
  • 魔幻风云

    魔幻风云

    一部以传统武侠为背景的魔戒、加勒比海盗!谢雪痕和谢无双姐弟的父亲谢玄,因觑觎隐藏着使人不死的轮回珠和《猎仙大法》秘笈地图的血观音,而遭灭门之祸。谢氏姐弟被卷入江湖漩涡。二人历尽种种磨难,谢雪痕拜幽冥公主为师,习得幽灵复活。谢无双从一个放荡不羁的纨绔少爷,浪子回头,成为幽家教皇,并率幽家军团,远征魔域,解开了血观音地图里的秘密,并探出杀害全家的仇人原来是……作品QQ群:319266964夜晶兰洲地图:http://user.qzone.qq.com/993651202/blog/1425272259
  • 奔亡道中

    奔亡道中

    强者,制造规则;弱者,只能在规则中生存!当生存成为最大的奢望时,当不安的灵魂纷纷露出吃人的獠牙时,怎样,才能掌控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但有时候,有些事,却比生命更为重要!奔亡道中,谁主沉浮?当强者视万物为刍狗的时候,当规则破碎、万法皆崩的时候,唯有手中剑,步步血与骨!
  • 黯灭刀

    黯灭刀

    武侠,纯粹的武侠小说,故事讲述一个孤儿在乱世成长的故事,英雄美女,所在都是!!!
  • 古流云

    古流云

    放荡不羁,唯我独尊。天下第一风流公子,古流云,小试身手,准备在这个高手如云的地方,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不屑于朝堂,即使他的计谋可以让他步步高升,他所想要的就是自由自在,为他自己而活。可惜,他的智慧与才能注定不会让他如愿以偿。
  • 造江湖

    造江湖

    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子夜。两道流星自北向南划过天际,东都洛阳亮如白昼,故改国号为“光宅”。光宅元年九月初六,正午。洛阳有凤来仪,绕城三周,后翩然南去。因此瑞兆,改洛阳为“神都”,改中书省为“凤阁”,改门下省为“鸾台”。十六年后,一张大秦的藏宝图悄然出世,向往江湖的少男少女去东方的仙山“昆仑”寻宝。途中一庄庄的波诡云谲,一次次的怪力乱神,看似毫无联系实际暗藏玄机。答案究竟是什么!
热门推荐
  • 朝花熹拾

    朝花熹拾

    他,父母双亡,举目无亲,无奈入住她家。是阴差阳错还是命中注定?她,个性傲娇,会如何“整治”这个不速之客?看内冷外热的腹黑男主如何赢得傲娇女主的芳心!
  • 四叶草奇迹

    四叶草奇迹

    一个因车祸失去行走能力的女孩,在医院昏迷了十一年,做了一个奇妙的梦,然而这个美丽的梦境还帮助她重新拾回了行走能力......
  • 鬼剑传奇

    鬼剑传奇

    我本木兰魑,与彼系同枝。彼恨此身,我怜彼心。不我遐弃,惄如调饥。彼若轻盈兮,风印无痕,彼若宁静兮,云怯无声。彼若剑动兮,剑剥风云。彼兮彼兮,何寥我心?
  • 幸福的伊甸园

    幸福的伊甸园

    亲爱的读者,现在呈现给您的这一篇篇璀璨夺目的美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的每一篇都值得您反复阅读,甚至背诵。“双语美文悦读馆”里的美文以绚丽的文笔,引领您进入一个不同文化的人生世界,细细品味,不仅给您美的享受,更给您以人生的启迪。在清凉的午后,或者是温馨的夜晚,一边品尝杯中的香茗,一边欣赏书中的美文,心旷神怡、宁静淡远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感悟人生真谛,沐浴智慧光芒,在红尘中做一次出世旅行,于平淡中追寻隽永,于短暂中思考永恒。
  • 拯救炮灰女配

    拯救炮灰女配

    造孽太多,结果每一世都不得善终。重新经历每一世,陆向东发现自己每一世都栽在女人手上!然后他发觉作为唯一楠竹的自己弥补的方式是——拯救炮灰女配。
  • 真武虚空

    真武虚空

    真武大陆,传言真武大帝统一大陆后却神秘失踪,而后天地间出现十大神魔级灵物,引起各大宗派和帝国的争锋,最终整个大陆被分为六大宗派,四大帝国,从此十大势力鼎立的格局便延续至今,而就在具有千年传承的宗派青莲宗内,一位天生经脉残缺的少年竟然意外获得一个天降之物,从此却开始了自己的辉煌人生。
  • 血路问道

    血路问道

    行天荒,踏沧海,血染问道途,龙出渊,虎下山,百战而不殆,我欲问道于巅,谁敢阻拦,阻我道者,唯杀。看苏平如何从凡尘走向巅峰……
  •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本书从多角度分析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包括“面子哲学”、“关系哲学”、“权力哲学”等等,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学会更多处世原则,明了更多是非观念。
  • 高层领导枕边书

    高层领导枕边书

    本书介绍了高职位领导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共四部分,内容包括:创造业绩——夯实底气;上下周旋——进退自如;硬权力管人 ——软实力服人;摆正心态——学会休闲。
  • 实事求是(中华美德)

    实事求是(中华美德)

    实事求是,顾名思义就是是一说一,是二说二,严格按照客观现实思考或办事。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求得正确的结论。《实事求是》是“中华美德”中的一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中的“实事求是”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只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定能在所处岗位发挥作用。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