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和一个油画家到我故乡。当我们在“月亮湾”闲步览景时,一个我儿时熟悉的老者说:“你们小心哦,那天我放牛时,在这里看见一条6米长,大斗碗粗的短尾蛇……”。话未音落,我俩便兴致匆匆地拿着相机去寻找大蟒的足迹……
古老,沧桑、清波长流、情牵古远——“月亮湾”。
老家门前有一条古老的河,在它弯道口,有一个酷似月牙形状,约120度水流转弯处,被祖辈们称之为“月亮湾”。这条河流是依都江堰雪水而下形成。河水清澈如许,甘甜爽口。河面约60米宽,流域【从它的源头计起】长约90公里左右。在流经我老家处,它属中上游地段。整条河流成蛇形状。听父亲说,从古至今,此河洪季不滥,旱季不沽。就连民国癸亥年,四川大面积发洪水时,水也只是立门槛而不入。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这条河一直为四川省金堂化工业专管专用。甘润的清流,涌流不息地灌溉着千百万亩沃土农田,造福于数代几百万人口与生灵。
“月亮湾’处在河流一个大回环地带。两岸地势平缓开阔,风光绮丽,植被茂密。蜘蛛网状植被的根,像铁钳钢爪,紧紧护住两岸水土。无论洪水暴雨的虐袭,它们都安然无恙。在它的周围中药菀草,芦苇、野花、荆刺杂木,垂柳和各种名贵树种繁多。野禽小兽、水獭、猫头鹰、苍鹭……国家一二级珍希鸟兽,常常出没于农田家舍。河中浅水处,鱼虾成群,阴森带,蛇影穿梭……由此,守猎犬,鱼鹰船常常出没于牛‘水缺’‘泥妲堰’中央的这个蓝色三角地带。春末秋夏,“月亮湾”更是鲜花遍地,莺啼鹤鸣,蝉蛙欢唱。在她相邻1500米两道堰之间,形成了一条七色斑斓翠绿屏障。尤其在早晚,被禾霭环绕轻裹。在兰气蒸香丛中,她好似仙境一般,为此,被当地人们称她是:“嫦娥沐浴,八仙饮风”之圣地。
“月亮湾”,她不仅是农妇们洗菜浣衣的地方,还是夏日河两岸乡友对赛秧歌聚集地,有时候可达百人以上,成都平原的秧歌渊源与兴盛就由此地而来。“月亮湾”更成了我们儿时伙伴游泳闲耍最好的地方。就这样,往往使我上学迟到,放学不归,而被老师惩罚在教室门口,被父亲荆棘鞭打……当今天我为儿父时,才觉得当时对老师和父亲那幼稚的怨恨,是那么天真、可笑与何等的不该。
为了两岸便于交流,父辈们在‘月亮湾’两岸窄处,搭起了一个独木桥,从而也搭起了两岸乡民的友好往来。在放学闲暇时,由于儿时的无知,往往要扯着母亲的衣角问:‘我们兄弟姐妹是从哪里来的’?母亲笑道:“都是从“月亮湾”打捞回家的……”今天想起也并非没有道理,生命本身就是来源于水嘛。
“月亮湾”,是我们祖祖辈辈勤劳善良的缩影,他给我留下了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刻骨记忆。曾听父亲讲,清朝末期,在那儿子“贵”的封建年代,河对面一户人家,连续生了七个女孩。当生下第八胎时仍然是女,一气之下,便从妻子怀中夺下女婴,那可恶的父亲,不顾妻子和家人们的哀求,抱起不满月的女婴,直“月亮”为砸断女儿根,把他早已经准备好在“月亮湾”的砸刀,将亲生骨肉砸成两段……
“月亮湾”,它不仅记载了历史的那段愚昧,也记载了历史风雨变换与生命挣扎的许多无奈。父亲为了躲避抓壮丁,兄长文化大革命为了躲避批斗挨打,就躲难于“月亮湾”唉!时过境迁,尽管岁月给我们带来依稀伤痛,可"月亮湾"仍旧给我留下了很多很多美好蓝色的记忆。尤其是每年8,9月份,在鱼虾肥壮季节,25公里处的成都钓鱼爱好者络绎不绝,一到周末,便聚集在"月亮湾"树阴深处,有时候我兄弟俩还要给他们搞点恶作剧呢。当雷电风雨狂呼猛泻时,他们是那么的无助。此时,母亲便叫醒我和五哥,让我们兄弟俩给他们送去斗蓬蓑衣,为他们遮风挡雨,或者将他们带回家,在老毛草房和屋檐边,以谷草作垫,麻布为被。然后,母亲就给他们熬上一锅姜汤,把煮熟的玉米与红薯,送到他们面前,给他们驱寒添暖。随即将他们淋湿透了的衣裤放到炉灶上烘烤干。【我母亲在当地是最出名的善良好心人】当他们要离去或者再来时,常常备上答谢的礼物。尽管当时的家境比较贫寒,但母亲都一一谢绝了,哪怕就是给我兄弟俩的一颗小小水果糖,没有母亲的容许,我们都不敢接受。年复一年,就这样,我们在母亲的身上学到了同情、体贴;人爱与自尊。
随着时事的更替,经济的发展,当年如诗如画的“月亮湾”也再不是那样靓丽。曾给生命无限快乐嬉戏部落中的“月亮湾”,已是历史的一个缩影。人们再也看不到她当年风雨凯歌中的豪情与柔情。而今的她,更显得有几许无奈。
尽管如此,每每回老家的时候,总是要信步于"月亮湾",去寻找儿时打水仗、捉迷藏、采蘑菇、摘野花、掏鸟窝……足迹。兴致时,便坐在堤埂上,望着西边弦月半影,抚琴拉起心中的夜曲。此时,仿佛正在遥听着儿时那梦叶里的天堂故事……
“你在想啥子”,看着我坐在“月亮湾”上不动的油画家一声呼喊,才把我从寻思的梦幻中叫醒。原来他为寻找蟒蛇,已离我数十米外。手中的照相机在胸前一直平拿着,食指始终没有离开快门。唉!多执着的一个人啊!“算了吧,今天肯定看不到它了。在多次诠释后,他才很不情愿地停了下来。我非常理解他,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很需要得到这个现实来写真,可暮色朦胧,心中未免有些胆怯。
今年清明节回家祭祖,仍未放弃那个悬念。打听中,还听到不少有关蟒蛇新的故事。每当人们惊讶地看见它时,它总是善意地快速离开,从不伤劫家禽。它的存在与否不敢定论,但父亲在八十三年前一个午夜回家途中,在经过一条3米宽的渠沟时,确实把一条横跨在渠沟两头的大蛇,当成了独木桥……今天它的再现,一定会给“月亮湾”和家乡人民带来好运。
大蟒,龙的象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