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县里真来了一群大官儿,县委书记带队,亲自来到了地坑河。县里那些官员是从龙潭乡走路来的,那阵式,就别提了,几十号人,前呼后拥的来了。浩浩荡荡的人马,连树林中的鸟儿都惊得不知道是咋回事,只敢站在高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草丛里的野兔子刚探出个脑壳,就看见大路人马走过来,吓得连滚带爬的往山上跑。
支书和村长头天夜里打着手电筒,在地坑河上上下下的喊话,说明天县委书记和县长要来地坑河,大家都到村上去迎接。
不少老人没见过县委书记是啥样,有的说他们只见过县太爷,都不晓得是哪年月的事了。有人说县委书记和县长就是县太爷,老人们就一定要去看看,有的老人走不到村里去,就让儿子把他们背到通往村里的山路上等,他们一定要看看如今的县太爷是个啥样?
其实,昨天乡里接县里电话通知后,已经派人连夜赶往地坑河来了。虽说没啥准备的,可还是要通知地坑河的群众吧,他们都钻到山沟里,树林里,领导们去见谁呀?
一大帮子官员们是连走带爬到了地坑河村,一沟的老百姓都站在屋外的山路上伸长了脖子张望,老人们激动得眼泪汪汪的。
乡长向路边的群众大声说:
“乡亲们,今天县委书记和县长都来了,来看你们啦!”又指着身后的官员一一介绍:“这是县委书记,这是县长,这是……”
还没有等乡长介绍完,就见几个老人跪在地上直磕头,县委书记急忙上前扶起那些老人。
县长把乡长叫到一边,严厉批评!问是谁这样搞的,让群众下跪,你们真的做得出来啊?谁这样搞的,回去后要给纪律处分!乡长有苦难言,跟在县长屁股后面反复申辩说不是他们的意思。
乡长又把支书和村长叫到一旁严厉训斥:“你搞啥呢?要整人也不是这么整嘛!拿群众来下跪!啍!这不坑人吗?这不……”
支书苦笑着说:“你误会了,哪是我让他们这样的哟,那些个老人说从前就是这样的嘛,见了县官是要下跪的嘛!我,我也不晓得这样对不对……”
县委书记连声说:“对不起乡亲们,是我这个书记没当好,让大家受苦了……。”说着说着喉咙就咽哽得话都说不出来了,眼泪就扑扑地往下掉,书记把那些乡民们的手握了又握。
那次县里领导能到地坑河来,还多亏了乡里的那位人大主任,在之前,一位县里的领导,到龙潭乡检查工作,结果很不满意,批评了乡干部,乡干部们心里委屈,都埋头敢怒不敢言,只有人大主任站出来说:
“我们的工作是没有做好,可这责任不全在乡里,我们乡是全县最贫困地区,这些年来县里对我们有什么特殊政策吗?在资金上给予倾斜了吗?就说在座的领导们吧,有几个了解我们乡的情况?”
县里领导的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紫,连声咳嗽。乡党委书记直劝主任说:
“主任,我说这个,我说,这……”。
人大主任把手一挥,继续说道:
“领导啊,我们不是不想把工作做好啊,可也不能不顾实际,只说空话吧?龙潭乡的自然条件恶劣,有的村距离乡政府有三十多里山路……比如地坑河吧,山势险峻,修路十分困难,单靠我们乡的力量,和群众集资,不知要到牛年马月才能修通村道路……。那里实在太闭塞,太落后了,有的老人说,听他们的父母说过,还是在光绪年间有一位县官到过那里,几十年了,再也没有县官儿到过地坑河了!……”
“别说了!”
县领导大吼一声,嚯地站了起来,说:
“一定要到那里看看,没有路,爬都要爬到地坑河去!”
乡里领导们正垂头丧气。这下完了,得罪了县里领导,恐怕这辈子也别想调出龙潭乡了。哪知道没过几天,县政府办公室来了电话,说明天县委书记和县长携政府各局局长一行二十多人要到地坑河村实地考察,现场办公,要求乡干部必须陪同前往。
乡里干部们天还没亮,就起床站在公路口等待。果然,太阳刚出山梁,一辆中巴车就到了龙潭乡场上。原以为要开来一长串小汽车,谁知只来了一辆中巴车,所有的官员都是从中巴车里走下来的。乡里的干部们傻了眼,他们没想到这次县领导下乡这么简单。县委书记从车上下来说:
“今天我们都准备好了,与你们一道去地坑河村,你们前面带路吧。”
乡里领导一看,县委书记一干人穿着朴实,脚上穿的都不是皮鞋,而是胶鞋,旅游鞋啥的。看来真的要去地坑河了。乡里书记忙到前面去带路,乡长走在后面,生怕有人走掉了队。一行人走了大半天才到地坑河。
县里一行人集中到一家农民的院子里开会。问村里的干部:
“目前你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老支书说:“我们没有路,出不去。”
村长说:“没有电,点灯靠油。”
老支书说:“没有电话,通讯靠吼。”
支书和村长都没说娱乐靠逑的话。那话能说吗?靠逑做的事是脏事,那话就更是脏话了。那话只在地坑河说说,万万不能对县里的领导们说。
村长说:“听说山外人天天都在家里看电影,我们在坝子上看电影,几年都看不上一场呢。
地坑河村的村民们都围到了院子里来了。一个个衣衫破破烂烂,伸着长脖子望着一群县里来的官员们。在场的各位官员望着山民们那祈求的目光,都有些惭愧。
不知是谁带头掏出了几张钱塞到一位驼背老人的手里,老人张着干瘪的嘴,不晓得说啥好,也不敢接钱,使劲的往回推。
官员们纷纷解囊,两张三张乃至更多些的百元券从县官们的衣兜里掏出来,直往山民们手里塞。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塞到山民手中的钱,都被一一搁到院子中间的那张用来放开水碗的桌子上了。一院子的人都把支书和村长看着。
老支书说:“好吧,会后我们开个支委会,把这笔捐款处理好,决不辜负上级领导的一片心意。”
县委书记说:“今天,各个局长都在,你们回去要拿出一个方案来,为地坑河村办一件好事,实事,县里要拨出专款来为地坑河村修一条村道公路,同时把电拉来。交通局负责修黑洞沟上的桥,广电局负责给村里安装高音喇叭,邮电局负责先给村里安装一部电话。”
县委书记说的话真的很快变成了现实,真的为我们村拨了款,帮村里把那条通往龙潭乡的土石公路修通了,把电拉进了村,全村的家家户户都照上了电灯,给村里安了一部电话,安了几个大喇叭,喇叭一响,山里的喜鹊都飞走了,都说那些喜鹊自个儿不好意思再叽叽喳喳的叫了,它们再叫也没人听了。从那以后,那首顺口溜就没人常挂在嘴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