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4800000005

第5章 袁世凯称帝过程中我的处境与观感

民国三年(1914年)修改约法以后,袁世凯事实上已成为终身总统,且继承人亦由他自己提出,实在想不出他还有什么称帝的必要。就当时的蛛丝马迹观之,促成袁世凯称帝的,有五种人:一为袁氏长子克定,意在获立太子,膺承大统。一为清朝的旧僚,意在尔公尔侯,谋求子孙荣爵。一为满清的亲臣,意在促袁失败,以作复清之地步。一为副总统黎元洪之羽翼,意在陷袁不义,冀黎得以继任总统。一为日、英、俄三国,意在促中国于分崩离析,永陷贫弱落后之境地,以保持其在中国之利益与东亚之霸权及瓜分中国的阴谋。当时见他的有关的这些人,都是以劝进帝制的话包围他,我曾对有些熟朋友说:“你们是要将大总统促居炉火。”可以说怂恿帝制的人,很少是主张关系,大多数是为富贵利禄所驱,或者是另有别图。其中最足使袁动心的因素,是日本强力主张改行帝制。这多少因素将袁毁了,但说到底,总不能不怨袁认识不够,判断不够。

至袁氏帝制失败之主因,一则是违背了时代的潮流,激起愤怒的民气;一则是他的亲信诸老“怏怏非少主臣”,谁亦不愿再做袁克定的臣属。

袁氏帝制运动期间,全国起义省份除山西之外均已消灭,山西成了旧军的眼中钉,报告袁氏山西必反,威吓之函电日有数起,劝导之来人联袂不绝。最后袁氏特派他的一个侄子常川驻晋,监视我的行动,及至帝制失败,始由太原离去。此人酷嗜赌博,日夜打牌,一反袁氏指赌博为“牧猪奴戏”之谕示。我曾打算令警察将其查扣送京,谷如墉、刘笃敬等几位乡老力劝我投鼠应该忌器,方始作罢。

在这一段时期中,全国民军势力均被袁氏摧毁,为什么我未能罢黜呢?就我的了解:第一、当他的帝制运动开始的前夕,我的部队已被裁编至一个旅和两个独立团,全部不到七千人,而他的心腹巡按使金永的警备队已有十一个营,其力量足堪与我抗衡。第二、山西在他北洋军队四面包围之中,与东南沿海各省不同,不可能对他作恶意的反抗,只好善意劝告。第三、对我不罢黜,尚可以作一个保全民军省份的幌子,使不深知内情的人还认为他有兼容并蓄的度量。第四、使我的革命同志对我发生误解,以为我已放弃了革命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反对无益,徒足招损,故我始终一本中山先生所示以保持北方革命据点为重的原则,对袁氏虚于委蛇。四年九月,奉天上将军段芝贵领衔致袁请速正帝位的电文中,列有我的名字,我未表反对;十二月袁封爵的命令,封我为一等侯,我亦未曾辞爵。

帝制运动最热闹的时候是民国四年(1915年)的后半年。八月古德诺的《民主不适于中国论》在《亚细亚报》发表后,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所谓六君子,即组成筹安会,大为鼓吹君主立宪,此为帝制运动的正式开始。杨度是个反对满清的人,他在日本时曾有两句名诗:“仗剑西望泪滂沱,胡运炎炎可奈何!”但他是一向主张君主立宪的。远在筹安会成立之前三月,他就撰有《君宪救国论》。刘师培是个左倾学者,他参于筹安会,并非主动。他有一次曾到山西,但始终未劝我赞成帝制,因他与我的警务处长南桂馨私交甚笃,经南介绍,我对他谈话较为恳切。我曾告诉他说:“今日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均向民主途经转变,中国民主力量虽尚在萌芽时期,但亦是日长一日。诸君子出谋筹安,固有苦衷,然逆势亦当顾虑。”他对我这话未表赞成,亦未表反对。

筹安会幕后操纵者主要为袁之长子克定。袁克定为实现继承帝位的迷梦,曾特地为他父亲专印了一份伪版《顺天时报》,内容与一般人看的《顺天时报》迥异,其中臆造了多少劝告拥戴帝制的消息,以坚他父亲称帝之意。

据了解内幕的人说:与袁克定暗中同谋者,除杨度之外,另一要角为梁士诒。因民国三年徐世昌出任国务卿后,袁世凯曾应徐之请免去梁秘书长之职务,另设内史长以代替之。同一时间,袁又成立了一个平政院,颇似现在的行政法院。平政院中有一个肃政厅,内设若干肃政使,如同清朝的御使。肃政厅于民国四年提出一个五路大贪污的弹劾案。梁为交通系领袖,此案与其关系颇大。梁此时正处于最尴尬地位,为转移视线,乃出奇制胜,劝进帝制。初劝告袁未之答;继通过袁克定劝之,袁亦无表示;最后以极迷信的话语袁氏谓:袁氏先氏历代相承都没能活到五十九岁的(是时袁氏已五十七岁),应以绝大喜事相冲,袁方首肯。于是美籍顾问古德诺之《民主不适于中国论》与日籍顾问有贺长雄之《日本立宪而强》的论调相继发表,筹安会宣告成立,梁氏亦于九月十九日组成全国请愿联合会,向参政院举行所谓“变更国体”总请愿。

此外当时怂恿帝制最明朗而积极之文武大员,各省疆吏以奉天上将军段芝贵为首,中枢大员以内务总长朱启钤为首。段芝贵胁持各省通电请袁速正大位于前,又复联合东北首长孟思远、王揖唐、朱庆澜、张作霖等力谏中央讨伐唐、蔡于后。朱启钤密电各方策商帝制于前,又复主持所谓登极大典筹备于后。这一段时期,我所收到有关帝制的电报中,除统率办事处者外,即以段芝贵与朱启钤领衔者为最多。

统率办事处是在袁氏亲自主持下发纵指挥全国军队的机构。他成立这一机构,理论上是为了负起“大总统统率全国陆海军”(当时中国尚无空军)的责任,实际上这一机构不只代替参谋部全部职权,而且亦代替了陆军部的大部职权。兼任参谋总长的黎元洪对此虽无计较之心,而号称北洋三杰之一的陆军总长段祺瑞则不能没有不快之意。加之袁克定编练模范团与怂恿帝制之举积极配合,段乃由不到部办公而请假养疴,而正式辞职。

统率办事处的要角陈宧輥輶訛,是黎参谋总长的次长,袁对之倚畀特殷。民国四年二月袁为安定西南,命陈以会办四川军务名义,率李炳之、伍祯祥、冯玉祥三旅入川,六月间准四川将军胡景伊入觐,陈继其任。陈宧于离京赴川前同三旅长谒袁辞行谢恩,一见面就向袁曲膝叩首。袁惊异着说:“现在国家共和,不可如此。”陈以最谄媚的言词说:“元首虽以大总统自居,而全国官民则皆奉为皇帝;元首一日不实行帝制,臣此去即一日不复返。”迨至袁氏称帝失败,陈始则致袁江(五月三日)电请其退位,继则通电与袁断绝个人关系。说者谓袁氏之死,受陈宧刺激最大,亦不能谓为无稽。

于袁氏称帝意犹未坚之时,其亲私怂恿之术,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有一次他的左右曾买通他的身边侍从,在他清晨未醒时,将他最喜爱之玉杯抛至地上,打得粉碎。袁醒询其故,这位侍从说:则才擦拭桌椅时,看见床上躺着的不是大总统,是一条龙,我大吃一惊,就把玉杯摔破了。袁当给以巨款,令其回籍,并坚嘱不得以此语人。

长江巡阅使张勋是口口声声不忘旧朝的一个满清旧臣,同时亦是赞成袁氏帝制之死硬派,由于他自己和他的军队一直保留着头上的辫子,不肯剪去,所以袁氏始终对他有“帝其所帝,非吾所谓帝也”的顾忌,为此他曾明白通电表明他的矢志拥袁的心迹。但在帝制运动白热化的时候,张勋突然电请袁氏效舜禹之对唐虞,勿废宣统帝号,维持清室优待,于是袁氏原拟封溥仪为懿德亲王,君臣互易之举,乃不得已而中止。

袁氏决意称帝之后,奉命代行立法职权之参政院遂决议选举国民代表,解决国体问题。民国四年十月间,各省国会代表先后选出,北京办理国民会议事务局乃规定十月二十八日起至十一月二十日止,为分省决定国体投票日期,票面悉印“君主立宪”四字,投票时赞成者写“赞成”二字,反对者写“反对”二字。投票结果,代表人数一九九三名,赞成票亦为一九九三张。接着由国民代表推戴袁为中华民国大皇帝,并委托参政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恭请大皇帝正位。十二月十二日袁氏下令承认帝制,并于同月三十一日明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

日本原本怂恿帝制最力,袁氏受其影响亦最深,比及国体投票正式进行之时,乃一反以前态度,英、俄亦复如此,其心叵测,概可想见。日本皇帝为怂恿袁世凯积极称帝,曾向袁示意,日本的施为向以中国为嚆矢,中国的民主实足以动摇日本皇室万世一系之基础。今日劝中国恢复帝制,不仅为中国,抑且为日本,中国如废共和而行帝制,日本以帝国而扶助帝国,自属名正言顺,当可共存共荣。若仍续行共和,自非日本帝国所愿,今后一切,难望援手。北京统率办事处给我们的世(十月三十一日)电中曾说:“大隈首相屡次宣言谓:‘中国宜改国体,如内无乱事,日本决无可干涉之理。’又对我陆驻使陆宗舆密谈:请中国安心做去,日必帮忙。英使朱尔典,因主座谦抑曾面谒劝进。俄使于十三日接政府训令复电称:俄愿即行承认大隈于十八、二十等日演说,亦谓:中国改革,不致内乱,外交方面颇称顺适。不意日本新外交大臣石井到任,意欲见好于野心派,主张托词中国上海长江一带恐有内乱,以好意劝告中国暂缓改变。”旋该处江(十一月三日)电说:日本代理公使小幡西吉约同英公使俄公使于十月二十八日(国体投票开始之日)赴外交部,劝告将实行帝制之计划暂为延期。此时袁氏及其左右势将骑虎,自然不会接受。由此我深深感到当国不去满足自身欲望的贪心,不只要惹国内的不容,并且要受国际的愚弄。平心而论,不能说袁世凯不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致成身败名裂。

袁氏称帝,其亲近诸老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均不表同情。徐世昌时为国务卿,在一次会议中,袁氏对帝制问题问到他时,他背向后仰,默而无言。段祺瑞于辞去陆军总长后,居家养疴。据说袁曾给他派了一个厨师,他不只不敢用这个厨师为他做饭,连他如夫人亦不敢用,每餐均由其原配夫人亲自烹饪。王士珍虽然继段为陆军总长,实则当时陆军部的职权大部为统率办事处所代替,陆军部已成了一个闲散机关,故王亦闭门不出,以避烦扰。冯国璋是与英国公使朱尔典同被袁氏亲口宣称为拥护帝制者,但从其嗣后行为观之,则大不然。

民国四年六月间冯与梁启超相偕晋京。冯谒袁时,谈及南方对帝制的传言,叩询袁的真意,袁曾对他说:“我现在的地位与皇帝有何分别,所贵为皇帝者,无非为子孙计耳!我的大儿子身有残疾,二儿子想做名士,三儿子不达时务,其馀都还年幼,岂能付以天下重任?何况帝王家从无善果,我即为子孙计,亦不能贻害他们。”冯说:“不过到天与人归的时候,大总统虽谦让为怀,也恐怕不能推掉。”袁正颜厉色的说:“这是什么话!我有一个孩子在伦敦求学,我已叫他在英国购置薄产,倘有人相逼太甚,我就把那里做我的菟裘,不问国事了。”冯出而告段说:“你放心好了,大总统绝不会做皇帝。”冯将此话告梁,梁听了说:“我亦相信他不会那么傻。”但冯南下不久,筹安会忽然大肆活动起来,因此冯十分怀恨袁对他不能推诚相见。这只是举冯之一例,徐、段、王当亦有相类的感受。以袁氏之聪明,也当然深知他们都希望继承总统,不希望实行帝制,故对实行帝制的话,未公开前,对他们有些保留。但越是这样,起的反作用就越大。所以我认为袁氏帝制之覆灭,除讨袁之革命的力量为外在因素外,其亲近诸老之“怏怏非少主臣”,实为一大内在因素,而此二因素又隐约间不无彼此响应之关系。

当蔡锷悄然潜离北京,返归云南的时候,中华革命党总部亦正派李烈钧等到达云南,策动唐继尧起义讨袁。唐继尧通电讨袁之前,曾电南京冯国璋,以察其意。冯复电说:“国璋老矣,国事全在诸君。”唐接获此电,方于十二月二十五日成立护国军,宣布起义。蔡锷率师北进,与对方曹锟、张敬尧军战于四川、重庆、泸县、宜宾之间,一则后方弹药不济,一则曹、张军顽强抵抗。蔡军因粮弹不济,已入困境。因其参谋长与张敬尧有旧,乃派其前往试谋停战。张彼时亦不愿打到底,因打到底,袁即成功了。蔡提出停战,正合张意,乃允其请。但提出袁倒之后,蔡须出面拥段,以此密契为停战之条件。起初蔡不愿承认,后经人劝说段之出处并非一拥可定,何必斤斤计较于此,蔡始权予承认。比至袁氏薨折,蔡锷果与张敬尧等联络拍发庚电,主张由段出任总统,以挽危局。

从这两件事可以说明冯、段当时之心情与对袁氏帝制之影响。若不是冯有暗示,蔡、李等到云南亦难迅速举起义旗;若不是段不同情帝制,唐、蔡等举起义旗,亦难保不遭挫败。我所以获知此种内幕,是因为李烈钧、唐继尧均与我为日本士官学校同期同学,且一向过从甚密,这些情形,他们与我有多次的电报往返。

蔡锷原虽为立宪党,且与梁启超有师生之谊,但其在日本时即对革命深表同情。我与蔡氏相识甚浅,而相知颇深。他居京期间,曾力示堕落,以图避祸。当他离京前不久,特托士官同学(我的参谋长)李敏之携何绍基所书绣屏四幅绣联一副赠我。联之上集为“雅量风清兼月白”,下集为“高情涧碧与山红”。我问李敏之说:“松坡(蔡锷字)还说什么没有?”李答:“没有。”我说:“你不要将此事告人。”李问我何故,我说:“将来再说。”比至蔡已离京,我才告李敏之说:“松坡以屏联赠我而无言,我就知道他已决定离开北京。当时不让你告别人说,是怕机警的人识透其意,密奏袁知,致他不能成行。”

云南将军唐继尧、巡按使任可澄,与蔡锷、戴戡(与蔡同时返滇者)通电讨袁之后,各方反应颇不一致,有的驰电诘责,有的奏请申讨,有的策商调处,其态度最缓和、持论最谨慎者,为南京宣武上将军冯国璋。他反对多所电责,更反对轻言讨伐,其沁电中曾谓:“倘诘责之文电纷驰,则观听之惶惑易起。”又谓:“倘讨不能行,行不能果,中外耳目所属,或且群致猜疑。窃恐扰攘之忧,将不在一方面而在全局。再四审度,关系非轻。”而冯所反对的,正是以朱启钤为首的大典筹备处指示各省一致主张的。

推冯国璋领衔忠告,策商调处之议,原系陕西将军陆建章最早提出的。紧接着贵州护军使刘显世(唐、任、蔡、戴讨袁通电原曾列刘之名),一面否认唐通电渠曾列名,一面表示赞同陆议,以维和平。我当即驰电各方,对陆刘之议表示赞同。旋贵州巡按使龙建章等又主张国体重大,应再召集国民会议公决。无如怂恿帝制者不知悔悟,对刘显世、龙建章之建议公然指斥,而外间疆吏如徐州巡按使张勋,广东上将军龙济光,湖北上将军王占元,安徽将军倪嗣冲等尤多昧于时势,与段芝贵等同持讨伐主张,并促冯国璋主稿电京。冯在此情势下,亦只好在表面上一反其初衷了。

云南起义以后的三数月间,醉心帝制者流,仍在力促袁氏早日登极。而袁氏则慑于国内外之趋势,徘徊未敢出此。果然护国军经过三个月的苦战,李烈钧所部在滇、桂交界处击败滇军龙济光,广西上将军陆荣廷应约宣布独立,贵州方面亦公开继滇而起。袁氏方于三月二十二日明令撤销帝制,然仍恋栈大总统,而不肯引退。说者谓袁氏能以撤销帝制,尚未执错到底,然撤销帝制后,犹不肯放弃总统,可谓不识进退,我认为这是至当的批评。

袁氏撤销帝制之后,滇、黔复提出总统退位的请求,接着广东上将军龙济光在革命军势力的胁迫下宣布独立,浙江将军朱瑞在军民的事变中突告失败,冯国璋乃于四月十八日提出八项条件,以图息争。这八项条件是:

(一)袁大总统仍居其位,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二)慎选议员,开设国会。

(三)明定宪法。宪法未定以前,适用民国元年约法。

(四)惩办祸首。

(五)各省及中央军队须以全国军队按次编号,不分畛域。

(六)去冬之各省将军巡按使悉仍其旧。

(七)滇事后派赴川湘方面北军全行撤回。

(八)开赦党人。

据冯的巧电中说:这八项条件未向各省电问以前,他已秘密商得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以及蔡锷的同意,于是大多数省份均复电表示赞成。正在策商期间,北京以段祺瑞为国务卿的所谓责任政府于四月二十三日宣布组成,而蔡、唐诸君又驰电坚持请袁退位,冯乃对原条件略加修正,要在使袁暂负维持责任,迅筹国会锐进办法,一俟国会开幕,即行退职。冯电甫行发出,四川将军陈宧与川边镇守使刘锐恒輧輷訛亦相继电请袁氏退位。此时,冯国璋、张勋、倪嗣冲联名邀请各省包括南军滇、黔、桂、粤名省选派代表赴南京开会,商决大计。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亦有电赞同此举,我乃派崔秘书廷献代表前往。

南京会议于五月十七日开始,因袁氏曾电冯、张、倪表示自愿退位,嘱与各省妥筹善后办法,于是首先讨论的就是总统退位问题。南军代表主即退,张、倪派主不退,冯派主缓退。商讨未获定论,而独立省份日益增多。此时除滇、黔、桂三省外,广东龙济光,浙江屈映光(将军朱瑞失踪,被举为都督),已于四月间形式上宣布独立,陕西陈树藩(驱走陆建章者),四川陈宧,湖南汤芗铭輨輱訛亦于五月间先后宣布独立。张、倪坚主以南京全体会议名义挽留袁氏。因冯不愿出此,会议迄无结果,而袁氏于六月六日因病逝世。冯在这一阶段的手法,有相当收获,那就是因此造成袁死黎继,他取得副总统地位的有利情势。

袁氏所派的山西巡按使金永有一次曾开了一个已过曾参加革命者的名单,内有谷思慎、续桐溪、弓富魁等三十馀人,咨我扣捕,交他审讯。我于扣捕以前都密告他们跑开了,以是金永对我深表不满。到了袁氏帝制运动末期,金永犹以他的十一营警备队的既有力量为未足,又请准中央在东三省招募胡匪,以壮其势。我对他这种不惜扰民以逞的举措,一再电京反对,此批胡匪方未来晋。金永对袁氏曾上了一个很厉害的奏折,详叙我在山西不利于袁之种种措施。其结论大意为:北方最不安于袁政者,为山西之民军势力;若不消灭山西民军势力,则我将配合反袁军事,由平绥路进攻北京,欲消灭山西民军势力,非将我撤职,无以为济。此奏折到袁氏手中时,袁已病笃,卧床而阅,未及看完,奏折即掉于地下。当时徐世昌、段祺瑞在袁病侧,劝其病愈后再为处理,袁氏从此即一病不起。此段事系段亲自告我者,当不为虚。段并曾对我说:如果项城那时看完这个奏折,一定要撤你职,下令讨伐你。

我事后想到一件事的因果关系,种下什么因,即要结什么果。袁世凯改行帝制有因,国人起而推翻帝制亦有因。辛亥革命推倒满清统治,由于同盟会自身力量不够,借重了汉族疆吏力量,其结果即种下汉人皇帝之因。幸而中国文化是民本文化,孟子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深入人心,民主很合乎民本的心理,故一经变君主为民主,绝大多数的人谁亦不愿再倒退回君主的窠臼,以故袁氏称帝卒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本书从比尔·盖茨的幼年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成为技术天才、商业巨人、世界首富的伟大历程,记录了比尔盖茨经过自己的艰难奋斗,终于登上成功的顶峰,创立了微软公司,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幻游记之侠侣奇缘

    幻游记之侠侣奇缘

    这是一篇由一个一无是处的主人公林飞离奇穿越到另一个虚构的游戏世界,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女主人公小焰,后来又因为小焰家人被杀害,导致小焰受到刺激,记忆全失,为了帮女主人公恢复失去的记忆,为了帮女主人公寻找并手刃仇人,本来一无是处的林飞,莫名其妙的与小焰踏上了一条可笑之事不断的变强寻仇之路……
  • 天魔之善恶变

    天魔之善恶变

    善、恶?人、魔?万年后的复活,会给这个混乱的大陆带来什么?毁灭还是和平。魔王终现。将要如何安抚这愤怒的心灵与无尽的黑暗。
  • 千棱山之千棱镜

    千棱山之千棱镜

    千万年来,千棱镜一直统率着六界,成为神界、仙界、魔界、妖界、人界、冥界六界的主宰,是使众界臣服的至高无上的最高神器,并号令仙界中其他九大神器,十大神器成为合力,世世代代守护着仙境的最高山——千棱山,六界为了争夺千棱镜掀起了腥风血雨......千棱镜,一照能分善恶,看我降妖除魔,锄奸惩恶,誓守千棱仙山,心怀天下,拯救苍生,若能救得众生,即便牺牲我一人,幸福千万家,我矣无悔无怨,好男儿,立于天地间,但求问心无愧,英雄豪迈,嫉恶如仇,勇挑重担,感天动地!欢迎加入读者群:34522912
  • The Well at the World's End

    The Well at the World's E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娘子别闹:夫君很无赖

    娘子别闹:夫君很无赖

    【推荐新种田文《劫来良夫:无敌小农女》一样的种田文,不一样的味道啊!良心出品啊】一朝穿越,已嫁作人妇。夫君却是远近闻名的恶霸王,还是个看不惯她的傲娇恶少爷。恶婆婆还嫌弃她不能传宗接代。作为还是清白之身的洛青青怒了,哎呀!你个老婆子,一个人你倒是给我传接着示范一下啊!恶少爷脾气大,最后还不是乖乖臣服脚下。【亲们,喜欢记得收藏哦。书群384071707】
  • 灭佛录

    灭佛录

    藩镇拥兵自重,紫微暗弱,魔门附体宦官秉控中枢,朝臣朋比为奸,边患不息,暗中却另有一股势力意图吞噬天下……一位传承隐秘的年轻人于此时开始闯荡天下……
  • 倾城悍妃:邪王轻点宠

    倾城悍妃:邪王轻点宠

    纳兰晴羽穿越了,人家穿越女大多数都会成为主角大放光彩,展开一番惊天动地的抱负,再不济也要混个王妃皇后当当。可她却穿成了一本重生复仇文里面的恶毒女配……这还不算,她还刚好就穿到了恶毒女配大结局的时候。满门男子斩首示众,女眷被发配充军,原本高高在上的镇国侯府嫡女被充入军营,沦落为人人践踏的奴婢……纳兰晴羽当初看的有多爽,现在就过的有多凄惨。既来之则安之,纳兰晴羽什么不想,就想着如何在书中重生女主角的眼皮子底下活下去。然而,谁知她一不小心抱上了一根金大腿。凤卿霄:“你是恶毒女配,我是反派邪王,在一起,绝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婚后再爱:有婚无色

    婚后再爱:有婚无色

    她,在一场灾难中逃生,却从此失去了对男人的信任和好感。他,五年前一个温馨的夜晚,坠进了孽欲中难以自拨,痛不欲生。为了各自的利益,她和他拿着婚前签下的同床不共枕的协议闪进了婚姻的城堡。为此,又会谱出一曲怎样的咏叹调。
  • 屌丝逆袭高富帅

    屌丝逆袭高富帅

    FUCK。FUCK。FUCK。我cao真TMD欺人太甚,老子一个星期家里给的早点钱和零用钱也就100块,他到好要我给他200,要我抢银行去?
  • 星宇耀空

    星宇耀空

    在这个神奇的大陆,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个个闪耀着熠熠光华的瑰奇,注定了,此地必有神话!且看我们的主角一步步成就无与伦比的辉煌!看他一步步踩着时代天才和骄子的荣誉,成就史无前例的神!在这片星空中,我是最高的主宰!踏破虚空,凌驾星云,万星主宰,独我至尊!以我之名,号令万星!不从者!灭!踏虚空、凌星云、主万星、独尊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