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37300000029

第29章 百家争鸣的盛况(3)

商鞅通过学习,精通刑名法术。他去了当时国力强盛的魏国谋求功名,先是在魏相公叔痤的府上当差。公元前361年,公叔痤病危,在魏惠王前来看望他的时候推荐商鞅做魏相的继承人。魏惠王心里并不愿意把国政交给这么一个下人,只是口头上答应了公叔痤。

魏惠王离开后,公叔痤把商鞅叫到了身旁,关心地叮嘱他说:“大王刚才让我推荐国相人选,我立即推荐了你。大王虽然答应了我,但我从他的表情上看出他是在敷衍我,应该不会重用你的。作为人臣,我先要做到忠君,然后才能顾及到你。我对大王说如果不愿意重用你,一定要把你杀了,否则会成为魏国的忧患。因此,你的处境很危险,请速速离开。”商鞅并不慌张,而是反问公叔痤说:“您看重我而大王不看重我,既然不看重我,又怎么会杀我呢?”于是,商鞅依旧待在魏国,没有离开。

公叔痤病死后,正逢秦孝公招贤纳士的告令传至魏国。于是,没有得到重用的商鞅离开了魏国,来到了秦国。经过几次求见和交谈,秦孝公看到了商鞅的才能,于是有了后来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孝公起用了商鞅,准备更改秦国法度,但又忐忑不安,害怕国人不接受变法。商鞅规劝道:“做事情犹豫不决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何况超乎寻常的事情,本来就容易遭受世俗非议;见解独到之人,也常常被一般人大肆取笑。为人愚钝者即使做成了事情,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办到的;但是为人聪慧者,却能够预见未来并作出安排。要想追求高尚的品德,就不能和世俗之人同流合污;想要成就一番大业,就不能和普通人商讨谋划。因此,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既成的旧法;只要能使百姓富足,就不必遵守既成的旧礼。”秦孝公听完,非常赞成这一说法。接着,秦孝公召集大臣商讨变法,果然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

大臣甘龙说道:“圣人教化人民,并没有改变民风习俗。智者治理国家,也没有改变一直传承的法度。对人民施以教化,只要顺应民风民俗,毫不费力就可以成功。要想使百姓生活安定,只要沿袭旧法治理国家就行了。”商鞅反驳道:“甘龙刚才所说,正是世俗之人的看法。世俗之人安于旧例,读书之人拘于书本。对这两种人来说,只会奉公守法。和他们讨论其他的事情,是万万不能的。三皇所定的礼制都不相同,但他们都统一了天下;五位霸主遵循着不一样的法制,但是都能各霸一方。臣认为,聪慧之人敢于变更礼制、订立新法;愚蠢之人只会被旧礼旧法处处制约、难以解脱。”

大臣杜挚又上前说道:“想要改变旧法,除非新法有百倍的利益;想要更换旧器,除非新器有十倍的功效。不然的话,只有仿效旧法,才不会出现过失;只有遵循旧礼,才不会出现偏差。”商鞅继续反驳道:“要想治理好国家,根本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方法对国家有利,可以不遵守旧法。夏朝和商朝就是因为没有更改旧的礼制,最终失去了天下;商汤和周武王就是因为没有沿袭旧的法度,最终得到了天下。因此,沿袭旧礼不值得赞扬,反对古制不能遭受责难。”秦孝公听完,说商鞅讲得很好,并要立即推行新法。

在新法公布之前,商鞅决定先树立令出必行的威信。为此,商鞅令人在秦都南门竖了一根木头,高有三丈,大家出于好奇,纷纷上前围观。商鞅见围观的人已经很多了,于是当场大声宣布:如果有人能把这根大木头从这里一直扛到北门,就能得到十两黄金的奖赏。没人相信这种奇怪的事情,因此没人愿意来扛。于是,商鞅直接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在整个城里弄得沸沸扬扬。后来,有个壮汉抱着试探的心理前来扛木头。当他扛着木头走到北门后,商鞅毫不犹豫地把五十两黄金赏给了他。接着,商鞅在国内颁布了新法。百姓通过扛木头的事知道了商鞅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不敢违背新法,以免遭受惩罚。

新法在施行的过程中,商鞅要惩罚犯了法的太子。他说:“新法之所以不能迅速有效地推行,偏袒王室贵族是主要原因。凡是有违法者,无论是谁,都必须依法惩处。”按照法令,要对太子施以刑罚。考虑到太子将来要即位,商鞅转而怪罪于公孙贾和公子虔这两位老师的教导无方,于是处罚了他们。当有人反抗时,商鞅坚决镇压,毫不留情,曾于一天之内处死好几百人。人们在悲痛之余,虽然埋怨商鞅的残酷,但不敢不遵纪守法。

随着新法的推行,人们看到了新法的便利和取得的成效,使得新法得以更加顺利地推行。同时,秦国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商鞅被秦孝公提拔为大良造,掌握了军政大权。此后,秦国又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在农业经济、中央集权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秦孝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1年),魏国经历了与齐国的马陵一战,大将庞涓被杀,上将军太子申被俘,大伤元气。次年,商鞅劝谏秦孝公攻打魏国:“秦国和魏国之间的矛盾,就像一个人生了一场重病,迟早都要治疗。秦、魏两国只能有一国存在,为什么呢?魏国都城建在安邑,有黄河和崤山作为天然屏障。如果形势对他们有利,他们可以进犯秦国,反之,他们可以转而向东进犯。如今,在大王的励精图治下,秦国终于开始繁荣昌盛起来。而魏国经去年与齐军一战后实力大大衰弱,诸侯们不愿再臣服于它,这正是攻打魏国的好机会。魏国兵败后,一定会向东迁移,而黄河和崤山也就成了秦国的天然屏障,退可守住国土,进可吞并各国。这是在建立帝王功业呀!”秦孝公采纳了商鞅的建议,并派他去攻打魏国。魏国见秦军进犯,立即派魏将公子昂迎击。

当时,商鞅以叙叙旧情、订立盟约为由,把公子昂骗来赴约,然后把他捉住,并趁机消灭了魏军。此后,魏国受到了齐、秦两国的多次攻击,国势日益衰弱。为此,魏惠王向秦国求和,并把河西地区割让给了秦国,然后迁都至大梁。此时,魏惠王才后悔没有听取公叔痤的临终遗言。商鞅立下了赫赫战功,秦孝公为此封赏了他十五个城邑,由于其中的多数城邑隶属商地,又给了他商君的封号,因此也就有了商鞅的得名。

商鞅在变法期间,得罪了很多人。秦人赵良建议他效仿上古圣人虞舜的做法,以谦虚获得人们的尊重。商鞅不以为然,反问赵良:“当初,秦国还是未受教化的夷狄,多么落后呀。正是有了我,秦人才知道什么是礼教,知道父子有别;正是有了我,秦国才有了这么多象征等级地位的宫阙,成为了一个礼仪之邦。你说说,我和五羖大夫百里奚两人,谁更加贤明?”赵良回答说:“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只狐狸的腋下皮毛;一千人的顺从连连,不如一个人的直言相劝。周武王广纳直言得以昌盛,商纣王压制劝谏导致败亡。我请求向您直言相告,可以吗?”商鞅说了一些类似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类的话,请赵良实话直说,不要隐瞒。

于是,赵良说:“百里奚是秦穆公敬重的人才,秦穆公想方设法得到了他。百里奚辅佐秦穆公时,向东讨伐了郑国,前后三次拥立了晋国的国君,还有一次为晋国解除了楚国的威胁。在国内,他推行教化,偏远的巴州人也会入朝进贡;对外,他给予诸侯国恩惠,以致四方的戎人纷纷臣服于秦国。由余得知后,前来秦国请见,后来也为秦国所用。百里奚在位时,出行既不坐车,也不打伞。在国内视察时除了所乘的马车外,既没有其他车辆随行,也没有专人护卫。他死后,秦人纷纷痛哭流涕,就连小孩也感受到了这种悲伤的气氛,停止了以往欢乐的歌唱。这就是百里奚贤德的具体体现。您之所以受到了秦王的重用,是因为受到了宠臣景监的引荐,并不是靠自己的名声。您在任这么多年,就想着怎么去大力建造宫殿,很少为百姓谋福利,也谈不上什么功业。并且,您在改革变法中制定了残酷的刑罚,不仅得罪了太子,而且残害了百姓,这些怨恨的积累就是祸患的根源。教化百姓,百姓会自觉地接受;命令百姓,百姓则会感到受迫……您出门的时候,几十辆马车跟着,车上站满了武装齐备的卫士。如果稍有不妥,您就不敢出行。《书》中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因此,您的处境很危险,就像很快会消亡的朝露一样,您还怎么延年益寿呢?因此,您不如归还封地,归隐自耕,并且劝说秦王多多招纳重用那些有贤德的隐居人士,以便教化百姓,推行德政,以此换来您的平安。如果您贪图富贵和荣耀,不愿放弃封地和权位,依旧积累百姓对您的怨恨,一旦秦王摒弃了宾客,不用其他诸侯国的人,您就会遭到无数人的报复,只能坐以待毙了。”不过,商鞅并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

同类推荐
  • 民国少年狂

    民国少年狂

    一位民国孤儿,战争毁了他的家,在那种特殊的年代早早进入社会,巧遇一位外国神父,这位神秘的神父教授曾经乃是高级特工,神父的一身本领让他迅速成长,带着失去所有亲人的仇恨,开始了一系列的暗杀报复。驻扎在城里的日军一个接一个离奇死亡,城里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杀人之心固然冷酷,后来偶遇了少年时期的初恋,正当相爱的时候,长期暗杀还是被日军盯上,日军派当地黑帮追杀,以姑娘为人质逼他就范,此刻他该怎么办,危机里他是否找到办法救人,险境中他是否保护得了自己心爱的姑娘……
  • 大唐诏主

    大唐诏主

    大唐诏主蒙照源,处于极度弱势,却没有被强权镇住。困苦之中,不乏多姿多彩的爱情。于衰败中挺立起来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 乱世殷商

    乱世殷商

    在上古乃至追溯到洪荒的时代出现了一位女子----申鸢.她与蚩尤结为连理诞下一名男婴;姜修哲即为本书主角,他是世界的漏洞也是世界的孩子...在孩提时代亲眼目睹母亲被杀无能为力被仇人伏羲收为徒弟----历经千年修炼后在商末之时对其发起攻击.结果因为失误穿越到公元1910年并且失去记忆,于此同时姜修哲的灵兽申公豹被伏羲所利用,代替其的使命......可主角逐渐发现一切都太过巧合,正当这时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其再度穿越至公元2049年.一切的谜团即将揭开
  • 大官人

    大官人

    书生也能驰骋沙场?!他是一介书生,却闯荡江湖,凭一己之力荡平黑风寨,取寨主首级;他出身卑微,却闯入宫廷,和权贵斗智斗勇;他在乱世中剿灭匪患,威震四方,轰轰烈烈活在群雄并起,诸强争霸的大时代……
  • 执宰大宋

    执宰大宋

    少年吴三朵穿越到宋朝成为吴玠,得麒麟钢枪,学得麒麟钢枪十八招;战西夏,抗金寇,功勋卓显。吴三朵成为吴玠后,斗奸臣,泡女人,耍番邦,除恶霸,一举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大宋崛起,华夏巨变。
热门推荐
  • 萌宝来袭:爹地,你好坏

    萌宝来袭:爹地,你好坏

    一次留学,天降萌宝,鬼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身负多重身份,扑朔迷离,集颜值、才华和权势于一身,人人趋之若鹜。补办婚礼上,牧师让双方用一个词来形容对方在彼此心里的印象。杜希夏:能干。凌皓辰:我的。婚后生活,他将她捧在手心,宠到心尖。多年后,萌宝再次来袭,却指着鼻子命令他。“爹地!放开我妈咪,你睡地板我睡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深如顾:天价影后的生存手册

    情深如顾:天价影后的生存手册

    她被亲友背叛,病死狱中!一朝重生,卷土重来!所有笑我、欺我,辱我的都赶紧来排好队!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分分钟打脸!不过那个纨绔少爷是怎么回事?什么?你要当我的金主?男人勾唇一笑,刹那间天地黯淡。晏唯一将自己的钱包砸过去:不,让我来当你的金主。
  • 低调高手

    低调高手

    萌妹最多情,御姐有大爱,拱翻女汉子,终成高富帅。受创猛男潜伏花都磨牙砺爪,凭着一腔骚情和两只铁拳,一路拱、拱、拱!低调没套路,硬拱是王道。
  • 虎狼大明

    虎狼大明

    崇祯十一年,建奴入寇,抢走了数十万人口。崇祯十一年,最有可能力挽狂澜的重臣孙承宗殉国,最能打的文官卢象升也殉国,大明从此走入了没落。而在这一年,顶级驯兽师张伟带着他的白虎来到了这里,他看到了这个蛮夷遍地,华夏寥落的时代,他的白虎对着敌人张开了血盆大口,用坚硬的獠牙撕碎了敌人,把敌人驯成了一只走狗。可是,后来他发现,要进行驯的不光是侵略者,还有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不得不再次以军队为驯鞭,以土地和财富为诱饵,把这个国家驯成为了一只猛虎,把国民驯练成为了一群饿狼。“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外国人听到了我们华夏的人,就感觉见到了猛虎,见到了饿狼一样害怕!”张伟说。
  • 善待自己的工作

    善待自己的工作

    本书从善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谈起,围绕善待工作的核心,阐述了什么样的员工才是最优秀的员工,以及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 诸禅百天

    诸禅百天

    净法之道,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诸禅百天,下至四禅九天,若悟吾十方诸佛,定当誓死庇佑大千!
  • 冠军老公

    冠军老公

    六年前,为了追逐梦想,他义无反顾的上了那个女人的车,离开了她。六年后,他站在世界冠军的舞台上,却在期期寻找着那个小小的她。世界冠军VS金牌记者她从来没想过,会是以这样的身份再度重逢。在战火硝烟中,有人拿枪顶着他的脑袋,“要你的命还是她的命?”却不知,命运的红线,早已将两人紧紧的绑在一起。超越时速的情感,他几经生死,创下一个又一个奇迹。她却也再也不想放他开的手——伊若不弃,生死相依。
  • 湘西赶尸之民国鬼事

    湘西赶尸之民国鬼事

    我们湘西有三大奇怪的现象,外人无法理解的,那就是赶尸,放蛊,落花洞女......民国湘西少年沈文自幼灵异,习得绝世道法。偶遇赶尸迷局,一路逃避追杀,阴兵借道,亡灵马车,赶尸客栈,人肉排骨汤,人骨造人,落花洞女,湘女放蛊,诅咒之谜,阴魂成亲,鬼王娶妻等等事件层出不穷............辰州符桃木剑捉民国之鬼,千秋中华国术威震敌酋!本书又名《和美女老师赶尸的日子》,是楚江风雪灵异系列《民国日子》三部曲第二部,第一部《和师姐寻宝的日子》已经200万字完本。五百万字畅销书作者,人格值满满!欢迎追书!
  • 无极剑圣之路

    无极剑圣之路

    瓦罗兰大陆无数传奇英雄,他们将交织出怎样华美的乐章?碰撞出怎样炙热的火花?且看易大师以剑成圣的路上与他们相遇的故事。
  • 阴阳路

    阴阳路

    你以为孟婆是个老婆婆吗?你以为孟婆汤真的是一碗汤吗?不要怀疑,其实孟婆就在你的身边,随时准备着将你带入地狱。不知悔改的人啊,快快醒悟吧,前面便是万丈深渊,一念之差已是万劫不复。她说:“需要点什么?我有最好喝的奶茶和各种美味的点心,能满足你一切的贪婪和欲望。”你敢尝试吗?有些爱注定不能说,有些人注定要辜负,很多事情无法选择。然而得不到未见得就会不快乐,有一种欣慰叫做我看到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