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2600000002

第2章 承包制:从起步到没落(2)

●1

福州二化改革:企业家与政治家的远近关系

初识苏乃熙

在20世纪80年代,苏乃熙与他领军的福州二化名气很大。福州二化是一家始建于1958年的地方国企,1995年作为“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进行了公司制改革,更名为“福州二化集团有限公司”。 1998年由福建石化集团公司作为主要发起者,以二化集团公司主要经营性资产进行重组而组建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我初识苏乃熙是在1988年《世界经济导报》(1989年4月停刊)组织的一次会议上。第一次见面谈话,他就向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福建55家企业“斗胆”联名上书中央,要求松绑放权,并得到当时福建省省委书记项南的大力支持的故事。言谈之间,苏乃熙慷慨激昂,神采飞扬,令我颇受感染。

苏乃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既有精明与干练的商人特质,又有强势与激情的政治偏好,带有政治家与商人二位一体的个性。苏乃熙是一个极有抱负的人。在他看来,大企业互持股份,由企业家阶层主导企业与经济的日本模式,是中国国有企业最该推崇的改革方向。他认为,一旦建立起这种完全摆脱政府行政干预的企业模式并假以时日,福州二化可以变成中国的杜邦,与世界上最成功的化工跨国巨头比肩而立。

承包制的围城

福州二化的咨询项目于1989年3月正式立项,我们为企业作了全面诊断,把咨询聚焦在以下几个难点上:承包制到底有没有两面性?应该局部改良,还是需要全面推翻?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制度结构解决国有企业的制度难题?

福州二化这样的原材料企业,在短缺经济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集重点改革的政治地位(福州二化发起了国企松绑运动)与商品紧俏的经济地位(二化的产品严重短缺、供不应求)于一身,企业与苏乃熙本人都如日中天,那种炙手可热的良好感觉令他们对行政干预有天然的抵触。

但是,我在与苏乃熙私下谈话中,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尽管他已身处事业之巅,但内心里却深埋着高处不胜寒的恐惧与战栗。在苏乃熙看来,承包制固然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经济解放,但正是这种体制,使企业家仍然受制于政治,处于政治附属品的不利地位。承包制改革越往下推进,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怎样长期稳定、规范,行政权力与企业家之间如何完全脱钩和真正分离等悬而未决的深层次问题就会越凸显。

与企业改革的矛盾相对应,福州二化在企业发展上面临的最大矛盾恰恰也是其最大优势,即产品供不应求。80年代中后期的福州二化,在承包以后正逢鼎盛期,化工产品供不应求,当务之急是如何迅速扩大产能。当时的银行体制处在“切块分配贷款指标”的状态,企业自我扩张能力受到极大限制。怎样调集更大范围内的社会资源服务于福州二化的扩张,怎样在全社会融通资金,扩大再生产,就成为福州二化发展中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具体而言,承包制只能靠自我积累追加投资,因而此时的福州二化,面临继续推进承包制,还是直接转换股份制的重大选择。

“承包已死,股份当立”

由于当时的三大阻碍--一是当时整个社会上很难找到多元投资者;二是用多元的投资屏蔽政府所有权,隔离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阻碍太大;三是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可以享受很多承包制的优惠政策,可以通过包死基数降低税率,将所有者的产权收入全部留存,因此会“就近利而废远筹”。福州二化不可能直接否定承包制和一步到位地推行股份制,并进一步推行产权多元化的全面改革。

经反复调研和深入探讨,我们对福州二化的咨询方案正式出台。

首先,我们给企业制定了一个继续向大型化工企业升级的规模化发展战略,把福州二化变成立足福建、走向全国的国家级大公司。由于这一扩张战略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们主张企业的发展仍以承包制为名义和前提。

其次,咨询方案推到突破性的第二步,让福州二化在自己的子公司里试行股份制,通过对各个下属企业集资融资的手段来扩大再生产,以超越承包制的局限性。股份制试点的争论除了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障碍外,另一大客观不利是当时民间没有资金,无法解决实施股份制的投资来源问题。

但是,对福州二化而言,那些短缺经济时代的下游企业,有大量的流动资金和充足的购买原材料冲动,福州二化可以借助产品短缺的优势地位,将下游产业各企业的分散资金聚合到子公司的项目平台上来,加速其市场扩张。

这种不完整的股份制推进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再次提升,由福州二化与国内其他企业互相换股,推进大企业集团相互持股制。大企业持股制,是以没收大型财阀的控制权、破除大财阀垄断为前提,推行企业分拆,形成企业间互相持股、环状持股、交叉持股的格局,建立企业家互相评价的一套机制,协调各大企业间的关系。苏乃熙始终对这一模式十分推崇,认为这是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之路。

最后,由于股份制方案涉及企业未来的框架和管理模式,因此我们又深入研究了怎样将福州二化变成企业集团,建立科学的企业决策机制和分层管理体制。

改革献祭者的悲情血色

1989年5月,我们在福州召开了一次由原省体改委、原省经委参与的“福州二化深化改革研讨会”,请到了原国家体改委的司长孙效良和股份制专家刘纪鹏参会。我在会上进行了改革思路的全面阐述与推介,方案得到省里和部里的全面支持与肯定。

但此时,中国政治结构中出现明显的反改革思潮。苏乃熙一年前的忧虑无情地变为现实,福州二化的发展最终沦为一场改革的悲剧。1989年年底,苏乃熙被捕入狱。苏乃熙出狱后,我陆续见过他几次,他说入狱后先是查他的政治问题。但审查了他很长时间,实在没有证据,无奈之下,为了区区千元钱的礼品加之于罪。很多年来,我一直深为这位可能会成为最优秀企业家的人才惋惜。

在我看来,苏乃熙是这一特殊时代的改革先行者,是这一特殊时代的制度突破者,是这一特殊时代的政治牺牲者,他的骤然失败在中国改革的大画板上泼上了一抹另类的悲情血色。这摊血色,将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反复映入很多人的眼帘,成为改革进退轮回的一个鲜明标志。

但中国改革突破制度围城的大方向已无可逆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苏乃熙其实是改革的献祭者……

“悲剧”就是有价值的东西因为不可抗拒的因素而招致毁灭。以苏乃熙之宏才远志,在巨大的政治风浪面前也只能徒唤奈何,最终锒铛入狱。这也是中国渐进式改革所要付出的“另类成本”。

80年代的政治型企业家往往是从政治化的旧体制中直接脱胎出来的,本身带有“半政治家”色彩,在当时的改革大潮中很容易为了改革和企业的发展等因素,与政治家的诉求紧密联系。

我们在对当年往事的回顾中,谈论最多的还是企业家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当年的事实似已证明,在政治多变、急速转轨的中国,企业管理者“玩政治”永远是危险的,不管你有多少正当的、必然的理由。企业家之为“企业家”,就在于他应懂得在企业运营与政治操作之间设立必要的绝缘隔层。与西方的政治民主不同,政企双方搞得再紧,在获得相关资源、项目或利益等方式上还是公开的、透明的、法治的,想额外获得超额利益,就可能被新闻及社会舆论曝光。而中国往往并非如此。特别是到了90年代,机会型企业成为当时主导,企业家要靠与政治家的密切联系,才能取得大量的资源与利益,其中又恰恰带有相关的灰色成分,其风险也因此而带有彼此寻租的“原罪”性质,实际情形表明,并不比80年代危险性小。到了21世纪,此类关联仍大量存在,特别是这几年政府实力越来越强,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家更需要与政治家建立联系与沟通,以把握政策走向和政策机会。企业家在追求经营松绑、资源获取或其他经济要素的同时,也永远要警觉于与政治之间的捆绑。永远要明白,政治的维度充满了波动、轮回与沉浮,充满了权力斗争的不可测性,充满了不断的调整与“再平衡”。为了平衡,也往往要牺牲掉一些人以求其功。身为企业家者必须明白:“时代”是不会错的。“政治”也是不会错的。在这“永远不错”的强大的时代与强大政治面前,企业家该当如何?可能唯一有意义的,就是调整自我,修炼自我、警觉自我。

●2

首钢承包理论:企业家与政治主张的关系

周冠五与赵玉吉

首都钢铁公司(以下简称“首钢”)始建于1919年,在中国企业联合会按2011年数据评选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首钢营业收入列第11位。

首钢是中国承包制改革中受益最大的企业。首钢与政府间的承包合同,是钢铁产业处于低谷期签订的,其利益安排非常有利于企业。承包之后,中国经济很快进入快速发展期,上游原材料产品明显供应不足,钢铁产品的短缺尤其突出,致使钢铁原材料一路涨价。首钢因此大受其益,积累了大量资金可用于全面投资与运作。因此,坚定不移地维护承包制,源于首钢承包制理论的利益基础。

首钢的改革是在铁腕强权人物周冠五领导下推进的。我与周冠五在各种会议上见过很多次,没有深交,但与他的副手赵玉吉却关系很近。赵玉吉与周冠五的关系十分传奇,我见过他们四种状态下的不同关系。

1988年,初识赵玉吉时,他从中央书记处调入首钢,被当做周冠五的接班人培养,意气风发,并时时刻刻关注着改革大势和改革理论,与我们高谈阔论的都是各种敏感前沿的政治话题。但是,与赵玉吉的开放性格截然相反,首钢内部是一个周冠五权威至上的封闭“王国”,赵玉吉的思考热点常常游离于“王国”之外。

不久以后,我又看到了另外一个赵玉吉,他被贬到机械板块任职,操作着首钢收购的一批军工制造企业。这时的赵玉吉已不再有任何的高谈阔论了,且对首钢的产业扩张战略充满忧虑,一旦说起首钢的内部政治关系,他便讳莫如深。

到了90年代初中期,赵玉吉又回到权力核心,并培养起一班少壮派人马,与首钢的“老人圈”展开权力周旋。那时的赵玉吉,已经对首钢的理论体系、发展战略、政治生态和管理模式有了很多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我们谈论的问题更多地聚焦于怎样超越首钢的旧时代。

但赵玉吉的好景不长,他的改革努力归于失败,周冠五认为他在抢班夺权,将他与整个少壮派团队全面清洗。最后一次见到赵玉吉时,他已调入物资军工公司。首钢的这段阴霾历史,仍然让人感到震撼。

首钢的承包制理论

承包制到底是放权让利、解决政府和企业家之间权责利关系的临时措施,还是一种永久性的企业制度安排?中国的理论界和企业界有过激烈的争论,而且是在农村承包制推行之初就存在。当时,面对“左派”的意识形态压力,必须论证承包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为此,农村承包制改革被认为是在保持土地公有制的条件下,以家庭为经济主体进行承包经营的制度安排。在农村,没有人把承包制作为过渡性措施看待,而是作为长期不变的制度安排定位。

我国农村改革的热潮期里,我正在北京市党校上学,我的表哥周其仁是农村改革的全程参与者,是当时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的左膀右臂,他带着极大的政治热情起草了一份又一份的一号文件。他本人当时也把农村联产承包制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但是,我从1970年到1978年在农村插队八年,既见过东北白城地区的偏远农民,也十分了解北京近郊的现代农民,因此对承包制的作用及其向城市改革的延伸,一直另有看法。伴随第一轮改革成效收尽,承包制的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

同类推荐
  • 北大清华最佳CEO讲座:最有价值的十堂管理课

    北大清华最佳CEO讲座:最有价值的十堂管理课

    执行就是一切,公司中最强大的执行力是克服一切管理困难的利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细节决定成败,不注重小节,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取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 赢在销售力

    赢在销售力

    1996年,黑立言先生将美国的优势销售课程引进到台湾卡内基训练之中,学员包括高科技、金融业、保险公司等各行各业的业务人员与主管。多年来,该课程成功结合了销售的理论与实务,帮助许多人提升了销售能力,肯定自已、成就价值。
  • 管理技能培训全案(下)

    管理技能培训全案(下)

    1.实用性与有效性。本丛书力求实用,从书目选择到具体的培训内容,紧扣中国企业管理工作实际,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同时十分注重培训效果,为管理者提供“知行合一”的实践方案,快速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企业竞争力。2.系统性与工具性。本丛书紧扣经理人日常管理工作的九大方面,内容广泛,体系全面,同时集知识、技能、案例、工具于一体,可作为企业各项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参考手册,更是职业经理人自我提升的实用培训教材。3.资深实战专家编写。本丛书编委和作者不仅有实战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还有理论水平卓著的国内管理学界知名专家教授。本丛书是一套拥有专业性、可操作性的管理经典。
  • 故事营销(上)

    故事营销(上)

    曾经有人说:现代企业要突破销售的瓶颈,必须先突破市场这一块巨大的坚冰。因为长期的千篇一律的营销方式与营销手段,已经使所有消费者感到麻木,甚至是回避。在这样一种毫无新意的营销理念下,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只是企业界与营销人员的美好梦想而已。如何破冰?这样一个问题无疑是所有企业和营销人最关注的话题。事实上,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做不好的营销。
  • 扭转公司盈利困局的第一堂课

    扭转公司盈利困局的第一堂课

    本书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企业存在的问题,见招拆招,总结出了企业盈利破局的八大招数。同时,推出总体价值管理模型,从头梳理利润发现执行要点,帮助企业发现潜在利润,实现收益最大化,真正成为价值管理高手。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一个故事

    你是我的一个故事

    《你是我的一个故事》这部小说集虽然大多数写的是已经结束的感情,但它的中心思想是积极的,通过每段逝去的感情教读者学会珍惜,学会爱。张躲躲的文字优美,语言时尚,故事接地气,张躲躲笔下的爱情,千变万化,却是当代都市女性的真实写照,对读者来说,容易产生共鸣。
  • 逆天重生之绝世废材

    逆天重生之绝世废材

    【女强】本文无虐爽文,女主腹黑强大,升级流,欢迎跳坑!她,夜惊风,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夜帝”!她,夜惊风,皓月大陆上人人皆知的“废材”!人称“废材九少爷”!当二十一世纪的一缕幽魂住进她的身体时,从此废材变天才!重生的她,女扮男装,身世成谜。在成为强者的道路上,她闯陵墓,建势力,收魔宠,一袭红衣纵横世间!◆◆◆◆◆◆他,妖娆魅世,沉淀了几千万年的心,为她触动。他说:“小风儿,本大帅哥想好了,我喜欢你。”某女一惊,手中正精心雕刻的玉如意瞬间化为粉末。“你、你没发烧?”香葱般白皙修长的手指轻轻拿下额上微凉的玉手,媚眼如丝,落下一吻。“我很认真的告诉你,本大帅哥喜欢小风儿。”某女落荒而逃。“小风儿,你逃不掉的。本大帅哥,要定你了……”◆◆◆◆◆◆他,冷心冷清,意外的相遇,种下一颗深情的种子。他说:“我想保护你。”她唇角一勾,冷笑。“我不需要任何人的保护!”多年后,她凤眼流光婉转,笑颜如花。“我已有爱人,且不止一人,你还想保护我吗?”他俊目坚定,万年寒气消散。“我爱你,已足够!”◆◆◆◆◆◆他,温润如玉,待人谦和,考场上是相遇,注定了他们一生的纠葛。他温和一笑:“我们又见面了。”她回以一笑:“是啊,无论走到哪,总能遇见你。”阴魂不散。“这说明,我们有缘分……”她淡笑不语,内心把某男按倒在地,踩了一万遍又一万遍又一万遍……﹌﹌﹌﹌﹌﹌﹌﹌﹌﹌﹌﹌﹌﹌﹌﹌﹌﹌﹌﹌﹌﹌﹌﹌﹌﹌﹌﹌﹌﹌﹌﹌他,他,他,他,还有他……★★★★★★夜惊风语录:少爷我最讨厌的是背叛,请记住了。我不是什么圣母,亦不是什么好人。说我阴险狡诈也好,卑鄙无耻也好,那也只是,为了守护我在意的人,以及在意我的人。胆敢伤害他们的人,那么,可以请你去死一死吗?
  • 反穿书之鬼王归来

    反穿书之鬼王归来

    前一世,荆瑾活的狼藉。从宫廷到江湖,从刀光剑影到阳谋暗算,迷局环环相扣,诡计步步相生。氏族谤她,豪贵欺她,皇廷辱她,世家轻她,散流贱她,挚友骗她,曾海誓山盟的人弃她而去,至爱之人因她入魔。为人棋子二十年,一朝遭弃,便是一世动荡流亡,了无所依。她不服。于是,酆都鬼王重临,人世又掀风浪……#当书里的狠角色遇见了穿书的玛丽苏#冰山正经道士x嘴贱人狠鬼王道士:大道渊兮,讲求去伪存真;以心为剑,拈花飞叶也可闲散江湖鬼王:这不是你抱着我大半天不放的理由道士:我修心剑之道,在乎遵从本心……鬼王:这也不是你亲上来的理……唔……
  • 台案汇录丁集

    台案汇录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古典散文集(二)

    中国古典散文集(二)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江湖好先生

    江湖好先生

    力足千斤武入行,丹田聚气方着相。真气游走周身脉,外放周身气凝罡。识海初成意先动,反掌移山莫敢挡。凌空踏浪云当路,毕生为证帝锋芒!武者为尊,实力至上。江湖不过巴掌大,先生,给我翻了它!
  • 江湖神拳

    江湖神拳

    唐末,名动江湖的破天魔拳张无争受人陷害,死于非命。他的遗腹子张出尘被高人所救,逃过死劫。十年后,张出尘为报前仇,踏入江湖,适逢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更兼北方神秘宗派肆虐江湖,他一边历练一边查访十年前的江湖秘事,凭自身修为在江湖中锋芒渐露……江湖仇杀,民族大义,红粉知己,群雄并起,我欲遮天!
  • 玛格丽特的秘密

    玛格丽特的秘密

    “这是一个奇异的故事。上海美术馆里展出一幅16世纪的法国油画,画里就是著名的玛格丽特王后。林海是学法语的大学生,当他看见这幅油画时,竟突然昏迷。更离奇的是,当晚他去图书馆查找玛格丽特的史料,遭遇一名神秘男子在他手心写下一行法文,意为“救救我”!林海心存恐惧,在老屋阁楼夹层里发现一卷手绘羊皮书,上面写满了晦涩难懂的中世纪法文。林海找到了悬疑作家“我”。法国伏尔泰大学的奥尔良教授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力邀“我”带着羊皮书赴巴黎鉴定。然而,浪漫之都等待着“我”的却是惊心动魄的昼夜。”
  • “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当金玉良缘即成,世外仙姝林黛玉会何去何从?嫁给了北静王她会幸福吗?而那块石头又被称神瑛侍者的贾宝玉,终日里伴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薛宝钗,到底是不是意难平?大观园里的小姐和丫头们今后的命运如何,贾府众人的命运如何
  • 随身小萝莉

    随身小萝莉

    随身小萝莉,空间无极限,一重一境界,越活越自在。没事林中打猎,河里游泳,草原上奔马,闷的时候再到空间里爬个山探个险。睡觉睡到自然醒,自个乐;数钱数到手抽筋,别人累。好一个悠闲自在的小农民呐!!!